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历史上12课

2023-06-25

第一篇:部编七年级历史上12课

2017年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7年8月14日至15日,我有幸参加了由甘肃省教育厅历史教研室举办的2017年新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活动,虽然只有两天的时间,但是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感觉收获颇丰,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观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的讲话视频,朱之文副部长提出了对于历史教学的一些要求。在视频中,朱之文副部长提出历史教学涉及面广、意义重大。老师在保证吃透教材的前提下,需要重点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此次培训也要从政治方向、价值导向、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培训,充分认识到“三科”教材的重大意义,是落实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义务教育、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工作部署。新时期的我们也应适应新时期、新要求,立德树人,把好意识形态关,为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奠定基础,从基层做起,扎实走好每一步。在教学中,既强调历史学科体系,保证教学的质量,又注重学生成长,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及时反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同时深化呈现方式的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设备逐渐健全,老师教育的观念也应随之提升,加强设立材料阅读,相关史实,知识拓展等环节的教育,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特长,去进一步探索浩瀚神秘的历史长河。在课堂上,要强调中华文化传统教育,关于法治教育。要扎实抓好三科统编教材的使用,高度重视,加强教研,争取达到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首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培训团专家、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教材研究中心主任、特级教师刘新宇教授发表了重要讲话,她说:“教材与学术著作有何不同?是每一位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接着,她对这一问题做了剖析:学术专著是指作者根据在某一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的成果撰写成的理论著作,该著作应对学科的发展或建设有重大贡献和推动作用,并得到国内外公认。而教材是对国内外已有的科学成就和资料进行汇总整理编排而成的系统化教学资料。在历史学科教学当中,教材编排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因此它更是重中之重。在历史学科中,学术专著主要是根据考古发现以及史实记载进行分析整理出自己的思想,更多的是作者本身对于历史的思考,尽管历史讲求客观性,但有很多的史实资料都多少带有作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而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民族文化、核心态度价值观在教材中有突出的表现;国家声音通过教材、课堂传递到学生,它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在教材的使用中,要让学生了解到客观的历史,有着正确的史实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做到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之后,她再次强调各位教师要明确认识到新编教材推广使用的重要性。她说:由于教材的属性原因,需要在教材的设臵上考虑课时、师生关系、学生学习的方式等问题,教材是系统的,它更倾向于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到真实的历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通过刘新宇老师的探究活动,参训者能够有很多收获。在教育学生中,要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教材了解历史的概况,鼓励学生学思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史实观,弘扬爱国思想;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近代的没落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树立自身的信心,为将来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老师只有正确了解教材的意识形态特征,才能在未来的教学中正确的传授知识,而这一点,对于历史老师更是尤为重要。新编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实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因此,教材工作事关重要,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对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涉及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教材,涉及民族问题的教材,要不断强化统筹管理。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师,要高度关注部编教材的意识形态特征,深入学习,高度重视教材研究。

培训第二时段,新编历史教材编者来自乌鲁木齐市第三中学的霍俊峰老师对新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做了深刻、详实的介绍,并提出了新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通过霍老师对于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进一步细致的介绍,在了解历史教材改革的大方向下,我们对于历史教材改革的细节有了更细致的了解。首先,历史教材的基本架构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点”指重要的历史史实,“线”指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因此,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要注重以“线”穿“点”,以“点”连“线”。在叙述清楚历史脉络的情况下,让学生着重了解到那些重要的历史史实,同时让学生在认识理解那些重要史实的情况下,能够建立一条清晰的逻辑线,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事件的发展,事件发生后又有了怎样的影响和意义,从而进一步让学生以辩证的思想去看待历史,有正确的史实观。因为在此次结构中“点”增加的少,删减的多,所以留下的重要历史史实更是需要了解的重点,要在教学上进一步深化,让学生了解的更透彻。而重要知识“点”都是根据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条“线”来安排的,因此在教学中也要让学生建立起相应的知识网络,从每单元到每节课,再到每个子目,将一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完整的呈现给学生。同时运用好课文辅助部分,激发学生兴趣,拓展知识,提供材料,让学生能够不断巩固提高。例如在课文前设——导演中设臵情境与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丰富的思维网络;在课文旁设——相关史事、人物扫描、材料研读、问题思考中,让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史事,作为知识的补充,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最后在课文后设——课后活动、知识拓展中留给学生课下的作业,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要注意新的提法,纠正一些字眼上的差错,力求清晰准确;注意一些史事的表述强调了核心内容,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深化理解。关于教材的一些重要问题,要考虑到政治思想导向的问题;要对学生有正面的教育意义;要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这既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也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教师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完成好任务,不辜负国家对我们的期望,培养出更多国家的建设人才。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化的发展看历史的进步,形成文化自信,要注意中华文化的本土性、多样性、吸纳性、凝聚性、连续性。谨慎处理一些历史上的问题,要注意从历史的角度讲解这些,既要看到这些事件的意义,也要分析事件的缺陷,在日后加以摒弃。尤其宗教上的问题更是要从历史的角度来概述,要将其讲解透彻,同时注意不能随意阐发引起歧义。其次,在使用部编教材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在使用教材时,要把握好三个原则:1.在课标指导下认真钻研教科书:历史教师要用好教课书,必须在钻研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材的体例、结构、脉络和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有清晰的知识脉络,并且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将自己的知识网络阐述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并且进一步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2.理清逻辑,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这个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历史的发展,瞻前顾后,融会贯通,让学生能够体会历史发展的必要性,在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上认识每个时期的发展,有整体系统的思想,形成整体性、全局性的历史认识。3.用教材教历史,发展核心素养。这个原则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出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也将成为学生毕生受益的品质与能力。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1.正文与辅助系统的关系。2.文字与图片的关系。3.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设计中不断分析、设计、评价。在处理好三个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反馈,使教学不断优质化、进步化、标准化。制定教学目标,建构流程,分析评价总结反馈,贯彻好部编教材使用的理念。同时,要注意部编教材教学内容的调整,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在教学设计时注重运用史料,各环节衔接紧凑,过渡自然。确定好教学任务,做好准备,展示教学过程的逻辑,从而达成历史教学的目的,达到历史教学改革的目标。

