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通”让化学实验教学绽放精彩——浅析“班班通”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2022-10-29

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寻求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变革,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益, 而“班班通”恰好能为这一目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设备支持。笔者现就“班班通”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一、激情导趣,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魅力度”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让其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是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目的的前提条件。教师利用“班班通”的视频和音频技术, 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较短的时间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学习的主动性。

二、形象直观,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可见度”

化学实验现象是得到化学实验结论的重要依据。可是, 在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中, 由于化学实验仪器小而且班级人数多, 后排同学根本无法看清实验中颜色的变化现象、气体的产生等实验现象, 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 而“班班通”却可迎刃而解。

三、节约环保,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绿色度”

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为了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会消耗大量的药品, 特别是分组实验, 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必须提倡实验“微型化”, 减少药品的消耗。而且, 所有实验都用药品直接完成也是不可能的或者不必要的, 比如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只要通过视频演示来巩固学生的认知就可以达到教学效果;甚至有些实验中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不利于环境保护。所以, 利用“班班通”播放实验的视频, 既可以节约药品和能源, 也可避免实验对环境的污染, 使化学实验教学实现“绿色化学”的理念。

四、去除危险,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度”

化学实验教学中, 一部分实验存在不安全因素, 甚至危险性, 在课堂上无法让学生探究, “实验”变成纸上谈兵, 生动的实验课变成讲实验, 记忆实验, 与新课标的初衷和要求背道而驰, 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借助“班班通”, 通过视频展示实验过程, 既保证师生的安全和保护环境, 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对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危害进行真实再现, 引起学生的重视,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

五、实事求是,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科学度”

有的演示实验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 教师无法演示, 学生也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跟踪整个实验过程, 所以也不可能通过实验得到正确结果, 很多时候教师只有无奈的给学生讲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使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成为空谈, 使化学实验教学的科学性无法体现。而“班班通”恰好能在体现化学实验教学的科学性上一展所长。

六、自我展示,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参与度”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多数时间都是教师的“独角戏”, 学生被动参与实验教学, 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没有任何帮助;就算有分组实验, 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有部分学生无法参与, 无法展现其对实验的理解和认知。而“班班通”恰好是所有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 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实验教学钟来, 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案例:在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的活动探究中, 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设计二氧化碳制取的装置实验图, 然后通过“班班通”实物展示平台将其展示出来, 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然后, 通过互动软软件中提供的实验装置,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己组装装置;最后, 再将学生带入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七、资源保留,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巩固度”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学生对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会随时间的推移有所遗忘, 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现象、结果和操作规范也不可避免的会遗忘, 但教师不可能再重复做这些实验。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班班通”在电脑上建立相应的文件夹, 将学过的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的视频资源按章节保留在电脑中, 让学生自己随时观看, 既可以减轻教师负担, 也可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笔者还利用摄像机将学生自己的操作摄制并剪辑成集, 以便学生观看, 回忆实验的操作要领。

八、网络互联,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开放度”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 课堂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因此, 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资源也不应再局限于书本, 实验设计也不应再局限于教师的思考, 这样不利于实验教学终极目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实现。教师通过“班班通”连接互联网, 收集和提供更多实验教学的资源, 启发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利用“班班通”为实验教学收集相应的资源;还可以联系其他教研单位进行远程协作共同完成化学实验课题。我们也可以利用“班班通”组建的学校班级局域网, 通过局域网视频会议技术, 开展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平行班级开展同一化学实验课题的探究, 使学生在更大、更开放的背景下, 有竞争、有合作进行化学实验探究, 并使化学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平台。

摘要:“班班通” (Class Access to ICTs) 工程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硬件基础。每一位化学教师都应合理使用“班班通”开展化学实验教学, 寻求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变革, 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教学效益。

关键词:班班通,化学实验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央电化教育馆.班班通综合解决方案, 2010.

[2] 盖光明.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的整合.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0, (5) .

[3] 马咏梅.刍议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科学, 2011, (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晃县农村网络信息平台建构与管理下一篇:试析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分组合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