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服务公司合作模式

2022-12-18

第一篇:保安服务公司合作模式

保安公司合作模式利与弊

与保安公司委托合作模式:

与专业化保安公司合作,主要是保安人员的提供,通过与其一家或多家专业化保

安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障安全工作的顺利发展.。与保安公司合作的利弊:

利:

1. 保安经过了专业训练,能力有保证。

2. 由保安公司管理保安,省去了许多麻烦,安防部门投入人员比较少。可以使

公司专心做自己的事情。

3. 风险转移。本应由自己公司承担的因保安失误等引起的损失,现在可以有保

安公司承担了。

4. 成熟的保安公司人员比较充沛。

弊:

1. 利润较小。

2. 选择保安公司存在风险,选择有实力的保安公司合作非常重要。

2.完全委托模式:

由物业公司承接业主的所有安全保障,包括保安监控系统的建立,保安工作的制

定与实施,保安人员管理以及配备工作等,由物业公司派出管理人员成立管理队

伍。训练一支自己的保安队伍。

利:

1. 利润较大

弊:

1. 风险较大,保安出现意外或失误等引起的损失公司要承担主要责任。

2. 投入较大,人力资源需求很大。

3. 保安人员流动性大,保安行业流失高、招人难。

需要有专业的培训机构,否则可能造成专业防范意识差,保安人员的法律意识薄

弱。由于保安服务业是以人力资源成本为主要成本的行业,在国内这种成本相对

来讲比较低,进入的门槛比较低,会出现由于保安人员素质不同而引发各种不同

的社会问题。

第二篇:如何创新保安公司工作模式

自2002年保安公司成立以来,我公司的保安服务至今已有10年的历史。回顾和总结公司保安服务的发展史,公司保安服务顺应了经济社会的需要,充分发挥了协助公安机关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特定的时期,公司作为一支社会治安力量,在预防犯罪、维护社会安全、消除灾害事故、保障公众个体与群体的合法权益等方面起着安全防护作用,既能满足社会需要,有利于治安管理,又有利于缓和警力不足的困难。但由于各种痼疾已经制约了公司保安服务的发展,为适应公司业务的发展,满足保安服务和保安队伍建设的需要,实行具有中国特设的与国际保安服务业接轨的对策势在必行。

影响公司发展的基本问题

《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实施,给公司和保安从业人员注入了新的生命源泉。“条例”的颁布,将彻底打破现有保安服务的市场结构,解开了长期束缚中国保安企业发展的绳索。绳索的解开,将会给我市保安服务市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我市的保安公司,面对即将来临的变革,我们首先要找出影响公司发展的障碍,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适应新的市场发展需要。

一、缺乏现代化企业管理。

公司成立十年以来,尚处于发展阶段,在公安机关的主办主管的体制下,公司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就实质而言,公司更多的是注重社会效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我国《公司法》确认两种公司形态,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按照每个股东所认缴的出资额或以其所持有的股份为限对公司

承担责任。我公司在依附公安机关,形成行业垄断的情况下,在几乎没有太多竞争压力的条件下,造成公司管理方式与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相对落后,小本经营,业务范围窄,层次低,实力单薄,服务意识差,服务项目单一,缺乏综合竞争力,难有大的发展。我国已经成功加入WTO,保安服务市场对外开放和对内可注册私人经营的保安企业,我市保安业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我公司这种服务项目单一的保安公司可能是毁灭性打击。

二、社会认知度低,保安服务社会地位低下,影响了优秀人才的进入。 长期以来,公司保安员始终处于一个“低素质、低工资、高流失”的恶性循环中。由于保安服务收费较低,保安员的基本保障不到位,保安公司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降低,周而复始,公司难以吸纳高素质人才,致使公司保安服务的发展难以提高。我公司在职保安员大专以上的仅占1%、高中以上的占20%、而初中文化程度的占了79%。从这个侧面说明公司许多保安员相对处于低素质状况。很多人认为保安职业只是看家护院的,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是任何人都能够从事的工作。这样的行业认可程度,公司难以吸引到优秀的人才。

