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玉平老师报告有感

2023-04-12

报告是在工作或项目事后编写的,所以报告具有总结性、叙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格式编写,才能编写出有效的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听李玉平老师报告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听李玉平老师报告有感

听李玉平老师报告有感

《第一届教育创新讲坛》学习体会

【转载】书法精品作___启功先生

《第一届教育创新讲坛》即班主任工作学习体会

2013-04-19 11:19:12|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大中小 订阅

2013年4月14日,我和同事一起参加了在实验中学举行的《第一届教育创新讲坛》,如沐春风,一些教育理念非常新颖,班主任工作方法独到,实用。现与同仁分享。

上海师范大学的李玉平老师深知微笑的力量的巨大的,所以讲座伊始就出示“奥式微笑”,自信优雅的奥巴马真诚的微笑使大家精神放松,然后出示照相的过程,结果照片出来却出人意料——是抿嘴挤眼的猴子的脸!哈哈哈哈,我们忍俊不禁都哄堂大笑。气氛活跃极了。我对李老师心生佩服。接着,李老师要做3个游戏,教给我们做记录的方法——把记录本中间对折,左边是记录(学习栏),右边是反思(思考栏),这个方法非常好,希望同仁以后借鉴。随后李老师请几位自愿者到台上观察记录并描述自己的体会。自愿者观察团发言:每堂课从快乐开始。

第一个游戏是30秒钟能拍多少下手?老师们看着大屏幕上计时器使劲拍着数着,有拍100下的,有拍110下的,不一而足。同事们有的很兴奋,有的大呼上当:“这个李老师是想要30秒钟的掌声吧?”呵呵,其实这也不失为我们上课前的小把戏是不是?既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拍手益于健康长寿啊。(嘻嘻嘻)自愿者观察团发言:这个游戏可以挖掘人更大的潜力。课堂上与班级管理中都可以用计时器,教育学生珍惜时间,提醒老师构建高效课堂。

第二个游戏是把两只手按不舒服的方式翻转指鼻,分开。这个游戏我没有学会,不好意思,呵呵。争取和白红梅学会。自愿者观察团发言:改变从习惯开始。教育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方式的改变,更是思想的改变。注重过程和细节。

第三个游戏是高塔手。双手十指对支,中指对屈,第一关节紧贴,先分开拇指(表示

自己的父母,长大了要分开)。接着食指分开(表示自己的兄弟姐妹,长大后也要分开)。最后小指分开(表示自己的儿女,他们长大后要和自己分开)。只有无名指无法分开(表示自己的爱人一生都无法分开)。呵呵,多么有爱的小游戏啊,蕴含人生哲理。自愿者观察团发言:无名指是支撑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找准支撑点。其实爱人就是我们生活与事业的支撑点。

李老师列举一些案例,详细介绍班主任工作。

案例

一、两个班举行篮球比赛,一班失败了,队员互相抱怨,班主任应该怎样应对?失败——挫折教育,成功——成功教育。李老师说:“班主任要告诉学生胜利了哪些事情是好的,哪些事情是不好的?失败了哪些事情是好的,哪些事情是不好的?”

案例

二、一个叫小芹的同学演讲失败,但屡败屡战,因为老师教育她付出就会有回报。她找到老师问:“不是说付出总会有回报的吗?”老师应该怎么办?李老师说:“付出了并不是就一定得到奖杯,重要的是过程,回报的是未来,和学生讨论比赛对成长的价值。”自愿者观察团发言:处处有机会,事事是舞台。

案例

三、同学吵架,老师怎么办?其实同学之间有小摩擦很正常,但是怎样正确的引导处理?李老师出示了一个“十字图”,用“十字图”从四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分为——同学怎样看?自己怎样看?老师怎样看?家长怎样看?比如老师提问后,学生就是不举手,原因何在?先从学生角度分析,怕回答错了老师批评、同学嘲笑;没有(缺乏)学习主动性。从老师角度分析,老师讲得太快,没听明白题目意思...... 案例

四、班级公约。“我们的约定”,学生自己讨论制定的班级制定,动手绘画。第一条,眼睛看着老师。后面画一个明亮的眼睛。第二条,用耳朵听。后面画一只耳朵。第三条,闭紧嘴巴。后面画一张紧紧抿着的小嘴。呵呵,多么可爱的班级公约啊。我相信学生们都会认真遵守的,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约定。比我们从网上下载的条条框框式的公约来的有用。有许多制度说到做不到,就是操作不具体。我们要把话说具体,一切细化,可操作。

案例

五、“y图。也是分开角度思考和计划。

总之,我学到许多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我一定会活学活用,应用到我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和我的学生们教学相长。

昨天在实验中学听取了李玉平老师的专家讲座感觉受益匪浅。

首先,他作报告的方式非常的新颖。我们首次接触了“微电影”。在一天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边玩边学、边乐边学。

其次,他的许许多多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创新运用的。比如两栏笔记,比如“十字分析法”,比如“y型分析法”等等。

最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老师说的:少说正确的废话,多做平凡找准一口井,深挖下去!

