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教案

2022-07-02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奥林匹克运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奥林匹克运动教案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教案

现在奥林匹克运动

教师:刘建林 导入:

提出问题:通过牙买加运动运博尔特这个事例导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基本部分:

古奥运会的起源与衰落:

1、古代奥运会起源于何时,传说不一,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古代奥运会起源于公元前776年,每4年在夏天召开一次。

在古希腊,有四大祭礼竞技赛会,其中以祭祀万神之王宙斯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名声最高。在古希腊所有的运动会中,没有一个比奥运会更受到希腊人的重视,也没有一个运动会的参加者比奥运会更广泛,奥运会在古希腊人心目中是整个希腊民族精神的象征,其延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

古代奥运会的产生与希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奴隶社会的希腊,战争连年不断,为了取胜,各个城邦都利用体育锻炼来培养身强力壮的武士,体 育运动就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有组织的运动竞赛,为奥运会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古希腊人信奉多神教,每逢重大的祭祀节日,各城邦都举行盛大的宗教集会,以唱歌、舞蹈和竞技等方式来表达对诸神的敬意。古希腊人认为宙斯神是众神之首,所以对他格外崇敬,对他的祭祀也格外隆重,促进了奥运会的产生。

古希腊人民厌恶连年不断的城邦战争,渴望和平,希望在奥运会举办期间,以神的名义实行休战,以达到减少战争,摆脱灾难的目的。

奥运会是在战争背景和祭礼形式中产生的,但它又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美好愿望,这种互相矛盾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使奥运会产生并延续下去。

2、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奴隶社会进入了鼎盛期,但随后不久,内部战争分歧,社会矛盾加剧。公元前五世纪末,爆发的泼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奴隶制开始向衰败,也是古代奥运会由兴到衰的转折点。战争使经济萧条,社会风气低下,运动竞技失去了原来的走意义,逐渐成为人们追求财富的手段,运动会上出现了营私舞弊、损人利己的不良倾向,奥运会的崇高理想受到扭曲。

公元前二世纪,罗马征服了希腊,闻名于世的古代奥运会走向全面衰落。公元四世纪末,统治了希腊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立基督教为国教,因此把祭祀宙斯神的古代奥运会当作是异教活动,为了维护罗马对希腊的统治,为了巩固基督教的地位,公元394年,狄奥多西一世下令终止了古代奥运会。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的古代奥运会从此消失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诞生的六大时代背景:

古希腊奥运会394年被禁止,沉睡了1000多年之后,19世纪末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4~18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新兴资产阶级对古希腊文化体育思想的高度赞美,引起了人们对古奥运会的向往。

1.三大思想文化运动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2.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和资产阶级的教育方式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它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近代体育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促使体育获得了更强的生命力)。18世纪初,英、法、德等国的一些学者、专家,相继去奥林匹亚访问勘察,除发现大量史料外,还发掘了不少和古奥运会有关的珍贵文物和史料,引起了人们对古奥运会更加浓厚的兴趣。3.古代奥运会遗址的发掘唤起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向往。4.体育的国际化趋势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创造了条件(19世纪后半叶,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和世界市场得以形成,民族间的壁垒被打破,体育也超越国界,出现了国际间的体育交流和比赛,形成了体育国际化趋势)。5.世界各地复兴奥运会的尝试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积累了经验。(19世纪中叶以后,希腊人渴望借复兴古代奥运会来重振古希腊文明。在希腊国王奥托的支持下,一个名叫扎帕斯的希腊人于1859年10月1日在雅典组织召开了第1届泛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此后,在1870年、1875年、1887年和1889年,又先后举行了4次泛希腊奥运会。由于组织不善和仅限希腊人参加,泛希腊奥运会没能继续得到发展,但对欧洲各国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国家的报纸对这几次运动会都作了较为详细的报道,从而引起了远比希腊本土更大的反响,它从正反两方面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积累了经验。)6.战争的威胁和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在此阶段,德国要求复兴奥运会的呼声很高,一些别有用心的德国人想通过发起奥运会,来扩大影响,为称霸世界服务。法国是德国的近邻,如果德国发动战争,战争的灾难首先就会落到法国人民身上。法国人民强烈反对战争,渴望保持世界和平,古代奥运会和平、友谊的精神,恰好符合法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复兴奥运会,不仅有利于国际体育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法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反对德国称霸世界的斗争。复兴奥运会成了人们的迫切需要,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落在了法国人的肩上。)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

