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乐于作文舒琴

2022-10-14

第一篇:让学生乐于作文舒琴

让学生乐于作文

作文是什么?大纲指出:“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小学作文教学应定位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不说假话空话。”我认为,只有让学生“不拘形式、自由地写”,才能达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的目标。“不拘形式,自由地写”正视了学生个性的差异,能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反映了教学活动的本质。古语曰:“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可以说,个性是作文的灵魂,展示个性是写作文的动力。因此,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改进作文教学,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张扬“我”,“以我手写我口,以我手写我心”,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

一、适度确定目标,讲究题目情趣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情绪的利用可以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促使学生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在这方面,教师能否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切实可行的作文目标,是调动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方面。如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要促使其向更高的目标发展,要求可以高一些,对基础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以鼓励为主,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写作氛围。

首先,我的命题策略是一个主题,多个题目,有难有易,让学生自行选择。如第九册的一次习作训练,主题是记一件生活中的事,就可以出多个题目,如《这件事叫我烦恼》(较难),《这件事真叫我快乐》(较易)„„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各得其所。同时,学生还可根据自己写作的兴趣爱好,可另找好题《这件事》,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一定“要有意义”,“记忆深刻”。既可写真善美,也可写假恶丑;既可写生活的真实,也可写合理的想象。

其次,在命题时,注意设计符合学生知识与生活实际心理特点、范围大、涉及面广且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的题目。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命题,使文章的题目新颖,有趣。如《假如我是„„》《我真》、《我爱》、《生气了》,在指导这类作文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调动生活积累和感受,写出具有个人特点,富有个人生活气息的好文章。

再次,让学生自主命题。教师对学生的题目、内容、文体、表现方法等不作任何限制,完全让学生放胆作文。这样,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写,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个性,尽情描绘想象中的天地万物,把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符合“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习作宗旨。这样就赋予命题创新的意义,真正达到俗话说的“好题一半文”的作用。

二、广辟素材渠道,在参与中产生意趣

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简言之,就是将客观现实生活按照题目要求,经过组织后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学生惟有先接触社会客观现实生活才有对它的心理反映,再把心理反映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和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感官和思路,发掘生活的素材,创设生活的情境,捕捉新鲜独特的感受和思绪,使每一个学生的习作都由于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而显示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由上所述,我在教学实践中,从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关联出发,增设了作文活动课,让课堂教学生活化,找到了激活学生写作欲

望,提高写作水平,充分展示学生自己兴趣爱好的结合点。

看看写写: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生活、大自然常常令学生好奇、惊讶、兴奋,同时大自然中有许多孩子感兴趣的地方,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玩玩看看,看看写写,轻轻松松,这是孩子最喜欢的。这样,看为写激发了兴趣,又为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画画写写:选择有趣的一景一物,让学生画画。(有时也可结合美术课进行)画画对学生来说,有基础有趣味,容易抓住特点,画好后再在边上写写画儿的意思,用画画的乐趣消除作文的枯燥,长期训练,就能使画画与作文趣味相投,图文并茂。

演演写写:在作文活动课中可通过开展生活模拟、小品表演、学做小导游、课本剧表演、古诗配画再作文等形式,将课堂变成一个微型社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更加有利于我们生活中的某种情境。

做做写写:在动手实践中丰富生活,增长见识,积累写作材料。做可以是制作小物件,如写《我最喜爱的小物品》,有的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生活实践,就可动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手试一试、做一做,或让学生拆拆拼拼重新组装等。也可以是做小实验等,如《一次有趣的小实验》,就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实验小组,动手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小实验,让学生在动手中细观察、勤体验,有助于写出真情实感。

逛逛写写:让学生走走逛逛,深入社区,调查社会,采访人物。如学校开展了“保护地球,捡废品,献爱心”活动,先让学生走走逛逛,调查考察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特别是河道,接着根据调查情况请他们写出这次活动的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行动起来,收捡废品,保护地球妈妈,并把回收废品的得来的钱捐给希望工程。最后,请同学们把自己是怎样参加这次活动的过程写下来。由于是自己所做,因此写来条理清楚,感情真挚。学生的写作兴趣高涨,写作能力自然会逐步提高。