2013-04-21 12:26:28| 分类: 教学反思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通过对李玉平老师专家讲座的再三观看,我发现李老师抓取的都是我们身边的小现象、小问题·····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小事。

为什么我们就能视而不见呢?为什么我们就没发现小问题里的大道理呢?这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么小的问题根本就不用我们出手,我们都是干大事的人,这样反而使小问题累积成了大问题。我们都存在着视觉的盲点。

其实,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从很细微的一件小事开始的。李玉

平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ppt我们都多多少少的用过,但从来没有往更深层次去考虑,更不用说利用ppt制作微电影啦。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试着弄弄“微电影”寓教于乐。

在对待孩子上课不举手这一问题上,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可能李老师讲到的我们也都想到过,但是我们却很少去思考这些表面现象背后的问题进而拿出解决的办法来。李老师先用“十字分析法”分析孩子不举手的原因,然后层层深入的去寻找表面现象背后的问题。经过层层剖析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这一小问题但却是相当麻烦的小问题迎刃而解。

所以,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我会慢慢的注意这些小问题、小现象并且利用李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深挖下去,直到问题得到彻底的、圆满的解决。 打开教师思维 拓宽班级管理思路

——聆听李玉平老师讲座有感

侯营联校马屯小学 赵凤春

在聆听李玉平老师的讲座之前,我就经常这样,每天忙忙碌碌,疲于应付班级中的日常小事,常常是按起葫芦起了瓢,没有让人安生的时候。心中非常苦恼,不知该从何入手。 李玉平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打开了教师的思维,为我们提供了班级管理的新思路。比如,学生打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把打架事件平息掉。而李玉平老师的思路是这样的:第一步,用十字图从自己、同伴、老师和家长四个维度分析出学生打架的原因,第二步,根据分析出的原因找出相关策略。最后,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渗透这些策略。这样,班级中基本不会出现打架事件,即使会有,学生自己也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其他的同学也知道自己面对同学打架时该做什么。

确实,我们在解决班级问题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办,而不去思考原因,结果导致解决的只是现场的问题,学生和老师都没有从中学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智慧和素质。我们过于关注事件本身,抓不住事件的本质。李老师指导我们先找原因,然后根据原因找出相关策略,最后有针对性的运用相关策略。

的小事。不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学会接地气。篇二:暑期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暑期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短短三天的青年教师培训即将结束,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每一次讲座都有新的收获,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说实话,在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老师也曾讲授过如何当好一个老师?如何教好一堂课?但那个时候,作为学生的“我”与今天一个双重身份的“我”听课感受有着太多的不同,今天我是带着问题来听专家及优秀教师们的每堂课,从中我学习到了很多,感受颇深,下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强化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的老师

教师,这个职业神圣而光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一点非常重要。另外做一名合格的老师还体现在课程改革上,印象最深刻的是李海勇校长给我们上的一课《新教育风暴》,李校长首先谈了自己从教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感受到教师这一职业的不易,要想做一名好老师,需要长时间不断积淀的过程,如在反思传统课堂问题的基础上,展开新的教学尝试,每一个阶段是需要付出百倍艰辛,因此,我们选择教师这职业,就是要不怕吃苦,乐于钻研和奉献,熟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更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涵义。

强化自身素质还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李校长谈到山西泽州一中学导螺旋大课堂的成功经验。在他看来,传统课堂的核心是知识的传授,而新课堂会的核心是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围绕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教师不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讲述,而是站到学生的身后,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成果,聆听和帮助学生。撤掉了教室的黑板,给学生展示用的白板,变身成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因此要想从真正意义上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就需要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日常积累做起,不断的提升面对新教育风暴的创新能力,强化自身素质。

二、取众人之长、补己之短。

这次培训上,许多优秀教师专家与大家学习交流,讲台上老师们或睿智,或细腻,或幽默的阐述,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带来一次次深深的触动,让我感同深受;一句句诚恳的建议,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让自己再一次去感受,去回味,去享受,去思考。这次的培训课上,李玉平老师的《微课程》一课,让我非常振奋,没想到李老师能将枯燥无喂的课程利用微课程设计的的生动异常,而且,我尤为欣赏他的微课程创作风格,大胆、幽默、激情,完全不像是在讲课,更像是导演一部影片,把一些枯燥无谓的理论性知识结合到现实生活当中,能无时无刻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我想这就是微课程的魅力所在吧!

