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比方言更有魅力

2023-03-13

第一篇:普通话比方言更有魅力

普通话比方言更有魅力 辩论一辩陈词

尊敬的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辩友,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辩论赛。我方的观点是:普通话比方言更有魅力! 开宗明义,何为“魅力”?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魅力”即“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一种有魅力的语言,首先必须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吸引更多的人,为人广泛接受。众所周知,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它正以其无限的活力和生命力,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越来越多的人争相学习和使用。

我方认为普通话比方言更有魅力,理由有三:

第一,语言的本质功能决定了普通话比方言更有魅力。

语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是沟通交流。普通话作为一种通用语言,较方言有着更强的实用性和广泛性。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使用普通话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使用广泛度居世界第二。在人口流动加强,信息交换日益频繁的今天,普通话更是在促进沟通,消除隔阂,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上的发挥着方言无可比拟的作用。我国语言学大师周有光曾经说过:“一国之民,如果语言彼此不通,那是一盘散沙,不是一个现代国家。”现今,“说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不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现实的需要和历史的选择!

第二,普通话是方言的集成和升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普通话与方言相比,更具形式美感,它的音素更为齐全,节奏感、音乐性更强;它以北方话为基础,同时汲取了其他方言的元素,词汇和习语空前丰富,更富于表达力和感染力;普通话排除了方言中不规范的用语和词汇,形成了一种更规范,更易接受和传播的语言形式,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普通话可谓是取方言之精华,弃方言之糟粕,源于方言而高于方言,魅力自然更胜一筹!

第三,普通话的魅力在于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语言是文化存在的根基,也是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载体。纵览历史,从先秦的雅言、汉代的通语直到明清的官话、民国的国语,民族共同语承载着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普通话正承载着这项历史使命。然而,现有的很多方言则因缺少对应的文字记载,只能口口相传,难以长期传承和维系。方言文化的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普通话来阐释、传播和保护。由此可见,普通话有利于更全面、准确的记录和传承包括方言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其魅力是现存遍布全国的、繁杂的、无法统一和记录的方言无可比拟的!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普通话比方言更有魅力。谢谢各位!

第二篇:读书,让我更有魅力!

读书总结

读书,让我更有魅力!

----我的学识是他们前进的动力,我要为他们而努力读书。谢梅英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 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我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本人喜爱读书、甘于平淡,能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工作兢兢业业,身体力行。18年来我默默无闻地坚守自己的岗位,始终做到依法执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并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把学生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我还能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并与其他教师团结协作,携手共进,共创文明校风。

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参加五项基本功、普通话、计算机、新教材、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等培训。我还主动参加了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本科学历的进修,先后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浙师大大专与湖州师范院学院教育学本科的学历。在去年的业务考试中,我取得了90分的好成绩。

通过大专的自考学习,我拥有了较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在学以致用中形成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我的教学设计具有了针对性,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恰当地处理教材、选用教学手段和方法。会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经历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跳一跳再摘到桃子,注意让学生有成就感。我还善于鼓励学生,激发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让他们生活在课堂,生存在课堂,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在班级管理方面能带好学生管好班级,能创建优良的班风。

通过本科和农村教师素质提升的学习,我的教育观念更先进了。我善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去要求学生,善于驾驭课堂,善于反思,善于改进教学,具备了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指导新教师的能力。本阶段我驾驭课堂开始老练,能对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做出妥当的处理 ,能自觉按照素质教育的思想去培养祖国的下一代,时时不忘“教书育人”这一教师的基本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本人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德育渗透,注重学习方法指导,注重人格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2、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质疑求异,探索创新。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会着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等。

4、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讽刺、挖苦、歧视后进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因材施教,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5、做好学生的学习评价工作。评价学生导向正确,评价全面合理,以激励为主。既评价学习结果也评价整个学习过程。

6、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自觉地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给学生思考、学习、讨论的时间,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我有了系统的学校心理卫生学知识,使我开始关注如何让学生在我的课堂生动活泼地发展,健康地发展,快乐地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让 1

