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仁爱之道范文

2022-06-21

第一篇:孔子与仁爱之道范文

孔子的为师之道与班主任工作

从《论语》中发现孔子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家,在当代看来,他更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的典型。孔子给人的印象就像是一名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孜孜不倦、治班有方的班主任老师,并且从弟子对其的尊爱与评价中,我还可以看出孔子更是一名成功的、人敬人爱的、有智慧的班主任的典型。下面就从《论语》中汲取孔子为师之道对当代班主任工作的启示。

一.所传之道

1.仁:仁者爱人

如果说《论语》中有什么思想可以统率全书的话,那就是“仁”。孔子是把“仁”作为士君子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来要求的,而“仁”的核心内容是“爱人”,用最真挚的感情去关心他人、爱护他人。从政治上来讲,“仁”就是能够勤政爱民,孔子希望为政者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达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和谐社会。

孔子和弟子之间那种亲密融洽充满爱意与互敬的情境为我们当今的班主任诠释了“仁者爱人”的治班根本。

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爱学生”当然是其职责的根本。 被誉为“班主任中的军事家”的万玮: “在学生工作中,如果说一定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真理,那么爱学生应该是第一个吧。”他还特别说明:“感化、温情、慈爱仍然而且永远是教师实施教育的主流方式” 。

特级名师于漪: “你对孩子是全心全意,还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孩子心中清清楚楚。只有把爱播撒到学生的心中,他们心中才有你的位置。” 2.礼:如何爱人

中国自古追求“礼仪之邦”。春秋时期,社会**,周代严格有序的礼制被破坏,孔子试图通过“礼”的恢复来维系社会成员之间的秩序,孔子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也。”礼即现在的“法”,或制度,规范。礼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如何更好地去爱人。

一个健全的班集体是由班主任、班级任课教师和全班学生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按照一定的工作计划和要求,齐心协力逐步建设形成的。

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达目标的共同活动; 2.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第 1 页 共 4 页 3.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组织纪律; 4.有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有团结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

班集体也要有“班规”。这“班规”,就相当于孔子所提倡的“礼”。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礼”是一门大学问。同样地,如何设立行之有效的班级常规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也是一门大学问。

所以通过以上阐述,我们知道:班主任管理班级要在“仁”的基础上实行“礼”的规范才能够和谐友爱,班主任要在爱学生的前提下通过建立一些合理有序的班规来要求同学们“克己复礼”,从而实现班集体“天下归仁”的局面。

二.所授之业

众所周知,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条件,我们知道孔子一生追求“仁政”,“仁”是他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对弟子的教育目的当然是培养一批能够经世致用匡扶正业的“志士仁人”“成人君子”,正如他的学生曾子所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以为了实现这个教育目的,孔子建构了十分丰富、完整、合理的培养理想人格的教育内容体系。根据《论语》的记述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育内容,即他的所授之业。 1.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弟子中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想培养的是文武兼备,六艺兼习,多才多艺的治国兴邦之人才。 2.文、行、忠、信

(1)文(文献):主要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历代文化典籍,这是智育方面的教学内容;

(2)行(品行)忠(忠诚)信(信实):实际就是德育方面的教学内容。

孔子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主张把道德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但在教育的过程中,实际是德育智育一起的,不分的,二者互动共进在同一教学过程之中。 (3)孔子德意门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第 2 页 共 4 页 文学:子游、子夏。”

以上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内容广泛多面,都是为培养能够治国安邦的“志士仁人”“成人君子”的教育目的而服务的,都是为实现贤人为政的最终理想而设定的。

在现实课堂中,科任老师主要是以给学生传授本学科知识为主,而只有班主任才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对学生全面负责”是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所在。《教师学与教学论•班主任》篇中说:“中学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中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 当然这个“对学生全面负责”的任务和职责归根结底是由“班主任”之定义所规定的,“班主任”就是对我国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的总称。

三.解惑之法

孔子育人一视同仁,公平礼待,来者不拒,打破了以往“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等级教育制度,是划时代的进步。其实“有教无类”的思想也是源于孔子之“仁者爱人”,正是因为孔子主张爱一切人,所以体现在他的教育思想上就是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也正是由于这种“公平”,才使孔子和其弟子亲密无间,和谐融洽,在此基础上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使其弟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践行着仁德。