三、总结教学经验,做好课堂开发向课程教程的转变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在上好课的同时,还要给自己一个定位,给未来职业生涯做好规划,不能一味的去教学,教好一堂课了,就万事大吉的想法是万万不能的,要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不足。这次培训课上,王能智老师使我颇受鼓舞,他给我们交流了教师进修课程教学开发的一系列过程,我佩服他们那种严谨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科学

研究态度,及永不放弃的探索精神,教好一门课程并成为这门课程的骨干老师是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应该抱有这种进取的精神,当然也要求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拿破仑曾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要说,不想当骨干教师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我们在教好课的同时,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不畏艰辛、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争取在自己教学生涯有所成就。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充电机会,由衷感谢教育局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同时也给我日后的教学起到了引导作用。作为一名年青教师,我在日后工作中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碰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只有通过自己反复地研究和领悟,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这一信念不仅是促进教育教学的动力,更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时刻谨记而不能丢弃的精神支柱。篇三:培训学习心得 青岛版

尊敬的校领导,各位老师们:

下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能给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让我去泰安参加了山东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材(青岛版)备课研讨会即教材培训会活动。

这次活动分为三部分:1|、编写组专家介绍青岛版教材修订情况;

2、李玉平老师曹培英老师的报告——《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的理论辨析》;

3、2节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最后老师作了点评,大会总结。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重新认识青岛版数学教材。

编写组专家张风武老师介绍,青岛版教材的修订依据是根据一线老师的经验、新课标的内容,还有时代的发展需要。修订后的内容有了较大的变动:

1、素材更加均衡。 以前选取青岛的实例很多,现在情境图更加大众化,各地区都可以使用。

2、情境图更加简洁。以前情境图包含的信息很多,比较复杂,现在减少了,具有针对性。比如《字母代替数》、《平行四边行的面积》情境图的处理。

3、知识结构更加合理。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分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学习,先学特征——后面积;多边形的特征一个单元,后面直接讲解面积;《简易方程的意义》,借助天平来理解。

4、本质美才是真的美:合作探究更细化。

强化数数,9

7、9

8、99——100,9个十——10个十,也是100。不再单单强调10个十是一个百。关于运算,强调运算意义,夯实运算概念;直观呈现算理,突破计算难点;重视估算编排,强化估算意识(区间);结合具体情境,掌握运算顺序;重视直观操作,探索图形特征;沟通知识之间联系。

5、自主练习更有针对性。改进习题的设计与运算顺序,调整难度与梯度。

6、落实了思想与方法目标。增加了《解决问题》《智慧广场》。

7、强化数学活动经验。经验载体:操作、实践,步骤:想问题——做规划——动手做——回头看(反思)。

8、调整《统计与概率》:三年级删除。

利用讲数学故事,编排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调整混合运算与应用题的编排方式。应用题不强调一人多法以及运算的先后顺序。

10、课件、多媒体资源统一制作,以后会不断丰富。

总之听后感觉很好,值得我们期待!

二、李玉平、曹培英老师的报告——微课程、翻转课程。

李老师幽默风趣,结合教学实例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微课及怎样制作微课。微课就是把自己要教的内容录制成一短小视频挂在网上,可供学生们随时随地看。它最早起源于美国可汗学院。李老师还介绍了十字法、两栏记忆法、钟表法等解决问题的,让我深受启发,收益匪浅。曹培英教授对微课程和翻转课堂进行了自己独到的分析,听过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很多认识是错误的,在教学中存在很多误区。

三、通过听课学习,我对以下几个方面感触颇深。

研讨会上2节课中,其中1节是《估算》,第2节是关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每一位老师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全新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设计,有效地小组合作,满怀的激情,精彩的辩论,层层深化练习,让我再次体会到数学课堂独有的魅力!

1、每一节课都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最后应用于生活。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设计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

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2、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探索的过程,学生主体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新《课程标准》在继承“双基”传统的同时,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出进一步揭示了数学教学不仅是结果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过程的教学。数学教学必须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经历过程”,是一种充满情感、富于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活动。

5、“听课后”要善于反思,反思才能不断的进步。

一路走来我发现:“听课后”比“听课时”更为重要。我们可以从正面、反面等多个角度去反思,去猜想。曾经在听课的时候,往往会不由自主的想“如果是我,这个环节我会怎样处理”,只有在听课后才会有真正的解答。

总之,此次活动中的每节课,犹如朵朵鲜花,多姿多彩,争奇斗艳。台上讲课老师的投入,台下听课教师的专注,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最后徐云鸿老师的四个问题:怎样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怎样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怎样培养数据分析观念?怎样培养符号感?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徐老师还提到一种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自己组织、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辩论解决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完全由学生“独霸”,老师在那里都显得多余。这是一种怎样的课堂呢?难道这就是“最理想的课堂”吗?

