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实验室内审员培训

2023-02-12

第一篇:检测实验室内审员培训

检测实验室内审员培训..

实验室资质认定内审员培训

培训内容 第一篇 概述

第一章 实验室资质认定的起源和发展 1.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验收)的起源 2.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的发展 3.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的改革

第二章 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法律规定及法律效力 1.计量认证的法律规定 2.审查认可(验收)的法律规定 第二篇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条文解释

案例题、案例分析

第一篇 概述

一、实验室资质认定、实验室认可的标准和准则

1. GB/T 27025-2008 idt ISO/IEC 17025:200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2. CNAS-CL01:2006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3. GJB 2725B-2008 测试实验室和校准实验室通用要求 4. 国认实函(2006)141号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二、实验室资质认定的起源和发展

1.国家质检总局于2006年2月21日,发布了《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86号)。

规定: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必须通过资质认定。

2.国家认监委制定《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

新评审准则出台,原《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作废。 3.资质认定包括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二种形式。 三.计量认证 1.计量认证

计量认证是依据《计量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 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 则》第三十

二、三十

三、三十

四、三十

五、三十六条中进一步明确规定计量认证是对检测机构的法制性强制 考核,是政府权威部门对检测机构进行规定类型检测所给予的正式承认。 2.计量认证的法律效力

根据计量认证管理法规规定,经计量认证合格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数据,用于贸易的出证、产品质量评 价、成果鉴定作为公证数据具有法律效力。未经计量认证的技术机构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属于违法行为, 违法必究。

3.计量认证标志CMA:CMA是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 中国计量认证的缩写。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的检测机构,可按证书上所批准的项目,在检测(检测、测试)证书及报告上使用CMA标志。 4.计量认证的的意义和作用

检测机构为社会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和检测结果,计量认证合格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数据和结果主要用于 以下方面: 1)政府机构要依据有关检测结果来制定和实施各种方针、政策; 2)科研部门利用检测数据来发现新现象、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3)生产者利用检测数据来决定其生产活动; 4)消费者利用检测结果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5)流通领域利用检测数据决定其购销活动。 5.计量认证分级:

计量认证分为两级:一级为国家级,由国家认可认证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一级为省级,由省级质量技 术监督局负责组织实施, 具体工作由省局认证监管处管理与实施。不论是国家级还是省级认证,实施的效力是完 全一样的,对通过认证的检测机构资格在全国均同样有法定有效,不存在办理部门不同效力不同的差异。 6.计量认证评审准则

2001年国家颁布了《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同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同时废止 原《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JJG1021-90。目前,计量认证所遵循的评价体系基本上与国外类 同,其基本内容与ISO/IEC 17025:200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一致,同时,补充了我国计量法制管 理规定的内容。

7.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与实验室认可的区别: 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是法制计量管理的工作内容之一。对检测机构来说,就是检测机构进入检测服 务市场的强制性制度,具有计量认证资质、取得计量认证法定地位的机构,才能为社会提供检测服务。

实验室认可是与国外实验室认可制度一致的,是自愿申请的能力认可活动。通过实验室认可的检测机构,证 明其符合国际上通行的校准和/或检测实验室能力的要求。 8.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发展及社会作用

目前我国的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检测机构覆盖了农、渔、林、机械、邮电、化工、轻工、电工、冶金、地质、 交通、城建环保、安全防护、水利等行业。 四.审查认可(验收)

1.八十年代中期,在全国设立各类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监督产品质量。同时,各部门、各省、市也相继设立各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所),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检验。

2.原国家经委标准局于1986年颁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管理试行办法》,1990年发布了三个细则(中心、所、站),开展对各级检验机构进行审查认可(验收)工作。 3.审查认可(验收)标志CAL CAL是China Accreditation,中国审查认可(验收)的缩写。 取得审查认可(验收)合格证书的检测机构, 可按证书上所批准的项目,在检测(检测、测试)证书及报告上使用CAL标志。

4.对非技术监督局系统的质检机构的授权称为审查认可;对技术监督局系统的质检机构的考核称为验收。 五.合格评定与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和实验室认可

1.世贸组织(WTO)在七十年代末,正式签署“贸易技术壁垒协议”(TBT协议),该协议规定了技术法规、标准和认证制度。1994年,将认证制度更改为“合格评定制度”。 2.认证:产品认证、计量认证、管理体系认证等;

认可:检测、校准实验室认可、审核机构认可、认证机构认可、审核员资格和培训机构认可。 六.实验室认可的发展

1.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认证活动是以产品认证和计量认证为主,后期才开始实行体系认证和实验室认可 2.从1994年,国家标准化组织提出建议,要求建立认证制度,开展产品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质检机构、计量技术机构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 3.从1998年,开始对质检机构、计量技术机构和企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校准实验室认可。

第二篇 评审准则条文解释

一、总则

1.国家认监委依据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基本规范、评审准则、证书和标志。制定新的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2.《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遵循和吸纳国际标准ISO/IEC 17025的主要内容,同时,又兼顾我们国家对检测实验室强制管理的要求。

3.国家认监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实验室进行资质认定,资质认定包括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

4.对已取得国家认监委认可的实验室进行资质认定,只对本准则特定条款(黑体字部分)进行评审。 5.新评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实验室于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转版工作。

二、参考文件 1.GB/T 15481-2000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2.ISO/IEC 17025:200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3.《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4.《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 三.术语和定义

使用《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中给出的相关术语和定义。

1.计量:实现单位统

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2.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3.计量器具: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例: 游标卡尺、千分尺、压力表、秒表、万用表、电子秤、温控仪、测长仪、色谱仪

4.测量设备:为实施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和(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例: 测量软件(自检软件、测试软件、校准软件、自动校准软件)、标准物质(标准气体、标准样品) 5.计量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包括检查、加标记或出具检定证书。 (1)按检定性质分类: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 (2)强检范围: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企业最高计量标准;

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列入国家强检目录的计量器具。

目前国家公布:61类,118种仪器仪表。

(3)按检定目的分类:首次检定、周期检定、抽样检定。

6.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参考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1)校准是非强制性的,是企业自主行为; (2)校准是市场行为,自愿寻求溯源;

(3)校准数据给出被测量的示值,也可给出示值的修正值; (4)校准结果要给出测量不确定度; (5)国际上一些通用做法,对测量仪器校准后,给出校准结果,不判定合格与否,不给出校准的有效期。判定仪器是否合格由使用者自己判定。 ●案例分析

某企业生产线上关键质量控制点有一台温度巡检仪,测量范围:0~200℃ 允许误差:±1℃

某计量机构对仪器进行了测量,其测量结果如下:

标称值: 0 50 100 130 150 180 200 实测值: 0 50 101 131.5 152 181 200 示值误差: 0 0 +1.0 +1.5 +2.0 +1.0 0 检定判定:有二点超差,判定不合格出检定结果通知书。 校准判定: 1. 限用,在130 ~150℃这二点范围内限用。

2. 企业用在其它准确度要求不高的地方使用,将允许误差放宽到±2℃,则视为“合格”。 检定、校准、检测的比较

内 容 检 定 校 准 检 测

符合法定要求 预期使用要求

依 据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国家校准规范、技术合同 国家标准、企业标准、技术合同 参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证 书 1.合格:检定证书 校准证书、测试报告 检测报告、测试报告 2.不合格:通知书

形 式 计量建标考核 计量建标考核

法定计量机构考核 第三方实验室要通过认可 第三方实验室要通过认可、资质认定 7.比对: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或指定不确定度范围的同种测量标准或工作测量器具之间的量值进行的比较。

