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公司破产案例解析

2022-12-18

第一篇:安然公司破产案例解析

安然公司破产案例解析(推荐)

安然公司破产案例解析

引言

企业破产法是指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依法宣告破产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规定在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时,法院强制对其全部财产进行清算分配,公平清偿给债权人,或通过债务人与债权人会议达成的和解协议清偿债务或进行企业重整,避免债务人破产。破产是商品经济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也是市场运行的一种必要的机制。

破产法是集实体与程序内容合一的综合性法律,其调整范围一般限于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的特殊情况,解决的主要是如何公平清偿债务,即执行问题,对当事人间夫人实体权利、义务争议则应在破产程序之外通过民事诉讼、仲裁等方式解决。因为破产法不具备解决民事权利义务争议时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各项制度。

破产法的基本制度主要源于民事债权和民事执行制度,并根据破产程序的特点、原则加以变更,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予以必要的扩张或限制,同时兼顾对社会利益的维护。由于破产法社会涉及面甚广,不仅民法诉讼法与之相关,企

1 业法、公司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乃至刑法、行政法等都与之有密切联系,破产法的实施要依靠这些相关法律及配套制度的保障。实践已经证明,单靠一步破产法是难以广泛实施并发挥其相应有社会调整功能的。本文就以安然公司的破产为例,简介一下安然公司的破产原因和其深层次的原因。

案例

——安然公司概述

安然公司是由肯尼斯•雷于1985年兼并了实力超过自己一筹的竞争对手——Inter North 公司后为公司取名为安然公司的,在成立之初,公司的主业是石油气和天然气生产及传输。肯尼斯•雷领导公司一边生产天然气,一边依托其与业界及华盛顿的良好关系大力宣传天然气是未来能源的理论,并铺设管道至客户端。当安然在全美天然气供应商中仅列第13位的时候,就已建起美国最大的天然气管道输送系统,输送量达到全美消费总量的1/5,形成其后能源输送业务的雏形。

随着美国政府在80年代后期解除对能源市场的管制,构成了能源期货与期权交易勃兴的契机。安然于1992年成立了“安然资本公司”,成为这一新市场的开拓者和霸主。安然也开始了国际化的道路于1991年在英国建立第一家海外发电

2 厂。到1995年,安然的收入有22%来自安然资本公司,12%来自国际项目。

为进一步实现从“全美最大能源公司”变成“全球最大能源公司”这一目标,安然公司继续在印度、菲律宾和其它国家扩张。在北美的业务也从原来的天然气、石油的开发与运输 扩展到包括发电和供电的各项能源产品与服务业。在另一面,安然创造市场的能力远远地扩展到能源证券之外,他们似乎越来越相信,为任何一种大宗商品创造衍生证券市场都是可能,于是,在2000年安然开创了带宽交易市场,这也是他们最后一个大的行动。

——安然公司的金融创新

安然最主要的创新成就来自对金融工具的创造性“应用”。通过新金融工具使能源商品“流通”起来,为能源产品开辟期货、期权其他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以期货、期权市场和衍生金融合同把这些能源商品“金融化”。在世界各国的能源证券交易中,安然占据着垄断地位。

——Enron Gas Services 和运作思路

这一创新的能源交易模式使得安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确定了其美国能源交易领域的霸主地位。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里根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自由市场

3 经济,并由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开始解除管制的改革,不但放开能源价格管制,而且允许能源用户可以长期签订长期能源供应合同。这些宏观政策的改革大大加剧了美国能源市场的竞争程度,使能源市场上的价格大幅波动,这种变化在初期确实给存有大量天然气资源储备的安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安然虽然遭遇了风险,但其却从中看到了商机:能源用户为了规避风险,迫切需要套期保值的服务,但当时不存在这样一个市场,安然的机会就此产生。安然在实际运作当中积累了风险管理的初步经验。随后安然确立了公司战略转型的雏形:在受管制的管道业务之外涉足非管制的领域。公司由此涉足“能源+金融”的能源期货期权业务,Enron Gas Services由此产生。

把能源交易和金融工具相结合,依赖其丰富的天然气储备和跨州的输送管道,把握能源价格变动趋势,通过能源银行这种商业模式的平台,交易天然气输送何用—能源期货和期权交易,使消费者在日益波动的能源市场规避价格风险,同时还为生产商提供融资服务。

供应商开发机构的主要工作是与供应商以固定的价格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当然,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很大,以固定的价格和安然签订合同对供应商来说也有潜在的损失,安然采取的办法是给供货商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他们进行天然气

4 的生产,以此为条件得到长期的固定价格的天然气。同时他还通过对濒临破产的能源企业注入资金从而获得直接的合法的储备天然气能源的权利,因而使得其面临的风险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转移。

市场开发机构的主要工作是讲以固定价格购得的天然气在数量或价格上做些调整后卖给消费者。当然,安然提供了诸如互换等金融交易工具来使消费者能够得以规避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

集体化的后勤和风险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对公司的金融期货期权业务进行风险管理。他所采用的方法是讲和其他公司签订的合同所暴露出的风险分为五个账簿进行管理。分别是:天然气价格账簿、来源账簿、指数账簿、运输账簿和选择权账簿。

安然研制出的这一套为能源衍生证券定价与风险管理的系统,构成了它的核心竞争力。这些定价技术、风险控制技术以及财力资源上的优势,使安然垄断了能源交易市场。

同时由于安然是这个能源交易市场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此这一个市场的几乎所有游戏规则都将由安然来制定,这就相当于安然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其对这个市场的垄断地位的形成也就在理所当然之中了。

——安然迅速崛起的原因

1、通过战略联盟建立了功能强大的战略行资产网络,从而使公司能够以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快的速度为客户提供范围广泛的最有解决方案。

2、拥有较强的流动性和“造市”能力,从而相应获得价格和服务优势。

3、创新的风险管理技能使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可信赖的价格及交付。

4、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客户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交易商品和服务。

但这都避免安然公司最后破产。2001年底,安然公司因虚报近6亿美元的盈余和掩盖10亿多美元的巨额债务的问题暴露出来。12月2日,安然公司根据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规定,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宗的公司破产案记录。

案例思考:试分析美国安然公司崩塌破产的原因。

案例结论:

——安然破产的原因分析

安然崩溃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由于其通过一系列方式操纵

6 公司财务报表,欺骗投资者,以维持所谓的高增长。当其手段被揭穿后,投资者发现了安然的财务黑洞和欺诈行为,引爆了安然这一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市场的力量最终惩罚了安然。纵观安然的花招来看,安然的破产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至于在2001年11月份因不能偿还到期的几十亿美元的债务而导致申请破产,只是说是安然倒塌的导火索而已了!

