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明工作法范文

2022-06-07

第一篇:文建明工作法范文

文建明同志简介及文建明工作法

文建明同志简介

文建明现任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1963 年 3 月生,1981 年 7 月参加工作,扎根基层 30 年,先后在 8 个乡镇工作,担任乡镇长、党委书记 16 年。他尽职尽责、扎实苦干,每到一个地方都能攻坚克难、发展富民,探索总结出一整套有利于农村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工作方法和运行机制,被作为“城南经验”广泛推广。他公而忘私、一心扑在工作上,积劳成疾,身患癌症,做过 19 次手术,依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创造了生命与工作的双重奇迹,被广大党员、群众亲切称为“营山的焦裕禄”。

2011年9月,文建明当选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

文建明工作法主要内容

文建明工作法简称乡镇党委“三二”工作法,“三”即“三制”、“三定”、“三教育”,“二”即“两下”、“两集中”。

一、“三制”是指根据乡镇工作的内容和特点,把乡镇工作分为三类,实行业务工作常抓制、中心工作分组制、应急工作集中制

1.业务工作常抓制。乡镇业务工作主要指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组织建设、文教宣传、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安全创卫等日常性工作。对乡镇业务工作,根据乡镇干部各自岗位职责,明确任务分工,建立推进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实行严格的考核管理,确保乡镇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2.中心工作分组制。乡镇中心工作主要指县(市、区)党委政府下达的重点工作、乡镇党委政府确定的涉及乡镇全局综合性重大工作。对乡镇中心工作,根据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组建若干个工作小组,分别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建立推进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实行分组联村包片,确保乡镇中心工作领导抓、重点抓。

3.应急工作集中制。乡镇应急工作主要指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故灾难等需要应急处臵的重大工作。 2

对乡镇应急工作,年初制定工作预案,组建应急工作小组和应急队伍,建立应急工作预警机制和全员动员机制,在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能迅速行动,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确保乡镇应急工作快捷、高效。

二、“三定”是指根据乡镇党委政府承担的职责任务,按照现有领导和工作力量,实行定岗、定员、定酬

1.定岗。乡镇机构设臵,打破行政、事业干部身份界限,统筹乡镇人、财、物,整合乡镇所有人员和机构,组建“两办四中心”,即党政综合办、督查考核办、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财务结算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政策法规服务中心。党政综合办主要承担组织、人事、纪检、宣传、内务等职责,督查考核办主要承担监督、检查、督办、考核等职责,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要承担经济发展、农林水、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检疫等职责,财务结算服务中心主要承担村财镇管、财务统管等职责,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国土、村建、民政、劳动保障、计生、广电等职责,政策法规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司法、信访、调解、安全生产等职责。根据“两办四中心”设臵,确定相应工作岗位,明确岗位具体职责。

2.定员。每年初,根据“两办四中心”确定全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外的所有乡镇干部,按照“双 3

向选聘、择优选任、人岗相适”原则,采取“个人申报、竞岗演讲、双向选择、党委审定”的程序,公开竞争1个或多个工作岗位。对上岗人员,实行一岗多责、统一调配、动人不动编,签订岗位责任书,实施岗位管理。对落岗人员,保留原有编制,发放基本工资和生活津补贴,鼓励到村(社区)任职或自主创业,可参加第二年初乡镇新一轮竞岗。

3.定酬。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上岗人员的报酬,一律采取“工资+生活津补贴+工作绩效补助”模式计发,其中,工作绩效补助包含业务工作、中心工作、应急工作三部分计发的绩效补助,对业务工作实行定补制,严格定时定点签到考勤,按出勤情况计发补助;对中心工作实行积分制,按完成进度和实际效果积分,每月小计、季度公布、年终汇总,按个人积分计发绩效补助;对应急工作实行奖励制,根据任务轻重、工作态度、完成情况给予奖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的绩效补助,按上岗人员平均工作绩效补助计发。乡镇事业上岗人员的报酬,比照同类上岗乡镇公务员报酬标准进行核算。

三、“三教育”是指围绕强化乡镇管理和任务落实,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分类教育,实施党员党性教育、干部爱民教育、群众“十好”教育

1.对党员开展经常性的党性教育。采取集中授课与流动授课 4

相结合,每月对乡镇全体党员上一次党课,乡镇党委书记为乡镇机关党员上党课,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到联系村(社区)上党课。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每半年开展一次党性分析,根据年初公开承诺,党员就兑现承诺、服务群众、发挥作用等情况进行自我分析,查找存在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每年底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采取自己找、组织提、大家议等方式,认真查找党员个人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党员进行民主测评。根据党员平时表现和民主测评结果,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党员。