我能正确面对和处理好学生的负面情绪。重视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对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的培养,努力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我能将心理健康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烦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克服困难和超越自我的精神,提高他们的人格素质;能让学生了解自己、审视自己,学会求得帮助或自我调节;能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正确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这时期的我将教育学、心理学、心理健康学融合在一起,不但能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还开始思考如何让我的课堂充满教育机智?在处理课堂问题、班级问题、管理学生上开始讲究教育机智。注意给学生留下自尊,注意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完全民主化,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学习,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能够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创造时间。能善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允许学生出错,并给以改正的机会。教师不再单纯地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更懂得关心学生心理的细微变化,做到既理解学生又关心学生。开始提倡鼓励性教育,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有探究的机会、有创造的机会,有收获的喜悦、有成功的体验。让他们快乐健康、生动活泼地发展。

《中国师德手册》又教会了我宽容和赏识。它们让我对教学、对学生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它们让我用爱去宽容学生,信任学生!用爱去赏识学生,理解学生!我坚信:有了爱教育才会成功。“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是老师对学生最好的爱。赏识之爱才是老师最美的语言。我将用我的微笑和赞赏去拥抱孩子,我愿把爱化作涓涓溪流,浇灌每一位孩子的心田。我愿用崇高的师德去浇灌孩子们的心灵!我将努力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用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做到以下几点:

1、以宽容的心对待孩子,用积极的评价来鼓励孩子。

2、多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信伴随孩子成长。

3、用赏识的教育,让学生抬起头来,让他们的目光望着你,让他与您有目光的交流、有感情地交流。

4、用赏识的目光去发现孩子的美丽!《中国师德手册》是一本让我感动的书。他说:“爱乃宽容,爱乃信任,爱乃赏识,爱乃理解。有容乃大,用爱去宽容每一位学生,营造一个爱的“大家庭”,打破“只要范错误,就会受批评”的思维定势,用爱去感化犯错的学生,让他们主动意识到错误,愿意发自内心地改变自我,化“要我这么做”为“我要这么做”。是啊,爱更是一种责任和艺术!做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有责任引领他们张开理想的风帆,驶向梦中的彼岸;我们有责任引领他们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在无尽的天空。

所以除了参加主要的培训和进修,我通过书籍报刊杂志,网络媒体,身边的同事等其他的学习途径进行学习。因为工作的需要,我把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使学习成为一种自我发展的需要,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大量的自主学习,使自己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做贡献。终身学习,已在我脑海扎了根。我明白要想取得深厚的素养,扎实的专业,渊博的知识,就必须抓住每一个时机和场所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校内外老师学习、向自己的学生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引道道清泉,聚座座富矿,集百家所长,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使自身专业得到发展。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教育永远是一个开创的事业,教师永远是一个前进的职业。不学无术,不进则退,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飞快,要对学生负责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只能与时俱进、不断学习。

18年来,我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在工作中我成了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学生对我的喜爱就是对我最好的鼓励。让我欣慰的是:我曾任教多年的学生,有的毕业于浙大,有的毕业于复旦大学;我的学生杨金林已公费美国留学。他们的一张张喜报更坚定了我的信仰:我的一生可以默默无闻,但我的工作一定要对得起孩子们!我总是这么想:也许他们的幸福就藏在我的尽责里;也许他们的前途就藏在我的尽心里。所以我一直努力着。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我坚持着爱岗敬业,坚持着读书。多年来,教书育人已成了我心中的一种责任。读书也成了我一种自觉的行为。为了孩子的未来,我要潜心学习,与时俱进。为了孩子的未来,我要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在践行“学以致用中”,“读书”让我取得更好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成果。我的多篇论文纷纷获奖,我的教学质量逐年提升,我的孩子越来越喜欢我的课堂。有一年抽测,我带的班级取得了全区前七的好成绩。而我越来越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在我课堂生动活泼地发展。我希望他们一个个都能健康地发展,快乐地成长。他们健康快乐的发展就是我的幸福!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我要与时俱进,积极进取,不断学习,不断在读书中拓宽知识视野,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要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做到厚积薄发,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

“读书,让我更有魅力”是的,通过几年来不断地学习,我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 能力素养在逐年提高。“读书”使我具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态度、严肃的职业纪律、优良的职业作风、优秀的职业人格。“读书”让我成了一名人格健全,心理健康,高觉悟、求上进的教师。读书,让我更有魅力!读书,让我喜欢上了驾驭课堂,喜欢上了教学设计,喜欢上了研究课堂,并立志改革教学创新课堂。读书,让我对我的工作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我想我会继续潜心学习、与时俱进,让孩子学习的环境更健康,更积极,更向上!五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又开始了,我期待着它!期待着它带给我新鲜的东西,期待着它带给我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益的东西!因为我一直相信开卷有益!

