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维持性血透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抵抗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2022-09-12

通过查阅临床相关资料发现,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大部分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体内都存在胰岛素抵抗和微炎症状态[1] 。胰岛素抵抗直接关系着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预后情况[2] 。同胰岛素抵抗和微炎症状态进行有效改善,能让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几率和临床死亡率降低,而且还能让血液净化质量得以有效提升。该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维持性血透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抵抗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现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糖尿病诊断标准[3] 对患者进行确诊,肾小球率过滤低于15 m L/min;维持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时间超过半年,并没有接受过胰岛素增敏剂和其他受体激动剂。将精神疾病、肝功能异常、激素、免疫抑制剂使用患者等排除该研究。100例患者中女性患者人数和男性患者人数分别为37例、63例;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2±0.7)年。全部100例患者通过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0例患者。

1.2方法

选择飞利浦公司的Dialog血液透析机,3次/周,4h/次;患者治疗期间的血流量大约为每分钟300 m L,透析液流量大约500 m L/min;选择低分子肝素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选择序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照组患者:透析器为西门子公司的HIPS25型,膜面积为1.5 m2,超滤系数应设置为50~60 m L/(h·mm Hg),每2周将最后1次血液透析改为血液透析滤过1次,4 h/次,血流量大约为250~300 m L/min,透析液流量则应控制为800 m L/min,并通过在线配置的方式来对置换液进行制作,并选择稀释法对患者实施治疗,治疗期间总置换量不能>30 L。

实验组患者给予序贯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序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同对照组一样。选择上海民康公司的HA145型血液灌流器,每2周最后1次血液透析治疗改为血液灌流,通过低分子肝素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2 h/次,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血流量应为200m L/min。治疗完成后,应取下灌流器,之后给予序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2 h。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应皮下注射精蛋白人胰岛素,进而来对血糖进行控制。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胰岛素使用量、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甲状旁腺体素变化情况;并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详细记录。

1.4统计方法

两组数据录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 19.0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观察

治疗前,实验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中在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时,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如营养不良、贫血、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最终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4]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伴有胰岛素抵抗,各类炎症因子不断聚集,引起慢性炎症,同时损伤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加重患者病情[5] 。所以,及时对症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临床中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临床研究发现,通过血液净化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现象,进而来对微炎症状态进行缓解[6] 。序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所选择的透析滤过膜具有较强的通透性,通过对流和弥散原理,将含有毒素的体液大量滤出,主要为中分子物质,并将等量的置换液同时输出,从而来对胰岛素抵抗和微炎症状态进行改善;然而序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不能有效清除小分子炎症介质,所以临床中应联合血流灌注治疗[7] 。血液灌注治疗具有较强的吸附效果和对流效果,能对体内的小分子炎症介质进行有效清除,进而对胰岛素抵抗和微炎症状态进行更加有效的改善。血流灌注治疗是通过血液灌流器,在患者血液体外循环期间,将血液中的致病物质有效吸附在所选择的固形物质表面,最终起到血液净化的效果。通过分析该研究结果可知,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相关研究报道结果和该研究结果相近[8] 。

综上所述,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维持性血透中,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对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微炎症状态进行有效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维持性血透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抵抗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和序贯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维持性血透中,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对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微炎症状态进行有效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液净化模式,维持性血透,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

参考文献

[1] 沈芳芳,李荣山,王利华,等.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前后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6):510-514.

[2] 田茹.不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0(3):492-494,498.

[3] 刘吉国,颜俊锋,刘春,等.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1):106-107.

[4] 张艳,黄金.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1(11):94-96.

[5] 刘晓斌,张志坚,尤宇望,等.高通量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IL-6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21):3459-3460.

[6] 徐丹,孟宇,胡波,等.基于HPLC-MS/MSQ-TOF分析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含糖透析的代谢特征[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3(3):455-461.

[7] 吴道诩,徐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31):5666-5672.

[8] 龚艳晖,韩英,严跃红,等.活性维生素D_3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2):6272-627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下一篇:上好高中语文起始课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