●案例:某企业购买了五台仪器,为了节省检定费用,将其中二台仪器送计量机构检定,回来后,在这二台仪器当中选一台认为“非常准”的仪器,再用这台仪器去“校准”另外没有送检的三台仪器,并认为是“自校”。 ●比对方法常常用于实验室间的比对;日常测量监控;无法溯源的仪器;测量过程控制等。 第二篇 评审准则目录

4.管理要求(共11个条款) 5.技术要求(共8个条款) 4.1 组织 5.1 人员

4.2 管理体系 5.2 设施和环境条件 4.3 文件控制 5.3 检测和校准方法 4.4 检测和/或校准分包 5.4 设备和标准物质 4.5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5.5 量值溯源 4.6 合同评审 5.6 抽样和样品处置 4.7 申诉和投诉 5.7 结果质量控制 4.8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5.8 结果报告 4.9 记录 4.10 内部审核 4.11 管理评审 目 的 评定计量器具是否 确定计量器具是否满足 评价被测对象的特性

对 象 强检计量器具 非强检计量器具 产品、材料、设备、工艺、环境 4 管理要求

4.1 组织(有12个小条款) P11 理解要点:

4.1.1 独立法人或经法人授权、独立承担第三方公正检验、独立开展业务工作,有独立的账目和核算; 4.1.2 具备固定工作场所,独立使用仪器设备; 4.1.3 实验室管理体系覆盖所有场所的工作; 4.1.4 从事检测、校准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4.1.5 实验室及人员不得参与有损检测、校准的诚信度活动,不得参与和竞争性项目有关系的产品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等活动;实验室应有措施确保人员不受任何内外部的压力和影响,防止商业贿赂;

4.1.6 保护国家、商业和技术秘密;

4.1.7 明确实验室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各之间关系;

4.1.8 各类人员的任命文件,最高管理者和技术负责人变更需报发证机关或授权部门确认; 4.1.9 规定人员职责、权利和相互关系,必要时,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 4.1.10 对检测、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

4.1.11 技术管理者全面负责技术工作,并指定一名质量主管赋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职责和权利; 4.1.12 执行政府下达的指令性检验任务,编制计划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授权实验室)。 4.2 管理体系 P16

一、理解要点:

1.按照本准则建立和保持能够保证公正性、独立性,并与检测、校准活动相适应的实验室管理体系; 2.管理体系形成体系文件,阐明与质量有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 3.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报告; 4.管理体系文件的理解和实施。 二.文件各层次的关系

1.质量手册是体系文件的“浓缩本”,是纲领性文件; 2.各层次文件的构成

机构较大可设定的层次: (A)、(B)、(C)、(D) 机构中等可设定的层次: (A)、(B+C)、(D) 机构较小可设定的层次: (A+B)、(C+D) (A+B+C)、(D) 3.手册与程序文件编写要一致。 4.3 文件控制 P18 理解要点:

1.建立并保持文件控制程序,管理所有文件(内部制定的文件和来自外部的文件); ——实验室根据管理和运行的需要,编制各类文件 ——文件发布前经过审核、批准和使用 ——建立文件总目录、文件编号 ——文件发放、保管 2.文件控制要求

 工作场所可得到文件的是批准、最新版本  定期审核和必要修订  撤回失效或作废文件

 保留的作废文件做适当标记

3.文件唯一性标识

        发布日期

修订标识(编号与识别) 页号、总页数或文件结尾标记 批准人 更改的审批 更改的标注 手写更改

计算机系统内的文件更改 4.文件更改、修订要求

4.4 检测/或校准分包 P19 理解要点:

1.分包给有能力的实验室,符合本准则要求,获得实验室资质认定;

2.分包比例的控制,分包项目限定仪器设备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特种项目; 3.保存所有分包方的资料和能力,必要时,对分包方进行第二方审核,验证其能力; 4.将分包项目书面通知客户,得到同意才可分包; 5.分包项目不能计算在本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内。 4.5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P20 理解要点:

1.实验室应对制定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程序,选择合格的计量检定/校准机构和仪器设备、消耗性材料的供应方,以及购买、验收、存储和不合格品的处理规定;

2.实验室对外来检定/校准服务机构和供应商的质保能力进行评价,建立合格的服务机构和供应商名单; 3.外购物品(仪器设备、材料)的检定/校准、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4.建立合格的外来服务和供应商评价记录、档案。 4.6 合同评审 P21 理解要点:

1.实验室分析、整理客户的委托书、标书和合同中的需求,在开始工作前得到解决; 2.应有编制、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程序文件,保存评审记录; 3.合同评审的检测/校准项目应在资质认定的能力范围内;

4.客户常规要求评审可以简化,经有关人员确认,对偏离标准或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评审。 4.7 申诉和投诉 P21 理解要点:

1.实验室应建立、完善客户申诉和投诉处理机制,能快速反应,在24小时内给客户回复,对投诉及时处理; 2.实验室应主动征求客户意见,了解客户抱怨,不断改进工作;

3.实验室编制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各环节要求:受理、界定、调查分析、处理、反馈或说明、改进; 4.保存客户申诉和投诉的调查、处理记录,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 4.8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P22 理解要点: 1.不符合:是指管理或技术活动不符合体系文件、规范、标准和准则的要求; 2.纠正措施:对不符合工作采取纠正,然后在实施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

3.预防措施:对潜在的不符合,通过事先分析,确定可能造成不符合工作的原因,采取预防性措施,加以消除; 4.实验室应建立不符合工作、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程序; 5.对不符合工作的确认,对不符合工作采取纠正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 6.分析确定潜在不符合的原因,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

7.实验室通过实施质量方针、目标进行改进;实验室通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以及管理评审等持续改进管理体系。 4.9 记录 P23 理解要点:

1.实验室建立并保持质量体系的记录管理程序; 2.实验室记录的分类:管理记录和技术记录;

3.实验室记录规范填写、更改、识别、收集、检索、存档、维护和清理; 4.记录要有编号,方便查找;

5.在适当条件下保存和保存期限,一般性记录保存1~3年,特殊记录应长期保存; 6.保证安全和保密。 ● 记录填写要求:

(1)数据清晰书写规范,信息齐全;

(2)记录用蓝黑墨水笔或签字笔填写,不准用铅笔和圆珠笔填写;

(3)数据划改要求:不准用涂改液(带),不准涂划,只能划改,在错误数据上用斜线划改,在上方写出

正确的数据,然后,修改人签名,不准只写姓; (4)所有工作应当时予以记录,不准编造、伪造数据。 (5)电子储存的记录应采取有效保护和备份,防止丢失改动; (6)采用正确的法定计量单位。 ● 技术记录的控制 (1)包含足够的信息; (2)包括有关人员的标识,记录有填写人和核验人签名,证书和报告要有签发人签名; (3)可识别为属于某项具体任务; 4.14 内部审核 P25 理解要点:

1.内部审核要求有内部审核管理程序和审核计划,定期组织内部审核,以证实实验室运作符合质量体系和本

准则的要求。

2.每年度内部审核活动覆盖管理体系所有要素和活动,内部审核一般一年(12个月内)不少于一次。

3.质量主管负责组织和实施内部审核工作,参加内部审核工作的人员,需经过培训具备内审员资格的人员,才能 进行审核。只要条件允许,内审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工作。 ●内部审核 一. 审核的术语和定义

1.审核定义: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 以确定满足商定的准则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

成文件的过程。

2.准则: 确定为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3.客观证据: 支持事物存在或真实性的资料(数据)。客观证据可以通过观察、测量、试验或其它手段获得。 4.不符合: 未满足要求。 5.审核发现: 审核的结果。

6.审核结论: 审核组考虑了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最终审核结果。 二.审核的阶段和顺序 1.审核的阶段: 外部审核有三个阶段: 文件审核、现场审核、审核结果的审核。

