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的新格言

2022-07-02

第一篇:奥林匹克的新格言

奥林匹克格言[定稿]

奥林匹克格言

奥林匹克格言 基本介绍

“更快、更高、更强。”这一格言是亨利·马丁·迪东提出的。迪东是顾拜旦的好友。1891年他在巴黎创办了一所体育学校。1895年他把上述格言作为该校的校训。顾拜旦对此非常赞赏,也得到当时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的称道。以后经顾拜旦提议,并在1913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批准,将上述格言正式写入《奥林匹克宪章》 。 1920年在第6次国际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又通过了把“更快、更高、更强”作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徽构成部分的决定,这一格言便正式成为奥林匹克标志的一部分。 内涵

“更快、更高、更强”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敢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在比赛场上,面对强手,发扬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对自己则是永不满足,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实现新的目标,达到新的境界。对自然要敢于征服,克服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限制,挣脱自然对我们的束缚而取得更大的自由。

顾拜旦本人在推崇“更快、更高、更强”的同时,又大力主张把“团结、和平、进步”作为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最根本的目标。“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现今已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以及世界体坛的宗旨,而_日还成了全人类所需要、向往和追求的共同目标。 信念

“参与比取胜更重要”是奥林匹克运动广为流传的名言,是奥林匹克的信念。这是顾拜旦于1908年7月24日,在伦敦举行第4届奥运会期间英国政府所举行的招待宴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所引用在圣保罗组织的运动员颁发仪式上宾夕法尼亚主教的一段话:“对奥林匹克运动会来说,参与比取胜更重要。”顾拜旦引用了这句话后还作了精辟的解释:“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牛,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这是我们国际奥委会的指导思想。

“参与”的可贵之处在于“参与者”有着高尚的品质、真诚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理想的追求,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名次和奖牌。在参与中,运动员们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和超越他人,才能在更快、更高、更强之中寻找自我,实现自我。所以“参与”意识正是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绝大多数运动员参加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支柱。

正是由于“参与”意识和“参与”精神所起的作用,奥林匹克运动才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其意义才能大大超出竞技体育的范围。奥运会正是因为有众多得不到奖牌或名次的国家、地区的许多运动员的参加,才推动了奥林匹克自身的成长和壮大,而且通过各国运动员的友谊和交往,对全世界的和平以及全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历史进程

为一届奥运会提出口号的做法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并不普遍。“在历史中扮演你的角色(PlayaPartinHistory)”是组织者为鼓励当地居民而在宣传活动中使用的口号。这些宣传活动因缺乏系统的组织、主动推介意识不足而效果一般。不过,从这届奥运会开始,口号作为一届奥运会重要的标志性核心内容,越来越受到国际奥委会和举办城市的重视。 巴塞罗那奥运会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是世界奥林匹克大家庭空前的一次团聚——在经历了美苏互相抵制的莫斯科奥运会和洛杉矶奥运会,以及被朝鲜抵制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后,现代奥运会终于在多年低潮之后迎来了一次大团聚。巴塞罗那奥运会响亮地喊出了“永远的朋友”这一口号,不仅强调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友谊与和平的永恒主题,表达了全世界人民所共同的期盼与心声,更试图以此来赋予巴塞罗那奥运会荣耀的历史地位。

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分享奥林匹克精神”这一口号是由悉尼在1992年提出的。当时,悉尼正在申办2000年悉尼奥运会落幕。令人叹服的是,“分享奥林匹克精神”从悉尼申奥开始就几乎成了悉尼奥运的精神领袖,它启发和感召了悉尼奥运会的视觉设计、形象推广等一系列活动,为悉尼奥运会整体形象的塑造做出了巨大贡献。 盐湖城奥运会

1995年,美国盐湖城获得了2002年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但盐湖城随即陷入了不尽的申办丑闻之中。在其组委会主席因此而去职之后,新上任的盐湖城奥组委主席认为,盐湖城冬奥会迫切需要重新树立和端正自己的公共形象。“点燃心中之火”(LighttheFirewithin)的口号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走上了舞台,“圣火”是正义与纯洁的象征,而燃烧在内心的“圣火”当然也就暗喻了这届冬奥会正义的内在心灵。 《点燃心中之火》还被谱写成这届奥运会的会歌,并作为一个设计理念成为其开幕式的主题。

“点燃心中之火”是现代奥林匹克历史中一个非常成功的口号案例:这个口号不仅含义深刻,饱含激情,感人至深,而且提供了极强的视觉表现力,为各项奥运实务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并对树立赛会的公共形象贡献良多。“点燃心中之火”被国际奥委会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一句奥运口号。 雅典奥运会

在2004年举办的雅典奥运会上,希腊人热情而自豪地喊出了“欢迎回家”(Welcome Home)的口号。这其中不仅包含了雅典奥运会对全球奥林匹克大家庭所有成员最诚挚、最热烈的欢迎盛情,更充分表达了希腊作为奥林匹克发祥地对奥运会重归故里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老格言

