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发展趋势论文

2022-05-09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变频器发展趋势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我国各大企业节能、减排、降耗的发展趋势,高、低压变频器明显的节能效果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电力系统也越来越多的在风机、水泵上加装变频器,变频器的可靠运行与否,直接影响到发电厂机组的安全运行,变频器的运行环境又直接关系到变频器的运行可靠性,本文对变频器的房间温度的控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变频器发展趋势论文 篇1:

关于采煤机变频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建议

1 变频器在采煤机中的应用情况

了解变频器的发展趋势可以对变频器的选用和故障诊断维修方式起到指导作用,目前采煤机中变频器主要有东洋、安川、三菱、ABB、REFU和SAMINCO等几种,现场调研一些采煤机变频器的使用及常见故障情况如下。

1.1淮南矿业集团潘一矿

所采用的采煤机主要应用ABB变频器,出现的问题有;IGBT管易坏,主控板坏过;

1.2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矿

所采用的采煤机主要应用三菱变频器,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地面测试断电再送电无法复位。

1.3皖北煤电集团任褛矿

所采用的采煤机型号为MG250/600-WDI和MG250/600-QWD。变频器采用日本东洋V64系列。出现过的主要故障有以下几点。

(1)变频器显示“CPF01”,主控板故障;(2)变频器显示“IGBT”,IGBT管烧坏;(3)快速熔断器熔断,(4)两台变频器输出不同步;(5)变频器显示过流t(6)变频器过压保护动作。

由调研所知,采煤机中变频器的故障80%集中在IGBT、电容和熔断器等元器件的损坏上,主要原因是由采煤机的振动引起的。

2 变频器在采煤机中的维护情况

如果变频器出现故障主要是不加维修整机直接返回生产厂家维修,这时虽然不需培养任何维修技术人员和建立变频器性能测试系统,可以节约该方面的投入,但无法及时判断变频器故障产生的原因。同时还需要购买大量整机备件进行更换,不然就会耽误生产。

如果变频器出现故障后,人工判断故障,自己维修简单故障,维修后需要采用性能实验台进行加载实验。碰到复杂故障再返回厂家维修。这种模式必须在技术人员配备、培养、变频器空载性能测试台进行投入,可以部分判断变频器故障原因,可以不需整机返回生产厂家维修,节约维修费用。同样也需购买整机备件进行更换。

如果变频器维修主要以自己维修为主,采用购买配件和备件的方法进行故障的维修,可节省了大量的维修费用。每台维修费用大概可以节省一半以上,并可以培养了自己的维修技术队伍。但必须建立相应的变频器空载和加载性能测试台。在该方面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具有变频器的维修技术力量,对变频器可以采用相应的减震、防潮、捆扎和增加固定点等改进措施进行重新加固,使其适应采煤机的工作环境。故障率可以大大降低。这种方法只需购买了必要的配件(如IGBT、大容量电容、驱动板等)和少量的整机,对采煤机生产中出现的变频器问题及时处理,节省维修时间,节约财力。

3 变频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建议

根据采煤机中变频器应用情况及经济成本的考虑,本文建议变频器故障采用自己诊断维修的方法。这样可以只采购配件,不但节省了大量的维修费用,而且可以及时满足煤矿的生产需求,保证煤矿的生产能力。同时可以针对本集团的变频器使用特殊情况,对变频器的使用环境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改善,进一步改进变频器的保护措施,降低变频器的故障率。变频器维修步骤如下。

(1)当变频器出现故障时,把其运至地面维修室。注意运输要小心,不要再在运输中增加无谓的损坏,同时经过通风通道时不要使粉尘进入变频器内部。

(2)运至地面维修室后,首先问清楚是什么故障,出现的状况是怎样的(即表现的症状)。

(3)打开变频器盖子,清除内部灰尘。注意清除灰尘时,不要碰坏电线、接插件、电路板上元器件。

(4)检查电线是否断开;接插件是否松动。若电线断开、接插件松动,就进行相应的处理。

(5)检查电子元件是否有损坏的痕迹,如烧糊的痕迹,松动的痕迹(由于采煤机振动引起)等异常现象。如有更换相应元件或整块电路板,注;元件松动可能致使整块电路板损坏。

(6)用万用表量取变频器三相输人、输出电阻,如三相间电阻相差过大,相应的IGBT就损坏,这时撒下IGBT,再用万用表铡量IGBT的驱动端是否开路或短路,如图C2E1与E2之间C2E1与C1之间是否短路或开路,G2、G1与C1、E2之间是否短路或开路,若出现开路或短路,则更换驱动板和IGBTt若没有更换IGBT。同时要检查冷却风扇是否完好(用万用表测量),有問题请更换之。