1.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榜样法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孔子总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正己正人,以身立教。不仅注重言教,更注重身教。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上说:“何谓大师?‘大’是指有容乃大,兼收并容。‘师’是指可法曰师。”孔子当之无愧为这样的“大师”。他要求学生谦虚谨慎,克己自省,他自己凡事就反躬诸己。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使命。而班主任老师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更要做好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表率,成为学生行为的榜样。 2.因材施教法

第 3 页 共 4 页 孔子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成功运用地因材施教的伟大教育家,他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朱熹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教育界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孔子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他通常用观察法和交谈法了解他的学生,正如他所言:“听其言而观其行。”

在校老师中,班主任老师跟学生接触最多,较其他老师更应该很好地学习和运用这种因材施教法,对班级里不同的学生,针对其不同的特点适时进行不同角度的教育和鼓励,这样才能有效为学生全面负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语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班主任应该有这样的智慧,做这样的智者。 3.启发诱导法

孔子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倡并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的教育家,孔子的启发诱导、循循善诱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早几十年。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提倡把握教育的最佳时机,当学生思考问题已有所得,想表达而又表达不清楚时,教师再给以及时的启发,这样才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而我们班主任老师在教导学生、为学生做思想工作时,正是要学习这种启发诱导的方法,不仅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要善于通过生活中的事物对学生循循善诱、启发诱导,使他们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

班主任要想治班有方,要想班级和谐有序,首先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其次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再次要能够循循善诱以使学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所谓“民主”与“科学”无非是魏书生老师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育人方式的体现。前面提到过的“班主任中的军事家”万玮地《班主任兵法》中记载的与学生斗智斗勇的故事中无不体现了伟大孔子这三个典型的解惑之法。比如“鸟尽弓藏”中的以身作则、“黔驴发威”中的悉心交谈、“以德立威”中的换位思考等等。

综观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论语》中体现的孔子的为师之道对于当代班主任工作确实有着很大的启示与指导作用。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治班需要一以贯之的仁爱,有教无类的公平,以身作则的榜样,循循善诱的教导和诲人不倦的态度。

第 4 页 共 4 页

第二篇:孔子仁爱小故事之

君子以剑自卫乎

【原文】: 子路戎服见于孔子,拔剑而舞之曰:「古之君子,以剑自卫乎?」孔子曰:「古之君子,忠以为质,仁以为卫,不出环堵之室,而知千里之外。有不善则以忠化之,侵暴则以仁固之,何持剑乎?」子路曰:「由乃今闻此言,请摄齐以受教。」 ——《孔子家语·好生第十》

【白话易解】: 有一天,子路身着戎装,全副武装地来拜见孔子,见到夫子后,拔起剑就舞了起来,问:「夫子,古时的君子,也是用剑来自卫的吧?」孔子答道:「古时的君子,以忠义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用仁爱作为自己的护卫,虽然不出窄小的屋子,却知道千里之外的大事。有不善的人,就用忠信来感化他;有**侵扰的人,则用仁义来使他们安定。这样,又何须持剑使用武力呢?」子路听了非常的敬佩,感慨道:「啊!我今天才听到这样的话,我愿从今以后,至诚恭敬地向您求教啊!」

想一想: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发现什么比武力更厉害?

做一做:当看见身边的同学起了冲突,开始打架,你会怎么做呢?

第三篇:孔子的为人之道论文

孔子是我国圣贤的典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孔子的为人之道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摘 要】《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含着很多关于做人的道理,影响深远,本文从君子之道、孝道、交友之道、修养之道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论语》 君子 孝道 交友 修养

《论语》一书主要记载了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及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况。它不仅是在讲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更是在讲做人之道。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时代,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的状况,孔子主张恢复天下有道的局面,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此,他提出要正名,恢复天下正常秩序,而正名的关键在正人,正人的关键又在正己,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因此《论语》思想的核心就是“正人”,教导人们如何做人。

