高考作文写作技巧

2024-05-06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精选12篇)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 第1篇

一.立意巧

古人云: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 谓之乌合。一句话就解释了立意的重要性。是的, 千古文章意味高, 在高考作文中, 立意更加讲究准确、深刻、新颖。其实立意之道, 贵在虚实二字。题目中肯定有实在的指向, 如果立意就实言实, 那么文章的最多停留在准确这一层面。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合理的延伸想象。比如高考作文《春来草自青》, 实写, 就是一种自然现象, 而虚写, 角度就可以丰富多变, 我们可以做丰富的联想, 春来, 就是我们在社会、人生上具备或拥有的条件, 草自青就是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收获。这样从虚处着眼就能打开思路走向深刻。若能再在立意上略加质疑, 春来草就一定能青吗?“春”并不是一定要到来, 而是要经过个人艰苦的努力去追寻, 这样一来, 文章也就具有了思辨的意义, 逆向思维, 多问几个为什么, 新颖自然就手到擒来。

立意时忌讳人云亦云, 缺失自我;忌讳思想境界不高, 过于关注小我, 无病呻吟:也忌讳含蓄晦涩, 写不出点睛之笔;最忌讳的莫过于, 自以为高深, 随意批判, 想学鲁迅先生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变成思想庸俗的泼妇骂街, 这连高考最基本的思想健康也达不到了。而这样必然会直接影响高考作文成绩。

二.论据实

论据是制约学生作文获得高分的瓶颈。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 很难有大量的阅读时间, 再加上即使阅读了, 也没有细致的理解, 仅仅止于情节的品味, 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无可下锅之米, 艰难成文后, 自然难以博得作文的高分。

其实, 论据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阅读, 比如课本, 报纸, 电视等, 从中挖掘可用素材。课本中“慢慢走, 欣赏啊”这一模块, 学生可以从中挖掘出事例的引用, 精神的陶冶;例如各模块的文言文, 可以巧妙化用其中的议论, 来加强自己议论的力度。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每天层出不穷的新闻, 我们既要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更要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高考提倡写作要有对社会的观察, 用的巧, 自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何况那么多的新闻评论家, 写出的文章, 有理有据, 我们阅读理解后, 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 自然可以眺望到远方的风景, 写出有理有据的文章。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自我, 写出真我。我的亲人, 我的师长, 我的同学……用细腻的心观看生活, 生活就会回报以歌。千万不要妄图构思自己闻所未闻, 见所未见的事情。

在积累了大量素材的基础上, 还要注意素材的多向性, 这样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 论据实在又扣题, 猪肚的分量足了, 文章的分数也会水涨船高。

三.结构新

文学或许很多人喜欢, 但未必每个人都会喜欢创作。这就是作文的尴尬。这种尴尬延伸到结构就是,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写作套路, 不管考试给出什么样的题目, 都以不变应万变, 以固定的结构模式来装上陈旧的内容, 应付了事。写议论文就是套个开头, 举三个例子, 结尾。记叙文就是从前, 后来,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可见到这样的结构模式, 老师不免头痛, 分数给的自然也会让学生心痛。结构总是服务于内容, 所以, 不要在每次写作之前给自己定下一个框子, 约束自己的发挥。

想要写好一篇作文就要言之有序, 这有序就是文章的结构。要围绕自己的中心思想, 有条不紊, 逐层深入的展开叙述。重点强调在文章的结尾部分, 不能拘泥于对中心思想的重复表述, 那样不是首尾呼应, 也顶多是再次申明中心。好的文章, 一定要在结构上有梯度。结尾部分的升华主旨, 也就是对话题深挖一笔, 一定要有力。这样的文章结构才能在完整的基础上出类拔萃。

在结构方面还需要避免一马平川的现象, 文似看山不喜平;避免过渡生硬, 文脉不通;避免出现逻辑错误, 结构之间的重复, 矛盾, 叠床架屋。

四.语言美

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句俗语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时语言的重要性, 作文也是如此。好的作文语言犹如豆蔻年华的少女惹人喜爱, 而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却是嚼之无味, 面目可憎。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

我们可以先让文章有文学味, 鼓励学生大量使用修辞等艺术手法。比如引用名言, 这样既彰显了自己的学识, 也比自己的语言多了一些表现力。比如排比、反问等手法, 用多了自然就强化了文章的气势。比如整散句, 长短句的错落使用, 这犹如园林, 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 又有四合院的工整, 魅力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把文章写出哲理味。比如一篇挫折后奋起的文章, 小作者化用了雪莱的“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诗, 写出“长夜过后是天明”, 话语看似质朴, 实则哲理味十足, 耐人品读。哲理并不是深宅大院, 难以深入, 哲理其实就是咱们身边的俗语, 就是咱们见过的名言……先人的智慧之语, 咱们引用过来, 自然文意厚重。

我们还可以让语言在此基础上有幽默味。江苏省满分作文《没有妖魔的取经之路》大获阅卷老师的赞赏, 就是因为小作者的语言幽默、机智、生动。既有对古典知识的了解, 还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巧妙的解读, 让人捧腹之后, 不禁深思, 深思之后, 深以为然。这样的作文妙趣横生。但是好多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喜欢“端架子”故意做出老气横秋之态, 其实大可不必, 将自己生活中的机智用到作文之中, 做到文章与性情一致, 这样来看, 对幽默, “想说爱你也很容易”。

最后, 文章的书写其实就好比人与人相见的第一印象, 想让老师一见钟情, 书写就必须大方, 工整。不可龙飞凤舞, 如同天书难以理解。

五.感情真

千年以过, 今日回眸, 想起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仍会潸然泪下, 这就是情感的真挚动人。再三品读, 魅力不减, 情感到如此感人之地, 这才成就了苏东坡文坛的地位。假设我们的作文能够感动阅卷老师, 或者拨动其心弦, 或者引发其共鸣, 那么这样的作文还有什么理由不得高分呢?文贵以情动人啊!议论文能够以理服人, 语言恳切;记叙文能够以真感人, 话语真挚。

白乐天说过:“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真诚创作, 自然会有好的收获。切忌白开水, 假大空, 喊口号, 套路化, 这样老师望之生厌, 见之鄙弃, 结果你虚情假意敷衍了作文, 阅卷老师就用低分回答了你。真情流露, 这才是不二的创作法宝。

高考阅卷组曾经提倡过亮点意识, 只要你在写作中, 有意识的在这五个方面用心, 亮点自然就会有, 就能创作出江郎的勾勒出的美景, 王勃在滕王阁的千古即兴之文, 既然你投之以桃, 那么报之以李的分数就会产生。写好了高考语文半壁江山之作文, 想要到达自己的理想彼岸, 那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张凤,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教师。

摘要:在高考中, 占语文分数半壁江山的作文是学生永远的痛, 本文结合高考考纲对于学生的作文要求, 从立意、论据、结构、语言、感情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 第2篇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是为人类造福而献身的神。他出于对人类的同情,为使人类免遭毁灭,把天火偷来送给人类,并把科学、艺术和医药等知识传授给人类,使人类从此能够战胜危难,并变得文明起来。他因此而惹怒了众神之王宙斯。宙斯用铁镣把他铐锁起来,钉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让神鹰每天啄食他的肝脏。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对奉命来逼降的神使赫耳墨斯说:“我决不会用自己的痛苦,去换取你奴隶般的命运;我宁肯被缚在崖石上,也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马克思推崇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而献身的精神,称他为“ 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文章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自考本科

http://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析:对一个信念坚定的人来说,任何加诸肉体的痛苦都无法战胜灵魂对自由的追求。

话题:“对自由的追求”“对信念的坚持”“理想与牺牲”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大全二

老革命家陈少敏一生正直。“文革”期间,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表决永远开除刘少奇党籍的决议草案时,陈少敏坚决不举手。会后,康生恶狠狠地质问她为什么不举手,她义正辞严地回答:“这是我的权利!”后来她被下放到河南罗山县,受尽折磨。她坚定地说:“不要犯软骨病,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对群众、对国家、对党负责到底。”

分析: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就是坚持了做人的尊严,坚持的真理,也就是维护了个人和民族的尊严。

话题:“信念与尊严”“永不屈服”“骨气”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大全三

《元史》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你为何不摘梨呢?”

