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建设

2022-12-17

第一篇: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建设

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单位: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是隐患排查体系建设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也是隐患排查体系建设工作推进的最终抓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安委办《2014年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试点地区和企业建设方案》(安委办[2014]14号)和晋城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晋城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晋市安委办发[2016]2号),并根据市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强和规范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从2017年开始,到2018年底,用2年的时间,在全公司基本建立起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所有单位全部进入注册,并通过该平台实现企业隐患自查自报、整改销号、统计分析、监督检查等工作自动化、网络化管理。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集团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领导组,主要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指导、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等工作。领导组成员如下:

组 长:曹乐正

副组长:黄贵庭 刘守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处。办公室主任由安环处处长靳银盛兼任。主要负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推广运行、监督检查和改进提升等具体实施工作。

三、工作步骤

结合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借鉴其它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先进经验,共分四个阶段推进。

(一)宣传发动、调查摸底阶段(2017年2月-6月) 各单位要召开动员大会,宣传本意见和工作方案,进行安排部署,要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引导职工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领导组,明确专人负责,制定方案,强力推进。

各单位要对本单位的企业类型、规模、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危险有害因素等基础信息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明确各有关部门监管范围。

(二)完善隐患排查标准,积极搭建平台阶段(2017年7月-12月) 各单位要结合本行业特点,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标准,并积极配合相关职能监管部门搭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包括:安全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安全生产动态监管督办、统计分析评价系统等内容,建立初步的总体管理流程,初步实现文书自动生成功能,实现监管部门实时通知企业、企业整改复查回复的管理闭环流程,能

够实现法规资料下载、事故案例、危险品理化特性查询、通知公告推送等功能。同时,各单位要建立QQ群服务、微信服务和电话服务在内的服务体系,实现具有闭环、互动的管理流程。通过平台搭建,实现内部从隐患的发现→整改→消除的内部闭环管理,实现自查→部门核查督办→整改回复→部门督促管理的外部闭环管理。建立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改自报管理办法、隐患排查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规定,完善管理体系,为平台运行和体系建设提供保障。

(三)试点先行、总结经验阶段(2018年1月-6月) 按照“先试点、后规范”的工作思路,公司将选取重点生产单位和煤矿企业作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试点,率先安装使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并跟踪了解掌握试点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不断完善修,确保体系建设跟踪顺利推进。

(四)全面推广、全面培训阶段(2018年7月-10月) 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要将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系统推广到各单位,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全覆盖。集团公司将选取1-2个家示范企业进行观摩。同时,要各单位要积极参加市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

(五)完善制度、巩固提高阶段(2018年11月一12月) 各单位要在党政主要领导的推动下,全面推行隐患分类分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不断完善制度、标准和工作机制,在2018年年底全面实行安全生产隐患排

查治理体系信息平台,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常态化。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是解决目前监管主体不明、责任不清、隐患排查不规范的重要依托,是创新监管方法,构建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的重要抓手,对消除监管盲区、全面提高安全监管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确定专人负责,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纳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确保工作落实到位。集团公司也将各单位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等相关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安全生产工作年终考核。对责任不落实的单位或个人,要给予通报、严肃处理。

(二)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各单位要将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与日常安全监管、安全专项整治、信息化工程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一部署,协同推进,要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规划,建立健全有关的制度,推动隐患排査治理长效机制的建设;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促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科学化。

(三)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各单位要加大宣传,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各单位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排查事故隐患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监督和激励机制,组织和鼓励员工结合本职工作查找各类事故隐患。

山西兰花煤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3月30日

第二篇:关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

关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概述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它是运用信息以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公众摆脱传统的层层关卡以及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并依据人们的需求、人们可以获取的方式、人们要求的时间及地点等,高效快捷地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政府机关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也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

电子政务的建立将使政府社会服务职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但也使政府敏感信息暴露在无孔不入的网络威胁面前。由于电子政务信息网络上有相当多的政府公文在流转,其中不乏重要信息,内部网络上有着大量高度机密的数据和信息,直接涉及政府的核心政务,它关系到政府部门、各大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的利益,有的甚至涉及国家安全。因此,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是制约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和核心问题,是电子政务的职能与优势得以实现的根本前提。如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不仅电子政务的便利与效率无从保证,更会给国家利益带来严重威胁。

