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文言文专题训练

2023-03-17

第一篇:七年级文言文专题训练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一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以荻画地 以:用

B、教以书字:写

C、使学为诗 为:作为

D、及其稍长

及:等到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二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6分)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

)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

③冀复得兔(

)

④而身为宋国笑(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7、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8、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

)(

) (2)吾忘持度(

)(

)

(3)宁信度

(

)(

)

9、翻译下列句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10、《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1、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而置之其坐(

)

至之市(

)

而忘操之(

)

反归取之(

)

何不试之以足(

)、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

___

②吾欲之南海:__

_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

__ ④是故聪与敏_______

___

13、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

_______。

五、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15、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窃入学舍

②辄默记

③儿痴如此

④恬若不见

⑤父怒挞之

⑥曷不听其所为?

16、翻译下列句子:

王冕者,诸暨人。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17、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②,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⑤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大行(háng):大路。②方:正在。③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④奚为:何为,做什么。⑤御者:车夫。

18、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欲之楚。

②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19、①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

②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

七、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20、加点词的意思

去:(

) 方:(

) 欲 (

) 还:(

)

21、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2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3、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八、日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24、解释加点字:

1、是非君子之道(

)(

)

2、以待来年然后已(

)

25、翻译下面句子:

(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译文:

(2)是非君子之道。

译文:

(3)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译文:

九、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④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 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始折旋疾徐(

)

乃四顾胆落(

)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译文:

椎鼓径进……

译文:

28、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宜燔。”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29、解释加点的词。

(1)将援引射之(

) (2)宜燔(

) (3)烹燔半焉(

) (4)已而索雁(

) 30、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本文涉及几个人物?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多读古人的文章 只是致力于读书.

8.(1)dúo量(长短)(2)dù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

9.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自己测量脚的尺码,然后把测量出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10.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11.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 )

至之市( 到、往 )而忘操之(脚的尺寸)

反归取之(脚的尺寸)

何不试之以足(鞋子)

12.①边境。②到。③反而。④所以。

13.您凭借什么到(南海)?

14.对比,立志。

15.给加点字解释

捉:捡

掷:扔

废:放下

观:观看

16.句子翻译:

管宁划开席位分开而坐,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17.略。言之成理即可。

18、①我想要去楚国 ②马虽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19、①南辕北辙或 背道而驰

②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认清努力方向。如果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即使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 20、:(离开 ) 方:(正 ) 欲 ( 想要) 还: ( 回去)

21、(老妪)

(以前的知识 )

22、答: 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24(这 )( 做法)

2、( 停止) 25:(1)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 。

(2)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

(3)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鸡,来等待第二年再停止 。

26、慢 看

27、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

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

28、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不能自满或应该不断进取)

29、牵引 应当 烧 寻找

30、过了一会儿去寻找雁,而那雁已向高空飞远。

31、三个人都不正确。因为办事要抓住时机,不能为无为的争论而贻误战机。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

一、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阅读训练】

1、选出下列划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以荻画地以:用 B、教以书字 书:写 C、使学为诗为:作为 D、及其稍长 及:等到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 (2)唯读书是务。

-------------

二、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给划横线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 )( ) (2)吾忘持度( ) ( ) (3)宁信度( ) ( )

5、翻译下列句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

------------------------ 先自度其足。

------------------------ 而置之其坐。

------------------------

6、《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7、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而置之其坐( ) 至之市( )

1 而忘操之( ) 反归取之( ) 何不试之以足( )

三、为学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解释文段中划横线的词语。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

②吾欲之南海: 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

④子何恃而往_______

9、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__。

四、日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11、解释划横的字:

1、是非君子之道( ) ( )

2、以待来年然后已( )

12、翻译下面句子:

(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 (2)是非君子之道。

------------------------ (3)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

五、睹雁烹燔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宜燔。”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13、解释划横线的词。

(1)将援引射之(

)

(2)宜燔(

)

(3)烹燔半焉(

)

(4)已而索雁(

)

1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涉及几个人物?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译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究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译文:

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富和尚说:“您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靠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雇船而往下游走,还没有能够去成。您靠什么能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显出了惭愧神色。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译文: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做法。” 他回答说:“那我就逐渐改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 译文:以前有个人看见雕雁在天上飞,想挽弓将它们射下来,说:“(要是)射下来了就煮来吃。”这人的弟弟争辩道:“停在地面时猎取的雁适合煮来吃,飞翔时射下来的雁适合烤来吃。”两个人就这样争吵不休,便去请社伯评理,社伯让他们把雁剖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于是他们再去找雁,但是雁已经凌空飞走很远了。

参考答案

1、C

2、D

3、多读古人的文章 只是致力于读书。

4.(1)dúo量(长短)(2)dù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

5.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自己测量脚的尺码,然后把测量出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6.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7.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 ) 至之市( 到、往)而忘操之(脚的尺寸) 反归取之(脚的尺寸) 何不试之以足(鞋子) 8.①边境。②到。③反而。④所以。 9.您凭借什么到(南海)? 10.对比,立志。

11(这 )( 做法)

2、( 停止)

3 12:(1)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 (2)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3)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鸡,来等待第二年再停止。

13、牵引 应当 烧 寻找

14、过了一会儿去寻找雁,而那雁已向高空飞远。

15、三个人都不正确。因为办事要抓住时机,不能为无为的争论而贻误战机。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专题训练题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

B.这位年轻的班主任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 ....

C.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

D.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 ,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百色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众多旅游者前来观光。 ....

B.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摧毁了原本祥和安宁的玉树小城。 ....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D.看电视是游览观光最经济、最省事的途径,我们足不出户,便可大饱眼福。....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深受好评。 ....

B.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当之无愧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 ....

C.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D.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香港志愿者黄福荣在青海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不幸罹难的事迹,感人肺腑。 ....

B. 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

C.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新知识,使自己获得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

D. 2010年冬奥会上,申雪赵宏博夺得中国花滑首金,他们的表演令人叹为观止。 ....

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

B .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B.夏日的宿迁嶂山森林公园,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C.泗洪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堤上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观鸟台就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D.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确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7.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A.这篇文章让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

B.他自信这一席话委婉得体,尤其最后那一段接得天衣无缝。

C.大家磕磕撞撞,转弯抹角,走了半天,才找到了要采访的那户人家。

D.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别有用心,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口普查员小张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

B.霍老师总是靠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们心服口服。

C.本来就是他做错了,他不但不认错,还名正言顺地为自己辩解。

D.为了能在中考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小强同学常常废寝忘食地学习。

病句辨析与修改

一、句子成分不搭配

1、主谓搭配不当例: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了不少钢琴变奏曲。

2、主宾不搭配例:哈尔滨的七月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3、动宾不搭配例:现在,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可爱的乡音,那胶 东人所特有的幽默和爽朗的笑声。

3、 修饰语与中心语不搭配例:只要稍微深思熟虑一下,这个道理还是不难领会的。

二、句子成分残缺

1、少主语例: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2、少谓语例: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种工具,就不能有条理,严密的思维能力。

3、少宾语

例:今天的《黑龙江日报》继续发表介绍我国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我读后很受鼓舞。

三、语序不当例:每一人有理想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例:我们要随时改正并发现错误。

四、前后不呼应(两面和一面不一致)

例: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五、前后矛盾例:这次会议,我们班同学基本都参加了。

六、句式杂揉例:我们是生长在社会主义时代的青年是多么幸福啊!

七、滥用否定词例:还有谁不能不被志愿军战士的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呢?