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不仅只是指运动成绩,它有更深的含义,它希望运动员有更高的境界,有勇往直前、不断进击的精神。此外还有把“体育就是和平”、“重要的不是胜利,是参加!”作为格言的。第六次国际奥林匹克代表大会又通过把“更快!更高!更强!”口号作为国际奥委会会徽的构成部分。 奥林匹克旗帜 国际奥委会有自己的会旗。旗为白底无边中央有五个相互套连的圆环,即我们听说的奥林匹克环,环的颜色从左至右为天蓝、黄、黑、绿、红(也可用单色绘制),系顾拜旦以它们能概括会员国国旗的颜色而选定,但以后对这五种颜色又有其他解释。1979年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评论》(第四十期)强调,会旗和五环旗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国际奥委会会旗系1913年根据顾拜旦的构思而设计制作的。1914年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0周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首次升起。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时,比利时国家奥委会绣了同样一面锦旗在当届奥运会上升起,会后比利时将它赠给了国际奥委会并成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会旗。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都有会旗交接仪式。由上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代表将旗交给国际奥委会主席,主席再将旗递交当届主办城市的市长,然后将旗帜保存在市府大楼四年再送交下届主办城市。当届奥运会升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主体场上空的旗帜都是一面代用品。 冬季奥运会奥林匹克会旗,是1952年挪威奥斯陆市赠送的,交接仪式等都与夏季奥运会相同。 根据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五环”是奥林匹克的象征,是国际奥委会的专用标志,未经国际奥委会许可,任何团体或个人不得将其用于广告或其他商业性活动。国际奥委会之所以向各国奥委会提出这项要求,主要是为了保护奥林匹克运动的纯洁性,避免奥林匹克标志被滥用和商品化。1986年8月,中国奥委会就此发出通告,通告中提到,国际奥委会要求各国奥委会为保护奥林匹克标志采取必要的措施,解释了奥林匹克标志除“奥林匹克五环外”,还包括奥运会会标、吉祥物图案和各国奥委会会徽。 新格言

罗格上任伊始,就提出了奥林匹克新格言:“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 “更干净”体现了人类弘扬体育道德规范的坚定信念和维护奥林匹克运动的公平竞争的决心;

“更人性”是对至高无上的人性理想的执着追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将得到完美的体现和高扬;

“更团结”是人类对奥林匹克和平理想的深切呼唤,寄予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在新世纪以更加空前的团结去推动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

奥林匹克新格言代表新世纪奥林匹克运动以人为本,公平竞争和文明、团结、进步的前进

方向,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格言的灵魂。

公平竞争,诚信为本

“三公”原则:奥林匹克精神的基石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为“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它让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信服地站在五环旗下。

口号是“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据了解,为一届奥运会提出口号的做法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并不普遍。“在历史中扮演你的角色(PlayaPartinHistory)”是组织者为鼓励当地居民而在宣传活动中使用的口号。这些宣传活动因缺乏系统的组织、主动推介意识不足而效果一般。不过,从这届奥运会开始,口号作为一届奥运会重要的标志性核心内容,越来越受到国际奥委会和举办城市的重视。

第二篇:古代奥林匹克对现代奥林匹克的启示

系别:财经系班级:学号:姓名:王帆 106班 02

古代奥林匹克对现代奥林匹克的启示

首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当时只有9个比赛项目,参赛者仅300余人。而当奥林匹克回归故里的时候,比赛项目已有28个,参赛运动员过万人,显然这么多年的发展,奥运会已经从少数人的活动发展成全世界共同参与和享受的盛会。

由于是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背景下产生的现代奥运会,继承了古代奥运会的宝贵遗产,因此古代奥运会对现代奥林匹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从它的名称说起,古代奥林匹克就对现代奥林匹克有深刻的影响,现代奥林匹克继续沿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为了唤起人们对古希腊体育文明崇高神圣的感情,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认为“这种国际性的体育盛会只能用‘奥林匹克运动会’来命名,不可能再找到另外更合适的名称。”新兴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对古代奥运会的宣传和赞美,使“奥林匹克”成了超越体育运动的词汇,顾拜旦利用了古希腊文化对欧洲的深远影响,将它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运动会的名称,使其更具感召力。

其次,现代奥林匹克继承了每4年举办一届的传统古代奥运会的举办周期已制度化,从公元前776年开始,每4年一次,在1169年中,从未间断地举行了293届,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因此,顾拜旦指出:“奥运会的庆祝活动必须准确地按照天体运行的节奏举行,它是庆祝4年一度的人类佳节的组成部分。意外的情况可能会阻止它的召开,但各届的顺序绝不改变。”

第三,借用和发展了某些仪式。古代奥运会作为一个宗教祭祀性赛会,包含着许多具有宗教色彩的庄严仪式,这些仪式在古代奥运会漫长的历史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现代奥运会的创始者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继承和发展了点燃圣火、火炬接力、运动员和裁判员宣誓及授奖仪式,并创立了开幕式、闭幕式、运动员入场式、升降和交接会旗等仪式,以此来净化人们的心灵。它们构成了一幕幕最庄严、最神圣、最激动人心的场景,体现了真、善、美的力量,扩大了奥运会的影响,弘扬了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

最后,吸收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传统思想,渗透着公平竞争、奋勇拼搏、和谐发展思想的古代奥林匹克精神,被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吸收,并发扬光大。如今科技奥运、和平奥运、绿色奥运,重回故里的奥林匹克有了更为成熟的理念和内涵。从首届奥运会开始,和平就是奥林匹克永恒的希望和理念。最初的竞技会规定赛会期间实行“神圣休战”;第九届奥运会开幕式第一次放飞和平鸽;1920年出现了象征和平的奥运火炬,在1992年实现全球火炬传递。在奥运理念的发展中,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一次升华。这届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的独特概念,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然而现代奥林匹克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就是他的职业化和商业化。现代奥运会的倡导者顾拜旦至今仍是奥林匹克大家庭中值得尊敬的人物,但他坚持的“只许业余运动员参加”的理念却早已被“颠覆”