总之,习作要能展示学生的兴趣爱好,必须打破封闭的课堂教学,实施大作文教育,让学生用其具有个性的眼睛去看,用具个性的耳朵去听,用具个性的心灵去感受和认识自然事物,从而细心地观察并熟悉记叙、说明、描写或议论的对象,使学生“见多识广”从而转化到“胸有成竹”。

三、沟通读写关系,激发生活乐趣

有人曾说:“阅读是土,作文是苗,土沃则苗壮”。从读到写,通常是让学生借鉴阅读材料学写作文,以此沟通读写训练。读写结合,读中学写,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它有利于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学会写的方法。由于阅读为孩子提供了范例,开阔了思路,也就提高了写的积极性。

首先让学生学习阅读材料中的个性语言和表达方法。教师在儿童习作的准备过程中,最重要的首先是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认真地细读课文、揣摩课文、读活课文。另外让学生在课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摘抄自己认为写得美、用得精的句子、词语,然后按要求或自己的兴趣与需要积极背诵具有特色的词、句、段、篇,扎扎实实地占有语言本身,从中接触多种语言风格,了解和积累个性化语言,再经过理解吸收,

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使学生的语言个性在循序的积累中渐渐丰腴起来,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就逐步能顺手拈来,左右逢源。在阅读教学中,还应注重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并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写作基本功,学会善于表达,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其次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即把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自己想说的话通过“日记、周记、随记、书信、解说词”等记下来。自己选题,自由发挥,畅所欲言,不限时间、内容、体裁、篇幅。这种开放式的作文教学使儿童能畅所欲言,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在作文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

最后开导学生独立思考。因为“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只有勇于独立思考,学生才能充满灵性,才能有真正的我和有个性的我。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而在习作指导中, “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允许他们异想天开,别出心裁,以充分发展个性,最大限度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在阅读教学中可结合课文内容,对课文的续写、扩写、缩写和改写作为一项重要的习作内容。如扩写《我的战友邱少云》烈火烧身直到壮丽牺牲的经过;续写《穷人》、《东郭先生》、改写《帽子的秘密》、缩写《景阳岗》„„另外,还可通过实物漫画图画等材料让学生想象作文,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想象的潜力,促其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进而挖掘内部的灵性使其更大地生成和发挥。这样充分尊重了孩子的主体地位,给儿童的创新思维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激发起创新灵感,写出有独到见解、有新意的展示自己兴趣爱好的佳作。

四、建构双批双改,寻求评价兴趣

学生作文完成后,对提高作文兴趣关系重大,为此,必须建立一种“愉悦评价机制”,以增加作文兴趣,放宽学生写作的自由度,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童心去感受生活,用特有的童言去描绘生活,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独特的个性,写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童趣。

首先,在作文评价中允许学生表情达意自由。学生情感丰富,个性特色浓郁,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学会“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头脑中留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在纸上。”(冰心语)。而决不能引导学生说那些没有真实体验的空话、套话,特别是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有“深刻立意”的价值倾向,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在自己对生活的自我认识和体验中完成自己的个性化。其次,作文评价中允许学生表现形式自由。自己的意思自己最清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自己的方法最现实,最有效。

因此教师修改时,要尽量尊重儿童,少划少改。非改不可的,要尽量顺着儿童原来的意思少改几个字。特别涉及到写作技巧立意深刻等方面的要求要放宽。作文修改要富有启发性,对每个层次的学生作文均应进行纵向比较,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有进步就给予鼓励。特别是对中下学生的作文,尽量地找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每次修改作文后,学生如果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还可以认真修改,重新评定成绩。这样,学生才能从教师的肯定中充满自信,产生进一步尝试的欲望。并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以“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五、展示成果,体验创造的有趣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实践证明,只有心有所感,情有所动,学生才想说、想写,流露于笔端的也才会文通字顺,生动活泼。因此,激发亢奋的情感抒发对于习作展示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应准确地揣摩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努力地寻找学生表达喜、怒、哀、乐的突破口,利用一切能够引发学生亢奋情感的刺激手段,开掘出他们潜在的情感,将学生的习作情感唤醒到最佳水平。