内部审核有二个阶段: 文件审核、现场审核 2.审核的顺序:

外部审核按文件审核--现场审核--审核结果; 内部审核按文件审核、现场审核重复进行。 三.审核的分类

1.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

●由实验室质量主管组织具有内审员资格的人员, 对管理体系进行定期审核。 2.第二方审核––外部审核

●由外部的第二方或合同方,组织具有评审员资格或内审员资格的人员, 对管理体系进行审核。 3.第三方审核––外部审核

●由外部的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具有评审员资格的人员, 对管理体系进行审核。 四.审核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2.《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3.《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4. 实验室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五.开展内部审核的步骤: P138 1.内部审核的策划与准备; 2.内部审核的实施; 3.跟踪与验证审核结果; 4.编制内部审核报告; 5.内部审核与记录归档。

●准备工作:

1.评审准则、审核计划; 2.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3.现场审核检查记录表; 4.不符合报告书; 5.内部审核结果表。 六.内部审核首次会议 1.明确审核目的、范围; 2.明确审核组成员与分工; 3.简要介绍审核采取的方法和程序; 4.确认末次会议和审核时间安排; 5.澄清审核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 6.会议签到。 七.审核实施注意事项

1.审核组长控制审核全过程、审核进度、审核结果; 2.选择抽样要有代表性; 3.依靠检查表 4.寻找客观证据

5.发现不符合项应增加调查研究的深度 6.与受审核方确认事实 7.始终保持客观、公正和有礼貌 8.做好审核记录 八.符合和不符合的评定

●严重不合格项:指管理体系出现严重遗漏或体系文件执行中出现系统性或区域性的失控、失效。如管理体系及体系文件与法律法规、《评审准则》等要求严重不符,要素或关键程序没有得到有效贯彻,造成系统性或区域性的失控、失效或者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

●不合格项(也称轻微或次要不合格项):指个别的、孤立的、偶发的、整改容易的,且对检测工作质量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后果的问题。

●观察项(也称缺陷项):指存在问题,但证据不足或尚不构成不合格,发展下去将成为不合格项,因此需提醒注意的事项。 ●不符合报告书的内容 (1)受审核部门及负责人姓名 (2)审核员姓名及审核组长姓名 (3)审核依据 (4)不符合事实的描述 (5)不符合类型

(6)采取纠正措施及完成日期 (7)纠正措施完成情况和验证 九.汇总分析审核结果

1.在召开末次会议前, 组织召开一次审核组成员会议, 对审核出来的问题进行评定, 确定不符合项及存在问题。

2.对审核结果汇总分析, 对受审部门的实验室管理工作做总体评价,不符合项的问题点。 3.与受审部门领导或主管交流, 通报存在的问题和不符合项数量。 十.首次会议宣布审核结果

1.末次会议应由审核组长主持,参加者签到;

2.审核组长说明不符合项的数量和分类, 宣读不符合项报告书与存在的问题。 3.要求对不符合项进行纠正措施,以及完成时间; 4.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提出要求或对不符合项整改要求; 5.审核记录保存归档。 4.15 管理审评 P26 理解要点: 1.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按照预定的计划和程序,定期进行管理评审,以确保质量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和有效性,并进 行必要的改进

2.管理评审的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特殊情况增加次数;

2.管理评审应考虑: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管理和监督人员报告、外审和内审结果、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客户 投诉、改进建议、质量控制、资源和人员培训。 4.管理评审结果由此产生的改进措施; 5.管理评审报告和记录。 5 技术要求 5.1 人员 P28 理解要点:

1.实验室有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验室应使用正式人员或合同制人员。确保所有人员的能

力,对人员进行监督;

2.对人员其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特殊岗位的人员的要求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执行; ● 首次评审或复评审要求对检测人员进行计量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理论考试。 3.制订人员培训和技能的目标、程序和计划; 4.对正在使用培训的人员进行适当监督;

5.实验室应保存人员的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档案。

6.实验室的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应具备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的技术职称,熟悉业务,经过考核合格。参加 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取得证书。

7.依法设置和依法授权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其授权签字人应具备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的技术职称,熟悉业务,在本专业从事三年以上。 5.2 设施和环境条件 P29 理解要点:

1.实验室的检测和校准设施以及环境条件,应满足国家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的要求; 2.对可能影响结果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进行监测、控制制和记录环境条件,非固定场地的环境条件监控; 3.实验室对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的有效控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4.实验室对有影响环境的废气、废液、粉尘、噪声、固废物等处理符合环境和健康的要求,并有相应的应急处 理措施;

5.对互相影响的工作区域有效隔离;

6.控制进入/使用影响工作质量和涉及安全的区域和设施,并正确标识;

7.保持良好的内务管理,必要时制定特殊程序,实验室的环境卫生、安全、定置管理要求。

8.环境条件分类:标准工作条件、正常工作条件、极限条件。在修建实验室(计量室、检测室、测试室、检验室)基础设施时,设计要求达到标准环境条件或正常工作条件,互不相容的工作区域有效隔离; ●实验室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一般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0±5℃,要求高的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0±0.5℃ 2.湿度:一般实验室控制在75%RH以下

3.振动:实验室要远离有振动源的地方,要有防振措施,振动幅度小于4μm 4.防尘:实验室要有防尘措施,灰尘应小于0.25mg/㎡ 5.照明:实验室照明灯照度在200~300 lx 6.电磁干扰:应避免外磁场干扰,屏蔽间抗干扰的衰减能力应达到40~80dB 7.电源:交流220V±2% 50Hz±1%, 直流电压±1%,有符合要求的接地。 5.3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确认 P32 理解要点:

1.实验室应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或标准,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实施检测/校准;

方法选择:

    国际、区域性或国家标准方法

知名技术组织或科学文献和期刊公布的方法 设备生产厂家指定的方法 实验室制定的经过确认的方法

如果缺少指导书可能影响检测、校准结果,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2.正确选择和使用的新方法,方法发生变化应重新确认。确保使用的方法是最新有效的版本; 3.与实验室工作有关的标准、手册、指导书应现行有效,便于员工使用; 4.需要时,可以采用国际标准,但仅限定委托方的委托检测;

5.实验室自行制定的非标准方法,经过确认,可以作为资质认定项目,仅限定委托方的委托检测;

6.检测或校准方法的偏离须经过有关部门验证,或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被客户接受和认可,并将该方法偏离 进行文件规定;

7.实验室应有适当的计算和数据转换处理规定。当采用计算机或自动设备对检测和校准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记 录、报告、存储或检索时,应有数据保护程序。 5.4 设备和标准物质 P36 理解要点:

1.实验室配备所需全部抽样、检测和校准的测量设备(包括测量软件和标准物质),仪器设备在使用前,经过检定或校准,并进行维护保养; ●购买有合格证的标准物质。

2.仪器设备出现异常和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加贴停用标识。如有可能进行隔离,然后进行修理。修复后经过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才能重新投入使用。并且要对以往的检测结果进行追溯。

3.实验室需要长期使用租用、借用和使用客户的仪器设备,仅限于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或特定的检测设备,应 符合本准则,租用、借用手续;

4.检测设备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有关使用和维护的资料方便人员取用; 5.实验室应建立仪器设备和测量软件档案,也有称设备履历卡;

6.所有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及其测量软件)应有明显的唯一性标识,表明其状态; 7.脱离实验室直接控制的设备在返回后,在使用前进行功能和校准状态检查; 8.按规定程序对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仪器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9.在校准产生的修正因子应正确使用和保存;

10.未经过定型的专用设备需要提供相关技术单位的验证证明。 11.仪器设备的配备

(1)仪器设备配备计划的批准与实施。

(2)仪器设备的计量性能包括哪些指标?在配置时如何确定是否能满足需要的计量要求?同时,还要考虑

价格、溯源性、售后服务等。

(3)购买国产的仪器设备是否有制造许可证编号?是否有“CMC”标志?