——安然的花招

90年代后半期开始,为实现其成为世界领先公司的野心,安然进入快速纵深扩张阶段,在全球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业务和投资扩张,由于这些投资在短期内无法产生满意的收益和现金流,而安然又坚信这些投资在长期会获得较好的收益,从而给安然的财务报表造成巨大的现实压力。安然迫切需要低成本增量资金来支撑其“高增长”的态势。

安然把目光投向了愿意参与安然融资安排的外部投资者。为了维持较高的信用评级及“高增长”的态势,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安然的资产负债表上不能有过多债务,还必须保持收入的快速增长。为了实现这样的母的,安然需要一个特殊的金融工具,以便在持续获得外部低成本资金的同事又能对其增量债务进行资产负债表外的会计处理。

循着这一思路,在许多种可能的选择中,安然以其“过度追求金融创新”的一贯风格选择了一条危险的道路:在会

7 计处理上玩弄花招,利用金融工具进行大量资产负债表外融资,利用或滥用会计准则的漏洞少报或隐藏债务,通过关联交易和激进、大胆的会计处理夸大收入及利润。

——SPE体系

在特定情况下,美国的会计准则允许SPE的发起公司可以不将其合并报表。因此,这些在发起公司和SPE之间进行的交易将产生收益或损失,且可确认为发起公司的现金流。

熟悉金融技巧的安然正好利用了对SPE不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漏洞,在华尔街金融机构的帮助下,安然以股票、债券等资产作为权益投资,创建并实质控制了包含3000多个SPE在内的复杂的运作体系,构成其迷宫般的脉络,以达成其资产负债表外融资、夸大收入和利润以及获取税收优惠的目的。

——安然运作SPE的主要方式

1、安然将股票托管给一家由其安全有用的信托投资公司;

2、这些股票用于为一个安然搭建的SPE提供抵押担保;

3、SPE从外部投资人那里获得少量的现金资本投资(实际上很多安然SPE的外部投资人都是安然的高级管理人员,实质控制着SPE);

4、SPE通过发行有安然股票作担保的企业债券筹集大量

8 现金(在发行公告中一般有一旦安然的股票降至一定点位或安然的债券跌至投资级以下时,安然必须立即无条件地偿还SPE的债务约束性条款,一般要求安然以发行新股的方式支付);

5、SPE投资与安然建立一家合资公司,并占有50%的权益;

6、为取得合资公司的另外50%的权益,安然将其资产与SPE的50%权益进行置换。此外,置换给SPE的相应资产由已被安然安全控制的合资公司管理。这样,安然就达到了表外融资且掌握已出售资产的控制权的双重目的。

7、通过上述运作,安然就可以利用SPE通过发行债券筹集以投资合资公司的资金来偿还债务或进行新兴业务的扩张,调整和优化自身的资产结构。

——安然的崩溃

通过运作SPE,当任何季度的利润达不到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时,安然总可以通过增减项目资产的出售达到或超过预期利润额。

2001年3月5日,《财富》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安然股价是否高估?》的文章,首次指出安然的财务有“黑箱”。从此安然的黑洞被媒体一个个揭开,尽管这期间安然的高层不断否认自己的财务问题,但毕竟“纸是包不住火的”,随着安

9 然股票价格的一路狂跌,2001年12月2日,安然正式向法庭申请破产。

——安然破产的深层次原因

第一,从公司内部的管理体制上来看:现代管理制度采取管理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公司的大部分所有者—股东,并不直接参与经营和管理。公司外部的股东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受内部管理者的侵犯的惟一有效途径来自于有效的公司内部制度。安然事件发生的核心原因应该归咎于这种内控制度的失效。高层的管理者对错误的会计处理听之任之;某些个人通过与会计公司私下交易获得利润;董事会没有有效地监督好高层管理者;一些反对意见被隐藏等等。

第二,从审计行为上看:Anderson公司的以为经理人在事发后承认其在审查安然公司报表中的一个有关负债项目时犯下了一个“判断错误”,导致了安然公司在1997年至2000年间的利润高估了60亿美元。

事实上,在这一失误背后,隐藏的是一种商业利益的因素。美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在经营审计业务的同时,也可兼做其客户的咨询业务。安然公司Anderson公司的第二大客户,Anderson公司在2001年从安然公司收取了2500万美元的审计费,而咨询费用则更高!

第三,从市场监督的作用看:事实上,直到公司宣布破

10 产前的那一刻,分析师们一直建议客户买入安然的股票。安然事件至少可以揭示出证券分析师工作上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多来自于投资银行内部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多的分析师开始帮助他们融资部的同事开展公司融资业务。那些敢于对自己公司的潜在客户作出负面评价的分析师发现很难受到上司的赏识,甚至有些投资银行要求分析师提出的报告必须先提交融资部门审核,因此,分析师极少提出“卖出”建议。

第四,从信用评级上看:美国的众多证券评级机构虽然一直以来都没有给安然很高的信誉级别,但是对其内部的危机也缺乏足够的认识,降低其评级的反应显得过慢。甚至连美国著名的标准普尔评级公司也没有为这一事件发出预警。事后很多人认为,如果他们仔细阅读安然公司报表中“特别条款”的附注并对此深入调查的话,是应该可以发现端倪的。

安然事件对我国的启示:

1、要警惕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

2、要在公司内部建立起有效的内控机制。

3、要在内部建立起一个独立于管理层的审计委员会,直接对股东大会负责,对公司财务有独立解释权。

4、正确看待“500强情结”。

5、证券公司的研究部门应该有更大的独立性。

11

第二篇:案例与讨论十一--安然公司破产原因.

案例与讨论十一

案例内容:安然公司破产的原因 指导教师:曹文芳适用班级:工管05301 案例: 安然公司是由肯尼斯·雷于1985年策划兼并了实力超过自己一筹的竞争对手——Inter North公司后为公司取名为安然公司的。在成立之初,公司的主业是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及传输。肯尼斯·雷领导公司一边生产天然气,一边依托其与业界及华盛顿的良好关系大力宣传天然气是未来能源的理论,并铺设管道至客户端。当安然在全美天然气供应商中仅列第13位的时候,就已建起美国最大的天然气管道输送系统,输送量达到全美消费总量的1/5,形成其后能源输送业务的雏形。

随着美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解除对能源市场的管制,一方面,天然气价与油价的波动给人们制造了交易的商机,另一方面也因此增加了许多能源消费商对控制能源价格风险的需求。这两种因素构成了能源期货与期权交易勃兴的契机。安然于1992年成立了“安然资本公司”,成为这一新市场的开拓者和霸主。在此期间,安然也开始了国际化的道路,于1991年在英国建立第一家海外发电厂。到1995年,安然的收入有22%来自安然资本公司, 12%来自国际项目。