2.对干部开展经常性的爱民教育。每月通过召开干群恳谈会等方式,对乡镇、村组干部开展亲民、爱民、为民教育。每半年开展一次“点评会”,对乡镇、村组干部围绕工作作风、服务质量、工作成效以及工作失误、不足等,开展领导点评和干部互评;对“点评”出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每年底开展一次群众评议,乡镇、村(社区)干部分别向乡镇党委、服务对象进行述职,并接受满意度测评。根据干部平时表现和满意度测评结果,评选表彰一批爱民干部。

3.对群众开展经常性的“十好”教育。邀请老党员、先进典型代表、专家、领导干部等深入村社,对群众每月开展一次开展形势教育、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制教育、每半年开展一次感恩教育。 5

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爱党爱国、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勤俭持家、团结友善、卫生美化、文明新风、热心公益、安全稳定、双带致富等十个方面,分类制定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十好标准”,按照个人申报、群众评选、评委审查、党委政府表彰的程序,每半年开展一次群众评议,每年底公开评选表彰一批“十好家庭”、“十好文明户”、“十好文明店铺”、“十好文明企业”。对表彰为“十好”的,进行公开授牌;对后进的,落实专人重点帮扶教育。

四、“两下”是指围绕推进工作,引导干部眼睛向下、改进作风,实行下访寻问题、下村解难题

1.下访寻问题。建立健全信访接待日、领导接待日、开门接访、约访恳谈等制度,及时掌握社情民意,知民情、访民忧、解民难。每月1至5日,组织乡镇、村(社区)干部带着《寻问题解决表》进村入户,寻找产业培育、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服务、和谐稳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分类梳理建立台账。每月固定一天,村(社区)党支部召集全体党员干部、村(居)民代表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各村(社区)解决不了的问题上报乡镇党委,由乡镇党委召集相关人员专题研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发出《督办通知》交乡镇、村(社区)及村(居)民代表联动解决。实行有奖批评整改,每半年开展一次“有奖批评”活动,组 6

织党员群众代表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及乡镇、村(社区)干部解决问题的态度、方法、效果等提不足、找缺点,对提出合理建议意见的给予奖励。实行“回访评价”,定期组织对下访问题解决效果进行回访评价,对未办结和解决效果不佳的责令限期整改,群众不满意台帐不销号。

2.下村解难题。建立干部联片包村制度,每名乡镇领导干部包片联系3个村(社区),每个村(社区)配备3名包村干部,每周集中2-3天时间,各包村干部深入村组,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影响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建立民事代办制度,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臵“民事代办”服务站,公开代办事项内容、范围、服务流程,按照“受理、代办、回复”的程序,村(社区)干部兼任代办员,轮流坐班代办民事,负责收集和转接农民群众需上级审批或终结办理的各项事项。建立上门服务工作机制,开通“110”服务热线,将联村、包片的乡镇干部和村(社区)干部的联系电话全部印发到每家每户,群众有急事难事,做到“电话一打,干部到家”。

五、“两集中”是指围绕方便群众办事、帮助群众理财,实行集中服务、集中理财

1.集中服务。政务服务推行集中办公,在乡镇设立政务集中办事大厅和村务集中办事点,实行一个村一张办公桌、一个文件 7

柜,并把村组公章集中到乡镇上,专人专柜保管,严格交接使用。逢场天,村(社区)干部轮流到乡镇上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非逢场天,村(社区)干部在村上代办民事。同时,规范服务标准,公示办事流程和范围,公开办事人员、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围绕推行百姓经济,组织乡镇、村组干部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指导、群众主导的原则,引导群众自主择业、自主经营、致富增收,大力实施“户户创家业、能人创企业、老板创大业、回乡创新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活动。

2.集中理财。在乡镇设立财务统管结算中心,履行会计、出纳职责,实行收支分线、村财镇管、财务统管。取消村(社区)会计,只设报账员,农户“一事一议”资金、水费、畜禽防疫费、农业植保费、电视收视费等涉农收费一律由乡镇上代收。对乡镇各部门、各村组的所有账目实行分类管理,运用电算化软件取代手工做帐,财务直接核算到村组、到项目、到农户,资金支配使用权仍归属各村(社区)、各乡镇部门。每月通过电视、广播、政务公开栏公示等形式,向群众公布账目。