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优秀教师的素质,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不过它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我会以此为榜样,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上下而求索

很荣幸参加了这次的山东省青岛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暨教材培训,学习过后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就象别的老师经常告诉我的:“平时要多学多听,学习的同时更需要积累和沉淀。”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次积累和沉淀下来的收获。因为每人的观测点和着重点各有不同,所以这次我想跟大家分享怎样打造一节“瘦身而高效”的课堂。

一、提质减量,“瘦身”课堂问答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听优秀老师的课会发现,在他们的课堂上,问题不会太多,但都是经过反复推敲,慎重考虑的,如果老师没有对问题的设计足够重视起来,就会出现提问过于简单、指向不明、偏题等现象,所以精心设计才可能感受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场面。

(1)问题的高效

在张老师的《小数乘整数》中,在根据信息提问题时,第一个学生只回答了所提的问题,于是张老师及时抛出了“谁能把他的问题和相关信息连起来回答吗?”和“谁能象他这样再提个问题吗?”就很好地规范了后面学生的回答。

再如在谷老师的《平均数》中,在学生们要选派候补队员上场时,她问到:“选一名投篮水平高的队员上场,派谁上场?”这样就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投篮得分上,而不至于分散到跑得快、跳得高??那样的无关因素。

这就说明,有价值的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思维,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出一个问题

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最能拨动全体学生的思维之弦。因此要提高问题的质,减少问题的量。

(2)评价的高效

老师的评价同样很重要,同时还要注意到生生评价。作为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都应是准确的、正确无误的,否则会误导学生。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要是非分明,不模棱两可,这样的评价才有份量,尤其是学生回答错误、做题错误时,老师一定要指出错在哪里,所以评价语言的妥当与否,对一节课的有效性,甚至是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经济用材,“瘦身”教学素材

就象徐老师的会议总结时说到的:“研究方法、步骤必须由我来提供吗?”我们不妨反思,什么样的学习材料适合学生探究?是否这样的探究,缺失了学生主动寻找材料的过程,反而影响到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意识的培养。听优秀老师们的课也会发现,他们大部分选用的素材并不多,但正是凭借着对比较少的素材的灵活变化和高效使用,创造出了充满活力和张力的课堂。

在王老师的《方程的意义》中,在把黑板上的式子进行分类之后,通过用圈把等式和方程圈出来,到这里对黑板上式子的应用并没有结束,王老师依旧利用黑板上的式子帮学生顺利地用集合图表示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20+x<10020+x<100 x+20>50 x+20>50 50+50=100 50+50=10050+50=100 等式 10+10=2010+10=20 10+10=20 20+x=70 20+x=70 20+x=70方程 2x=1502x=1502x=150 3x+10=1003x+10=100 3x+10=100 2x=100 2x=100 2x=100 在刘老师的《认识正负数》中,刘老师用心制作的素材引起了会场里老师们的注意,他制作了一个非常形象而且还能活动的温度计,有一个把手可以上下滑动来控制水银柱的高低,

通过这个直观模型,学生对正数、负数和0的大小关系就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样地在后面,通过课件的演示,温度计变成了数轴,借助数轴,学生将数系由0和正数又扩充出了负数。

负数 正数

由这些可以看出精选素材,巧用素材,才能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

多效。

三、扣紧重点,“瘦身”教学内容

(1)铺垫、情境的高效

在刘老师的《认识正负数》中,课前热身时,通过一个“反着做”的游戏,学生们很好地感受到“相反意义的量”所表示的含义,为后面学习正负数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同样,孙老师在情境中没有很突出地强调相反意义的量,导致后来学生举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时出现了“妈妈买了10个桔子,我吃了5个”的情况。

由此可见,在课前铺垫或者创设教学情境时,如果能尽可能多给学生呈现有效的场景,将会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好地进行数学思考,更好地掌握教学目标。

(2)重点的高效

我们在备课时会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然后有针对性的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特别是抓住课的本质,找准切入点,才能根据这个“点”理出一条“线”,从而紧紧抓住教学的主干脉络。但在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节课下来感觉整节课都是重点,反而更突出不了重点,哪个点都想抓住,反而哪个点都深入不下去也抓不住。

只是盲目地追求教学中的“厚重”,面面俱到,只会导致教学内容“丰富”,而学生头脑中却不知所云,模模糊糊。所以并不是在课堂上教得越多、越广、越全就越好,教学内容贵在精不在多。

四、精挑细选,“瘦身”课堂活动

老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不能只注重外在形式而一味追求新颖,更多的应结合时间、地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有价值的活动,使活动能真正适合学生。

