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士论文范文

2022-05-1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科护士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护理风险无处不在,护理行为的特殊性、侵袭性、局限性、试行性均能加大儿科护理风险。儿科护理工作者识别和防范的措施有:加强护理风险的防范,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法律意识,注重自我保护,加强护理记录的管理。

第一篇:儿科护士论文范文

儿科护士职业素质探讨

【摘要】在护理学不断发展的今天,儿科护士这一门护理学的工作也从单纯的机械生物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学的多样模式。随着这一模式的调整,护理这一职业的价值观也随之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儿科护士作为医院护理领域的专业人才,数量居多,水平也是参差不齐。随着儿科护士数量的增加,对于其职业素养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对医疗的需求也逐步增加,护理的理念不仅在于护理活动中实现目标,同时也要在护理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儿科护士;专业素质;儿科护理

1儿科护士的基本形象

1.1衣着简单的妆容对于护理效果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改变和美化在患儿面前的形象。可以起到良好的从内心接纳治疗的效果。但是要防止过度,全方位考虑自身,环境,患儿家属和需求。良好的亲和力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服装应干净整洁,为以后更好的护理奠定基础。[1]

1.2语言护士应在与患者初次接触时,适当评估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做到有效率的沟通,同时应该具备真诚的态度,语言严谨负责,态度要端正,面对患儿应带有更多的情感表现力来沟通,多多的地鼓励表扬患儿,让患儿自身树立起自信心,对于治疗有积极的配合。不论是在操作前,操作中或者操作后,语言都应该生动,带有亲切感和患儿多多接触。增强患儿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同时,平时接触患儿时也可以多多和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增加与患儿家属的感情,增进患儿对于护理的接受度。了解患者的意愿和心态。及时倾听患者的情愫,收集准确的资料。[2]

1.3护士的行为仪态护士的行为仪态,从侧面会恰当地反映出护士本人的人格修养。同时,得体端庄的仪态也会给患儿及患儿家属留下好的印象。那么,如果不适当的仪态很有可能对患儿产生非信任感,同时对于患儿家属会产生一种对于护理质疑的态度。这便要求护士在一系列护理过程中都要有护理的仪态。这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锻炼提高。

2具备健康的思想道德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儿科护理人员,首先对于职业儿科护理的热情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职业儿科护理具有专业的价值观和高度的服务精神,同时要做到敬业奉献。树立自强,坚韧的人生观。尊重护理对象,细心呵护患儿。发自内心认真对待护理工作,不断地丰富自己专业知识进行自我完善。树立自信,健康的心理,培养乐观精神。注重和患者进行沟通。认真严格要求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即使面对失败,也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做到一次比一次更精准完善。同时,患者家属对于护理的要求期望很高,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也应做到情绪稳定,细心,耐心,不要多受外界的影响。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认真进行护理。

3应有严谨的职业态度,具备职业道德素质

3.1具备严谨的职业态度护士的工作需要严谨的态度。踏实做到自觉维护职业准则,增强职业操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并且具有高度的同理心。想病患所想,关心关爱患儿,才能更加得到患者家属的信任。要给予患儿最亲切的关怀,了解观察患儿的生活习惯和品性需求,观察他们的心理发展。协调患儿身心全方面发展。

3.2建立人性化服务体系护士应具备真诚的态度,对于患者给予高度的关注。合理安抚患者的情绪,建立治疗-护理-健康的良性循环。提高护理能力和专业素养,建立人性化的微笑服务。在护理过程中,微笑可以消除缓和患者紧张的情绪。创造出更多的沟通空间和放松舒适的氛围,从而带动有效护理。

3.3具备职业道德素质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的身心特点,每个患者的病情也处于动态。不能单一机械地执行医嘱,应做到合适适当的有序工作。同时面对不同的病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阶段的患儿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谨慎且真诚地服务。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培养更加敏锐的观察力,及时预料可控问题的发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查漏补缺。接受定期的教育培训,科室内相互学习,督促,互为榜样,共同总结,促进护理工作更完善发展。[3]

4专业素质

作为儿科护理人员应努力学习儿科门诊知识,同时接触广泛的医学知识。以适应不同阶层的精神文化需求。护士不仅要满足患者家属各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要在护理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接轨,这就需要广泛的儿科知识,开拓知识面,为提高患者的健康努力。儿科门诊发病率多为集中,在诊疗过程中患儿很有可能不耐心并且恐惧不配合治疗活动,那么这时有力的操作技能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也体现了一个护理人员专业实力。儿科门诊常常因为患儿集中较容易产生交叉感染,那么这时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就要做到精准及时,高效迅速。让患儿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最完备的治疗。达到最佳护理效果。同时,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在护理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护士应运用全方位的感官来观察患儿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情绪。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5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