第二篇:文建明工作法

第1期

中共醴陵市委组织部

2012年2月7日

【文建明工作法和“三五”群众工作法】

编者按: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涌现出了大量宝贵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特别是文建明工作法与云南孟连县“三五”群众工作法,来自于基层的创造和创新,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全国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本刊现将以上两部工作法刊发,供学习借鉴。

文建明工作法

文建明工作法即乡镇党委“3+2”工作法,“3”即“三制”、“三定”、“三教育”,“2”即“两下”、“两集中”。

(一)“三制”是指根据乡镇工作的内容和特点,把乡镇工作分为三类,实行业务工作常抓制、中心工作分组制、应急工作集中制。

1、业务工作常抓制。乡镇业务工作主要指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组织建设、文教宣传、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安全创卫等日常性工作。对乡镇业务工作,根据乡镇干部各自岗位职责,明确任务分工,建立推进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实行严格的考核管理,确保乡镇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2、中心工作分组制。乡镇中心工作主要是指县(市、区)党委政府下达的重点工作、乡镇党委政府确定的涉及乡镇全局综合性重大工作。对乡镇中心工作,根据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组建若干个工作小组,分别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建立推进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实行分组联村包片,确保乡镇中心工作领导抓、重点抓。

3、应急工作集中制。乡镇应急工作主要是指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故灾难等需要应急处臵的重大工作。对乡镇应急工作,年初制定工作预案,组建应急工作小组和应急队伍,建立应急工作预警机制和全员动员机制,在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能迅速行动,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确保乡镇应急工作快捷、高效。

(二)“三定”是指根据乡镇党委政府承担的职责任务,按照现有领导和工作力量,实行定岗、定员、定酬。

1、定岗。乡镇机构设臵,打破行政、事业干部身份界限,统筹乡镇人、财、物,整合乡镇所有人员和机构,组建“两办四中心”,即党政综合办、督查考核办、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财务结算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政策法规服务中心。党政综合办主要承担组织、人事、纪检、宣传、内务等职责,督查考核办主要承担监督、检查、督办、考核等职责,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要承担经济发展、农林水、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检疫等职责,财务结算服务中心主要承担村财镇管、财务统管等职责,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国土、村建、民政、劳动保障、计生、广电等职责,政策法规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司法、信访、调解、安全生产等职责。根据“两办四中心”设臵,确定相应工作岗位,明确岗位具体职责。

2、定员。每年初,根据“两办四中心”确定全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外的所有乡镇干部,按照“双向选聘、择优选任、人岗相适”原则,采取“个人申报、竞岗演讲、双向选择、党委审定”的程序,公开竞争一个或多个工作岗位。对上岗人员,实行一岗多责、统一调配、动人不动编,签订岗位责任书,实施岗位管理。对落岗人员,保留原有编制,发放基本工资和生活津补贴,鼓励到村(社区)任职或自主创业,可参加第二年初乡镇新一轮竞岗。

3、定酬。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上岗人员的报酬,一律采取“工资+生活津补贴+工作绩效补助"模式计发,其中,工作绩效补助包含业务工作、中心工作、应急工作三部分计发的绩效补助,对业务工作实行定补制,严格定时定点签到考勤,按出勤情况计发补助;对中心工作实行积分制,按完成进度和实际效果积分,每月小计、季度公布、年终汇总,按个人积分计发绩效补助;对应急工作实行奖励制,根据任务轻重、工作态度、完成情况给予奖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的绩效补助,按上岗人员平均工作绩效补助计发。乡镇事业上岗人员的报酬,比照同类上岗乡镇公务员报酬标准进行核算。

(三)“三教育”是指围绕强化乡镇管理和任务落实,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分类教育,实施党员党性教育、干部爱民教育、群众“十好”教育。

1、对党员开展经常性的党性教育。采取集中授课与流动授课相结合,每月对乡镇全体党员上一次党课,乡镇党委书记为乡镇机关党员上党课,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到联系村(社区)上党课。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每半年开展一次党性分析,根据年初公开承诺,党员就兑现承诺、服务群众、发挥作用等情况进行自我分析,查找存在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每年底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采取自己找、组织提、大家议等方式,认真查找党员个人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党员进行民主测评。根据党员平时表现和民主测评结果,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党员。