为进一步实现从“全美最大能源公司”变成“全球最大能源公司”这一目标,安然公司继续在印度、菲律宾和其它国家扩张。在北美的业务也从原来的天然气、石油的开发与运输扩展到包括发电和供电的各项能源产品与服务业。在另一面,安然创造市场的能力远远地扩展到能源、证券之外,他们似乎越来越相信,为任何一种大宗商品创造衍生证券市场都是可能的,于是,在2000年,安然开创了带宽交易市场,这也是他们最后一个大的行动。

1.安然公司的金融创新

安然最主要的创新成就来自对金融工具的创造性“运用”。通过新金融工具使能源商品“流通”起来,为能源产品(包括天然气、电力和各类石油产品开辟期货、期权和其他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以期货、期权市场和衍生金融合同把这些能源商品“金融化”。在世界各国的能源证券交易中,安然占据着垄断地位。这一创新的能源交易模式使得安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确立了其美国能源交易领域的霸主地位。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里根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自由市场经济,并由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开始解除管制的改革,不但放开能源价格管制,而且允许能源用户可以长期签订长期能源供应合同。这些宏观政策的改革大大加剧了美国能源市场的竞争程度,使能源市场上的价格大幅波动,这种变化在初期确实给存有大量天然气资源储备的安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安然虽然遭遇到了风险,但其却从中看到了商机,能源用户为了规避风险,迫切需要套期保值的服务,但当时还不存在这样一个市场,安然的机会就此产生。

2.Enron Gas Services运作思路

把能源交易和金融工具相结合,依赖其丰富的天然气储备和跨州的输送管道,把握能源价格变动趋势,通过能源银行(“gas bank”这种商业模式的平台,交易天然气输送合同——能源期货和期权交易,使消费者在日益波动的能源市场规避价格风险,同时还为生产商提供融资服务。

供应商开发机构(Supply Origination Units的主要工作是与供应商以固定的价格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当然,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很大,以固定的价格和安然签订合同对供货商来说也许意味着会有潜在的损失,安然采取的办法是给供货商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他们进行天然气的生产,以此为条件得到长期的固定价格的天然气。同时他还通过对濒临破产的能源企业注入资金从而获得直接的合法的储备天然气能源的权利,因而使得其面临的风险得到一

定程度上的转移。

市场开发机构(Market Origination Units的主要工作是将以固定价格购得的天然气在数量或价格上做些调整后卖给消费者。当然,安然提供了诸如互换等金融交易工具来使消费者能够得以规避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

集中化的后勤和风险管理机构(Centralized Logistics and Management的主要任务是对公司的金融期货期权业务进行风险管理。他所采用的方法是将和其他公司签订的合同所暴露出的风险分为五个账簿(Book进行管理。天然气价格账簿(Gas Price book主要管理安然以固定价格购买和销售天然气所暴露出的风险;来源账簿(Basis Book主要管理不同地点的天然气的价格差异所带来的风险;指数账簿(Index Book主要管理安然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天然气来满足到期对各个地区的交付这一风险;运输和选择权账簿(The Transport and OMICRON Book,运输账簿包含着一个数据库,储存有在合同规定的任意时间内满足天然气支付的管道运输能力的数据,以便随时进行调整和管理。选择权账簿包含着一个安然给消费者的可选择的购买数量的列表,也就是说可以按照浮动价格多购买一定数量的天然气,安然通过该账簿对这种意外的数量风险进行管理。

安然研制出的这一套为能源衍生证券定价与风险管理的系统,构成了它的核心的竞争力。这些定价技术、风险控制技术以及财力资源上的优势,使安然垄断了能源交易市场。同时由于安然是这个能源交易市场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此这一个市场的几乎所有游戏规则都将由安然来制定,这就相当于安然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其对这个市场的垄断地位的形成也就在理所当然之中了。

3.安然迅速崛起的原因

(1通过战略联盟建立了功能强大的战略性资产网络,从而使公司能够以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快的速度为客户提供范围广泛的最优解决方案。

(2拥有较强的流动性和“造市”能力,从而相应获得价格和服务优势。 (3创新的风险管理技能使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可信赖的价格及交付。 (4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客户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交易商品和服务。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为实现其成为世界领先公司的野心,安然进入快速纵深扩张阶段,在全球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业务和投资扩张,但是快速扩张需要巨额的资本投资,由于这些投资在短期内无法产生满意的收益和现金流,而安然又坚信这些投资在长期会获得较好的收益,从而给安然的财务报表造成巨大的现实压力。安然迫切需要低成本增量资金来支撑其“高增长”的态势。

安然把目光投向了愿意参与安然融资安排的外部投资者。为了维持较高的信用评级及“高增长”的态势,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安然的资产负债表上不能有过多债务,还必须保持收入的快速增长。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安然需要一个特殊的金融工具,以便在持续获得外部低成本资金的同时又能对其增量债务进行资产负债表外的会计处理。

循着这一思路,在许多种可能的选择中,安然以其“过度追求金融创新”的一贯风格选择了一条危险的道路:在会计处理上玩弄花招,利用金融工具进行大量资产负债表外融资,利用或滥用会计准则的漏洞少报或隐藏债务,通过关联交易和激进、大胆的会计处理夸大收入及利润。

4.安然运作SPE的主要方式

在特定情况下,美国的会计准则允许SPE的发起公司可以不将其报表合并。因此,这些在发起公司和SPE之间进行的交易将产生收益或损失,且可确认为发起公司的现金流。

熟悉金融技巧的安然正好利用了对SPE不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漏洞,在华尔街金融机构的帮助下,安然以股票、债权(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等资产作为权益投资,创建并实质控制了包含3000多个SPE在内的复杂的运作体系,构成其迷宫般的脉络,以达成其资产

负债表外融资、夸大收入和利润以及获取税收优惠的目的。 (1安然将股票托管给一家由其完全所有的信托投资公司;

(2这些股票用于为一个安然搭建的SPE提供抵押担保; (3SPE从外部投资人(有限合伙人那里获得少量的现金资本投资(按照会计准则,应该是至少占SPE注册资本3%的比例且为独立第三方投资,而实际上很多安然SPE的外部投资人都是安然的高级管理人员,实质控制着SPE; (4SPE通过发行有安然股票作担保的企业债券筹集大量现金(在发行公告中一般有一旦安然的股票降至一定点位或安然的债券跌至投资级以下时,安然必须立即无条件地偿还SPE的债务的约束性条款,一般要求安然以发行新股的方式支付; (5SPE投资与安然建立一家合资公司,并占有50%的权益; (6为取得合资公司的另外50%的权益,安然将其资产(如子公司的股权或发电厂等,很多是经营不好、负债累累的海外投资项目与SPE的50%权益进行置换(这实质上是典型的关联交易,单是其资产的评估作价就有很大的暗箱操作的可能。此外,置换给SPE的相应资产由已被安然完全控股的合资公司管理。这样,安然就达到了表外融资且掌握已出售资产的控制权的双重目的。

