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教学反思

2022-07-22

第一篇:绿色蝈蝈教学反思

《绿色蝈蝈》教学反思

白泥中学:陈琪

《绿色蝈蝈》是人教版七年级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法布尔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绿色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法布尔笔下的绿色蝈蝈是鲜活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本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分为四个步骤,即创设情景——课文阅读——探究学习——拓展练习四个基本环节。这样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其次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进一步掌握绿色蝈蝈的生活习性和食性,体会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最后,通过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和对小动物的热爱的情感。这样设计的优点是激发、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生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提高了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设计的缺点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之后,不好把握教学的进度,特别是在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环节,放得太开,教学时间又不够,放不开,又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太难把握了。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课堂掌控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开始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起了学生学生的兴趣,在我宣布进入第二环节时,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文了我还以为这堂课已经成功在望了,可是在进入第三环节时,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绿色蝈蝈的认识和有那些生活习性以及自己是怎样欣赏绿色蝈蝈的时,谁知学生竟然不举手发言,课堂冷了场,我就开始乱了阵脚,越是学生不回答,我就越生气,结果越是生气、失望学生就越沉闷,而我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补救,而是通过以讲代答的方式草草的上完了这节课。课后我进行认识的反思,不是学生不主动回答问题,而是我太心急了,以为胜利在望了,太急功近利了,没有进行好好的引导,而是以情绪进行教学。反思自己的行为后我也很后悔,如果不冲动、不生气,如果从学生的立场想想,换种方式,换个角度来进行引导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我曾自以为是一个有着十多年教龄老教师,自认为教学经验丰富。通过这堂课,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课堂中出现这样的情况,证明了我虽然是个老教师,但心理却还不够成熟。驾驭课堂的能力、自我调控的能力都不够强,所以在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缺乏必要的耐心和信心。今后我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教学技巧。我认为一个成熟的老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应使用多种方法去激活课堂,带动学生,让整堂课跟着他的目标走,而绝不会出现课堂冷场现象。

第二篇:人教版《绿色蝈蝈》教学反思

《绿色蝈蝈》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是“人与自然”主题的第二单元,编写的五篇课文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对本单元的教学,我们希望实现以下目标:情感和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要注意几个方面:注意兼顾三个维度,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注意结合自己所处的地域灵活处理课文内容;多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课外语文实践(包括阅读),开展科学活动;加强语言积累,让学生每人备一本“摘抄本”,摘抄有关优美词句。本文出自法国的著名的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的巨著《昆虫记》,可谓名家名篇。教学本文,可通过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本文是一篇观察随笔,又是一篇优美散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语言优美,拟人手法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

达效果,这一点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巩固,并在实践中运用。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昆虫记》中的其他作品。作为七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科技小品文,对学生增强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领悟科学精神有着很强的教育作用。

本文虽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普文章,却不显丝毫的机械呆板。文章既有对昆虫形象地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这种写作形式在以前的课文中从未有过,如何让学生正确的感悟呢?唯有让他们走进书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在执教《绿色蝈蝈》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体验文本的语言特色。一上课,我就引导学生直面文本,与文本亲密接触,使学生充分了解蝈蝈习性的同时,要求学生结合文中语句充分感受其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然后再次研读课文。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引导学生在欣赏、品悟课文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体现了语文的表达特点,不是片言只语,零敲碎打,而是活用课文的语言进行大段语言铺陈叙述,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

第三篇:《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对事物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丰富且奇特的想象跟联想。加上他们童年时代对各种小动物、小昆虫的体验。所以对《绿色蝈蝈》的学习,可结合他们的童年体验,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即可。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本单元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绿色蝈蝈》是一篇妙趣横生的科学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文中从绿色蝈蝈的声、形、斗、食、居五个方面来描写。语言生动传神,尤其是拟人句,反映出作者对生物的人性关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信息,概述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

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感知内容、品味佳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培养阅读能力及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教学设想:《绿色蝈蝈》是一篇自读课文,它妙趣横生,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因而在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想去说,要把语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既学习了语文,又了解了自然知识。教学中将采用“朗读法”和“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课前准备:

1、了解法布尔及作品《昆虫记》。

2、布置学生课下认真进行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一种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的情景吧?也许你还记得夏夜捉萤火虫吧?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勤劳的蜜蜂,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也许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再跟随昆虫学家法布尔去认识一位新的昆虫朋友——绿色蝈蝈。(板书课题,并明确学习目标)

2、简介法布尔及《昆虫记》(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1915年,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年开始搬进荒石园,写了一卷又一卷《昆虫记》,度过35年余生。鲁迅把《昆虫记》称作“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你从文中获得了关于绿色蝈蝈哪些方面的信息?(用简洁语言归纳) 讨论并归纳:声、形、斗、食、居

2、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学生讨论、交流并归纳。 明确: 蝈蝈的外形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最让你感兴趣的地方或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原因。

形式: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评价,教师总结指导。 (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因为它能给人以形象生动的感受;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2、小结写作特点:语言传神,生动,拟人形象,突出特征。

四、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1、学生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 如何看待动物中的同类相食这种现象? 学生讨论、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2、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学生发言,教师夸赞有所体验的同学,调节说出具体细节和规律,避免泛泛而谈。

五、课堂小结

(1)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来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2)我们应该去读读《昆虫记》,因为它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世界,也让我们更加富有爱心。昆虫学家法布尔为我们打开了昆虫世界的大门,只要同学们专心探索,还有很多个世界等待我们去打开。

六、布置作业

1、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节选本。

2、以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为内容写一篇小短文。 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

声:尖锐、喑哑、短促、清脆、柔和——() 形:嫩绿、苗条匀称——()

