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的审计案例

2022-08-05

第一篇:小金库的审计案例

小金库审计案例分析

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 李三喜

一、小金库的含义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人,未列人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人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

二、小金库的形成

小金库的形成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收入现金(包括银行存款,下同)不人账;另一类是虚列项目,转到账外。

(一)收入现金不人账

收入现金不人账,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主营业务收人不入账。如将已售出的产品报盘亏,销售收人进小金库。

2.其他业务收人不入账。如出租单位房屋收人不入账;将应收取的商标使用费、场地出租或实物租金收入、出借资金的占用费收人、各种服务费收人存放在对方单位,不入本单位账。

3.营业外收人不入账。如出售固定资产变价收人不入账;非货币性交易收到的补价收人不入账(已经没有该项目收入);取得的罚款收人不入账;没收的押金收人不入账,等等。

4.补贴收入不入账。如企业收到的先征后返的增值税不入账,收到财政扶持补贴收人不入账,等等。 5.收到的投资收益不入账。

6.其他收人不入账。如接受现金捐赠不入账;收到的厂家让利折扣不入账;未理赔返还保险金不入账;下属单位上缴的管理费不入账。

(二)虚列项目,将资金转到账外

虚列项目,将资金转到账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虚列成本。如多领原材料,然后变卖,所得资金入小金库。但很难推断出是否多领取。需要从内控制度方面比如签字手续、出库单等当中找线索

2虚列费用。如虚列咨询费广告费、赞助费、会议费、加工费、办公用品费等,多报费用入小金库。

3.巧立名目,将资金转移到账外。比如;

(1)以预付款、投资等名义,将资金转入小金库。

(2)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多拨工程款,并虚报当年投资完成额,事后再将款项从施工单位退回转入小金库。(做不到最终的转移,除非双方串通制造虚假合同。)

(3)行政机关将预算资金以经费支出名义拨人下属单位,从中进行不合理开支。

(4)将预算资金以经费支出名义,转人账外银行账户。检查有没有合法支出凭证

(5)将基建款先拨入下属单位,并在本单位列作支出,以后再从下属单位收回,存入小金库。

三、小全库及其审计的特点

小金库的特点决定了对小金库审计的技术与方法。

从小金库的存放形式来看,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将款项存放于本单位个别人手中;二是存放于外单位。这里的外单位通常是指被审计单位的下属单位或者是有求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单位。所以,审计时应采取内查外调的方法。

由于小金库只是为小集体或个别人谋利,必定比较隐密,故一般只是单位高层领导或关键部门主管(如单位主要负责人,总会计师,财务主管,销售主管等)参与。对此,审计人员必须加强对这些人的观察,从中发现线索。必要时,审计人员应对外部有关单位的会计账目进行询查。

从小金库的查处范围来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小金库,其形成会减少单位账面资产的价值,从而或多或少会在单位会计资料中留有“把柄”,如产成品盘亏等。另一种小金库的形成,并不直接减少单位的账面资产,因而不能在会计资料中发觉,如咨询收人、罚款收人等。对于可能在单位会计资料中留有“把柄”的事项,审计人员的注意力主要应放在主营业务收人、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人、投资收益、大型采购、长期投资、产成品。以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中的大额费用的报销等方面;对于一些不能直接在会计资料中找到线索或疑点的事项,审计人员应适当运用观察、调查、推理及分析性复核等方法,从会计资料以外查寻或捕捉线索,弄清“庐山真面目”。

四、小金库审计的技术与方法

(一)有举报时的审计技术与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有可能会接到有关人员提供的线索或举报,如审计人员收到署名“部分职工”或“一个知情人”的检举信,内称XX单位经领导授意利用假发票报销,将报销款进入小金库,供个别领导经常吃吃喝喝。对此,审计人员应以检举信所说的“假发票”为线索,从两方面去进行调查:

一方面弄清个别领导具体指的是何人?经常吃喝在什么地方?必要时,可以去饭店、宾馆进行调查,掌握吃喝的次数与发票或收据金额。依据吃喝的发票或收据副本,查看这些发票或收据在企业的会计账目中是否入账。如未入账,则需查明是自掏腰包,还是另设有小金库。通常后者的可能性较大。

另一方面审阅某一时期的“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明细账,对付款凭证所附发票实行详查,仔细核对和调查发票中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并与有关的实物进行核对,验证发票所记录的经济行为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如审计人员查出某一张可疑的发票,被审计单位当事人既不能说出该发票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发生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审计人员采用其他替代程序也无法证实该发票的发生的真实性与合理法,则这张发票属于虚报冒领的可能性很大。虚报冒领者有两种动机,要么是贪污,要么是根据领导的授意为“小金库”筹集资金。如果是后者,则审计人员可要求其指出“小金库”存放何地?或资金交与何人?

将两方面调查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如确定为单位私设“小金库”,审计人员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理。

(二)无举报时的审计技术与方法 。在无举报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要发现并查清‘小金库”,必须在常规审计过程中保持特别关注,以发现舞弊迹象。小金库审计的一般程序与方法是: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因素(如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环境、行业秩序、所面临的外界压力、财务报销管制等),分析评价关键人员的品质与道德。

2.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必要时进行符合性测试,分析和评价内部控制的弱点。

内部控制的健全程度与执行情况,与舞弊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审计人员应关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情况,特别要注意下列现象:

(1)财务的审批与执行由一人兼管。这是目前许多单位存在的情况。若管理人员品质不佳,则客观上给其舞弊提供了条件。

(2)许多不相容的关键岗位“一肩挑”。依据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不相容职务应该分离。关键岗位的“一肩挑”会使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单位高层领导与关键部门业务主管的关系。若有亲属关系,或工作之外的关系过于密切,可能会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3.根据有关人员的反常变化,获取有关小金库的审计线索。“小金库”主要与单位高层领导及关键部门主管有关,审计人员应该对这些人予以高度关注,重点要审查这些人员所经管或签字的业务,特别要注意这些人员的正常收入与其本人及家属的开销是否匹配,有无其他合法收人来源。

4.进行分析性复核,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收入、成本、费用等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一般采取以下办法:

(1)根据各单位正常的投入产出比,确定产成品的人库是否正常,进而判断有无将产品从“后门”销售转人“小金库”。

(2)如果本期产品的销售价格没有重大变化,依据会计资料中所记录的上期各主要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数量,确定上期主要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然后依据这一价格乘以本期销售量,计算出本期销售收人,并将此收人与本期账面销售收人进行对比,观察二者是否大体一致。如相差较大,则可能存在收人不入账或少入账的情况。 5.依据对上述情况的分析,估计可能形成小金库的领域、形式和地点,以决定审计的范围、方式和方法。

6.依据上述程序所获得的审计线索,实施详细测试,以收集充分确凿的审计证据。

一般来讲,可采用以下审计技术与方法:

(1)运用观察、询问等方法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边角余料、废旧物资及固定资产清理报废等情况,这些项目的账面收人是否与审计人员的调查情况相符。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生产车间回收的边角余料,在交回仓库或作价出售后,应冲减“生产成本—一基本生产成本”。要查明车间管理人员是否把出售边角余料的收人私自存入小金库,审计人员可先审查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看有无将边角余料交回仓库或出售后冲减成本的账务处理;然后,再查边角余料的入库记录或现金日记账记录;如日记账中无此记录,再追查车间“小金库”保管情况及现金的处理情况。

对于固定资产清理收人不入账的问题,审计人员首先应审阅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明细账,查看清理报废固定资产是否分别从“固定资产”科目和“累计折旧”科目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其次,查看残值或变价收人是否记入‘固定资产清理”贷方,清理净收益是否由“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转入“营业外收人”科目。

(2)通过审阅、询问、函证,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投资业务,投资业务应该取得的收人是否与账面记录相符。比如,对于国库券利息问题,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收到国库券利息时,应计入投资收益账户。但是,有些企业把收到的国库券利息,转人“小金库”,用于各种非法开支。审计人员在审查上述会计事项时。首先,应通过资产负债表审查企业的短期投资或长期投资有无变化。如有变化,再审阅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明细账,看是什么种类的短期投资或长期投资发生了变化。如果是国库券减少,则需进一步对投资收益账户进行审查,查明有无国库券利息收人,若无国库券利息收人,就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查了解,直到查清问题为止。

(3)通过询问、观察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拥有饭店、招待所、 其他对外服务、营业场所等,这些部门的收人是否全部纳入本单位的收人。 (4)通过查询方法,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费用支出中是否存在数额较大的不正常支出,如咨询费、赞助费、办公用品费、设备租赁费、会务费、运输费等,这些支出中有一部分很可能就是为设立“小金库”而巧立名目或无中生有的虚报。审计人员需要对每笔可疑的费用就其应该涉及的凭证实行追查,包括必要的函证。

7.对审计工作底稿中所记载的审计发现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形成初步审计结论。

8.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征求他们对初步审计结论的意见。

10.作出审计结论与审计决定。 五:小金库审计案例

【情况】

2002年3月21日,审计人员肖勇在审查某企业2001年度的现金收人凭证时,没有发现出售废旧物资的原始单据,审查其他业务收人账时,也没有发现这类业务。该企业是一家大型企业,按照常规,企业每年6月和年底,都要出售价值3050万元的废旧物资。所以,会计资料上未反映此类业务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怀疑。

【分 析]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废旧物资,经过一段时间后,多会将积累起来的废旧物资出售,而该企业在应该出售废旧物资时,却没有出售。据此,审计人员进行以下分析:

1.2001年度是否真的没有出售废旧物资?如果没有出售,废旧物资在哪里?

2.如果废旧物资出售了,为什么没有现金收入的原始单据,企业是否在售出废旧物资后,将现金收入不入账,存人账外的“小金库”?

【审 查]

依据审计人员的分析,按以下步骤进行审查:

1.审计人员询问与该业务相关的仓库保管员,保管员沉思片刻,说在5月份和11月份好象出售过一批废旧物资,经手人是采购部主任刘XX(如保管员回答说没有出售,则必须说明废旧物资的存放地点)。 2.审计人员询问采购部主任刘XX,刘说确曾有过此事,一次是20多万元,一次是30多万元,当时主管财务工作的王副厂长也在,钱由王副厂长收管,是不是交存财务,他不知道。

3.审计人员又找王副厂长,不巧的是王副厂长外出学习去了,得半个多月才能回来。

4.于是审计人员决定到废品回收公司进行调查,询问被审计单位在5月份和11月份出售的废旧物资到底有多少。审计人员说明身份,废品回收公司的财务人员积极配合,很快查出被审计单位出售废旧物资的数量与收取现款的单据。经核对,该企业一共分三次出售过废旧物资,分别是 5月27日,11月2日和12月20日,收取现金分别为28万元、37万元和87万元,款项当即支付,收据是由该企业开具的,收款人都是王副厂长。审计人员对上述有关单据进行复印,取得有力证据。

5.审计人员回到被审计企业财务部,首先查询5月底6月初以及11月份的银行存款日记账,结果没有发现废品回收公司付给的款项。据此可以断定该企业一定设有“小金库”。

6.审计人员感觉问题严重,要求该厂赵厂长通知王副厂长火速回厂接受审计人员的调查。

7.两天过去后,审计人员被告知与王副厂长无法取得联系。审计人员觉得问题可能比原来想象的要复杂,企业有可能存在其他经济问题。经审计局与该企业的上级纪检部门协商,审计人员决定查封该企业2001年度的会计账簿,扩大审计的审查范围。

8.在纪检部门的介入下,审计人员得知,原来该企业赵厂长不是无法与王副厂长取得联系,而是在与王一起密商共同应付审计局的对策,制定攻守同盟。

【结 论】

后经查明,该企业不仅存在其他经济问题,单就“小金库”一项,2001年度就通过采用销售收人不入账、以好充次、虚列坏账等形式,为“小金库”增收125万元,已经花去98万元,除55万元是用于购买小轿车(以赵厂长与王副厂长的名义登记的私车)外,其余均用于各种形式的吃喝玩乐。

第一节 账外固定资产概述

一、账外固定资产的含义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ZffU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账外固定资产,是指属于本单位所有但未纳人本单位固定资产账目核算的资产。

二、账外固定资产的形成

账外固定资产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取得固定资产不人账;二是把账内固定资产通过各种方式转到账外。

(一)取得固定资产不入账

取得固定资产不记入固定资产账目,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l。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不人账。对外国组织。有关机构或团体等捐赠的固定资产不计人财务账,有意逃避财务控制。这种舞弊容易发生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从事公用事业的企业。 2.用小金库购人的固定资产不人账。

3.对外投资以固定资产形式分回的利润不人账。接受投资

的单位以房产、汽车等固定资产形式分配利润时,对外投资单位 不人账。这种舞弊容易发生在有对外投资的单位。

4、罚没固定资产不人账。特指有执法职能的行政机关将执法中罚没的部分固定资产不计人财务账。

5.盘盈的固定资产不人账。盘盈的固定资产不在财务账中反映。 6.以物抵债收回的固定资产不人账。债务人以固定资产清偿所欠债务,而债权人未将此项固定资产计人财务账。这种舞弊容易发生在应收、预付款项较多且账龄时间较长的单位中。 7.虚列工程支出形成账外固定资产。在自营基建工程中利用多列、虚列工程支出等手段购建的固定资产不人固定资产账。这种舞弊容易发生在有自营建设工程的单位。

8.故意混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界线,以各种名义在费用、专项资金中列支固定资产。如以维修费、租赁费、购配件和购低值易耗品等名义购建固定资产,并直接在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经营费用等费用科目或专项资金中列支,形成账外固定资产。 9.其他。

(二)把账内固定资产转至账外

把账内固定资产转移至账外有以下几种情况:

1.虚报盘亏将固定资产转至账外。即将财务账内的固定资产通过虚报盘亏的方式转移账外。这种舞弊容易出现在固定资产定期盘点、报废制度不健全的单位中。

2.虚报固定资产毁损或在固定资产到报废期时,将仍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转人固定资产清理,借机将固定资产转至账外。 3.以其他形式把账内固定资产转至账外。 第二节 账外固定资产审计的 技术与方法

一、账外固定资产及其审计的特点

被审计单位形成账外固定资产的动机主要有:为使固定资产脱离财务控制,便于个人所用或消费,或将其出租、出售和投资,并把取得的收入放人小金库;将本应记人固定资产的支出直接记人期间费用或在专项资金中列支等,从而逃避有关部门对固定资产购置的控制或操纵利润水平等。因此,审计人员应加强对单位高层人士的观察和了解,如所乘坐的汽车、居住的房屋等,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利润水平,从中发现线索。

从账外固定资产形成的方式看,一种是与账面记录有联系,即将应记人固定资产的支出列人其他科目,或将账内固定资产转至账外;另一种是与账面记录没有联系的,如接受捐赠、投资和罚没等取得固定资产或用小金库等账外资产取得的固定资产。审计人员应区别不同情况,从账面资料或会计资料以外的其他资料中捕捉线索,找查账外固定资产。

二、账外固定资产审计的具体技术与方法

(一)有举报时的审计技术与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往往会接到有关人员提供的线索或举报,如收到署名“一个知情人”或“职工某某”的检举信,其中揭发某单位领导伙同会计虚报固定资产毁损,将固定资产转移账外并进行投资。对这种举报,审计人员如果向该单位领导直接调查,将引起对方的警惕,增加审计的难度。所以,一般应采取重点账目审查。实地观察。盘点。外围调查等审计方法。审计人员应首先查阅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财产损溢、营业外支出等重点账目,找出举报时期的固定资产毁损账务处理;然后检查固定资产“报废申请书”、“报废清理单”及事故报告等,验证报废、毁损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向被审计单位领导、固定资产保管人员及有关经手人员了解情况;最后再亲赴现场,查看固定资产是否真实存在,核对报废、毁损的技术鉴定。

在发现疑点后,若被审计单位领导或有关人员拒绝配合,审计人员可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外围调查。首先,通过工商部门查找接受固定资产投资单位所在地址、电话,再亲自上门向对方单位了解情况,查阅相关账簿及凭证,并实地观察,充分取得证据。第二步,审计人员可与被审计单位的领导直接交锋,以详实的证明材料开展攻心战,迫使其交待虚报毁损、设置账外固定资产并进行账外投资的真实情况。

