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的思考

2023-02-27

1 引言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贯穿于企业整个经济活动, 从会计确认、会计计量、记录和报告等, 形成一系列的会计流程。企业会计政策在本质上而言就是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过程, 在具体形式上就是企业会计流程的政策规范。所以会计过程最终将以各方利益团体的博弈结果展现出来, 不同的会计政策将导致不同利益团体不同的投资行为, 最终影响社会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会计信息质量可影响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人员的投资选择情况,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是企业经营情况的真实披露, 也逐渐被广大投资者日益重视。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之一, 新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有一定的空间, 因此, 企业应根据法律规定科学的选取会计政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企业如何选取会计政策的研究也越来越迫切,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政策的作用, 规避消极作用, 这是每一个企业都需面对的现实问题。

2 相关概念综述

2.1 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是企业依据市场环境, 为了达到科学经营和对外披露信息的需要, 在选择会计方法时选取最适合企业经营情况和如实反映现金流量的会计方法。从内容上看, 会计政策有着广义和狭义区分, 广义上的会计政策包括政府、民间团体和企业外部面向整个社会的, 采取通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狭义的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处理财务活动时所采取的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针对狭义的会计政策。

2.2 会计政策的选择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是指企业在可供选择的范围内, 依据特定的经营目标, 对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进行分析比较, 进而拟定会计政策的一系列过程。会计政策的选择包括经济业务发生时的最初会计政策的选择, 也包括后期由于政策环境的改变而变更最初的会计政策。就我国目前而言, 我国会计政策可分为强制性会计政策和可选择的会计政策。其中, 强制性会计政策包括在法律法规的体系内, 企业必须执行、没有权利变更的会计政策。例如:会计要素的划分、会计核算的确定原则等等。可选择的会计政策是指我国政府给企业可选择的一些政策, 例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收入确认、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方法、资产减值准备等等。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贯穿企业经济活动发生的始终, 还和企业的经营过程息息相关。所以, 会计政策不单单是某项政策, 更是一个循环的动态管理过程。

2.3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原则

(1) 合法性原则。企业选择任何会计准则必须在我国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 必须严格按照政府的规定开展经营活动, 所有的会计活动都需按照我国政策来落实下一步工作, 企业展开所有经济活动的都是在合法的基础上进行。

(2) 公允性原则。我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虽说是在原有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进行更新, 但是依旧存在少数的漏洞, 例如新会计准则在增值税的处理问题上和税法存在一定的出入等等。随着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扩大和会计准则的漏洞, 企业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范围也逐步扩大, 在此基础上, 企业需注重利益的合法性和协调性, 避免扰乱社会经济行为的出现。

(3) 一贯性原则。为了使企业的会计报告更具有可比性, 更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每期不同的经营情况, 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应保持前后一致性, 实行一贯性原则。值得注意的是, 企业对会计政策虽说要保持一贯性, 但也需兼顾灵活性。企业倘若已经选择了某项会计政策, 其所提供的会计数据就需从自身经营情况出发, 选取最恰当反映该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政策。

(4) 成本效益原则。企业每做出一项选择都是有成本的, 所以, 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必须兼顾效益性。在考虑企业经营规模、经营目标、财务战略理念的基础上,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选取便于操作和理解的会计政策, 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成本。

(5) 谨慎性原则。企业经营活动开始前选择会计政策时, 应遵循谨慎性原则, 不应该抱有投机思想, 科学的评估企业事项, 即不高估资产与收益, 也不要低估企业的费用与负债, 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3 我国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3.1 企业操作行为的不规范性

(1) 存在滥用会计政策的现象。我国企业滥用会计政策的现象比较普遍。企业滥用会计政策, 是企业在运用会计政策时, 未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正确选用会计政策, 或者企业随意更改会计政策, 无法如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目前, 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利用会计政策漏洞, 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从企业滥用会计政策的表现形式看, 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一是不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规章制度选择会计政策。例如, 为了偷税漏税, 不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如实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按照规定的方法预估资产的可回收金额。部分上市公司滥用会计政策, 随意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虽然坏账计提的现象已经存在多年, 但是部分公司仍是将坏账计提做出盈利准备, 导致盈利无利的现象。