许衡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它已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

分析:心灵需要自我维护。纯洁的心灵是智者所追求的,心灵有了污点,人生也就不再完美了。

话题:“心灵的维护”“追求完美人生” 更多最新高考作文素材建议查看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是为人类造福而献身的神。他出于对人类的同情,为使人类免遭毁灭,把天火偷来送给人类,并把科学、艺术和医药等知识传授给人类,使人类从此能够战胜危难,并变得文明起来。他因此而惹怒了众神之王宙斯。宙斯用铁镣把他铐锁起来,钉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让神鹰每天啄食他的肝脏。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对奉命来逼降的神使赫耳墨斯说:“我决不会用自己的痛苦,去换取你奴隶般的命运;我宁肯被缚在崖石上,也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马克思推崇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而献身的精神,称他为“ 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文章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自考本科

http://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析:对一个信念坚定的人来说,任何加诸肉体的痛苦都无法战胜灵魂对自由的追求。

话题:“对自由的追求”“对信念的坚持”“理想与牺牲”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大全二

老革命家陈少敏一生正直。“文革”期间,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表决永远开除刘少奇党籍的决议草案时,陈少敏坚决不举手。会后,康生恶狠狠地质问她为什么不举手,她义正辞严地回答:“这是我的权利!”后来她被下放到河南罗山县,受尽折磨。她坚定地说:“不要犯软骨病,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对群众、对国家、对党负责到底。”

分析: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就是坚持了做人的尊严,坚持的真理,也就是维护了个人和民族的尊严。

话题:“信念与尊严”“永不屈服”“骨气”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大全三

《元史》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你为何不摘梨呢?”

许衡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它已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

分析:心灵需要自我维护。纯洁的心灵是智者所追求的,心灵有了污点,人生也就不再完美了。

话题:“心灵的维护”“追求完美人生” 更多最新高考作文素材建议查看

52岁的浙江菜贩范国梁2月来到北京,只读三年书的他,为了研究、重修先祖古籍,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旁听生。据北京《新京报》《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在各大高校,像范国梁这样的旁听生还有很多,有的甚至旁听了20多年,年龄最大的是一位年近80岁高龄的浙江兰溪李渔研究专家赵文卿先生,他们心怀各种梦想到高校旁听,研究学问。北大旁听由来已久,自从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以后,允许旁听逐渐成为北大约定俗成的传统。历史上出过一大批曾在北大旁听或临时工作而成就的名人,如瞿秋白、沈从文、丁玲、杨沫等,就连北大学界泰斗季羡林等,也有过北大旁听的经历。文章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自考本科http://转载请注明出处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最新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二、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这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和体验呢?

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题目自拟,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最新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三、玫瑰花枯萎了,蜜蜂仍然拼命吮吸,因为它以前从这朵花上吮吸过甜蜜。但是,现在这朵花上,蜜蜂吮吸的是毒汁。蜜蜂知道这一点,因为毒汁苦涩,与以前的味道有天壤之别。于是,蜜蜂愤愤不平,它吸一口就抬起头来向整个世界抱怨,为什么味道变了?!终于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蜜蜂振动翅膀,飞高了一点。此时,它发现,枯萎的玫瑰花周围,处处是鲜花。

谈高考作文的创新写作技巧 第3篇

[关键词]高考 作文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70029

写作能力是当下高考语文的核心考点,同时也是考生语文水平的综合展示。当今的高考语文,作文占据了很大的分值比重,作文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考试成绩的好坏。但是在现在的学生当中,新颖的作文屈指可数,大多数学生的作品都非常一般,难以得到较高的分数。究其原因还是作文千篇一律缺乏创新精神,学生选材的思想高度不高,七拼八凑抄袭现象严重,或者是陈词滥调,内容严重脱离现实。这样的文章批阅起来,很难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因此,想要得到高分,就要在作文的内容与思想上下手,另辟蹊径让文章具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在众多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一、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作文观点要新颖

作文质量的好坏,其中心思想与立意有着决定性的因素。很多考生在考试的时候,由于紧张或者是时间紧迫,难以对文章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与思考,因此导致文章的观点不够新颖,仅仅是为了保险起见选择一些较为平庸的方向。但是想要作文得到高分,就要努力克服这方面的不足,在面对作文题目的时候,要仔细思考,从全局出发对文章进行总体规划。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多方面思考,因为现在的作文题目很多都不是绝对性的,而是要考查学生对于问题的辨析能力,从多方面入手透彻地分析作文题目,找到其中正面积极的内容,还要发现一些需要引以为戒的事例。比如2016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其作文就是要求考生对说话的方式进行讨论。考生在面对这样的题目时,应当从正面、反面以及侧面,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有些看法对我们传统的定论形成质疑,但是只要是合情合理符合社会现状的,那么这就是一种创新。再加上考生的合理描写,创作出一篇新颖的文章的可能性就已经具备了。那么在具备了一定的思维之后,应当如何进行具体的大纲编辑,站在什么样的视角去剖析问题,这就是作文写作之前最为关键,同时也是影响文章走向的重要因素。现在的考生面对文章时,总是习惯性地站在分析者的角度,虽然这样的写作方式中规中矩,但是难以融入自身的感情,同时也不利于创新。文章想要吸引人,情感是最主要的。考生可以将描写的视角转换为第一人称或者是进行一定的反转。这样一来,读者就会有很强的代入感,而考生所要表达的感情也会自然而然地传递给阅卷老师。

二、文章要具备合理的内容以及相关的联想

内容是一篇文章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合理的布局与适当的联想,是令文章丰满的重要手段。创作离不开想象,一篇好的作文融入真情实感固然重要,但是作文属于创作,它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同时文章的题目要求不尽相同,涉及的内容也是千变万化,而高中生的阅历很难做到事事经历。所以适当的想象是有助于文章升华的手段。对于事物,还要具有合理的联想。比如我们听到洛水,就会联想到那风姿绰约的洛神,甚至联想到三国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又或者我们听到苏轼的词,会想到他那“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妻子,或者联想到“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万丈。这些联想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来进行的,同时也可以作为描写这个主题的素材。由此可见,联想可以拓宽写作的空间,丰富写作的素材,让文章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堆叠或者是名人名言的抄袭。丰富的素材描写,可以结合实际的生活,将文章的中心思想合理且突出地表达出来。