1883年,顾拜旦第一次提出举办类似古奥运会的比赛,它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把过去只限于希腊人参加的运动会扩大到世界范围去。尽管顾拜旦的主张遭到一些反对,但在他不懈努力下,1893年,在巴黎举行了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的国际性体育会议。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1894年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有2000人参加了开幕式。大会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会议作出决定,将于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希腊人对这次大会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出席开幕式的观众达8万人,这一数字直到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才被突破。从此,奥运会成为世界性体育盛会。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初创时期

(一)奥林匹克运动的初创时期(1894-第一次世界大战)

从1894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正值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关系发生急剧变化时期,各种民族主义和排外心理妨碍了正常的国际交往。现代运动项目仅在少数欧洲国家有所

开展,世界范围的体育竞赛活动很少进行。奥林匹克运动尚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奥运会也还未形成一定的举办模式(原因项目设置稳定性差,场地设施简陋,财政困难,会期不固定,裁判员执法不公,以及参赛资格缺乏明确规定等)。

1908年奥运会实施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为未来奥运会的举办构建了基本框架。1912年奥运会是这一时期最成功的奥运会,从参赛国家、运动员人数、场地设施到组织工作都有较大提高,第一次实现了顾拜旦所期望的:没有事故、没有抗议、没有民族沙文主义仇恨的奥运会。

这一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国家奥委会还都只是一个松散的机构。国际奥委会尚未认识到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委托给某个城市承办的,放弃了领导和监督权,以致奥运会一切事宜均由东道主随意安排。由于不允许妇女正式参加奥运会,不但使奥运会的广泛性存在重大的缺陷,而且也使女子体育发展受到阻碍。

形成时期

(二)奥林匹克运动的形成时期(1914-第二次世界大战)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中断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0年重新进行。国际奥委会从实践中意识到奥运会规范化的重要性,整个奥运会的基本框架、运行机制和基本性在这一时。 期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比赛项目的设置逐渐趋向合理;比赛设施进一步完善;会期基本固定;申办、举办程序基本确立,并基本解决了有关运动员的参赛资格问题。先进的技术开始应用到比赛中去,如电子计时器、终点摄影仪、自动打印机、闭路电视转播等。自1928年起,女子田径项目纳入正式比赛,这一重要变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性和号召力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重要发展是有了冬季奥运会,它使奥林匹克运动的覆盖面大大增加。这一时期,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机构也得到发展,国家奥委会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29个增加到60个,为奥林匹克思想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也相继成立,通过国际奥委会与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各国家奥委会的协调,使国际奥委会摆脱了每届奥运会都存在的具体技术事务,而更多地在领导、协调、决策等更高的层次发挥作用。

这一阶段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日益加重,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虽在许多方面优于以往各届,但被希特勒用以向世界炫耀自己的实力,违背了奥林匹克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

发展时期

(三)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时期(1946-198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东西方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这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战后各国经济振兴和科技发展,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由于苏联及新兴独立国家的参加,这一时期奥运会每届参赛国家和人数以及竞赛项目都在增加;与此同时,顾拜旦关于在各大洲轮流举办奥运会的设想得以实现;各洲范围的运动会、伤残人奥运会也相继产生。随着奠基运动的普及,竞技运动水平也迅速提高,非洲体育开始崛起。在奥运会上形成美国和苏联争强的局面。奥运会比赛场地及各种配套设施较前有