二、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

电子政务涉及对政府机密信息和敏感政务的保护、维护公共秩序和行政监管的准确实施以及为保障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电子政务作为政府有效决策、管理、服务的重要手段,必然会遇到各种敌对势力、恐怖集团、捣乱分子的破坏和攻击。尤其是,电子政务在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平台上,他包括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而互联网是一个无行政主管的全球网络,自身缺少设防,安全隐患很多,使得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有机可乘,这就使得基于互联网开展的电子政务应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对电子政务的安全威胁包括网上黑客入侵和犯罪、病毒泛滥和蔓延,信息间谍的潜入和窃密,网络恐怖集团的攻击和破坏,内部人员的违规和违法操作,网络系统的脆弱和瘫痪,信息安全产品的失控等,对于这些威胁,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应引起足够警惕,采取果断的安全措施,应对这种挑战。

三、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要有效维护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就需要构建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从而使政务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服务能够具有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和可用性。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技术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服务体系,涉及从管理到组织,从网络到数据,从法规标准到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

1 加强安全技术力量是实现电子政务安全的基本方法

安全技术体系是利用技术手段实现技术层面的安全保护,是对电子政务安全防护体系的完善,包括网络安全体系、数据安全传输与存储体系,功能主要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技术层次的安全保护。

网络安全体系包括网闸、入侵检测、漏洞检测、外联和接入检测、补丁管理、防火墙、身份鉴别和认证、系统访问控制、网络审计等;数据安全与传输与存储体系包括数据备份恢复、PKI/CA、PMI等。整个电子政务的安全,涉及信息安全产品的全局配套和科学布置,产品选择应充分考虑产品的自主权和自控权。在关键技术、经营管理、生产规模、服务观念等方面,要集中人力、物力,制订相关政策,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芯片、操作系统等信息安全技术产品,以确保关键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并尽快使之产品化和产业化,尤其是操作系统技术和计算机芯片技术。现阶段各地政府部门目前所选用的高端软硬件平台,很多都是国外公司的产品,这也对政务安全带来了许多隐患。因此,在构建电子政务系统的时候,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应尽量选用国产化技术和国内公司的产品。

2 构建安全管理体系是电子政务安全实施的重要基础

安全管理是解决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在技术以外的另一有力保障和途径。由于安全的防范技术与破坏技术总是“势均力敌”、“相互促进”的。作为防范者就更应该在安全防范的管理上下更大的工夫。安全管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法律法规、安全防护体系以及等级保护政策。

(1)法律政策、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

电子政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涉及到国家秘密与核心政务,它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和公众利益,所以电子政务的安全实施和保障,必须以国家法规形式将其固化,形成全国共同遵守的规约。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制定了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英国的《官方信息保护法》等。我国虽然颁发了一些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等等,但显得很零散,还缺乏关于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的专门法规。此外,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还应该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政府组织的努力,更要国家立法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2)电子政务防护体系

贯穿整个电子政务的安全防护体系,对电子政务安全实施起全面的指导作用,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安全组织机构、安全人事管理、以及安全责任制度。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其目的是统一规划各级网络系统的安全、制定完善的安全策略和措施、协调各方面的安全事宜,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整体安全策略、明确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实施,以及制订安全应急方案和保密信息的安全策略;安全人事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人事审查与录用、岗位与责任范围的确定、工作评价、人事档案管理、提升、调动与免职、基础培训等;制定和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包括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计算机处理控制管理制度、文档资料管理制度、操作和管理人员管理制度、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与监督制度、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制度、病毒防治管理制度、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对外交流安全维护制度,以及对外合作制度等。 (3)等级保护制度

通过全面推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逐步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落实到信息系统安全规划、建设、测评、运行维护和使用等各个环节,使信息安全保障状况得到基本改善。通过加强和规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不断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为维护信息网络的安全稳定,促进信息化发展服务。

四、 完善安全服务是维护电子政务安全实施的有力保障

1 安全等级测评和风险评估管理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服务,其实质是通过科学、规范、公正的测试和评估向被测评单位证实其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符合等级保护的要求。

由于信息安全直接涉及国家利益、安全和主权,政府对信息产品、信息系统安全性的测评认证要更为严格。对信息系统和信息安全技术中的核心技术,由政府直接控制,在信息安全各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依托专业的职能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形成政府的行政管理与技术支持相结合、相依赖的管理体制。 风险管理是对项目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过程。它包括对正面事件效果的最大化及对负面事件影响的最小化。电子政务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并提出风险缓解措施,前者是识别并分析系统中的风险因素,估计可能造成的损失,后者是选择和实施安全控制,将风险降低到一个可接受的水平。 2 安全培训服务