(7通过上述运作,安然就可以利用SPE通过发行债券筹集以投资合资公司的资金来偿还债务或进行新兴业务的扩张,调整和优化自身的资产结构。

通过运作SPE ,当任何季度的利润达不到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时,安然总可以通过增减项目资产的出售来达到或超过预期利润额。

2001年3月5日,《财富》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安然股价是否高估?》的文章,首次指出安然的财务有“黑箱”。从此安然的黑洞被媒体一个个揭开,尽管这期间安然的高层不断否认自己的财务问题,但毕竟“纸是包不住火的”,随着安然股票价格的一路狂跌,2001年12月2日,安然正式向法庭申请破产。

要求: 1. 安然公司破产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2.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目的是什么? 2.应在公司内部建立起怎样的内部控制机制? 3.如果在上市公司内部建立起一个独立于管理层的审计委员会,直接对股东大会负责,对公司财务有独立解释权,能防范安然的倒闭吗? 4.如何看待证券公司研究部门的独立性?

第三篇: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

来源:中国破产法网 作者:佚名 日期:08-10-17 安然公司(ENRON)是美国能源业巨头,成立于1985年,总部设在得克萨斯州的休斯顿。该公司曾经不仅是全美最大的电力和天然气销售和交易商,而且也提供各种能源产品、宽频服务,以及金融和风险管理服务,拥有近七百亿美元资产,经营据点横布全世界。拥有两万五千英里位在美国的天然气管线,范围从德州跨及加州、中西部和佛罗里达州;电力工厂则遍及印度、加勒比亚、拉丁美洲、大陆、土耳其、义大利及波兰;一万八千英里宽频光纤网路除了铺设在美国各大城市,还遍及欧洲及东京。 每年经营收入超过千亿美元(2001年前9个月的经营收入就达到1396.9亿美元),全球员工逾2万人,属于当之无愧的能源巨人。

安然公司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交易代码:ENE),在2001年10月15日之前,安然公司普通股的52周最高价是84.88美元每股,最低价也有25美元/股。在“9.11”之后,虽然美国股市一度大幅下跌,但因为安然公司是大型能源公司,属于投资者心目中风险较小的防御型股票,在“9.11”后安然公司的股价不仅没有受到大盘的拖累,相反却从每股25美元左右低位一路走高,到2001年10月中上旬每股35到40美元左右的水平。因此,在安然事件发生之前,安然公司非但没有象大多数公司那样受到“9.11”影响,而且属于少数能够逆市上扬,受到投资

者青睐的避险类股票。

但是,安然公司事件的发生使得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2001年10月16日股市收盘之后,安然公司发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虽然该季度的经营收入较上一年第三季度增长了59%,达到了476亿美元,但是令投资者大跌眼镜的是,安然公司居然一次性冲销了高达10.1亿美元的税后投资坏帐,这笔巨额的坏帐冲销不仅抵销了安然公司在该季度的所有经营盈利,而且造成了6.18亿美元的净损失(折合0.84美元/股)。更令投资者震惊的是,在这笔坏帐冲销中有3500万美元是由安然公司与两家名为“LJM CAYMAN LP”和“LJM2 CO-INVESTMENT LP”的有限合伙(下称“LJM合伙”)之间的套期交易所造成的,而这两家LJM合伙直到今年7月一直是由安然公司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法斯特(Andrew S. Fastow)所经营和控制的。在稍后举行的与证券分析师讨论季度财务报告的电话会议上,面对证券分析师们的质询,安然公司又进一步承认,由于法斯特先生的LJM合伙所投资的一家结构融资实体与安然公司之间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交易,公司回购了5500万普通股股票,因此股东权益减少了1

2亿美元。

2001年10月17日,美国证监会致函安然公司,开始就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问题进行非正式的查询。10月18日,《华尔街日报》获得了一份由法斯特先生作为一般合伙人签署的LJM合伙内部财务文件,并据此在头版刊登独家文章,披露法斯特先生所经营和控制的LJM合伙在2000年实现的利润超过700万美元,资本权益增长约400万美元。LJM合伙的主要业务就是与安然公司进行各种涉及安然公司公司资产和股票的复杂套期交易,法斯特先生和其它几家投资人(包括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通用电子资本公司等)在1999年12月创办LJM合伙时最初投资不到300万美元。同日,安然公司董事会召开紧急会议,就美国证监会的查询进行讨论。

2001年10月22日,安然公司向投资者公开承认,美国证监会已经和安然公司进行了接触,开始着手调查安然公司所存在的关联交易问题,特别是安然公司与安然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法斯特先生所经营和控制的LJM合伙之间的关联交易。安然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先生(Kenneth Lay)宣布,安然公司将全力配合证监会的调查以尽快消除投资者对关联交易问题的疑虑。消息发布之后,安然公司股价应声下挫20%,当天损失近40亿美元的市值。

2001年10月23日,安然公司的财务主任承认公司将出售一部分资产并有可能被迫发行股票。安然公司所控制的一系列投资工具向投资者出售了约33亿美元的商业票据,如果这些投资工具出现坏帐,这些票据将在未来20个月内陆续到期。尽管安然公司目前相信自己有能力偿还价值这些商业票据,但并不能完全排除届时需要发行额外的股票来筹集资金的可能性。 2001年10月24日,安然公司的股价又下跌了17%,跌到16.41美元/股,一周以来股价已经下跌超过50%。在当天股市收盘之后,安然公司宣布首席财务官易人,接替法斯特先生的是年仅40岁的工业市场部主管麦克马洪先生(Jeffrey McMahon)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先生依然坚持法斯特先生并无过错,但他承认撤换首席财务官为了重建投资者和金融界对安然公司的信