(7)检查电路中电容,尤其是4700UF/400V、1.5UF/1000V的电容,看他们是否有异常现象(松动、裂开、漏液体等),也可用万用表测量电容的放电情况看它是否是好的。如有更换相应的电容。

(8)若以上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装好变频器,接上电源(注:一定要完整的复原变频器,不要有遗漏的地方。在装IGBT和电容等时要保证接触电阻为零),看看操作板上LED显示有没有异常代码显示。若有断开电源10min后,按相应的故障代码进行相应的处理。

作者:马天兵 杜菲

变频器发展趋势论文 篇2:

简述变频器房间温度控制方法

【摘 要】随着我国各大企业节能、减排、降耗的发展趋势,高、低压变频器明显的节能效果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电力系统也越来越多的在风机、水泵上加装变频器,变频器的可靠运行与否,直接影响到发电厂机组的安全运行,变频器的运行环境又直接关系到变频器的运行可靠性,本文对变频器的房间温度的控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压变频器;房间;温度;方案

1、高、低压变频器介绍

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变频调速技术,正是顺应了工业自动化的发展需求,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智能电机时代,一改普通电动機只能以定速方式运行的陈旧模式,使得电动机及其拖动负载在无须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即可以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调整转速输出,又能降低电机功耗达到系统高效运行的目的。八十年代末,该技术引入我国并得到推广,现已在电力、冶金、石油、钢铁、化工等多种行业的电机传动设备中得到实际应用。目前,变频调速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电力传动技术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卓越的调速性能、显著的节电效果,不但改善现有设备的运行工况,还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设备利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优点,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而得到充分的体现。

2、高压变频器运行环境要求及设计方案

高、低压变频器为高发热元件,根据容量不同,发热量不同,变频器整流、逆变元件运行温度不能过高,产生的热量必须及时排走,变频器控制元件、控制板又要求变频器运行环境清洁,这就对变频器房间设计要求很高,既要温度控制在0—40度之间,又要保持清洁。变频器运行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变频器的可靠运行,变频器的安全运行与否又直接影响机组的可靠运行,所以变频器间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下面介绍几种变频器房间设计方案供用户参考:

高压变频器分为电压型和电流行两种变频原理,常规布置电压型高压变频器隔离变与变频器同房间布置;电流型变频器,隔离变压器与变频器分房间布置,隔离变压器多为F级绝缘采用风机冷却方式即可满足要求。

方案一、变频器房间设计采用补充风方式,即变频器产生的热量通过风机、风道排到室外,在变频器房间墙壁上加装补充风口,安装风篦子,房间内安装相对小容量空调做调节用。

优点:变频器补充风直接取自室外,热风全部排到室外,变频器室不需配备大容量空调。除夏季外,靠补充风基本能满足变频器冷却要求,对空调要求不十分严格,满足变频器运行环境温度0-40度的需要;所需资金少,安装方便。

缺点:此方案对保持变频器室清洁不利,可以说很难保证,考虑到我国国情,环境脏,补充风篦子加厚则补充风量不足,变频器室产生负压,选薄篦子则尘土很容易进入变频器室,造成环境污染,随变频器本身也有篦子,但实践证明很难阻挡尘土的进入,如变频器控制板上积尘过厚,造成电路板短路,将大大降低变频器运行的可靠性。

应用:此方案适用于环境污染小的地区。

方案二、变频器房间采用密闭循环方式,变频器靠风扇将内部热量排到变频器房间内,整个房间温度再靠空调冷却降温。

优点:房间内清洁度大大提高。

缺点:空调的选择较困难,需安装多个大容量空调,耗电量加大,空调的安全运行与否直接关系到变频器能否可靠运行。

应用:适合于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

方案三、变频器房间采用密闭循环方式,变频器靠风扇将内部热量通过专用排风筒排到水冷却器处,热风经过冷却降温后再在回到室内,室内安装一空调用于室内除湿。

优点:一次投资少,运行可靠性高,维护量小。

缺点:1、需一较大的空间,用于安装水冷却器。

2、需专门的冷却水,最好是深井凉水,这样即加强冷却效果又减少对冷却器的腐蚀。

3、高压变频器运行情况

3.1 B5、6乙凝结泵高压变频器布置在一个房间,变频器冷却方式为闭式循环,变频器室配备4台10匹空调。

3.2 B7、8乙凝结泵高压变频器布置在一个房间,变频器冷却方式为闭式循环,变频器室配备4台10匹空调。

从运行经验看,闭式循环方式明显优于开式循环方式,变频器室内环境干净;而开式循环方式变频器内部非常脏,不利于变频器散热和电气元件的绝缘,大大降低了变频器的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故而改善变频器运行环境和有效的温度控制,是提高变频器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性制约条件。