比如曹老师在报告中也提到:在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时,老师们往往会让学生先自创符号,然后从中选择出比较适合的,最终呈现出现在沿用的,我们恰恰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活动过后要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大家会一下沿用那些符号,与我们自创的符号相比,它们到底好在哪里。

在马老师的《分数除以整数》上,我发现他们的小组活动跟有些课堂的“假合作”不同,往往那时多数小组会有一名能说会道的同学当“主讲人”,这时小组的发言往往只代表他个人的观点,其余同学大多数会充当“听众”。在马老师的课堂上,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在小组汇报时,他们也是有一名代表上台落落大方地指点着,清楚、完整地表述出他们小组的意见,最后还会补充一句:“大家有什么问题或建议吗?还有什么补充吗?”当别的小组提出异议时,小组成员可以上台补充解说,所以很明显地,这样的小组活动是有效的,既保证了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彼此协调。

经过“瘦身”后的数学课堂,将会带给学生数学学习真正知识的能力,会让我们抓住教学的根本,简简单单地教数学。

在这次的学习中,最后徐老师的会议总结中的“问问自己”给了我很大的感触:这个问题必须由我来提吗?学生踢的球必须由我来接吗?(可不可以踢出去,给其他学生,问一问谁能来说说他的想法?)学生的回答必须由我来评价吗?研究方法、步骤必须由我来提供吗?(可不可以问一下你打算怎样研究?需要什么学具?)算理必须由我来演示吗?

我想,徐老师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问自己”,最终目的是想让大家反思,怎样才能让一节课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个废环节,从而一点都不“浪费”的课堂并且真正是属于学生的课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效”课堂了吧,而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来探索、发现、得出结论,

这样让他们自己想明白,要比比强行让他们看得明白,听得明白要快乐得多,这,也就是学生们学得开心主动,我们也教得轻松的课堂,也就是“高兴”的课堂,既能高效又能高兴,这样双赢的事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但是,要想在教学道路上达到这种乐又何其艰难!所以我想说,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上下而求索!

转变理念,构建高效课堂。

非常有幸能够参加山东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在短短的四天时间里,观摩了来山东省各地市的12位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和来年各位专家的专题报告,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位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感受到了参赛选手们的智囊团的重要性,更让我从中发觉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们学习。接下来我通过两个方面说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篇一:品名师课,课止意未尽。

本次外出学习聆听很多高手的课,每位高手的课各有秋千,仔细品味每节课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东西,在这里我把听课中设计比较好的环节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 让学生在理解算理基础上得出计算方法。

在计算碰到新问题时总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应用已有的经验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

应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中明白一个个算理,从而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不但能提升认识,还能为计算方法的得出打下基础,缩短教学的时间。,张会在讲授《小数乘整数》和马梅老师在讲授《分数除以整数》做的就非常好,例如:张会老师在向学生讲解0.2╳3=?,当学生试做时,出现0.2╳3=0.6时,老师让学生解释,学生遇到困难,这是张老师抓机遇,引导学生当你遇到困时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明白算理,他是先出示一张正方形,然后分成10分,每两份,涂成不同的颜色,涂了这样的三分,这样学生非常轻松的明白0.2╳3=0.6的道理,马老师讲解分数除以整数也使用了同样的思路,在讲解9/10÷3=?马老师是这样处理的:为学生提供以那个活动表:将1米的纸条找到9/10米,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出示图),写出计算方法,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促进了小组合作,而且学生比较轻松的明白计算的方法,总之,在讲解计算课时,舍得花费足够的时间通过建模的思想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始终让学生体会到算理事算法的基础。

二、 关注学生的认知,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在备课时确立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既要考虑教学内容所提供的可能起点,也要考虑学生发展的现在状态和潜在状态所暗示的现实起点;既要考虑知识逻辑,也要考虑心理逻辑。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设计才会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应的课堂教学才有可能更加真实、扎实和有效。

第二篇:听程红兵老师报告有感

听程红兵教授报告有感

新城小学 丁华娟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要求下,我利用课余时间聆听了原上海建平中学校长、著名特级教师,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程红兵教授《学校的教学领导》的精彩报告,亲身感受了名师的风采,感慨万千。

程教授虽然是中学特级教师,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但他的讲座还是非常贴近我们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的,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案例信手拈来;虽然他的报告主要是站在学校教学管理者的角度,但对我们小学基层普通教师还是极具教育启发性的。

听了程教授的报告,我对他的一些论述甚感受益匪浅。

一、一堂好课的标准:五个“实”,即扎实的课(有意义的课)、充实的课(有效率的课)、丰实的课(有生成性的课)、平实的课(常态下的课)、真实的课(有缺憾的课或有待充实的课)。如果我们的课能够真正做到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有常态、有遗憾,那么这样的课才是有血有肉的,才是真实可信的,才是效果长远的。对比自己的课,距离甚远,心中倍感惭愧。