心。

2001年10月25日,安然公司动用了约30亿美元银行信用额度,以提高公司的财务水平和增强流动性。据称安然公司将用其中一部分来回购价值18.5亿美元的短期商业票据。同时,信用评级机构也就安然公司事件做出反映,FITCH宣布将重新评估安然公司的信用等级并有可能做出降级决定,而标准普尔则宣布将安然公司的信用前景从“稳定”调低至“负面”。对安然公司来说,一旦信用等级降到可投资级别以下,会立即造成数十亿美元债务提前到期。 2001年10月28日,安然公司的发言人承认公司正在与银行进行接触,寻求获得10到20亿美元的额外信用额度支持。10月29日,穆迪(MOODY‘S)宣布将安然公司的长期债信等级降低一级(从“Baa1”降至“Baa2”),并且表示不排除进一步的降级。同时,有消息称美国证监会已经将对安然公司的调查从其在德克萨斯州的地区办公室移交到华盛顿总部进行。在双重坏消息的打击下,安然公司的股票当天又下跌超过10%,跌破了14美元/股。

2001年10月30日,随着安然公司股价下跌到近几年的最低水平,市场上开始有传言安然公司可能会成为被并购的对象,传言中的潜在买主包括通用电子、亿万富豪巴菲特和壳牌石油等。10月31日,安然公司承认美国证监会已经决定将对安然公司的调查升级为正式调查,这意味着证监会的执行部将组建一个五人调查委员会而且在调查中可以使用正式的传讯权。安然公司同时宣布任命德克萨斯大学法学院院长鲍尔斯教授为安然公司公司董事会成员,并且负责领导董事会下一个四人特别委员会对关联交易等问题进行内部调查。当日安然公司股价在连续第十天下跌后

首次反弹,涨幅超过20%。

2001年11月1日,安然公司宣布,JP摩根和花旗银行已经承诺提供1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安然公司将用其中2.5亿美元来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余下的7.5亿美元将用于提高公司的短期流动性。不过为了获得这笔信贷承诺,安然公司需要将其最优良的资产之一的天然气管道作为抵押。尽管如此,标准普尔还是宣布将安然公司的长期债信等级从“BBB+”调低到“BBB” ,将短期债

信等级从“A-2” 调低到“A-3” 。

2001年11月4日,又一起可能存在问题的关联交易被媒体曝光:安然公司在2001年3月时曾经向一家名为Chewco Investment 的有限合伙(“Chewco合伙”) 支付了3500万美元。据称安然公司支付这笔款项是为了进行一系列极其复杂的衍生交易,而通过这些交易使得安然公司可以在过去3年中把数亿美元的债务不列入其资产负债表。经营和控制这家Chewco合伙的考佩先生(Michael Kopper) ,在2001年7月离开安然公司之前任北美业务部的主管,而且他曾经和前首席财务官法斯特先生一起创办和经营LJM合伙。

2001年11月5日,FITCH宣布将安然公司的债信等级从“BBB+”降至“BBB-”,离垃圾债券的等级只有一步之遥。随着其财务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安然公司开始与私人投资机构和同行业的能源交易公司进行接触,以寻求至少20亿美元的注资。据称,包括壳牌石油、迪奈基电力公司(DYNEGY)和杜克能源等几家同业竞争对手可能会有兴趣对安然公司进行注资甚至收购。 2001年11月6日,安然公司的前任首席执行官斯科林先生被传讯到美国证监会作证。有消息称安然公司准备终止其在亚洲的所有宽频业务,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业务重整。另外有报道称安然公司的核心业务--能源交易已经受到此次事件的相当影响,市场份额开始下降。当天安

然公司的股价跌破10美元。

2001年11月7日,标准普尔宣布将安然公司信托的商业票据信用等级从“BBB+”降级到“BBB”,而且持“负面观望”。在此消息打击下,安然公司的股价大幅下降27%,盘中一度跌至7美元/股,是1991年5月以来的最低价。不过,安然公司的股价在下午曾短暂地有所回升,因为《华尔街日报》和CNBC都报道了安然公司正在和迪奈基公司开始讨论由迪奈基公司向安然公司注资20亿美元或者由迪奈基并购安然公司的可能性。

2001年11月8日,安然公司在向美国证监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承认自己在过去三年中的财务报告多有不实之处,从1997年到2001年第三季度的所有财务报告都需要重做。根据初步的重新计算结果,从1997年到2000年,安然公司的实际盈利比原先的数目减少了5.86亿美元(20%),而实际债务上升了6.28亿美元(6%),而股东权益实际上减少了22亿美元(19%)而非安然公司在10月16日所宣布的12亿美元。安然公司在这份报告中同时宣布解雇公司财务主任和公司北美业务的首席法律顾问。另外,安然公司和迪奈基公司也承认两家公司正在就合并进行磋商。据《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的消息来源称,如果双方达成协议,迪奈基公司将通过价值70到80亿美元的股票互换来并购安然公司,而且迪奈基公司的最大股东ChevronTexaco公司将进行注资以避免安然公司倒闭。当日安然公司股价收盘于8.41美元/股,正好差不多是其52周最

高价的十分之一。

2001年11月9日,穆迪再次宣布将安然公司的债信等级调降一级,距垃圾债券的等级只有一步之遥,不过当天市场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安然公司和迪奈基之间的并购谈判,当日安然公司的收盘价较前一天上涨22美分,收于8.63美元。在股市收盘之后,迪奈基正式宣布已经与安然公司达成协议,由迪奈基通过价值约70亿美元的股票互换来并购安然公司,而迪奈基公司的最大股东ChevronTexaco公司将即时向安然公司注资15亿美元,并在并购完成时再向安然公司注资10亿美元。如果此项并购能够通过司法部的反垄断审批,并购后的新公司将成为全美最大的

能源交易商。

2001年11月20日,安然公司承认其核心业务--能源交易受到此次事件的冲击,第四季度的盈利很可能出现大幅下滑。随后几天安然公司的股价一路下滑,从每股6-7美元下跌到

4美元左右。

2001年11月28日上午,考虑到产生安然公司90%盈利的核心业务--能源交易出现下降,以及安然公司所面临的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法律责任,标准普尔宣布将安然公司的长期债信等级从“BBB-”降至“B-”的垃圾债券等级。安然公司的股价应声下跌超过70%,跌到1.20美元/股。11月28日下午,迪奈基公司宣布中止与安然公司的并购协议,因为标准普尔对安然公司降级构成迪奈基与安然公司的并购协议中所规定的具有“重大负面影响”(MaterialAdverseEffect)的事件。安然公司随后宣布关闭除核心业务以外的其他所有业务,以便尽量减少开支,保持手中的现金持有量。结果当天安然公司的股票收盘于0.65美元/股,当