在第五届奥运会上,美国人索普获得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冠军,但他因为有棒球赛的职业化经历而被取消金牌。然而,在汉城奥运会上,德国职业网球女选手格拉夫傲视群芳;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美国NBA职业球员组成“梦之队”横扫天下。职业选手由此迈进奥运圣殿。

而商业化较之职业化更早“入侵”奥运会。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百年奥运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届奥运会首次由“民间”承办,政府不但不掏钱,还禁止发行彩票。金融企业家尤伯罗斯担任组委会主席,依靠商业化运作模式筹集资金,在顺利举办奥运会的同时实现了2·5亿美元的赢利,这在当时被视为一个奇迹。

事实上,在奥运会规模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商业化、职业化现身奥运会是不可逆转也无需阻挡的趋势。因为现代体育运动没有职业化和商业化就没有高水平,没有高水平就没有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生命力。

遗憾的是,职业化、商业化是把双刃剑,“文化堕距”理论在奥林匹克的职业化、商业化进程中得到令人震撼的印证。这把利剑刺穿了“潘多拉”魔盒,让兴奋剂和腐败像瘟神一样跳出来。兴奋剂和腐败丑闻让奥林匹克航船元气大伤,奥林匹克大厦的百年基石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古典的雅典带着几千年的积淀走进现代化时,她所迎来的奥林匹克,已不再是首届奥运会以橄榄枝作奖品的单纯。

另外, 随着现代奥运会的日趋强盛,要搭上“奥运快车”的项目和人员越来越多。当人们尚未从奥运会规模日盛的欢呼中平静下来时,却发现这种“盛大”对东道主来说实在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办不起奥运会,办不了奥运会”,这种声音由弱趋强。

1972年奥运会比赛小项为195个,此后几届持续增加,到悉尼奥运会已高达273个。罗格2001年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后,推行一种与往不同的改革思路,力主压缩奥运会规模,削减赛项。但是,罗格的“瘦身”计划却在最后一刻受挫,庞大的“奥运快车”带着巨大的惯性冲向雅典。雅典奥运会,设立28个大项的301个小项,创历史之最。这对奥运会而言自然是一个福音,对并不十分富裕的雅典来说也是机会和荣耀,但更意味着负担和难关。

雅典为奥林匹克“回乡庆典”的预算已接近70亿欧元,希腊在奥运会之后的财政赤字将可能达到GDP的4%。本届奥运会仅安保费用就高达12亿欧元,是悉尼奥运会的4倍多。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奥运会将只属于大都市,中小城市无力也无缘举办现代奥运会。

古代奥运会给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不管他是继承了有益的影响还不良的问题,百年奥运史就是一部历经坎坷而不衰的历史。它所创立的竞技赛会模式,一千多年持续不断的竞技传统,以及奥林匹克理想和精神,对现代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驱动因素。从古典雅典到现代雅典,奥林匹克运动必将以其超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焕发起全人类追求和平、强盛、进步的精神!

第三篇:奥林匹克

选修作业: 姓名:刘益德 学院:商学院 学号:201006720130 专业:2010级空中乘务1班

1、简述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产生

答:(1)古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为古奥运会的起源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有关古代奥运会的起源的传说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种:一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另一种传说与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有关。赫拉克勒斯因力大无比获“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到半天功夫便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但国王不想履行赠送300头牛的许诺,赫拉克勒斯一气之下赶走了国王。为了庆祝胜利,他在奥林匹亚举行了运动会。关于古奥运会起源流传最广的故事则是佩洛普斯娶亲的故事。古希腊共和国伊利斯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挑选一个文武双全的驸马,提出应选者必须和自己比赛战车。比赛中,先后有13个青年丧生于国王的长矛之下,而第14个青年正是宙斯的孙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爱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国王的挑战,终于以智取胜。为了庆贺这一胜利,佩洛普斯与公主在奥林匹亚的宙斯庙前举行盛大的婚礼,会上安排了战车、角斗等项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奥运会,佩洛普斯成了古奥运会传说中的创始人。

(2)实际上,奥运会的起源与古希腊共和国的社会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9-8世纪,希腊共和国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2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无统一君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各城邦都积极训练士兵。斯巴达城邦儿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过着军事生活。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身体,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共和国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会

1

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连续不断的战事使人民感到厌恶,普遍渴望能有一个赖以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在古希腊,有四大祭礼竞技赛会,其中以祭祀万神之王宙斯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名声最高。在古希腊所有的运动会中,没有一个比奥运会更受到希腊人的重视,也没有一个运动会的参加者比奥运会更广泛,奥运会在古希腊人心目中是整个希腊民族精神的象征,其延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

2、简述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动因

答:(1)体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竞技运动的迅速发展;体育的国际化趋势;

(2)奥林匹克考古成果的启示: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的文化思想、教育和体育制度,以及古奥运会精神的宣传,在社会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8世纪开始,英、法、德等国的一些专家学者,相继赴奥林匹亚实地考察和发掘。古奥运会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之一;发现古代奥林匹克遗址做出最重要的贡献的是德国考古学家、柏林大学教授恩斯特·库丘斯。奥林匹克的考古成果,激发了人们对古代奥运会的憧憬。奥林匹克的考古成果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又一驱动因素。