儿科护理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健康的身体是充沛工作的前提条件。护理不是一般的职业,它的服务对象是儿童,是一个需要呵护的弱小群体。是体力的工作,同时也是脑力工作。由于儿科门诊的工作琐碎,环境也会较吵杂,那么在护理过程中就不免有磕磕碰碰发生,那么此时,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健康的体魄才能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良好的工作力量才会对于护理工作更有帮助。

6结语

儿科护士应一方面加强自身护理专业素质和知识,同时要具备良好的态度。掌握精湛的护理技术。另一方面在护理工作中,应具备强大的责任心和爱心以适应现代模式对于儿科护理的需求。积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不断进行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将工作态度,责任,效果结合在一起。树立白衣天使的美丽形象。为成为一名真正社会所需要的儿科护理人员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刘丽岩.2l世纪护理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和管理技能.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2).

[2]刘荟萍,陈艳丽.医学导刊,2008,3(3).

[3]张海军,陈素华.现代护理模式下护士长管理经验之谈,护理园地,2006,3(12).

作者:陈润

第二篇:儿科护士如何识别和防范护理风险

【摘 要】护理风险无处不在,护理行为的特殊性、侵袭性、局限性、试行性均能加大儿科护理风险。儿科护理工作者识别和防范的措施有:加强护理风险的防范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法律意识,注重自我保护,加强护理记录的管理。

【关键词】儿科护士;识别;防范;护理风险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卫生界的共识,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少风险事件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由潜在变成现实,这说明风险普遍存在与护理临床活动中。提高儿科护士的风险识别能力,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成为归避风险的措施。让患儿接受安全护理,顺利康复是儿科护士必须面对的课题。

1 儿科护理风险的识别

1.1 护理行为局限性所致的风险:就每一位患儿来说,由于致病因素、发病条件、机体反应性、社会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不同,其临床表现、疾病过程、配合能力、期望值各不相同,这些都是护理行为潜在的风险。

1.2 侵袭性儿科护理行为带来的风险:如给患儿做药物过敏实验,本身是为了预见性地避免使用某种药物,却可能因此而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为了履行告知义务,如实向患儿及家属告知疾病诊断或不良后果,则可能因此加重患儿心理压力。

1.3 儿科护理行为试验性所致的风险:所谓护理行为试验性就是护理行为的目标明确,而护理行为的过程具有不确定性而存在一定的风险。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和谐关系,不但需要较强的儿科护理技术操作能力,还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方法及语言沟通和协调能力。如果静脉输液时反复选择血管穿刺,仍然没有一针见血,就可能增加患儿及家属的不满情绪。

1.4 儿科护理行为特殊性所致的风险:护士是为健康服务的,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护士在工作中与患儿接触机会最多,发生问题和纠纷的概率相对较高,有些护理行为本身就带来不良反应而增加患儿的不适应,护士应该预先通知并指导预防不良反应的方法。

1.5 儿科护理文件书写不健全所致的风险:临床护理记录是记录患者接受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护理文件书写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以及保存的完好性是判断护理行为正确及时有效安全的主要依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主要资料。护理文件在内容格式要求和管理上,必须适应举证倒置的新形式,目前的儿科护理记录,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等的填写,具有潜在的法律问题。

2 儿科护理风险的防范

2.1 加强儿科护理风险的监控: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护理安全质量的监控仅靠护理部的监控是不够的,科室每月要调查护理服务态度,督导护理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我院儿科每月到医院“随访中心”了解出院患者的意见,掌握各种信息,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综合评价风险管理的成效。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认真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

2.2 强化儿科护理服务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随着患儿及家属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这对儿科护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儿科护理工作在服务中要牢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为患儿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2.3 加强儿科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风险意识,儿科护士尤其要重视职业道德、高度责任心、同情心、熟练的操作技术、广博的知识储备、优雅的礼仪风范、良好的护理人际关系、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防范护理风险的基本要求和保证。

2.4 准确、客观、及时地记录护理记录:儿科护理记录是护理服务过程的文字反映,也是发生护理纠纷时重要的法律文件,因此要求护理记录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

2.5 提高法律意识,重视自我保护:根据儿科护理特点,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事故管理办法》。

2.6 约束护理行为,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减少护理纠纷:儿科的护理风险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临床护理活动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风险。

2.7 急救物品药品准备完好、到位:儿科护理人员工作繁忙,每天随时会收入危重患儿,所以急救物品、药品准备完好到位,时刻处于应急状态。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无处不在,作为一名儿科护士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必须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识别护理风险。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临床工作中做到懂法、守法,不断提高护理水平,防范护理风险。

参考文献

[1] 张颖,高秀芬,史忠俊.急诊护理的风险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

[2] 李晓惠,郭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

作者:李岩

第三篇:儿科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研究

【摘 要】目的:了解儿科急诊护士心理状况,为有效干预和促进儿科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市儿童医院60名儿科护士进行研究分析。结论: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普通人群,而其中儿科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则严重于其他儿科护士。