我想起了南京一位小学教师斯霞,教育就是她的生命,孩子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她在生命的终点也要坐上轮椅看看熟悉的校园和聆听那朗朗的读书声。她是幸福的!因为她有精神信仰!

2011.10.

第三篇:浅谈如何让语文课堂更有魅力、更有效果

(语文科组校本培训心得) 均安职业技术学校

陈宝华

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授的主要手段,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也主要是通过课堂这个媒介,如何让语文课堂更有感染力、更有吸引力、更有效果,是每一个有教育理想的语文老师所思考、探索的问题。让语文课堂有效的方法是运用智慧,在课堂中的各个环节都闪烁出智慧的光芒。 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课堂,每一堂课都要精心设计,力争让课堂变得靓丽无比,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如何让语文课堂更有魅力、更有效果呢?这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考虑要周全。香港著名推销商冯两努说:“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我们的语文课堂有了充分的准备和精心的设计一定会很成功。

有句话说得好,“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我看教学也是如此,想漂亮还得有使自己漂亮的良方,下面我就粗浅地谈一下扮靓课堂的智慧方法。 首先,开场要闪亮。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住。”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让开场闪亮的方法有几种。 第

一、用诗文导入。 用诗文引入课文,使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呼吸着古文化带来的芬芳,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以其独特的手法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写出了荷花盛开的绵延不绝,绚烂生动的景色。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那么,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受导语的感染,学生为诗歌的灵动和诗人的多情所吸引,很快就被课文中的自然美与人文美所吸引。

第二、运用旧知导入

运用同学们知道的知识去导入课堂,让学生像过电影一样,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成功地再现旧貌,他们叙述已经学过的知识,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循着旧知导入新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比如在学习文言文时,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

第三、运用设问导入

运用设问导入,往往能够让学生积极地思维集中到课堂学习的内容上来,展开积极地思考。学习必修三《动物游戏之谜》一课时,我提了这样几个问题。你们知道动物为什么游戏吗?黑猩猩掌中戏水的游戏是怎么回事?有人说河马玩浮叶,渡鸦滑雪梯是自娱自乐,你觉得呢?黑猩猩玩棍子、动物“捉迷藏”和追逐游戏是不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呢?羊奔跑跳跃、北极熊夏季进行的各种游戏是通过游戏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生存能力吗?通过提问导入,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进行思考,很感兴趣地进入所学的课文。

第四、运用视频、音频导入。

优美悦耳的音乐是一种享受,陶冶情操,美丽的画面也是一种视觉震撼,学习岳飞的《满江红》和李清照《一剪梅》时,我播放《满江红》和《一剪梅》的歌曲视频,唯美的画面加之动听的乐曲,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岳飞驰骋疆场、挥洒热血、精忠报国的热血场面,也感受到李清照缠绵悱恻、摄人心魄的离愁和思念。 其次,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要有智慧。

语文教师更多的是需要考虑如何通过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运用富有激情的教学智慧,让所有的学生能学习、品味到原汁原味的文学精品,在愉悦中提高语文素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可以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的光芒。 一是语言富有智慧,有诱惑力。

学生听得是否专心,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是否具有诱惑力。英国教育家吉尔伯特·海特认为:“如果一个人善于运用语言,即使他是个二流的学者,也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否则,即使他很有才华和灵气,也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教师的语言,可能会成为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习的“兴奋剂”,也可能成为学生恹恹欲睡或呼呼大睡的“催眠曲”。教师的语言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兴奋剂”而不是“催眠曲”呢?运用丰富性的语言,尽量使学生有所收获或启迪;运用简洁的语言,尽量精炼,不讲废话;运用条理的语言,逻辑性强,不颠三倒,条目清晰,不混沌不清;运用形象性的语言,使语言富于变化,绘声绘色,吸引注意力;运用趣味性的语言,注意语言的幽默感,使语言有意趣。吉尔伯特·海特指出:“幽默有各种功能,最明显的功能是幽默能使学生富有生气和积极注意。”

运用富有感情的语言,注意跟学生进行情感沟通。

二是所提问题闪烁智慧,具有吸引力。

设置的问题富有智慧和吸引力,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呢?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题的质量。对学生有吸引力的问题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难度适中。所提的问题应是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由于学生的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在照顾大多数的前提下,还应考虑“两头”的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要尽量让他们也能“够得着”。