(4)制造、修理许可证管理“CMC”标志,编号规则:如(86)量制粤字第01015678号。 12.不合格仪器设备的控制 1.不合格的仪器设备的八种状态: (1)仪器设备已经损坏; (2)仪器设备显示不正常; (3)仪器设备过载或误操作; (4)仪器设备功能出现可疑; (5)超过检定周期或校准周期; (6)有封缄要求的仪器设备封缄被破坏; (7)测量结果不正确或明显的错误; (8)环境条件影响。

●出现不合格仪器设备的处理:

(1)停止使用,隔离存放,作出“停用”标识; (2)确认后,重新进行检定或校准; (3)调试或修理,随后再检定或校准;

(4)仪器设备达不到原有级别可降级使用,要在标识上标明限制使用量程和功能; (5)仪器设备判定不合格报废处理,有审批报废手续。

(6)对不合格仪器设备已往出具的数据进行验证,对产品进行追溯。 13.标识管理

(1)标识的种类:不干胶彩标、铜(铝)牌、电刻、油漆; (2)标识的使用状态:

合格证(绿色):检定或校准/验证合格

准用证(黄色):仪器存在部分或功能缺陷

停用证(红色):仪器已经损坏或不合格

(3)标识内容:使用状态、设备编号、检定/校准单位或人员、检定日期/有效期、校准日期/建议再校准日期、 限用说明;

(4)标识粘贴仪器设备的位置,牢固耐久、防止油污、损坏。 5.5 测量溯源性 P39 理解要点:

1.实验室应确保检测、校准结果能溯源到国家基标准。适用时,绘制量值溯源图; 2.检测结果不能溯源到国家基标准,实验室应提供设备比对、能力验证结果的证据;

3.实验室应制定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计划,在使用前,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准; 4.实验室应有参考标准(也称计量标准)的检定、校准计划,参考标准在调整前后均应校准,参考标准应仅用于 校准;

5.实验室应使用有证的标准物质(也称参考物质),没有有证的标准物质应确保量值的准确性; 6.按照规定程序和计划对参考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7.实验室应有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的安全处置、运输、储存和使用程序,以防止污染和损坏。 5.6 抽样和样品处置 P42 理解要点:

1.实验室应有样品的抽取、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储存、保留和清理的程序,确保样品的完整性; 2.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实施样品的抽取、备制、传送、储存和处置。没有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应根据适当 的统计方法制定抽样计划;

3.实验室抽样记录包括:抽样计划、抽样人、环境条件、必要是抽样位置图、其他等效方法; 4.实验室详细记录客户对抽样计划的偏离、增补或删改的要求,并通知有关人员; 5.实验室应记录接收样品的状态,接收样品的异常或偏离的相关内容; 6.实验室应有样品的标识系统,避免混淆;

7.有适当的样品储存设施及安全措施,确保样品不受损坏,并保存样品的流转记录。 5.7 结果质量控制 P45 理解要点:

1.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和计划,以监控检测和校准结果的有效性; ●监控内容和方法:

a)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次级标准物质; b)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 c)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的重复检测/校准; d)对保留样品的再次检测/校准; e)分析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2.实验室应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当发现质量控制数据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断依据时,应采取纠正措施,防止出现 错误的结果。 5.8 结果报告 理解要点:

1.实验室按照相关技术依据或标准要求,及时出具检测和校准数据和结果报告,并保证数据和结果的确准、

客观、真实,报告应正确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1) 在下列活动中应当正确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1.公文、统计报表;

2.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产品使用说明书; 3.制定标准、规程、技术文件、图纸; 4.出具检定、校准、检测、检验、测量数据; 5.国家规定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 (2)判断下列计量单位是否正确

• • • • • • • • 长度:M、DM、CM、M/M、KM 面积:平方、平米

体积:立方、立升、公升、cc 时间:S、〞、′、H 质量:KG、Kg、T 压力:kgf/c㎡、mmH2O、mmHg、bar 功 :度、大卡 温度:度、“ °”

2.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的基本内容: a)标题;

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检测/校准地点); c)报告的标识(编号)和页码编号; d)客户名称和地址; e)所采用的技术依据和标准; f)样品的状态描述和识别; g)样品接收日期和检测/校准日期; h)抽样计划说明; i)检测/校准的结果;

j)检测/校准人员、核验人员和批准人签字,或等效标识; k)必要时,结果仅与被检测/校准样品的有关声明。 3.对检测/校准结果进行说明时,还包括下列内容: a)对检测/校准方法的偏离、增加或删减,以及特定检测和校准条件的信息; b)符合(或不符合)要求或规范的声明; c)不确定度的信息;

d)特定方法、客户或客户群体要求的信息。 4.对抽样的检测报告,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a)抽样日期;

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地点; c)报告的标识(编号)和页码编号; d)客户名称和地址; e)所采用的技术依据和标准; f)样品的状态描述和识别;

5.检测报告中含有分包方的结果,这些结果应在报告中清晰地标明从分包方获得的结果。分包方提供的报告是书面或电子方式报告;

6.用电话、传真和电子/电磁方式传输检测/校准结果时,应符合本准则的要求,防止丢失和缺少数据,并注意

保密; 7.对已发出的报告和证书的修改,只能另发文件或数据修改单,声明原报告和证书作废。修改后,发出的新

报告和证书应有新的编号,并注明所代替的报告和证书,原报告和证书收回存档。

第二篇:检测实验室内审报告

2012年度内审报告

为检查和验证公司实验室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按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各项要求有效运行,内审组根据年度内审计划,于2012年12月10日到11日,开展管理体系内审,现将两天的审核实施情况及审核发现的问题报告如下:

一、审核依据

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06);

2.《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

3.《质量手册》第一版SDKJC/ZL-01-201

24.《程序文件》第一版SDKJC/CX-02-2012;

5.其他一些规范性文件。

二、审核范围

1.管理体系文件涉及的所有要素,包括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

2.检测工作涉及到的所有人员,包括: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行政办公室、检测实验室。

三、审核方式

本次审核为抽样检查,存在一定的抽样风险,主要是收集符合性证据,采用查阅文件和记录、与相关人员交流沟通、查看现场等方式开展。

四、内审组组成

本次审核由具有内审资质的内审员刘道伟任组长,侯明华、田从荣任组员组成内审组。

五、审核计划实施情况

1.内审组按预定的计划和进程(内审实施计划)开展本次审核活动。

2012年12月11日生效第 1 页 共 5 页

2.为确保本次内审的顺利开展,内审组长于内审前1周编制内审实施计划,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并以书面通知形式发放到检测实验室和相关人员,对内审的分工注意了公正性和回避性。

3.内审首、末次会议由内审组长主持,检测实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内审员及相关人员参加。内审组长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本次审核目的、依据、范围、内审组的组成、审核方式、时间安排及抽样风险等,从进一步完善提升管理体系角度对内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4.由于事先通知,各人员都能合理安排工作,积极配合内审组按预定的时间安排开展审核。

5.本次审核对2012年内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关注。

六、审核发现

通过2天的审核,以及内审组同审核对象的沟通,本次审核发现管理体系运行中的突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有:

(一)实验室管理和检测工作的突出方面

1.注重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与适宜性。检测实验室主任定期组织管理评审,综合评价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根据工作类型与工作量的变化,提出改进要求,根据岗位调整任命了内审员、质量监督员等管理人员,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进一步增强了管理体系文件符合性。