天跌幅超过85%。

这样,从2001年10月16日开始,安然公司的股价几乎象自由落体一样下跌,跌幅超过70%,几乎将安然公司在整个90年代的增长彻底抹去。

评论

在安然黔驴技穷之前,助纣为虐的机构中遭人诟病最多的当属安达信公司。在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叨陪末座的安达信,在能源领域审计中可谓一枝独秀。在未替安然公司验账之前,安达信便已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开拓经年,维系了一大批客户。攀上安然这一高枝后,安达信更是效尽鞍前马后之劳,在休斯敦的100多名安达信员工对安然几乎是有求必应,要知道,安达信每年要从安然身上赚取5000万美元以上的审计及咨询服务费,而且安达信还要用安然这块牌子去敲别人的门、去套更多的狼。

安达信不仅涉嫌违反财务准则做假账,更严重的是其雇员毁坏了部分有关安然公司的重要材料,其中包括电脑文件、书信、审计报告、存档文件等。美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特纳指出:“我无法想象审计师毁坏资料。这使人怀疑他们是否已构成犯罪或故意妨碍司法调查。”安达信欲盖弥彰的拙劣行径引得天怨人怒,公司高层也不得不过河拆桥、挥泪斩马谡。1月15日,安达信公司休斯敦首席合伙人大卫·邓肯除名,指责他对销毁有关安然公司的数千封电子邮件和其它文件负有责任。安达信首席执行官约瑟夫· 贝拉尔迪诺指出:“这是一个痛苦的决定,但这是必须要做的正确的事情。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维持公司整体的信心。”安达信和安然公司总部人士是否在毁灭文件中上下其手,至今仍是一团迷雾。邓肯的律师目前拒绝回答问题。

第四篇: “安然破产”挑战公司财务经营理念

[摘要]安然公司破产的教训可以归纳为投资者轻信、制度失灵、过度负债、投资分散化、财务账目混乱等。安然事件是我们理性分析美国公司制度建设、财务管理、投资战略、经营理念的典型案例,对于我们致力于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竞争力诸多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字]控制董事会;现金导向;集团化经营

安然(Enron)公司令人瞠目的终结了,由此引发的问题。带给我们的思考应该是刚刚开始。人们有必要对美国公司制度、会计制度、证监会、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媒体在美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公众的责任重新审视与思考。本文仅就安然破产给公司内部财务经营、决策管理理念带来的反思发表看法。

一、治理结构:董事会控制还是控制董事会?

安然破产的罪魁祸首当属该公司的管理层,包括董事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有道是: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需要制度来规范。美国公司坚持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这一基本模式。董事会是监督公司经理及财务报告过程的主体,集最高决策机构与监督机构于一身。而且这一结构中,CEO(首席执行官)个人处于一种对公司的支配地位。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机理,主要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前提:①由于股权分散,个体法人持股比例较小,而且在资本结构中负债率也较低,债权人能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基于谨慎行事义务和诚信义务,董事们会强调维护股东权益,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②股东寄希望于资本市场的完美无缺和长期稳定,能够利用对称信息,可以通过“用脚投票”表达自己的不满或实现

自己的权力;③董事会由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共同组成,并设置多个委员会,独立董事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进行有效的监控。

但是,安然公司董事会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安然的高层对于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问题非常了解,但长期以来熟视无睹甚至有意隐瞒;包括首席执行官斯基林在内的许多董事会成员一方面不断宣称安然的股票会不断走高,一方面却在秘密抛售公司股票,而按照美国法律规定,公司董事会成员非经证监会批准,不能买卖本公司股票;至于独立董事,要么正在与安然进行交易,要么供职于安然支持的非盈利机构,对安然的种种劣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了2001年第二季度,公司突然亏损,而且亏损额巨大,一直隐藏在安然背后的合伙公司开始露出水面,经过调查,这些合伙公司大多被安然高层官员所控制,并从中牟取私利,他们面临的指控包括疏于职守、虚报账目、误导投资人以及牟取私利等。

在安然破产事件中,损失最惨重的当属投资者,尤其是仍然掌握大量安然股票的普通投资者。按照美国法律,在申请破产保护之后,安然的资产将优先缴纳税款、偿还银行借款、发放员工薪资等,价值已经趋零的公司再经这么一折腾,普通投资者肯定是血本无归。在此事件中,安然的客户和债权人也不可能幸免于难。据统计,在安然破产案中,杜克(Duke)集团损失了1亿美元,在财团中,损失比较惨重的是J.P摩根和花旗集团。仅J.P摩根对安然的无担保贷款就高达5亿美元,安然的债主还包括德意志银行、日本三家大银行等。不少退休基金也损失几十亿美元,多家与安然有牵连的银行的信用评级大跌。

坦率地说,美国的资本市场是最为成熟的市场,安然的问题暴露出美国公司治理赖以存在的假设前提遭到破坏:①美国公司对董事的勤勉、诚信等道德约束受到极大挑战,将“谨慎”、“诚信”作为公司经营的惟一原则是不可取的。惟有健全的制度才能消除“道德约束”的不足,有效消除“信任”可能带来的消

极后果;②信息不对称仍然是美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的顽症;③美国公司治理模式存在缺陷:治理结构中股东监督苍白、外部市场体系对董事的监管脆弱与滞后。试图在公司内部寻求制衡各相关利益主体权责利机制,并强化对董事会的监控成为美国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的焦点。

二、公司实力与价值:收入、利润标准还是现金标准?

《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企业排序历来被全球公认为是世界各公司实力强弱状况的一个晴雨表。这个排序看来受到挑战,首先这个排序的依据是截至某年某月某日的会计统计数据;其次它利用单一经济指标,如营业额、利润、资产总额、成长性等指标。2000年安然总收入高达1000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中的第七。过去10年来,它一直是美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在其最辉煌的年代,掌控着美国20%的电能、天然气交易。安然在整个航运业衍生出来的能源市场上约占1/2的市场份额。而就是这样的公司似乎瞬间从顶峰坠落,这种现象也决不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此,我们除了要剖析这些“巨人公司”坠落自身原因外,还要反思《财富》所采用的排队方法的弊病。可以肯定地说,《财富》所列示的500“强”充其量是500“大”。“强”和“大”决不能同日而语,因为“强”是一个综合性的结论,它不可以仅仅用某一财务统计指标简单排列。另外,由于单一指标的局限性,企业对《财富》500强中排列名次的追求会异化公司的决策,极易导致公司“虚胖”,而经不起市场的风吹雨打。这一点对于把挤入“500强”作为战略目标的中国公司来说,切莫忽视这种战略的潜在风险。

安然等一大批“巨星”的坠落都是从“巨额收入、利润”开始的。做“假账”肯定要受制裁。但是有些帐务处理按理不能归为“假账”之列,比如,安然的大多数业务是基于“未来市场”的合同,虽然签订的合同收入将计入公司现时财务报表,但在合同履行之前并不能给安然带来任何现金,合同签订得越多,账面