这次兰州之行,听了专家的讲座后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学习课例设计者认真钻研,精心备课的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认真阅读笔记,加强消化理解,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与学生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第二篇:2018部编版:七上历史《简答题专练》(1—12课)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 人类从何而来?人类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 2.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3. 我国境内的最早的古人类是什么人?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位于长江流域。 4. 元谋人的生产生活特征:已经知道制造工具,会使用火。 5.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6. 北京人的生活时间、地点、发现时间、体质特征?

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于1921年,体质上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位于黄河流域。

7. 北京人的生活生产特征:①工具:使用打制石器,②生活:过着群体生活,共同劳动,③会用火,会保存火种。 8. 北京人遗址的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9. 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10. 火对原始人类有什么用途和意义?

用途: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改善生存条件

意义: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11.什么是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处于什么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就是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就处于旧石器时代,也就是原始社会早期。 12.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13.特征:距今约3万年、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有了审美观念、已会人工取火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1. 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半坡人和河姆渡人

2. 半坡人:距今时间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生活在长江流域。 3. 半坡人的生活生产特征: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②工具:使用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

③食物:种植粟,饲养家畜,食物来源多样化,④制作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 ⑤乐器:陶埙,⑥会简单的纺织、制衣。

4. 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特征:①房屋:干栏式房屋,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②水井,迄今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③工具,使用磨制石器,骨耜最为典型,

④食物,种植水稻,饲养家畜,

⑤制作陶器玉器,乐器骨哨,⑥掌握雕刻技术,使用天然漆,有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

5.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居住的房屋不同,半坡人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是干栏式房屋; 种植的农作物和食物不同,半坡人是粟,河姆渡人是水稻

原因是生活的地域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半坡人在黄河流域,河姆渡人在长江流域。 6. 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旧石器时代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是磨制石器 7. 原始农业兴起的地域:黄河,淮河和长江流域。

8.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和聚落(定居生活),以及磨制工具的发展。 9. 原始农业发展的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

1 / 6

1.华夏族是由什么形成的? 华夏族由炎黄联盟形成的 2.人文始祖是指:炎帝、黄帝

3.我们为什么自称“炎黄子孙”?因为炎帝和黄帝是我们的祖先。 4.阪泉之战:炎黄之间。 涿鹿之战:炎黄与蚩尤之间

5.传说中炎帝的贡献: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具有最早的天文历法知识。

6.传说中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缫丝纺织。

7.远古传说的意义:这些远古传说,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并通过考古发现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8. 从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传说有没有科学依据? 反映了当时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9.禅让制的含义:通过民主推举将部落首领的位置传给贤德之人(即原始的民主) 10.禅让的顺序:尧 舜 禹

11.说说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传说?

区别:远古传说是人们对远古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载,包含有神话成分。历史则是对事实的如实记载; 联系:远古传说来源于历史事实,包含着一些可靠的历史资料,我们可以从传说中找出合理的成分,来证明历史。

我们不能把传说当成历史,也不能用历史来衡量传说

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

1. 夏朝的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地点阳城,建立者禹。

2. 夏朝概况:在阳城修建城池,社会逐渐产生阶级分化,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称为夏历。 中心地区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3. 夏朝灭亡:最后一个王桀,被商所灭。灭亡原因:统治残暴。

4. 二里头遗址的意义: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5. 夏朝建立的意义?