(二)无举报时的审计技术与方法

1.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分析形成账外固定资产的固有风险,判断有无形成账外固定资产的动机。

2.了解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情况,必要时进行符合性测试,分析和评价内部控制的弱点。

内部控制的健全程度与执行情况与账外固定资产舞弊现象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审计人员应关注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内部控制,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O)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主要是固定资产保管与记账分离;固定资产采购与授权批准分离;固定资产采购与验收分离。

(2)记录控制是否健全。是否建立固定资产实物保管账、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财务部门是否设立固定资产登记簿,各项记录有无定期核对。

(3)凭证传递手续是否健全。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是否办理相应的手续、填制相关的凭证:采购时,是否有采购计划、审批手续、采购合同;人库时,是否有验收手续;平时,有无定期盘点。巡回检查制度和记录;报废时,有无技术部门鉴定,是否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单。 3.进行分析性复核,了解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成本费用、利润水平等有无异常变动情况。

4.根据了解情况和所做分析,估计可能形成的账外固定资产,确定审计方式。

5.根据所获得的审计线索,实施详细测试,以收集充分确凿的审计证据。一般来说,可采用以下审计技术与方法:

(1)将固定资产总账与固定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核对,并现场抽查盘点固定资产,确认是否账实相符,有无账外固定资产。根据被审计单位定期盘点制度健全程度或记录管理规范程度,合理确定盘点范围。操作中应从明细账中抽取部分项目检查其实物是否存在;同时抽取部分固定资产实物与固定资产明细账核对,检查是否已记录在固定资产明细账中。

(2)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查阅有关会议记录、合同协议。盘盈清单等,了解有无接受投资、捐赠、罚没和盘盈等形成固定资产情况,并与账面记录核对。如发现小金库,检查小金库的来源有无来自账外固定资产出租、出售或投资的情况,以及有无用小金库购置固定资产的情况。

(3)结合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经营费用、低值易耗品、在建工程、应收款项和专项资金支出等的审计,查明有无应记人固定资产而未记人的情况。 审查中应注意:固定资产的维修是否正常,有无假借日常维修之机,利用开具假发票等手段,购置账外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在财务核算上是否分开,有无假借购置低值易耗品名义,购置账外固定资产;对单位购建或自行建设的房屋、库房、大型设备等,应检查工程预算、决算报告,看有无虚列工程支出形成的账外固定资产;对长期未收回的应收和预付款项,应向有关当事人了解情况或函证,以查证有无债务人以固定资产抵偿债务而债权单位未人账;检查对专项资金支出中列支的大额支出,检查有无利用专项资金支出形成固定资产而不记人固定资产的情况。

(4)检查固定资产盘亏、毁损和报废情况,审查固定资产盘亏和报废申请、事故报告、报废清单等,验证盘亏、报废和毁损的真实性。若固定资产仍在现场,必须及时查验,看其是否确属已报废、毁损;若固定资产已不存在,应了解其去向,检查是否假借报废、毁损之名而形成账外固定资产。

6.对取得的审计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形成初步审计结论,并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

7.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征求他们对初步审计结论的意见。

8.作出审计结论与审计决定。

第三节 账外固定资产审计案例

案例1:以修理费名义列支账外固定资产

【情 况] 审计组在审查某宾馆费用账户时,发现被审计年度费用开支比以前年度同期增加了80%,而主营业务收入仅增长了10%。于是,审计组将费用账户作为审计重点。

【分 析]

1.被审计单位管理费用中增加最多的是修理费。经追查,发现列支的修理费中主要是支付某装饰公司的维修费。该装饰公司共开具发票5张,且发票序号相连,被审计单位分五个月分别记人管理费用。这是为什么?

2.该宾馆投入使用时间并不长,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资金进行维修呢?

3.审计组向该宾馆工程部负责人调查修理内容时,该负责人不能提供“修理协议”等有关书面文件。

【审 查]

1.根据这些疑点,审计组决定去该装饰公司调查。在工商部门的配合下,审计组找到了该公司经理。经过一番紧张的查账工作,该公司经理不得不承认:以前曾承揽该宾馆的装饰工程,为建立长期关系,去年应宾馆总经理要求代其购买空调30台、桑塔纳汽车2部,并为之开据5张修理费发票。

2.审计组向该宾馆财务经理进一步询问上述修理费发生的原因和依据,财务经理含糊其辞,始终不能自圆其说。这时,审计组拿出从装饰公司获取的证据,财务经理无话可说,不得不承认为逃避“控办购车”。调节利润、少缴所得税,由某装饰公司代购空调30台和小汽车二部,并以修理费名义分5个月在管理费用列支的事实。 3.经进一步调查了解,该30台空调已安装在客房中,两部小汽车由客房部使用。

【结 论]

该宾馆虚列费用,购置账外固定资产,偷逃税款。

案例2:以物抵债收回的固定资产不入账

【情 况]

审计组对某公司2000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时,按审计方案对部分应收账款进行函证。从回函中发现,某笔金额为100万的应收账款,其债务人已经偿还。

【分 析]

1.既然债务人已经偿还,为什么被审计单位没有冲销相关债权记录?

2.债务人是用什么来偿还这笔债务的,还款资金或抵债收人的去向如何?是否形成了小金库或账外资产?

【审 查]

1.审计组决定深人调查。一方面询问被审计单位会计人员;另一方面通过电话与上述债务人取得联系,进一步了解债务的偿还情况。 2.会计人员否认收到该债务人任何形式的还款,认为是债务人回函有误。

3.债务人声称该lbo万元的债务已1999年10月份用40万元现金和一部价值60万元的奥迪小轿车归还,并提供了与被审计单位签定的“抵债协议”复印件和银行汇票复印件。

4.审计人员手持抵债协议和银行汇票复印件,找到被审计单位财务经理,要求其作出解释。在事实面前,财务经理不得不向审计人员道出实情:债务人陈述属实,该笔应收账款确已收回,40万元已以通知存款的方式用被审计单位的名义存人银行;抵债的奥迪小轿车由厂长办公室使用,但因担心有关部门监督一直未人账。

【结 论]

该公司收到债务人还款不人账,形成账外“小金库”40万,账外固定资产用万元。

第一节 账外存货概述

一、账外存货的含义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账外存货,是指属于本单位所有但未纳入本单位存货账目核算的存货。

二、账外存货的形成

账外存货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取得存货不人账;二是把账内存货通过各种方式转至账外。

(一)取得存货不人账

取得存货不记人相关存货账目,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购人存货时,对得到的实物折扣不人账,形成账外存货。 2.接收捐赠的存货不人账,形成账外存货。

3.以实物形式(存货)分得的利润不人账,形成账外存货。 4.单位罚没实物(存货)不人账,形成账外存货。

5.发生存货盘盈,未按规定将其转人“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而形成账外存货。

6.以物抵债收回的存货不人账,形成账外存货。

7.购人存货不人存货账,而直接计人成本或费用,不进行物 品的人库核算和管理,形成账外存货。 8.其他

(二)把账内存货转到账外

1.对已领未用的存货月底不办理退料或假退料手续,也不 登记备查账簿,虚增成本,形成账外存货。

2.委托加工材料的剩余材料不如实人账,形成账外存货。 3.将发出的存货样品以报损的形式增加当期费用,形成账外存货。 4.出租、出借的包装物计人成本,形成账外存货。 5.将参加展销的存货转移,形成账外存货。

6.虚报存货的盘亏、毁损,作为单位的损失或费用处理,将存货转移账外。

7.以其他形式将存货由账内转至账外。 第二节 账外存货审计的技术与方法

一、账外存货及其审计的特点 被审计单位形成账外存货的动机主要有:使存货脱离财务控制,为个人或少数人所用或消费;将无偿取得的或由账内转出的存货伺机动售以形成小金库。因此审计人员应关注被审计单位存货的效用,对与个人或家庭消费相关的存货,如日用品、装饰材料等,应特别加以关注,同时与小金库审计相结合。

从账外存货形成的方式看,一种是与账面记录有联系,即将应记入存货的支出列入其他科目,或将账内存货转至账外;另一种是与账面记录没有联系的,如接受捐赠、投资、实物折扣和罚没等取得存货。审计人员应区别不同情况,从账面资料或会计资料以外的其他资料中捕捉线索,查找账外存货。

二、账外存货审计的具体技术与方法

(一)有举报时的审计技术与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可能会接到有关人员提供的线索或举报,如审计人员收到署名“一个知情人”或“职工某某”的举报信,揭发某单位领导伙同会计人员虚报盘亏、毁损,将存货转移至账外的问题。

对这种举报,审计人员如果向该单位领导直接调查,将引起对方的警惕,增加审计的难度。所以,一般应采取重点账目审查、实地观察、询问和外围调查等审计方法。审计人员应首先查存货、待处理财产损溢、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重点账目,找出举报时期的存货毁损账务处理;然后检查存货“盘亏清单”、“报废申请书”、“报废清理单”及事故报告等,验证盘亏、毁损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向被审计单位领导、存货保管人员及有关经手人员了解情况,查明举报是否属实。

(二)无举报时的审计技术与方法

1.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分析形成账外存货的固有风险,判断其有无形成账外存货的动机。

2.了解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情况,必要时进行符合性 测试,分析和评价内部控制的弱点。

内部控制的健全程度与执行情况与账外存货舞弊现象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审计人员应关注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内部控制,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审查单位存货采购、保管、发出、核算等环节的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是否存在相互制约关系。即制定采购计划,授权采购或销售的人员与具体执行该项业务的人员是否分开,存货保管人员与记账人员是否分开,存货领用和发放人员是否分开,稽核人员与存货收发、保管。销售人员是否分开。应将一人兼管两项不相容工作的环节列为审计重点。

(2)是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存货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可以询问单位存货盘点工作情况,调阅盘点记录,查看单位的盘点工作是否详细、全面,盘点中发现的问题是如何处理的,结果怎样。将被审单位盘点资料反映问题较多的或不进行盘点的存货,作为审计重点。

(3)被审计单位存货的保管状况是否良好。主要是就安全、有效和相关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实地检查。

3.进行分析性复核,了解被审计单位存货的消耗、毁损等有无异常变动情况。

4根据了解的情况和所做分析,估计可能形成的账外存货,确定审计方式。

5.根据所获审计线索,实施详细测试,以收集充分确凿的审计证据。一般来说,可采用以下审计技术与方法:

O)将存货总账与明细账核对,一方面从明细账中抽取部分项目检查其实物是否存在;另一方面从仓库中选取一定项目,追查是否记录在存货账目中,确认是否账实相符,查明有无账外存——N。.

(2)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查阅有关会议记录、合同协议。库存记录等,了解有无接受投资、捐赠、实物折扣和罚没等形成的存货,并与相应账薄记录核对。必要时与小金库审计相结合。

(3)结合材料采购、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经营费用、生产成本和存货发出等的审计,查明有无将账内存货转至账外的情况。

对于购货过程中多报损耗及向供货单位等索取的赔偿不人账而形成账外存货,应重点查证超定额损耗的成因及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发生过意外及处理过程。检查有无将购人存货直接在管理费用、经营费用等开支从而形成账外存货的情况。对于内部单位领用的存货,应检查领用物品的手续是否完整,单据项目填写是否齐全合规,审批是否明确等,并实施证证核对,查证存货是否真正被所需部门领用,有无多领、冒领等转作账外的情况。对于委托加工材料转作账外材料的审查,应根据委托加工合同、协议以及委托加工计划成本、委托加工材料出库单以及对方收料单、记录、凭证等测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差距,计算加工成材率,以审查单位有无借委托加工名义将账内材料转到账外。对于生产领用材料可以实地抽查生产车间领料使用情况,查看有无材料被车间多领积压、不退库从而形成账外材料。

(4)检查有无将盘盈存货转移账外及虚报盘亏、毁损的问题。审计人员应广泛地调查了解被查单位是否对存货进行定期盘点,对盘点结果是否及时处理,通过审阅待处理财产损溢、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等明细账户及相应的会计凭证,了解被审计单位对存货盘盈或盘亏的处理是否正确、及时,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的问题。

6.对所获取的审计证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形成初步审计结论,并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

7.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征求他们对初步审计 结论的意见。

8.作出审计结论与审计决定。 第三节 账外存货审计案例

【憎 况]

审计人员在查阅某商品流通企业2(M年12月份管理费用明细账时,发现盘亏报损98UD元,因报损数额较大,决定进一步查证。

【分 析]

有些企业弄虚作假、营私舞弊,将企业的存货转移账外,并将因此而减少的那部分存货在盘点时挤人盘亏数额中,作为企业的费用或损失列支。据此,审计人员进行以下分析:

1.是否真的发生盘亏报损,数额为何如此大?报损商品究竟是什么?

2.如果不是真的盘亏报损,那么商品究竟转移何处?

【审 查]

1.根据分析,审计人员决定审阅待处理财产损溢、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账户明细账,并审查相应会计凭证,以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虚报盘亏,弄虚作假将存货转移到账外问题。

审计人员查阅了记录存货盘亏的2000年12月28日15号记账凭证,凭证内容如下:

借:管理费用98(M 贷:库存商品gW 该凭证所附原始凭证是一张经领导审批的存货盘亏报损单。

对于这笔账务处理,审计人员认为报损理由不充分。

2.经过调查取证,查明被审计单位在W年10月份开展销会时将货物从仓库提出,未办理任何手续,展销会期间货未卖出,运回后直接将这些货物作为福利发给职工,未做任何账务处理。

3.年终时,为使账实相符,便将此价值98(X元的货物挤在盘亏损失中。

【结 论]

被审计单位将库存商品转移账外,用于职工福利。 第一节 虚增收入概述

一、虚增收入的含义

虚增收入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实现”或“超额”完成既定的经济效益指标,有意违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收人确认原则,虚拟经济业务以多记收入、虚增利润、粉饰财务状况的一种舞弊行为。

二、虚增收入舞弊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虚记主营业务收人

虚记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形式有:编造假客户,虚开发票,多记收人;企业之间,尤其是关联企业之间,相互串通,未做商品交易,却相互开销货发票,以达到双方多计收人的目的等等。

(二)提前确认主营业务收人

指违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收人确认原则,把应反映在以后会计期间的收人记人当期。如将本应计人“预收账款”的未实现的主营收人提前记人当期收人;在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产品时,违反应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收入的规定,在发出商品当期或第一次收款时,便确认商品的全部收人;将委托作销信中的商民大夫收到者并单位的代销清单之前即确认收 人。

(三)发生销售退回、折让和折扣时,不冲减当期主营业务收入

(四)虚记其他业务收人

在未发生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及包装物出租等业务时,虚造单据,确认相关业务收人。

(五)虚记投资收益

在被投资单位未宣告发放股利、分配利润(成本法核算时)的情况下,便确认投资收益;或通过虚构被投资单位当年的利润水平以多计投资收益(权益法核算时)。

(六)虚记补贴收人

将未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等计人补贴收人,或违反国家规定虚报相关产品的销量或工作量,从而多计补贴收入。

(七)虚记营业外收人

通过虚构固定资产盘盈和非货币性交易等以多计营业外收人,无任何依据将应付账款转作收人处理等等。

(八)将接受捐赠的资产、资产重估增值等应作为资本公积处理的项目列作收人

(九)其他 第二节 虚增收入审计的技术与方法

一般来说、被审计单位虚增收人都会有明显的动机,且会在账内留有线索。审计过程中,如果发现被审计单位有虚增收人,虚报利润的动机,审计人员即可在简单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之后,直接由相关账面记录人手,采用分析性复核、审阅和函证等方法查找账内的不实收入。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分析与收人相关的固有风险,判断有无虚增收人的动机审计人员应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环境和经营状况,对以下几类企业予以重点关注:

(一)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企业

这类企业易发生虚增收人舞弊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有些承包人在人、财、物、产、供、销上大权独揽,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凡事一个人说了算;二是一些承包人为了自己的名誉、地位,兑现承包奖金等个人实惠,不惜弄虚作假,掩盖企业经济效益的真实情况,欺骗国家和企业职工。