三、服务质量不到位,队伍信誉较差。

由于公司保安员队伍管理松弛、工资低、社会地位低,相当一部分保安员不安心保安工作,保安队伍流动性大,人员流失率高达30%,致使保安公司缺乏应有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加之新闻媒体对保安工作的负面报道,老百姓对保安认可程度很低,保安的社会公众形象较差,致使保安队伍发展缓慢,没有跟上经济社会的步伐。

四、技防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公司技防的产品线主要是设计、安装、服务三部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设计经常被免费,产品统统要优惠,服务一般要自费。单靠工程业务,用户不买账,认为技术含量低,公司利益也常常得不到保障。目前,我市许多土建队伍、机电安装公司,在具总承包资质的旗下,承包了不少技防项目,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有项目的分包给其它安防公司或电脑商铺去做,吃个差价,有的干脆委托别的公司配套系统设备,自己组织水电安装人员自己安装,由于他们对技防工程设计及技术产品缺乏理解,造成相当多的系统效果和使用寿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在激烈的竞争,惨烈的结果中。价格战导致以次充好,豆腐渣技防工程屡屡出现,有的安防公司冒用其他知名安防企业资质和名义开办业务,曾经公司发现本市有家安防公司与客户签订110联网报警服务时声称与本公司都是110联网报警安装人员,利用客户不了解110联网报警的情况,模糊解释的方法与客户单位签订合同,再出现问题质量后,这家安防公司已经不见踪影。令公司技防工作人员,都深刻认识到不正当竞争,无疑饮鸠止渴,既损害了客户利益,也败坏了技防行业的名誉,也使安防行业的公信度受到臵疑。就本市来看目前仍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杜绝此类情形

现实条件下公司发展的对策

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班子就是最关键的“车头”也是一面镜子,是整个队伍的领头羊,班子的团结与否,是否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的进程。保安公司领导班子成员都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坚持把自身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认真查自身找存在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以民主生活会为契机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不断完善工作。

公司领导还要长期开展班子成员交心谈心会,分析保安的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关心保安的冷暖,融洽干群关系,给大家带去大家庭般的温暖。把解决公司员工、队员后顾之忧,为员工、队员办实事作为今后增强保安工作后劲的重要举措,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的原则,以此来激发公司员工和队员的工作热情。

此外,公司应深化内部改革,整合人力资源,做好公司经营发展,大胆改革,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汇总修订,增加了大量实践性强、便于实施的规定,如大队长管理规范,员工考核奖励制度,签到考勤制度等。为此,公司要充分发扬民主,群策群力,整合人力资源,对各职能部门进行了调整。通过改革,公司一方面要完善了规章制度,明确了各岗位职责,为下一步实现绩效考核打好了基础;另一方面要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的优化配臵,首度实现了“以岗定人、以岗定薪”的管理体制。

二、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全力打造“彭州”品牌

强化队伍科学管理和正规化建设,进一步扩大保安队伍在本市的覆盖面,公司必须坚持队伍是根本,服务是硬件的思想,在以后管理上注重以情带兵,以人性化管理促进科学化达标,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把保安队伍打造成一支政治思想好、纪律作风正、业务素质强 、客户满意、群众放心的队伍,全力塑造“彭州”品牌。

首先,公司要积极调整队伍管理模式,提高公司管理人员驾驭队伍的水平。公司领导要遵循以“三抓三定”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即“抓队伍、抓思想、抓工作”;为各客户单位的重点要害部位做到“定人、定岗、定职责”,以此增强工作安排的针对性,让队员做到任务心中有数,工作目标明确,行

为有章可循。

其次,群策群力,科学提升保安服务水平。保安公司应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机制,让部分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中队长负责所在单位分片管理的方法,提高一线管理水平,通过查岗制度及干警考核等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环扣一环的检查监督管理网,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同时,严把进人关和培训关。招收新队员,从政审、体检方面严格把关,按条件择优录用,宁缺毋滥,公司建立起岗前培训为主,在岗培训为辅的培训机制,科学开展军训与消防训练,增强队员的体能和应变能力,把以往“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模式转变为“动车组”式班队,激发每个队员的潜能,树立品牌意识。

再次,把督察工作作为保安服务工作规范开展的一道“保险”。为确保基层保安服务工作规范开展,公司督察对应加大查岗力度,对基层执勤点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督察。督查队应本着“查漏洞,找问题,整隐患”的原则,把班队长带班制度、夜间巡逻制度、内务管理制度等作为检查的主要事项,将检查结果与本月工资挂钩,提高队员的责任心和警惕性,严防火灾、盗窃及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