2.注重能力的提升。一是公司充实了两名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到检测实验室任检测管理人员;二是派出4名业务技术骨干到湖北省安科中心进行了1个月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学习;三是派出了4名检测人员参加了湖北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的2012年第一界职业卫生检测人员培训并全部取得培训合格证,进一步提升了实验室管理、检测能力。

3.注重检测工作的溯源。一是按期编制了计量检定/校准计划,并在2012年12月10日前分别在湖北省计量局、宜昌市计量局、恩施州计量局完成了公司所有仪器的检定、校准工作,并对校准结果是否符合检测工作要求进行了确认;二是添臵了标准声源,用于噪声监测仪的校正;三是严格按管理体系及检测方法要求记录检测工作的全过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溯源和准确性。

4.注重实验室安全和环保。一是建立相关程序,定期对实验室危险品管理、水、电、气等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至今未发生检测实验室安全事故;二是对所有检测实验室操作人员进行了安全知识培训;三是对检验废弃物分类存放、集中处臵,确保检测实验室安全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5.积极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积极和**实验室进行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并取得满意结果。由此可见,本检测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6.注重检测报告质量。从公司自己设定的检测项目所出的检测报告上看,一是数据分析准确;二是报告信息符合相关《检测报告管理程序》(SDKJC/CX-02-39-2012)文件要求;三是报告连同检测记录由办公室统一保存,符合程序文件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文件控制。文件的借阅管理不严格借阅手续不规范,

办公室未能按《文件控制程序》(SDKJC/CX-02-06-2012)要求履行审批手续,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

2.检测人员授权。未能及时对上岗人员进行授权,就从事现场采样、检测和有关检测仪器的操作。

3.服务和供应品采购。公司对物资供应商进行了调查,也收集了相应的证明材料,对物品验收要求理解不清,仅按一般物资对数量、规格等进行验收,没有组织使用人员进行质量验收,未能提供相应的记录。

七、审核结论

经过两天的审核,经内审组讨论认为:公司的检测工作基本符合管理体系文件的各项规定,管理体系能够持续有效运行,基本符合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等相关规定,未出现严重不符合。

八、措施建议

为确保公司管理体系能持续符合相关规定,针对本次审核所发现的问题,审核组提出以下建议:

1.检测实验室及相关人员应认真学习掌握《准则》、《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等规定,严格按要求开展质量管理和检测工作。

2.各人员加强沟通,按管理体系文件规定履行职责,增强记录意识,对质量管理和技术运作的各个环节按规定进行记录,作为证据材料妥善保管。

3.对内外部文件进一步清理,按要求标识、控制、管理和使用,防止误用作废文件而影响检测质量。

4.及时修改和完善不适用的记录表式,确保持续符合

准则要求。

5.由于本次审核是抽样检查,故存在一定风险和局限性,没有发现不符合的不一定全都是符合《准则》要求,各相关人员应以此为契机,在日常的工作中及时总结、发现,举一反三,对出现的或潜在的不符合及时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以确保公司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6.审核的深度和广度尚有欠缺,在今后的审核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高,将内审工作开展得更加深入和细致。

7.对本次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由相关责任人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纠正措施,将纠正材料报内审组,由内审员或质量监督员跟踪验证,并在下一次内审中予以关注,以防再次出现。

8.本报告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由办公室按文件控制要求,受控发放到各相关科室和人员。

编制人:

批准人:

日期:

第三篇:实验室认可内审员培训的体会

于洋

在领导的关怀和培养下,我有幸参加了中国计量研究院培训中心组织的实验室认可内审员培训。再培训之前,我对实验室认可内审员相关只是了解的比较少,更谈不上系统,很多东西没有理论的支撑,只有零零散散的概念。所以这次培训对我说的确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短短几天的培训让我获得了很多实验室认可的知识和实验室认可的细节,进一步提升了眼界增加了专业知识的储备。现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 通过培训学习,进一步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实验室要想正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制定出适合和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个是接受认可的必要前提;其次,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对其时时优化,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就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质量管理的心只是。通过杨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和举例分析,让我理清了思路、加强了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很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验室认可的工作能力。

二、 程序文件的覆盖要全面,包括实验室检测、人员、设备、报告等细节问题,不能对实验室管理有空项。文件的内容应该简洁明了,作为指导工作的规范化流程,应该明确职责。另外,整个体系文件的内容要一致,要利用体系文件作为工作的指导,避免工作上的无用功和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三、 通过培训,对单位的管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增强了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同时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更大了。一个实验室要想进一步稳定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建立健全一整套规章制度来规范工作运行,规范人的管理,事情的管理。这套管理要有高度的严肃性和眼睛性,同时要紧密结合实际,不要照搬其他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和文件,再认真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但是知识和积累的禁烟,敢于大胆改造和创新,制定出适合单位发展的有效的管理体系。

此次培训,对我的影响很大,不单单是实验室认可内审知识的培训,更是一次抬头看路的机会。同时深刻的明白,只有通过加强学习,才能了解和掌握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今后的工作中,要将方法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方法指导实践,实践反馈方法,相辅相成,科学工作。

第四篇:实验室内审员培训知识考题答案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我国的实验室认可准则是等同采用[ISO/IEC标准17025:2005],该标准的名称是[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2.描述管理体系的文件称为[管理体系文件],其内容应当有[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和[质量计划]。

3.参加实验室之间的比对和能力验证是为了[监控检测和校准的有效性,确保提供给客户的检测或校准结果的质量],实验室在参加该项活动之后,还应对能力验证和比对结果进行[评审]。

4.实验室的检验环境条件取决于[检测标准规定]的要求和[仪器设备使用]的要求。

5.实验室应对测量、校准、环境监控和抽样结果有影响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控制]管理,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检定]或[验证]。

6.参考标准及测量和检测设备在两次校准和/或检定之间应接受[期间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

7.当实验室发现测量或检测设备有[缺陷]而对给出结果的有效性产生怀疑时,实验室应立即实施[必要的]措施。

8.每次校准和检测的原始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证其检测或校准活动[能够再现]。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打√)(共20分,每空1分) 1.校准或检测所用的每台设备应

上锁 □ 加以校准标识 ☑

用彩色编号 □ 加以唯一性标识 □ 2.所有的记录应储存于

防火的柜子里 □ 上锁的房间 □

技术负责人的办公室 □ 安全的地方 ☑ 3.纠正措施应何时实施 立刻 □ 在商定的时间内☑

在下次审核前 □ 在下次评审前 □ 4.实验室的校准证书/检测报告不必包括

唯一性标识 □ 实验室的名称和地点 □ 检测仪器的标识☑ 不确定度的说明 □ 5.检测/校准所处的环境的要求

控制温度和湿度 □ 是无尘的 □ 不影响检测/校准结果的有效性☑

清洁、整齐 □ 6.实验室对管理体系运行全面负责的人是:

最高管理者 □ 质量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7.下列活动中的哪一项须由与其工作无直接责任的人员来进行? 管理评审 □ 合同评审□ 监督检验□ 管理体系审核☑ 8.如果在管理体系审核中没有发现任何不符合项,则 审核无效,审核员应重新抽样调查 □ 此管理体系没有不符合项☑

审核员应延长审核时间直到发现不符合项 □ 9.进行现场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主要是 修改质量手册□

验证管理体系文件实施情况☑ 寻找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

10.实验室的客户请一个有资格的机构对该实验室进行管理体系审核,这种审核称为

第一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 第三方审核□ 11.审核过程中确定的不符合项的证据必须