(二)实行厂长(经理)任期责任制的企业

这类企业的厂长或经理为了完成自己任期内的各项经济考核指标,往往在账面上有意造假,夸大任期内的业绩,欺骗有关部门,以达到窃取荣誉、骗取职务或地位的目的。

(三)有减亏或盈利压力的其他企业

有些企业迫于上级主管部门下达利润指标或减亏指标,不得不虚增收人;有些企业实行工资与效益挂钩,为使工资上浮或不下浮,只得多报利润或少报亏损;有些企业为获得贷款,骗取金融机构的信赖,多计收人,虚报利润;有些企业为了骗取上市资格,多计收人,以满足连续三年以上盈利的要求;上市公司怕困效益不好影响企业形象,多计收人,虚报利润等等。

二、了解被审计单位与收人相关的内部控制,必要时进行符合性测试,分析和评价内部控制的弱点。

三、进行分析性复核,确认收人的异常变动。

将被审计单位本年收人与上期收人对比,将年度内各月份 的收人进行对比,将反映被审计单位当年盈利水平的指标与上年度、计划以及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或将收人记录与货物发运记录进行对比,检查有无异常变动情况。

四、根据了解的情况或所作分析,确认可能发生虚增收人的领域和期间,确定审计方式。

五、根据所获审计线索,实施详细测试,以收集充分确凿的审计证据。一般来说可采用以下审计技术与方法:

(一)对于编造假客户,虚开发票,以及企业间没有交易的发生却相互开发票的舞弊行为,可通过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追查至原始凭证,将销售发票与库存商品或产成品的发货记录相核对,检查其有无未销售商品或产品而虚开发票,多记收人的问题。必要时,也可通过向有关业务员和库房保管员进行调查询问来发现线索。同时结合对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审计,采用函证等方法,通过证实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的真实性来查明有无虚拟客户、虚记收人的情况。

(二)对违反收人确认原则,利用预收账款、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和委托代销发出商品虚增收人的舞弊行为,审计人员应当进行以下具体检查:

1.检查预收账款。首先应根据企业签订的销货合同确定被审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否为预收货款,将合同中规定的预收款金额与预收账款账户记录金额相核对,如果发现金额不相符,应进一步审查有关发票,提货单等原始凭证,查明是否将应记人预收账款账户的预收款直接记人销售收人账户中。

2.检查分期收款发出商品。首先应审查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的销售合同、协议,以确定被审计单位此项销售业务是否真实存在;其次,将合同中规定的各期收款额与产品(商品)销售收人明细账记乔相核对,如果发现金额不符,则应进一步查证,必要时可向购货单位进行调查或函证。 3.检查委托代销发出商品。首先应查明被审计单位确认的代销收人是否以受托单位转来的销售清单为依据;如果有疑问,应直接到代销点实地察看和检查受托单位的相关记录,确定是否有虚增的销售量,进而虚增收人的情况。

(三)审查发生的销售退货、折让和折扣。通过审阅双方签订的合同、出人库记录、询问当事人、审查产品(商品)销售收入账户及有关的会计凭证等,查明是否有发生销货退回、折让和折扣等不冲减销售收人的问题,应注意审查年初或年末结账时的退货记录,查看其是否存在着年终虚列销售,次年初作假退货用红字发票冲回的舞弊行为。

(四)审查来料加工业务。根据其他业务收入明细账记录,追查至来料加工业务的合同、协议川文料单及有关的原始凭证,查明来料加工业务的真实性。必要时,可以到生产车间调查询问来料加工业务的情况,以验证来料加工业务是否确实存在。

(五)检查投资收益。通过向被投资方函证或查阅相关资料,以及检查被投资方会计报表等,查明被审计单位对投资收益的确认是否正确。

(六)检查补贴收人。取得与补贴相关的文件、销量或工作量记录,从账面记录追查至原始凭证,查明被审计单位对补贴收 入的确认是否正确。

(七)检查营业外收人。取得固定资产盘盈清单以及有关非 货币性交易的协议和合同等,从账面记录追查至原始凭证,查明””???1:t?:::一。。。。。。。。

(八)结合资本公积的检查,查明是省仟仕时伍又仿””’” 产和资产重估增值等应作为资本公积处理的项目列作收人。

六、对所获取的审计证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形成初步审 计结论,并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

七、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征求他们对初步审计结论的意见。

八、作出审计结论与审计决定。

第三节 虚增收入审计案例 n 况]

审计组于2001年初,对某电机厂ZtaX)年度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在审计准备阶段,审计人员对该厂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通过了解得知,该厂前三年一直处于少量亏损状态,2000年实现了扭亏,并圆满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lbo万元利润指标,但该行业扭亏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审计人员决定把收人作为审计重点。

【分 析]

审计人员首先审阅了该厂2(M年各月的利润表,通过对报表的对比分析,发现两处疑点:第一,该厂ZqX)年12月份实现的主营业务收人1540万元,比其他各月增长近一倍;第二* 月份的其他业务收人有很大幅度的增加。这些迹象表明该厂可能存在着为完成利润指标,虚增收人的舞弊行为。

【审 查] 针对疑点,审计人员做了进一步的审查:

1.在对12月份产品销售收人账户进行检查时,发现12月ZI日有了笔记录,摘要为:售%18 OM0M-2电机3m台,金额p万元,经审查这笔业务的记账凭证,其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XMM)

贷:主营业务收人&XMXU 记账凭证后未附任何原始单据,而且应收账款也没有明确的付款单位。审计人员据此判断这可能是一笔虚拟的销售业务。为了核实这一问题,审计人员对SG180M-2产品进行了实地盘点,盘点发现库存产品的实际结存数量是416台,产成品明细账中的结存数量为 116台,实物比账上整整多 3ho台,这一检查结果基本上验证了审计人员对这笔假销售业务的判断。

2.针对该厂10月份其他业务收人突增的现象,审计人员首先审查了其他业务收人账户中金额较大的记录,审查中发现10月26日有一笔“转让厂房、土地收人”150万元,账务处理是:

借:其他应收款15(XUff 贷1500000 记账凭证后仍是未附任何单据。对于账中记录的转让厂房、土地事项,审计人员向该厂有关部门进行了查证。原来该厂由于多年效益不好,上级决定对其资产进行重组,打算将部分厂房、土地转让给某大型房地产公司,为此双方就转让一事进行了多次谈判,由于某些具:

人 体问题未能达成一致,这件事就没能进行下去。经济交易根本没有发生,该厂却虚计了这笔收人。

3.当审计人员将这两个问题向该厂领导进行通报时,在查证的事实面前,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采取虚拟销售收入a对万元,虚计转让厂房、土地收人150万元手段,以完成当年利润指标的舞弊行为。

{结 论】

审计组认为,该厂在有关收人业务的账务处理中存在虚增 收人750万的问题。

第一节 少列成本费用概述

一、少列成本费用的含义

少列成本费用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夸大成绩、窃取荣誉、骗取信赖、粉饰财务状况,少计当期生产成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少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舞弊行为。

二、少列成本费用舞弊的表现形式

(一)少列生产成本

如将应列人生产成本的项目记人待摊费用、固定资产成本及在建工程等科目,或直接挂往来账。

(二)少转完工产品成本

如产品完工人库后,采用改变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等方式,少转完工产品成本。

(三)少转主营业务成本

如不与主营业务收人配比,少转或不转主营业务成本。

(四)少列其他业务支出

如在发生材料销售或提供劳务时,不与其他业务收入相配比,少转或不转相关的成本与费用。

(五)少列营业费用

如将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记人长期待摊费用、冲减权益类项目或直接挂在往来账中。

(六)少列管理费用

如将管理费用资本化,记人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待摊费用等科目,或在应付福利费及权益类项目中列支,有的还直接挂在往来项目。

(七)少列财务费用

如将财务费用资本化,记人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待摊费用等科目,或冲减资本公积等权益类项目。

(八)少列营业外支出

如将应记人营业外支出的盘亏和毁损项目挂待处理财产损益迟迟不予处理;不计或少记债务重组损失;不计或少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的减值准备;将捐赠支出、罚款支出和非常损失等挂人长期待摊费用或冲减资本公积等权益类项目等。

(九)其他

如将已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仍挂在在建工程上而不予结转,从而达到少提固定资产折旧,少列生产成本、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的目的等。 第二节 少列成本费用审计的

技术与方法 二般来说,被审计单位少列成本费用都有很明确的动机,且 会在账内留有线索。审计过程中,如果发现被审计单位有少列 成本费用,虚报利润的动机,审计人员即可在简单了解和评价被 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之后,直接由相关账面记录人手,采用分 析性复核、审阅和盘点等方法来查找账内少列的成本费用。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分析与成本费用相关的固有 风险,判断有无少列成本费用的动机。

审计人员应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环境和经营状况,对以下 几类企业予以重点关注:

(一)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企业

这类企业易发生少列成本费用舞弊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有些承包人在人、财、物、产、供、销上大权独揽,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凡事一个人说了算;二是一些承包人为了自己的名誉、地位,兑现承包奖金等个人实惠,不惜弄虚作假,掩盖企业经济效益的真实情况,欺骗国家和企业职工。

(二)实行厂长(经理)任期责任制的企业

这类企业的厂长或经理为了完成自己任期内的各项经济考核指标,往往在账面上有意造假,少列成本费用,夸大任期内的业绩,欺骗有关部门,以达到窃取荣誉、骗取职务或地位的目的。

(三)有减亏或盈利压力的其他企业 如有些企业迫于上级主管部门下达利润指标或减亏指标,不得不虚增收人;有些企业实行工资与效益挂钩,为使工资上浮或不下浮,只得多报利润或少报亏损;有些企业为获得贷款,骗取金融机构的信赖,少列成本费用,虚报利润;有些企业为了骗取上市资格,少列成本费用,以满足连续三年以上盈利的要求;上市公司怕困效益不好影响企业形象,少列成本费用,虚报利润等等。

二、了解被审计单位有关成本核算和成本费用管理方面的 内部控制制度及成本核算方法,必要时进行符合性测试,分析和评价内部控制的弱点及其可能存在的少列成本费用的环节。

为了查明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少列成本费用问题,不管是否依赖其内部控制,审计人员都应采用调查询问和观察等方法,熟悉被审计单位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费用的归集分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结转等业务及与之相关的内部控制,了解被审计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每经过一个工序后,其实物形态的变化,产品生产过程需要的时间以及每个工序所需要的时间等。这不仅是舞弊审计所需要的,也是常规的财务审计所必要的。

三、进行分析性复核,确认成本费用的异常变动。

审计人员可结合对收入的审计,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少列费用问题,一个单位如果存在虚增收入舞弊,往往可能同时存在少列成本费用问题。在进行分析性复核时,可采用将各类成本费用水平与上年度、计划、历史平均水平相比较,以判断有无异常的变动;将年度内各月份的成本费用水平进行比较,检查有无某些月份突增或突减的现象,以缩小审计范围;将各批或不同时期各品种产品成本的构成进行对比,分析某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的比重有无不正常降低的情况。 l。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各期产品销售利润率,分析销售利润率有无突增现象。如果本期销售利润率突增,而价格没有明显变化,则可能存在少计成本费用舞弊问题。此方法是根据会计资料中的记录,计算某种产品的销售利润与销售收人之比。计算公式如下:

。_。。。。_。、,、_。某种产品的销售利润。。。

某种产品的销售利润率二军9大户兴土象是忠于 X ito% 。、;。叨。—。们—下 某种产品的销售收入”“一

如果计算结果是销售利润率突增,则可能存在少计产品的销售成本、少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以至于少计产品原材料成本等问题,可以进一步分析产品成本构成的变化情况。

2.分析产品成本构成的变化情况。某种产品成本的组成,一般地说有原材料、燃料、自制半成品、制造费用等。引起产品销售利润增加的原因,可能是组成产品成本的某一部分减少造成的,如果产品成本构成中的某一项或多项变化异常,而且是减少的,则应当作为少计成本的线索。计算公式如下:

、。。。。。^。。。。。,。_某成本项目成本。。。_

某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的比重二工头上兴大华上XI*。

”””一”-——”一「””’”“”—“一 产口成本”‘”’“

如果某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的比重有不正常的降低,应当进一步检查是否是由于少计成本费用造成的。

四、根据了解的情况和所作分析,确认可能发生少列成本费用的领域和期间,确定审计方式。

五、根据所获审计线索,实施详细测试,以收集充分确凿断审计证据。一般来说,可采用以下审计技术与方法:

(一)审查生产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结转。利用审阅法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成本计算资料,检查在产品的数量、完工程度与其发生的成本的配比情况。重点是:

1.观察每期投人的产品数量与其发生的成本是否配比,注意有无投人产品数量很多,相应的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制造费用却很少的现象。如果有,则可能存在少计原材料、自制半成品领用,少计制造费用问题。

2.检查在产品结存数量与其成本是否配比,如果在产品结存的数量很少,结存的在产品成本却很多,则可能存在少计完工产品成本问题。

3.检查完工产品转出的数量与其成本是否配比,如果完工产品转出的数量很多,而转出的成本却很少,则也会造成少计完 工产品成本,在销售产品时少计销售成本。

4.检查在产品中有成本而无实物对应问题,长时间少计完工产品成本,往往导致在产品有成本而无实物与之对应。

(二)审查主营业务成本的结转。对照主营业务收人明细账,检查主营业务成本的结转是否与之配比,查明有无已计收入而没有结转成本的情况;对照产成品明细账,根据被审计单位确定的成本结转方法,复算其成本的结转,查明是否有少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情况;检查成本结转方法是否一贯,查明是否存在故意改变成本结转方法以少转主营业务成本的情况。

(三)审查其他业务支出。对照其他业务收人,检查其他业务支出是否与其收人相配比,查明是否存在少转或不转相关成本与费用的情况。

(四)结合长期待摊费用、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来款项和权益内科目的审计,检查是否存在把应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等列支的成本费用及其他支出列人这些科目。

(五)检查长期挂账的待处理财务损益和待摊费甩,查明是否有该处理不处理。该摊销而不摊销,从而少计成本费用的情况。

(六)结合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的审计,检查相关减值准备的计得是否充足;是否存在应转固定资产而不转,从而计折旧的情况。

(七)因少列成本费用的舞弊行为往往较多发生在年底,审计人员应关注对被审计单位年底的会计事项,特别是一些异常的和大额的会计处理。如: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本年利润

或者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本年利润

六、对所获取的审计证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形成初步审计结论,并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

七、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征求他们对初步审计结论的意见。

j、作出审计结论与审计决定。

第三节 少列成本费用审计案例

旧 况]

2001年初,审计组对某机床厂Zop年度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在了解该机床厂基本情况时,厂长介绍说:“M年上半年,我们厂亏损了100万。ZUX)年下半年,上级给我们下达了450万元的利润指标,经过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2000年全厂共实现利润450.2万元,圆满地完成了利润指标”。

【分 析】

上半年还亏损100万元,到年底却盈利450.2万元,刚刚超过利润计划。该厂采取的是什么措施?用的是什么办法?审计人员对此产生了疑问。

针对这些疑问,审计人员确定了如下审计方案:

l、运用审阅法,检查会计账务处理中有无异常的“借”“贷”关系。特别是下半年本年利润的增加项目。

2、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检查下半年产品销售利润率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增加。分析产品成本构成的变化,看是否存在少计某项或多项成本要素的问题。

3、运用计算、复算方法,检查完工产品成本。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

4、利用盘点的方法,检查期末在产品的数量是否账实相符,有无有成本而无实物对应的问题。

【审 查]

根据上述审计方案,审计人员的审计程序与过程如下: l、审计人员审阅本年利润明细账,发现2000年*月24日有一笔分录:

借: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M00000 贷:产成品——某产品3400000 经查,W年这种产品期末余额为0。

2、审计人员检查该厂成本计算单,发现年底在产品中有一种铣床期末成本为68万元,而在产品数量一栏没有数字。审计人员决定盘点在产品,经盘点,这种铣床早已完工转出,产品也已经销售,剩下的成本是这批铣床的制造费用,留在了生产成本中。

3、审计人员在审阅生产成本明细账时发现,一种车床的工装模具费上半年随完工产品有摊销,而从下半年开始完工产品不再摊销工装模具费。按照上半年的标准每台完工产品应摊销3UX)元,2000年下半年共完工转出车床150台。