(3)世界各地复兴奥运会的尝试: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一面批判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宣传古奥运会精神,一面跃跃欲试,对奥运会模式进行了小型分散的试验。在世界各地为复兴奥运会而进行的尝试中,在希腊本土也出现了举办泛希腊运动会的活动。这个运动会虽然规模较小,影响不大,但它表达了希腊民族复兴古奥运会的热情。希腊以外许多国家的报纸对这几次运动会作了详细的报道,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积累了复兴奥运会的经验。

3、简述奥林匹克运动的主要内容

答:在奥林匹克运动的众多活动中,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无疑是核心内容。奥运会分为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 1992 年前,在同一年举办。 1992 年

2

开始,夏季奥运会依然会在每个奥林匹克周期的第一年举办,冬季奥运会则改为在奥林匹克周期的第三年举办。奥运会主要有下列内容:

(一) 竞技运动比赛

竞技运动比赛是奥运会的主要内容 , 分为运动大项 (sports)、分项 (disciplines) 及小项 (events ) 。目前有 35 个大项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其中夏季奥运会 28 个大项 , 即田径、赛艇、羽毛球、棒球、篮球、拳击 、皮划艇、自行车、马术、击剑、足球、体操、举重、手 球、曲棍球、柔道、摔跤、跄拳道、游泳 ( 包括跳水、花样游泳和水球),现代五项、垒球、网球、乒乓球、射击、射箭、排球、铁人三顶、帆船 , 共 301 个小项 ; 冬季奥运会 7 个大项 , 即有舵雪撬和冰 层、冰壶、冰球、无舵雪撬、冬季两项、滑冰、滑雪 , 共 78 个小项。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必须包括至少 15 个运动大项。冬季奥运会则没有这种最低限制。

为了限制奥运会的比赛规模 , 使世界上开展最广泛的体育运动进入奥林匹克赛场 ,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 , 只有在至少 4 大洲75个 国家广泛开展的男子项目和 3 大洲 40 个国家广泛开展的女子项目 , 才能列入夏季奥运会比赛的大项或分项 ; 冬季奥运会接受新项目的标准是至少在 3 大洲 25 国广泛开展的项目。

(二)奥林匹克仪式

奥林匹克仪式。如圣火传递、开幕式、闭幕式发奖仪式等,不仅给奥运会以浓烈的节日气氛,而且大大提高了奥运会的境界,使它既轻松活泼又庄严神圣。这些仪式是奥运会重要组成部分。

(三)奥林匹克艺术节

奥与会期间举办各种文化形式的表演和展览的文化节,《奥林匹克宪章》也要求“奥运会组委会必须制定文化活动计划”

(四)奥林匹克青年营

从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始,青年营成为奥林匹克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在奥林匹克氛围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以加深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

4、简述奥林匹克运动对现在体育的促进作用

3

答:(1)提出了独特的体育思想体系;

(2)构建了全球性的体育组织结构;

(3)促进了体育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

(4)开发出公益体育事业的运作模式

5、简述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功能

答:国际奥委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机构,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法律地位和永久继承权的法人团体,促进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的协调组织和发展,努力使体育运动为人类服务;普及体育公平竞赛精神,发扬运动道德风尚;保证按期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反对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任何歧视;领导反对运动中使用兴奋剂的斗争;反对从政治上、商业上滥用运动和运动员的行为;支持国际奥林匹克学会和其他致力于奥林匹克教育的机构。根据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的理想,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与团结,促进世界和平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发展世界体育运动。《奥林匹克宪章》明文规定,国际奥委会的宗旨是:鼓励组织和发展体育运动和组织竞赛;在奥林匹克理想指导下,鼓舞和领导体育运动,从而促进和加强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国际奥委会,为之作出了积极努力和重大贡献。

6、简述奥林匹克格言、奥林匹克宗旨、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主义

答:格言:又称奥林匹克口号或奥林匹克座右铭,是奥林匹克运动宗

旨之一。其内容是:“更快、更高、更强”(英文:“Faster, Higher,Stronger”,拉丁文:“Citius,Altius,Fortius”)

宗旨:奥林匹克宪章明文规定,奥林匹克运动宗旨的内容是:使体育运动

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以提高人类尊严;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

赛的精神,促进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美

4

好的和平的世界;使世界运动员在每4年一次的盛大的体育节日-- 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聚会在一起。

精神: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 主义:(1)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人生哲学、生活哲学;

(2)它主张通过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和培养高尚情操,使人得到身、心

和精神方面的全面发展;

(3)它通过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促使人的身体素质、道德精神获

得和谐发展和提高; (4)它主张体育运动为人类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

尊严、和平的社会。实现这一理想的社会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和

任务。体育运动在这方面具有强大而独到的功能,具有很大的感

染力和号召力。

7、奥林匹克五环旗的含义,主席共有几届,第二届是谁,哪国人,第七届是谁,哪国人,第八届是谁,哪国人

答:五环旗的含义:奥林匹克标志,由五个奥林匹克环组成,可以是一种颜

色或几种颜色。若用彩色,五环的颜色规定为蓝、黄、黑、绿、红,环从左到右互相套接,上面是蓝、黑、红环,下面是黄、绿环。奥林匹克会旗和标志的颜色,系顾拜旦以它们能概括各会员国国旗的颜色而选定的。但以后对这五种颜色又有其他解释。1979年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评论》(第四十期)强调,会旗和五个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

主席共有 8 届:

第二届:皮埃尔·德·顾拜旦 法国人 第七届: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 西班牙人 第八届:雅克·罗格 比利时人