记录☑ 被受审核方管理层认可□ 能在日后检查□ 12.末次会议上检验部负责人问审核组长是否通过审核时,审核组长说: 已告知受审核方通过或未通过审核□ 不是审核组能作出的决定□ 已通知受审核方去如何整改□ 全不是☑ 13.有时工作急需,所采购的物资或在校准/检测过程中的消耗品来不及检验或没有合适的仪器,又不能确定质量的,在此种情况下 仍不准投入使用□

应充分相信供应商出具的合格证或充分相信该校准/检测操作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可以投入使用□

要经实验室授权人员审批后,做好记录和标识后方可放行使用☑ 14.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主要靠

监督□ 日常检查☑ 内审□ 内部质量控制□ 理评审□ 15.对仪器设备的审查主要是审查

校准/检定证书的合法性□ 量值溯源结果的有效性☑ 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的完整性□

16.更改填写错误的检验数据由

填写人☑ 核查人员□ 技术负责人□ 17. 更改执行的作业指导书由

检验部门的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体系文件指定的人员☑ 18. 实验室内审范围为

检验或校准部门□

所有部门□

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并包括检测和/或校准活动☑ 19.实验室偏离与客户签立的检测合同 应通知客户☑ 不必通知客户□ 20.只要检测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符合要求 实验室不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监督体制□ 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监督体制☑

三.判断题:(是,请打√;非,打X)(共20分,每空2分)

1.实验室对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是申请认可的实验室必须要编写的程序。(√)

2.当审核发现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有疑问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可能已经受到影响的客户。(✕) 3.认可准则要求实验室应对所有环境条件进行监控并记录。(✕)

4.实验室有一台关键、重要的仪器是租借来的,在内审过程中被判为不合格项。(✕)

5.校准或检验活动必须在固定的场所中进行。(✕)

6.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由实验室的质量负责人负责纠正。(✕)

7.有经验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可不必再进行资格考试。(✕) 8.实验室以外人员一概不能进入实验室。(✕) 9.有些标准物质是消耗品,可以不建管理档案。(✕)

10.实验室用于测量用的仪器设备应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 四.问答题(共40分,每题8分) 1.什么叫“样品的唯一性标识”?

答:保证样品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发生混淆的识别措施。样品的唯一性标识通常用代码或数字组成。样品的状态标识通常用颜色或显著的标志标识。

2.能力验证活动包括哪些内容?认可的实验室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能力验证活动?

答:能力验证活动包括能力验证计划、测量审核、实验室间比对

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活动应满足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的要求,能力验证活动应覆盖已获认可领域。

3.什么叫“期间核查”?它与周期检定有什么不同?

答:期间核查是指仪器设备在两次校准之间对其稳定性或保持校准状态进行的一种核查,目的和作用在于防止仪器设备出现量值失准以及可以缩短失准后的追溯时间。

周期检定是根据检定规程或实验室自己的要求实施的定点、定时间、定方法的一种例行检查,其目的在于给仪器设备赋值或验证仪器设备的量值准确性。

4.对“监督员”和“内审员”的任职各有什么要求?他们的职责各是什么? 答:监督员的任职要求有三:第一,熟悉校准或检验方法及程序;第二,了解校准或检验目的;第三,懂得结果评审。

内审员的任职要求有二:第一,经过培训;第二,有资格。

监督员的职责是对校准或检测活动的过程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纠正措施。内审员的职责是参加审核与自己无直接责任关系领域里的质量活动。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内审员有责任对问题的行为者所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实施跟踪实现。

5.试描述对测量不确定度构成贡献的因素。

答:1.人员影响因素;2.环境影响因;3. 仪器设备技术能力的影响因素;4.影响检测质量的供应品的影响因素;5.样品的制备(置备)影响因素;6.测量方法的影响因素;7.仪器设备校准或检定质量的影响因素;8.抽样影响因素。

第五篇:实验室资质认定内审员培训习题二

一、是非题。对为×,错为√

1. 系统误差是不能完全获知的。 ( ) 2. 测量不确定度表明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可信性、可接受性。 ( ) 3. 溯源等级图是n等级向(n—1)级溯源。 ( ) 4. 校准不具法制性,不判定测量器具合格与否。 ( ) 5. 能力验证可以由实验室自行组织实施。 ( ) 6. 质量保证就是对实现的要求作出诚信的承诺。 ( ) 7. 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 ) 8. 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 ) 9. 过程方法就是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 ( ) 10.实验室必须配备、技术、方法、信息、物资、人力和组织等资源。 ( ) 11.实验室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的管理体系。 ( ) 12.体系范围包括场所、过程、程序、活动。 ( ) 13.文件的多少和详略程度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和过程的特性。 ( ) 14.文件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 ) 15.委托方对实验室没有按时提交检验报告提出异议,实验室可不必采取措施。 ( ) 16.当工作完成后没有及时填写记录应判定4.9记录控制不符合。 ( ) 17.内部审核的目的是确定体系的适宜性、符合性充分性。 ( ) 18.管理评审的方法是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持续改进的方法。 ( ) 19.内部审核的方法主要是抽样的方法。 ( ) 20.实验室对其使用的检测方法应予以确认。 ( ) 21.实验室建立实施安全作业和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 ) 22.实验室对其使用的检测方法应予以确认。 ( ) 23.检测方法的确认可以外包。 ( ) 24.修正因子就是为补偿系统误差而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乘数字因子。 ( ) 25.应从组织的资源和能力、设备的重要程度、质量活动的成本和风险确定核查的对象、方法频次。 ( ) 26.检测设备投入使用前的核查与使用前的核查其内容是一致的。 ( ) 27.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只能占被校准设备的1/3~1/5。 ( ) 28.测量标准也被称作测量基准。 ( ) 29.抽样程序是进行抽样活动规定的途径。 ( ) 30.样品的标识系统包括区分样品特性标识和状态标识,贯穿于样品管理的全过程。( ) 31.样品处置就是对样品进行制样。 ( ) 32.实验室在实施检测结果质量的控制时,应预先确定其判据及其满意区间。 ( ) 33.实验室提供的体系范围就是审核员审核的范围。 ( )

1 — 34.审核发现由审核员来确定。 ( ) 35.内审员的职责之一是调查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并制定纠正措施。 ( ) 36.审核结论是基于审核目的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审核结果。 ( ) 37.受审核区域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 ) 38.结合审核的审核结论应是多个。 ( ) 39.审核准则就是审核依据,实验室可根据审核的目的决定审核依据。 ( ) 40.审核计划是一次具体审核的现场活动及日程的安排, ( )

二、选择题 至少有一项

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在( )内。 l、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后,计量认证合格单位( )。 A自愿采用 B必须采用 C可通过与用户签订合同约定使用

2、实验室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的要求,对其所使用的检测、校准和检查设施设备以及环境要求等做出明确规定,并正确( )。 A使用 B维护 C标识 D校准

3、实验室一般为独立法人,非独立法人的实验室需( )。 A由上级主管单位确认其最高管理者 B经法人书面授权 C独立承担检验工作和相关法律责任 D经认监委批准

4、实验室应由熟悉各项检测方法、程序和结果的人员对检测和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 ) A控制 B检查 C监督 D全部

5、法人授权性质的实验室,其法律责任应由( )承担。 A实验室 B母体组织 C上级机关

6、作业指导书是管理体系文件中的一类,它包括( ) A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B管理评审报告 C期间核查记录 D方法的实施细则

7、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 A质量手册 B程序文件 C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D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

8、当实验室内外部环境在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以确保( )的适宜性和完整性。 A内部文件 B程序文件 C外部文件 D管理体系