二、教师备课时必须做到的几个“有”: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这几个“有”很好地概括了作为一个教师在备课时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需要达到的要求。对照这些要求我觉得自己还需加倍努力,逐步完善自我。

三、课堂“三声”。即“掌声”:教师深刻与精辟的讲解,使学生豁然开朗、顿悟;“笑声”:教师教学语言生动幽默,学生学习兴趣才会浓厚;“辩论声”亦即学生自主与探究的积极参与,教学效率最高时是师生辩论时。我们课堂上的笑声倒是不时出现,辩论声也时有发生,但真正发自学生自觉的掌声,那真是太难了。我们知道,只有由衷地打动学生、和学生产生共鸣、并语言思辨精到,才有可能做到,这样的掌声、笑声和辩论声自我感觉实在是难以达到这种境界。

四、教学内容处理。学生已经懂的我们只需检查就行;学生不懂但他们自己看教材可以懂的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加以概括与提炼即可;学生不懂、看教材也不懂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与交流来弄懂;如果讨论与交流还弄不懂的话,那老师就必须进行讲授

与阐明。这需要我们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结合本班情况处理好教学内容。使教学效率最大化。

五、教师语言三境界:第

一、想得清楚,说得明白,使学生听得懂,说得出;第

二、声情并茂,传神动听,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第

三、话语有限,其意无穷,使学生充分想象,思也无涯。教师语言做到如此境界并非易事,特别是第三境界,我们农村小学的学生思维敏捷的学生为数甚少,如果教师的语言能让他们思而无涯,那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

六、教学方式主要有三,即传授、训练、研究。这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有选择地使用,有的教学内容该选用讲授进行知识的传授,有的教学内容需进行操练,有的教学内容则需创建学习环境,利于知识的构建。这些教学技能都绝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可唾手可得的。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与探讨中不断自我完善。

七、测试后的讲评。测试之后,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每个问题。既要讲答案,又要讲问题;既要讲问题,又要讲原因;既要讲原因,又要讲规律;既要讲规律,又要讲方法;既要讲大家,又要讲个别;还要讲清楚以后如何改进。

八、评语“三忌”。即一忌公式化,德智体美,优点缺点希望;二忌脸谱化,千人一面,没有个性;三忌公文化,语言冷漠,“该生如何”。 “三宜”即一宜面对学生,如同促膝谈心;二宜有针对性,写入内心;三宜语言活泼,激励感染。如果每次评语都做到这“三忌” “三宜”那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几个方面将会达到他个人的顶峰。

在报告中,程教授还主张把课堂适当地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但该讲的还必须讲,该还的必须还。课堂就是要求听、说、讲、做,到什么环节都要充分给予时间进行活动。这些都引起我的无限思考,在自己的课堂中我是否利用了每一时刻进行充分的听、说、讲、做了呢?

报告中,程教授提到过中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82岁高龄时说的一句话:“我当了一辈子的教师,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上了一辈子的课,我上了一辈于令人遗憾的课。”这话让我感同身受,也让我切实体会到名师名家的风范,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我:不管是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我要永远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在知识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的现代,我们唯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才能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不至于被抛在最末尾。

第三篇:听李红旗老师报告有感

如何有效引导孩子学习

——听李红旗老师报告有感

2014年10月12日,我们有幸在弘德中学跟教育大师零距离接触,倾听了李红旗老师的精彩讲座,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如获珍宝,受益匪浅。

李红旗老师从德行教育、定力培养、才学引导等方面谈了教育的本质:为学尚德,育德有道,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他说谈到的教育的本质就是:上施下效,长善救失。这就要求我们学做人,学做中国人。他还教育我们,育人为本要育大人,所谓大人即大心量,又不是赤子之心之人。接下来他又讲到什么是教育,育者:养子使作善也;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母亲怀孕到出生这时候叫做育,父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叫做教,这就是所谓的教育。从这方面看来,父母的作用重大,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细细品味,一个人若真的幸福,这几方面是必须具备的。李老师所提倡的教育的两大主轴:长善、救失。到底要救哪些失:任性、无礼、懒惰。一个人如果改变了其任性、无礼、懒惰的习惯,那他就具备了德。人一旦有了德,那教育就轻松了。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做到长善救失。 他所讲的德行教育即以孝道为核心,以五伦八德为内容,以家长的身教为途径,教育的本质还是离不开德行和家长,可以看出家长对教育的重要性。定力培养即以心定位内容,以跑步、写日记、学乐器、练太极拳、书法、诵读、生活秩序化等为途径。只有心定了才会做这些活动,当然,做这些活动更加有利于心定。才学引导即分幼儿时期、小学、初中、初三至高中、大学几个阶段来讲的,幼儿时期陪伴孩子养成真善美的情趣和技能;小学陪伴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初