三、写作要融入感情贴近实际生活

文章就像是一道数学题,它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天马行空,而是非常严谨,非常贴近生活。文章的写作,最主要的就是真情实感,只有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文章,才有说服别人的能力。但是很多学生会说,我的生活很平淡,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对于这类情况,学生就要留心自己身边的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边的事情当中去。比如描写风景,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离开过城市,那么他很难将自然风光描写得准确。所以想要在文章中融入真情实感,就要积极地留心生活,将身边的小事积累起来,这就是写作时宝贵的素材。

作文的创新,是今后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只有学生冲破固有观念与思维的禁锢,才能真正获得写作的新思维;只有大胆地思考,严谨地运用,才能在写作时下笔从容,写出观点新颖的好文章。

谈高考作文的创新写作技巧 第4篇

一、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作文观点要新颖

作文质量的好坏,其中心思想与立意有着决定性的因素。很多考生在考试的时候,由于紧张或者是时间紧迫,难以对文章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与思考,因此导致文章的观点不够新颖,仅仅是为了保险起见选择一些较为平庸的方向。但是想要作文得到高分,就要努力克服这方面的不足,在面对作文题目的时候,要仔细思考,从全局出发对文章进行总体规划。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多方面思考,因为现在的作文题目很多都不是绝对性的,而是要考查学生对于问题的辨析能力,从多方面入手透彻地分析作文题目,找到其中正面积极的内容,还要发现一些需要引以为戒的事例。比如2016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其作文就是要求考生对说话的方式进行讨论。考生在面对这样的题目时,应当从正面、反面以及侧面,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有些看法对我们传统的定论形成质疑,但是只要是合情合理符合社会现状的,那么这就是一种创新。再加上考生的合理描写,创作出一篇新颖的文章的可能性就已经具备了。那么在具备了一定的思维之后,应当如何进行具体的大纲编辑,站在什么样的视角去剖析问题,这就是作文写作之前最为关键,同时也是影响文章走向的重要因素。现在的考生面对文章时,总是习惯性地站在分析者的角度,虽然这样的写作方式中规中矩,但是难以融入自身的感情,同时也不利于创新。文章想要吸引人,情感是最主要的。考生可以将描写的视角转换为第一人称或者是进行一定的反转。这样一来,读者就会有很强的代入感,而考生所要表达的感情也会自然而然地传递给阅卷老师。

二、文章要具备合理的内容以及相关的联想

内容是一篇文章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合理的布局与适当的联想,是令文章丰满的重要手段。创作离不开想象,一篇好的作文融入真情实感固然重要,但是作文属于创作,它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同时文章的题目要求不尽相同,涉及的内容也是千变万化,而高中生的阅历很难做到事事经历。所以适当的想象是有助于文章升华的手段。对于事物,还要具有合理的联想。比如我们听到洛水,就会联想到那风姿绰约的洛神,甚至联想到三国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又或者我们听到苏轼的词,会想到他那“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妻子,或者联想到“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万丈。这些联想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来进行的,同时也可以作为描写这个主题的素材。由此可见,联想可以拓宽写作的空间,丰富写作的素材,让文章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堆叠或者是名人名言的抄袭。丰富的素材描写,可以结合实际的生活,将文章的中心思想合理且突出地表达出来。

三、写作要融入感情贴近实际生活

文章就像是一道数学题,它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天马行空,而是非常严谨,非常贴近生活。文章的写作,最主要的就是真情实感,只有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文章,才有说服别人的能力。但是很多学生会说,我的生活很平淡,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对于这类情况,学生就要留心自己身边的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边的事情当中去。比如描写风景,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离开过城市,那么他很难将自然风光描写得准确。所以想要在文章中融入真情实感,就要积极地留心生活,将身边的小事积累起来,这就是写作时宝贵的素材。

作文的创新,是今后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只有学生冲破固有观念与思维的禁锢,才能真正获得写作的新思维;只有大胆地思考,严谨地运用,才能在写作时下笔从容,写出观点新颖的好文章。

摘要: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可以说作文的成败决定了语文考试成绩的高低。因此一篇优秀的作文,可以让考生提高很大的分值。但是很多考生恰恰是因为作文没有创新,因此很难拿到高分。其实提高作文的创新能力和得分,并非遥不可及,只要考生从思想、内容以及表达观点和感情等几个方面进行大胆创新,融入自己的想法与情感,那么写出优秀的作文,将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 第5篇

开头俗称豹头,也有人称之为凤头、龙头,都是指开头应不同凡响,有吸引力,能有引人入胜的效果。好的开头能引起尝一口想得一杯的浓厚兴趣。

设立开头应注意:

1.要向主题靠拢:要迅速明了文章主旨,尽快将文章的主题凸显出来,切勿含糊其辞,故弄玄虚,要让阅卷老师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引发老师阅读的兴趣。

2.要短小精悍:简洁,切勿繁琐。要力求以最简明的语言将读者引入文中

3.要有文采:开头力求避俗就新,引人入胜,给人以美感,让人能够得到美的享受。

一、开头方略

1.开门见山法:就是起笔点题,不转弯抹角。或直截了当地切入话题,或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或单刀直入点明驳论。古文《师说》即此经典。

如《阳光总在风雨之后》浮浮沉沉是人生。没有永远的阳光明媚,也不会永远阴雨绵绵。美丽常与荆棘同在,彩虹总有风雨相伴,没有经历过暴风雨的船帆,永远只是一张破布。没有昨日大雨后泥泞的路,怎会有踏实而精彩的人生。

2.名言警句法:是从一句名言、俗语、歌词出发,引出要写作的正文。名言警句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聪明者会巧妙地引用与文章话题或观点相关的诗词、名言警句或俗语谚语等作为开头,既文采斐然,又能突出中心。如:

人们常说:人生,就像一段历程,只有走过,才会留下生命的脚印。是的,一个人的一生只有走过泥泞,才能留下真正的脚印。

这种开头法,容易掌握,便于使用。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错误。

3.承接材料(话题)法:开头沿着材料和话题所提供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延伸。这种承接既可以从话题背景语中的结尾处续接,又可以从原材料中截取一点续接。如:

未经风雨,路面平坦坚硬,轻松走过而未留痕迹;一夜风雨后,路面泥泞不堪,艰难走过,步步脚印。住持轻捻胡须: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既是对小僧的启示,也是对众生人生的指引。

4.设问置疑法:开篇设问,总起下文,启发读者思索,激发阅读兴趣。

如《当生活遭遇困境》:当你遇上泥泞,你会怎么办?或许,你会选择逃避,找个避风的港湾;或许,你会选择哭泣,用泪水清洗伤心欲绝的心灵以设问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本质问题的思索,文章立意显得较为深刻。这样的入题方式,简洁而分量十足,又吸引了读者。

5.运用修辞法: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能使议论文开头不至沉闷、干瘪,而显得文采飞扬,情味盎然,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和语言的美感。如:

《磨难之后,花开不败》没有石缝中那苦苦的挣扎,哪来海边傲然屹立的青松;没有冬天的坚持不懈,哪来风雪中的万里飘香同样,人生是土壤里扭曲变形的根,没有磨难,何来铿锵的人生乐章。