很大的发展,奥运会向大型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先进的电子设备,以及性别和违禁药物检查,使比赛的公正性得到加强。历届奥运会,促使举办城市的各种市政建设也大为改善,并为其在比赛后继续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奥运会的举办资金也由单纯的政府拨款和私人捐赠向以政府拨款、社会捐资和出售电视转播权、发行彩票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方向转变。

这一时期的奥林匹克组织已不单纯是一个体育机构,它与国家、社会各部门的关系日益密切。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也更趋明显、复杂、尖锐、各种势力集团都想通过这个舞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兴奋剂问题、奥运会承办国财政负担过重等问题都提到重要议程。三大支柱之间出现了裂痕,经济上也危机四起。这种善从1972年基拉宁担任主席后才有所改变。

改革时期

(四)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时期(1980-)

进入80年代,在萨马兰奇的领导下,针对奥林匹克运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过去的那种"独立性"原则,即在经济上不谋利,政治上不同政府联系的作法已不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要求不只限于4年一度的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已参与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国际奥委会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方面注重了奥林匹克思想的传播。通过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奥林匹克艺术节,建立博物馆,举办“奥林匹克日”纪念活动,定期召开奥林匹克科技大会等,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参加国家和地区已增至172个,比赛项目达257个。

在组织结构上的自我更新与完善,使国际奥委会同其他各个机构的联系日益密切,自80年代以来,国际奥委会建立了包括主席、各类专业人员在内的长驻机构--洛桑总部,保证了总部机构对各方面的领导。自1981年起国际奥委会第一次有了正式的法律地位,从而得以法人的身份参与处理各种重大事务,经济上大胆进行商业性开发,利用各种活动创造财富,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从23届奥运会开始连续几届的奥运会主办国均未出现赤字。经济上的盈利,极大地调动了主办国家搞好奥运会的积极性。

这一时期发生的重要变化是在肯定政治对体育的作用的同时,强调体育不应听命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指挥;在肯定商业化的同时,对商业化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并废除了参赛者业余身份的原则,使奥运会向所有优秀的运动员开放。这种务实的态度,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从初期的探索到自身模式的基本形成,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到停滞,以后又经80年代以来的改革,终于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发展阶段。

探讨:

您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未来发展有什么看法?

第二篇:《奥林匹克精神》教案

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快乐与成功

——《奥林匹克精神》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第九单元第二课第二课时《奥林匹克精神》。 【课程标准】6—4以自己熟悉的某项运动项目为例,感受体育对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关于体育运动的作用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收集有关奥运会知识和运动员们顽强拼搏的故事,并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讲述,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为2008年奥运会设计宣传标语和口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追求发展,追求卓越的精神,指导学生用奥林匹克精神指导日常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学生将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

【教学重点】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含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奥林匹克精神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将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从奥林匹克所倡导的“更快、更高、更强”精神内涵和“重在参与”的宗旨两个方面出发,说明了体育运动、奥林匹克精神与文明生活的关系。在设计教学时主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以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熟悉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导入新课,过渡到这些冠军身上所体现的奥运精神,揭示本课要学习的主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设计了四大版块:奥运论坛——奥运知识知多少,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奥运知识;故事频道——运用多媒体展示奥运伴娘奥蒂的故事,让学生合作讨论她身上所体现的奥林匹克精神;故事擂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讲述一位能够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运动员;献计献策——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宣传标语和口号。在教学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把奥林匹克精神 发扬光大。 【教与学的过程】 师:同学们好!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让我们在运动员进行曲中猜几位人物,看看图片上的这几位人物都是谁。(边放图片边问学生这几位都是谁?)