① 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③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6. 世袭制的确立: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7. 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家天下的“家”呢?

两者意思相同,即世袭制 8. 商朝的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汤,都城亳,后盘庚时迁到殷

9. 商朝发展概况:汤任用贤才,很快强大起来。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长期对外征战,控制范围不断拓展。

10. 商朝的灭亡:最后一个王纣,统治残暴,被周武王所灭。

11. 西周的建立: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经过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12. 灭亡:①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发生国人暴动,厉王逃亡,西周衰落。

②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在位,西周被犬戎所灭。

13. 分封制:

⑴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⑵内容:①标准和对象: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

②权力: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诸侯有较大独立性,可在自己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2 / 6

③义务: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⑶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14. 西周社会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15. 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统治者的暴政。

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1、青铜器的出现时间:原始社会后期. 繁荣时期:商朝以后。具体表现: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2.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时期:商周时期,

特点: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已准确掌握了铜、铅、锡的比例。 铸造技术:泥范铸造法。

代表作:商朝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3. 甲骨文: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发现者: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记载内容: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造字特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4. 甲骨文的特点: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5. 甲骨文的地位: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6. 甲骨文的影响: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明确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7. 夏商西周三代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夏商西周的奴隶制文明也被称为青铜文明。

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1. 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春秋》而得名。

3. 春秋农业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商业的发展表现在金属货币更多的被使用。 4. 王室衰微:

原因:①春秋时期社会动荡,②各种制度遭到破坏,③分封制瓦解。

具体表现:①周王室控制力大减,②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势力衰弱,③地方诸侯崛起。 影响:王室地位衰弱,大的诸侯势力崛起,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5. 诸侯争霸:

⑴原因:①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周王室控制力和实力衰弱; ⑵口号:尊王攘夷;

⑶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 ⑷影响:有利于局部地区统一,促进民族交融;但也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和动荡。

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因《战国策》得名。 2. 田氏代齐:战国时期,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三家分晋: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3. 战国战争特点: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大、持续时间长。

3 / 6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结果:兼并战争越来越激烈,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4. 春秋时期战争性质为诸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战争性质为诸侯兼并战争。中国历史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逐渐走向统一。

5.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原因:

①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②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变法的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富国强兵。 影响: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 6. 商鞅变法时间及支持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7. 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④严明法度,严禁私斗。

经济: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8. 商鞅变法的地位:在各国变法中成效最大。

意义:使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军队战斗力增强,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9. 都江堰:公元前256年,李冰主持修建,岷江。

组成:由渠首和灌溉网组成,渠首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部分。 作用: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

意义: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地位:2200多年以来,都江堰一直都在发挥着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第八课:百家争鸣

1. 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 老子的思想:哲学: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3. 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论语》。

4. 孔子的思想: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即有同情心和爱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5. 孔子的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重视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6. 百家争鸣:

⑴背景: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⑵含义:战国时期,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既展开辩论,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⑶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称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4 / 6

第九课:秦统一中国

1、秦灭六国的背景:

①战国以来的连年战争,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生活; ②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③秦王嬴政为灭六国做了充分准备。

2. 秦朝:时间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 秦朝建立的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4. 秦朝建立后巩固统治的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①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制度),

②统一文字,

③统一货币,

④统一度量衡, ⑤统一车辆和道路,

⑥巩固边疆,北修长城,南开灵渠。 作用:巩固了统治和国家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5. 中央集权制度: 内容:①皇帝至高无上,总览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②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③地方建立郡县制(这是秦朝影响最为深远的制度)。

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影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6. 巩固统一的措施:

目的: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措施:

⑴统一文字,将小篆作为全国的通行文字。作用: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⑵统一货币,将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作用: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⑶统一度量衡,以秦制为基础。作用: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⑷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⑸巩固边疆:开凿灵渠,便利南北水运;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7. 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8. 文字的发展历史: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第十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1. 秦的暴政:①沉重的赋税,②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③残酷的法律,④焚书坑儒。

2. 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⑴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⑵直接原因:戍边误期,按律要被处死。 3. 起义概况:公元前209年,大泽乡,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建立张楚政权,后失败。 4. 起义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5. 起义的意义:虽然起义失败,但在陈胜吴广等人的革命首创精神的鼓舞下,反秦浪潮继续高涨。陈胜吴广起义为秦的灭亡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秦朝的灭亡)。 6. 项羽刘邦在秦朝灭亡中的作用:

5 / 6

项羽: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刘邦:公元前207年,攻入咸阳,灭亡秦朝。引发楚汉之争。

7. 楚汉之争:项羽—西楚霸王,刘邦-汉王,争的是帝位,垓下之战项羽失败。双方的战争性质已由农民起义转变为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战争。

胜败的原因:①项羽虽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②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

第十一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汉初的社会状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到处是荒凉残破的景象; 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3.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采取的措施:休养生息政策。 4.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①汉初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到处是荒凉残破的景象, ②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③吸取秦亡教训。

5.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容: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释放奴婢,增加劳动力,③鼓励耕织,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 6. 休养生息政策的作用: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为接下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7. 文景之治的措施: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①注重农业生产,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③重视以德化民,

④提倡勤俭治国。

8. 名词解释:文景之治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增强。这一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治世,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的物质基础,为西汉鼎盛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十二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⑴政治上,①实施推恩令,②削夺诸侯爵位,③建立刺史制度; ⑵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⑶经济上:盐铁专卖,将铸币权统一收归中央。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思想控制,掌握国家经济,巩固统治。 意义: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2.推恩令实施的原因: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一是诸侯王势力,二是地方地主豪强势力。因而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

3.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一是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二是诸子百家的学说影响中央统治。 内容: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称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措施:在长安兴办太学,将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

目的: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影响:从此以后,儒家学说称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盐铁专卖的原因:一是私人铸币权没有完全禁绝,二是富商控制了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

措施: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意义: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第一个鼎盛局面。

6 / 6

第三篇:部编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发现自己》知识点汇总

部编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发现自己》

知识点汇总

【思维导图】

【知识整合】

一、认识自己

1.人贵自知(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① 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2.多把尺子量自己

(1)我们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

①我们可以从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如自己的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如性格、气质等;可以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如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

②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A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B 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2)自我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①自我观察和分析。可以观察自己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和讨厌的事情等,可以分析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自己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等。例如,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日记等方式记录自己的内心活动,描绘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评价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行为表现。

②与他人比较。比较的内容,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单方面的;比较的对象,可以是现实的人,也可以是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尤其是通过把自己与同龄伙伴作比较,可以加深对自身特点的认识和了解。

(3)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①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②用心聆听,虚心接受。重视他人的评价,不过早下结论;感谢他人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③勇于面对。在他人评价中,有些是我们不愿意听到的,但当我们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这些评价时,不仅能更好地看清自己,而且可以不断提升自己。

④平静拒绝。有时我们会听到别人带有贬抑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也许并不能真实地表明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我们可以经过理性思考后平静地拒绝,不让这样的评价伤害自己。

二、做最好的自己 1.接纳与欣赏自己

(1)我们为什么要接纳自己?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每个人在性格、兴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随着对自己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自我形象也会越发清晰。

(2)我们怎样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

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是容易的,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有时候会很难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3)我们怎样欣赏自己?

①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②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欣赏自己的人,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能为他人喝彩。

2.我要飞得更高

(1)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①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②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改正缺点需要决心、信心、勇气和毅力,改正缺点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③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2)如何认识人的潜能?

每个人的潜能都不尽相同。就智力方面而言,我们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多种智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需要我们探索、尝试、发现并激活它们。

(3)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通过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通过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

(4)改正缺点的方法有哪些?

具体描述自己的缺点。从小的缺点、对你来说最容易改正的缺点开始。只要做到了,哪怕只是做到一部分,都给自己肯定或奖励。④请一个信任的人来协助你。⑤在公开场合做出改正缺点的承诺。⑥运用自己以前改正缺点的成功经验。

【易错点拨】

1.我们要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了解自己。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2.做更好的自己,并不意味着完全改变去迎合别人的喜好。做更好的自己,需要发现并充分运用自己拥有的资源。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改正缺点需要决心、信心、勇气和毅力,改正缺点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做更好的自己,还需要探索未知的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

第四篇:【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语文《12唐诗五首》优质课教学设计

12

唐诗五首

【教材分析】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1.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明确写景手法,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

一、导入新课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中,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

二、教学新课

野 望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疏通文义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教师指导:一定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义。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目标导学二:理解诗句,概括内容

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明确: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眺望,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

2.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明确:这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目标导学三:品味分析,体味感情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明确: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明确: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3.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黄鹤楼

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著名诗文。

明确:湖北:黄鹤楼 崔颢 《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王勃 《滕王阁序》

目标导学二:朗读古诗,分析探究

1.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明确:生1:我喜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因为这两句对仗工整,用词优美,我眼前好像也出现了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生2:我也喜欢这两句。“历历”“萋萋”两个叠词读起来流畅、舒缓,感觉非常宁静。

