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安氟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效果比较

2022-09-1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0年1~10月中择期行耳鼻喉科手术的患者50例, 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 (P组) 和安氟醚复合麻醉组 (S组) , 每组25人, ASAI或ASAII。

1.2 方法

麻醉前肌注阿托品0.01mg/kg。入室后面罩吸氧5L/min。常规监测各项指标, 麻醉诱导: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0.004mg/kg、异丙酚1.5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1.5mg/kg后, 气管插管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 潮气量8~10mL/kg, 呼吸频率12~14次/min。麻醉维持:S组吸入安氟醚, 呼气末浓度1%~2%;P组靶控输注异丙酚, 血浆靶浓度2~4μg/mL,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 血浆靶浓度2~5μg/L, 静脉输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09mg/ (kg·h) 。术中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30~40mmHg (1Kpa=7.5mmHg) , 心率、血压波动不超过基础值的30%。

2 结果

2 组患者一般情况各指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瑞芬太尼、芬太尼、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及诱导期异丙酚的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表2。

注:与P组比较, S组乌拉地尔使用率较高, 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较长 (P<0.05或0.01)

注:与P组比较, *P<0.05#P<0.01

3 讨论

(1)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μ受体激动剂, 具有强效镇痛作用, 主要经血液和组织中非特异性脂酶水解代谢, 且不依赖于肝、肾功能, 其起效迅速, 静注1min后既迅速达到血脑平衡, 消除半衰期3~10min, 作用持续时间短, 消除快, 无蓄积作用[1]。而丙泊酚这种静脉麻醉药也具有起效快, 诱导平稳, 持续时间短, 苏醒快而完全的特点[2]。两者联合麻醉可产生相加效应[3]。

(2) 安氟醚血/气分配系数较高为1.9, 故通过调节吸入新鲜气流量经肺排出速度较慢。

综上所述, 与安氟醚复合芬太尼麻醉比较, 耳鼻喉科手术的患者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时血液动力学更加平稳, 麻醉恢复较快, 更适合耳鼻喉科手术的患者。

摘要:目的 与麻醉同仁共同探讨2种复合药物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2组药物进行临床分析对比。结果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较安氟醚复合芬太尼麻醉血液动力学更加平稳, 麻醉恢复较快。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更适用于耳鼻喉科手术患者。

关键词:耳鼻喉科,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安氟醚复合芬太尼麻醉,比较

参考文献

[1] 盛娅仪, 徐振邦.瑞芬太尼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应用, 2001, 20:142~146.

[2] Murdoch JA, Kenny CN.In vitro evaluation of sedative drug losses during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J].Perfusion, 2000, 15 (1) :21~26.

[3] 耿志宇, 许幸, 吴新民, 等.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的量效关系[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4, 24:260~26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机制的途径和思考——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下一篇:简析喂养方式与婴儿发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