斗:纵身追捕、开膛破肚——()

食:酷爱甜食:昆虫青草、同类相食——() 居:和睦共居——()

第四篇:《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快速浏览,捕捉信息。了解蝈蝈的特点及生活习性。

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

3.采用赏读、整理、捕捉趣味,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法来学习课文。

4.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目标

1、

2、3。 教学难点:目标

2、3。

一、引入新课。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特殊的礼物,大家一定会喜欢:欣赏短片《微观世界》。(网络课件播放剪辑的《微观世界》片断)

生:观看后谈谈自己的看到了什么。

师:刚才大家从视听的角度欣赏了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在文学的天地里也有一个神奇的昆虫王国,那就是法布尔先生的《昆虫记》,现在我们就到《昆虫记》中去结交一位朋友——绿色蝈蝈。

二、快速浏览,介绍蝈蝈。

1快速浏览完之后,你们从课文中了解到了蝈蝈的哪些特点呢? 2学生展示介绍蝈蝈,教师总结(声音、形体、食性)。 3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诠释蝈蝈。

三、品析语言。

多媒体展示文字(蝈蝈是螽斯科中的鸣虫,全身鲜绿。雄虫翅短,具发音器。蝈蝈属杂食性,食肉性强于食植性。)这段文字也是介绍蝈蝈的,那么这段话和课文语言相比有何不同?

一个语言简洁平实,不带感情,说明性强;一个语言生动形象有趣,蕴含感情。

四、品读课文,感受情趣。

现代散文家周作人说:“看《昆虫记》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课文哪里写的有趣多了呢?小组合作交流探讨。

1四人一组,合作学习,把你找到有趣的地方组内交流探讨,5分钟后全班交流。 2每一小组派代表交流展示,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别的同学发言时,请大家用心听,做笔记。

五、探讨交流。

法布尔是怎么知道蝈蝈的特点和习性的?他为何能把蝈蝈写的这般细致鲜活呢? 1细致观察,积极实践,勇于探索;热爱昆虫事业。 2运用了多种手法:比喻、拟人、作比较。

六、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蝈蝈的特点以及生活习性,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法布尔孜孜不倦、夜以继日探索的身影。同时,文章还采用了比喻、拟人、作比较等手法,把蝈蝈写的活灵活现,让我们怦然心动。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科学小品文。

同学们,老师有一个殷切的希望:希望你们课后能捧起《昆虫记》,能够走进法布尔带给你的多姿多彩、生趣盎然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你会读到很多的昆虫故事,也一定能够收获一份美好、一份趣味、一份快乐。

七、作业布置:

阅读《昆虫记》。并做读书笔记。

第五篇:《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整体感知,概括。

2、细节感悟,品味语言。

3、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教学重点】

1、培养阅读能力──整体感知,概述。

2、②品味语言──体会美词佳句。

【教学难点】

概括,品味语言。

【教学时】

一节。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新导入──猜一猜

猜谜语:

教师出示谜语:

大姐天天逛花园,二哥弹琴夜黑天。三姐织布到天明,四妹做饭香又甜。

(猜四种昆虫)谜底:蝴蝶、蝈蝈、蜘蛛、蜜蜂

教师点明,题并板书。──绿色蝈蝈(法布尔)

二、研习文──读一读

请学生分组朗读并讨论下面问题。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

1、给加点字注音。

2、看看哪段话的哪些句子照应了文“绿色蝈蝈”?主要写的是蝈蝈的哪个方面?

3、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可爱之处?请选择其中一点或二点为蝈蝈写一份求职自荐表。

学生读文,并讨论。教师列出生字词和自荐表:

⑴把你认为要注意的字音上黑板来写一写。参考:

狩猎shòu喧嚣xiā喑哑īnǎ

静谧ì篡夺uàn喙huì窸窣xīsu作响

⑵讨论哪段话的哪些句子照应了文“绿色蝈蝈”?主要写的是蝈蝈的哪个方面?

明确:第4段“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写的是外形。

⑶填写蝈蝈自荐表。(让学生读得有趣,不求面面俱到,只求有所收益。)

蝈蝈自荐表

姓名美称特长主要事迹自我评价所求职业

三、品味语言──说一说

1、《昆虫记》叙述生动流畅,文笔诙谐幽默,一出版即风行世界,不但为小读者喜爱,成年读者也啧啧称赞。你能从文中体会到这一点吗,总的来说是体现在使用修辞方法和运用优美的词语。请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一读,选出你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形式来说:“我喜欢这……个句子,因为……”

(老师给同学们举个例子:我喜欢“绿色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这个句子,因为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而且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流露纸上。或不举例,以免学生思维被束缚。)

学生先写好后发言。

2、对蝈蝈的称呼:如≈qut;绿色蝈蝈≈qut;、“狂热的狩猎者”、“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还可以再送给蝈蝈其它的称号吗?

讨论明确:拟人手法:亲切自然,形象生动,充满喜爱之情。

四、堂练笔──写一写

请同学们向大家介绍一种你喜爱的动物,看谁介绍得好。要求:

你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用生动的语言;

先不要说出这种动物的名称,然后,再请你的好朋友来猜一猜你写的是什么。

五、外延伸──做一做

1、假如一只蝈蝈要去找工作,请你根据它的特点,为它写一份推荐书。

2、请同学们收集几个有关昆虫的成语、俗语或诗句。

3、请同学们再猜一个谜语:

大姐用针不用线,二姐用线不用针。三姐点灯不做活,四姐做活不点灯。

【板书设计】

绿

色介绍:声、形、斗、食、居

蝈语言:描写生动,拟人形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历史唯物主义二轮下一篇:留守儿童关爱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