另一个是富有启发性。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有意义,有趣味,使学生感到值得思考,愿意思考。尽量少提直接读课本上的内容就能回答的问题,最好提问需要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回答的问题;不能只简单提“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问题,而应多提“怎么样”“为什么”等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是巧妙设计活动,充满感染力。

要使学生积极地动口、动手,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尽量提供机会。课堂上应多设计学生动口、动手的环节。特别注意的是,能让学生说的内容,教师决不能代劳。一般课堂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是应该让学生说的: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对本节将要学习的内容已经知道了多少,想要知道什么;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什么疑问、不同见解或联想、感想等。

第二,提出明确要求。说什么、做什么,怎么说、怎么做,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有的说、有的做,会说、能做。

第三,采取激励措施。除了学生回答的问题或动手做的内容要让学生感兴趣以外,教师还应采取必要的外部激励措施。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成就感,使课堂活跃起来,充满感染力。 四是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师生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要在上课时保持住微笑的状态,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做好铺垫。注意问题设计,要让学生引发好奇或思索。在课堂中营造轻松氛围,师生做到拥有平等话语权。真诚的理解和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使学生有积极的认知兴趣。教师必须在人格上尊重学生个体,深入了解、理解学生的所思所为。教师要用赏识的目光注视着学生点滴的进步,用激励的话语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用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学生前进过程中的失误。学生充满自信,课堂变得充满活力,学生兴高采烈、激情飞扬、天性与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了,才能让学习更有效果。

再次,不失时机地巧设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法,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既学习美术基础的内容,又体验艺术美的魅力,达到陶冶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运用情境教学首先需用“着眼发展”的观点,全面地提出教学任务,而后优选教学方案,根据教学任务、班级特点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创设情境的途径。

在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教学目标的变换,学生的心理和接受能力也在变化,并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情境教学法可以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师有意识地运用一些辅助教学手段对教学环境进行设计和布置,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情绪,使之积极投入美术活动的教学方法,方式灵活、操作性强、易于掌握,特别是对群体学生更有利。

1.生活展现情境

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讲授《故都的秋》一课的时候,安排在秋季,学生漫步在落叶纷纷的林间,观察秋雨过后的沁凉,更深切地感受秋味。

2.历史再现情境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虚拟情境。利用影视、摄影、图片或者媒体网络把历史情景再现到屏幕上,把学生带到具体情境中去,激发他们的联想,使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巨大的感染和共鸣。如《茶馆》、《荷花淀》这类文章不了解历史背景不足以准确把握文章主题。

3.表演体会情境

指导学生模仿主人公的情绪、动态、表情、神态等,揣摩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心理变化。在学习《窦娥冤》、《雷雨》、《葛朗台》等文章时,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们投入地演出,再现了文章的情境,使学生们如身临其境,学生们把每一个人物角色演得栩栩如生,学生的学习激情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的效果也是非常好。

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情境教学中,对应的是学生的体验。体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视觉体验、实践体验、想象体验、审美体验„„情景教学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对学生的体验产生影响,通过学生的有意识的艺术整合和再创造,让学生获得审美感受、情感陶冶。

最后,巧抓细节,运筹帷幄。 老子说:“天下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学细节看似随意,而随意中饱含着爱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体现着思想;看似细微,而细微中表现出艺术;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藏着智慧。一句话,教学细节与教学理念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

以下几类教学细节是需要我们关注和捕捉的:一是文本潜在的教学细节,如文本的空白处、隐含处、关键处、延伸处、情感处等;二是文本对话的教学细节,包括教师对文本“内核”的独特建构和智慧生成,对语言范式的敏感把握,学生对文本词句的独到感受和理解,以及教学进程中师生对文本的深度开发、深层探究等;

教学细节的捕捉常常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难以一概而论。但是,预设与生成是新课程语文课堂的一大特点,缘此,我们可采取“大处着手,小处着眼”的总体思路,从课前和课中两方面着手去捕捉细节。

一是预先打造。教学细节是可以“打造”的,有些细节表面上看是信手拈来,即性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具体的方法如:1.品味,推敲“显点”的语言内涵;2.挖掘,显现“隐点”的潜在信息;3.延伸,扩大“拓点”的知识容量;4.巧用,发挥“盲点”的应有作用;5.体悟,感受“情点”的思想流动;6.争辩,提升“异点”的思维品质;等等。