2、对干部开展经常性的爱民教育。每月通过召开干群恳谈会等方式,对乡镇、村组干部开展亲民、爱民、为民教育。每半年开展一次“点评会”,对乡镇、村组干部围绕工作作风、服务质量、工作成效以及工作失误、不足等,开展领导点评和干部互评;对“点评”出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每年底开展一次群众评议,乡镇、村(社区)干部分别向乡镇党委、服务对象进行述职,并接受满意度测评。根据干部平时表现和满意度测评结果,评选表彰一批爱民干部。

3、对群众开展经常性的“十好”教育。邀请老党员、先进典型代表、专家、领导干部等深入村社,对群众每月开展一次形势教育、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制教育、每半年开展一次感恩教育。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爱党爱国、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勤俭持家、团结友善、卫生美化、文明新风、热心公益、安全稳定、双带致富等十个方面,分类制定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十好标准”,按照个人申报、群众评选、评委审查、党委政府表彰的程序,每半年开展一次群众评议,每年底公开评选表彰一批“十好家庭”、“十好文明户”、“十好文明店铺”、“十好文明企业”。对表彰为“十好”的,进行公开授牌;对后进的,落实专人帮扶教育。

(四)“两下”是指围绕推进工作,引导干部眼睛向下、改进作风,实行下访寻问题、下村解难题。

1、下访寻问题。建立健全信访接待日、领导接待日、逢场天开门接待、约访恳谈等制度,及时掌握社情民意,知民意、访民忧、解民难。每月1日至5日,组织乡镇、村(社区)干部带着《寻问题解决表》进村入户,寻找产业培育、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服务、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问题,分类梳理建立台账。每月固定一天,村(社区)党支部召集全体党员干部、村(居)民代表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各村(社区)解决不了的问题上报镇党委,由乡镇党委召集相关人员专题研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发出《督办通知》交乡镇、村(社区)及村(居)民代表联动解决。实行有奖批评整改,每半年开展一次“有奖批评”活动,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及乡镇、村(社区)干部解决问题的态度、方法、效果等提不足、找缺点,对提出合理建议意见的给予奖励。实行“回访评价”,定期组织对下访问题解决效果进行回访评价,对未办结和解决效果不佳的责令限期整改,群众不满意台账不销号。

2、下村解难题。建立干部联片包村制度,每名乡镇领导干部包片联系3个村(社区),每个村(社区)配备3名包村干部,每周集中2-3天时间,各包村干部深入村组,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影响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建立民事代办制度,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臵“民事代办”服务站,公开代办事项内容、范围、服务流程,按照“受理、代办、回复”的程序,村(社区)干部兼任代办员,轮流坐班代办民事。负责收集和转接农民群众需上级审批或终结办理的各项事项。建立上门服务工作机制,开通服务热线,将联村、包片的乡镇干部和村(社区)干部的联系电话全部印发到每家每户,群众有急事难事,做到“电话一打,干部到家”。

(五)“两集中”是指根据群众要求,实行集中服务、集中理财,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规范的服务。

1、集中服务。政务服务推行集中办公,在乡镇设立政务集中办事大厅和村务集中办事点,实行一个村一张办公桌、一个文件柜,并把村组公章集中到乡镇上,专人专柜保管,严格交接使用。逢场天,村(社区)干部轮流到乡镇上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非逢场天,村(社区)干部在村上代办民事。同时,规范服务标准,公示办事流程和范围,公开办事人员、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围绕推行百姓经济,组织乡镇、村组干部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指导、群众主导的原则,引导群众自主择业、自主经营、致富增收,大力实施“户户创家业、能人创企业、老板创大业、回乡创新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活动。

2、集中理财。在乡镇设立财务统管结算中心,履行会计、出纳职责,实行收支分线、村财镇管、财务统管。取消村(社区)会计,只设报账员,农户“一事一议”资金、水费、畜禽防疫费、农业植保费、电视收视费等涉农收费一律由乡镇上代收。对乡镇各部门、各村组的所有账目实行分类管理,运用电算化软件取代手工做账,财务直接核算到村组、到项目、到农户,资金支配使用权仍归属各村(社区)、各乡镇部门。每月通过电视、广播、政务公开示等形式,向群众公布账目。

孟连县“三五”群众工作法

云南省孟连县在处臵“孟连事件”中,逐步摸索行之有效的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方法,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并逐步完善了“三五”群众工作法。