一 君子之道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在《论语》一书中出现多达107次,君子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身居高位的贤者,二是道德高尚的人。了解君子内涵,对于我们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仁”是君子的基本要求,是君子人格的核心所在,子曰:“仁者,爱人。”就是强调要爱护别人,对人有爱心,能先人后己,为别人着想。孔子把仁爱看作君子一生的追求,君子要处处体现出仁善之心,为此,孔子提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但同时强调孝顺父母、敬重兄长乃仁爱之基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不过,儒家所讲的爱不仅仅是爱家人,儒家有一句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所以“爱人”又要求“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也就是博爱。

“义”是君子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所谓“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在对待“利”时,不会因为物质的诱惑,而迷失自我。儒家并不一味地反对追求利欲,但更注重的是,在获取物质利益时,要“见利思义”,对物质的追求要符合道义,不按照道义而取得的利益对孔子而言是不屑一顾的。因此,孔子特别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正确的义利价值观,对于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礼”是君子衡量言行举止的重要标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君子言行举止要特别符合礼仪规范,“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在日常生活中懂得为人诚恳,尊重他人,懂得谦让,这样才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立足社会。相反如果行为处事不遵礼制,就会带来危害。正如孔夫子所说的那样“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

二 孝道

孝道是社会伦理的核心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论语》一书中“孝”字出现了19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说明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敬重兄长、尊敬师长,百善孝为先,学习文化知识要从做人开始。

孝道主要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孝顺上。《论语·为政》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此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养活爹娘,简单满足父母的衣食住行,如果对父母没有敬重之心,就跟养狗养马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孔子提出了以“敬”为核心内容的孝道,强调对父母的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孝道不仅包括对父母物质上的满足,更包括对父母人格上的尊重和精神上的慰藉。同时,在孔子看来,孝敬父母还必须做到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要做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大意是说儿女侍奉父母时,如果父母有什么过错,要委婉劝阻,和颜悦色,即使自己的意见没被听从,仍要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这是孔子在强调子女对父母还要孝顺,顺者为孝,必要时给予父母一些生活习惯和爱好上的包容和尊重,让他们精神上能够愉悦,才是真正的尽孝。

此外,孔子讲的孝道还表现在弘扬继承父母的遗志,祭祀时遵守严格的礼制,游必有方的牵挂等多方面。

三 交友之道

《论语》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重要的思想和智慧,如何交友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有对朋友的选择、对朋友的态度、与人相处等几个方面。

人际交往中,择友至关重要,如果交友不慎,将给我们带来不利和麻烦。《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交友原则:亲近益友,远离损友。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鼓励人们要多结交那些正直、守信用、知识广博之人,而远离那些虚伪奸诈、自私自利、阿谀奉承、夸夸其谈、言过其实之人。

在对友态度上,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不能朋友说什么就是什么,要看他是如何去做的,人有时言行不一致,表里不如一,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朋友的为人,交到可靠的朋友。当面对朋友的错误思想和行为时,应该做到忠告而善道。在《论语·颜渊》中,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孔子认为,朋友之间要以忠诚之心引导其改正错误,但要适可而止,不作过分强求,否则可能劝导不成,反而会自取其辱,自讨没趣。这在今天也不失为一个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另外,朋友交往还要保持一个谦逊、恭敬的心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要多看别人优势和长处,虚心讨教,对其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与人相处,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交友原则:适当距离产生美。在《论语·里仁》中,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对君主过于烦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于烦琐,反而会被疏远。朋友相处也要有一个度,适当的距离,孔子曾经说过“过犹不及”,这也是他“中庸之道”的具体反映。有个故事“刺猬取暖”也正说明人与人相处要保持恰当距离,独立人格,才能达到距离美的效应。

四 修养之道

孔子对自己要求很严,特别重视提高自身的修养。提出“修己以敬”的观点,主张在品行方面不断完善自己,达到做事恭敬认真谨慎,通过修炼自己,达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境界。

加强道德修养就必须要不断地反省自我,即“自讼”,在此过程中“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多从自身找原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所以,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孔子还提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只有不断内省吾身,改正过错和存在的不足,方能成就自我,不断提升道德境界。