根据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社会化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应分为专业型教育、应用型教育和安全素养教育三个层次。专业型教育主要是培养信息安全领域的专业研发、工程技术、战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应用型(半专业)教育则是以从事现代信息管理工作的人作为对象,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具备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防范技能、组织机构或系统安全管理的能力等。这种应用型的信息安全教育要求受教育对象数量要多,覆盖面要广,基本信息技能要强。通过课程、讲座、宣传等多种形式,达到让每一个人都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常规的信息安全自我防范技术的目的。要求单位领导应具备必要信息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信息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信息安全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信息服务或信息安全服务的有关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信息安全知识和技术基础等。

[1] 何玲,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电子文件管理新探索[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 电子政务:安全防护体系构建策略[EB/OL].http://,2009. [3] 金江军.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建设[EB/OL].博客中国,2005. 百度网 搜搜网

第三篇: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建设

摘要 本文先从全局的角度讲述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体系结构,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分为系统平台层、应用平台层、系统支撑层、数据存储层四层来统筹安排,分步建设,简化了问题的复杂度。然后介绍了层中涉及到的子系统和技术;对系统规划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细化。最后指出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来参与建设。 关键词 安全生产 数据存储 应急救援 信息系统

一、概况 (一) 综述。

安全生产作为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内涵,也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声誉的具体体现。实施科教兴国、科技兴安战略,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必由之路。 (二) 建设背景。

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重视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把安全生产摆在了与人口、资源、环境等基本国策同等重要的位置。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的奋斗目标,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和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是安全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任务。

(三)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全面实施科技兴安战略,贯彻执行“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安防方针;本着突出重点、紧密结合国情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整合和引导社会科技资源,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安防科技保障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安防的贡献率,全面提升安防科技水平,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系统要强调技术体系结构设计的层次性与模块化,以满足业务需求、目标明确、安全保密、严格管理、统筹规划、技术推动为总的指导思想。

二、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架构

我们将整个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划分为四个主要的系统平台建设,每个系统平台下面又分为多个应用子平台。我们强调,信息系统是为了给实际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参考手段而建设,信息系统决不能取代实际的工作职能,因此,我们在设计和实施整个系统平台过程中,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安全生产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系统总体规划框架图1所示。

图1 系统规划框架图 (一) 系统平台层。

1. 生产安全监察与监控平台。

本平台主要是针对公共危险源、事故源进行静态、动态监察和监控的平台系统,该平台通过有效的采集、分析手段,包括:视频监控、感应器、GPS、对讲系统等对各种危险源、事故源进行监控,并主动报警,第一时间进行反应,并可以联合“应急处理指挥与调度平台”进行有效地处理,及时将事故消除,将危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减少人民群众的损失。 2. 生产安全应急处理平台。

生产安全应急处理平台包含重大安全事故辅助决策系统和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两大部分,这个平台主要是针对出现的事故进行协调的处理平台,该平台可以接收来自“生产安全监察与监控平台”和“安全生产信息平台”的事件触发而启动,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合理的应急方案,第一时间对事故进行处理。 3. 企业安全生产电子政务平台。

电子政务平台是安监局提供“服务”的平台,是政府相关部门、安监局、企业之间的协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进行信息发布、电子办公、救援体系管理和安监信息网络管理。 4. 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平台。

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平台是针对企业安全生产的信息平台,企业通过这个平台来完善自身的安全机制和应急能力,而安监局可以通过该系统密切监察和监督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规范企业的安全制度,从而将安全隐患从根本上进行消除。 (二) 应用平台层。

应用平台层是在系统平台层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子系统平台,包括数据申报与采集、电子政务、信息发布平台等;为系统平台层提供服务,是系统平台层的细化。在建设过程中,整个系统按照总体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我国各地区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需要和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配置和功能扩展,并能保证建成的国家、省、市、县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之间能够无缝的接口和进行信息交互。

在应用平台层的建设中,特别要研究的是重大事故应急处理平台的建设;重大事故应急处理是生产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但目前应急响应是政府管理职能中的薄弱环节,它存在着文化、管理、机制、技术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参照国外经验,重大事故标准应急救援体系一般由四个部分构成一个4×4的矩阵。如图2所示:

图2 重大事故标准应急救援体系构成 建设重特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体系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组织机制、运作机制、法律基础和保障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应该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应急体系,设立专门机构,组建职业队伍,制定相应的职责、权限和流程方案。构建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指挥模型、应急联动业务模型、部门协作模型、管理与运营模型,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步理顺政府应急救援体系。

(三) 系统支撑层。

为了保障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需要硬件系统、网络通信系统、GIS等的支撑。地理信息数据与业务应用系统相结合,构成安全生产监控点的电子地图。通过安全生产支撑层的建设,可通过电子地图和网络通信实现对重大事故源的远程指挥、监控。便于重大事故预防、应急计划制定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事故的预防工作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 数据存储层。