例:为了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校园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八、复句关联词语不当例:他的基础太差,尽管怎样努力也赶不上别人。

九、语言歧义例:小明牵着牛吃草。 1.带有“禁止”﹑“严禁”、“防止”﹑“阻止”﹑“预防”﹑“难免”﹑“以免”﹑“避免”、“忌”﹑“杜绝”等词语的句子,可考虑句子是否把意思说反了。

2.句子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语时,要考虑一面或两面是否搭配。

3.有“多虑”﹑“悬殊”﹑“极好”﹑“久仰”﹑“惨遭”﹑“溺爱”等词语出现,要考虑是否犯包容性错误。

4.句子以介词开头,特别是“通过(经过)„„,使(让﹑叫﹑令)„„”这个常见的错误句式,要考虑句子是否缺主语。

5.如果句子是复句,看关联词是否搭配。

6.句子含有否定词时,要考虑是否误用多重否定。

1.(2007年广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家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B.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不要发生事故。

C.天气很晴朗,一朵朵五彩缤纷的白云漂浮在蓝天。

D.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担负着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

2.(2008年广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学习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B.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发生事故。

C.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小康社会。

D.不是困难吓倒了我们,而是我们战胜了困难。

3.(2009年广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B.这篇小说完美的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4.(2010年广安)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B.通过这次植树劳动,使他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C.夏天的华蓥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季节。

D.老师经常讲:中考是人生关键的一步,这一步一定要走好。

5.(2010四川省眉山)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6.(2010四川省自贡)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前面高耸的断桥便是整个圆明园唯一完好的遗桥了。

B.在这里我们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

C.笑,是人们心情愉快的表现,对于健康是有益的。

D.成熟的荔枝大多数都是深红色或紫色。

7. (2010湖南省株洲)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B.从小学到现在,你一定有过被小说的情节深深吸引的时候。

C.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D.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8.(2010云南省曲靖)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开卷未必有益,只有开好卷、会开卷,就能真正受益。

B.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

C.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D.为了避免城市供水不再紧张,市政府决定从水城水库调水以解燃眉之急。

9.(2010黑龙江省哈尔滨)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10.(2010广东省佛山)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全校同学积极响应校团委为玉树遭受地震灾害同胞献爱心,作贡献。

B.这次惨痛的经历,终于使他大彻大悟,痛改前非了。

C.同学们要厉行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等不良行为。

D.我们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语文基础,就能为学习别的知识插上翅膀。

11.(2010广东省深圳)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目前,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并完善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B.通过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飞速发展中的中国。

C.窗外的暴风雨突然渐渐地停下来。

D.膳食营养搭配是否合理,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

12.(2010黑龙江省绥化)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B.多读书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通过开展“捐助”活动,使同学们懂得了关爱他人。

D.只有一到暑假,他就去学游泳。

13.(2011年广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发扬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B.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全国人民支援青川灾区的事实充分证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

D.玛格丽塔唱到这里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其他修女也一齐放声地笑了。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上岗前的集中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B.为了避免用户信息卡的信息不被犯罪分子盗用,各大银行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安全措施。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因为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所以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要多看善思,善于解决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C、通过学习他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国家、社会、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6.(2010年广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视剧《沧海》完美地塑造了海军司令王山魁的光辉事迹。

B.通过这次深刻的教育,使我们大大提高了交通安全认识。

C.虽然他有意于人类的生命在一百年前已经熄灭,而且他的作品是不朽的。

D.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不是否定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17.(2012年广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际上,每年中考语文试题的具体内容都是变化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应变的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B.明年起在国内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完全禁烟的“禁烟令”,得到了大多数市民的拥护。

C.随着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热播,使性格色彩专家乐嘉以其犀利的言语、精准的性格分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八国集团在德国关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作出了一项声明,希望世界上发达国家在2050年之前,能够使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两倍。

第四篇:2017七年级上册成语专题训练

- 1起舞者”无从搭配,属于用错对象。

例3: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最高水平攀登。

辨析:“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它所述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本句用来指刊物不恰当,属于用错对象。

4、不合情境

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言情境,比如气氛有严肃紧张、庄严肃穆或轻松愉快等不同,比如地方有局促狭小或宽敞明亮等区别„„成语的使用如果没有顾及到这些,就容易犯不合语境的错误。

例1: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辨析:句中的“安步当车”,是慢慢行走、就当作坐车的意思,而本句中描述的抢险形势很紧急,抢险队员不可能有“安步当车”的闲情逸致。因而,成语与语境出现矛盾,“安步当车”使用不当。