最后,特别应当在对待人防业务发展方面,一是要抱定宁缺勿滥的态度,大幅度提高保安服务收费,保安员的待遇高了,保安工作吸引人了,人就自然不会走了,而这时我们的要求和标准将会提高,将从人选择岗位变成岗位选择人,这样,保安队伍的素质就会越来越高。一旦我们的服务水平高了,保安员的素质好了,防范更安全了,客户就会心甘情愿地“付出昂贵的代价”,一支高待遇高素质的保安队伍就会慢慢壮大起来。

二、依靠优质服务,满足客户要求。

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要让用户来评价,得不到用户的信任与支持的产品和没有社会效益的产品,不能成为高质量的优质产品。因此,在经营工作中我们必须重视售后服务工作,千方百计满足用户的要求。同时,加强售后服务,掌握产品情况,可以反过来改进、生产更好的优质产品。否则,必将失去用户的信任,从而失去竞争力。所以,我们应同客户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走出去”访问客户,或者“请进来”开座谈会,掌握保安服务的情况,坚持为客户服务的方向,不断从满足用户要求中找差距。

四、大力开展技防建设,增强公司发展后劲。其一,继续夯实技防建设基础。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重点规划、支持保安固定联网报警网络、城市远程图像监控网络、GPS移动目标报警等技防项目,逐步建设全市性的报警过滤及综合服务平台。其二,继续强化系统建设。增大资金投入,完善技防硬件,提升软件,为入侵探测、视频监控报警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三,拓展保安技防联网报警系统覆盖面。在技防覆盖面方面,以医疗、石油、通信、教育、宾馆等成系统、建制单位,以及商店、娱乐场所、高档住宅、家庭客户和企事业单位重点部位作为客户发展的突破口,实现联网报警的规模发展的目标。在技防服务多元化方面,以推广开展GPS/GSM机动车指挥调度和固定点有线无线双路报警服务、电视监控工程、出入口控制工程、消防工程、安防器材销售等项业务为重点,寻求技防经营新的经营增长点。其四,增加技防层次。在积极进行GPS指挥调度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上,适时开展机动车(公安公务车、出租公司、物流运输)等移动目标的报警综合服务,积极探索卫星定位技术在司法执行领域的应用,开展老人及儿童监控

救助等多元化定位服务,进一步加大GPS技术在商业、民用等领域的推广与应用,争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羸。

保安服务行业正处于变革求新的关键时期,新的机遇与严峻挑战共存,公司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把继承与创新统一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开创保安工作的新局面。

第三篇:租赁公司与银行合作模式

融资租赁公司和商业银行的合作多元化

发布时间:2016-01-13

返回列表

商业银行与融资租赁公司(包括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是比较典型的合作&竞争关系。对商业银行而言,融资租赁是企业获得融资的另一重要渠道,与银行信贷存在替代和竞争关系;同时融资租赁公司自己也需要商业银行的服务,在授信、中间业务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我国融资租赁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商业银行发展相对成熟,探讨两者的合作模式和前景具有现实意义。 商业银行与融资租赁公司的合作模式

按照我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不能直接办理融资租赁业务。但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介入融资租赁业务,能够扩展市场,借助租赁公司强化在产业链条中的竞争优势。融资租赁公司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缺少网络化的分支机构,难以在跨行政区域方面形成网络效应,通过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实现更好的发展。现阶段,商业银行与融资租赁公司之间的合作,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客户与金融产品的共享通用方面的合作。

1、银行推荐客户,并提供结算等服务的模式。是指银行向租赁公司推荐有租赁需求的客户,由租赁公司独立作出业务决策,银行在应收租赁款归集、资金账户监管提供服务,双方还可约定租后管理合作事宜。这种模式涉及的风险较低,执行的难度较低。

2、租赁公司推荐客户,银行协助管理的模式。是指租赁公司与银行签署合作协议,租赁公司将其直接营销的客户,统一到合作银行开设结算账户,由银行提供租赁款归集服务,或者还提供账户监管和租后管理等服务。这种模式涉及的风险也较低,执行的难度也较低。 (二)境内人民币融资方面的合作。