第四篇:孔子“孝悌”之道的内涵及意义

孔子“孝悌”之道的内涵及意义

黄怀信

[摘要] 孝悌,是人伦之必须。它不仅可以促使家庭和谐,而且有助于社会和谐。孔子讲究“孝悌”,不仅有完整的“孝悌”之道,而且其内涵丰富。比如他主张孝养父母必须敬,认为孝子不能让父母为其行为担忧,主张孝子必须维护父母的声誉,认为孝子必须顺从父母,认为孝子必须继承父亲的遗志、孝子必须在做人和事业上有所成功等等。除过子女对父母讲孝,孔子还认为弟子对老师也应讲“孝”。他把“孝悌”提到政治高度,认为“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是“士”——干事的人——国家工作人员的重要标准。这些思想,均值得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弘扬。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孝” “悌”

讲孝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尚书•尧典》篇中,就有舜帝对“顽”父“嚚”母“克谐以孝”的记载,说明孝道在中国出现很早。《康诰》篇记周公的话说:“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可见不孝不友在当时已被认为是甚于“元恶”的丑行。而“友”,正是指“友于兄弟”,是悌的表现。孔子继承这一传统,对孝悌特别重视。他认为:“孝,德之始也;弟(悌),德之序也。”[[1]]《论语》中,就有19次提到“孝”,5次讲到“悌”(本作“弟”),可见讲“孝悌”是孔子的重要思想。

“孝”为什么就是德之始呢?《论语•学而》篇记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他认为孝悌是一个人从小就应具备的基本品德。从小就应具备,所以为“始”。正因为如此,所以他的弟子有若进一步总结出:“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2]] 的论断。

关于“孝”的具体内涵,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善事父母”。字的结构,是“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子承老,即子女承事老人,故曰善事父母。至于怎样才算善事,并没有明确说明。《尚书•酒诰》篇,也只提到“孝养厥父母”。看来,“孝”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人自明的真理,其基本内容是孝养。而在孔子那里(根据《论语》),则对“孝”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首先,孔子认为,孝养父母必须敬。《论语•为政》篇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可见在他看来,只供养父母还不能算是孝,真正的孝,必须是敬养。因为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如果只养不敬,与养犬马确实没有什么区别。道理无疑是浅显的,但很多人往往做不到,所以孔子借机予以批评。

其次,孔子认为,子女不能让父母为其行为担忧。也就是说,子女让父母省心才算孝。《论语•为政》篇记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只让父母为其疾病担忧。言下之意,就是说除疾病外,一切不让父母担忧。疾病之所以在外,因为疾病属于“天灾”,不是人的行为可以决定的。那么也就是说,子女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做使父母担忧的事,当然也包括毁伤自己的身体。《孝经》所载孔子在回答曾参所问时所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话,无疑是对“父母唯其疾之忧”一句的进一步解释,看来孔子确有这一思想。

三,子女必须维护父母的声誉。《为政》篇记孟懿子问孝,子曰:“毋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毋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所谓“毋违”,根据其下文可知,是指毋违于礼,即不要违反社会礼法。“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孝,也就是说生不事之以礼,死不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不孝。生不事之以礼,死不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之所以为不孝,因为不按礼法事奉或安葬、祭祀,皆会被人指责;被指责的自然是子女本人,但其父母也难免跟着受害。比如今人指责一个人,往往说那是某某人的儿子,或者说某某人的儿子如何如何。可见会伤及父母的名声。所以,孔子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孝,无疑有维护父母声誉之意。当然,孔子对孟懿子提出这样的告诫,无疑是有的放矢,因为孟懿子可能有类似的行为,但真正内涵,无疑是要人们时时注意维护父母的名声,为父母争光。

四,子女必须顺从父母,哪怕是不合格的父母。《论语•先进》篇记孔子赞扬闵子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意思是人不说离间他与父母及兄弟关系的话。之所以言此,因为闵子骞的母亲是继母,经常虐待闵子骞。受虐待而人不说离间他们关系的话,说明闵子骞必定顺从他们而无怨言,所以外人无话可说。可见孔子认为顺从父母,哪怕是不合格的父母,就是孝。后世讲“孝顺”,恐怕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种孝,在现在看来一般人是不能接受的。