8、简述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特性

5

答:(1)鲜明的象征性:顾拜旦多次说过,奥林匹克运动是 “ 一个伟大的象征 ” 。的确,奥林匹克运动表示着人类社会的团结、进步、友谊。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吉祥物等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思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用一些简明洗练的艺术形象符号,表示奥林匹克思想的基本点;将抽象的概念变为可见的、可听的、可触的物质文化,反映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认识的深化。

(2)浓郁的艺术性: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各种活动,特别是在奥运会中,人们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段,使这些活动达到极高的审美意境,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气息。

(3)内涵的丰富性:由于奥林匹克运动力图从不同角度个不同层次去挖掘、展示人类社会中一切美好的东西,如人的身、心、群全面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际间的团结、友谊等,这就使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涉及到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个体到社会、从具体到抽象的各个方面。

9、奥林匹克的组织体系主要有哪几部分构成,三大支柱有何关系 答:奥林匹克的组织体系包括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奥林匹克委员会三部分。

三大支柱的关系:互相配合,相辅相成,保证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正常运行。

国际奥委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权力机构,具有法人地位,其任务是按照《奥林匹克宪章》领导奥林匹克运动的各项工作并做出最终决定。

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主要任务是负责它所管辖的运动项目的技术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制订并推行该运动项目的规则并保证该项目在全世界的开展;制定奥运会参赛标准;负责本项目的技术监督和指导等。

国家奥委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功能单位。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组织的各项奥运会活动,最终都要由国家奥委会承担、执行和完成,因而担负着依据《奥林匹克宪章》在各自国家或地区发展和维护奥林匹克运动的责任。奥林匹克运动就是在这三大支柱相互协调合作中正常运行的。

6

10、简述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能

答:国际奥委会的职能是,按照奥林匹克宪章,领导发扬奥林匹克主义。为此目的,国际奥委会:

(1) 鼓励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的协调、组织和发展,与国际和国家体育机构合作,落实旨在加强奥林匹克团结的举措;

(2) 与官方的或民间的体育运动主管组织和当局合作,努力使体育运动为人类服务;

(3) 确保奥林匹克运动会定期举行;

(4) 参与促进和平的行动,积极保护奥林匹克运动成员的权利,反对损害奥林匹克运动的任何形式的歧视;

(5) 通过适当手段推动妇女在一切级别、一切机构中参与体育运动,特别是加入国家和国际体育组织的执行机构,以实行男女平等的原则; (6) 支持并鼓励弘扬体育运动道德;

(7) 努力在体育运动中发扬公平竞赛的精神,消除暴力行为; (8) 领导反对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的斗争,参与国际反毒品斗争; (9) 采取旨在防止危及运动员健康的措施;

(10) 反对将体育运动和运动员滥用于任何政治或商业目的;

(11) 鼓励体育组织和公共权力机关尽全力保障运动员的社会和职业前途; (12) 鼓励发展大众体育。大众体育是高水平体育的基础,而高水平体育又有助于推动大众体育的发展;

(13) 督促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时有关机构对环境问题予以认真关注,鼓励奥林匹克运动对环境问题的 认真关注并采取措施,教育一切与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人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4) 支持国际奥林匹克学院(IOA); (15) 支持致力于奥林匹克教育的其他机构。

11、就北京站2008年夏季奥运会申奥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想 答:“奥运举办之日,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一个世纪前,著名爱国教育家张

7

伯苓曾这样预言。

百年梦想今日成真。托举它的是古老中国的巨变、中华民族的复兴:今天的中国,已经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作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重大问题的全球讨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从“鸟巢”“水立方”等体育场馆如期竣工,到“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的顺利举行;从当初申奥报告表示“北京有条件、有能力举办奥运会”,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承诺“中国要确保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体育盛会”,人们期待着生气勃勃的发展中东方大国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最新诠释。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举办北京奥运会,让人惊叹历史如此巧合又意味深长。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深厚的物质基础,让我们有能力举办奥运会;也正是由于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使我们在申奥失利之时,继续“坚定不移走向世界”,最终取得奥运会的举办权。可以说,奥运的申办、筹办、举办,见证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辉煌历程,记录了一个古老的民族融入浩荡世界潮流的坚实足迹。

举办奥运会,给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难得机遇:通过奥运会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让奥运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加快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国家和社会进一步改革开放,展示中国开放、透明、负责的形象„„

在这个意义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史上的新界标,成为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融入国际社会的新起点。

12、叙述中国与国际奥林匹克的历史渊源

答:中国奥委会早在1922年就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承认。解放前,中国曾派运动员参加了1932年、1936年和1948年的三次奥运会。王正廷、孔祥熙和董守义三人曾先后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解放后,新中国首次派队参加了1952年在赫尔辛基的第15届奥运会。但不久,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美国)把台湾列入了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各国奥委会名单之中,企图制造“两个中国”。中国多次抗议交涉无效,于1958年声明中断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1975年,中国奥委会要求国际奥委会恢复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合法代表权。1979年10月,