【关键词】儿科急诊护士;心理健康

近几年来,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加成为护理管理的研究重点。国内一篇研究指出,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者约占护士整体的12. 3 %~31. 8%,尤其是隨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儿童健康观念不断的增强,导致社会对儿童护理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儿科护士的责任也就越来越重,压力也不可避免的也随之加大。当儿科护士开始在高压力下工作(尤其是经常处在紧急状态下的儿科急诊护士),必然导致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所以,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是我们必须要进行重点关注的课题。

随机抽取市儿童医院60名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在20 --- 50岁,护龄1 --- 30年,平均年龄为33岁,平均护龄3.4年。其中主管护师职称9 人,护师33 人,护士18人。抽取儿科急诊护士30名,儿科门诊护士和其他护理人员各15人。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护士以不记名的形式独立填表,即发即收。

调查工具为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护龄、职称、文化程度,共5个项目。SCL—90自评症状量表[1],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分析量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该量表通过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敌对症状、恐怖症状、偏执症状和精神病性九个方向来评定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该问卷共有九十个问题,每个问题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五个等级,得分越高则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1 问卷(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通过调查比较,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儿科护士群体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偏执症状和精神病性上均高于正常水平。这说明儿科护士群体的心里健康整体处于较差状态。而在儿科护士中急诊护士与门诊护士、其他护理人员相比,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症状、抑郁症状、敌对症状和偏执症状六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除在躯体化方面外,均是儿科急诊护士处于更不健康的状态。这充分表明,儿科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而急诊的工作环境对儿科护士心身健康所造成的损害则更为严重。

2 响儿科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2.1 高强度护理工作。急诊部门相较之其他部门,工作更复杂,应急性更强,风险性也更大。这就导致了儿科急诊部门工作具有无规律性的特点,突发事件亦大幅度增加,致使儿科急诊护士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也是儿科急诊护士焦虑症状数字过高的原因所在。而躯体化症状则充分的表明护士群体具有强烈的职业疲惫感[2]。而当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工作时,将会导致其身体抵抗力下降,身心长期处于疲惫状态,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理障碍。

2.2 高标准的专业能力要求。儿科护士面对的患者群体多是婴幼儿,婴幼儿身体发育还不完全,血管官腔狭小,儿科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穿刺时要比成人护士更加耐心、细致,这就对护士的专业护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婴幼儿群体又多处于不能客观表达自己病情的状态,所以儿科护士必须要具备更扎实的专业能力,随时能够观察出患儿的异常反应。不仅如此,很多患儿处于好玩或害怕的心理,对于各种治疗和护理都极不配合,这也增加了护士的护理难度。综上,儿科护士不仅要能够对患儿身体进行细致的护理,还要能揣摩患儿的心理。总之,儿科护士不但要在护理能力具有高要求,而且还要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这就表明儿科护士不仅一直处于高强度的劳力状态,还要费心费神处于高压力下的劳心状态。

2.3 高标准的心理承受能力。患病的婴幼儿,与其他群体相比情绪更易激动,整个儿科科室经常处在充满孩子啼哭和吵闹的环境。而且一个患儿往往有多位家长陪护,这也增加了医院的人群流动量,环境也更为嘈杂。所以这也就要求护士即使在复杂喧闹的环境下也能够静心工作,这对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极大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孩子作为家庭的希望与核心,患儿家属的心情也更为焦虑,稍有处理不当,便会引来患儿家属的辱骂、威胁甚至是袭击。但是,儿科疾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3],尤其在急诊部门突发事件也较多,往往达不到家长的预期治疗效果,随时引起家长的不满,甚至引发冲突。这也就致使儿科常常成为医患矛盾严重,暴力(尤其是心理暴力)事件频发的一个地方,而护士就是主要受害者之一[4]。这常使护士不自觉的出现对患者和家属的防御心理,导致敌对症状和偏执症状过高。

总之,急诊护士的心理障碍,不但影响着儿科急诊护士本身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对患儿的护理质量和效率产生严重的影响,直接影响着患儿最后的治疗和康复效果。所以如何能够对儿科急诊护士进行心理干预变成为了一个针对护理管理者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今后在护理管理研究方面上,要对护士的劳动强度、紧张感、工作环境和医患关系上加强研究,为减轻儿科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提供实践上和理论上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蔡中艳, 王 健, 徐玉华,等. 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探讨[J ]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2 ; 18 (6) :354 - 356.

[2]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等.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J]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增刊) : 127-191.

[3] Fleiss J L, Gross A J . Met a analysis in epidemiology[ J] . J Clin Epidemiology, 1991, 2: 127.

[4] 梁业,许景灿,任小红.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紧张的调查研究[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8 104-105.

作者:王万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欧洲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港口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