例2: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辨析:“车水马龙”是说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辆很多,来往不绝。而句中所叙述的摊前不过几米或十几米,无法形成车如水、马如龙的壮观景象,所以不合语句中的情境。

5、用错谦敬

例: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辨析:“蓬荜生辉”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自述,不能用于他人,否则于人不敬,因此本句犯了用错谦词的错误。另外“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一句中,“居室”和“蓬荜”意义相同,因为“蓬荜”是“蓬门荜户”的省略,就此而论,又犯了语义重复的错误。删去“蓬荜”才正确。

6、重复用语

例: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辨析:“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

二·专题训练

一、1.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面对这道难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

B. 当四川汶川大地震不期而遇时,给当地的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C. 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D. 车站会的展位供不应求,得到展位的各个企业,都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

2、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却很鲜明。

B. 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 3

8、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他十分推崇郑板桥在艺术创作中标新立异,并把“以书为画”作为追求的目标。

B.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就急于作高难度的题目,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不可取。

C. 春天来临的时候,草长莺飞,销声匿迹于严冬的昆虫们又重新活跃于山间田野

D. 扮演蔺相如、伍子胥等人物的都是9到11岁的小演员,他们栩栩如生的演出,展现了中国京剧艺术后继有人的兴旺景象。

9、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只要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就会攀登理想的高峰。

B. 自习课上,我们班的数学尖子张玉同学正在异想天开地做数学题。

C.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语重心长的谈话,是犯了错误的小明心悦诚服。

D. 天津市著名艺人“泥人张”捏的泥塑像个个栩栩如生。

10、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小屋,推开门,果然发现了他。

B.儿子大了,现在,让你搂着他想楼着只小猫一样入睡,简直类似天方夜谭了。

C.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尽所能,终不愿意。

D.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你不能自作主张,送给他人。

处个山穷水尽才是。

11、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晶莹的雪花轻飞曼舞,洗涤万物,飘逸着美丽,创造着神话,轻柔的花瓣妆点你的心情。

B. 中国人自古就崇尚休闲生活,闲情逸致乃是其至高的情境与至高的雅兴。

C.三十多岁的哈丁行为举止像个可爱的小孩子,但是授起课来这位年轻的大师可是一丝不苟。

D.在“美化环境有我一份”活动中,许多班级的同学都倾巢而出,参加卫生扫除。

12、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一比什么赔偿费了。

B. 诗人以匠心独运的艺术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

C.当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D.李望水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再问了。

13 .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 5

C. 老师几句点评,使我忍俊不禁:“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D. 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花枝招展,鸟儿也回来了。

19、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邓小平同志的精辟科学论断,使这位经历了思想波折的莘莘学子终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B. 在新开张的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化妆品,美轮美奂的时装,五彩缤纷的饰物,真叫人目不暇接。

C. 苏凤麒以他惊人的天才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在天文学方面崭露头角的机会。

D. 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20、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刚刚参观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代表和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论,表现出参政议政的极大热情。

B.中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C.不论大家怎样劝说诱导,他仍然静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沉默不语,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D、《水浒传》的每个故事集相对完整和独立,由于其他故事紧紧相连,环环相扣,从而展示了农民起义如火如荼的广阔画面。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规模相当大的百货商场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B.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D.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很有特点。

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和你息息相关,当“恶运”来临,你想扔下书逃走,可办不到,就像你不能摆脱自己的命运。

C.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伟大的事业,要靠全国人民长时期地艰苦奋斗,不可能一挥而就。

D.为贫困地区的所捐的衣物,已把仓库堆满了,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3.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 7

28、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这次艺术节办得姿态万千,全校师生交口称赞。

B.前尘往事历历在目,使人感慨万千。

C.老师几句点评,使我忍俊不禁:“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D.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花枝招展,鸟儿也回来了。