8

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名古屋通过决议,确认中国为“中国奥委会”,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歌;同时规定设在台北的奥委会为“中华台北奥委会”,使用“不同于其目前使用的旗、徽和歌”。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以通讯表决的方式正式批准了这项决议,从而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合法权利。1997年7月2日,萨马兰奇主席代表国际奥委会和香港奥委会主席沙理士,就香港名称、旗、歌问题达成协议:香港奥委会的名称为“中国香港业余体协暨奥委会”;使用印有紫荆花图案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新会徽的图案为中央是紫荆花、五环和中文“中国香港”的字样,外面是圆环,下面有英文“中国香港”的字样。这一协议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精神,井保证中国香港业余体协暨奥委会将继续以独立的身份保留在奥林匹克运动中、香港运动员有参加奥运会的权利。1979年,国际奥委会通过《名古屋决议》,恢复了中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的权利。同时规定,会址设在台北的奥委会改名为“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大陆方面自此将“CHINESE TAIPEI”翻译为“中国台北”。1981年,台湾奥运组织确认接受《名古屋决议》,并将“CHINESE TAIPEI”翻译为“中华台北”。1989年,两岸奥委会负责人在香港签署协议,明确规定了在大陆使用“中华台北”译名的执行单位和范围。之后,大陆方面一直按照香港协议,在协议规定的范围内,使用“中华台北”。而在协议规定范围之外,继续沿用“中国台北”的译名。最近,台湾某些媒体和人士认为大陆媒体违背香港协议,有意将“中华台北”改称为“中国台北”,这是混淆了香港协议的内外范围,与客观事实不符,不利于双方建立互信。 资料显示,1989年4月6日,两岸奥委会负责人在香港签署了如下协议:“台湾地区体育团队及体育组织赴大陆参加比赛、会议或活动,将按国际奥会有关规定办理。大会(即举办单位)所编印之文件、手册,寄发之信函,制作之名牌,以及所做之广播等等,凡以中文指称台湾地区体育团队及体育组织时,均称之为‘中华台北’。”中国奥委会从1980年起派队参加冬季奥运会,从1984年起全面参加奥运会,并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无奖牌和无金牌历史性的“零的突破”。何振梁于1981年和1985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和执委会委员。1989年8月,何振梁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这是中国人首次担任这个职务。1994年和1999年,何振粱再次当选为国际奥委会执委。1996年7月,吕圣荣作 9

为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主席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注:吕的任期已在2001年7月结束)。2000年9月,于再清以中国奥委会副主席的身份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目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下属小组委员会中任职的有:何振梁(文化委员会主席)、邓亚萍(运动员委员会)、屠铭德(群体委员会)、张长久(医务委员会)、高殿民(新闻委员会)、吕圣荣(妇女和体育工作小组)和魏纪中(奥林匹克项目委员会)、于再清(国际关系委员会)、邓亚萍(体育与环境委员会)。近年来,中国奥委会一直与国际奥委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中国奥委会积极参加和支持国际奥委会所开展的各种活动,配合国际奥委会对其五环标志在中国实行保护。中国先后有19人荣获国际奥委会颁发的奥林匹克勋章。1986年,国际奥委会授予中国奥委会奥林匹克杯,以表彰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非洲国家体育援助作出的巨大贡献。2000年3月6日,国际奥委会在巴黎授予中国女子足球队“妇女和体育奖”。1993年,中国奥委会曾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了北京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但最后以2票之差而落选。而2000年的奥运会的举办地则是澳大利亚的悉尼。1999年1月6日,中国奥委会全会在北京召开,决定由北京再次代表中国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2001年7月,在第112届国际奥委会全会上,北京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2001年,中国的哈尔滨市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了举办2010年第21届冬季奥运会的申请。2002年8月,哈尔滨在国际奥委会对申办城市的预选中落选。2001年12月13日,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Beijing Orga― nizing Committee for the Games of XXIXth Olympiad, 2008)正式成立。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整个筹备工作将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时间为2001年12月至2003年6月,主要任务是制定并实施《奥运行动规划》,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全面落实奥运场馆建设的前期工作和施工准备,环保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市场开发工作启动运行。第二阶段为全面建设阶段,时间为 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主要任务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基本完成奥运场馆建设,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第三阶段为完善运行阶段,时间为2006年7月至奥运会开幕,主要任务是对所有的建设项目和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调整、测试和试运行,组织工作、安全保卫工作以及各项服务工作全部就绪。

第四篇:奥林匹克

探析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

一.对奥林匹克运动理解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从诞生就深深地印上了教育的属性,它一直倡导体育、教育和文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不断追求身体、精神和意志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体育为世界和谐发展服务的宗旨。今天,当我们从教育学意义上研究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时,不难发现奥林匹克运动充满了教育的价值。

首先,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理念提出了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促进人的均衡发展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目标,也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育人目标。《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整合身、心和智等素质,并促进其均衡发展”。奥林匹克主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精髓,而它所回答的不仅是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也与现代教育的育人目标相吻合。19世纪以来,西方的教育家们逐步认识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西方现代教育开始逐步形成了分科教学的模式,体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元素也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正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看到了体育运动的社会教育价值,萌生了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想法,并最终得以实现。

奥林匹克格言:

奥林匹克格言(Olympic Motto)亦称奥林匹克口号。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这一格言是顾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迪东(Henri Didon)在他的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们时说过的一句话, 他说:“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

顾拜旦借用过来,将这句话用于奥林匹克运动。1920年国际奥委会将其正式确认为奥林匹克格言,在安特卫普奥运会上首次使用。此后, 奥林匹克格言的拉丁 “Citius,Altius,Fortius”出现在国际奥委会的各种出版物上。奥林匹克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虽然只有短短的6个字,但其含义却非常丰富, 它不仅表示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 敢于胜利, 而且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于平庸, 要朝气蓬勃, 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是皮埃尔-德-顾拜旦提出的。为了把一种充满活力的新教育体系介绍给祖国,顾拜旦从青少年时期起,就潜心钻研同时代的不同教育体系和古希腊的历史。他希望法国青年能接受一种新的教育体系,即在加强道德修养和增强信心的同时,锻炼身体,培养勇敢精神和坚强的个性。