一、建立推行为民服务五项制度。一是民情责任区制度。按全县乡镇、村委会(社区)、村民小组划分为若干民情责任区,实行一名领导负责一片责任区,每个干部联系若干民情户,确定民情责任人。同时采取“确定一名民情联络员、发放一张民情联系卡、设立一个民情意见箱、公布一部民情电话、开通一个民情邮箱”的“五个一”办法,广泛收集民情,汇集民意。民情联络卡已经覆盖所有村寨。民情联络卡有这样一句话:“您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您有哪些社情民意需要反映,请与我联系。”要求领导干部的电话24小时畅通。就这样,一张张民情联络卡把干部与基层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干部群众的零距离沟通。二是人民勤务员制度。把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全部纳入人民勤务员范畴,选派人民勤务员驻村驻点,开展民情大走访活动。三是民情联席会制度。由各级党委牵头,层层建立民情联席会议制度,县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镇两个月召开一次,研究解决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四是民情巡视员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巡视组深入民情责任区,收集、初核、甄别群众反映的情况;检查责任区责任人、人民勤务员履行职责情况;督促民情事项的处理和民生问题的解决。五是民情考测评制度。以基层群众为参评主体,对民情责任人和人民勤务员履职情况及工作作风进行群众满意度考核测评,结果作为干部考核、综合评价、推优评选、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考核测评不满意率超过三分之一的,按干部权限进行问责。

二、建立化解矛盾五项机制。一是重大事项维稳评估机制。对重大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点项目等重大事项实行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二是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县维稳办每半月、乡(镇)综治维稳中心每周对辖区内的社会矛盾纠纷进行一次分析研判,提前介入,超前预警,限期化解。三是政法部门督导化解机制。全县政法部门领导挂钩联系矛盾纠纷重点村,督导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是县级领导全员接访机制。县领导轮流每周接访1次,通过开门接访、现场接访、当场交办、会后督办等措施,解决信访疑难问题。五是乡镇综治维稳机制。成立乡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集中受理调处社会矛盾纠纷。

三、坚持处置事件五个到位。一是调查研究深入到位。坚持摸清情况,掌握主要诉求;坚持分析根源,查明事发原因;坚持统筹分析,把握动态趋向,提出处理意见建议,为妥善处臵事件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合理诉求解决到位。群众诉求合理合法的,坚决予以解决;合理不合法的,说明情况,表明态度,正确引导,争取部分解决;对不合理不合法,但生活困难的,实施帮扶救助。三是思想工作细致到位。政策宣传到户,感情联系到人,关心关爱到心,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心连心”,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四是法律手段跟进到位。坚持事前服务到位,送法律进村入户,教育群众学法知法守法;坚持事中引导到位,引导群众按照法律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坚持事后处臵到位,对经反复说服教育仍然挑头教唆和挑衅法律底线的人员坚决依法处理,防止事态扩大。五是后续工作完善到位。事件有效处臵后,坚持工作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力量不弱,继续巩固扩大成果,做好后续工作,做到案结事了,群众满意。

在探索实践“三五”群众工作法的过程中,孟连县不断完善措施办法,增强群众工作的实效。还推行了干部在一线服务、农民在一线培训、法律在一线普及、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情感在一线培养、成效在一线检验、干部在一线成长、和谐在一线建成的“一线工作法”和在一线培养锻炼干部、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在一线完善选用机制的“一线用人法”,实现科级干部全部都具有一线群众工作经历。

第三篇:文建明工作法

“文建明工作法”学习资料

基本内容

按: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是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全国重大典型,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学习的榜样。文建明扎根基层30年,一心扑在工作上,积劳成疾,身患癌症,做过19次手术,坚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把昔日发展慢、治安乱的后进镇变成了富裕和谐的示范乡镇,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文建明在长期乡镇一线工作实践中,不仅表现出了当代共产党人和新时期基层干部的优秀品质,而且探索出了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现将文建明工作法予以刊发介绍,希望各地认真学习借鉴。

文建明工作法简称乡镇“三二”工作法,“三”即“三制”、“三定”、“三教育”,“二”即“两下”、“两集中”。

三制

一、“三制”是指根据乡镇工作的内容和特点,把乡镇工作分为三类,实行业务工作常抓制、中心工作分组制、应急工作集中制。

1、业务工作常抓制。乡镇业务工作主要指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组织建设、文教宣传、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安全创卫等日常性工作,根据乡镇干部各自岗位职责,明确任务分工,建立推进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实行严格考核管理,确保乡镇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2、中心工作分组制。乡镇中心工作主要指县(市、区)党委政府下达的重点工作、乡镇党委政府确定的涉及乡镇全局性重大工作。对乡镇中心工作,根据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分工,组建若干个工作小组,分别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建立推进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实行分组联村包片,确保乡镇中心工作领导抓、重点为抓。