二是随意变更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在某项会计处理中, 一般很难判断哪项会计政策更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现金流量, 所以部分企业就利用会计政策可变更的这一特点, 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例如, 当企业年末的利润未达到预定目标时, 为了达到企业的利润目标, 随意变更企业会计政策。

(2) 企业选定的会计政策无法与经营情况相匹配。与企业经营情况互相匹配是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最基本条件。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经营情况而定, 不可以完全照搬其他企业模式。例如:倘若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较快, 生产和销售较快, 那么企业可采取先进先出法;倘若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较慢, 那就可采用加权平均法。

(3) 会计政策选择的透明度有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拥有了较大了自主权, 其中也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不仅仅是针对国家, 更多的是为投资者服务, 拥有一定选择空间。在建立企业制度的过程中, 由于信息不对称易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在此种背景下, 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就拥有较大的灵活性, 很少企业能做到从实际出发, 而是会从企业经营利润的角度出发, 粉饰业绩, 用虚假的会计信息维护企业形象, 导致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公允性, 产生了不良的经济后果。

3.2 企业选择目标的不科学性

由于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不科学性, 导致未如实的体现企业的财务信息。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 更多倾向于获取纳税优惠或者资产报表更符合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为了获得税收优惠政策, 很多企业尽可能地减少账面利润, 甚至亏损, 进而推迟纳税;为了符合商业银行的贷款标准, 企业往往会提高资金周转率、速动比率等等, 便于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

3.3 企业利用会计政策操作利润

部分企业存在利用会计政策, 操作利润的现象, 导致对外披露会计信息质量下降, 进而损害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损失企业形象和信誉, 影响了市场秩序。企业利用会计期间的假设原则, 将可能在后期发生的应计项目坏账损失进行提前确认, 导致利润在会计期间随意转移, 随意改变计提准备。

3.4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不科学

从目前的会计政策选择角度看, 大多数的企业未能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科学选择会计政策的企业实属少数。甚至企业选择的会计目标和企业经营战略缺乏关联性, 导致部分会计政策失效。部分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缺乏统一的理念和选择程序, 选择会计政策的主观随意性较大, 导致会计信息无法真实体现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现金流量, 信息透明度不高。

4 完善我国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措施

4.1 逐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逐步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是政府、企业和投资者所期待的, 更是企业会计政策体现公平公正、提高资源优化效率的必然选择。对于当前会计制度上存在的问题,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给予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灵活性是必然的, 但是基于我国实际情况, 在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的背景下, 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有限、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较低、会计造假现象不断增多, 应适当缩减企业随意选择会计政策的空间, 及时明确各种处理方法和原则, 尽可能减少企业操作利润、修饰财务报表的可能性。建立健全制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机构, 制定人员应涵盖社会各个方面, 以便会计准则的制定在符合制度的基础上, 尽可能与现阶段企业发展情况相匹配。制定出严标准、高水平、操作性强的会计准则, 消除企业对同一经济活动选取不同会计处理方法二者差异过大的现象。

第二, 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的拟定, 不仅要符合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 还需提高灵活性, 不断适应会计环境的转变。在理论问题上, 保持一定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将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内, 避免新兴领域发展后出现的会计准则的空白区域, 科学的调整会计准则, 改变以往企业随意选择或者变更会计政策的现象。

第三, 完善会计政策的披露规则, 需明确规定企业披露会计信息的内容、披露信息的方式、披露会计信息的时间和格式, 尽可能减少信息的不对称现象。在规范会计政策披露的范围上, 不仅需要披露会计政策的变更内容、企业变更会计政策的理由, 还需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性质以及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 在企业年度审计报告中需说明会计变更前后企业的经营效果和对每股收益的对比情况, 促使企业管理者和股东更为直观地看到会计政策的改变效果。