生(齐):刘翔、罗雪娟、王义夫、张怡宁和王楠、刑慧娜、田亮和杨景辉。 师:这几位人物都是冠军,同学们知道他们是哪一个运动会的冠军? 生:雅典奥运会冠军。

师:世界上最高级别的运动会是什么? 生:奥运会。

师:他们不仅凭着高超的技艺夺得了世界上最高级别的运动会——奥运会冠军。在他们的身上还体现着一种精神,我们把它称为奥林匹克精神。在奥运会上,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无论你属于哪个民族,奥林匹克精神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奥运会,了解奥运会,感受和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下面我们先进入奥运论坛:奥运知识大家谈。你对奥运会了解哪些?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所了解的知识讲出来和大家共享。 第四小组: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

第五小组: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每次都在不同的城市。 第一小组: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 第三小组:奥运会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

第二小组:奥运会刚开始时只有男子参加,最后才设女子项目。 第六小组:奥运会要举行圣火传递。

师:对,我们知道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圣火传递穿越了五大洲,途经27个国家的34所城市,历经3600名火炬传递者之手,向全世界传递了第28届奥运会的信息:全人类,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无论是何中民族,何种信仰,都将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指引下团结起来,尽管当今世界动荡不安,但奥运圣火给人类带来了希望,传递者和平。 第二小组:奥运会倡导“重在参与”的精神。 第四小组: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口号是“欢迎回家”。

师:对,我们知道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而第28届奥运会回归故里,所以雅典奥运会的口号是“欢迎回家”。现代奥运会是哪一年开始举办的?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是谁? 生1:1894年。

生2:创始人是萨马兰奇。(学生笑) 生3:是顾拜旦。

师: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是顾拜旦,我们101班的同学真是见多识广,知识丰富。奥运会世界级的体育盛会,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宏扬体育精神的盛会。下面进入我们的故事频道:听故事,思考并回答问题:(点击播放奥蒂的故事,学生边看图片边听故事) 师:刚才同学们听了奥蒂的故事,下面我们来根据你刚才听到的录音回答问题:

1、 奥蒂共参加了几届奥运会?她得过金牌吗? 生(齐):七届奥运会会,没有得过金牌。

师: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女子200米的金牌被牙买加年仅22岁的姑娘坎贝尔夺得。但是在记者采访她时,她却说:“我希望自己能够像奥蒂一样出色,我希望自己能像她一样夺得更多的奖牌,当然我永远无法与她相提并论。”其实,几乎所有的牙买加田径选手都将奥蒂视为一座丰碑。请同学们回答第二个问题:坎贝尔一个奥运冠军,为什么如此崇拜奥蒂? 生:奥蒂有奥林匹克精神。 师:具体一点有什么精神? 生:永不垂败的精神。

师:奥蒂虽然没有得过奥运会的金牌,但她总共得了35枚奖牌,其中在1995年她就在世界锦标赛中获得百米短跑的金牌,其实坎贝尔崇拜的是奥蒂永不垂败的精神,永远奋斗,永远不屈。下面我们看第三个问题:奥蒂是失利者还是失败者?这个问题需要大家小组合作讨论,每个小组讨论之后选一个代表发言。

第2小组:我们小组认为奥蒂是一个失利者,因为奥蒂虽然没有得过一奥运金牌,但她总共奋斗了七届奥运会,整整28年,她没有失败,是失利者。

师:她没有失败,他虽然有过失败的经历,但他仍然奋斗不屈,仍然追逐着她的奥运金牌梦,仍然奔跑在奥运会的田竟赛场上, 大家同意他们组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哪个组还有不同的看法?

第4小组:虽然她没有在奥运会的田竞赛场上得到过金牌,但在她一生的奋斗中她还是得到了许多的荣誉,她那种用不言败的精神说明她并不是一个失败者,而且在奥运赛场上永远没有失败者,能参加比赛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师:这就是奥运会倡导的精神“重在参与”。 第5小组:我们组把奥蒂的失利与失败分成白分比,并不能绝对地说奥蒂是一个失利者或是一个失败者,95%说明他是一个失利者,5%说明他是一个失败者。因为奥运会是有竞赛的,在竞赛中他没有拿到金牌,我们只能替他惋惜,但不能说她没有失败,所以说5%她是一个失败者。她虽然在奥运赛场上输了,但在人生的道路上,条条大路同罗马,在跑道上她输了,但在她的精神灵魂上没有输,所以她又是一个失利者。