6.情景(描写)渐入法:就是借助于某种修辞或某种描写技法,先记叙一件事,或讲述一种社会、自然现象,或描述一个场景,然后对此作一番阐述,自然提出自己的观点。

如《一蓑烟雨任平生》:独自踯躅在冰冷的寒夜,你是否在为遭遇窘境而困苦不堪;徘徊于夜色蒙蒙的街头,你是否在为生活的不顺而将不平与痛苦放大其实人生中挫折与痛苦时常有之,但泥泞不可怕,前路仍可期,正视不平路,自然快意人生。如一个特写镜头,开篇紧扣材料意旨,以诗意情境描出自己的观点,吸引读者,让人回味。

7.抒情引入法:文章开头直接倾诉自己的真情,以点明文章主旨。

如《捞起诚信的背囊》开头写道:如果人生是一趟奔驰的列车,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轮子;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航行中的大船,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背囊,它将伴你永远前行。作者运用比喻和对比,在对比衬托中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二、作文开头问题

1.东拉西扯,不入题或入题慢。

有些同学在开头部分引述过长,东拉西扯,说了半天,还说不到主题上,由于入题慢而影响别人的阅读欲。如牡丹虽美,却总是昙花虽美,却总是而梅花就不同了开头写了130字左右,还没能入题。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流淌了数千年的江水,哺育了多少千古风流人物。浩瀚的历史星空中,飘荡着多少名篇佳句,又埋没了多少名人佳士。(词句须斟酌)开头最好有中心句扣材料或点明中心,至少要让阅读者知道你的写作指向。

2.头重脚轻,开头冗长。有些同学在开头部分写得太多,而后半部分内容偏少,导致作文头重脚轻。如有同学在一段三行题记后,用了十三行267个字写第一段,颇具大头外星人之型。

3.突兀,不明就理。开头突兀,令阅卷人费解,不明就里。如人的一生无法预测结果,却能享受过程。过程努力了,结果就无悔了。

高考记叙文写作技巧 第6篇

一、故事老套陈旧,缺乏新鲜感

大多数考生写作文一用起事例,总是喜欢用一些老套陈旧的例子:如写老师,总是写他们挑灯备课、批改作业,他(她)在半夜上厕所时还看到老师批改作业的身影,于是就很感激;写父母,总是他(她)生病后,正好天下着雪,父亲背着他(她)深一脚浅一脚地沿着曲折的山路赶往医院;写朋友,总是起初关系很好,后来因为一点小事有了误解,最后在其中一个的主动和解下又好起来了,等等。其实,这些例子人们已经司空见惯,并且耳熟能详了。写作时用上这些例子,读者自然觉得反胃。

二、人物形象呆板,缺乏生动性

有好多考生在作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呆板,经常离不开这几个形象:爸爸总是一脸的严肃相,看到孩子从来不会露出笑脸;妈妈总是那么慈祥、唠叨,经常劝孩子好好读书,给孩子讲读书的重要性,似乎除了这些再也没有谈论的话题;老师总是那么热爱考生,一旦哪个考生缺课,只要被他们的老师知道了,老师总会亲自去考生家补课。还有许多人物形象大同小异,考生在写作时,几乎千人一面,成了固定的模式,很少有变化,更无生动性可言。

三、文章低幼稚气,语言庸俗化

有的考生写出的文章还停留在小学水平上,稚气未脱,幼稚可笑。如在这些考生的笔下,依然是“太阳公公”“月亮姐姐”“喜羊羊与灰太狼”“公主与灰姑娘”……诸如此类的文章让人感到又好气又好笑,都已经是高考考生了,写作上的思维水平还停留在小学阶段,真的让人哭笑不得。不仅所写内容低幼化,而且语言也枯燥乏味。这种现象,几乎成了目前高考考生作文的一个通病。我们经常会在考生作文中看到那些“熟面孔”,比如“我的校园”“我的小伙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都是……惹的祸”等。似乎除了这些之外,再就没有啥东西可写。词语匮乏,语言贫乏。

四、写作平铺直叙,缺乏技巧性

好多考生缺乏对人物的描写、对事件的渲染。整篇文章中,几乎没有较好地运用人物描写法中的某一种描写方法,笔下人物显得干瘪乏味;不论叙述事件还是描写人物都过于平淡,毫无情感色彩,缺乏感人力量,连自己都不能感动,这样的作品是没有办法感动别人的;表达方式过于单调,叙事类的文章只有平淡的叙述,没有恰当的议论,更没有适当的抒情。这样的文章如同白开水,读之味同嚼蜡,索然无味。

针对考生出现的这些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去寻找对策,才能写出新颖别致、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来。

一、重视材料选择,追求新颖性

选择材料也是一门技巧,在选择材料时,应该抓住求真、求新和求奇。求真指考生要感悟生活,使材料仿佛就在自己身边。自己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求新指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有时代气息的材料来写。生活日新月异,新事物、新话题层出不穷,要关注社会热点,关心时事新闻,这样,就能为文章引入具有时代特征和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如考生在选材的时候可以选新近涌现出的歌手、体育健将、电影明星,也可以选航天英雄、科技功臣、诺贝尔奖获得者,等等,当然还可以写身边发生的新人新事。这样的选材,不仅积极而典型,拓宽了视野,也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求奇指作文可以写一些“反常现象”,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如写“等待”,许多考生写“我”与父母、兄弟、姐妹、友人、师生之间的等待,还有的写等待下课、等待放假、等待录取通知书,等等,而有的考生选择和大家背离的观点,写等待敌人、等待死亡。本来等待的一般都是自己希望的,可是敌人、死亡这些都是人们最反感最可怕的,但在一定的时问还是有必要等待,而且有些人对着这些的等待又是那么迫切,那么焦急。

二、运用表达方式,人物生动化

在描写人物时,要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尽量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在作文时,遇到人物描写,只要稍加重视,选取合适的描写方法,对人物进行描写,这样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就一定和以前只是注重叙事的效果大不相同。展现在读者眼前的人物形象就不再是那样呆板,也不再那样模式化,而一定会是血肉丰满、充满灵气的活生生的人物。

三、内容贴近生活,语言感染人

所写内容一定要贴近实际,表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只有贴近生活,才能获取耳闻目睹的实实在在的素材,这样获取的素材,真实可信。比一提起写作文,就马上在眼前浮现出的那么几个幼稚的“太阳公公”“月亮姐姐”之类的素材要好得多。为了不至于文章低幼化,同学们还必须平时多读多记,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有了这些素材,作文时就不会只围绕着那些幼稚的故事转。有了恰当的内容,还要在语言上下一番功夫,力求生动、形象、灵活,使文章形象精彩。

四、重视写作方法,讲究技巧性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兼以议论和抒情。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表达上必须紧紧围绕并突出本文的中心。写一件事要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写几个生活片段要详略安排得当,避免平均用力。具体表达中要注意写到细处去,通过人物或事件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或事件中心。不仅要重视这些写作方法,还要让读者明白写作意图、增加读者对人物和事件的感情色彩。

话题作文写作技巧 第7篇

话题作文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相关性原则。话题作文的材料只是命题者的作前指导, 是引发习作者思考的一个由头, 并不提示观点, 只要写作的内容与话题涉及的内容相关。考生在话题作文的构思中, 所用的更多的是相关联想。其次是开放性、灵活性原则。话题作文的内容是开放的, 可供选择余地大, 更加有话可说。