4.2 完善企业治理, 进一步提高会计政策的公允性

为切实维护股东和相关投资者的利益, 保证企业会计政策的公允性, 就需完善企业治理, 提高治理效率。企业治理结构包括与企业利益相关人员在权利、责任、义务的划分。完善企业治理, 还需强化审计委员会和监察董事的督导作用。在企业制度下, 法人治理结构需通过治理流程和治理结构, 形成相关利益者互相合作、互相制衡的体系。换句话说, 公司的治理结构甚至可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信息披露的内容。倘若披露会计信息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那么与公司相关的利益主体就无法做出决定。

与此同时,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存在某一大股东, 股权结构较为不合理, 但是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 对小股东参与经营决策的规定又尚未明确, 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 小股东的地位劣势和掌握财务信息有限的情况导致大股东对会计政策的选择过分干预, 甚至大股东可通过干预会计政策进而操作公司财务状况, 损害相关人员的资金利益。从国际治理情况看, 全球各国都强调企业既保留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又要对披露的会计信息负责, 这就使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透明度有所增加, 防止企业管理者利用会计政策侵害投资者利益的现象, 从而提高了会计政策的公允性。针对当前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 为提高对外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创造两个条件:一是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二是相关利益者与政府之间的约定关系, 积极发挥产权制度对公司会计信息的规范功能。

4.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执法力度

由于《会计法》尚未对企业变更会计政策做出严格要求, 在法律层面有企业利用法律漏洞随意变更会计政策, 进而操纵企业利润, 由于法律规定的不完整性, 企业也无须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基于此背景, 若想规范企业随意变更会计政策的现象, 必须从制度上予以约束, 利用法律约束企业随意变更会计政策的现象, 明确规定企业变更会计政策的条件、行为以及该项变更的实施情况。与此同时, 可对《民法通则》中企业“谁主张、谁举证”的条件予以补充。例如:在证券市场上, 投资者只需要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负责, 无须承担一定的举报责任, 而审计人员是举证责任的主体负责人。这种做法既保护了企业投资者的权益, 又增强了企业的法律意识, 从而限制了滥用会计政策的现象, 有助于维护市场公平。此外, 在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上, 还可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经验, 引入民事诉讼机制, 加大了对企业变更会计政策的处罚方法, 即保证了投资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也可对企业形成经济压力, 警示了其利用会计政策操纵企业利润的后果。

5 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业务也涉及较多行业, 对外披露的信息质量与会计政策选择日益紧密。会计确认、会计计量都以会计政策为基石, 换句话说, 会计报表的形成是一系列会计政策选择的最终体现, 会计政策选择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了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和领导者的决策行为, 进而影响了市场资源的优化程度。通过建立法律监管体系、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多重措施, 规范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行为, 进而减少企业频繁变更会计政策的不良影响。

摘要:会计政策的选择是指公司领导者在特定的时间内、可供选择的范围内, 依据公司的战略经营目标, 对可以选择的会计方法、会计原则和会计程序的比较, 进而根据发展环境, 拟定会计政策的一系列活动。会计过程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会计政策的选择, 公司不同的会计政策对经济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 进而影响公司的决策行为和利益分配情况。本文以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应用作为研究对象, 在对会计政策及相关理论总结的基础上, 从多方面分析影响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因素, 探讨企业在处理财务活动时所采取的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 阐述了我国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所面临的问题, 分析了会计政策选择不科学的原因, 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完善会计政策选择的措施, 规范会计政策的运用与选择。我们认为, 通过规范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行为, 选择正确适用的会计政策, 将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 引导领导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行为, 通过会计准则的完善实施和执行, 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配置, 优化经济市场资源。希望本文为相关公司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政策运用,企业会计准则

参考文献

[1] 黄慧雯.完善茶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对策[J].福建茶叶, 2017 (12) .

[2] 李倩怡.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策略研究[J].纳税, 2017 (35) .

[3] 尹圣卿.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论, 2017 (29) .

[4] 宋萌.我国企业会计政策的相关选择[N].中国建材报, 2017-08-22.

[5] 徐言琨.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17 (8) .

[6] 徐言琨.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17 (8)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火电厂热工控制设备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下一篇:社会想象视阈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