针对上述问题,审计人员询问了该厂财务科长,财务科长介绍说:M年底厂实现利润与上级下达的指标还差300多万,厂内材料成本差异是贷差,所以用材料成本差异冲减了产成品成本,调增了一块利润。至于铣床少转完工成本和少摊工装模具费问题,也都是由于为完成利润指标,采取了将一部分成本先甩在生产环节,留待以后再慢慢消化的办法。这些办法厂长也是同意的。

【结 论1 该厂采用多转材料成本差异、少转完工产品成本、少摊费用的方法,少列成本费用,虚增利润以m多万元。 第一节 隐瞒收入舞弊概述

一、隐瞒收入的含义

隐瞒收人,是指企业违反有关收人确认、计量的规定,采用违纪手法故意将本期已实现的各种收人隐匿起来,逃避财政、银行等部门的监督,致使国家资产、税收流失、企业财务状况失真的舞弊行为。

二、隐瞒收入舞弊的表现形式

隐瞒收人因手法和隐蔽程度不同,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是取得收人不人账,如将取得的各种收人不记账而采取公款私存或另外开设银行存款账单独存放;另一种是取得收人虽然不人收人账,但记人往来等其他科目,或直接冲减成本费用。

(一)取得各种收人不人账 1.取得主营业务不人账

如采用白条抵库、不开销售发票等方式,或虽开发票但不予记账的方式,在取得主营业务收人时不记收人账。 2.取得其他业务收人不人账 如将不经常发生的处理边角料收人、材料出售收人、房屋和包装物出租收人、资金占用费收人等不作其他业务收人,而直接 以个人名义存储等。 3.取得投资收益不人账

如将由被投资单位分得的利润、取得的债券投资收益等不 人账,而以各种形式存放账外等。 4.取得营业外收入不人账

如将固定资产盘盈、非货币性交易收益以及罚款收人等不人账,而以各种形式存放账外等。

5.违反国家有关收人确认的规定,推迟确认收人的时间,把当期收人记人下一个会计期间。

(二)将收人挂在其他账上

l.将取得的各类收人挂在往来账上。

2.将已实现的产品销售收人在分期付款发出商品科目中挂账。 3.将取得的投资收益冲减期间费用或记人资本公积等科目。 4.将收到的补贴收人记人资本公积。

5.将取得的房屋、包装物出租收人。资金占用费收人、非货币性交易收益等其他业务收人和营业外收人冲减期间费用或记人资本公积等权益科目。

6.用车间。分厂承揽的加工业务收人抵顶应付该车间或分厂职工的工资。 第二节 隐瞒收入审计的技术与方法

一、隐瞒收入及其审计的特点 被审计单位隐瞒收人的动机主要有:收人不人账,将收入款项存放账外,逃避财务监督,为个别人或少数人谋取利益,或列支不便在财务账中列支的支出;将收入挂在往来科目或记人资本公积等科目,或干脆推迟记账时间,把当期收人记人下一个会计期间,以调节利润水平,少交税金等。审计人员应加强对被审计单位高层领导的观察和了解,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利润水平,从中发现审计线索。

隐瞒收人有不入账和记人其他账户两种表现形式,审计人员应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审计方法。对于不人账情况,更多地应采用从明细账之外的其他资料人手的方法,如外围调查、分析性复核、观察、询问和检查与收人相关的其他原始资料(如销售发票存根、货物发出记录)等。对于记人其他账户的,则应结合相关账户的审计,采用分析性复核、函证、询问和检查与收人相关的其他原始资料等。

二、隐瞒收入舞弊行为审计的具体技术与方法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分析存在隐瞒收人舞弊行 为的固有风险,判断有无发生隐瞒收人舞弊的动机

采用调查了解。观察询问的方法,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应了解的情况有:主要产品的品种、年生产能力、技术设备、产品主要销售对象及分布区域;产品是否畅销;库存情况;销售的结算方式等。

根据掌握情况,分析被审计单位存在隐瞒收人舞弊行为的固有风险。一般而言,以下类型的企业存在隐瞒收人舞弊行为的固有风险较高: 1.实行计税工资的企业。实行计税工资的企业,工资总额不与实现利税、实现利润、上交利税等经济指标挂钩。只要企业有钱,对超额发放的工资性支出进行纳税调整,就可以发放。这些企业负责人,为了满足自己或极少部分人的私欲,有可能隐瞒收人,用于乱分乱发。 2.实行厂长(经理)任期经济责任制的企业。新任厂长、经理,为了降低任期内年度经济责任考核指标,往往在有关考核指标尚待确定的年份采取隐瞒收人的方法,降低利润,欺骗上级主管部门。待经济责任考核指标确定后,再将隐瞒的收人分期分批,全部或部分转作收人。最终达到完成任期经济责任指标,为个人职务升迁创造条件的目的。

3.已完成上级下达利润指标的企业。这些企业已完成上级下达的利润指标,如果近期新开发产品的销路好、附加值高、供不应求。企业负责人就有可能指使财会、销售及有关人员采用销售收人不及时人账的手法,将当期实现的销售收人在下期人账,或采用另开银行账户单独存储或存放在关联企业等多种手段,收人不人账,以将企业资金据为己有,随意支配。

4.母公司下属的独立核算子公司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这类母公司有可能为了偷逃税金,将自己的收人转移到子公司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5.销售额大,但税负高、资金紧张的企业。 6.享受国家政策性亏损补贴的企业。

(二)了解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情况,必要时进行符合性测试,分析和评价内部控制的弱点

(三)进行分析性复核,了解被审计单位各类收人及其他相关账户有无异常变动情况

1.运用对比、分析、复核的方法,对主营业务收人。其他业务收人、营业外收人等金额、相关往来账及资本公积账目的增、减变动幅度、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判断企业是否有可能存在隐瞒收人舞弊行为。 2.若企业出现主营业务收入逐年降低的情况,则应查看企业主要产品的年生产量、销售量、销售价格是否同比降低,如果企业的年生产量与前期持平或变化不大,库存量又无显著增长,企业则有可能存在隐瞒收人的舞弊问题。

3.分析被审计单位其他业务收人、营业外收入列示的内容。范围、金额的变动情况,找出增加、减少的原因,结合观察、了解。掌握的资料,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做进一步审查。

4.如果资本公积、往来账等的年初、年末增减变动异常,应逐笔查明原因。

(四)根据了解情况和所做分析,估计可能发生的隐瞒收人领域和期间,确定审计方式

(五)根据分析所获得的审计线索,实施实质性测试,以收集充分确凿的审计证据

一般来说,可采用以下审计技术与方法:

1.与销售人员、库房管理人员、设备负责人员、工程项目负责人员座谈,分析座谈结果,以确定审计重点。 2.利用审阅、核对、盘点方法,从货物发运凭证、销售合同、 销售发票人手,对照检查被审计单位收人明细账,检查相关收入 明细账记录是否完整,同时注意检查是否有价格奇低的情况以及不按照销售合同规定的品种、单价、数量进行销售的业务,确定是否存在转移收人或企业基建、福利部门等领用产品不记收入的舞弊行为。 3.对主营业务收入实施截止测试。取得各银行账户期末的余额调节表,查明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未达账项中是否有应记收人的项目;取得被审计单位次年的若干月份的收人账,追查至原始凭证,查明是否有应记人被审计期间而记人次年的收人。

4.审查发票号是否连续,各联是否一次书写完成,字迹是否为同一人书写,有无涂改痕迹,查明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少开发票、隐藏发票,从而隐瞒收人的问题。

5.通过计算.复核企业单位产品所需原材料、辅助材料的品种、数量。如存在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过高、消耗材料品种异常的情况,则应结合存货盘点结果,追查是否存在出售材料不计收人的问题。 6.盘点固定资产,检查闲置资产、报废资产的处置情况,对照营业外收人账,核实企业出租、出售报废资产的各项收人人账情况。 7.结合往来账款、资本公积和期间费用等科目的审计,采用函证、检查原始凭证等方法,查明是否存在将收人挂人往来账、记人资本公积和冲减期间费用的情况。

(六)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形成初步审计结论

(七)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征求他们对初步审计结论的意见

(八)作出审计结论与审计决定 第三节 隐瞒收入审计案例

【情 况]

2001年3月审计组对本市某轮胎厂W年度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根据该厂厂长介绍:ZffX)年是该厂销售形势最好的一年,工人们抓住这一机遇,加班加点,第二季度该厂就实现了利润9500万元,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利润指标M万元,超额sic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收入增长5%,轮胎的年产量增长20%,产成品库存比去年还下降了 1%。与此同时,该厂还对轮胎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去掉了某种添加剂,使轮胎的生产工艺简单了,还提高了轮胎的耐磨程度 I分 析]

听了厂长介绍的情况,又经过对利润。产量、销售收人增减幅度的简单计算、对比,审计组认为企业收人,利润、产量、库存等不配比。为此审计人员对企业利润的真实性产生了疑问,于是决定重点对此方面问题进行深入审查。审计组制定了以下审计方案:

1.运用复算方法,检查完工产品成本、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 2.采用分析、复核的方法,检查各项期间费用是否存在不合理增长因素。

3.利用盘点、核对法,检查期末库存产成品是否账实相符, 出人库数量的计算是否真实。 4.运用审阅法,检查往来账有无异常变化,查看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有无大笔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

【审 查]

根据审计方案,审计人员展开了具体审计工作:

1.审计人员审阅材料明细账时发现,W年由于工艺改进,生产轮胎已停用的某种添加剂各月都有领用记录。调阅凭证,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经核对,M年全年车间共领用此种添加剂价值86万元。 2.审阅产成品明细账时,对产成品出、人库数量进行了统计,用全年产成品出库数量乘以销售单价,粗略计算后与报表销售收人对比,金额相差2(M多万元。

3.审阅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发现问月有六笔,合计金额为18to多万元的企业未收、银行已收的未达账项至今挂账。

4.查阅资本公积明细账,发现1998年12月一笔记录使资本公积增加了以D万元。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WD&XX)

贷:资本公积 引力o以D 针对查出的上述问题,审计人员首先询问了生产车间主任,车间主任简单介绍了轮胎的生产工艺和所需原材料的品种,并特别强调了添加剂在轮胎中的作用。车间主任介绍的情况与厂长介绍的情况互相矛盾,审计人员分析后,认为其中必有隐情。经过审计人员反复的政策宣传,在事实面前,车间主任道出了实情。为了弄点“活钱”,给大家发点奖金,车间部分领导决定,把领出的添加剂卖了,收到的钱以私人名义在银行办了一个活期存折,逢年过节给大家发过节费。

接着审计人员就六笔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未达账项问题询问了财务科长,财务科长说,企业今年的销售形势好,利润指标也已完成,为了减少明年的压力,厂长让把10月份以后实现的销售收人放到明年,所以已经开出的销售发票和出库单都存在抽屉里,没做账务处理。至于资本公积增加的以D万元,是收到的办公楼遮阳补偿款,准备给职工购宿舍。至此,问题真相大白了。

【结 论]

该厂采用多种手法,隐瞒收人,设置小金库,调节利润,漏交税金。

第一节 虚列成本费用概述

一、虚列成本费用的含义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虚列成本费用,是指企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故意混淆成本费用核算的界限,虚增成本费用的舞弊行为。

二、虚列成本费用的表现形式

虚列成本费用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一)虚列直接材料费用

1.提高材料单位价格,多结转材料成本

第二篇: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及审计方法

来源: 不详

当前,国有企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屡禁不止,不仅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而且还诱发和滋生了各种腐败现象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也使部分人走上犯罪的道路。审计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小金库”的资金来源,掌握对其审计技巧,在审计工作中才能事半功倍。

一、“小金库”的资金来源

“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很多,归结起来有以下十个方面。

1.截留、隐匿部分主营业务收入。如在经营中若对方不要发票或企业对个体客户的加工费收入,企业的代销收入等,没有按规定作账务处理,形成“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另外还有开大头小尾发票,即将收款联、正联数字按实际收款数填写,而将发票存根联、记账联数字写小,这样既可以把差额纳入“小金库”,又使企业偷漏了税金。

2.截留、隐匿对外提供的各种服务和劳务收入。如企业为外单位提供加工维修、运输、延伸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收入,由于有部分是收取现金,很容易成为被截留的对象,形成“小金库”的资金来源。

3.截留、隐匿财产租赁费、承包费、赞助费等企业所得,将现金形式收取的出租包装物、固定资产的租金收入不入账,直接存入“小金库”。我们在审计中还发现:某公司利用业主的产业,在工程决算尚未完成之际,出租他人财产,取得的租金收入存入“小金库”。 4.截留、隐匿销售账外资产的收入。如有些企业以下属部门领料为名,将领取的材料计入成本费用账户,由此形成大量账外资产,然后将其卖出,获取的价款存入“小金库”。

另外还有多报委托加工材料损耗,形成账外资产;如有的企业利用材料外出加工的机会,多报材料加工损耗,将多报的材料倒卖或抵加工费,其收回的资金不入账,形成“小金库”。

5.截留、隐匿投资收益。如有些企业利用对外投资或联营的名义,转出资金、资产,然后从接受资金、资产受益方收取利息或投资收益不入账。尤其是大型知名企业利用企业商誉以其他单位联营,对所取得的收益不在财务账上反映,收益直接流入“小金库”或者在联营单位直接列支费用的做法就更具有隐藏性。如在审计某大型集团时发现该单位利用企业商誉同外商在境外设立联营公司,审计进点时该单位所列投资项目时有意不予以反映此项投资,经审计,发现其所取得的联营收益一部分直接列支集团的费用和福利性支出,还有一部分收益存入“小金库”和存放在联营单位,未纳入集团财务账上反映。

6.截留、隐匿资金占用费。如有些单位采取对外单位有偿出借资金,其出借的资金以往来款名义挂账,收取的利息未做账务处理,直接存入“小金库”。

7.截留、隐匿处理固定资产和废旧物资收入。如有些单位固定资产有意不留残值,当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账面该项固定资产金额为零,以后取得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和变价收入不入账,存入“小金库”;另外废旧物资很少在账上反映,会计人员基本上是不掌握的,而且单位管理也不重视,因此,处理的收入往往不入账,存入“小金库”。

8.截留、隐匿已经核销的坏账重新收回的往来款。如在审计中发现某企业在清产核资中己核销了对某单位的应收账款,之后该企业从欠款单位收回一部分资金,却不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而是把资金存入“小金库”。

9.以各种名义虚列支出、虚增费用,套取公款。如有单位采取虚列职工人数、虚报加班工资和调出、减员不删名额等方式多分配工资费用,并按虚大数提取现金,将提取和发放差额存入“小金库”;也有单位通过虚提业务手续费等方法,将资金提取后分到内部各科室进行使用,有关支出不入财务账;更有甚者就是购买假发票虚列支出。另外我们还在审计中还发现某施工单位与分包单位勾结,由分包单位开出假工程结算单计入成本,然后将转移的资金存入“小金库”。

10.重复列支费用,转移资金进入“小金库”。如有的企业从油站购买油票或商业企业购买购物券,并同时开具发票报销,但平常用油票加油和用购物券购买办公用品时,再次开具发票,报销后资金存入“小金库”。

二、“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1.对比分析法。可以根据审查企业当年耗料量,运用材料定额粗步估算销售量,并与销售账反映收入核对。也可以将企业本和以前的销售账、原材料账中生产领料、水、电等主要成本、费用支出数额进行对比;若企业存在本原材料、水、电消耗定额没有增大,而消耗量比以前增大,账面销售量却减少;装卸工资定额没有提高,而装卸工资总额比以前增长,账上装卸销售的数量却减少等情况时则应实施全面审计,找出确凿证据,看是否存在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如我局在审计某杂志社时,发现该单位杂志用纸量和印刷费用计算出印刷杂志量比该社销售账上反映的杂志发行量大很多的疑点,经过追踪审计发现该杂志社少计收入上千万元存入“小金库”的问题。

另外,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往往是有规律的,有些收支项目存在对应关系,查账时如果能紧扣这个特点,往往可以查出单位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如在对某单位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单位购买某空白证件500份金额5000元的原始发票,且有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但该单位账面上却没有此项收入,空白证件也没有存货,经过追踪审计发现该单位将办证收入没有纳入财务账上反映,而是存入“小金库”。