3、应急工作集中制。乡镇应急工作队主要指突出性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故灾难等需要应急处臵的重大工作。对乡镇应急工作,年初制定工作预案,组建应急工作小组和应急队伍,建立应急工作预案机制和全员动员机制,在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能迅速行动,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确保乡镇应急工作快捷、高效。

三定

“三定”是指根据乡镇党委政府承担的职责任务,按照现有领导工作力量,实行定岗、定员、定酬。

1、定制。乡镇机构设臵。打破行政、事业干部身份界限,统筹乡镇人、财、物、整合乡镇所有人员和机构,组建“两办四中心”,即党政综合办、督查考核办、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财务结算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政策法规服务中心。党政综合办主要承担组织、人事、纪检、宣传、内务等职责,督查考核办主要承担监督、检查、督办、考核等职责,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要承担经济发展、农林水、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检疫等职责,财务结算服务中心主要承担村财镇管、财务统管等职责,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国土、村建、民政、劳动保障、计生、广电等职责,政策法规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司法、信访、调解、安全生产等职责。根据“两办四中心”设臵,确定相应工作岗位,明确岗位具体职责。

2、定员。每年初,根据“两办四中心”确定全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外的所有乡镇干部,按照“双向日选聘、择优选任、人岗相适”原则,采取“个人申报、竞岗演讲、双向选择、党委审定”的程序,公开竞争1个或多个工作岗位。对上岗人员,实行一岗多责、统一调配、动人不动编,签订岗位责任书,实施岗位管理。对落岗人员,保留原有编制,发放基本工资和生活津贴,鼓励到村(社区)任职可自主创业,可参加第二年初乡镇新一轮竞岗。

3、定酬。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上岗人员的报酬,一律采取“工资+生活津贴+工作绩效补助+模式计发”,其中,工作绩效补助包含业务工作、中心工作、应急工作三部分计发的绩效补助,对业务工作实行定补制,严格定时定点签到考勤,按出勤情况计发补助;对中心工作实行积分制,按完成进度和实际效果积分,每月小计、季度公布、年终汇总,按个人积分计发绩效补助;对应急工作实行奖励制,根据任务轻重、工作态度、完成情况给予奖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的绩效补助,按上岗人员平均工作绩效补助计发。乡镇事业上岗人员的报酬,比照同类上岗乡镇公务员报酬标准进行核算。

三教育

“三教育”是指围绕强化乡镇管理和任务落实,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分类教育,实施党员性教育、干部爱民教育、群众“十好教育”。

1、对党员开展经常必的党性教育。采取集中授课与流动授课相结合,每月对乡镇全体党员上一次党课,乡镇党委书记为乡镇机关党员上党课,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到联系村(社区)上党课。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每半年开展一次党性分析,,根据年初公开承诺,党员就兑现承诺、服务群众、发挥作用等情况进行自我分析,查找存在的问。研发改进措施。每年底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采取自己找、组织提、大家议等方式,认真查找党员个人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党员进行民主测评。根据党员平时表现和民主测评结果,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党员。

2、对干部开展经常性的爱民教育。每月通过召开干群恳谈会等方式,对乡镇、村组干部开展亲民、爱民、为民教育。每半年开展一次“点评会”。对乡镇、村组干部围绕工作作风、服务质量、工作成效以及工作失误、不足等,开展领导点评和干部互评;对“点评”出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每年底开展一次群众评议,乡镇、村(社区)干部分别向乡镇党委、服务对象进行述职,并接受满意度测评。根据干部平时表现和满意度测评结果,评选表彰一批爱民干部。

3、对群众开展经常性的“十好”教育。邀请老党员、先进典型代表、专家、领导干部等深入村社,对群众每月开展一次形势教育、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制教育、每半年开展一次感恩教育,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爱党爱国、遵纪守法、明礼成信、勤俭持家、团结友善、卫生美化、文明新风、热心公益、安全稳定、双带致富等十个方面,分类制定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十好标准”,按照个人申报、群众评选、评委审查、党委政府表彰的程序,每半年开展一次群众评议,每年底公开评选表彰一批“十好家庭”、“十好文明户”、“十好文明企业”。对表彰为“十好”的,进行公开授牌;对后进的,落实专人重点帮扶教育。