1、租赁公司推荐客户,银行提供保理服务的模式。是指租赁公司向银行推荐已完成的租赁项目和客户给银行,银行于对承租人的授信或者租赁公司提供的增信,提供应收租赁款的保理服务。这种保理既包括对售后回租的保理,也包括直接租赁等其他租赁形式的保理。这种模式下,银行承担信用风险,要在给予承租人的授信条件和额度内合作,或在租赁公司提供的增信措施的授信条件和额度内合作。

2、租赁公司推荐客户,银行提供结构化保理服务的模式。是指租赁公司向银行推荐尚未完成资金交付的租赁项目和客户给银行,银行于对租赁合同认可,视“未完成租金”为“已完成租金”,进行保理。这种模式主要是商业银行于租赁公司营销的优质项目而进行的合作。这种模式下,银行承担信用风险,一般要在对承租人进行主体评级授信础上,还要对融资租赁项目进行债项评级授信,两个评级授信都符合银行要求的情况下,才可开展合作。

3、联合营销,杠杆租赁的模式。是指银行和租赁公司配合,对于具有综合金融需求的优质客户或大项目釆取杠杆租赁的模式。杠杆租赁的做法类似银团,由牵头的融资租赁公司出资拟购买租赁物价值的20%-40%,其余资金由商业银行提供,出租人需将设备的所有权、租赁合同和收取租金的权利抵押给银行。这种模式下,租赁公司可以享受到国家对购买设备的税收优惠。银行的风险控制类似于项目融资,要融资项目的债项评级优秀,才可开展合作。

4、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对接融资应收租赁收益权模式。是指租赁公司与银行合作、信托公司三方合作,由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购买租赁公司的应收租金收益权。这种对接对应的,既可以是新租赁业务,也可以是存量租赁业务。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作为表外资产进行管理,不占用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

(三)国际业务方面的合作。在国际业务方面,商业银行可以为融资租赁公司提供更多的服务,传统的比如国际结算、结售汇、外汇衍生品等。创新的合作是内保外贷和内保内贷两种模式。

第四篇:积极服务地方经济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地方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当地企业培养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动手能力高技能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就必须积极寻找与企业合作的切入点,积极为地方经济服务,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不断提高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本文从地方经济与校企合作之间的关系出发,在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探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

一、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概述

1.立足当地经济发展,积极与企业落实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为了弥补校内实训基地的不足,实现高职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是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普遍做法。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能根据学校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学生技能岗位需求,积极寻找合适的企业作为自己学校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同时,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能及时了解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现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不足,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整体办学实力。

2.通过校企共建生产实训中心,逐步形成“校中厂”或“厂中校”。为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实现“融专业、入产业”,很多高职院校已经逐步形成了“厂中校、校中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深度校企融合的教学模式,使学校拥有了更加广泛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学生技能、合作生产、产品研发、发明创造、工艺改进等活动,促进多形式、多层次校企合作的开展,对学生提高技能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积极实施“2+1”顶岗实习模式,为学生就业扩宽渠道。顶岗实习是高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以“企业人”的身份参与真实的职业场景,进行实际的职业操作,实现教学与学生就业的无缝衔接,使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和综合素质。多年来,各大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虽然也存在学生管理困难、经费紧缺、合作企业提供的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吻合等问题,但从总体上来说,对提高学生的技能、帮助学生就业还是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4.联手企业,积极实施专业技能竞赛工程。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成绩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各大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专业技能竞赛,通常也会聘请企业的技术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参与各类技能竞赛。通过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结合,逐渐形成面向能力培养、面向岗位就业的创新教学模式,以此来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水平,也提升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二、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1.“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还处于浅层次合作阶段。按照目前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还处于浅层次合作,仅限于学校根据市场调查按企业所需确定专业方向,并在相应的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聘请企业的相关专家与学校的老师共同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还未能形成真正能深度合作的校企利益共同体。

2.“校企合作”中校企需求不同步,企业热情不高。长期以来,开展“校企合作”都是“一头冷一头热”,学校开展合作的意愿很强烈,经常积极主动向地方企业乃至扩展到周边企业寻求合作伙伴。但是,从企业方面来说,由于参与“校企合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往往无法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动力明显不足。