9、实验室的如下项目可以分包:( ) A不具备检测能力的项目 B工作量大、时间要求紧的项目 C仪器设备使用频次低的项目 D出口的检验项目

10、实验室( )属于服务采购活动。

A选择合格的检定机构 B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采购 C对采购的办公用品 D选择合格的培训机构

11、合同评审是在合同签订之前,由实验室( )所进行的系统评审活动。 A主任 B实验员 C质量负责人 D程序文件规定的业务人员

2 —

12、( )是客户对实验室的检测数据和结果提出书面异议。 A申诉 B投诉 C上诉 D抱怨

13、实验室在确定了( )时,应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类似不符合工作发生的性。 A客户申诉 B客户投诉 C潜在不符合的原因 D不符合工作

14、下列活动中的哪一项必须由与其工作无直接责任的人员来进行( ) A管理评审 B合同评审 C监督检验 D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15、如果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中没有发现任何不符合项,则( ) A审核无效,审核员应重新抽样调查 B审核员应延长审核时间直到发现不符合项 C本次审核尚未发现不符合项 。

16、管理评审作为一个工作“过程”,输出应包括( ) A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方面的决定和措施 B与客户要求有关的检测报告/校准证书质量的改进决定和措施 C资源需要的决定和措施

17、实验室从事抽样、检测校准、签发报告、操作设备的人员都必须( )。 A经过培训 B持证上岗 C确认能力 D实施监督

18、实验室(D)应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熟悉检验业务并经考核合格。 A技术主管 B质量主管 C最高管理者 D授权签字人

19、按照实验室制定环境保护程序,下列做法错误的有( ) A有害废气通过管道从窗户排出 B化学分析废液直接排入城市公用下水道 20、使用有偏离的检测或校准方法应( ) A由相关技术单位验证或有关主管部门核准 B由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批准 C形成有效文件 D征得客户同意 2l、有证标准物质是指( ) A附有证书的参考物质 B附有使用说明的参考物质 C附有标签的参考物质

22、用于期间核查的核查标准要求( )就可以。 A计量参考标准 B量值稳定 C高一级仪器

23、测试设备经校准某一量程不合格,所需要的量程合格,其状态标志应使用( ) A合格 B准用 C停用

24、实验室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对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进行( ),以保持对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A检定或校准 B日常维护 C期间核查

25、检测结果不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实验室应( ) A说明情况 B在证书或报告中标识 C提供设备比对、能力验证结果的满意证据 D阐述理由

26、为了避免重复和漏检现象,实验室对样品应有( ) A用户标识 B状态标识 C唯一性标识

27、客户有特殊要求的委托检验,样品管理员( ) A应与客户办理委托手续,填写委托单 B应报请技术主管进行合同评审

28、对于同批样品,该批样品首先应有( ),然后对个体再细分编号。 A唯一编号 B不同编号 C同一编号

29、为了保证检测和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实验室必须适时采取( )

3 — A期间核查 B内部审核 C质量控制 D管理评审

30、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计划,以监控检测和校准结果的( ) A可靠性 B有效性 C真实性 D合法性

31、实验室应分析质量控制数据,当发现质量控制数据将要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断依据时,应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 ) A出现不合格工作 B报告错误的结果 C检测校准过程失控

32、实验室对检测和校准结果有效性的质量控制方法不包括( ) A能力验证 B存留样品再检测 C人员比对 D实验室比对

33、当用留样再检测进行结果质量控制时,判定是否满足控制要求,可采用( )来判定。 A方法重复性限 B方法再现性限

34、检测和校准报告可以不包括下列信息( ) A记录的唯一性标识 B实验室的地点 C检测和结果的应用 D抽样人 E不确定度的信息 F所用标准或方法的识别 G检验仪器的状态标识 H样品流转的记录

35、测量不确定度主要用于表示测量结果的( ) A准确性 B,稳定性 C分散性

三、分析题(每题6分,共18分) 请说明是否符合《评审准则》的要求?简单描述不符合事实,不符合《评审准则》的哪一条款及内容?

1、评审组在现场参观实验室时发现其中一间办公室装修很好。室主任讲,那是从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工作室,我们从事房间装饰装修、室内空气污染治理,直到空气质量检测的一条龙服务,为业主创造方便条件。

2、评审员在检查实验室的用户申诉和投诉记录时发现有一条意见“实验室的技术负责人经常不在家,检测报告中的问题总是得不到及时解决。”技术负责人如是说:“这是没法解决的问题,因为我确实需要经常出差。”

3、在某实验室计量认证现场评审召开座谈会时,评审组长询问某检测室年轻的检测员是否了解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的依据是什么?你们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什么?回答:“不太清楚,那是领导的事,跟我们关系不大,我的工作就是做好检测工作,把结果报出去。”

4、评审组在现场样品检测考核时,见实验室人员正在查阅专业方法标准合订本,实验室主任讲,合订本便宜,用起来方便,方法标准不保密,不受控,我们只盖实验室公章放心使用,评审员翻了几本,果然干干净净,但发现有已被代替的标准。

5、评审员发现某实验室的人事部仪器设备均选择当地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溯源,当询问一台大型专业检测仪器当地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是否有能力检测时,该机构的管理人员解释说:“是否有能力检测我们不清楚,但我们选择的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所以它们出具的证书和报告肯定符合要求。”

4 —

6、评审员在某实验室评审时,询问有关实验室合同评审的情况,该机构的管理人员解释说:“我们实验室制定了相关合同评审的程序文件,但实验室没与客户签过检测合同,所以也没有进行过合同评审。”

7、评审员在某实验室评审时,询问有关实验室申诉和投诉处理和主动征求客户意见的情况,该机构的管理人员解释说“我们实验室制定了申诉和投诉处理的程序文件,并且向客户发函主动征求客户意见,客户反馈意见不多,而且反馈的意见不尽合理,也以也没有进行处理。”

8、一客户对某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数据和检测结论直接向实验室检测人员提出口头异议,该检测人员立即进行了复检,经过复检确认,原检测数据和检测结论正确。于是,该检测人员向客户进行了口头解释,客户表示接受,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9、评审员在某实验室复查评审时发现,实验室的部分仪器设备量值溯源有问题。上次现场考核时就提出该问题,这次复查仍然没有改观。该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说“上次现场考核时我们进行了整改,但不彻底。这次我们一定认真进行整改。”

10、评审时发现实验室的检验人员为了保证原始记录的清洁整齐,将现场检测数据和信息记录在临时记录本上,整理资料时再抄写到正式记录表格上,记录的更改也是在临时记录本上进行的,资料存档时只保存正式记录表格

11、评审员发现某实验室的两份检验报告使用同一编号,该机构的管理人员解释说:第一次出具的检测报告有错误,因为是一个单位的同一委托样,所以就不再另编号,于是另发了一份检测报告。

12、评审员在审查检测报告时发现,报告的签发人不是实验室的授权签字人。实验室主任解释说:“所有权签字人在外地出差,新招聘来的人在原单位是多年的授权签字人,所以就让他签发了。”

13、某实验室既检测农药产品,又检测蔬菜农药残留量,但样品管理和检测工作都使用同一场所。实验室负责人认为都是检测农药含量没有必要分区。

14、评审员在检测有毒物质含量的实验室问检测员:“你们实验室检验工作产生的有毒液体是如何处置的?”检测员说:“将有毒废液收集在一起,由实验室统一处理。”评审员又问随行的技术负责人:“是如何统一处理的?”技术负责人回答说:“我们把它拉到郊区的垃圾厂倒掉了。”

15、现场评审发现,检测人员正在检测实验室内用含苯的清洗济清洗待测样品,寅的气味很浓。当问及对检测人员有无影响时,回答说:“待室内气味散发后再做实验。”