汇编《班级习作集》,鼓励学生汇编“个人优秀作文集”,让学生自己组稿、编校、打印、美化„„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彩绘封面和封底,写上“前言”或“后记”。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汇编成册后,成功的愉悦感对他们来说确实珍贵。此外,可推荐其中的优秀作文在校报及各类报刊上发表,每当学生的习作在报刊发表,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了铅字时,他们就真正体验到了创造的喜悦,成功的喜悦。同时还可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定期“出版”小小组的小报也是有趣的活动。小小组里,自己当记者、作者、编者,自己当美术编辑,并定期交流、张贴、评比。这也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另外,在编辑的过程中,他们除了把所学的修改文章的方法大胆运用于实践,还在考虑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臻完美,于是,他们有如饥似渴地汲取书籍中的甘露,用更透亮的已经去透视生活、记录生活。这时,孩子们的作文已是真正的为生活而作为人生而作了。

这样将作文的训练有机地化解到课外活动中去,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能不断地提高,视作文为乐事也自在情理之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培养,个性也在习作中得以活动中得以进一步的发挥。

第二篇:中年级作文指导拾趣-让学生乐于作文

让学生乐于作文

中年级作文指导拾趣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有八条,其中第一条就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可见,让学生有内容可写,保持乐于书面表达的动力,成为中年级作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独立意识,自我表现意识增强,加上语文知识的积累,有了书面表达自己思想、兴趣、所见及爱好的主、客观基础,但是,不少学生在主动作文方面,却往往受到阻碍。为此让学生乐于作文就成为中年级作文指导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现根据教学所得提供几点做法如下:

一、 灵活使用教材,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教材是教学的凭借,其编写意图是让教师凭借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一载体达到完美的教学,作文指导中如何使用教材?我以为也应有很大的灵活性。如果按教材要求去写,就大大限制了选材空间,造成学生选材局限性,无内容可写,或内容雷同的现象。故而灵活使用教材,拓展广泛的选材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材,必然会引发学生书面表达的积极性。例如:第六册第一组习作要求是:请你以“早晨”为题写一篇作文。学生看到此题目后便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有的说:“早晨,我匆匆忙忙去学校,没有时间观察,能不能写中午或傍晚的景色。”还有的说:“我想写夜晚的景色,行吗?”“当然行!”我回答道。顿时学生热情十分高涨。平时有些不能在一课完成作文的学生,也能在一节课完成了。作文内容也丰富多彩,且有真情实感。请看下面一个片段:云霄节的夜晚,我和妈妈去逛街。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到人民路,霎时,我眼前一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挂在苍翠的小树中间的灯笼。灯笼颜色各异,灯笼上的图案形态各样:有提着灯笼的小女孩,也有点鞭炮的小男孩。突然传来鞭炮声,原来舞龙队来了,它们先到政府大门前面一块空地上表演,观看的人围了里三层,外三层。那条龙一共有九节,伴着鞭炮声,一会转圈圈,一会排成一字队,表演得棒极了!

由此可见,满足学生的愿望,让学生在作文指导的要求下去自由选材,他们就有内容可写,更乐于表达,对作文的兴趣必然大大提高。

二、人人习作上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年级学生是独立意识急剧增长时期,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参与意识强。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改变了以往只让优等生的优秀作文上榜的做法,而是向全班宣布:习作“人人榜上有名,只要作文有进步,即可优先上榜”。这样一来,全体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作文兴趣与日俱增。有一位学生在一篇习作《我的老师》中写道:“我的老师不会‘看人头’,我的作文有一点点进步,也能上榜。当别人在看我的作文时,我心里就乐滋滋的。原来我很怕写作文,现在我很喜欢写作文。我喜欢这样的老师。”还有一位学生自从她的作文“上榜”后,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次,我布置“写一种小动物”的作文,她竟写了两篇,让我帮她挑选一篇。她的作文《露天健身场》还刊登在《今日建阳》期刊上呢!