2.资产清查追踪法。审计时应查阅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对己报废的固定资产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进行核对,对应有残值及变价收入而账面却没有的固定资产,应进一步核实是否存在隐匿收入。其次还应对企业若干的各项资产的增减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尤其是对长期不用或下马项目的资产、即报废资产的处理去向要进行追踪。这种审计方法对截留、隐匿处理固定资产和废旧物资收入存入“小金库”的情况尤其适用。

另外资产清查追踪法也很适用于从账外资产为线索查出“小金库”。对于发现账外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等货物,若无支出凭证,则应追踪购买资产的资金,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扯出隐藏的“小金库”。

3.突击盘点法。应首先了解单位现金存放点和有可能保管“小金库”管理人员的情况,盘点时要注意对库内所有现金、支票、存折、票据及存根联等资料全部进行清点,发现问题要立即追踪审计。如对某单位财务负责人突击盘点时,发现私人存折十几本,且有些存折上金额较大,经过到相关银行查询,发现该单位公款私存的问题。

4.银行账户追踪法。审计进点前应首先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所有银行账户情况,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应

注意是否存在未提供的账户,若有则应追踪到底,看是否存在账外账户的情况。

5.票据核对法。票据是单位经济活动的具体反映,因此要重视检查单位收费票据;审计中应先从企业内部控制入手,检查票据购买、领用、销毁、存根的保存等一系列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存根联是否完整,并运用判断或统计抽样法,从中抽出一定数量的存根联,看其是否全部入账,还可以从被收费单位调查取得的收据联为证据,要求核对相应的存根联,以此为突破口,检查企业是否存在收费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做法。

另外票据核对法也适用于虚列支出和重复列支费用而形成“小金库”的审计,如对支出凭证中开具的金额较大的发票,同时又没有附采购清单,或者有,但采购数量与实际需用不一致的,以及没有后勤部门收货的,就应给予重视追查是否是用于购买购物券;对之后大额购物且与前面的发票开出单位是同一商户的,或者收款单位与开发票单位不一致,而报销却领取现金的,应联系上述业务综合审查,落实是否是重复列支费用,若是,则应追踪所领取现金的去向,从而查出隐藏着的“小金库”。

6.审计信息互相反馈法。也就是审计机关各部门之间应互相反馈审计情况,通过对某一行业或某一系统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将发现查处的问题进行上下衔接,从而发现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小金库”。如我们在审计某施工企业时发现该企业的总公司用三联单收据从该企业收取管理费用100万元,且该企业银行转账票据反映收款单位又是其总公司属下的服务公司;因有以上疑点我们将此信息向正在总公司审计的审计组反馈了信息,从而发现总公司账外发放补贴的问题。

7.询问检查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与财会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交谈或利用审计时发现的某些尚欠证据的线索与有关人员谈话,并根据谈话得到的线索进一步追查。如上面所提到的利用商誉投资,收益不入账的问题就是这样查出的。

总之,只要研究和掌握一定的“小金库”审计方法,根据“小金库”资金形成的特点,深入调查研究,抓住线索一查到底,就能将各种各样的“小金库”审查出来。

第三篇:小金库审计实务

“小金库”的成因、类型分析及审计实例

“小金库”是通过不正当、不合法渠道聚敛形成的帐外资金,由于大量收入游离于帐外,失去监管,损害了集体利益,减少了财政收入,是滋生铺张浪费和腐败的温床,而且其存在往往与经济犯罪联系紧密,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为什么国家明令禁止私设“小金库”,依然有人我行我素、明知故犯?笔者分析认为这与目前的办事潜规则不无关系。某些同志认为,市场经济嘛,办事情要求人,得搞“感情投资”、单位财务被监督开支不能随心所欲,搞个“小金库”不受约束!还有领导认为,设“小金库”是为单位谋利益,取消了反倒给小集体带来损失,只要钱没装进个人腰包,花到哪儿大家心里清楚就行。三是有的左攀右比,看有的单位“小金库”没有撤,自己也照设不误。四是某些财务人员业务不精,立场不稳。这都是造成“小金库”屡禁不止的原因。

对此,200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9]18号),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2009年首先在全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专项治理,事业单位中要以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为重点,然后再逐步扩展到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和审计署随后印发了《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并制定了《“小金库”治理工作举报奖励办法》。作为履行经济监督职责的审计机关,更要充份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成为这项清理工作的主要力量,鉴于目前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和“小金库”的隐蔽性,清理工作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笔者对多年审计工作中查处的“小金库”类型和审计方法进行了几点归纳。

一、各项其他收入、回扣不入帐型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严格执行年初预算,在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报帐,每笔经费的开支均有层层审核方能过关,由于审批严格,就有单位将其他收入,如:补课费、培训费、房租收入、卖废品收入、资料回扣等收入,未按收支两条线缴入预算外帐户,由个别人掌管,成为“小金库”。对这类“小金库”的审计,可以从外围入手,通过走访调查进行核对。对于教育系统的补课费、培训费、资料回扣等收入是否存在“小金库”,可以通过帐面审计与走访学生、家长相结合进行深挖。

例如,我们在对某中学领导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发现有一笔通过现金的预算外收入,摘要栏记录的是:收资料返还款,会计分录为:借:现金7600元,贷:事业收入9600元。下附该校所购资料的总金额,按总金额的10%提取并返还款的说明,经询问会计人员,证实这实际是一笔资料回扣款。这让我们联想到近两年学校每年从外购进资料十几万元,若按10%的回扣计算每年均有一笔可观的回扣收入应在帐上反映,由此我们又对该校前三年的财务进行了审计,结果未发现相关收入。那么,这两年的资料回扣款哪里去了呢?经过仔细询问会计、出纳人员,他们均未收到过这两年的回扣款,此时他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前几年的回扣款是由校工会主席经办的,我们找到了工会主席了解此事,当我们再次追问前三年这两个年度是否有回扣款?回扣款是否入帐?交给谁了?该工会主席不耐烦的说:“以前的事我不知道!你们该去问校长!”。审计组长见此状,耐心地进行了说服教育工作,指出:“自查从宽,被查从严,配合审计是审计处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问题的必须查个水落石出,不是问题也不会冤枉你。”该工会主席听了这些话沉默不语,审计人员凭着职业的特有敏感,就认定“有戏”了。

果然,不到五分钟,该工会主席终于倒出了原委,前三年的回扣款是校长经办的,然后亲自交给了他,由他长期保管并进行支出,操作金额具体多少已记不清了,不过他有记录,在家放着。我们很快随他去他家取记录,所谓记录实际是一本流水帐,记帐很不规范,但记载很详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内容项目较多,经我们审计整理,查出该校前三年“小金库”高达12万元,共有二十一笔收入,其中:资料款回扣款1.5万元,三笔;校办厂创收款9.3万元,六笔;罚没款等收入1.2万元,十二笔;至审计之时,“小金库”余额款项所剩无几,经查证所有款项收支均由校长安排进行。

二、虚例支出,转移“小金库”

一般在进行审计时,对各项支出主要是审其真实性、合规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只能通过业务是否合理,取得的在始凭证是否合法不判断其是否真实。如果凭证合法,但业务不存在,即虚例支出,套取资金,形成“小金库”。例如在对某技术学校审计过程中,发现该校频繁发放监考费、课时费等费用,而且均有教师签字认领,审计人员对此产生了疑问,经测算,平均每星期一次大考,每天超课时近一小时,通过对学生和部分教师的走访,均认为并未达到上述程度,这说明,有一部分的费用不是真实的,审计人员将调查走访的结果呈现在财务人员面前时,她交待了是校领导安排多造费用,用虚假签名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19.73万元,其中,校长、会计、出纳私分3万元,其余用于校领导的各项开支,至审计日,还有

1.62万元余额。

在审计中还发现,部分单位虚例支出后,将套取的资金转移到其他关系单位,如多结就餐费,然后将各项费用拿到餐馆报,或取现金用。对于这类性质的“小金库”的查处较困难,因为大多数单位餐费支出都是领导一支笔,其他人员不了解内情,无从调查,笔者认为,对于这种情况,只有从制定严格预算制度,核定招待费,超支自付,从而控制其发生。

三、利用往来款项设置“小金库”

应收款,是大多数单位都有的业务,会计制度规定,超过三年未收回的应收款可以作为坏帐处理。有些单位钻制度的空子,对于已收回的欠款不入帐冲减应收款,而是截留于帐外,形成“小金库”,等三年一到,就可将此欠款做为坏帐处理。对此,可以通过向应收帐款对方单位发函证,核对欠款余额,就可以查清是否存在“小金库”。

审计中还发现,债权单位收回的欠款是由实物抵欠款的,债权单位在收回实物后,不冲减应收款、增加库存材料等,而是将实物变价不入帐,形成“小金库”。如笔者在对某电视台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时,发现某酒厂欠其广告费十多万,一直未付。经与酒厂函证,酒厂回函说明已于某年用所产高档酒抵其欠的广告费,并附电视台相关收据。有了有力证据后,电视台领导才如实交待,的确如此,但收回的酒未冲减欠款,一部分做为春节福利发放给台里的职工,另一部分做为礼品送相关领导和单位了。

四、利用单位有收费权利,随意放宽收费标准,从监管单位收取一定帐外资金设置“小金库”。有收费权、罚没处理权的行政事业单位,正常情况是应按国家规定收取相应费用,但由于收费或罚没标准有一个活动幅度,由单位根据具体情况掌握执行,就会造成某些单位在执行过程中与对方讨价还价,以回扣或赞助为由少罚少收或不收,得到的回扣或赞助不入帐,形面“小金库”。对这类“小金库”的审计,可以从帐面入手,对于收费或罚款不合标准的,或注明原因免收少罚的,要格外重视,不光要看原因是否成立,证明材料和手续是否齐全。还要实地了解对方是否真正符合应减免的情况,是否另外交别的款项。

五、固定资产清理不按正常程序,清理收入不入帐。

固定资产清理,是很多企业事业单位都存在的业务,正常处理办法是将清理费用、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将其残值收入做为固定资产清理收入。这残值收入就有可能成为“小金库”资金的来源。对此,在审计固定资产清理时,认真审查会计凭证,看帐面是否记录有清理收入,如果没有,可根据该项固定资产原值及使用年限和市场行情来推断,是否有残值,是否可以得到残值收入,同时也可从企业保管或工人处了解该固定资产的处置情况。从多年审计经验来看,绝大多数原值较大的固定资产,在清理过程中都有残值变价收入,所以帐面没有固定资产清理收入,就很有可能存在“小金库”。

笔者认为,通过这次全国性多部门协作的清查活动,能够有效扼制“小金库”设置,减少财政资金的流失,降低经济犯罪的发生率,促进社会经济秩序的安全运行。

第四篇:巧辨账面现象,让“小金库”无处遁形 ——“小金库”账面表现及审计方法

巧辨账面现象,让“小金库”无处遁形 ——“小金库”账

面表现及审计方法

“小金库”的形成,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隐瞒不合法的收入,二是隐瞒不合法的支出。审计“小金库”的一般方法通常局限于对会计资料的审计,但由于“小金库”具有较强隐蔽性,一般情况下很难在会计资料中直接发现问题。对此,笔者将对“小金库”的审计方法作详细介绍。

现象一:异常消失或增加的收入与支出

单位应有的收入没有,或正常的收入出现较大的波动,应有的支出没有或出现较大的波动。这一现象的主要审计方法如下:

(一)对单位的收入、支出进行分析。一是不经常的收入是否未入账。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一些单位通常利用非正规票据或自制票据将收取的房租、管理费、废品变卖收入等不入账,形成“小金库”。二是正常收入的异常变动。如有收费单位,收费一般会较均衡,如发现异常变动,应排查是否将部分收入转移到账外。三是应当有的支出用“小金库”列支。检查一般单位会有的过节性支出、慰问支出、招待支出是否没有或过少。一些单位将应收账款抵支出,既逃避了税款,又逃避了监督,在账外形成了“小金库”。如某单位将房屋出租给酒店,酒店只上交少部分租金。其余应交的租金直接抵消单位在酒店的招待费,收支相抵,双方既隐瞒了收入和支出,又少缴了税金,出租方还因此在账面上少反映了招待费支出。

(二)对使用单据分析。如发现被审计单位使用非正规票据(如收据),将非正规票据输入电脑进行统计并按票据号排序,审查票据是否连号,如果不连号,则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票据存根联,通过审查存根联来查证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问题。

现象二:报销单据不全、不合规、采购的资产未入账

一些企业用白条、普通收款收据或自制收据入账,或者入账的发票要素不齐全。这一现象的主要审计方法如下:

(一)验证支出真实性。对以大额不明细发票、不合规票据等报销费用入账的,要求提供相关的支出明细、支出预算等相关资料,验证支出的真实性。如以劳务费、办公费、工程费等名义开具的发票或支出凭证,要进行落实,验证是真正的支出,还是套取现金,将款项转移到账外。

(二)对集中报销的单据进行检查。审查是否已经在由“小金库”进行支付,集中转移到大账套取资金的问题;检查以前年度的相关单据,对原始凭证进行加计,验证是否与记账凭证金额相符,审查是否存在用以前年度票据进行重复报销,套取资金的问题。

(三)对采购的资产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未入账,采购的资产是否必须,数量是否与单位的正常使用量相符(如大量采购微机耗材),对资产进行盘点,特别是固定资产,检查账实是否相符,是否存在用虚假发票报销,无实物入账的问题;对更新的资产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应当更新和真正更新。

现象三:现金或银行账面经常出现较大负数

当某个单位的现金、银行账的账面较长时间出现负数,就应关注是否存在账外资金了,很少有会计人员长期垫付单位经费,如果出现较长时间的负数,一般有其他资金垫付,由于手头有钱,会计会根据单位领导要求列支费用,造成现金、银行账面出现负数。

这一现象的主要审计方法如下:

(一)现金突击盘点。这是最基本也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审计人员应在事先不通知单位有关人员的情况下,对被审计单位的现金、银行存款和有价证券等进行突击盘点,再与调整后的现金、存款账面数据相核对。如果发现账款不符现象,应追根究底,查清原因。对于存放于保险柜的存折、存单,不管是单位户或是个人户,都要进行深入查证,确定是否属于“小金库”。此外,对一些管理混乱的单位,审计人员可对办公室负责人、财务人员的办公桌抽屉、公文柜等场所进行清理检查。

(二)银行对账法。一般来说,“小金库”的资金往来与单位的正常经济业务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应当注意观察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账户往来情况,并与被审计单位提供的银行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如果发现被审计单位在银行账户以外还存在其他账户或银行存款账与实际存款数额有差异又不能说明原因的,都有可能存在“小金库”。

现象四:与关联单位、下属单位不正常资金往来

对向关联单位不正常的拨款,特别是向关联的企业无正常用途的拨款,要延伸审计相关单位,审查是否存在将资金转到关联单位,由本单位列支不合理、不合法费用的问题。主要通过对下属单位账、工会账、食堂账等进行审计,来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将收入转移到其他账上,并在其他账上是否有违规开支的情况。

文 孟庆海 姜学凤

来源 财会信报

第五篇:广东省纪委公布治理“小金库”十大典型案例

广东省纪委公布治理“小金库”十大典型案例.txt我爸说过的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孩子,好好学习吧,爸以前玩麻将都玩儿10块的,现在为了供你念书,改玩儿1块的了。”广东省纪委公布治理“小金库”十大典型案例

2009年12月22日08:53新快报余亚莲等我要评论(0) 字号:T|T 今年4月以来,广东省治理“小金库”专项工作组在全省查处“小金库”300个,涉及金额高近1.3亿元。其中,教育系统发现“小金库”的比率相当大。昨日,广东省纪委公布了化州市农业局长私设1618万“小金库”案等十大典型案例。

涉及金额近1.3亿元

今年4月以来,广东省成立了由省纪委、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牵头的治理“小金库”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赴全省各地、各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在检查中,全省共发现“小金库”300个,涉及金额近1.3亿元。这次治理涉及单位范围广,总数达36066户。

省纪委常委、省委巡视办主任姜斌表示,如此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全省所有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全面系统的清理,这在我省历次对“小金库”的专项治理中前所未有。

情节严重要摘“官帽”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省纪委还要求,要防止在处理处罚过程中出现重检查、轻处理,重财务处理、轻组织纪律处理的倾向;更要防止搞“法不责众”、“下不为例”等轻描淡写的做法。