5 —

16、实验室每天要进行很多样品的测试,在审核中发现,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实施这些测试的技术人员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在程序、方式和习惯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虽然这些操作技术人员都是经过操作培训合格的,但是他们的检测工作质量却存在较大差距。

17、评审组在评审时发现,某实验室所开展的某个检测项目所采用的仅是国际标准,而没有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也未限定特定委托方。技术负责人解释说:“这个检测项目国际标准比相应的国家标准技术指示高,我们实验室有能力采用这个项目的国际标准。”

18、评审组在评审时发现,实验室所使用的检测设备与检测标准所规定的检测设备不同,该实验室的主管解释说:“由于科技进步,更高精度的设备已经出现,于是我们就直接换用了新型仪器设备。”

19、在某建材实验室,评审员观看材料检测项目的人员比对试验,发现检验员的加荷速度有较大的差异,于是评审员提出要核对作业指导书,检验员说:“作业指导书由资料室保管,我们使用时必须去借阅。”

20、在某实验室评审中,当硬件组审核到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管理时,实验室该项工作的负责人说:“我们每一台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都有档案,都有专人保管、维修,而且有使用和维修记录。”评审员查看了记录后发现,该实验室建立了仪器设备档案,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修都做了记录,但未发现设备有缺陷,对过去检验所造成影响的检查记录及评估资料。

21、对某检测公司进行评审时发现,该公司总裁与一工程公司签订了工程检测合同。由于检测公司距离施工地点比较远,样品的取送很不方便。工程公司有一个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工地实验室,设备的配置基本满足检测合同规定项目的需要。经双方协商,检测公司租用工程公司的全套试验设备,由检测公司派人进行操作,并以检测公司的名义出具检测报告。

22、评审员在目击现场试验时发现声级计的显示值为95dB,工位机显示屏也显示95dB,但主控机打印的检测报告却显示7.5dB。评审员要看工位机和主控机的联网说明书,检测员说:这条检测线是技术力量很强的公司设计安装的,如果检测线出现不正常的情况,公司承诺24小时内到现场调修。因此,公司未给我们联网说明书。评审员问:为什么工位机上的声级计上显示值和主控机上的声级计显示值不一样?检测员说:这个问题前天就发现了,发现后就不再使用了。我们解决不了,只有请公司来人解决。评审在查阅仪器设备档案时发现,有声级计的有效期内的检定证书。

23、在评审某实验室时,评审员发现有一台新的上海某仪器厂生产的721分光光度计已投入使用,挂有合格(绿色)标牌。但再查检定合格证书时,发现该仪器只有上海某仪器厂的合格证。

24、查某实验室用于产品检测的标准物质,即无有效的检定校准证书,也无比对报告。询问实验室负责人,称:该标准物质从美国购置,厂商称稳定性很好,国内也无手段溯源。

6 —

25、评审员发现某实验室的几份检验记录使用同一编号,该机构的管理人员解释说:这是样品编号,由于样品是一组,所以几份检验中使用了同一样品编号。

26、评审员在评审时发现,实验室采用对存留样品进行再检测,取得了两组数据,数据处理分析结论为:“两组数据比较接近,未发生异常变异。”

四、问答题

1.质量管理活动包括哪些,为什么要实施质量保证? 2.如何审核4.1.10?

3.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性? 4.何时应采取纠正措施,其目的是什么? 5.管理体系评价总要求及其方式是什么? 6.内部审核的步骤是什么? 7.数据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8.期间核查与周期校准有何区别?

9.样品处置包括那些环节,确保检测样品的完整性其内涵是什么? 10.样品处置包括那些环节,确保检测样品的完整性其内涵是什么?

11.电量检测区域所需的环境条件23℃±2℃,相对湿度20%~55%,请说出你的审核思路。 。 12.内部审核报告编制的要点是什么?

13.跟踪审核的范围、形式及其实施跟踪审核的人员职责是什么?

14.实验室未按时向客户提交检测报告,也未采取任何措施,你认为如何处置才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5.实验室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标志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判标题

1.实验室某一检测项目对规定的标准方法实施了偏离(简化一些操作步骤,减少一些检测内容),但未经确认和审批。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2.某实验员未获得某项检测工作的资格与能力即独立从事该项检测工作。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3.某化验室配制内部标准物质时所使用的容量瓶、移液管均未经核查或校准,理由是都有生产厂的合格证。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4.实验室管理体系发生变化,质量手册中规定的岗位职责与“程序性文件”中规定的职责不相符,产生了矛盾。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5.保温箱坏了,里面冷藏的样品变质了。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6.顾客常常抱怨实验室不能够及时提交检验报告。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7.抽查10份金属材料检验的原始记录均是干干净净,字迹工整,一丝不苟。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7 — 8.实验室编制了一份投标标书交给顾客。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9.顾客向抽样人员提出减少抽样样本。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10.审核员在现场只查到实验室有实施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数据的记录。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11.技术负责人不清楚质量控制数据的判据是什么。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12.保管员分不清样品储存柜里哪是留样样品,哪是检测过的样品。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13.由于没有文件规定,检测人员的制样方法不一致。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14.由于检测设备的辅助设施的缺少导致检测方法的确认无法进行。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15.检验人员在检测前,对千分尺进行复零并对标准量块进行测试。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16.资料管理员根据技术负责人的批示将检验员A的检测报告借给了检查员B。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17.检测员没有对测试的可疑值进行判定和核查。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18.文件管理员对所有的文件都加盖了“受控”印章。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19.审核时发现某检测员对检测标准理解不准确,其纠正措施为培训,跟踪验证记录为已培训。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20.实验室没有能够提供出对有关人员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的计划和记录。适用于评审准则 条款

六、场景题(判定下列是否能有不符合,如有,则写出不合格的事实和理由以及不符合准则哪一条款) 1.实验员小王接到一份按GB/T50325-2001(2006年版)进行空气中氡浓度的检测任务。他仔细审阅了GB/T50325-2001(2006年版),发现该标准没有明确具体的检测方法。他又翻阅了实验室的作业指导书,也未找到实验室规定的检测方法。于是,小王问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说,你用标准GB/T14582—1993中的活性炭盒法做。该方法在实验室首次使用。小王认真地按标准进行检测,发现由于缺少活性炭,检测只能中断。

2.农产品实验室每天都要进行很多样品的理化测试(如密度、粘滞性、湿度含量等),但没有文件化程序,评审揭示,实施这些测试的检测员在进行专门操作时,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差异。

3.评审组在现场察看实验室时发现,其中一间办公室装修很好,室主任讲,那是从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实验室,我们从事房间装饰装修、室内空气污染治理、直到空气质量检测的一条龙服务,为业主提供方便条件。

4.评审员在检查实验室的用户投诉记录时发现有一条意见,“实验室的技术负责人检测不在家,检测报告中的问题总是得不到及时解决。”技术负责人说:“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因为我确实需要经常出差的。”

8 — 5.评审组长询问第一检验室室主任是否理解管理体系建立的依据,你们质量方针和目标是什么?回答说“不清楚,那时他们领导的事,大家各负其责,我们的工作就是做好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的数据准确,把结果报出来就行了。

6.评审员发现计量员把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均送到当地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溯源,当询问X638大型专业检测仪器当地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是否有能力检测时,他说“他们是否有能力检测,我不清楚,但我们选择的是法定计量技术机构”。

7.评审员在现场评审时,询问质量负责人有关实验室对客户的申诉和投诉是如何处理的,质量负责人说,“我们实验室制定了申诉和投诉的处理程序文件,并且向客户主动发函征求意见,但是客户反馈的意见不多,而且反馈的意见也不尽合理,所以也就没有处理。”

9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家长会生物老师发言稿下一篇:家长如何指导孩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