三、鼓励随机习作,激发强烈的写作欲望

生活处处是作文,作文理应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心理学研究还表明:新鲜事物会刺激大脑皮层,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随时撷取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作文,也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有一次,全班同学正在认真听课,教室里鸦雀无声,突然一个学生叫道:“看,窗户上有鸟儿。”我和学生不约而同向窗户望去,只见一只鸟儿站在窗户上,然后又飞入教室不肯离去。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我灵机一动,索性停课让学生看个够。鸟儿飞走后,再要求学生把刚才看到的情景写下来。由于鸟儿飞入教室这事很新鲜,学生写作情绪十分高涨,只听见笔儿“唰、唰”作响,不一会儿,一个片断写好了。其中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今天上午第二节语文课,我们正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课,突然听见坐在我后排的丁娜同学说:‘看,窗户上有一只鸟儿。’我转过头去一看,果然窗户上站着一只漂亮的鸟儿,黄黄的小嘴,圆溜溜的眼睛,身上的羽毛有红色的斑纹,可惜我不知这是一只什么鸟。鸟儿在窗户上活蹦乱跳一阵,又‘啾、啾、啾’地鸣叫几声飞进教室,一会儿停在黑板上东张西望,一会张开翅膀飞来飞去,好像不肯离去。也许鸟儿觉得我们教室很美观,想多看一会儿;也许鸟儿觉得我们班的同学长得很可爱,想跟我们说悄悄话;也许觉得人类真奇妙,想跟我们学课本上的知识吧……”

生活中这样的机会很多,贵在抓住时间,例如,久雨初晴,久晴逢雨,偶发一场冬雪,“千树万树梨花开”,或难得一遇的日、月食等等,都能激发写作的强烈欲望,此时,安排“随机写作”,还能立竿见影,即见成效。

四、坚持常写日记,将兴趣转化为动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正好,日记的内容不受限制,不拘形式,是最能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真情实感的作文形式。因此,我每周安排学生写一篇以上日记,日记时间不局限在周六或周日,可以是一周中的任何时间,内容是自己觉得很想说的事,篇幅长短都不限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如此自由,学生可乐了,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以日记作为展示自己写作能力的平台,比教材上的作文更乐于表达。有的学生日记本随身带,遇到有趣的自己又很想写出来的事就及时写下来。有的学生一周还写两三篇日记呢。由于选材自由,日记内容异彩纷呈,充满童真、童趣、童心。我认真对学生的日记进行筛选,将其中有新意,有进步的日记在“我能行”习作栏上展示,及时加以表彰,学生写日记兴趣大增,将即兴写日记溶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之中,形成习惯。

经过以上方式的指导和训练,学生一般都能在进入中年级的第一年,即三年级开始,培养起乐于作文的情感与爱好,且通过写日记的习惯转化为写作的动力。事实证明,一些三年级学生对作文所产生的畏惧和厌倦心理都是由于指导不当导致心理缺陷所致,必须引起教师们的足够警惕。

综上所述:三年级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都进入一个与低年级完全不能比拟的新阶段,在此阶段中,他们的独立意识与表现欲都急剧地增长,这是使他们能乐于作文的主观心理条件。语文教师必须把握住这有利时机,认真琢磨科学的指导方法,给学生营造起适合其乐于表达的作文平台,这样,学生就能从三年级起,以正常的心态,愉悦的情感,足够的勇气与信心,步入人生书面作文表达的第一道门槛,为其今后健康成长,进一步学习各种知识,与社会各类人群、媒体进行广泛交流打好坚实的语文基础。