29、找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独自一人形影不离地徜徉在空旷的大街上。

B. 他在图书馆里目不暇接地读书,十分专注。

C. 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却很鲜明。

D.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上繁重的工作致使他瘦骨嶙峋,而他的手更是只剩皮包骨。

30、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欧亨利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B.西湖的景色真美,令人感到美不胜收。

C.衰老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规律。 D.亚冬会的游泳比赛真是精彩纷呈,津津有味。

31、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商界严酷的竞争,常常让人联想到生物链中的弱肉强食,成败甚至就在一念之间。

B.亚运会期间,广州的街道上摆满了怒放的一串红,放眼望去,真是姹紫嫣红。

C.天津市著名艺人“泥人张”捏的泥塑像个个栩栩如生。

D.他办任何事情总是小心翼翼,唯恐出任何差错。

3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早已将这篇文章记得滚瓜烂熟。

B.日转星移,时光飞逝,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C. 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D.一条条宽阔干净的街道,一座座整齐美观的楼房,短短三年,故乡已经面目全非了。

- 9 D. 这里展出的都是平常的物品,营造出往日乡间的氛围,使人们的怀旧之情油然而生。

3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项是(

)

A.广场上花团锦簇,一片节日的气氛

B.由于我做事总是自作主张,经常被妈妈絮絮叨叨一番。

C. 他记忆力了得,不一会儿这篇文章就背得一字不漏。

D. 听了老师的讲解,我突然恍然大悟,原来答案是这样的。

39、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独具慧眼,在角落里找到了遗失已久的橡皮。

B.卡罗纳的举动值得赞扬,我们要学习卡罗纳那种宽宏大量的品质。

C.秋天到了,在繁花嫩叶、硕果累累中,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D.做事要坚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40、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走。

B.当五星红旗升起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C.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D.根据明显的蛛丝马迹,他找到了正确的出路。

41、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晶莹的雪花轻飞曼舞,洗涤万物,飘逸着美丽,创造着神话,轻柔的花瓣妆点你的心情。

B.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C.三十多岁的哈丁行为举止像个可爱的小孩子,但是授起课来这位年轻的大师可是一丝不苟。

D. 我隐隐约约地听见那清晰、嘹亮的歌声。

4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11B. 诗人以匠心独运的艺术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

C.当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D.李明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再问了。

47、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这个小毛病不足为训,下次改掉就行了,何必大动干戈呢?

B.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C.魅力的画面与逼真的音响效果相得益彰,使这部影片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

D.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

4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百货商场人来人往,热闹得不可开交。

B.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D.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

4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许多人或许没有见过这两位在语言艺术上颇有造诣的电影配音演员,但一提起他们的配音或朗诵的精彩片段,不少人至今耳熟能详。

B.雷锋的一生很短暂,但所做的好事却极多,简直罄竹难书。

C.他虽然是第一次,但由于写的都是那天耳濡目染的事情,因此写得新鲜,现实感强。

D.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对于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5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今年,社区开展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B.老百姓对脍炙人口的劣质奶粉事件感到震惊。

C. 一个初一学生,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肃然起敬。

D.在“美化环境有我一份”活动中,许多班级的同学都倾巢而出,参加卫生扫除。

- 13 -

答案 1.D 2.C 3.C 4.D 5.C

6.C 7.A 8.D 9.B 10.C 11.D 12.D 13A 14.C 15.D 16.D 17.D 18.B 19.C 20.D 21.D 22.B 23.A 24.D 25.C 26.C 27.D 28.B 29D 30C 31B 32D 33B 34C 35B 36B 37C 38D 39B 40D 41D 42D 43D 44C 45D 46D 47B 48D 49A 50A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和答案

. 语言的运用(40分)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0分) 盘曲línxún( ) lòu空( 休qì( ) yí和园( wéi幕(

) 丘hè(

) 鸣钟击qìng( )

)

) jiǒng然不同(

) ) zhuó磨(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4分)

a. 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 ) b. 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3. 填空题(10分) ①银烛秋光冷画屏,

②乡泪客中问, 。③坐观垂钓者, 。 ④《苏州园林》的作者是

,原名是

,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讲究近景远景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的 。(a映衬 b布局 c层次 d配合) 4.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8分)