写好话题作文, 要明确话题作文只指示写作内容的指向, 审题要求并不严格, 强调的是与话题的相关性, 所写内容与所提供的话题相关即可。

一、关于标题——尽量追求新颖

一个好的标题往往是内容的高度概括, 它可以总领全文, 也可引起读者注意和兴趣。但是有的同学要么拟题不清, 要么干脆不拟题直接以话题为题, 这样会产生题目大于内容或内容俗套等问题。我们可以根据材料或提示, 选好角度, 把话题化大为小, 找准紧扣话题的切入点, 只要你围绕话题, 围绕你写作的文体去拟个新颖、有创新意识、好写的标题就可以了。

二、关于构思——必须拓展思路

构思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话题作文的构思要避免落入旧套和俗套。思维“活”不起来, 写出的文章不是失之真实, 就是陷于重复, 缺乏新意。只有突破思维定势, 才能构思出有新意的作文。话题作文给出的题目是一个话题的对象, 绝不只是要我们描述对象的构成和功用, 也不只是要我们阐明事件发生的原因, 拘泥于话题的原意就会严重限制写作的思路。命题者往往鼓励写作者由话题出发, 根据它所具有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特征, 找出与之相关的比喻象征义, 进而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和见解投射到所给另外的思想层面上去。以话题“钥匙本意是指开锁的用具”, 展开思考, 它可以用来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喻达到目的技巧, 比喻因地制宜的窍门等等。构思的意义在于能合理利用材料, 充分表现中心思想, 构思创新就必须打破常规思维模式, 适当变通, 制造波澜。

三、关于立意——努力追求正确深刻

立意, 也就是确立中心, 要求立意要正确, 有积极意义, 符合客观实际。立意要集中, 只有一个中心意思。立意要新颖, 选择角度的切入口要小。立意要深刻, 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人生感悟, 挖掘生活底蕴。这四条要求在所有作文立意时都应遵循, 追求新颖、深刻的要求, 首先要做到深入要正确、集中。

根据话题作文的形式和特点, 在作文时应注意:首先应该认真阅读提示, 读懂提示所暗含的全部指向, 以便其后进行多角度构思。其次, 要正确选择作文的立意角度。虽然话题作文允许我们畅所欲言, 但作文毕竟是展现大家世界观、是非观是否正确、健康的重要窗口, 因此作文前一定要正确立意, 对于自己理解不透的人物、事件、现象等, 不要轻易写入作文中。要会透过比喻象征义的表面, 深入追问“为什么”、“怎么办”, 探寻问题的本质。以话题“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为例, 如果你写“我”为他人做了一件好事, 就好像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 这就比较肤浅。你不妨求问“为什么他甘愿献出一切”、“怎么样才能温暖弱势群体”等, 从而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

四、关于写作文体——深入必须紧扣题意

话题作文要以“导引”为基础, 紧扣题意, 然后较自由地选取角度和文体, 有理有据地展开, 不必像材料作文那样从材料中展开想像, 也不必把材料用于作文中去。但作文中也有不少的学生未把握这些特点, 拘泥于材料, 犯偏离题意的毛病。在拟定新颖而恰当标题后应选择好一种与题目相辉映的、自己擅长的文体样式和深入内容。如果写成了文体不明的作文, 是为大忌。

五、关于结尾——讲究回扣立意

一般而言, 任何一篇文章的结尾部分都要点题, 直接也行, 间接也行。对于实题而言, 由于我们脱离了实物、自然现象的本义选材, 很有可能将题目提供的话题变成为另一个新的相关话题。文章结尾回扣新的相关话题固然好, 但不能因此忘记原有题目——回扣原有题目, 特别是点到实物, 才是真正的点题之举。比如说, 应对话题作文“水终有澄清的一天”, 结尾一定得回扣一下“水终有澄清一天”这个话题。这样, 可以完善文章的结构, 落实扣题写作。

高中话题作文写作技巧 第8篇

一、教学训练要有系统性

为了响应各类考试中的话题作文, 有一些教师犯了急功近利的毛躁错。误认为凡是写作必是话题作文, 不管学生的写作水平、基础如何。认为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应对话题作文的能力。殊不知, 话题作文也是作文的一种, 也是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和实践的。那种本末倒置的短视行为, 是违反科学精神的。因此, 教师要按照教材和大纲, 以高中语文教材的作文训练要求入手, 从各种文体、各项要求分别训练。在高中阶段, 高一主要训练记叙文, 如第一册的几个作文训练《用心感受生活》《深入思考生活》《要善于联想和想象》, 就要认真扎实地进行训练;高二主要训练议论文, 如第三册的几个作文:《议论要有理有据》《议论要有条有理》《作点辩证分析》, 也要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训练;高三阶段则指导学生学写文学评论、小说、诗歌等, 而在每一个阶段, 应以, 么文。而如果高一就让学生自选文体, 势必干了不会走就想跑的蠢事。特别是主要的两种文体记叙文 (散文) 和议论文 (一般的材料作文) 就应该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训练, 使学生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这两种文体, 其他的一些文章体裁教师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赏析和写作, 学生只有在较好地掌握一些文体的写作技巧以后, 再进行话题作文训练, 学生才会有所选择, 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 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 才会在考试时得心应手, 写出好的话题作文来。

二、引导学生善于调遣各种知识储备

学生经过多年学校的系统教育以及自身的生活、社会经历。可以说已经学到不少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在很多的时候都是零散的, 是学生逐渐地长期从各种途径中得到的, 没有一定的系统性, 因此, 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很难运用得当。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写作中灵活运用。例如, 有一名考生从我们几乎视而不见的落叶中悟出了一种崇高和伟大, 尽管人们慢待它、冷落它, 但它从没有一句怨言, 默默无闻地去托花护花, 就是到“吹落黄花满地金”时, 它仍无怨无悔地“化作春泥更护花”。叶子的这种选择是高尚的, 这种不求索取甘心付出的心灵是美丽的。正当人们对作者笔下的叶子流连难舍之时, 文章戛然收笔, 点明主旨:“如果说叶子是普通的崇高的, 那么具有叶子精神的人, 便是平凡而伟大的。”这篇文章的内容是来自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 贵在作者能感悟生活, 评价生活, 从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叶子上感悟到人生应具有崇高而伟大的精神。从这篇文章看出, 这位考生笔下的这些内容, 可以说同学们都是知晓的、具有的。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调遣自身知识库。只要我们学会调遣知识为我所用, 就能使头脑中的知识在笔下生花, 从而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三、话题作文文体要得体

话题作文都是文体不限的, 这是指学生在写作时要选择自己擅长的, 更容易发挥特长的文体来写作。但是文体可以选择, 但是一旦选定, 就要严格按照这种文体持续地写下去, 保持规范性和统一性。但在考试中,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将文体不限误认为可以混乱文体, 结果很多考生的作文都是一些议论化的记叙文, 流水账似的议论文, 将一篇文章弄得似是而非, 什么样的文体都存在。