各地要迅速抓一批“小金库”典型案件,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金额巨大的,既要收“钱袋子”,也要摘“官帽子”,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要继续鼓励群众监督,畅通举报渠道,认真落实“小金库”举报奖励制度。

特点

在这次专项治理中,“小金库”呈现以下特点:

被查单位 教育系统比率很大

从发现“小金库”的单位来看,教育系统发现的“小金库”占相当大的比率。

存在形式 账外设账公款私存

从“小金库”存在的形式看,有的账外设账,有的公款私存,有的设在下属单位,形式多样,隐蔽性强。

资金来源 乱收费乱罚款摊派

从“小金库”的资金来源看,主要包括采取截留国家或单位收入不入账,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会议费、培训费、劳务费、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财政资金,采取虚报项目、虚开发票的方法套取有关专项资金等。

资金用途 吃喝玩乐请客送礼

从“小金库”资金的使用来看,有的用于吃喝玩乐、请客送礼;有的搞小团体利益,私自发放奖金福利;有的供个别领导人挥霍享受;有的将“小金库”资金向外借贷,从中收取定额利息,甚至贪污挪用、集体私分等等。

“小金库”的5%重奖举报人

这次的清查行动鼓励群众举报,并按照举报查实的“小金库”数额的3%-5%对举报人实行奖励。

在专项治理工作期间,共收到群众举报线索338件,目前,已全部进行了核查。下一步,各级治理机构将根据对举报线索核查的情况,认真兑现对举报人的奖励。据悉,全省检查发现的“小金库”中,已有225个进行了整改或受到处理,占清理出“小金库”总数的83.6%,已追究有关人员党纪、政纪处分15人,行政处罚18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11人。其余“小金库”问题及涉案人员正在进一步整改和处理中。

典型案例

1.农业局长被追刑责

金额:1618万元

单位:化州市农业局

经查,莫冠佳1999年2月任化州市农业局副局长,主持全面工作,2002年2月至2009年1月任局长。

在此期间,莫冠佳授意有关部门虚报项目、虚开发票,套取扶贫、救灾等涉农专项资金;同时,私设项目乱收管理费,先后私设“小金库”6个,金额累计达1618.65万元。

上述资金,有的以福利、补助等名义被私分;有的以白条支付用于业务联系、业务接待等开支;有的被提取现金供莫冠佳本人使用。目前,莫冠佳已被化州市纪委立案查处,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套取环境污染专项治理费

金额:1361万元

单位:韶关市环保局

经查,1997年11月至2006年2月,韶关市环保局在时任局长陈应仕的安排下,通过下属公司,以综合评价费、运行维护费、技术服务费的名义,收取有关企业赞助费1054.1万元;同时采取截留、挪用、挤占等手段,套取环境污染专项治理费175万元,放入“小金库”。

“小金库”累计金额达1361.2万元。陈应仕被撤销局长职务,留党察看一年。

3.“小金库”给职工发通信费

金额:350万元

单位:珠海市路灯管理处

经查,自2004年初至2008年底,珠海市路灯管理处采取将业务设计费、招标资料费、房租等收入不入账等手段,截留资金私设“小金库”;同时分别在下属路灯所和灯艺公司私设“小金库”。以上“小金库”金额共计350.9万元,全部用于发放职工福利、奖金、通信费等。目前,管理处主任张炎新因同时涉嫌受贿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下属路灯所所长陈爱国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4.“小金库”用于报销旅游费

金额:287万元

单位:广州市海珠区科技局

经查,2001年10月至2009年8月,广州市海珠区科技局违规保留应当清理撤销的账户,截留有关科技专项经费存入该账户,并多次违规向企业放贷收取利息,私设“小金库”,金额达287.63万元。“小金库”资金用于报销旅游考察费、餐费及其他办公用费。目前海珠区纪委已对该案进行立案调查。

5.局长撤职罚款4万

金额:115万元

单位:恩平市气象局

经查,2006年3月至2008年底,恩平市气象局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采取虚开或扩大防雷工程材料发票、防雷工程施工收费,收取防雷工程款不入账等手段,先后套取资金共115万多元,违规设立“小金库”,用于发放干部职工奖金和福利补贴,先后3次共发放83.1万元。目前,该局局长陈英梅被撤销局长职务,并处罚金4万元,“小金库”资金已全部收缴。

6.正副院长联手建“金库”

金额:101万元

单位:东莞交通规划设计院 经查,2002年3月至2004年10月,张炳芳任该院副院长主持全面工作期间,指使会计谢某,采取将收取的部分工程款及外单位的图纸复印费不入账等手段,截留资金27.5万元,私设“小金库”。2005年至2008年期间,院长郦铃福指使谢某等采取签订虚假工程合同的形式,先后套取资金74万元,放入“小金库”。“小金库”金额共101.5万元,主要用于平时请客送礼。“小金库”账目每两月核对一次,并销毁有关单据。目前东莞市纪委已立案查处。

7.截留学生膳食收入

金额:21万元

单位:罗定市围底中学

经查,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罗定市围底中学采取截留学生膳食收入、隐瞒房屋出租收入等办法,违规私设“小金库”,金额达21.6万元,用于发放教师福利及请客送礼等开支。目前,该校校长张洪荣已被免去校长、党支部书记职务,因同时涉嫌贪污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此外,省纪委还公布了梅州市大埔县卫生局私设“小金库”案,潮州市人民广场管理处私设“小金库”案,佛山市禅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私设“小金库”案。

■新快报记者 余亚莲 实习生 吴炎娜 通讯员 粤纪宣

小金库案例—成都电子科大部分领导私分120万公款2008-07-05 12:19:10成都市成华区法院昨公审成都某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原院长、副院长等8人

案情:院长授意设“金库”,8人年年分“好处” 庭审:齐称大家很“辛苦”,这个分钱理由咋成立

一声叹息: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是何必

2004年11月9日,成都某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原院长(左一)等八人私分国有资产一案,今日在成华区法院开庭。

中广网北京11月10日消息 通过开会讨论的方式,电子科大继续教育学院原院长、副院长及科室负责人等8人将120万余元巨款瓜分!昨日,8人被控私分国有资产一案在成华法院公开开庭审理,级别最高的原院长贾某当庭承认错误,称自己“负有领导责任”,私分的100多万属于乱收费。

院里开会,决定私设“小金库”

昨日上午,成华法院对该案公开开庭审理,8名被告人被法警带上法庭。由于同一大学的8名相关负责人站在被告席上一起接受法庭审判的案例极为罕见,前来旁听的群众特别多,公诉机关也特意安排了3名检察人员出庭。

庭审开始,公诉人当庭指控了8人的犯罪事实:2001年,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二级财务被取消后,有的职工开始向时任院长贾某抱怨。在一次科级以上干部会议上,贾决定将设立“小金库”为大家发放奖金。有了院长的授意,此后,该院自考办、成教科等相关业务部门,收取的学生报名费、再补考费等便截留一部分纳入学院的“小金库”,由副院长薛某亲自保管。逢年过节,或是遇上期末放假,院长和大家通气后便开始按级别“分红”。

检察机关查明:从2002年1月至今年5月期间,贾等8人将购书回扣费、学生报名费等各项费用共120万余元截留,其中贾和薛各分得现金23万余元,其余人员分得12万余元至5万余元不等。

院长认错,交代分配比例

最先接受法庭审判的是原院长贾某。“大家都很辛苦,包括晚上、寒暑假期间都在利用休息时间加班,我才将钱发放给大家作为辛苦费、加班费„„”贾某先吐露了一番他的“苦心”。但他承认,学院所收取的学生报名费、自考费等都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许可,也没得到学校的准许,“我们确实是在乱收费!”对于私分的数额,贾回答审判长:“大概是那么多嘛(指120万余元)!”但他随即又为自己辩解,其中有的费用是可以发放的。贾向法庭交代了一伙人分配的比例:院长三成多,科长、主任二成多,一般工作人员一成。“我对此事负有领导责任,我承认我的错误!”贾请求法庭从轻判决。

有的被告:一个劲地说“辛苦”

调查中,其余被告人有的称自己从未参加过分红会议,有的则一个劲地诉说自己的“辛苦”“奉献”„„庭审持续到下午6时过,法庭宣布将择日宣判。

庭审结束后,办案人员向记者披露了该案查处的全过程:今年5月,成华检察院反贪局办案人员在查办成都某大学教材处教材科科长胡某涉嫌贪污一案时,从中发现一重大线索——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存在收受教材回扣款的行为!办案人员很快查实,该学院将书商的购书回扣款纳入了学院的“小金库”,几名嫌疑人相继落网。 对于8人的落网,该案的公诉人员表示“特别遗憾”:8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一名副院长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们都为继续教育作出了贡献,却因为法制意识的淡泊而 走上犯罪道路,“发人深思!”

东北林业大学纪委监察处版权所有 中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兴路26号 邮编 150040

查处“小金库”的主要方法及案例(刘闽莉) http:///yacz 2009-08-11 15:03:24 来源:北纬网

★ 欢迎订阅《北纬手机报》雅安新闻 天下大事 最新资讯 及时“掌”握 。点击查看订阅方式。

一、

二、

三、略

四、查处“小金库”的切入点

查处“小金库”需要对被检查单位的基本情况、部门职责、行业特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有关人员进行座谈了解,作出系统性判断;再对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会计核算情况以及财务收支数据、业务数据和业务活动进行对比分析,来判断这个单位是否有私设“小金库”可能,哪个部门有可能设置“小金库”,确定检查“小金库”的突破口。这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需要掌握一些检查的技术方法。

(一)从检查收入入手。首先摸清被查单位机构设置及职能;收入项目、来源及收取方式,摸清所有收入的来源渠道和环节。其次,对已有的收入项目和可能存在的收入环节,就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要逐一核实,判别真伪。这是一种完整性的检查,主要针对截留收入式设立“小金库”的检查。

(二)从检查支出入手。首先分析支出项目增减变化情况,看有无异常现象。其次,重点核实如下支出项目:一是核实租赁费支出的真实性,对车辆租赁费、房屋租赁费等大额租赁事项,要分析必要性,并对可疑事项现场核查。二是核实维修费支出的真实性,对大额房屋、设备等维修,要分析必要性,并现场查看。三是核实劳务费支出的真实性,对劳务费支付给有关单位的,延伸到劳务单位进行核实;对劳务费支付给个人的,与本人进行核实。四是核实会议费支出的真实性,重点查看会议通知、会议纪要、与会人员名单等资料,必要时到宾馆饭店进行核实。特别对大额、整数的支出发票要重点追查。这主要是针对虚列支出式、套取式或者叫骗取式设立“小金库”的情况。

(三)从检查对外投资入手。从签订的合同入手,检查对外投资是否分配收益,其收益是否完整入账,对外投资是否收回,有无已收回投资不入账,但仍在法定账簿上长期挂账的现象。另一方面,查清非投资类会计科目如:“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等往来帐,是否存在具有投资的性质,追踪其收益的收回情况,审查有无私设“小金库”现象。

(四)从检查票据入手。包括收据、支票和发票。检查收据主要是针对截留收入式设立“小金库”的检查。检查发票主要是针对虚列支出式设立“小金库”的检查。

(五)从检查银行账户入手。要求被查单位提供所有银行账户及批准开设银行账户的文件。重点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核查银行账户的个数。二是核查对账单余额和会计账面余额是否一致,银行对账单上的每笔业务与单位银行存款账是否一一对应,摘要注明的资金流向是否相符,发现可疑应延伸到所属银行进行查询。

(六)从延伸检查下属及往来单位入手。了解被查单位下属机构设置、管理体制、财务体制、经济业务往来等情况。延伸审查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是下属单位上缴收入是否汇入大账;二是被查单位委托下属单位和往来单位代收的各项收入是否入大账、是否全额入账;三是下属单位是否存在报销上级单位费用的情况;四是关注往来款,特别是一些长期挂账或异常的往来款项。主要是针对转出转回式设立“小金库”的检查。

(七)从检查固定资产入手。以单位固定资产处置为例,通过对“固定资产”明细账反映的残值收入进行分析,若有残值收入的物资报废而在账上未作记录的,则有可能将残值收入存入了“小金库”。对单位的门面固定资产,要检查是否出租,其收入是否设立“小金库”。

另外,有必要对出纳和会计人员的交接记录、单位的办公会议纪要、党组会议记录、收发文登记、工作总结进行检查,寻找蛛丝马迹。

五、查处“小金库”的方法

针对“小金库”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查处难度较大等特点,各地在清理检查时,要注意从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使这次清理检查工作,做到查深查透,取得成效。根据审计工作的实践看,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方法:

(一)收入核实法。

全面了解被查单位的行政管理、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情况,尽量掌握其各种收入的来源,以利于确认是否全部收入都已入账,核对报表与收入总账、明细账是否相符,重点核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各类协会、学会的收入、投资分利、房屋租赁收入,出售低值易耗品、材料、废料收入等是否入账;审查有无非法收入或用不合法票据收费,有无截留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

(二)突击盘点法。

对于私设“小金库”的部门来讲,除保管困难外,现金是使用起来最为方便、最为便捷的。对这种形式的“小金库”,实践中比较有效的检查方法是突击盘库。对于盘点,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和对象,盘库前要根据对被检查单位的基本情况、部门职责、行业特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等进行的综合分析,进行周密安排,根据掌握的线索资料,准确判断资金存放的地点;盘点时要注重两个结合,一要与清理收费票据、现金支票、空白支票和转账支票存根、作废存根等资料结合起来;二要与保管的实物资料相结合。盘库时注意保险柜中保管的房产证、土地证、有关资料证明、笔记本、信封、钥匙等实物资料。当判断现金会存放在多个保险柜时,应安排几个盘点小组同时进行。如果发现账款不符现象,应追查到底,查清原因。对于存放于保险柜的存折、存单,不管是单位户或是个人户,都要进行深入查证,确定是否属于“小金库”。对一个单位所有的办公室要逐一查看,凡是上锁的保险柜及其它柜子均要打开查看。

(三)支出追查法。

通过审查各项开支,检查是否有虚报冒领款项转做“小金库”的情况,特别注意审查白条抵库、大额和金额较整,有规律的支出,必要时延伸到关联单位。盘查实际支出,账面列支数额与实物的单价、数额是否相符,看有无报支发票而无物资,有无以购代领虚列支出的情况。

查账时要注意两种倾向的账目。一种是记录混乱,账证不符,账实不符,记录不完整,收支凭证内容不合法,手续不健全,甚至有涂改、挖补、伪造的凭证等。账目混乱,就容易发生账外“小金库”,乱中舞弊。可运用核对法,进行账实核对,明细账与总账核对,证实问题的存在。

另一种是记载很规范的账目,账面上毫无违纪,甚至连招待费都很少。这类账可能是假账,假账背后往往就有账外账或“小金库”问题。检查方法同查混乱账目相同,但重点是发现账外收支项目,如账外凭证、账外物资等。

此外,还要注意账面上违反常规的奇异问题,包括奇异的数字金额,奇异的时间、地点,奇异的收支事项等,例如账面上有司机工资支出而没有车辆购置费、维修费、油料费。没有生产经营项目的单位出现了生产经营费用、无建筑项目而发生建筑材料购置,应该由承建企业提供发票而在税务部门代开劳务发票报账等,这些奇异的背后可能隐藏着贪污或“小金库”问题。

(四)账户检查法。

即从审计单位的银行存款账户入手,查找账外账。通过查阅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所有银行账户,把握其开户的总体情况,以确认资金的完整性。通过核对银行对账单与被审计单位的银行账以及账户之间的收付款项,来查找线索。尤其要注意银行对账单已收已付且收、付金额相等,而单位未入账款项等问题。

(五)票据抽查法。

发票和各种收据是单位经济活动的具体反映。在清理检查过程中首先要审查各种收费票据的购买、领用、缴销登记薄和收据存根,并抽查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存根及其反映的内容、金额是否真实、完整,开出的收据是否及时、全额入账。支出发票特别是专款支出票据反映的内容和收款对象是否真实,有无虚构支出、套取现金、转移资金的行为。

(六)投资追踪法。

对被审计单位的对外投资、资产的出租、出借等情况进行核查,检查其资产是否无偿提供他人使用,收入是否入大账。

(七)挂账调查法。

对被审计单位的往来账、结余资金进行追踪检查。特别是对往来款项数额较大的有关单位和有上缴款项的下属单位、派出机构,要有重点地进行外调,从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问题。