一、初二)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教材;初三至高中引领孩子会自我学习教材;大学引导孩子学会终身学习。这对于家长教育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李教授还谈到教育的基本原则:鼓励、因时施教、因材施教、教育无痕、父母协调一致,只有具备了水、土地、空气、合力,一个种子才能健康的发芽、成长。从李教授的报告中我还学到要引导孩子学会学习的路径,即,培养习惯,孕育创新;培养孩子阅读,阅读是金,让阅读成为习惯;引导学生读经典,经典是最好的教材;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培育孩子的艺术修养,同时还要注重幼儿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之纲要。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形容概括,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李红旗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诠释,教育的本质是上施下效,长善救失。教者也,长善而救失者也。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们要教育学生学做人,做中国人。同时教育学生区分善恶,善就是有益于人,恶就是有益于己。教育的主轴是长善、救失。失是孩子的缺点,我们教师要言教明理,反求诸己,以身作则,将孩子的缺点转变成优点。长善也需要我们教师以身作则,与学生共学弟子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李老师并且告诉了我们如何引导孩子有效地学习。小学阶段我们要陪伴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学生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生活中,以鼓励为基础,因时施教,因材施教,不给孩子压力,启发孩子自悟,同时注意与家长的联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协调一致共同教育关注孩子的成长。

通过耐心聆听李老师的报告,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找到了前行的方向,找到了教育的真谛,“上施下效,长善救失”对我们而言是那么的重要。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抓住教育的本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做一个有心的人,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不懈努力! 、

第四篇:听桂贤娣老师报告会有感

石琴

听说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桂贤娣老师来我们新县做报告,全县的老师纷涌而至。12月8日那天,三中的大会议室坐得满满的,有的老师甚至是站着听完了桂老师四个小时的报告,中场没有一个人离开,可想她讲的有多好。 在报告中,桂老师首先提出了三个问题:

1、你爱你的学生吗?

2、你会爱你的学生吗?

3、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了吗?

由此就可以看出桂老师会爱学生,是一个爱学生的班主任。她工作的座右铭是“我工作,我快乐,学生活,我阳光。”的确,她做到了,她实行“均衡教育”,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她主张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主张对学生诚实,讲真话。她是学生喜爱的老师,家长放心的老师,领导重用的老师。 从桂老师的报告中我看到她能成为优秀班主任,得到学生的喜爱,家长的认可,同行的肯定,主要在于她是学习型、情感型、智慧型、阳光型的班主任老师典范。

桂老师始终坚持终身从教必须终身受教,她认为,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才能给孩子最鲜活灵动的知识,只有教师的积累,才能教给孩子终身发展最需要的知识。桂老师注重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同行学,向年长者学,也向年轻人学,向孩子们学。坚持不懈的学习和思考,使桂老师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深刻的理解,那就是班主任必须具有爱的情怀、爱的能力、爱的智慧,并总结形成了“因生给爱十法”,现在已逐步发展为“因生给爱教育法”。钟家村小学谢守琴老师、琴断口中学王大成副校长认为,桂老师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今天的颇负盛名,经历了破茧成蝶的艰辛与阵痛。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深入反思的钻研精神,勤于笔耕的执着态度都是她教育智慧的可贵来源。

桂老师认为,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情感会直接影响学生情感的健康发育,心灵成长比身体成长更为重要。她把“我工作,我快乐”作为自己的工作原则,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学生。围绕学生心灵成长,桂老师为学生营造融恰的师生关系、友好的同学氛围、愉快的学习环境,发挥家庭、学校在学生教育中的共同作用。在二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家访中,提炼出“生进师访”激励性家访策略,并逐步发展成为家校合教法。翠微中学陈硕老师认为,桂老师的“情感育人法”从热爱和尊重学生出发,充分发挥情感效应,把情感变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既是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的需要,也是教师教育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三初中韩玉荣老师认为,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桂老师的讲台是用爱纺织的舞台,她用爱去

阅读学生,用爱去感染学生,用爱去教育学生,因此,她的学生永远是健康快乐的,如果我们每个老师都用心用爱去做教育,那么我们教育的天空一定会愈加明亮,社会也会愈来愈和谐。

班主任工作要有智慧,爱的智慧、教育的智慧是桂老师班主任工作的法宝。当老师为学生管不住自己而烦恼时,桂老师却把学生当孩子,既然是孩子,哪会那么有自制力。当别的老师为学生犯错而苦闷时,桂老师却把学生每一次错误作为教育的良机,她智慧的抓住每一次教育机遇,实现学生在纠正错误后的成长。23中李迪老师认为,桂老师的育人艺术真谛是她对学生的真爱,桂老师的爱是一种无刺的爱,包含着细心、呵护、欣赏和包容。三初中陈永华老师认为,桂老师是用她的爱与智慧来教书育人,把教育中获得的乐趣当作人生最大的乐趣,把教育中获得的成功当作人生最大的成功,从而激励着她用真爱去付出,用智慧去探索。