数字和实际现金收入之间的差距就越大。这就让我们必须思考相关的一个问题:我们的价值导向、经营标杆是否过分依赖账面利润指标了。安然倒闭再一次提醒我们:以历史信息和单一会计盈利数字为重心的财务报告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显现。由于经营业务的不确定性和金融工具的多元化,在现有的会计原则下,账面利润的人为可控性因素实在太多,职业判断的空间很大。何况安然还有不少虚假收入和利润。我们不得不怀疑虚假收入、虚假利润的频繁出现与收入、利润导向的相关性。为此应该淡化利润性指标对公司价值判断的影响,大力提倡“经营性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指标。无论是信息披露,还是投资者决策都要大力强化“现金至尊(CASH IS KING)”理念。这一点在财务理念上要明确的是:投资者投资的是一个公司的未来,而不是现在,更不是过去;公司内含价值的基本决策变量决不是账面盈余,而是公司未来获取自由现金流量的规模和速度。看来财务理念在价值导向、信息披露上运用的迟缓是一种客观事实。价值导向的失误或偏差必然出现无效运用资源以及各种寻租行为。可以说缺乏现金支撑的账面收入、会计利润是“劣质商品”,而通过虚假记录出现的收入、盈余是“假冒商品”。无论是“劣质”还是“假冒”都不能提升公司价值,而且资本市场上的“劣质、假冒”比商品市场的“劣质、假冒”更应该受到关注和谴责,受到的惩罚也应该是毁灭性的。公司实实在在的获取现金能力是价值评价的基础,也是资本风险回报的前提。笔者的观点是“现金导向”会极大抑制“利润操纵”问题,也使公司决策层、经营者着力为股东、社会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

三、投资战略定位:专业化还是多元化?

安然在投资领域、战略发展上定位于“分散化”。其首席执行官(CEO)杰夫瑞·斯基林曾认为,随着企业业务的重新整合、自由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介费用的进一步降低,传统型企业那种综合集成的模式将被迅速瓦解,公司的战略定位决不是要做资产庞大的传统能源公司,相反,是要成为世界各个商品市

场推广“分散化”的先锋。安然这种分散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产业与产品领域的分散。为了保住其自封的“世界领先公司”地位,其业务不断扩张,不仅包括传统的天然气和电力业务,还包括风力、水力、投资、木材、煤、化学药品、广告、纸业、木材和保险等等,经营的产品超过了1500种,该公司在美国控制着长达32000英里的煤气输送管道,并且提供有关能源输送的咨询、建筑工程等服务。2000年宽带业务盛极一时,安然又投资了宽带业务。二是经营在地域上遍及全球,它拥有2.5万英里长的天然气输送管道,从美国得克萨斯通到佛罗里达、中西部各州以及加利福尼亚。在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波多黎各和委内瑞拉也拥有输送管道;安然的电厂遍布大半个世界,在拉美、加勒比许多国家以及印度、中国、土耳其、意大利和波兰独资或合资经营电厂;安然也是电信业的巨擎,光缆长达1.8万英里,向美国大部分城市、欧洲一些城市以及日本东京提供宽带和电信服务。

安然公司分散投资经营战略,在经营范围、投资领域不断盲目扩张,不断涉足对自己而言是陌生的领域,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或“亮了东方还要亮西方”的经营理念导致的结果是,不仅没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各行业竞争局面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尤其是不相关多元化的盲目扩大不仅带来管理成本的提高、资金分散,也将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分散化、多元化决不是企业风险“防火墙”,恰好是风险的“导火线”。换言之,专业化经营、致力于培植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公司战略、投资安排的惟一正确的选择。

四、公司决策:集权体制还是分权体制?

集权体制与分权体制是现代公司管理中最大“盲点”,“一统就死,一放就乱”似乎成为决策体制选择的两种必然结果。但是这两种结果在现实中绝对有轻重之别。“创新想法的可行性不应由管理层来决定”曾经是安然董事会一条重要的经验。安然金

融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曾经说过:“共同远大抱负的集体领导意味着,我无须老是去过问每个下属有多少工作,也无须总要告诉他们应该做些什么。可以让我解脱出来思考下一次挑战和下一个领域的问题。”外界多少人曾对安然公司内部决策权最大限度的下放大加赞赏。现在看来,经验恰好变成了教训:在分权体制下,拿着“奶酪”的人很多时候不是外部人,而是自己的部下或子公司。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一个公司好比一个球场,领队、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必须分工明确,不能越位。一个公司包括集团公司也必须清晰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监督层的各自的权限和责任。在这个基础上决策权尤其是财务、战略安排的决策权和控制权是不宜放权的,决策权的下放必然导致诸侯现象、控制失灵,决策权上的集中体制是公司制度下的理性选择。

五、集团化经营:是“利益纽带”还是“多米诺骨牌”?

从理论上分析,集团经营区别于非集团经营的最大特点是:业务上的关联交易和财务上的“金字塔”型财务结构。这些特点有利于实现集团的规模经营,增进成员企业的“团队作业”,降低营业成本和总体税负:“金字塔”层层连锁控股使其可依据同样的股权资本、不动产等取得不同的借款,从而对其控制的资产和收益发挥很大的杠杆作用,并因有限责任制度决定了任何单一子公司的财务危机都难以对控股集团造成致命的打击。但是我们决不能低估集团化经营取得效率的条件和由此潜在的巨大风险。从财务杠杆的角度看,只有控股公司多层控股并能够利用负债融资,控股公司才能得到高的期望回报率,同时也承担了很高的财务风险。所以控股集团在业务上的关联交易和财务上的高财务杠杆是“既能载舟也能覆舟”的。

安然公司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式关联企业集团,共包括了3000多家关联企业。通过这些关联企业的“对倒”交易创造

了神奇的收入和利润。由于安然子公司之间繁杂的关联交易使他们“紧密连接”,其突然陨落必然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安然总部4000名雇员失业,分布在北美、南美、欧洲、亚洲的子公司也纷纷倒闭,在短时间里出现“多米诺骨牌”现象。其破产前的资产规模为498亿美元,并有312亿的沉重债务,过度膨胀的快速发展使其无法应对经济环境的逆转,导致经营运作状况的恶化,以破产结束企业。

从这方面分析,安然破产是控股集团的经营风险(过渡膨胀的资产规模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杠杆)、财务风险(其负债规模过于庞大,债务结构也异常错综复杂,极大地提高了财务杠杆)和管理风险(数量繁多的子公司、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使集团的账目不清、监控失灵)的综合结果。这种综合结果使控股集团公司的总风险一旦市场稍有波动就必然迅速放大。安然事件告诫人们: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环境决定着公司的风险,而且无论何时财务体制也绝不容许有丝毫漏洞。

六、财务的首要功能:是确保稳健经营还是大胆财务创新?