信笔胡言, 非驴非马, 客观上影响了内容的表达, 这是不可取的。因此, 文体得体是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中学生现在还处于写作的学习阶段, 还没有办法将各种文体运用转换的非常熟练。因此, 在写作时, 教师一定要告诫学生, 文体一定要明确清晰。这样写作既方便于作者写作, 也方便考试后阅卷者的阅读。选择文体有一个标准, 那就是自己所能熟练运用的, 最为擅长的。当选定一种文体之后, 自己的写作就要表现出这一文体的特征, 例如说选择了议论文, 在文章中就要设定中心论点, 就要论据和论证的过程。对于发散思维较强, 善于记叙描写的学生, 应该建议其将记叙文当做自己的首选, 而善于分析问题, 且条理清晰的学生应选择议论性文章。当然, 这里并不排斥哪些夹叙夹议的文章。只要有一定的把握, 学生也可以尝试。总之而言, 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方面训练学生, 规范他们的写作意识。

高考作文审题技巧 第9篇

以议论文为例想要做到审题明确,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分类领旨法

在审题之时, 分辨题目所属类别, 领悟题目的要旨, 是审清题意的第一步。从高考作文形式来看, 似乎已打破了过去那种话题作文大一统的格局, 明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根据各地的作文题目, 大概可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及新材料作文等形式。

二、辨明关系法

议论文性质的文题中, 词与词或词组与词组的内在关系, 大致有如下几种:

1. 因果关系。

题目内部的词语互为因果, 或者题目比较明显要从因果关系上去立意。如《“玩物丧志”析》这一文题, “玩物丧志”这一成语的含义是醉心于某一事物的玩赏, 或者迷恋于某一有害无益的事情而把积极进取的志向丧失了。因为“玩物”能够“丧志”, 所以我们不能迷恋、更不能沉迷在某种有害无益的事物之中, 应该抛弃对某些事物的醉心玩赏, 把精力集中到工作学习上来。在理解这一成语内在的关系之后, 再认识其中所包含的道理, 就可以表明我们对此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把精力集中在工作和学习上, 多做些有益的事情。这样, 文章的中心论点就可以确立了。

2. 条件关系。

题目前后构成条件关系。如《根深才能叶茂》一题, 强调根深这一必要条件, 立论也是以这一条件为依据的。再如《天资与成才》一题, 揭示了“成才”的条件之一是“天资”。又如《名师与高徒》, “名师出高徒”这是一句俗话, 名师的指点是出高徒的重要条件。在阐述这一类题目时, 要防止绝对化、片面性。条件是相对的, 也是可以变化发展的, 如果不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 来阐述题目, 就会导致思想的错误。

3. 选择关系。

即题目指明了选择性主旨。选择关系的文题, 都要说清楚选择的理由。例如《与其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这一选择关系的文题, 必须说明为什么不能光有“临渊羡鱼”的空想, 而必须“退而结网”采取实干态度的理由。

4. 递进关系。

题目内部之间构成递进关系。如《压力与动力》一题, “压力”与“动力”这两个概念之间便是递进关系。例如高考在即, 功课尚未复习好, 父母、老师的期望、要求, 这些都可以说是一种压力。重要的是要把压力化为动力, 并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样的文章应强调动力。又如《昨天·今天·明天》一题, 三个概念也是递进关系:回顾“昨天”, 才能更明确“今天”该怎么做;“今天”的努力, 是为了创造美好的“明天”。

5. 对立关系。

题目内部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律。如《失败与成功》、《自由与纪律》, 这两个题目中的概念是对立的矛盾体, 但在一定条件下, 它们又是对立的统一体。阐述这样的题目应该强调其统一性。

6. 对比关系。

题目由一对或一组反义词构成。如《革新与守旧》、《俭与奢》, 这两个题目中的概念是相反的, 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论述时, 要抓住它们的不同点, 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有破有立。

三、化繁就简法

对于多因素的作文材料, 可以使用化繁就简法审题, 化复杂因素为简单因素, 化多因素为单一因素。这样, 用极短的时间就能明确题旨, 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从而达到快速而准确审题的目的。

化繁就简法有两个要领, 一是合并同类因素, 二是去掉无效因素。

四、借题发挥法

与就事论事相反的审题立意方法, 便是借题发挥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审视感想式的作文题, 读后感、观后感、听后感一类题目, 运用借题发挥法审视, 能很快把握题旨, 明确文章的立论方向。

就事论事不能借题发挥, 借题发挥则不能就事论事。譬如《从鲁迅弃医从文谈起》, 就是感想式的议论文题目, 题旨不在于评论鲁迅弃医从文的对与不对, 而在于议论从这件事受到的启发和教育。当然, 在行文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对鲁迅弃医从文这种选择本身的评价问题, 但这不是这个题目的写作目的, 这个题目的写作目的主要是阐述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可以谈一个人应当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也可以谈应该怎样实现理想, 怎样确定志愿, 甚至还可以谈怎样对待学文与学理的问题。另外像《从“墙内开花墙外香”说开去》、《有感于人生是一场交易》、《从阿Q头上的癞疮疤想到的》、《看<渴望>有感》、《“胡服骑射”给人的启迪》、《说“拿来主义”》、《读报有感》、《从一则广告谈起》和《旧闻新感》等题目, 运用“借题发挥法”审视, 都能很快掌握立论的方向, 加快审题速度。

中考作文高分技巧之材料作文写作 第10篇

材料作文即供料作文,由命题人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提示和要求自己命题进行写作。它所提供的材料一般内涵丰富,范围广泛:或是警句箴言(2010年辽宁省沈阳市、湖南省益阳市,湖北省咸宁市、重庆綦江市题),或是给人以启迪的小故事(2010年吉林省、云南省昆明市、玉溪市题)、寓言童话(2010年湖北省武汉市题)、诗歌(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湖北省黄冈市题),或是幽默风趣的漫画、照片、图片(2009年云南省昆明市、宁夏回族自治区、浙江省宁波市题)等,形式多样,令人目不暇接。

材料作文具有定向性、多元性、灵活性的特征,对学生既有限制,又在选材、立意和文体方面给了学生相对的自由,便于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才情。它既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让考生有“据”而述,有“的”而议,有“感”而发,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学生套作。所以,一度成为中考中一种重要的作文命题形式。笔者对2010年105个考区的122道作文题进行了统计分析,标题作文96道,占78%(其中全命题作文57道,占46%,半命题作文39道,占32%);话题作文11道,占9%;材料作文10道,约占8.4%;其他如续写、读后感等5道,约占4.6%。由此可见,到了2010年,中考作文命题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良”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命题作文占据了主导地位,半命题作文兼具开放性和限制性,因而日受青睐,成为“唱主角”的命题作文形式的绝佳配角,共同占据了当前中考作文命题的精彩舞台。而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则明显式微,处于零星点缀的地位。对于这样的中考作文命题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材料作文对概括材料、提炼主旨有一定要求,在选题、立意上有—定的难度,学生出现偏题、离题、跑题机率较高,其更适合高中学生写作。因此,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材料作文不太可能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虽然如此,因受高考作文命题中材料作文占据主流这一趋势的影响,这种点缀性材料作文题型也会长期存在,如辽宁省沈阳市、湖北省武汉市和咸宁市、江苏省淮安市、重庆市、吉林省等地并不是“一窝蜂”地跟风,而是对材料作文的命题理念和形式继续进行新的探索。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在近5年中考的二选一作文中,均出现了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2010年天津市、武汉市、益阳市、玉溪市、昆明市等的中考作文都是材料作文,这些地方没有对材料作文做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执着地进行探索创新,让命题形式经受实践的考验。因此,对学生进行材料作文的引导仍然显得很有必要。