师:杨李一组的讨论结果非常有创意,用百分比来衡量奥蒂,理由也非常充分,我们知道奥运会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在奥蒂的身上也体现了这一点,她要向自己的极限挑战。但他没有得过奥运金牌,所以这一组的分析很有道理,我们知道人生的路很长很长,我们绝不能输给自己,输给自己的精神。

第6小组:她是个失利者、失败者,还是个胜利者,她没有拿到奥运金牌,是失败者,但她敢去跑,敢去拼,努力过了,没有成功,是失利者;至于胜利,她在精神上战胜了自己。 师:这组的同学又提出了新的观点,言简意赅但恰倒好处。上面的两组同学应该评为今天的最佳创新组,不过还要看你们后面的表现。下面请大家看第3个问题:在奥蒂的身上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第3小组:体现了永不言弃的精神、还有奥林匹克提出的更快、更高、更强。 生:永远拼搏、不断进取、永不言输、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师:在奥蒂的身上体现着更快、更高、更强、重在参与的精神,体现着永不放弃、用不气馁、永不低头、永不言输、永不满足、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勇敢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牙买加的女子田径队员,更激励着全世界的田径队员。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学习我们下面我们来看奥运会倡导的精神和奥运精神的重要内涵:(点击幻灯片)

师:奥运会既然倡导“重在参与”的精神,为什么又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这不是前后矛盾吗?不知同学们是怎样理解的?

生1:不矛盾,只有参与才有可能超越,也才有可能实现更快、更高、更强。

师:只有重在参与,才能在竞技场上不断进取,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才会实现更快、更高、更强。

刚才大家听了奥蒂的故事,现在要让大家讲故事,故事擂台马上开始:每个小组讲一个突出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运动员的故事。请各个小组商议一下,看你们小组讲哪位运动员的故事,我们要评出最佳故事奖和最佳讲述奖。哪个小组先讲? 学生讲故事并评选出最佳故事奖:(略) 师:2000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的? 生:悉尼。

师:你们有没有看悉尼奥运会的开幕式?在悉尼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有这样一幕:

韩国和朝鲜的180名运动员身着深蓝色的夹克和浅棕色长裤,在朝鲜半岛旗的引导下一起入场。这是韩国和朝鲜分裂半个多世纪来第一次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同时入场。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这一幕又出现在观众的眼前,而且韩国和朝鲜还决定组成统一团队参加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问题:你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奥运精神的哪一方面?

师:奥运会作为世界盛会,是友谊的桥梁,是和平的使者。奥运会为世界的和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它用体育作为国际语言,承载了友谊与团结,和平与公平,关爱与尊重等精神内涵,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在奥运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不分肤色、种族和贫富,遵循统一的规则,紧张激烈而有公平友好的竞争。这也为社会的其他领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师:下面我们一起看三幅图片:图中挥舞着五环旗的是谁? 生(不确定):好象是北京市市长。

师:图中的情景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生(齐):雅典。

师:对,在2004年8月29日,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北京市市长王歧山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手中接过了五环旗。为什么罗格要把五环旗交给北京市市长? 生:因为2008年奥运会要在中国北京举行。

师:中国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奥运会从它的故乡走向世界上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中国。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在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举办这样一次世界级的体育盛会。举办奥运会,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办好奥运会,不仅是北京市民的一件大事,也是全中国人民的一件大事,我们一个公民都要为北京奥运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几天浏览网页,看到网上在征集举办奥运会的宣传标语和口号,我想请在座的各位同学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也为北京奥运会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或口号。 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大约3分钟)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各组讨论的结果,哪一组先发言?

第3小组:我们组设计的是宣传标语,如果说奥运会是象征和平与团结的使者,那么2008年将承载着天使的翅膀降临北京•中国! 第6小组:追求卓越,崇尚一流!

第2小组:世界风采,尽在2008,北京奥运!