生3:我喜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两句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2.诗中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3.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明确: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发出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4.第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第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三、板书设计

黄鹤楼愁

使至塞上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不仅是作诗的妙手,而且是绘画的行家,所以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浓郁的诗情画意是王维诗作最大的艺术特色。

写作背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2.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3.全体学生配乐齐读,并感知诗歌内容。

目标导学二:梳理诗义,概括内容

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颔联和颈联的画面。

明确:地上随处可见飘飞的蓬草,天空偶尔出现一队北归的大雁。只见灿黄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烽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

2.这是一首律诗,你能简要概括每一联的内容吗?

明确:首联叙事,颔联写景且蕴含感情,颈联描绘出一幅经典的画面,尾联叙事。

目标导学三:赏析诗句,把握情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明确: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再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三、板书设计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目标导学一:译诗,解说内容

请结合文中注解自译全诗。

提示:我驾轻舟一叶,顺流而下,一直远渡到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峦从我的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还是故乡的水好啊,它不远万里把我送到江汉平原。

目标导学二:评说,深入赏析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明确: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

“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磅礴,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

3.颈联的描写有何妙处?

明确: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海市蜃楼喻云之奇特,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4.赏析尾联,并思考:本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清代诗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你有什么看法?

明确:诗的尾联的妙处在于:诗人明明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沈德潜认为“送别”二字可删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板书设计

钱塘湖春行

目标导学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正字。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3.学生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文大意。

目标导学二:感悟全诗,质疑释难

1.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早春。从“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浅草”看出。

2.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诗可以看出?

明确:骑马。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

3.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做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明确: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4.在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尾两句)

明确: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三、板书设计

钱塘湖春行

可取之处

紧扣文本特点,对五首诗的教学都紧扣住朗读这一环节,以读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不足之处

学生由于缺乏对诗歌艺术的领悟,很难提起一定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合适的引起学生兴趣的引导,是一大遗憾。

第五篇: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学设计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

《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反复性、革命不彻底性,但是革命始终是向上的,《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结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它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的内容、意义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女王、议会、首相、三者关系怎样?议会处于核心地位,但这一政治格局是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取得的,本课我们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2、议会与国王的关系:

詹姆斯一世(1603—1625) 詹姆士·斯图亚特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Mary Stewart)与第二任丈夫达恩利伯爵亨利·斯图亚特(Henry Stuart)所生的唯一儿子。他母亲的祖先从十四世纪开始一直统治苏格兰,出生后5个月,其父死亡,其母遭苏格兰贵族驱逐,流亡英格兰,詹姆士一世被苏格兰国内贵族加冕为王,称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1603年3月24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称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集中体现在税收方面。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与英国法律政治传统严重不符,议会与王权之间斗争不断

《大宪章》 二 、革命的发生

1、背景: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162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162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解散议会,以后的11年里没有召开议会,从而加剧了议会和国王之间的矛盾。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2、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开始标志:1640年英国议会的召开

1640,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议会上,资产阶级及其联盟新贵族,推出提高议会权力、限制王权的政治要求,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夺取政权的政治要求和历史使命,查理一世派军队闯入议会,挑起内战。所以议会的重新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然而,共和国的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三、 《权利法案》

1、光荣革命:

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英国恢复君主制。但是君主权利受到很大限制。他的弟弟 詹姆斯二世,推行专制制度,激起人民的反抗。

查理二世 詹姆斯二世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和女婿入主英国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权利法案__》,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2、《权利法案》的目的、内容、意义 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力。

内容:议会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等。

意义: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1689年,英国议会向威廉三世、玛丽二世宣读“权利法案”

3、君主立宪制定义:

也称“有限君主制”,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 国家的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

与封建君主制的区别表现为后者是专制独裁,而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一种形式。

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显著的特点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艰难曲折。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三)本课小结:

从1640年革命开始,到1689年的《权利法案》,结果近半个世纪的斗争,英国才最终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这个过程说明,任何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也是历经艰难曲折,才成功的。

(四)课堂练习: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

)

A.1640年

B.1646年 C.1660年

D.1689年

2、英国的《权利法案》实质是(

)

A.保障了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大权B.使议会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C.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D.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3、确定1640年召开的议会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其最主要的依据是( )A.议员们拒绝通过征税法案B.议员们提出限制国王的要求C.英国发生了反对王室的人民起义 D.国王宣布讨伐议会

(五)板书设计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安全生产管理16条规定下一篇:大学助学金申请书xx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