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西北》教学案例分析

2022-09-12

教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东南西北》例1、例2

教学目标:1.能正确分辨地图上的四个方向, 能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相对位置;2.在生活中能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找出东南西北方, 确定一个方向能够找出其他三个方向;3.在想象图形和物体的位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方向感, 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给定一方向, 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孩子们, 用你们以前学过的方位词来描述一下你周围都有谁?

一、复习旧知, 引入课题

前面我们学过用前后左右来表示方位,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认识方向。 (板书课题:认识方向)

你知道了哪些有关方向的知识?你是怎样知道的?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方向标。

(课件出示带有方向标的几幅地图) , 孩子们, 观察这三幅图的右上角, 你们认识它吗?从这个图标当中你能获得哪些方向信息? (引导:向下是南方, 左西右东)

人们在绘制地图的时候, 为了便于观察, 方便交流, 通常按“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的方法来绘制, 这就是方向标。

读一遍“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边读边伸出小手指一指。

拍手巩固。上北拍拍、下南拍拍、左西拍拍、右东拍拍。

(此环节通过观察三幅地图中共有的醒目的方向标引导学生发现:人们通常按照“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的方法绘制地图, 并通过反复的拍手游戏进一步巩固, 加深学生记忆。这样的安排, 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巩固新知识, 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2. 在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

认识了方向标, 我们一起到图中去辨认方向。在地图上辨认方向的时候一定要找一个中心点, 也就是观测点。

(1) 出示例1:

以岗亭为中心, 用箭头表示方向, 标出东南西北。 (学生展示--课件显示) 。

(此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 在地图中先确定一个中心, 再画方向标)

(2) 以岗亭为中心, 说说它的东南西北方分别有什么建筑。 (课件出示:岗亭的东方是转盘)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引导说出:转盘在岗亭的东方。比较两句话:都是以岗亭为观测中心, 描述转盘的位置, 说法不一样, 但是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3) 以转盘为中心, 说说转盘的东南西北方分别有什么建筑? (课件出示:转盘的西方是岗亭)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引导说出:岗亭在转盘的西方。

(4) 比较“转盘在岗亭的东方;岗亭在转盘的西方”两句话, 这两句话都是描述岗亭和转盘的相对位置, 仔细体会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集体汇报。

(5) 我们加大难度, 敢不敢接受挑战?

学生完成填空。展示—评价。

这四句话都是描述岗亭的位置, 岗亭的位置没变, 为什么方向却不断地变化呢?组内讨论—代表发言。

小结:对于同一景物, 观测中心发生变化, 对应的方向也可能发生变化。

(2、3、4、5四个环节, 基于学生年龄和知识建构的特点, 本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 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合作、探究等方式, 让学生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解决问题。)

(6) 孩子们, 你们自己选择观测中心, 说说其他建筑物跟它的位置关系。

(7) 巩固练习:填空, 并照样子说一说。

(6、7两个环节意图是锻炼学生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方位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为进一步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在生活中辨认东南西北。

孩子们, 刚刚我们是在地图上借助方向标认识了东南西北, 那么,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什么来辨认方向呢? (本环节, 重视挖掘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下面我们轻松一下。老师跟大家讲个故事。

国庆节期间, 张老师去四面山游玩, 因为景区风景优美, 张老师流连忘返, 直到天黑才想起宾馆, 风景区回宾馆的路纵横交错, 十分复杂, 走着走着就迷路了。张老师下午游玩时只记得宾馆在太阳落山的方向, 可是天已经黑了, 看不见太阳, 就找不着方向, 心里十分着急。忽然一抬头, 发现明亮北极星在张老师正前方的天空上。孩子们, 你们能帮助张老师找到回宾馆的方向么? (要等待, 让孩子说办法。)

同学们真聪明, 帮助张老师找到了回宾馆的正确方向。 (面向北极星, 所以前面是北, 后面是南, 左面是西, 右面是东) 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活中, 当我们面向北方的时候, 就是把我们在地图上认识方向的上下改成前后。 (板书:面向北方前北、后南、左西、右东。)

(数学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在本环节, 结合生活实际, 设计了自己假期游玩, 迷路的情节, 让孩子们小组合作、共同交流探寻老师是如何正确返回宾馆的。它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了孩子们的小组合作意识。同时, 师生互动, 增进感情。还让他们懂得迷路时不要慌, 根据一些生活常识和自己所学知识, 先确定一个方向, 再确定其他方向, 然后, 确定目的地方位。)

巩固:假如, 我们现在面向北方, 在黑板上贴上北, 请同学们起立, 面向北方点点头, 面向南方拍拍手, 面向西方跺跺脚, 面向东方招招手。

(游戏巩固, 增强乐趣, 加深记忆)

看来, 我们要想在生活中辨认方向。首先, 要根据一些生活常识, 确定一个方向, 然后, 再去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孩子们, 今天早晨张老师心情非常好。我就在操场上面对太阳做了做操, 请同学们再来帮我辨认一下四周的方向?下面小组讨论, 完成题卡第2小题, 完成后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又快又准。 (小组展示汇报)

(结合生活实际, 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4. 小组活动。

(1) 假如, 我们现在面向北方, 在黑板上贴上北, 请3号小组说一说你们的东南西北各是第几小组;请1、2、4、5小组分别说一说3小组在你们的什么方向。 (2) 1、2、4、5组的其中一个小组选择方向牌举起, 另外, 三组按照位置选择方向牌举起, 3号小组做裁判 (适时间而定) 。

(此环节采用形式多样、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让学生参与练习, 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这些活动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说说你又哪些收获。

1. 绘制地图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方向绘制;2.东西相对, 南北相对;3.确定一个方向, 如何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好了, 同学们, 假设你们还是面向北方, 向坐在你西方的老师鼓鼓掌, 说“老师, 你们辛苦了!”请向坐在你东方的老师们挥挥手, 说“老师, 再见!”再向坐在你南方的老师们鞠个躬, 说“欢迎下次再来!”。

(本环节, 通过谈话, 教会学生在归纳学科知识的同时, 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特别结束环节, 更是在互动中既复习巩固已学知识, 又对学生进行了礼仪教学, 恰倒好处。)

反思:

本课开始, 教师跟学生一起玩关于方向的游戏, 从已有知识“前后左右”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引出站的方向不同, 所面对的事物也不同, 所以, 用这些词来介绍物体位置有局限性, 从而产生学习新方位词的需要。学生对东南西北的方位词的掌握还比较抽象, 需要大量感性支持和丰富表象,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学习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了解“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在练习的设计上, 为让学生感悟数学就在身边, 出示了校园地图, 请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地区说说相对位置。这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也加入了爱家乡、爱学校的教育。

教师课前准备还不够充分, 对学生的困难预设也不足, 有的学生连前后左右来说明同学的位置都有点糊涂, 在新授中, 有些学生知道任意一个面, 不能正确快速判断出其他三个面。还应该加强对具体情境的方向辨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差异化教学下一篇:火力发电中电气技术的创新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