五,子女必须继承父亲的遗志。《论语•学而》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篇也有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之章。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就是说在三年服丧期间,不改变父亲生前的办事主张或处事方针。显然,这里面含有继承父亲遗志的意思。当然,所谓三年,并不是绝对的。但三年不改,无疑是有道理的。因为三年服丧,为的就是悼念,如果遽改,显然服丧也就失去了其意义。

六,子女必须在做人和事业上有所成功。《论语•子路》篇记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可见是把宗族称孝作为士的标准之一。士,就是干事的人。干事的人,自然有其事业。而又把宗族称孝作为一个条件,说明孝子在事业上一定要有成就。当然,做人方面也应该是成功的。《孝经》里引孔子说:“立身行道,扬名於後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看来孔子的孝确实含有立身行道方面的内容。

除过子女对父母,孔子还把“孝”用在弟子对老师和人对鬼神方面。比如《为政》篇记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馂,曾是以为孝乎?”显然是指弟子孝敬先生。而“色”,显然比“敬”的要求更高。因为对父母只要心里面敬,容色方面有时侯可以不计。而对先生,容色和悦,则是时时必须的,否则就是不敬、不孝。事实上,社会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子女对父母发脾气,却很少看到学生对老师发脾气,就是这个原因。

关于孝敬鬼神,《论语•泰伯》篇记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言“致孝乎鬼神”,显然是指祭祀。可见在孔子那里,祭祀鬼神亦可谓之孝。这与《诗》《书》的说法是一致的。

“悌”(本作“弟”),一般理解为顺从或敬爱兄长,其实并不全面。《说文》云:“弟,苇束之次弟(第)也。”引申之,凡有次第皆曰“弟”。兄弟有长有幼,即是次弟。既然有次第,就必须循其次第,所以才叫“弟(悌)”而循其次第,显然是双向的。即既要求幼从长,也要求长护幼。就是说兄要像兄,弟要像弟,兄弟之间要有“长幼之节”。当然,弟弟一方的责任更大一些,所以才有“弟弟”之称。因为“弟弟”,实际上就是“悌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云:“孝子善事君,弟弟善事长。”可见“弟弟”不是随便就能叫的。孔子不仅主张小孩子要“出则悌”,而且认为一个干事的人,即国家工作人员“士”,必须做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

孔子讲“孝悌”的目的何在?首先,善事父母,是人伦之必须,是一个正常人本应具备的德行。因为正像孔子所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3]]。那么,乌鸦尚知反哺,何况人乎?同样,“悌”也是人伦之必须。《论语•微子》篇记荷蓧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返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旧衍‘可’字)废,君臣之礼如之何其废之也?’”子路转述孔子的话“长幼之节不废”,无疑是据“见其二子焉”而知,因为见其二子必有长幼之别。可见在孔子那里,长幼之节是不可废的人伦必须。

其次,“孝悌”可使家庭和谐。闵子骞被称为“孝”,是因为“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而“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正是家庭和谐的反映。兄弟之间讲究“悌”,家庭自然也无“阋于墙”之虞。可见“悌”也有助于家庭和谐。

再次,“孝悌”有助于社会和谐。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且普通人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4]] ,必不违犯社会规范;“出则悌”,必能减少社会矛盾。若能如此,社会自然多一份和谐。而君“孝慈”,更能使百姓尽“忠”[[5]];而君民一心,社会自然也就更加和谐。《周易•家人卦》彖传曰:“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所谓“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主要就是指孝悌之道。可见古人已经知道孝悌关乎“天下定”——即社会和谐安定。所以,孔子把“孝悌”提到政治的高度。如有人问他:“子奚不为政?”他说:“《书》云:‘孝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6]] 认为讲“孝”、“友(含悌)”就是讲政治。并且把“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作为衡量是否称得上“士”的重要标准。可见孔子主张“孝悌”,并不是单纯出于人伦的考虑。