3.高职院校自身科研能力较弱,无法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虽然现在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大部分教师除了具备教师系列的职称外都拥有某一专业技能方面的证书。但是,大多数教师由于缺乏在企业实际工作的经历,所以在帮助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以及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方面还显得力不从心。

4.校企合作缺乏互动交流信息平台。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还缺乏一个有效的、能及时相互沟通的信息平台。一般来说是学校需要落实实习基地、签订共同培养协议、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等事宜时才会与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联络,而企业只有在需要招聘员工时才会来到学校的就业部门进行洽谈。除此之外,企业与学校之间联系并不多。由于缺乏高效的互动沟通交流的校企合作平台,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就会非常困难,企业校企文化融合及优势资源互补也很难实现。

三、立足地区经济发展,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1.积极推行“校企双制”办学模式,让校企合作真正走向深入。各大高职院校应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并积极寻找相关企业推行“校企双制”办学。“校企双制”是指依据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规律,依托院校和企业双方优势资源,通过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院校出学位,校企联合招工招生、送岗送学、双制培养,充分发挥院校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建立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新的办学制度。目前,广东省政府为了应对该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针对出现的企业招工难、稳工难和学校招生难、培养难的问题,通过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创新并推行广东技工教育“校企双制”培养模式,建立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新的教学制度,使技工教育培养出企业满意、社会认可的技能人才。近年来,已经向企业输送了100万名技能人才,大力促进了广东省人力资源的优化提升和有效配置。

2.“工学交替”合作模式,让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的交替学习中完成学业。工学交替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工学交替也称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指职业院校学生在企业学习与学校学习交叉交替进行。高职院校要积极牵手地方知名企业,探索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与现场实训相结合,使学生在“边教边学、边学边做”中实现教学和实训、生产的互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生产与实训任务,掌握综合操作技能,从而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顶岗实训交替进行中完成学业。现有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广东省某职业技术学校食品类专业先后联手广州市长隆集团、广达香食品有限公司、深圳圣安娜食品有限公司、广州市绿茵阁西餐厅等30多家当地知名企业实施“旺入淡出,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即根据食品行业生产周期变化的额规律,编排教学计划,在非繁忙季节安排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校内实训,在食品生产旺季如中秋节、广交会、春节等,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践学习。

3.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服务社会能力。高职院校与地方区域产业的天然联系,使它们之间具有一种资源结构与功能设计的同质性与互补性,这种同质性与互补性也成为区域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坚实基础,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参与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其取得的成果与企业的生产实际更贴近,实用性强,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效益,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高职院校应抓住机遇,立足当地经济发展,积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为教师开展校企科技合作提供机遇,帮助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推动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努力实现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对接。如,江苏某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大生集团、江苏联发集团等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知名企业中的行业创新团队或技术工程中心,联合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形成我国纺织行业产业共性技术一流的研发基地,集聚和培养一批纺织科学与工程领域技术拔尖创新人才及高端技能型人才,取得一批有显示度的创新成果。

4.“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彻底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企业根据其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情况,与有关院校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由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要求进行培养,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学校来说可以针对用人单位需求和实际岗位需要安排、组织和实施教学计划;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毕业后就能直接进入相应的就业岗位,有效地解决当前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以往用人时出现的适应期长、所学非所用等弊端,极大地提高了人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益。这是一种能够很好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三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当地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壮大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顺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项目基金号:2012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高专院校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880101)]

(作者单位: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第五篇:案例解析银行与商业保理公司的合作模式

一、 再保理模式

再保理通常作为一种授信增信的模式存在于银行和商业保理公司之间,是保理公司的一种融资方式。本质上是债权的再转让,即企业将其因贸易产生的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给保理公司后,保理公司再将此转让后的权利义务转移给其他保理商的行为。

银行严格的风控体系使得优质的应收账款得到再转让,保理公司的流动资金得到补充,营运能力得到提高,并有能力进一步开展保理业务,使得实体经济中的企业得到更多的服务。

具体来说,银行通常会再转让一些成熟保理产品中的债权,这些产品针对特定的行业及细分行业,流程规范,风险可控。例如,鑫银国际保理公司针对航空业的机票收入循环保理产品,该产品从2010年开发顺利运行至今,得到了银行的认可,该行通过“再保理”模式受让了鑫银国际保理公司转让的该项目应收账款,全额发放了保理预付款。