完善、及时的数据资料和信息是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数据库的规划和设计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功效。而一旦建立了这样数据库系统,由于整个系统是一个网络化的体系,将能够很好地保证这些信息和数据在应用平台之间的流动。 数据库储存的信息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l 基础信息:自身既无危险性也无安全需要的对象,其存在只是为生产安全规划、生产安全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和参照,此类对象的属性信息(不含地理信息)。

l 安全信息:自身存在危险性或有安全需要的对象的属性信息(不含地理信息)。

l 地理信息:安全生产规划、安全生产管理和决策所涉及的对象的地理位置和地理分布信息。

三、子系统描述和技术

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建设中的各层不是孤立存在的,层与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层内的各个系统应该要互联互通、动态管理、扩展性和灵活性兼顾。武汉邮科院与国家安全科学研究院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下属的虹信公司是院集团的主要子公司之一,在安全生产建设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章主要介绍基于上述层结构基础上虹信公司实际开发的子系统。 (一) 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管理系统。

“煤矿安全生产在线集中监控系统”是在生产、安全及管理方面的一个实时监控系统,对于煤矿的生产运行状况、安全水平、灾害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的作用。

该系统解决了煤矿安全生产的远程、实时、集中和在线监控问题。系统逻辑结构图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逻辑结构图

“煤矿安全生产在线集中监控系统”为我国各类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防范提供了先进、有效的技术手段,在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现在湖北大冶煤矿、湖北建始煤矿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二) 省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信息平台。

组建省级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是解决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问题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件大事。为了满足省级安全生产的迫切需要,按照安全生产层次图设计了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信息平台(图4)。

图4 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功能图 系统的主界面如图5所示:

图5 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主界面

建成后的平台可以实现对全省范围内的重点应急对象与应急资源的显示、传输、统计、上报、接收、分析功能;特大事故灾难的预警、接警、处警功能,在应急救援各个部门之间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联动、协同救援的功能;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实现应急指挥决策工作中的信息资源共享,确保应急信息处理、图像、数据交换和信息发布;为省委、省政府领导提供应急指挥的辅助决策支持。 该系统在湖北省得到了应用。 (三) 危险品运输车辆监控。

危险化学品车辆监管调度系统是以CNUMEN-01型车辆定位监控系统平台为主干的。CNUMEN-01G型车辆定位监控系统是GPS技术、GI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该系统利用公用GPRS数据传输平台和GSM短消息服务平台,将车辆的GPS位置信息及车辆状态(如被盗、被劫、超速等)及危险品状态等信息发送到所属监控中心,由监控中心对信息作相应处理,监控中心也可发送控制(如关引擎、车门、监听等)信息完成车辆控制。图6为CNUMEN-01型定位监控系统组成框图

图6 CNUMEN-01型定位监控系统组成框图

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公安、交通、金融、邮政、运输等行业,可显著加强车辆安全防范,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四、结束语

应当看到,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建立在大量的调查、调研的基础上;是一个涉及部门众多、具有多样化需求的复杂系统;该系统技术体制繁杂、同时还不可避免地涉及政府部门的机密;建设难度比较大,周期比较长,并且对数据的实时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本着“总计设计、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造福于民”的方针来建设。

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2004~2010,2004。

2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技术、方法与程序研究专题总结报告”,2004。 3 吴宗之、高进东、魏利军,危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4 吴宗之,中国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第二届中国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

5 民盟中央灾害与社会管理专家组,建立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体系,人民日报,2005年1月21日第十三版。

第四篇: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2007年04月20日字体:大 中 小

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安全信息化建设,今年集团公司投入50万元建立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搭建起总部和企业之间高效灵敏、反应快捷、运行可靠的信息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生产的预防、监控、应急、分析、预测、查询和服务的一体化管理,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监控与事故应急水平,把安全管理从传统的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由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转变。

第五篇:《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作业题

2013年陆河县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

《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作业题

一、作业题目(任选一题)

1.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该如何提高个人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

2.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 3.阐述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4.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二、作业要求

1.答题时写明选择题目,在题目下面写明作者和单位名称。 2.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3.内容充实,杜绝抄袭,如有雷同,均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不合格”。

三、答题内容

3.阐述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与工业化、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 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

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信息资源是无限的、可再生的、可共享的,其开发利用不但很少产生新的污染,而且会大大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从而相应地减少了污染。

人类已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

- 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安全生产许可办理流程下一篇:安全生产月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