两下

“两下”是指围绕推进工作,引导干部眼睛向下、改进作风,实行下寻问题、下村解难题。

1、下访寻问题。建立健全信访接待日、逢场天开门接访、约访恳谈等制度,及时掌握社情民意,知民情、解民难。每月1至5日,组织乡镇、村(社区)干部带着《寻问题解决表》,寻找产业培育、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服务、和谐稳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分类梳理建立台账。每月固定一天,村(社区)党支部乡召集全体党员干部、村(居)民代表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各村(社区)解决不了的问题上报乡镇党委上报乡镇党委,由乡镇党委召集相关人员专题研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发出《督办通知》交乡镇、村(社区)及村(居)民代表联动解决。实行有奖批评整改,每半年开一次“有奖批评”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解决问题有态度、方法、效果等提出不足、找缺点,对提出合理建议意见的给予奖励。实行“回访评价”,定期组织对下访问题解决效果进行回访评价,对未办结和解决效果不佳的责令限期更改,群众不满意台账不销号。

2、下村解难题。建立干部联片包村制度。每名乡镇领导干部包片联系3个村(社区),每个村(社区)配备3名包村干部,每周集中2-3天时间,各包村干部深入村组,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影响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建立民事代办制度,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臵“民事代办”服务站,公开代办事项内容、范围、服务流程,按照“受理、代办、回复”的程序,村(社区)干部兼任代办员,轮流坐班代办民事,负责收集和转接农民群众需上级审批或终结办理的各项事项。建立上门服务工作机制,开通“110”服务热线,将联村、包片的乡镇干部和村(社区)干部的联系电话全部印发到每家每户,群众有急事难事,做到“电话一打,干部到家”。 两集中

“两集中”是指围绕方便群众办事、帮助群众理财,实行集中服务、集中理财。

1、集中服务。政务服务推进集中办公,在乡镇设立政务集中办事大厅和村务集中办事点,实行一个村一张办公桌、一个文件柜,并把村组织公章集中到乡镇上,专人专柜保管,严格交接使用。逢场天,村(社区)干部轮流到乡镇上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非逢场天,村(社区)干部在村上代办民事。同时,规范服务标准,公示办事流程和范围,公开办事人员、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围绕推行百姓经济,组织乡镇、村组干部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指导、群众主导的原则,引导群众自主择业、自主经营、致富增收,大力实施“户户创家业、能人创企业、老板创大业、回乡创新业、干部他事业”的全民创业活动。

2、集中理财。在乡镇设立财务统管结算中心,履行会计、出纳职责、实行收支分线、村财镇管、统管。取消村(社区)会计,只高报账员,农户“一事一议”资金、水费、畜禽防疫费、农业植保费、电视收视费等汲农收费一律由乡镇上代收。对乡镇各部门、各村组的所有账目实行分类管理,运用电算化软件取代手工做帐,财务直接核算到村组、到项目,到农户,资金支配使用权归属各村(社区)、各乡镇部门。每月通过电视、广播、政务公开栏公示等形式,向群众公布帐目。

第四篇:文建明工作法

文建明,男,1963年3月生,1981年7月参加工作,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扎根基层30年(截止2011年),先后在8个乡镇工作,担任乡镇长、党委书记16年。他尽职尽责、扎实苦干,每到一个地方都能攻坚克难、发展富民,探索总结出一整套有利于农村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工作方法和运行机制,被作为“城南经验”广泛推广。他公而忘私、一心扑在工作上,积劳成疾,身患癌症,做过23次手术,依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创造了生命与工作的双重奇迹,被广大党员、群众亲切称为“营山的焦裕禄”。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2011年9月,文建明当选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

文建明工作法:

简称乡镇党委“三二”工作法,“三”即“三制”、“三定”、“三教育”,“二”即“两下”、“两集中”。

“三制”包括业务工作常抓制、中心工作分组制、应急工作集中制。

“三定”是指根据乡镇党委政府承担的职责任务,实行定岗、定员、定酬。

“三教育”是指实施党员党性教育、干部爱民教育、群众“十好”教育。

“两下”是指围绕推进工作,引导干部眼睛向下、改进作风,实行下访寻问题、下村解难题。

“两集中”是指实行集中服务、集中理财。

第五篇:文建明工作法

文建明工作法简称乡镇党委“三二”工作法,“三”即“三制”(业务工作常抓制、中心工作分组制、应急工作集中制)、“三定”(定岗、定员、定酬)、“三教育”(党员党性教育、干部爱民教育、群众“十好”教育);“二”即“两下”(下访寻问题、下村解难题)和“两集中”(集中服务、集中理财)。