二、材料作文的类型

材料作文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1.事例类材料作文。

这类作文,举出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某种现象或发生的某个事例,要求考生对这种现象或这个事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展开讨论、评说。一般情况下,要求考生按照常规议论文的行文要求,提炼观点,选择论据,展开论证。文章的论点要在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提炼。

2.情境类材料作文。

材料一般提供一个情境,要求考生就此情境或展开想象,或将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来完成作文。材料提供的情境一般是考生熟悉的、知道的,或经过想象可以和生活联系起来的,文体上多为记叙文。

三、材料作文高分解密

面对灵活的表现形式,缤纷的文字内容,诙谐的漫画图片,考生往往不能抓住材料的根本,导致作文偏题、跑题,这成为困扰考生的难点。其实,写好材料作文赢得高分并不难,面对材料,考生应做到:

1.看清要求,读懂材料

材料作文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考生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所以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要抓住重点,明确内容,理清关系,把握中心,为立意定下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在考场中,审题易犯的毛病就是不能全面把握材料的内容实质,只是抓细枝末节,只言片语,导致写作偏离题意。再者,对于文字材料中那些含蓄性文字缺乏正确的解读,只注意表层意思,深层含义却没有体会,致使作文得分不高。那么,如何读懂所提供的材料呢?具体来说,对于故事性材料,不管是历史故事、现实新闻、寓言故事还是童话故事,写作隐含的信息就在故事的题旨中,因此这类材料作文写作前必须读“懂”故事,理解故事主旨,然后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和想象,确立文章中心;对于图画型材料,要弄清画面的内容,如以人物为主体的画面,应该从观察人物的衣着、身份、年龄、动作、神态等入手,弄清人物以及人物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同时将画面内容与现实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从二者的关联点中把握画面的主旨。另外,图画中的零星文字也不可忽视,有时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对于一组材料,要在透彻分析每则材料的基础上归纳综合,融会贯通,然后考虑如何在材料的共性上做文章。

2.理清内容,提炼观点

读懂材料后,还应注意提炼观点,选好角度和恰当联系实际,抓住材料要点,把握材料主旨,正确确立文章的思想内容。准确地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对含有事实的材料,要通过事实关系的分析提炼观点;对展开论述、阐明道理的材料,要形成具体判断;对寓理于事的材料,要揭示其寓义;对多则组合的材料,要分析比较,把握它们内在的规律,做到“同中求异”或者“析异求同”,透过现象抓住材料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得出有分量的结论。

3.选好角度,取舍观点

材料作文中,同一则材料,从不同角度考虑,就会有不同的观点。这就需要考生全面理解材料的内涵,从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观点是统帅,是灵魂,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考场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读罢材料,考生对材料有比较完整的理解,能从中提炼出不同的观点,似乎对每个观点都有一些体会和了解。究竟选择哪个观点呢?有的考生有些举棋不定,难以下笔;有的考生在短暂的思考后便匆匆下笔,刚开头就觉得自己无法写深写透,于是又想重新搭建另一个观点的平台。但此时已经耗时过多,要么硬着头皮写下去,要么另起炉灶。更有甚者出现了多中心,多观点,且每个观点都泛泛而谈。凡此种种,均与高分失之交臂。

那么,如何取舍材料作文的观点呢?我们可用四句话概括:(1)观点正确者取,观点偏颇者舍。(2)观点集中者取,观点分散者舍。(3)观点深刻者取,观点肤浅者舍。(4)观点新颖者取,观点陈旧者舍。

4.拓展思维,立意求准求新

新课改下高考英语写作技巧之我见 第11篇

一、多读多背,多写多练

1.在平时教学中,应该积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基本句型的句子成分、复合句以及一些复杂的句子结构,初期要求仿照表达。

2.强调学生收集优美句型,高级词汇,多读多记,写作的时候,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

3.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得要求他们进行大量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首先,每天都要进行几个单句翻译,等到学生能够学会正确的表达,不出现语态时态和主谓不一致的错误及不出现汉语式英语的时候,再对学生进行话题训练,给出相关某个话题,要求学生写出几句话来进行表达。之后,我们才能进行其他系统的训练。

二、改写句式结构,提高写作技巧

在练习英语写作中,我们可以多鼓励学生使用较复杂的语言结构。例如,在一句话中加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复杂句式,也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变化多样的句式,如祈使句、倒装句、省略句等;还可以运用非谓语动词,强调句型和其他固定句型。采用联合、扩展和缩约等方式来变化句式等,使句型结构丰富多彩、多种多样,同样的一个意义可以有多种句子结构来表达,使语言更加丰富,给文章增加亮点,提高得分率。

三、使用高级词汇,美化写作语句

文章中高级词汇的运用,可以充分表达作者的词汇量和整体英语水平。如,I believe I should try my best to study English well.可以使用高级词汇给这句话增色:I am convinced that I am supposed to make every effort to have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四、合理布局全文,恰当连接组合

要想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学生在组合材料的要点之后,应该根据逻辑关系对要点进行调整,应用一些关联词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关联词。如表示开首的有:first of all,to start with,above all,to begin with,first and foremost,most important of all等,表达并列的有:whats more,furthermore,in addition,more over,besides,not only…but also,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for one thing...for another thing,等,表示列举的有:such as,for example,for instance等,表示最后总结的有:finally,eventually,last but not least等。

五、面批面改,培养学生的自信

要写出优美的文章,除了指导学生从以上各方面努力之外,老师更要时时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遇到学生写的优美语句,老师应该及时表扬。并且更重要的是老师对学生作文应该做到当面指点、当面批改,因为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写作风格都不一样,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及时恰当的指导会极大地鼓舞孩子,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能及时地改变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避免所谓的眼高手低、重理论轻实践等各种失误。

总之,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书面体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训练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平时就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有检查、有反馈地进行,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根河市第二中学)

浅谈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第12篇

一、审题

话题作文写作的自由度很大, 有些学生就认为审题不重要。其实, 每次考试话题作文都会有跑题、偏题的文章。所以在写话题作文时, 要注意审题, 这是关系作文成败的关键一环。审题时注意以下几点:

1. 审话题。

(1) 理解话题的内涵:许多话题包含了很丰富的内涵, 我们可将话题的含义由本义引向引申义、比喻义, 这样不仅容易写, 还能写得有深度、有新意。以话题“试卷”为例, 试卷的本义指的是考试时准备应试人写答案或应试人已经写上答案的卷子。如果单从这一点来立意, 就不好写。一个学生就用它的比喻义来写, “人生如同一张空白试卷, 人生的试卷中有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 还有判断题、分析题, 要你一一地去解答”, 然后就此展开来写, 写起来令人耳目一新, 并达到了相当的理性高度。 (2) 准确理解话题, 明确写作的范围和重点。例如话题“诚信”, 其含义是诚实守信, 一个学生写考试作弊后大胆承认自己的错误, 显然只写了诚实, 这就偏离了题意。