有人说美国文化是善于创新的文化。安然的财务以创新为主体特色,它最主要的创新成就来自于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创造性运用。安然不仅使用了期权、期货等,也使用了最复杂的金融工具和其他资产负债表表外融资。根据现行规则,提供融资的公司可以保持这些资产和负债不进入公司财务报表,尽管这些资产和负债包含了大部分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安然是能源交易这项新的金融业务的创造者和最大使用者,该种生意是建构在信用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能源供应者及消费者以安然为媒介达成合约,承诺在几个月或几年之后履行合约义务。安然利用这种“中间人”的身份,经营业绩迅速上升。另外,安然还是大胆推行资产证券化的高手,即通过某种信托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将一系列不动产打包抵押对外发行流通性证券或债券,使不动产“流动”起来。从理论上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源于规避风

险,事实上它们经常是制造风险的“罪魁祸首”。即使在美国,驾驭衍生金融工具的能力还是有限的,这种工具“不好玩”。

安然的财务不仅是不断“创新”的,也是特别激进的,具体体现在这些年来公司的业务发展速度不是以“百分数”增长的,而是以“倍数”高速增进,而且这种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大借债。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安然的债务额与日俱增。安然公布的债务超过310亿美元,另外还有数十亿尚未报告的账外债务。据报道,这次“出事”的导火线是有30亿美元的到期债务,而安然手中拿不出现金担保,无法得到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的支援,又没有公司愿资助安然渡过危机。

看来,稳健经营是公司经营永恒不变的法则,财务创新和高风险金融工具的运用必须以一定的现金能力作后盾,并牢记“有理、有利、有节”。公司的负债规模一定要由其自有资本、还款可能性和提供的担保决定。恰当的决择、处理债务问题是公司财务的首要责任。正如《财富》杂志最近指出,如果投资者不能从安然破产案的一团乱麻中汲取其他教训,其中一条必须谨记在心:不管华尔街多么宠爱某家公司,如果这家公司不能正确的处理自己的债务问题,那必然走向失败。

小结:正如美国9.11事件是恐怖主义对全人类生存权力的挑衅。安然破产、安达信面临诉讼是全球经济发展和整个会计职业的悲剧。我们应该也必须做的是理性提炼悲剧发生的缘由、认真梳理本案中的启示。平心而论,安然事件决不能动摇我们的基本判断:美国的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还是比较成熟的。综合全文观点,在全球化、国际化的浪潮中,任何一种模式下的公司治理、战略决策、组织结构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第五篇:安然破产对中国的警示

2001年年底,美国能源业巨头安然公司?穴ENRON?雪虚报近6亿美元的盈余和掩盖10亿多美元的巨额债务的问题暴露出来。12月2日,安然公司根据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规定,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宗的公司破产案记录。

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该公司拥有资产498亿美元,雇员达2万多人,其业务遍布欧洲、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它还从事纸浆、纸张、塑料、金属交易以及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金融和风险管理服务。

安然公司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交易商和最大的电力交易商,鼎盛时期其年收入达1000亿美元,在美国公司500强中名列第七。其股价最高达到每股90美元,市价约700亿美元。

安然发明了一套复杂的财务系统,使得华尔街的专家们也难以了解,但由于其股票增值,收获丰厚,便没人去深究,素以严管闻名的美国证监会也几乎没有察觉。

安然通过由自己人掌握的合伙企业,降低其财务中的负债额,欺骗公众。安然管理层上述的做法已经违反了他们承诺遵守的价值公理,没有内心对价值公理的谦卑,就会放纵个人对权谋和地位的迷恋,以为可以靠高超的骗术或权术来创造奇迹,结果便是自我毁灭。

我们正在进入以WTO规则为标志的国际化平台,这不仅是一个国际化的经营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国际化的管理平台。加入WTO将是中国企业家依赖权力管理企业的终结,同时也是依靠制度和发掘智力管理企业的开始。这个平台对那些习惯权谋,习惯制造概念在股市或市场创造奇迹,习惯自己是绝对权威的中国企业家来说,安然的倒下可以说是一个提醒。

为什么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对权术比对管理更热衷?原因是由于我们大部分身居管理位置的领导者,是从行政权力的机制下选拔出来的,规则含糊的权力选拔必然会赋予双方太多的权术思想。从文化层面上讲,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缺乏一种建立在逻辑分析基础上的管理思维,这才是对目前中国企业家内在素质的最大制约。

管理是一种对事物运行规律把握的技术,而权术是对人际关系进行把握的技巧。管理无疑需要某种权术来增加综合协调能力,但权术却会将企业运行变成个人利益的游戏。管理的出发点是事的顺序,而权术的出发点是人的服从。

安然是美国那样一个制度严密的环境中的“英雄”,安然的倒下其实是正常的,而中国无数的“安然”是在制度不够严密的环境中造就的,由于制度完善需要时间和过程,问题可能一时还未暴露,但可以肯定我们一定会从安然的倒下中获得很多启示。

随着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调查的不断深入,带给世人越来越多的警示和思考,曾被市场奉若神明的信用评级行业也受到了质疑。这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信用评级事业来说是福还是祸?

动荡的市场经济中,投资者需要一个理性的标尺,来判断投资的风险有多大。信用评级机构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规避风险的参考值。大的信用评级机构一个业务声明,就可以引发股市地震,让评估对象遭受重大损失,经营突陷困境。众多的投资者如此依赖信用评级,以至于把自己对未来的判断权、决定权放心彻底地交给别人,这实在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安然公司破产案中,标准普尔和穆迪两家信用评级机构被怀疑,是由于他们在安然公司提出破产保护申请前不久还对其保持着较好的信用评价。这也许怨不得标准普尔和穆迪,因为他们是依据安然公司公开发布的资料对它做出评价的,而法律规定,发布者对这些资料的准确性承担法律责任。如果企业公布的信息资料本身就是虚假的,信用评级除了误导投资外,还有什么价值呢?

近年来,接二连三的上市公司丑闻,使我国企业以及为他们进行财务审计的会计机构信誉一落千丈,投资者普遍感到迷惘。这对新兴的国内信用评级行业来说是个大好机会,可能会有更多的投资者把信赖的目光投向有限的几家信用评级机构,至少,人们相信这些机构分析更全面,判断更专业。

同时,投资者也应当认识到,信用评级不是保险箱,而只是给投资提供了一个参考值,风险最终还是要投资者承担的。弄清这个基本道理,投资就会多一分理性。(德 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安全质监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安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热门文章

安然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