(八)外围突破法。

检查“小金库”,仅从被查单位账目上难以发现,一定要对有疑点的收支项目分类排队,采用抽样延伸的方法,追查到其下属单位、被管理单位、被收费罚款单位以及发生业务与资金往来较多的单位。还可以采取发函查询的方法,使被查单位存在的收入不入账,虚列支出,虚拨款项等问题原形毕露。此外,从被查单位还可以直接获取其上级主管部门、收费罚款单位、相关联业务单位私设“小金库”的有关证据。所以“小金库”这个堡垒是最易从外围攻破的。

(九)审阅相关资料法。

一是审查会计凭证后附的原始凭单,考究其真伪。二是审查合同、协议,特别注意保证金和押金的情况。三是查阅被查单位的会议记录,因为会议记录往往能反映一些单位违纪违规问题的蛛丝马迹,可以通过审阅会议记录来获取一些问题的线索。四是查阅会计人员交接记录。会计人员交接记录是非常重要的检查证据,能够记录交接过程中涉及到全部会计账簿、资料等真实情况。认真检查历任会计、出纳人员的交接记录,可能会发现违法乱纪问题的线索。

(十)分析比较法。

一是对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二是对同一类型的事项进行比较,如果存在差异,分析差异存在的原因,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要注意被查单位历年在对待同一件事的处理上是否一致。比较分析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排查。通过对计算机数据的筛选、分析,能有效解决数据量大、流程复杂、时间紧等难题,提高检查效率和检查质量。

(十一)现场勘察法。

主要到被检查单位办公场所进行实地查看,观察办公场所有无闲置租赁、电梯间有无移动传媒广告、通讯机站等情况,按照目前市场运作机制,这些情况都可能为被检查单位带来额外收入,尽管这些收入可能比较少,但这些收入往往能成为发现“小金库”的重要线索。如成都市某区环保局门面出租收入位入账私设“小金库”。

(十二)利用举报法。

在开展“小金库”的检查时,公布“小金库”检查线索举报电话和通信地址(包括电子邮箱地址)也很重要,一旦收到“小金库”举报信息,检查组应对举报信息的真实程度进行初步判断,重点对举报涉及的有关人员、资金流向进行调查,参考“小金库”举报信息进行实质性测试,可以提高检查的针对性。

(十三)“群众路线”法。

在清理检查“小金库”工作中,要深入群众,发动群众,争取知情者,然后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进行详查。特别要注意做好业务骨干和会计人员的工作。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经济业务最清楚,有些单位“小金库”的资金就由他们经管,而且极大多数会计人员对私设“小金库”是违心干的。所以要注重做好这部分人的思想工作,尽量少走弯路。如成都市某县林业局造假工程劳务费支出,套取资金形成“小金库”。

六、“小金库”案例

1.某教育事业单位(收入不入账,盘点现金库发现“小金库”)5400多万元。

2.某厅计算机中心(虚开低值易耗品、计算机配件发票套取现金)100多万元。

3.某厅工会(利用工会银行账户,设置“小金库”)200多万元。

4.某党校(对外办学收入不入账,设置“小金库”)680多万元。

5.某教育事业单位(规避政府采购,采购教学仪器设备,收取回扣设置“小金库”)1100万元。

6.某县林业局(虚开工程清单套取现金,设置“小金库”)500万元。

7.农水局开设多个银行账户,收取返还的财政专项资金私设“小金库”1400万元。

查处 “小金库”的基本方法 于赞军

2009-07-09 湖北省襄樊审计局

近些年来,湖北襄樊市审计局把审计中揭露、查处被审计单位的“小金库”作为审计一项重点工作和衡量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收到了好的效果。他们查处“小金库”的基本方法有五个方面。

方法一:突击盘点库存现金。在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现金存放地点和财会人员的前提下,在被审计单位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对库存现金进行突击盘点。让出纳人员把保险柜内的所有资料拿出来清点,发现问题立即追查。如他们在盘点某局的库存现金时,从保险柜中发现了一个笔记本中夹有三张未入帐的现金进帐单,金额30多万元。审计人员根据这一线索查出该单位将收取投标单位预交的管理费119万元,单独在银行开设一个活期储蓄存折户,放于帐外进行收支的违纪问题。

方法二:全面核查票据存根。首先检查票据购买登记簿,核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票据是否完整,有无缺本或缺号;核实票据存根与会计记帐联是否相符,看开出的收据是否全部入帐。如他们在审计某单位时,通过核对收据存根与会计记帐的收据,发现该单位提供的收据不全。审计人员通过跟踪审计,查清了该单位将收取的部分房屋租金收入56万多元放在帐外,用于发放奖金实物等违纪事实。

方法三:认真查阅公文资料。被审计单位的会议记录或者相关的合同资料,可能掩藏着一些与“小金库”有关的信息,审计人员在审计时要认真查阅,不能小视。他们2008年在审计一个行政单位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一份承包合同为突破口,查处该单位私设的长达四之久,金额33.74万元,用于发放干部职工春节补助和干部子女就业补贴的“小金库”。

方法四:重点跟踪往来款项。审计中,要重视对被审计单位往来帐以及与本单位工会、食堂等部门往来事项的调查核查,因为这些都是可能存在“小金库”的重点环节。如他们审计某商贸企业时,发现一笔公司财务与公司工会较大的资金划转业务。审计人员顺藤摸瓜,查清了该单位几年前将公款用于储蓄的部分利息32.94万元,直接从银行划到工会帐户、用于职工福利的违纪行为。

方法五:注意把握核算疑点。主要是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是否有与现行会计核算办法不一致的地方,从中发现线索,找出疑点,寻求突破。这种方法对于审查那些会计基础较为薄弱的被审计单位是比较适用的。如他们在审计某学校时,审计人员针对该单位会计核算基础薄弱、会计资料不全的情况,从对帐、试算平衡入手,发现该校经费超支10万元无来源弥补,就追根求源。结果查出该校将四年间收取学生的书费103.53万元、补课、治安、勤工俭学等杂费14.47万元,设立两套帐外帐的严重违纪问题。

五百万元“小金库”查处始末 康成兵 王玉云

2009-07-23 淄博市博山区审计局

近期,淄博市博山区审计局根据工作安排对某差额事业单位原主任进行了离任审计。经过审计,查处了该单位领办的民办教育学校存在时间长达3年之久、资金高达500余万元的“小金库”。在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城内居然存在设有金额如此巨大的“小金库”单位,作为物价、财政、教育和审计等监管部门,必须认真总结,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切实维护大众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资财的安全完整。

审前调查 确定重点内容

通过审前调查,审计组了解到该单位在开展日常工作的同时,领办着一所于1998年经审批成立的民办教育学校,学校无偿使用着该单位的教学楼等固定资产,其财务实行独立核算,收费资金缴存区财政专户,该单位的负责人兼任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原负责人任期长达12年,期间一直未接受过审计。另据外界反映,2008年学校收入资金总额近200万元。审计组根据以上审前调查掌握的情况,编制了科学详尽的审计实施方案,确定在完成该差额事业单位审计的同时,重点延伸审计学校,检查其收费资金的收支及管理情况。

认真审计 发现问题线索

审计组根据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范围、重点,在完成对该单位的审计后,重点延伸审计了学校。在审计之初,该单位和相关人员对其所提供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了审计承诺,审计承诺书表明,学校设有经费帐和生活费帐两套帐目。

审计人员首先通过检查两套帐目的会计报表和帐簿,印证帐面收入数是否与审前调查掌握的情况相符。经确认,包括培养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所有收费项目在内,学校2008年总收入与外界反映的情况大体一致。接下来,审计人员分头对两套帐目的会计凭证按进行仔细检查,重点是收费收据和支出凭证。在检查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两套帐目中收入类记帐凭证后所附的收费收据,有的是财政部门规定使用的非税收入收据,有的是五花八门的自购收据,显得非常混乱。审计人员不动声色,重点对自购收据按种类、开具时间、收费内容和金额进行了详细记录,以备检查收费是否全部入帐时进行对比。同时审计人员发现,支出项目所使用的原始单据也是五花八门,有合法的正规票据,有付据,更多的是不合法票据(白条等),其中特别引起审计人员注意的是存在个别自制表格发放补助事项,虽然签署的领款人姓名不同,但笔迹一致,存在作假嫌疑,对此,审计人员有重点地作了记录。

在突击盘点库存现金时发现,该学校在审计截止日的经费帐、生活费帐帐面现金余额合计为30余万元,出纳员处实有库存现金数仅千余元,在剔除借条和未入帐的收入支出等调整因素后,相差20余万元,出纳员解释这些资金以储蓄存折的形式存放,保管于其家中。检查工作进行到此时,已是中午下班时间,审计人员同意出纳员下午上班时提供该存折。下午上班后经审计人员多次催促,出纳员才在1个半小时后,提供出该储蓄存折。经查看,该储蓄存折的余额与上午所确定的相差资金数额完全一致,并在当天发生了两笔存入业务,分别为5万、14.7万元,很明显这是突击存入。审计人员分析,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其原因不是个人挪用后归还就是从单位所设的“小金库”中转入。经询问,出纳员个人因急事暂时借用,现在已全部归还,并恳求审计组不要作为问题处理。这个理由是否成立呢?如果成立,出纳员就存在挪用公款的问题。审计人员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后,决定不打草惊蛇,确定下一步的工作是结合以前的有关记录核对该学校的收费收据入帐情况,以此作为突破口,对问题进行验证。

虽然学校所提供的收费收据存根种类很多,数量很大,但审计人员丝毫不敢懈怠,其中一名审计人员因长时间伏案工作导致眼睛充血疼痛愣是没请假,仅仅通过几滴眼药水坚持带病工作,等到周末休息时才赶到医院治疗。经过认真艰苦地核对,审计人员发现:有几本收据中有一些存根竟被撕去,财务人员则根据汇总数另开具收据入帐,另有相当一部分收据存根尚未提供。那些收据存根为何要被撕去?汇总数是否真实完整?既然帐面上的库存现金数经核对已与实际数“完全一致”,却还有收据存根未提供,那么该单位不是设有“小金库”,就是存在贪污等更严重的问题!线索已经掌握,只待突破查清问题。

一追到底 问题真相大白

根据线索,审计人员立即向学校再次索要全部收据存根,但其财务人员却矢口否认并书面承诺没有其他收据存根及会计资料,并解释之所以撕去收据存根,是管理混乱所致。事不宜迟,审计组项目负责人连续2次找到了该单位现任负责人,进行了严肃认真的交谈,并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该学校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无话可说,不得不交出了“小金库”帐目及剩余收据存根,资金结余上百万元,以存折形式存放。正是因为学校“小金库”与经费帐、生活费帐资金的长期混合使用管理,才出现了出纳员突击存款补齐库存现金数额的问题。审计组将审计情况向局领导汇报后,为避免出现会计资料被销毁的现象,局领导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审计组由就地审计改为调帐审计,把所有的会计资料带回审计局,并对学校的“小金库”现金储蓄存折暂时保管,为彻底查清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校财会人员的配合下,审计人员经过连续几天的审查、核对、登记、汇总等工作,最终查明,学校为逃避物价、财政及主管部门监管等原因,于2005年下半年起设立了“小金库”,截至2008年年底,会计、出纳2人共管理“小金库”帐目4套,期间交叉使用多本收费收据,导致财务管理比较混乱。3年多来,该学校通过擅立项目收费、虚列补助资金支出、转移隐匿收入等方法将大量收入资金存入“小金库”帐内。自设立至审计截止日,“小金库”总收入550余万元,其中擅立收费项目取得违法收入220余万元,数额如此之大的“小金库”在博山实属罕见。

剖析案例 必须标本兼治

博山区审计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该学校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处罚。审计项目已顺利结束,但审计人员的心情却久久难以平静,感慨很多:

首先,该“小金库”之所以能够被顺利查处,得益于局领导及时正确的指挥调度与审计人员专业务实、敢于执法的工作态度。

审计组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公款私存、突击存款、收据存根残缺及其他“小金库”线索时,都立即向局领导作了汇报,局领导也及时地作出了正确指示,为下一步和最终做好工作奠定了基础;经审计人员最终落实,该学校在收到审计通知书后,为避免暴露“小金库”踪迹,曾将法定帐中与“小金库”有关联的收费收据换掉,后又考虑到与开具给上级单位的收费收据不符,又将其换回,结果漏掉的一份收据恰巧被细心的审计人员发现,为揭开该单位“小金库”的神秘面纱迈出了关键一步。另外,审计人员在发现疑点时坚持原则、敢于执法也是做好审计工作的保证。

其次,“小金库”之所以存在,根本原因是学校的主要领导及财会人员财经法纪意识淡漠、心存侥幸所致。私设

“小金库”,其目的是为了逃避物价和财政部门的监管,没有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果,更没有考虑到审计部门会与其“较真”。因此,加强对类似单位领导及财会人员的财经法纪教育,增强其自律,很有必要,也很迫切。

第三,“小金库”之所以较长时间地存在,也与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审计部门力量不足、监督覆盖面受限有关。物价、财政和教育部门,均对其实施日常业务监管,但没有发现问题,这说明其监管力度还需要强化;该单位原负责人任职12年间一直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审计监督,直到离岗进行离任审计才发现存在这样大的财务问题,这不得不引人深思:有计划地开展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云南审计直捣“小金库” 收缴466万元严处29人

2009-11-27 春城晚报

私设“小金库”一直是云南省审计工作的重点。25日,云南省审计厅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对2008省级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汇报。对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审计查处问题的整改中,省纪委对2007审计发现的私设“小金库”等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已收缴“小金库”资金466.7万元,督促相关州市处理责任人29人,其中给予行政问责22人。永德县发展和改革局私设“小金库”涉嫌个人职务犯罪的问题已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目前公安机关已将审计移送的1起案件、2起线索立案进行查处。

热点难点

欠缴欠拨社保费突出

此次对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汇报的还涉及2007全省5项社会保险基金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现已将整改情况列为2009年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自查自纠检查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

部分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15.1亿元、14个州(市)未足额安排社会保险费4.3亿元的问题,已整改4463.1万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正在组织对破产企业欠费情况进行清理汇总,待结果出来后报政府批准核销。目前,因企业经济效益欠佳,地方财政困难,导致欠缴和欠拨社会保险费问题整改困难,是一个全国性的难点问题。

省本级和5个州市出借的失业保险基金410.1万元至今未清收完毕的问题,已整改58.6万元。其余问题还有:省人力资源中心等的111.2万元已承诺筹资归还;昭通市的30万元已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曲靖、临沧等的210.3万元已上报当地政府,待批复后核销。云南民族大学等4所高校未按规定为572名合同工办理养老保险、685名合同工办理医疗及失业保险的问题,各校正在办理中。

资金管理

移民扶持金到位率低

审计调查全省2006年下半年至2008年一季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查出资金到位率低、部分县未完成移民人口登记和兑付资金等问题,已在随后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工作中进行了纠正;对于我省已搬迁人口和在建工程规划搬迁人口低于国家核定指标,移民人口在核定之后仍存在漏报,后期扶持政策、配套政策亟待完善等情况和建议,已提供相关部门并得到了采纳。

审计调查我省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征收政策执行情况的结果,省政府针对存在的问题,重新修订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征收政策。在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低温雨雪冰冻救灾资金和物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以及汶川、盈江、会理地震我省救灾及捐赠款物审计或审计调查中查出的问题,相关地方和单位已整改完毕。

2008年省级预算查出问题整改报告显示1.1亿元税费已催缴入库

从明年起,《云南省省本级部门决算批复暂行办法》开始启用,省财政厅建立了部门决算批复制度,开展省级部门决算批复工作。昨日,省审计厅厅长尹建业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对2008省级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汇报。

严格审批3000万贷款还银行

省财政厅明年按制度开展省级部门决算批复关于未按规定批复部门决算的问题,省财政厅已制定《云南省省本级部门决算批复暂行办法》,建立了部门决算批复制度,将从2010年起,开展省级部门决算批复工作。