(作者单位: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陡河发电厂)

作者:伍占海

变频器发展趋势论文 篇3:

探究中职变频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摘 要:我国电力变频器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明显提高,在工业等多个领域都有较强的应用优势。变频器的应用能支持交流电动机实施调速。在新时期背景下,有更多的电气专业毕业生进入变频器相关行业中,为促进电力事业发展贡献自身力量。我国中职院校变频器课程教学中,教学设计、方法等存在不足,并且因变频器相关知识有较强的抽象性、实践性等,导致部分学生难以学好变频器课程。本文探讨了中职变频器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变频器;问题;改进

在交流电动机运行过程中,应用变频器技术能改变其输入电压、电流频率值,达到无极调频电动机的管控目的。变频器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体现出较强的优越性。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中职院校应调研新时期发展趋势,创新改进变频器课程教学,及时解决变频器教学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加强学习变频器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促进变频器课程教学质量提升。

1当前中职变频器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为适应电力市场发展,中职院校设立变频器课程,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逐渐暴露一些问题。具体有以下三点:第一,部分中职院校的变频器教学课程学习难度过大,实际教学效果不佳。变频器课程有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和工业自动化控制有紧密联系,包含大量的理论知识,并且课程内容过于抽象,其中理论知识、实践内容占大部分。这导致很多学生难以消化变频器知识内容,对变频器相关概念、实操等理解不深入,课程学习热情不高,无法获得较好的变频器课程学习效果。这些学生毕业后自身技能较弱,不能达到变频器相关行业的用人标准,出现就业困难的现象。第二,中职院校的变频器教材设计缺乏合理性,没有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进行统一。

2改进中职变频器课程教学的有效措施

2.1改进变频器教学方法,拓展变频器实践教学内容

中职院校创新改进变频器课程教学,应拓展实践教育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变频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首先,教师应对变频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组织,强调变频器学习的关键点,适时辅导学生加深对变频器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对变频器学习产生兴趣。在具体的变频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依据教学进度设置探究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探究思考理解变频器知识,促进学生增强变频器学习时的自主性、主动性。其次,教师可将变频器课程分成变频器技术概述、参数设置、功能选择、安装调试等多个模块内容,并结合教学目标实施模块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任务提示进行变频器模块学习,鼓励学生反馈在变频器学习中的问题,并指導学生结合变频器知识等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PLC控制变频器工频”内容时,教师可将其分成变频器参数设置和项目硬件设计等模块,并设置对应的多个学习任务,促使学生高效学习理论知识。再次,教师应主动拓展变频器实践教学内容,引入变频器实操练习的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让学生结合变频器理论分析实操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变频器相关知识。教师可通过细化分解变频器课程任务,带领学生高效学习变频器理论及实践内容,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变频器课程教学效果。

2.2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变频器实践探究情境

考虑到变频器学习的实用性,教师在讲解变频器理论知识时,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对应的变频器操作视频、图像等,将变频器相关知识具体化呈现给学生。教师可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变频器教学配上图文、动画等资料,让学生在学习时调动视觉感官,使学生深入理解变频器操作等知识,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变频器内容的效率。同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变频器课程实验情境,突出对变频器参数设置等实践内容的讲解,促进学生逐步提高职业技能。教师应全面分析变频器课程教学的问题,优化完善变频器课程学科体系,了解变频器调速等岗位的技能要求、工作标准等,构建变频器调速工作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变频器课程知识分析整个工作过程。

2.3改进变频器教材内容,开展实操比赛活动

中职院校应安排专业教师调研变频器相关行业的用人要求,依据未来变频器技术发展等,科学改进变频器课程的教材内容,并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专业教师应适当增加变频器教学中实践内容,引入与变频器相关的新技术等,拓展更多的变频器操作实例,并设置实践课程课题,让学生能切实掌握变频操作等技能。中职院校应依据变频器课程目标等,组织开展实操比赛活动,设置安装与维护变频器等多个比赛项目,让学生将变频器理论知识与实践向融合,使学生做到正确运用变频器技术,促进学生专业素养、技术技能提高。

3总结

综上,在教育改革下,中职院校应认识到变频器课程教学中的不足,改进变频器教学方法,拓展实践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变频器实践探究情境,开展实操比赛活动,促进学生加深对变频器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李雪颖.触摸屏与变频器技术课程教学策略分析[J].职业,2019(31):94-95.

[2]李璇.浅析PLC、变频器、触摸屏的融合教学[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3):233-234.

[3]周硕.高职《变频器技术与应用》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J].电子测试,2020(12):111-112+55.

作者:陈拓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软实力武术文化论文下一篇:中医的全新诠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