第三篇:让学生在体验中易于动笔,乐于作文——我的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探索与实践

让学生在体验中易于动笔,乐于作文

——我的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探索与实践 广西钦州矿务局中学 马家骐 邮政编码:535038

体验写作就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关注社会,感受时代脉搏,让他们在生活中体味、揣摩、积淀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体验生活的乐趣,形成自主写作的动机。体验式作文主要是针对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来的。体验性作文教学,就是在教学中积极创造现实的情境,使学生真切体验教学的内容,根据实际的写作要求把握写作要点,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体验式作文,不仅仅是一种教法,更是一种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的外在表达,它需要作文者重视自己的情感体验,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我们认为,它具有多元化、个性化、临场性和交互性等特点。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诱发学生的体验呢?

一、创设活动,通过参与诱发体验。

“接触了生活并不—定认识生活,有了丰富的生活材料,而且了解其‘精蕴’,才能成为写作的材料。”“精蕴”即事理的深奥处细密处,这是学生在观察生活时很难认识到的,但如果给学生—个亲身体验的、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的观察点,必能激发观察意向,揣摩观察方法,获取深刻而细致的“观感”(看到事物以后所产生的印象和感想)。如,我在让学生做一次自由作文训练前,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长方形的牛皮纸,并叫他们把纸架在两叠书上面,便提问:“同学们觉得它像什么?”全班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桥!”我又叫他们把纸拗成半圆,插在两书之间。“还像桥吗?”这时,有的说:“像!像石拱桥。”有的却灵感地说:“老师,我觉得它倒像天上彩虹。”紧接着,我又发给他们每人一枚1元的硬币,并放在“拱桥”上面(1分钟左右);又叫他们把“拱桥”变成刚才的“平桥”,也将硬币放在上面。问:“结果怎样?”“平桥断了,而拱桥没断。”“为什么呢?”这一“为什么”便点燃了全体同学的思维火花,教室里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有的说:“平桥没有两脚做支撑。”有的说:“拱桥比平桥坚固耐用。”更有的说:“平桥是豆腐渣工程。”„„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激情高涨,纷纷握笔铺纸,专心写作:《桥的断想》、《平桥和拱桥的对话》、《桥·路》、《桥为什么断了?》„„就这样,一篇篇优美的佳作便在学生们的笔下挥笔而就。

从这次作文训练,我深深地感悟到——要想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写出美文佳作,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教师应先带领学生深入到生活这一源泉中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帮助学生把“无米之炊”变成“有米下锅”,指导学生“心”入生活,“情”入作文,多角度多层面地体验生活。也就是说,作文引导学生应围绕四个“导”:导累,即引导学生积累语汇、素材,培养语感;导行,引导学生克服危难情绪,积极参与作文实践,敢于去写作;导思,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积极主动思考生活,并付诸文字,逐步写出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导情,引导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变把作文当作任务而为写作成习惯。

二、营造情境,通过入境诱发体验。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布鲁纳说:“教学论必须探明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与情境。”因为,学习产生与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安排课堂情境的学习。的确,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提供想象和思维的前提,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创造。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作文教学情境,是为诱发学生体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场合、一种背景、一种应急状态。

学生写作上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写,也就是说,没有体验。诱发学生的体验,有意识地“制造材料”,教师就要有目的导演“情境”,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使它成为一种强化的刺激信息,构成学生审美感知的表象性,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和作文灵感。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体验,教师设法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从而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

有一次,我给学生来一次全新的写作训练。在课堂上,我只做一个动作,要求学生就这个动作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一听这个消息,学生们开始都十分高兴。同时,同学们都在猜想着我的这一“奇异的动作”——

上课了,我走到讲台前,拿起一支粉笔,手指轻轻一带劲,粉笔一下子成了两半。而后,我一松手,粉笔便自然落到地上。

“哇——”全班一片哗然。可是不久,同学们就全懵: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就能写作文?怎么写?见大家惘然的样子,我笑着说:“请同学们大胆地想象,由这个动作你能想到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写。我相信大家都能写出一篇杰作!”老师的鼓励就是法宝,这不,下面又像沸腾的水一样吵开了——

有的同学说:“老师,这不叫作文,这叫营养过剩,消化不良!” 还有人说:“这叫浪费国家财产!”