关于省级预算单位财政结余资金管理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省财政厅将采取结合财政信息一体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解决结余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同时,对可能产生的专项结余进行预测,加大统筹安排使用力度;督促各部门对沉淀在账上的资金进行清理;以及组织人员对各部门的结余资金情况进行清查4项措施。

关于省煤田地质局抵押贷款审批事项缺乏风险控制的问题,省财政厅加强了对该事项的后续监管,该局抵押贷款3000万元已归还银行,下一步将逐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严格资产审批管理工作。

规范征收1.1亿税费催缴入库

关于减免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省地税局已制定整改方案,具体由税政、征管部门把关,明确所有的减免税必须按月申报减免税金额,并把这项工作列入对基层的考核内容;制定对备案类减免税企业的定期检查制度。

省地税局直征分局1.1亿元税费未及时入库的问题,已全部催缴入库。对于延期缴纳税款征收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省地税局已征收入库161.4万元,其余399.6万元因涉及的企业处于破产、停产、半停产状况,一时难以缴纳。同时,该局正在研究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延期缴纳税款的监督检查工作。

应缴未缴6单位已整改完毕

9个部门预决算编制不完整,决算报表少反映所属单位的收入、支出和资产14.6亿元的问题。目前,9个部门已进行了整改。6个部门和单位应缴未缴财政收入5566万元的问题,其中5个部门已按审计决定整改完毕。

4个部门和单位扩大开支范围、用于职工福利等各种支出5760.7万元,有3个部门和单位已整改完毕,云南农业大学将工资福利支出列入待核销支出5665.1万元的问题,该校已整改2927.2万元,尚有2737.9万元承诺在2012年以前进行逐年消化。

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已完工基建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并记入单位固定资产账、资产账实不符、未经批准处置或购置固定资产、违规办理政府采购事项等问题。涉及的12个部门已采取下列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8个单位应缴未缴税费192.5万元的问题,有6个单位已整改完毕,云南民族大学后勤服务产业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后勤集团正在办理社会保险费的补缴手续。

叫停集资学生公寓楼停建

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向职工集资建设学生公寓楼,累计集资1123.6万元的问题,目前该院已停止了集资活动,目前正在清退集资款,承诺在2010年底前清退完毕。

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未及时返还旅行社质量保证金259万元、利息82.8万元的问题,目前返还工作还在进行中,承诺年底前返还完毕。

另外,3个单位结余资金未纳入预算统筹安排522.4万元,7个单位在往来款中列收列支2706.2万元,4个单位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4个单位应缴未缴财政性收入430.7万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在单位成本费用中列支员工带薪休假机票款107.7万元等问题,相关单位已整改完毕。

账务清理办公楼租金缴财政

省粮食局及其下属单位决算报表编报不完整的问题,该局已对涉及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进行了清理,将按规定规范会计核算,并完善决算报表;对于自行划拨资产2096.3万元,已收回划拨的资产并作了调账处理。

省国资委将项目支出121.8万元挂在往来账核算,办公楼租金等收入192.8万元未按规定及时上缴财政的问题。该委已对项目支出121.8万元挂账进行了账务调整,未上缴财政的租金收入192.8万元,已上缴省财政。

■群众监督

省级12家单位试点推进预算公开透明

今年省审计厅选取了省级12家预算单位作为试点单位,要求在单位内部公开部门预算编制、人员、车辆等基础信息以及预算执行情况,推进单位财政资金管理的群众监督,逐步做到反映政府总体预算收支情况的全面公开,推进预算公开透明。

在昨天对省人大常委会提交的报告中,针对547个扩大内需项目跟踪审计查出问题,目前审计厅正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开展对后续扩大内需专项资金的跟踪审计。

对于本次审计的56条政府二级收费公路的债务余额锁定情况,将作为2012年我省取消二级公路收费时,上报中央的政府还贷二级收费公路债务情况的基础数据之一。对于审计核减的工程价款9.2亿元,涉及的单位已进行了事实确认,承建方和施工方将根据审定金额办理决算;对于个别项目存在挪用建设资金、挤占建设成本等问题,审计决定执行期未满,正在整改。26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有18个项目已全部按照审计决定整改完毕。目前,已按审定金额执行核减建设成本5.6亿元,已促进资金到位1144万元。昆钢大红山铁矿等8个项目尚在法定的审计决定执行期内,正在整改。

14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出借财政资金1992万元的问题,已按审计要求收回了1651万元,另有341万元已用于解决国企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难以收回。

会计集中核算下“小金库”的审查方法 谭敏

2009-07-15

随着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归集到财政部门核算中心统一核算管理。有了会计核算中心的把关,一些不合理的开支被拒绝报账支付,于是,一些单位的“小金库”问题有所抬头。

要查出“小金库”,审计人员要充分了解被审单位,包括查阅以前的审计档案,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设置、工作职能、内部控制及财务状况,分析被审计单位的事权和财权,掌握该单位业务流程和资金流程的基本规律等。

———对资产进行监盘。审计人员要现场对被审计单位各种实物资产或现金、有价证券进行盘点,并适当进行抽查。盘点库存现金要注意突击性、现场性、彻底性。要求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时,审计人员要现场监督库内所有现金、支票、票据和有价证券等全部资料。“小金库”资金一般以存折的形式存放在单位保险柜中,一定要彻底清查。对盘点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要追查到底。监盘实物资产过程中,要观察其实物形态、新旧程度,判断其价值与账面是否相符。对实物不存在的资产要查明原因,核实资产的所有权问题,然后追溯资金来源,同时注意是否有房产出租,租金是否入账等。

———对债权债务进行核实。在同一地区有业务往来单位的,审计人员可以到往来单位调查核实债权债务情况;不在本地的,可以通过函证的方式进行核实。核实债权要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回收资金未入账、出借利息收入不上账的情况;核实债务要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借入资金不上账的情况。

———核实收入的完整性。为了保证“小金库”的“安全”,某些单位往往会按收费项目不同,分别开具不同渠道领购的票据。但有时财务人员会因一时大意而出现“串开”票据现象,或者将应做入“账外账”的票据做入了单位财务账。审计人员要对收费票据严格审查。

另外审计人员不能死查账本,要注重账外突破。可以与被审计单位职工面谈,了解内部机构设置、工作职能,分析业务流程和资金流程的关系及内控的薄弱环节,查看有无承包收入和经营收入不入账等问题。也可以调查有关管理及服务对象,了解被审计单位有无用自制收据收费,甚至收费不出具票据等问题。

———审查支出的真实性。要对单位的财务收支和业务活动数据进行对比,认真分析支出结构是否合理,各项费用所占支出的比例是否恰当,人均费用支出水平是否与本地水平相符。重点关注项目支出和专项支出是否有虚列现象,与项目单位、业务往来单位的和下级单位的资金拨付有无异常情况。要关注大型费用支出是否虚高,特别是招待费、会议费、维修费、购置费等。要翻阅凭证,从原始票据中寻找蛛丝马迹,查阅有关会议纪要、工作总结、合同、协议等相关文件,有时甚至要从外围搜集证据找出“小金库”。(中国审计报) 谈参加已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活动的做法与对策

2009-12-03

在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融会计服务和管理监督为一体的新型会计管理模式,它的推行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规范财务支出行为,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杜绝腐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几年来,在中纪委和财政部的组织领导下,这一制度在全国逐步推开。目前,虽然各地会计集中核算的做法不尽相同,但其采用的主要形式和职责范围都相似:即:在一定的财政管理范围内,对纳入财政预算的本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所有纳入本级财政拨款的全部或部分事业单位,以及对通过财政预算和政府基金安排资金支出的事项,均纳入会计集中核算的范围;在这些单位不再设立会计机构和专职会计人员,只设置报帐员,单位的会计工作由会计核算中心代理,但单位的财务主体资格不变,资金的使用权、审批权仍由原单位行使和负责。这种制度的实施,有效防止了各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上的随意性,进一步规范了财务管理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种核算形式的变化也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对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多大的影响?在这种会计管理体制下,我们的内部审计工作该如何开展?如何深化?等等。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特点

㈠会计核算中心的集中性

在一定的财政管理范围内,所有纳入财政预算的党政机关、社会团体、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以及通过财政预算和政府基金安排资金支出的事项,均纳入会计集中核算支付的范围。各行政事业单位不再单位开立银行帐户,由核算中心统一开立单一帐户,统一管理各单位的资金;各单位不再设立会计机构和专职会计,只设报帐员,由报帐员向会计核算中心申请支付;会计中心集中办理资金结算、集中会计核算、集中管理会计档案,全程参与会计监督,并及时向有关单位提供会计信息。

㈡各行政事业单位的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

虽然各单位都不再开立银行帐户,但是各单位的资金所有权仍旧归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的财务收支采取“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单位的资金使用由各单位按年初的预算安排统一使用;单位的所有开支仍由单位领导审批,再经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后入帐。

㈢会计核算中心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确保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条件。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会计核算中心是独立于各核算单位的一个法人单位,是一个独立的责任主体,它有自己的机构和编制,经费由财政拨款,受财政部门直接领导。会计人员的编制、组织、人事、工资关系全部转到会计核算中心机构,由其统一管理,从而改变了原来会计人员以单位管理为主的体制,保证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一方面可以防止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进行约束、控制甚至打击报复,消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敢于监督;另一方面割断了会计人员与各预算单位经济利益联系,使会计人员个人利益不受单位经济状况的影响敢于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监督,有利于会计人员依法独立履行职责。机构的独立和人员的独立保证了核算的公正性、合法性和权威性。

二、会计集中核算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

㈠对内部审计对象的影响

1、从理论上讲,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只是会计核算形式的变化,而各单位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主权和财务管理职能并没有发生变化,有关资金的筹措、分配、使用以及资产的管理等仍由原单位负责,会计核算中心只有会计核算权,只有审核监督权,有义务向会计单位反映会计核算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处理建议,但并没有最后的决策权,只有单位负责人才有最后的裁决权。因为,修订的《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责任主体,对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只是会计管理形式的改变,并没有改变单位负责人的主体地位。因此,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内部审计的对象并没有改变。

2、从实际来讲,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的会计核算由会计核算中心的代理,中心具有对单位所有资金、帐务处理等业务行使服务、管理、监督等职能,并行使会计资料档案的整理保管及资金管理权,报帐员只负责经济业务的有关会计事项的沟通与传递,这种事权与监督权的分离,造成了内审对象由原来的单一的被审单位变为被审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两个客体,这就要求在内部审计时必须对核算中心同时进行审计。

㈡对内部审计内容的影响

由于各单位的日常核算都在会计核算中心进行,在内部审计时可减少一部分常规的内容,重点应是那些核算中监督不了或是监督不到的重大工程资金及重大项目资金。

但是,由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质上是一种会计代理制,会计核算监督与各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在时空上的分离,造成了核算中心会计人员与单位具体经济业务活动的脱节,因而会计核算中心无法对单位原始凭证所反映经济事项的真实性进行监督,这样就难免导致会计信息在源头上的失真。同时,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的一些违规违纪事项为了达到在会计核算中心顺利审核过关并报帐的目的,往往会想方设法完备有关手续,采用新的违规手法逃避核算中心的监督。例如:部分单位将房租费或其它途径取得的收入不缴入核算中心的统一帐户,不纳入统一核算范围,另设帐外帐或私设“小金库”;部分单位将本级的收入转入下属非集中核算单位的帐户,转移资金后私分等;部分单位利用核算中心不参与单位的经济业务这个空档,利用真发票假业务套取资金。而在会计核算中心审核报帐后,即将这些经济事项的会计核算处理融入了繁杂的会计核算业务当中,给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审计带来了难度。这就要求在内部审计时,要根据单位内控制度的有效程度、会计核算中心人员的业务素质等具休情况,适当调整审计的内容和范围,必要时还要对没纳入集中核算的下属单位进行延伸。

㈢对内部审计程序和效率的影响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行,造成实际上的内部审计对象由原来的单一被审计单位变为被审计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两个客体,这种制度的实行,同时也使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物质运动与价值运动相分离,会计管理职能与单位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程度的脱节。这就要求对审计对象的事权与监督权进行并行的衔接性审计,以做到对一项审计事项在两个分离客体中的全程审核监督。具体内容有:

1、在制定内部审计计划和设计内部审计方案时,一方面要收集和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如内控制度,报帐员的业务流程、实物资产的存在形态及管理资料等;另一方面还要收集和了解会计核算中心的相关情况,主要有核算人员的业务分工、责任会计的职责履行情况及相应的会计资料等,目的是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

2、在发内部审计通知书时要一式两份,送达被审计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并且在通知书中应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修订的《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责任主体,对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只是会计管理形式的改变,并没有改变单位负责人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会计核算集中后,会计资料的加工、整理,最后生成会计报表,提供会计信息,都由会计核算中心制作,因此,如果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掺进了杂质,出现了问题,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人,以及负责会计核算的人员应有一定的责任,这也符合《会计法》的规定。

3、在审计实施阶段,要注重审计事项关系方的关系协调。一要做好被审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的协调,使报帐员和责任会计通力合作,以便把握审计事项的全貌和真相;二要做好审计组与被审单位、会计核算中心的关系协调,以使审计工作顺利进行。

4、在审计证据的签证上必须经过被审单位和核算中心的经办人员或责任人员的确认,并由被审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的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共同签字。

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行,造成以上内部审计程序的变化,使得内审人员不能只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或者只对会计核算中心的帐目进行审计,对某一经济事项,必须同时对被审单位和核算中心进行审计,相互印证,而且,一般来说,会计核算中心和被审单位的办公地点不在一处,客观上会增加内部审计的成本,降低内部审计的效率。

㈣对内部审计方法的影响

1、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行,使得制度审计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在会计集中核算体制下,被审计单位掌握着经济活动的事权,而经济活动的价值监管“外化”于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中心一般只依据财务制度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原始凭证进行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的审核,而不参与具体的经济业务,这样就使得对经济业务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的全过程监管构成一定的脱节,产生业务边缘化。因此,实施制度审计,从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来鉴证经济活动显得尤其重要。

健全性是会计核算真实性的前提。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各单位取消了会计机构和专职会计人员,会计业务交由会计核算中心代理,财务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外化”于会计核算中心,即使有也是形同虚设。在进行内部审计时,既要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制度,又要查核算中心的会计制度,从制度上明确双方的责任,经济活动的财务责任由被审计单位负责,而会计责任应由会计核算中心和被审计单位共同负责。

有效性是经济活动真实性的保证。在内部审计时,针对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的特点,对于健全性严重不足的环节可进行全面审计。而一般情况下,可采取抽样审计法且重点应在固定资产、专项资金和招待费等方面。

2、以前从帐户入手的审计方法的作用越来越小,对资金使用跟踪审计的方法将越来越大的发挥作用。由于各单位的资金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单一开户,平时与开户银行的对帐工作出比较规范,在内部审计把银行帐户作为审计的重点已没有必要,而对被审单位的资金使用进行跟踪审计的作用在日益加大。

3、事前、事中审计将越来越重要。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一些单位的违规违纪越来越隐蔽,进入核算中心的会计资料表面上往往都是合规合法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内部审计必须及时,在经济事项的事前、事中进行审计越来越重要。

4、由于会计核算中心都实行了电算化,在内部审计时使用计算机审计已成为迫切需要。目前,大多数的会计核算中心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在内部审计时,借助计算机这种现代化的审计手段已成为迫切需要。

㈤对内部审计风险的影响

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使内部审计的风险大大加大。

1、固有的系统风险加大。就固有风险而言,事权与监督权的分离,事权仍由原单位掌握,具体经济业务的决策和执行仍在原单位,而会计核算中心只负责经济业务的资金支付和资金核算,也就是说会计核算中心拥有对经济业务的监督权,但是由于平时核算中心并不参与到具体的经济业务中去,无法使监督权真正落到实处,出现了管理上的空档,造成了监督的脱节,这种情况引发的审计对象二元化造成了固有系统风险的加大。

2、控制风险加大。 就控制风险而言,作为审计组的分工若按对象单位设立,则切割了审计事项实物与价值两个方面,审计事项的对应性不佳;若按经济业务分,则跨越了两个行政组织,审计组织协调成本加大。无论哪一种分工方式,均会使控制能力减弱,风险增加。

3、检查风险加大。由于控制风险的增加,会使检查业务量和难度加大,风险随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先进个人先进事迹下一篇:协警工作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