“三制”是根据乡镇工作的内容和特点,把乡镇工作分为三类,业务工作常抓制主要是将日常性业务工作由干部根据岗位要求,按时限按要求完成;中心工作分组制是将全镇干部分成若干小组,分片包村,轮流值周,完成中心工作;应急工作集中制是对突发应急性工作,组织干部全员参与、集中攻坚。

“三制”坚持分类推进,最大限度保证乡镇党委高效运转。《通知》要求,各乡镇要紧密联系乡镇职责任务实际,进一步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健全乡镇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乡镇重大事项决策、实施、监督分开的制度和办法,提高议事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建立乡镇党委统筹协作机制,完善班子成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乡镇工作分类管理机制,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建立乡镇应急预警和动员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处置。

“三定”是根据乡镇党委、政府承担的职责任务,按照现有领导和工作力量,实行定岗,整合乡镇机构,组建“两

办四中心”(党政综合办、督查考核办、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财务结算服务中心、政策法规服务中心),并相应设置工作岗位,明确具体责任;定员是按照“双向选聘、择优选任、人岗相适”原则,采取“个人申报、竞岗演讲、党委审定”的程序公开竞岗,确定工作人员;定酬包括业务工作定补制、中心工作积分制、应急工作奖励制。

“三定”坚持绩效制管理干部,最大限度激发干部干事和创业激情。《通知》要求,各乡镇要紧密联系干部队伍建设实际,进一步完善乡镇干部管理机制。在具体工作,要加大乡镇机构和人员整合力度,积极统筹乡镇人、财、物,增强乡镇统筹协调和整体服务功能,建立健全转变乡镇职能、激发乡镇活力的工作机制;要创新识人选人用人育人机制,着力构建基层干部队伍选拔、培养、管理、激励机制,增强干部队伍的内在动力;要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辞职辞退等制度,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

“三教育”是围绕强化乡镇管理和任务落实,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分类教育,实施党员党性教育,每月开展一次党课、半年开展一次剖析、年终开展一次评议;干部爱民教育是每月开展一次开门纳谏、半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误”、年终开展一次群众测评;群众“十好”教育是年初制定“十好”标准,半年一次群众评议,年底一次评选表彰。

“三教育”坚持全员式教育引导,最大限度地增强社会凝聚力。《通知》要求,各乡镇要紧密联系思想政治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乡镇全员教育机制。具体工作中,要建立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机制,定期对党员开展党性教育,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促进党员日常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干部经常受教育机制,定期对基层干部开展亲民爱民为民教育;实行“双向述职”,年底基层干部分别向乡镇党委、服务对象进行述职,并接受满意测评。建立健全群众经常受教育机制,定期对群众开展形势教育、法制教育、政策惠民和公民道德教育;围绕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文明家庭、文明个体户、文明店铺、文明企业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

“两下”是围绕推进工作,引导干部眼睛向下、改进作风,经常下访“寻”问题,定期分析“议”问题,包案挂牌“解”问题,有奖批评“评”问题。

“两下”坚持寻访式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通知》要求,各乡镇要紧密联系干部作风建设实际,进一步完善乡镇服务群众机制。要完善信访接待日、领导接待日、开门接访、约访恳谈等制度,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点、定期下访等制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探索建立乡镇干部服务群众责任体系,确保服务项目落实到事、服务责任落实到人、

奖惩激励落实到位。深入开展乡镇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健全和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面向群众改进作风,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两集中”是围绕方便群众办事、帮助群众理财,集中办公地点、规范办事程序、集中进行办公,成立财务统管、中心电算化集中和管理公开公示账目。

“两集中”坚持便捷式服务群众,最大限度提高群众幸福指数。《通知》要求,各乡镇要紧密围绕农村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完善乡镇公共服务机制。要健全乡村公共服务网络,推广张北县乡镇设立多功能会议室和技术服务中心、惠民服务中心、信访调处中心的做法,让群众办事有窗口、管事有平台、信访有去处;建立服务发展机制,探索乡村财务管理有效模式,切实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提供各种服务和支持;结合农村公共服务管理实际,认真做好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的救助帮扶,加强农村闲散人员和重点人群管理服务,努力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全覆盖。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外国文学答案范文下一篇:万科物业品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