通过对古奥运会的考察,顾拜旦认识到,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不仅仅是为了锻炼体格和显示一种壮观场面,而且是为了教育人。他认为,体育竞赛活动能磨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个性,同时又能锻炼身体。

顾拜旦一直致力于古代历史和奥运会研究。当他听到希腊的伊文格罗斯-瑞卜斯愿为当地举办奥运会慷慨解囊的消息后,一个复兴古奥运会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出现了——要像古希腊人那样,通过体育竞赛教育青年。从此,他便周游世界,到处宣传自己的主张。

顾拜旦提出复兴奥运会的主张并不复古。他建议恢复奥运会的组织形式和床典仪式,但又认为有必要注人新的成份、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运动会的国际性,运动形式的多样性,运动员的业余性,以及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将使世界和平得到巩固和加强,种族歧视也将会被废除,这便是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主义:

奥林匹克主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指导思想,规定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即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的奥林匹克运动,不只局限于体育,更不局限于奥运会的竞技比赛,而是一种超越体育和竞技运动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类完善和社会发展的思想、理论和运动。其特征是以体育为载体,通过体育运动的社会学校对青年进行身体、心智和精神的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或完善的人为目标的世界性的社会运动。奥林匹克主义发扬古代奥运会的传统,是崇尚精英、崇拜英雄的,但这种精英和英雄必须来自公平竞争,遵守规则,决不做假。无论是皇帝还是乞丐,都要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听同一声发枪的号令,没有什么尊卑贵贱之分。顾拜旦说过:“精美完全出自平等,因为在比赛中仅仅取决于他身体的先天优势和取决于他训练意志所达到的水平。”为此,《奥林匹克宪章》规定运动员和裁判员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要宣誓遵守体育道德和保持公正判决。可以说,奥林匹克主义的所有价值和功能都是以公平竞争为基础的。因此,顾拜旦非常推崇“费厄泼赖”精神,这是指在公平原则下的竞争,承认人们在能力上的不平等。如年龄、智力、体力等自然因素,也就是说只保证竞争过程的公正平等,而不保证竞争结果的平等。鼓励运动员本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去挖掘自己的最大潜力以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正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种力。

二、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包括体育、美育、德育、智育教育的方方面面)分别阐释。

(一)对人全面发展的关注是奥林匹克运动个人层面人文价值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是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恩格斯亦曾指出: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包括他们的肉体活动和精神活动”。可见,马克思把人看作是肉体与精神的统一体,只有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

体育竞技是单纯的身体活动还是身心的协调发展,这一问题早在古希腊时便成为了影响奥运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斯巴达与雅典在体育理念和实践上正是以此为分水岭的。尽管斯巴达人夺取了古代奥运会上最多的冠军,但是雅典人所建立的身心一致的体育哲学和教育思想却成为人类思想解放的源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从古奥运会遗产中得出了体育竞技应是身心和谐发展的结论,从而根本否定了世俗所认为的体育竞技只是“身”的一元文化的观念,并由此确定了新的竞技体育价值观。

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正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奥林匹克圣火下,参加体育竞技不仅是身体的健康与娱乐,更重要的是通过竞技使人的精神、道德、思想及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成为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因此,通过竞技运动手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奥林匹克运动个人层面人文价值的核心内涵所在。

体育与教育相结合是奥林匹克运动实现其个人人文价值的重要途径。人们在衣、食、住、行、娱乐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以及社会、经济、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不良因素直接影响到了人的全面发展,那些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已经构成了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由此,奥林匹克运动认为,要实现人的全面均衡发展,首先必须从改造生活方式入手。奥林匹克运动明确宣布“它是一种人生哲学,它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奥林匹克主义始终将教育作为核心内容置于首要地位,特别注重发挥优秀选手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在奥林匹克竞技中胜出的“品技兼优”者的榜样作用实现对个人,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优秀奥运选手为一代又一代青年树立了学习的楷模,激励着他们实现人生的超越。

(二) 奥林匹克运动与学校体育

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指出奥林匹克运动对学校体育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三方面:

2.1奥林匹克主义丰富了学校体育的思想

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是以运动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为达到此目的它强调必须将教育目标置于首位,必须与文化紧密结合。只有这样,学生在学校体育中获得的才不仅是健康的体魄还包括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学校体育也是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志趣,加强修养,提高精神境界的过程。 2.2奥林匹克精神为学校体育的实施提供了行为规范

奥林匹克运动不但以其著名的格言“更高,更快,更强”激励学生不断在学校体育活动中不断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向新的人生目标挺进,而且以互相了解、发展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要求青年学生在体育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规范,从而使体育的教育作用表现得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2.3奥林匹克运动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奥林匹克主义历来将树立“良好的榜样”作为教育年轻人的重要方式。回顾奥运百年历史,可谓英雄辈出,如第一个奥运会马拉松冠军希腊的路易斯,美国的欧文斯、刘易斯、约翰逊,丹麦的女游泳运动员安德森,捷克的扎托贝克,中国的许海峰、李宁、刘翔等等,这些奥运赛场的冠军无不是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的英雄。他们不畏艰难、不怕挫折的顽强拼搏精神成为激励广大青少年的巨大精神力量,教育着一代代的青年去奋发图强,实现理想。