2. 审材料或提示语。

现在的话题作文一般都设计了一段材料语或提示语, 是为考生理解话题意旨而创设, 对话题的意旨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它能帮助考生启发思维, 激发想象, 审题时要对这些材料语、提示语认真研读, 准确理解其意义、作用。例如下面这则以“自由与不自由”为话题的材料: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 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 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考生在审读的时候要注意其中的关键词:沙漠、自由、不自由、选择等。其中的沙漠比喻困难、坎坷、逆境、挫折等。进而读出“自我”、“坎坷”、“不顺”、“世界”、“理想”、“人生”、“目标”等外延, 从中可以表现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立意

话题作文因其话题宽泛, 不少学生就毫无顾忌, 信笔写来, 结果大而无当、泛泛而谈的文章居多, 言之有物、有的放矢的文章较少。因此, 在平时作文训练立意时, 首先要求学生要“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所谓“化大为小”就是把话题的内涵缩小, 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所谓“化抽象为具体”就是把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场景。其次, 要善于“以小见大”, 即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角度要小, 挖掘要深。例如下面这道以“老规矩”为话题的作文题:我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 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 话不高声”、“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做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 勤俭持家”等, 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 点点滴滴, 影响了一辈辈人。世易时移, 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 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 引发了一片热议。“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 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

这则材料中的“老规矩”是个大话题, 要善于将话题化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 留下了很多优良的“老规矩”, 考生可以只选自己熟悉的一点, 或者自己有过亲身经历、有过感受的一点来写, 选点小, 用“以小见大”的方式, 挖掘得深刻。如有的学生只选取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来写, 通过一对母子对老奶奶的孝敬之举, 来表现生活中随处都有老规矩需要遵守的主题。还有的学生从父母与子女之间在告别时经常会说的话切入, 用看似平常的家常用语传达亲情, 体现了亲情就是一种老规矩的主题。再次, 要做到立意出新。要善于选择新的切入点, 给人以新鲜感, 使人获得新的信息、新的感受。例如下面这道以“站起来”为话题的作文题:人, 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 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很多学生的立意围绕“个人学业、事业成就”的老套, 如:人只有奋发图强、努力学习才能学业有成, 或人只有努力奋斗, 才会事业有成, 拥有自己的幸福。但有的学生是这样立意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自立自强了, 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这样就与众不同。还有的学生是这样立意的:要勇敢地自信地“站起来”, 迎接风雨, 人生才会更完美、更精彩。这样的立意就上升到哲理意义层面, 不落俗套。

三、拟题

“花香蝶自来, 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在文章中的重要性。一个好的题目, 必定能为全篇增色, 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一个好的题目, 有什么特点呢?紧扣话题, 简洁凝练;贴切鲜明, 新颖独特;含蓄隽永, 耐人寻味;显示文体特征, 文题和谐。要想拟出好题目,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运用修辞法:

在拟题时巧妙地运用一些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题生动、形象。比喻:《生命的摆渡》;拟人:《发烧的地球》;夸张:《千年等一回》;对比:《彼之砒霜, 吾之蜜糖》;对偶:《榜上无名, 脚下有路》。

2. 巧作引用:

生活中, 一些成语俗语、诗词佳句、名言警句或流行的广告词、歌词等, 都极富生活情趣, 我们把它们巧妙地引用或借用在文题上, 会让文题含蓄隽永, 耐人寻味。借成语:《无以规矩, 不成方圆》;借诗词:《落红不是无情物》;借名言:《境由心造》;借歌名:《时间都去哪儿了》。

3. 巧用符号:

恰当运用数学符号或标点符号, 可以使文题更加新颖独特。数学符号:《继承+创新=发展》;标点符号:《守?破!》。

四、定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有“文体不限”的要求, 但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讲文体。有的学生没有鲜明的文体意识, 写的是议论文, 但是文章里面却有故事性很强的事例叙述;有的学生写的是记叙文, 但缺少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刻画, 却为了深化文意又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展开议论, 这样的文章都是文体之分之作。在平时写作教学中, 我就让学生选择两种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强化训练, 将其用得熟练且能灵活出新。那具体作文中, 如何定体呢?

1. 根据自身特点, 特长选择文体。

要选择自己的“拿手文体”才能在时间紧迫、气氛紧张的考场中快速作文。如果形象思维较好, 联想丰富, 平时有训练过记叙描写的同学, 就可以写一篇记叙文、散文或小小说;如果逻辑思维较好, 擅长讲道理, 平时有过议论文体的训练, 就可以写一篇议论文、杂感;如果说话有条理、准确, 而且又擅长解说介绍, 对说明文体熟悉的同学, 就可以写一篇说明文。

2. 要考虑写该文体时是否已具备足够相应该文体的材料。

材料是作文写作的物质基础, 如果你最擅长的文体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材料来充实, 那只能选择第二擅长的文体来写作了。

五、布局谋篇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是一篇作文布局谋篇的基本要求, 但不少考生没有深思熟虑作通盘考虑就匆忙动笔, 结果导致文章思路不清晰, 结构混乱, 分数自然不会高, 例如以“温暖”为话题的文章, 有的学生把妈妈、老师、同学对“我”的关爱各写一段, 把能想到的都扯几句。写完后觉得漏掉了邻居阿姨, 就又写了她一段, 然后发现字数还不够, 又把表哥写进来。结果看到字数够了, 就停笔了, 文章又缺少结尾, 段与段之间也缺乏衔接、过渡。我在平时作文教学中就要求学生写作前要先拟提纲, 并且要养成习惯。拟提纲的过程, 就是理清思路、布局谋篇的过程。让学生选择一些经典的记叙文、议论文、散文来背诵, 学习这些文章开头结尾的方法和布局谋篇技法, 然后归纳出适合自己的作文结构模式, 灵活运用。这样在考试中不仅可以节省时间, 还可提高作文的档次。

六、语言表达

孔子说:“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即文章表达要讲究文采, 没有文采的文章, 就难以传播。那么, 怎样驾驭语言才会“有文采”?看下面选自优秀作文中的例子。

1. 铸炼词句。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会有一些言简意赅、准确生动、具体可感、撞击人心灵火花的妙言妙言。如:“我喜欢易安居土将困难化作诗情, 氤氲在纸上”, 这里的“氤氲”一词, 呈现出一种如烟的氛围, 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 使人如临其境。

2.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能使文章富有艺术性、感染力, 会令人耳目一新, 过目难忘。如:白云从不向天空承诺光明, 却朝夕相伴;风景从不向眼睛说出永恒, 却始终美丽;星星从不向夜晚许诺光明, 却努力闪烁;父母从不向儿女倾诉关爱, 却永远牵挂!

3. 引用诗词佳句、名言警句。

在作文中, 如果能引用一些诗词佳句、名言警句, 会给文章点缀别致的有文化底蕴的小花, 使文章大大增色。如:我会选择放弃, 寻一个更适合的目标, 既然找不到“花柳繁华地, 温柔富贵乡”, 何不寻一方“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净土?既然无法欣赏“明月共潮生”的佳景, 何不煮一壶菊花酒, 邀疏星共饮?

若能掌握以上的写作技巧, 话题作文何愁写不好?话题作文的出现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让我们的学生在考试的舞台上, 更好地展现风采。

摘要: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职单招考试作文较常见的题型。结合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 从审题、立意、拟题、定体、谋篇、语言表达六方面谈一谈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上一篇:景观示范区下一篇: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