贯穿“我工作,我快乐;我生活,我阳光”的人生准则,形成了“用真情培育真情,用人格影响人格,用爱心感染爱心,用心灵照亮心灵”教育风格,桂老师几十年如一日,以自己的快乐感染同学们,编织了无数孩子的幸福童年。 桂老师,爱学生,和家长紧密沟通,给孩子一个放心的乐园。她有良好的心态,这种良好的心态来源于她的家庭环境,更来自于她自己的不断地学习和自身奋进的勇气。拥有良好的心态和爱心铸就了她成为名师,铸就了她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更铸就了一个所有人都放心的班主任。她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五篇:听艾莫老师演讲有感

非常有幸能在每周四的时候观看艾莫老师的讲座,非常感谢公司能提供这样的培训机会,在观看艾莫老师的讲座时候,自己的心灵也是受到了震撼,自己也从中领悟了很多的道理,更好的指引我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做的更好,做公司最有用的好员工,下面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第一点:员工的价值观要与公司保持高度一致

要做企业最有用的好员工,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与企业的价值观保持高度一致,只有与企业保持一致的价值观,才能正确的完成日常的工作。矿交所在张总宏观布局下,金总的带领下,同事们与企业保持一致的价值观,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努力完成一项又一项的任务,首届青岛矿博会的成功举办、铜镍会议的召开、第二届青岛矿博会的工作、贵金属交易中心的成立等工作,正式在大家价值观高度一致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第二点: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一流人找方法,末流的人找借口。找借口的员工,是单位里最不受欢迎的员工。 找方法的员工,是单位里最受欢迎的员工。一流的人哪怕遇到再棘手的问题,首先想到的绝对不是退缩。而是想办法解决,与之相反,末流的人,尽管面临的问题很简单,但仍然找借口不做,找理由为自己辩护,找借口的人,是不会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哪怕有现成的办法摆在他面前,他也难以接受。这就是一流员工与末流员工的根本区别。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觉得遇到事情问题的时候, 多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逃避,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有所成长,有所励练。

第三点:把握今天、珍惜时间、努力工作

艾莫老师说他在19岁那天告诉自己他只能活到30岁,所以他珍惜努力每一件事儿。可是想来我们甚至20多岁有过规划吗?又是否继续为理想奋斗呢? 人都是有惰性的,总是幻想的明天再做这件事情,细细想想自己也在工作中有惰性的因素,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没有那么明确,艾莫老师说为什么很多人不成功,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之前就没有好的规划,把握好现在,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和人生目标,通过企业赋予的平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我觉得这是我最应该去做的,努力去做的。

第四点:做到讲座中阐述的:1:制造问题不推卸.2发现问题不抱怨.3防御问题不声张4解决问题不居功。自己在工作当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不推卸,用于解决面对问题,对问题处理一定有要积极的态度,不能消极处理,这样会影响其他同事的工作心情,即时问题解决了,也要怀着一颗谦卑的心。

第五点: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工作中,一定要学会感恩,感恩你的同事,他们给予过你帮助,感恩领导,他们给予过你指导和肯定,感恩公司,它

给予你工作的机会,工作的平台,帮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我觉得感恩不是说出来的,更是发自内心心油然而生的一种感动。

第六点:领导重视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在日常工作中,或多或少遇到的有些问题难以解决,领导既然信任你,将任务交给你,一定要非常非常努力的去完成,而不是说我尽力了,领导。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领导交待的工作任务。

第七点:艾莫老师的职场成功十要素:

1、要有成功的意识

2、要设定目标

3、要有承诺

4、要有竞争动因

5、要学习

6、要用心去做

7、有心理素

8、要团队协作

9、要幻想成功

10、要坚持到底。当看这段视频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有很多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与提高,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我一定按照上述要求完善自己。艾莫在介绍公司的发展策略时提出,就说到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我们不要以打工者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公司留下你,说明你有能力胜任工作,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把工作当做你的事业。

一件事、一个人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一定是付出了多倍的努力,成功都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想到每次开会领导都会强调制度、卫生、学习这几个话题,这些都是我们发展的基础,遵守制度,注意个人的形象,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收获成功。 这样的培训不仅仅是自己工作能力上的提升,更是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升。通过此次培训,增强我们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并提升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对推动管理制度的完善,增强企业凝聚力以及在创新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首义名居物业管理处

张金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土木工程毕业实习日志下一篇:铁路特种设备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