甚至有的像吃了豹子胆:“老师就像个凶手,杀害了无辜的粉笔!”„„ 听着同学们发言,我并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同学们的这些想法都很好,大家再大胆一点,思路再开阔一点就好了。”

这时,同学们经我这么一说,仿佛一下子开了窍,一个个竟提笔飞速地写了起来。不一会教室里便鸦雀无声了。

由这节作文课,我深深地认识到:原来,人进入某一种实际情景,或接触模拟情景,甚至是头脑中想象的情景,它只要能激起学生对事物真切感受,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真实的情感和丰富的联想,就能诱发学生的体验。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营造情境,如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等。

三、利用影视,通过艺术诱发体验。

电影自身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教育性,将它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可以方便教师的教学,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缩短事物间的距离,方便学生了解事物的特点与发展过程,可以把看、听、讲、写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他们的学习。因为,电影的银幕和银屏可以给学生打开广阔的视野,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紧密关联。再说,影视作品是各种表现手法的融合体,它包含了文学、音乐等艺术表现形式。其中的一个镜头,一句对话可以触动人的心弦。一样的画面不一样的感觉,一样的面孔不一样的表情,举手投足是那样震撼心灵,让人心动,让人迷醉。学生在欣赏优秀影视作品同时,也得到了熏陶,良好的审美观、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优良的文学品位得到不断提升。

那么,在作文教学时,语文教师应怎样适时适宜的利用影视,通过艺术诱发体验呢?笔者以为,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影视中学会关注生活。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了解国内外新近发生的要闻,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最新动态。看《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从多种角度去分析问题,去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指导学生从影视中学会提炼主题。影视作品中、特圳是那些经典的电影、电视剧,无不具有深刻、鲜明的主题。像电影《焦裕渌》、《孔繁森》、《生死抉择》,电视剧《任长霞》、《暖春》、《省委书记》、《国家干部》、《国家公诉》、《反黑使命》等,都深刻地表现了不同时期党的干部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这些作品,虽然也通过重大事件表现人物,深化主题,但很多时候是通过平常小事来表现的。像孔繁森在风雪之夜为老人暖脚这一情节,看似平常,实不平常,它反映了孔繁森时刻将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这一重大主题。中学生作文不会叙述事情的不多,仍往纯没有将事情与深刻的主题相联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习影视作品提炼主题的艺术,努力达到鲁迅先生所侣导的“选材要小,开掘要深”的要求。此外,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从影视中学会积累素材;指导学生从影视中学会技巧创新;指导学生从影视中学会使用语言;指导学生从影视中学会修改作文等。

值得一提的是:把有关电影艺术的方法和技巧渗透于写作教学之中,适宜“特写”,不宜“全景”。即根据写作教学的阶段性要求以及相关的文体特点、命题方式,把移用电影艺术的方法和技巧化整为零。譬如在训练构思时,可以结合电影蒙太奇中“首先是由合到分,即分切,然后又由分到合,即组合”的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写作时“拟定提纲、构筑框架”的速度和水平。对于那些片断式的写作训练,诸如“场面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更可以随机移用电影艺术中的一些手法来加以指导或评点,积极引导学生朝“文字画面化(可视),画面镜头化(鲜活),镜头组合化(有意)”的方向努力。如我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小说后,抓住学生爱看故事片的心理特点,组织学生观看《水浒传》第二集中“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一精彩片段影视,分别从这“三拳”打的部位、设喻角度和描写方法等角度来指导学生学写片段作文。这样,学生带着问题看电视,就不会像平常那样只是单纯了解故事情节,而是边观看,边思考,边展开联想,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写作水平和语文能力。