此外,嘉融信(天津)国际保理有限公司在出口保理领域、渤海国际保理有限公司在租赁保理与物流保理领域、浙江大道保理有限公司在电子商务保理领域、中信保理(天津)有限公司在超市保理领域、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在租赁保理领域均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 双保理模式

国际保理通常为双保理。在双保理模式下,由出口商与出口国所在地的保理商签署协议,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双方也签署协议,相互委托代理业务,出口保理商根据出口商的需要提供保理服务。

FCI发布的《国际保理业务通用规则》(General Rules For International Factoring,简称GRIF)详细介绍国际保理业务处理的规则。国内保理商可以通过加入FCI或IFG称为会员,开展国际保理业务。同出口企业签署保理协议后,保理公司向进口保理商申请核准进口商信用额度。进口保理商一旦核准进口商信用额度,在核准额度内的有效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由进口保理商承担,保理公司可以据此对出口商融资。但是,保理公司并不是就高枕无忧了。根据GRIF,进口保理商有反转让应收账款的权利,进口保理商可以将已受让的应收账款再次转让回来,并解除其对反转让应收账款的所有义务。

在双保理模式下,即使已核准应收账款,也不能保证进口保理商承担信用风险。因此,保理公司不能因为双保理而放松应收账款审查。为了降低由此带来的风险,保理公司应了解贸易双方,确保出口商的履约能力,避免因货物质量问题而使进口商提出抗辩;同时,应了解进口商的资信和支付能力。因为,进口保理商作为出口保理商代理人和进口商信用担保人的双重身份,若进口商有偿付能力,则进口保理商的利益与出口商一致,它会竭尽全力争取自己或出口商胜诉,以便根据判决要求进口商付款,避免或减少损失;若在诉讼前己经获知进口商无偿付能力,进口保理商就有可能站在进口商的一边希望自己或出口商败诉,达到解除赔付责任的目的。进口商的偿付能力是进口保理商行为取向的关键。因此,保理公司审核进口商的偿付能力和进口保理商的信用。 1.主要优点

(1)出口商与出口保理商签订协议后,一切有关问题均可与出口保理商交涉,并可由此获得全部的保理服务,从而消除在语言、法律、贸易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障碍。

(2)出口商有可能获得条件较为优惠的融资。如进口保理商的贴现率比出口保理商低,可要求进口保理商以预付款方式或贴现方式提供融资。进口保理商按自己的贴现率将融资款项付给出口保理商,并由其转交给出口商。在这种情况下,出口保理商必须代出口商向进口保理商担保,对发生纠纷或违约行为的应收账款保证退还相应的融资款项。

(3)出口保理商不必深入细致地研究债务人所在国的有关法律、贸易习惯等就可提供各项专门服务,因为债务人所在地的进口保理商将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并为债务人核定相应的信用限额供出口保理商和出口商参照执行。尽管进口保理商对贸易纠纷不承担责任,但出口保理商可以要求进口保理商予以协助。尤其在出口商发生破产倒闭的情况下,进口保理商的这种协助对收回债款、减少损失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4)对于进口商来讲,它仅需同本国的进口保理商打交道,也免除了在语言、法律、商业习惯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困难。

(5)有了进口、出口两个保理商,才能使出口商的债权得到保障,督促进口商清偿债务。 2.业务流程 数据来源:银联信

(1)出口商与进口商有贸易意向或新一轮贸易需求;

(2)出口商向出口保理商递交买方信用额度申请表,为海外买方申请信用额度; (3)出口保理商向进口保理商申请评估买方资信情况并等待核准进口商的信用额度; (4)进口保理商对进口商的商业资信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初步确定进口商的信用额度; (5)进口保理商向出口保理商通知对进口商的信用额度结果; (6)出口保理商向出口商通知信用额度结果;

(7)出口商与进口商签订贸易合约,同时与出口保理商签署国际保理业务相关协议; (8)在被核准信用额度的情况下,出口商装运货物向进口商发货;

(9)出口商向出口保理商提供发货凭证及有关应收帐款债权转让声明及发票副本; (10)出口保理商向出口商提供发票金额80%比例的贸易融资; (11)账款到期后,进口商向进口保理商支付货款;