二是现场捕捉。现场生成的教学细节无处不在,又难以捉摸,也许隐藏在奇思妙想、胡思乱想中,也许存在于顺水推舟、逆水行舟中,也许出现于锦上添花、画蛇添足中„„但只要其中蕴涵着闪光点、生长点、链接点,哪怕是微乎其微的,教师就要挖掘、开发、引申、利用,见机行事,优化教学。方法如:在偶发事件中捕捉细节;在拓展迁移中捕捉细节;在课堂倾听中捕捉细节;在语言实践中捕捉细节;在质疑释疑中捕捉细节;在谬误产生中捕捉细节等等。 发挥细节优势重在要把细节做“大”,赋予细节更多的教学价值和功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或突破知识之限,由单纯的“知识教学”提升到“三维目标”的整合,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或走出文本局限,引导学生在辨别与批判中张扬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使细节成为牵扯学生心灵的琴弦,憾动学生的灵魂;或及时捕捉并巧妙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实现言语与意义的交融,与精神的和谐共生;或把教学目标直指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叶圣陶说:“咱们自己的好东西不要丢掉,不要妄自菲薄,不要一切跟人家走。”在细节的挖掘方面不能跟在别人的脚后面亦步亦趋,要做到细心发现,灵活发挥,独出心裁。

以上几点是我对如何使语文课堂更有更有魅力、更有效果的思考。要想达到预期效果是极其不易的,即使是精心设计和准备也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突变,因为课堂是灵活多变的,学生的思维也是活跃不定的,正是由于它的变幻无穷才让我们有了思考、探索的必要,才更激发了我们挑战的欲望,也更加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念。把握课堂中的小细节,并智慧地处理课堂中出现的小问题,方可掌控全局、运筹帷幄,让课堂闪烁出智慧的光芒。

总之,扮靓语文课堂,让它的外表靓丽起来,内在里博今览古丰富起来。不但有一个光鲜的外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要有一个深厚的内涵打动学生的心。这样表里合一的美才能让语文课堂出神入化,才能使老师教得自信,学生学得起劲,语文学习才更有效果,更有感染力。

第四篇:让语文课堂小结更有魅力

刘艳芳

关健词: 课堂小结有魅力有效

课堂教学小结是依据课堂教学计划,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一个特定的学习任务,它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一节课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话,那么,一个出色的课堂小结,可谓是锦上添花,能为一节课增色不少。尤其语文课更注重语言的艺术,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小结更有魅力呢?下面是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中课堂小结的不同方法和类型以及小结时应注意的事项,总结出来的几点体会。

(一)、归纳概括式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的内容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在课堂教授将要结束时,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简单明了、准确精练的概括、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形成条理性,起到突出主题,升华认识的作用。这也是教育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总结形式。

如在上《雷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小结:“无论是从故事层面、戏剧效果,还是从更深的人生哲理意蕴,不管从哪种角度而言,《雷雨》都是一部值得一读的精彩之作。这里有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有着最“雷雨”式的女人,也有着如“一棵弱不禁风的草”般的男人,有在岁月中历练得冷酷但仍然存在着一丝温情的老人,也有对生活尚充满幻想的孩子。在这最浓缩的时间与空间里,所在的人都在纠缠着,挣扎着,或为了实现救赎,或为了追求梦想,或为了保持一点眼前的平静。但一切的努力都是无力的,最终的毁灭是无可避免的。《雷雨》的悲剧,其实就是一个封建民族的悲剧。剧作者借周朴园的一家将一个完整而有一定长度的行动展示给读者,让我们去感受这个充满罪恶的制度,跟作者一起去发泄被压抑的愤懑,抨击旧中国的家庭和社会。”这样的小结,既让学生对整部《雷雨》的情节人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又明确了对主题的认识。

(二)、拓展延伸式小结

为了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其他的学科和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学会初步的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讲解将要结束时,可以在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如在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分析讨论了林冲的性格之后,下课还有几分钟,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林冲是被迫上了梁山,那么上了梁山后的林冲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提完之后,教室里顿时热闹非凡,没有看过的人就胡乱猜想,看过的人就讲得头头是道。在下课铃响的一刹那,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他们写出上梁山后的林冲的思想性格,并以实例为证。这样的课堂小结(含课外作业)。即回顾了课文的主旨,又培养他们学习语文、古典文化的兴趣,还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小说主题更深切的理解,对封建社会更深刻的了解。这样的延伸,可谓是一石数鸟。