(三)奥林匹克运动社会层面的人文价值集中体现为建设公平和谐的社会。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运动为手段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文化运动。奥林匹克运动崇高的目标和其实现目标的手段,使它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人文价值。这种人文价值体现在个体、社会和国际社会3个层面上,这种价值结构的逻辑关系建立在从微观到宏观,由个体到社会的相互作用上。它力图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去挖掘和展示人类社会中的真、善、美,涉及到人身、心、群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公平和谐,国际间的团结、友谊等众多领域,其阶级平等、性别平等、竞争平等、种族平等、国家平等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并呈现出与自然和谐、与政治互通、与经济互动、多元文化初步交融的态势,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它提倡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其次,就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再次是虽然强调公平原则下的竞争,但承认人们在能力上的不平等,故而只保证竞争过程的公正平等,而不保证竞赛结果的平等。所以它鼓励人们以“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去挖掘自己的最大潜力,以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奥林匹克竞技是以竞争为前提的,但竞争又不是无序的和盲目的,所有的竞争都有严格的制度,所有参加者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项竞赛都有细致而严格的评判标准,而且对场地、器材有统一的要求,使双方在公平的条件下进行技术、战术、体能、智慧及心理素质的综合较量,这些方面均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人人拥有平等权利的人文价值。综合来看,奥林匹克竞技赛场的实质就是人类对体育道德的追求和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美好理想的向往,它蕴含着人类以公正、平等、正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理想。

为了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不仅要靠道德的力量,还需要有严格的规范,所有相关人员都受一套被国际社会共同承认的“规则”的约束,包括《奥林匹克宪章》、竞技项目规则、竞赛规程、裁判法和其它有关文件,它们都具有法律的效力,是裁决比赛结果、仲裁纠纷事端、评价社会功利的基本根据。比如对违禁药物的监控,所有运动员一律平等,一旦在药检中发现违禁成分,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会按规定受到惩罚。又如,体操、跳水等比赛项目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值为运动员最终得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个别裁判不公正的偏袒或恶意的打压,尽力保证了公平。当然,公正、平等是相对的,保障公平的规则需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奥林匹克的规范体系也不例外。

(四)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是奥林匹克运动国际社会层面的人文价值。

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并不仅限于促进参与者个人的发展与完善,它还对人类总体社会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进行着更积极的思考。在国际社会层面,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价值具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因为体育是一种国际语言,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人们便可以自由地交流。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不分肤色、种族、贫富、宗教信仰,在统一的规则下,紧张激烈而又公正友好地竞争,这种大规模的群众互相接触、互相了解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理解与沟通环境。当然,人类社会的和平不是一个奥林匹克运动所能维护的。和平的实现,离不开政治、经济、军事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但是向往和平、追求美好生活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奥林匹克运动试图通过体育运动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建立起友谊,来促进世界和平,减少国际间争端和战争威胁。

三:结论

奥林匹克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全面发展的人,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人身心的和谐发展。奥林匹克教育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通过体育文化形态亲和人际关系和培养民族精神,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奥林匹克崇尚公正性、正义性,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二者在价值追求和目标上也是一致的。奥林匹克运动倡导通过体育运动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从它的活动内容到组织形式,从运行机制到具体管理等方面力图做到广泛适应,和谐社会需要健全的社会组织机制,完善社会管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奥林匹克运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奥林匹克运动理念的支持。

第五篇:奥林匹克标志

位于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馆前的五环标志

奥运五色环标志象征着五大洲团结。其中,蓝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绿色代表大洋洲;红色代表美洲。而且奥林匹克运动有1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旗、奥林匹克格言和奥林匹克会歌的产权属于国际奥委会专有。国际奥委会可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

会旗

奥林匹克会旗于1913年由顾拜旦亲自设计,长3米,宽2米。1914年为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0周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首次升起。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正式采用。奥林匹克会旗上面是蓝黑红三环,下面是黄绿两环。五环代表5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聚一堂。

1 会歌

该圣歌在1896年第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首次演唱,但当时并未确定其为奥运会会歌。20世纪50年代后有人建议重新创作新曲,作为永久性的会歌,但几经尝试都不能令人满意。国际奥委会在1958年于东京举行的第5次奥运会上最后确定还是用《奥林匹克圣歌》(《撒马拉斯颂歌》)作为奥林匹克会歌。其乐谱存放于国际奥委会总部。从此以后,在每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能听到这首悠扬的古希腊乐曲。

格言

奥林匹克格言(Olympic Motto)亦称奥林匹克口号。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Citius, Altius, Fortius)”。这一格言是顾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迪东(Henri Didon)在他的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们时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

顾拜旦借用过来将这句话用于奥林匹克运动。他曾经对此作出自己的理解,这或许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阐释: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is not to win but to take part, just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not the triumph but the struggle. The essential thing is not to have conquered but to have fought well."

(“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但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力

2 拼搏。”)

1920年,国际奥委会将其正式确认“更快、更高、更强(英文:Faster,Higher,Stronger)为奥林匹克格言,在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上首次使用。此后,奥林匹克格言的拉丁文“Citius,Altius,Fortius”出现在国际奥委会的各种出版物上。奥林匹克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字,但其含义却非常丰富,它不仅表示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而且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精神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对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其次,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人人平等,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理想。正如已故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所说“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 宗旨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岐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相互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安全监理检查制度下一篇:安全防控教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