(12)进口保理商将货款转付给出口保理商,不时向出口保理商寄送对帐单的付款报告表; (13)出口保理商扣除相关费用后,将余款支付给出口商。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提供坏账担保服务,规避买方信用风险 【业务背景】

A公司是客户是一家汽车出口企业: 向德国某汽配连锁企业出口; (1)采用赊销方式结算; (2)应收账款的账期为60天。 【面临困境】

2个月后,德国进口商开始拖延付款,很快就进入破产程序,此时尚有60万美元的未付账款。 【解决方案】 由于A公司申请办理了出口双保理业务,此类买方信用风险由进口保理商全额赔付,A公司因此减少了60万美元损失。

案例二:银行买断应收账款,美化企业财务报表 【业务背景】

B客户是上海的一家上市公司:

(1)实力雄厚,获得多家银行授信,但公司资金充裕,导致银行授信额度大量闲置; (2)80%的出口业务采用赊销方式结算; 应收账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达40%。 【面临困境】

作为上市公司,B客户的应收账款占比偏高,影响了公司资产的流动性以及社会公众对公司财务状况的正确认识。

【解决方案】

银行为B公司办理了出口双保理业务,买断了B客户的部分应收账款: (1)B客户可在财务报表中直接减记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下降到20% (3)经营性现金流入大幅增加; (4)资产流动性得到有效改善。 案例三:提前收汇结汇,规避汇率风险 【业务背景】

C公司是一家汽车电子出口企业: 主要向美国出口点火线圈; (1)采用赊销方式结算; (2)毛利润率不到20%。 【面临困境】

由于汇率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C公司一年的汇率损失可能达到5%,大大减少了企业的净利润。 【解决方案】

C客户办理了出口双保理业务,银行买断其部分应收账款:

(1)C公司从银行获得了与其结算货币同币种(美元)的融资,可视同收汇; (2)C公司实现了提前结汇,有效规避了汇率风险,降低了汇兑损失; (3)提前核销、提前退税。

借鉴国际双保理业务,国内保理也可以采用双保理业务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买方银行和保理公司相当于进口保理商,卖方保理公司相当于出口保理商。我国幅员辽阔,买卖双方可能相距几千公里,保理公司难以了解异地采购企业的资信和偿付能力,借助买方当地银行和保理公司承担进口保理商的职责,能有效控制风险,提高保理业务效率。国内双保理业务是业务创新,国内没有相应的业务通用规则,需要卖方保理商和买方保理商协商确定各自权利义务。要得到保理公司和银行的广泛认可,需要做大量的宣传和营销工作。

三、 银行代理模式

由于资金实力不强、风险较大,商业保理公司业务范围受到限制,部分保理公司业务集中于咨询业务、经纪业务,甚至外账催收业务,对于涉及资金量大的业务,只能望洋兴叹。因此,在实际中,保理公司往往采取与银行合作的策略。双方可以形成一种合作模式,即保理以银行为主,保理公司作为银行的代理机构、分销渠道进行运作,从而扩大业务量,实现双赢。

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需要存货质押、应收账款转让或质押等来控制风险,但是银行没有足够的人力来监管存货和管理应收账款,银行业也不愿干这种费力费时的工作。保理公司根据银行的需求,接受银行委托监管存货和管理应收账款,为其提供相应服务,让银行专注做其信贷业务,通过分工合作加强业务风险控制,提高业务效率,促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实现保理公司和银行双赢。

银行(特别是股份制银行)人力成本高,人员有限,不愿花费精力开展前期调查,希望直接和目标客户开展业务,同时银行受经营区域,不能对异地企业办理业务。保理公司根据银行需求,作为银行一种营销渠道为银行提供服务。了解银行保理业务的条件,根据银行条件筛选客户并进行相关调查后,向银行推荐业务,银行审核通过后直接办理保理融资业务或受让保理公司应收账款办理再保理。通过保理公司的筛选推荐,银行扩展了营销渠道,并提高了业务的通过率,降低业务营销成本,并可通过保理公司跨越经营区域的限制。保理公司收取中介费用或差价,也突破资金来源的瓶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爱心助老事迹心得体会下一篇:案说交通运输行政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