(三)、思索悬念式小结

中国的古典章回小说用:“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的结尾,吸引读者的阅读欲望。同理,教师为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留下难以忘记的印象,并为上好下堂课埋下伏笔,课堂小结可以“引而不发”。这样,为以后要讲解的内容作一些衔接上的准备。这主要从教材的总体把握上加以考虑。因为课文与课文之间,往往有主旨的相似性,写作手法的共同性。有些课文就可以通过这一点“接近”,可以相互引述。如在语文教材中,课文《关睢》之后,紧接着就是《蒹葭》。那么在总结《关睢》之时,可以略微强调一下青年男性对“窈窕淑女”的思念,“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为下文《蒹葭》中感受“思而不得”作好情感上的渲染。而《关睢》中的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手法,更是在《诗经》的其他篇章里可以找到回应。

(四)、品读感悟式小结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语文课中有好从课文需要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原著进行品读。我上《边城(节选)》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小结:“缠绵的情思是世上最美的情感之一,那爱不管是凄婉抑或豪迈,都永远那么美丽,于是李商隐说:“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鲍照也说“两相思,两不知”如此之凄婉,如此之缠绵,沈从文用湘西的青山绿水、古朴真淳的世俗人情去反照他心中的缠绵而质朴的爱和那人性之美。去翻开《边城》的原著吧,你所获得的将不只是文学艺术的美的享受,更有对心灵人性的滋养与疗补。”这个小结照应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感情有朦胧向往的心理特点,他们自然愿意去深入了解原著。

课堂小结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不仅仅是出于教学环节的完整性的需要,也不仅仅是内容和知识点的归纳,是构建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必不可少的环节。画龙点睛的课堂小结,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发展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会依照课前的设计:导入——讲授——小结,努力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力争使课堂教学做到水到渠成,自然贴切。但课堂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憾事:其一,课堂教学内容过快,小结留有的时间过多,学生无事可做,教师只得胡乱布置一些“杂事”混时间。其二,是教学内容过多,时间来不及,快下课时只好三言两语仓促小结,这样学生既无法回顾当堂所学的知识,更无法说是承上启下了。针对这些平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在设计课堂小结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走过场。要有目标性、针对性,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重点要突出,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小结要有特色,要有浓

2缩的“提炼”艺术,在设计过程中,应抓住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做到少而精,要简明扼要。

(二)、忌包办代替。要有引导性,让学生参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和归纳,将所学的知识默化、内化,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展现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三)、忌格式化。课堂小结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文因人制宜,选用恰当的形式和方法,要新颖有创意,充满情趣,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一个好的课堂小结,能使学生所学变得条理,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能引起学生调查、探究的兴趣,也能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学习过程,从而使一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点。只要我们努力的去思考,去尝试,去探索,相信我们的课堂小结,一定能结出自己的独特硕果。

第五篇:拥抱比耳光更有力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因为一些错误而付出沉重的代价,也许因为这些错误曾被人误会,也许因为这些错误,曾经挨过打……如果孩子犯了错,作为家长该如何处理呢?下面是我个人针对的具体事例而做出的相对措施,可能也有不足之处,仅供家长们参考。

下面我就讲一个生活中的一个小事例:孩子想从冰箱里拿饮料,取出后刚走几步就失手将瓶子掉在地上,顿时厨房狼藉一片。闻讯赶来家长肯定会上前批评,有的家长会动用武力,打一耳光,这是的孩子已经知道错了,在加上你的不良手段,你说孩子怎么不会叛逆呢?针对这个事例我会给紧张害怕的孩子一个拥抱并说:“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饮料洒在地上,真有意思,这么热的天,玩这些冰凉的饮料一定很有意思,孩子,既然饮料洒地上了,在收拾之前你想玩玩吗?”“这毕竟是你洒在地上的,孩子我这里有抹布,你玩过以后要自己清理。”接着继续说:“你该才为什么拿饮料瓶失败了,这说明你还没有学会如何用你的小手拿一大瓶饮料。现在我们去院子里用瓶子装满水,看能不能发现一个运输方法,使瓶子不会掉在地上。”通过反复的实践,让孩子自己寻找方法,谁说只有老师才能教孩子,其实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方法对了,同样是给孩子上了一节生动丰富的课程。

可见,怎样的教育才是最有效、最人性化、最有力量的和最容易让孩子接受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平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下一篇:乒乓球选拔赛上的讲话

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