①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②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xún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③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 )

④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

5. 找出并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重峦叠嶂 诸如此类 因地治宜 巧妙绝论

俯仰生姿 珠光宝气

自出心裁 陡劳无益

6. 下面是桥梁专家茅以升对“桥”的解释。请你依照示例,以形象化的语言介绍一下“书”、“家”、“黑板”。(4分)

示例: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以承担重量,把这块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小谷,那就形成一座桥。

二. 阅读题

〈一〉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早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知识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7. 赵州桥第二个特点中的“不但……而且”能否删去?为什么?(3) 8. 文中画线句表现了石拱桥的特点是:

(3)

9. 选段说明赵州桥的特点时,前后的顺序是否能颠倒,为什么?(3) 10. 说说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表达作用。(6)

① 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②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③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

11. 作者说“赵州桥非常雄伟”,同时引用唐朝的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又引用唐朝的张鷟的话,说“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但其说明的角度不同:(3) 作者是从 说的;张嘉贞的话是从 说的;张鷟的话是从 方面说的。

12. 本文段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举例列举三种。(3)

〈二〉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是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13. 选段介绍了屏的作用是 14. 找出选段的中心句 15. 选段的结构方式是

(3)

,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4)

(3)

16. 选段写小时候躲在屏后及古时男女借助屏风相望,是为了说明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

17. 屏的作用除了文章所说的以外,还有其他的作用吗?你试着说一说。

〈三〉①“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 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 。

②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得到证明。大约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③这片一度丰yú( )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

(3)

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hé( )。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④当然,撒哈拉的变迁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从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成沙漠。

⑤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18. 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丰yú 干hé

(2)

19. 根据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不毛之地” (2) 20. 第1段末尾的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A. 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 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3) C. 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 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21. 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3) ( )→( )→(

)→(沙漠)

22. 第四段开头加点的“当然”“也”“无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加以解说。(3)

23. 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撒哈拉沙漠的变迁的:

(3)

24. 第3段中“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在文中具体含义是什么? (3)

25. 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4) ① 撒哈拉草原变成沙漠的原因是: ② 撒哈拉草原变成沙漠给我们的启示是:

【试题答案】 1. 嶙峋 镂 2. 粗俗鄙陋 壑 磬 憩 颐

形容雕刻得惟妙惟肖。

3. 轻罗小扇扑流萤。 孤帆天际看 徒有羡鱼情

布局配合 映衬 层次

作比较 举例子 叶圣陶,叶绍钧 4. 摹状貌 打比方、举例子

5. 因地制宜 巧妙绝伦 徒劳无益 6. 略

7. 不能。表达递进的意思,强调这样设计的巧妙,可以减轻桥洞的过水量,也更加美观。 8. 历史悠久

9. 不能,这样安排是遵循着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10. ①从时间上限制说明赵州桥与同时代的其他桥相比是最长的。

②两肩是从位置上进行限定,确认了小拱的位置,各强调了每个肩上都有两个小拱。 ③突出他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说明他不是唯一的设计者。

11. 作者是从规模上说,张嘉贞是从施工技术来说,张鷟是从造型设计来说的。 12. 打比方、列数字、引用 13. 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 14. 首句 15. 总分 举例子

16. 说明室内室外放置屏风的作用,避免乏味的介绍,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17. 略 18. 腴 涸

19. 泛指荒凉或贫瘠的土地。 20. D

21. 绿荫时代——稀树草原——干旷草原——沙漠

22. “当然”与上文衔接,“也”引出了撒哈拉沙漠化的人为因素;“无不”双重否定,加强语气,突出了人为因素。 23. 时间顺序

24. 降雨量与蒸发量的比例失调,降雨量少于蒸发量的趋势不可改变。

25. ①自然原因:季风雨的变化使它在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人为原因:对其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快了它的沙漠化。

②人类应当加强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空间,也就是保护人类本身。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七年级下册理解性默写下一篇:七年级下语文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