总而言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是作文的主体,是以独立人格作精神支撑的人,只要我们能主动的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把主动自由放回他们的手中,让细心、让真实、让创新进注,那么,他们的写作兴趣也就会回归,文章就会变得鲜亮,有个性。

联系:广西钦州矿务局中学 马家骐 邮政编码:535038

第四篇:改变思路 让学生乐于吃“苦”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学生的吃苦精神比以前差了很多。在体育课中发现学生怕苦、怕累现象较突出,对一些项目(如中长跑)产生厌恶、消极情绪。针对这些,我在体育课上是这样做的:

首先,让学生有吃苦的欲望

无论做什么,成功是靠拼搏的来的,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讲一些我国优秀运动员取得成功的例子,用他们的坚强意志鼓舞学生,使学生知道吃苦精神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

同学间展开评比,充分利用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发学生增强意志的愿望。在体育课上,分小组评比,展开组与组比、人与人比的活动,对于积极主动、努力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让每名学生都产生克服困难的决心。

其次,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设计,锻炼学生的意志

不要吝啬表扬

我觉得,教师的表扬就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我经常采取表扬与鼓励的方法,利用正确的评价来培养学生的锻炼动机。在课堂上,我经常夸那些不怕困难的学生,经常向他们竖起大拇指,以示表扬。尽管是一个微小的动作,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生交流 潜移默化

利用内堂及休息时间,多和学生做交流。通过讲故事,介绍体坛明星的成功经历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如:姚明、李宁等体坛名将小时候刻苦锻炼的事迹,并经常表扬他们身边的为校争光的队员,使他们有看得见的榜样,激励他们刻苦锻炼。

巧妙设计课堂,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锻炼。

加强课前准备,巧妙设计课堂,采用不同形式进教学。多利用游戏,小型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多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锻炼中来。因此经常变换教学手段,运用形式多样的训练法,变"让我练"为"我要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学生吃苦精神的重要途径。

总之,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合理正确的引导学生,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无论是参与段的积极性还是在锻炼中所表现出来的吃苦精神都会得以提高的。

第五篇:如何让学生乐于开口说英语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这个角度看,英语的听、说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只有会听、会说英语,才能用英语交际,从而体现学习英语的实用价值。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呢?

在教学中要围绕教材内容多角度拓展语言学习,营造丰富的英语语言环境,这样才可以保证大量语言信息的输入,为学生个体语言的积累提供素材。例如安徽外研版小学英语第四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Family Fun”,教材安排了八个词汇:zoo, playground, beach, park, raincoat, sweater, shorts, pants. 一个主要句型:I’m/ He’s/ She’s wearing „„。一组关于提出建议和说明理由的功能性对话: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beach)? No, maybe not. It’s cloudy. / Yes, great idea. 如果仅仅教学课本内容,学生的语言会很单薄,只会描述某人的穿着。教学时,我不但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大量已知信息的操练,还在语言运用上进行拓展:用学过的语言对某位同学进行综合描述,He’s wearing „„,He’s tall (short), He has „„, He likes „„,He wants to go to „„。

课文模仿朗读与背诵过关是有效的训练说的途径。跟磁带模仿朗读课文能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训练学生优美、标准的语音语调。背诵课文则能够帮助学生储存大量的词句语言,并形成快捷的语速和良好的语感,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可以用学过的语句来交流,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听力(因为语言会说就会听)。值得注意的是,跟磁带仿读英语时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大声说读的习惯,底气十足的说出来,只有这样学生才容易背下来,而且交流的时候才能流利地表达。其中,及时的激励也非常重要,激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在语言表达交流过程中,如果没有自信心,就会导致说话人声音小,吐字不清,胆怯和怯懦,严重影响语言表达和学习效果。

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缺乏语言运用的真实环境,教师要多创设语言交流的机会和情境,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如:利用道具设场景,创设准真实性的场景,或安排常规性活动——值日报告、话题训练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入团志愿书填写须知下一篇:日照退伍军人安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