需要指出,对于孔子的“孝悌”思想,今人一般只注意其“孝”,而很少提到“悌”,实在是很大的失误。事实上“悌”所起的社会作用,并不亚于“孝”。孔子说“出则悌”,说明“悌”并不局限于家庭。所谓“出则悌”,就是在社会上讲究“悌”。在社会上讲究“悌”,就是尊重社会上所有比自己年长的人,护让比自己年少之人。今天所谓“尊老爱幼”,实际上就在这个范畴之内。细观当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种种摩擦与纠纷的发生,主要都是因为当事人不知“悌”的缘故。而社会上一切不讲先后次序的无序现象,比如不排对、加塞之类,实际上也都属于不知“悌”的表现。所以,我们不但不应当忽略“悌”,而且应该大力提倡“悌”,教育人知道“悌”。如果心里面不知“悌”的道理而空讲和谐,和谐恐怕只能是表面的或一时的。

第五篇:孔子交友之道读后感

读《孔子的交友之道》有感

《新杏坛》栏目中的《孔子九讲》通过讲述孔子的一生让学习者了解孔子的为官之道、为师之道、孝亲之道、交友之道、修养之道以及贫富观,从中汲取宝贵的智慧。我学习的第一讲是《孔子的交友之道》,听过傅佩荣先生的讲解,对孔子的交友之道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如果一个人没有朋友将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无论酒肉朋友还是生死之交,都为我们的生活和人生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茫茫人海中相识相知是缘分使然也是道义的必然,孔子认为交友有两个原则,第一个是道义,第二个是礼仪。道义也可以理解为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看一个人怎么样有时候可以通过他所结识的的朋友的品味来判断,因为志趣不相似的人根本不能经常来往更何况成为朋友。有了相同的“臭味”,如果有意要成为朋友,那在我们今后的交往中就要以诚相待,对朋友不应表里不一,对朋友的付出要心存感激,不应认为这是他该做的。当朋友遇到困难时,要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朋友,患难之时才见真情,《论语·乡党》中讲“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病”,对于孔子来说能够找到和自己目标相近或相似的人相处,会感到充实,充满无尽的能量,因此孔子对于朋友雪中送炭。

我也有很多朋友,有的友谊已经有十年之久,回想这些年来我们有欢笑有悲伤,有过矛盾也有过误解,这些现在看来都成为我们永恒的回忆,没有矛盾和误解我们就不能更深入的了解对方。我的朋友对我是非常好的,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能够遇上这些真诚相待于我的朋友。记忆深刻的其中一件事情是我手术的时候,当时在济南做手术,家里没有去人陪我,我当时感到有些无助,之前也没有告诉其他人,正在筹划如何一个人度过手术期时,我的大学朋友资源留下来照顾我,他们每天轮流来看我,晚上总会留下一个人陪床,这让我感到意外的同时,暖暖的情意在我心头,至今想起来还是很感动。

孔子讲友直,友谅,友多闻是为益者三友,我们在寻找这样的益友的同时也要检讨自己是不是这样的益友,努力成为别人的益友我们将得到我们期望的益友。好朋友不是纵容你,你做了错事他是肯为你指正的老师,而不是为你遮遮掩掩或者幸灾乐祸的。益友也是守信用,能够体谅人的,朋友之间的信用尤为重要,如果一个人连朋友都能欺骗这样的人可以视为叛徒,是不可交的。管鲍之交的故事让多少人羡慕管仲能结识鲍叔牙这样的益友,再细想之,管仲了解鲍叔牙又如何不如鲍叔牙了解管仲,朋友是平等的也是相互的,如果你不甚至一个人的品性又如何能成为他的朋友,人总是喜欢和了解自己的人走在一起,这是心灵的沟通,不能用语言来解释的。

益者三乐,和这样的朋友在一起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外在的快乐,更有精神上的充实和愉悦,正如古人说的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纵使他的财富、学历、社会地位不如你,他也会有让你折服的人生感言,这样的朋友会让你的人生活的更潇洒,更能洞悉世间的人情世事。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通过一个益友你可以结识更多的对你有帮助的益友,如此一来你也成为有水平的益友。《论语·颜渊》中子夏对司马牛说的话很有哲理同时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只要我们对人秉持敬和恭,从奴隶行善,守规范开始,即可交四海之友。

儒家的思想是重视人的,儒家的观点是通过调节人与人之间的良性关系以此达到社会的良性发展。不管缘深缘浅,每个人从真诚出发,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和肯定,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朋友更会有人生的成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科学与技术专业范文下一篇:轮岗表现考核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