第5小组:团结向上,自强不息,北京奥运,舍我其谁! 第1小组:展现中国风采,尽在北京奥运——2008。

第4小组:08奥运,相约北京。Welcom Beijing,Welcom National,Welcon World。 师:每个组设计的标语或口号都很有创意,大家认为哪一组应该得到最佳口号奖? 生(一齐):我们。

师:大家都认为自己小组的最好,老师也无法评出,确实各组各有特色,我会把大家设计的口号寄到奥运组委会,说不定还能入选。我们知道2004年的奥运会回归故里,2008年的奥运会又走向中国,在这样一个人口举办奥运会,将极大地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而且会使奥林匹克精神极大地弘扬。我们也应该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体育运动中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大家还记得2001年的7月13日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吗?我们中国嬴了,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劝。下面让再去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让我们在申奥成功的欢呼声中结束今天的课。(播放2001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的录像片段)。

师:我们相信,奥运精神和奥运火炬会永远传递下去。今天让我们在这里再告诉世界一声:2008,北京见!下课! 【教后反思】

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自主探究,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极大开发。本节课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体现地非常好。

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与课堂组织形式的改变。要求改变原来学生接受式的个体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体验学习的快乐与成功。新课程也要求课堂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如小组合作式,角色体现式。这就要求在设计教学时,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出发,分好小组,给每个成员分好任务,在小组的讨论中人人能够参与。在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中,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学生的讨论和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的发言由小组选出代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共讨论了三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在讨论奥蒂是失利者还是失败者时,学生思维活跃,语出惊人,不仅能够客观地分析,而且能够辨证地看问题,如有个小组用百分比来衡量奥蒂,95%是失利者,5%是失败者;有个小组说她既是失利者、失败者,更是一个胜利者。又如在设计北京奥运会的宣传标语和口号时,学生讨论更是积极,设计的口号也很有号召力。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三篇:圆周运动教案教案

6.5 圆周运动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线速度的概念,知道它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理解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会用它们的公式进行计算。

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v=rω=2πr/T

3、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极限法理解线速度的瞬时性。

2、运用数学知识推导角速度的单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极限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体会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2、体会应用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

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分析,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工具

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抛体运动的规律,这节课开始我们再来学习一类常见的曲线运动――圆周运动。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圆周运动的实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活动:学生纷纷举例。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待学生举例后,提出问题:

这些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哪些运动得更快?我们应该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

引导学生讨论教材“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选出代表发表见解。

学生活动:思考并讨论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上各点运动的快慢。

教师活动:听取学生的发言,针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引导学生过渡到对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线速度的学习上来。

1、线速度

教师活动:我们曾经用速度这个概念来描述物体作直线运动时的快慢,那么我们能否继续用这个概念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呢?如果能,该怎样定义呢? 给出阅读提纲,学生先归纳,然后师生互动加深学习。 (1)线速度的物理意义 (2)线速度的定义 (3)线速度的定义式 (4)线速度的瞬时性 (5)线速度的方向

学生活动:(1)结合阅读提纲阅读课本内容

(2)尝试自己归纳知识点 (3)交流讨论,查缺补漏

师生互动:投影知识点并点评、总结

(1)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 (2)定义:质点做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Δl和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叫做线速度。(比值定义法)

(3)大小:v =l。单位:m/s(s是弧长,非位移) t(4)当选取的时间Δt很小很小时(趋近零),弧长Δl就等于物体在t时刻的位移,定义式中的v,就是直线运动中学过的瞬时速度了。 (5)方向:在圆周各点的切线上 (6)“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匀速”指的速度的大小不变,即速率不变;而“匀速直线运动”的“匀速”指的速度不变是大小方向都不变,二者并不相同。

[结论]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角速度

教师活动: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除了用线速度外,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给出阅读提纲,学生先归纳,然后师生互动加深学习。 [投影]阅读提纲

(1)角速度的物理意义 (2)角速度的定义 (3)角速度的定义式

学生活动:(1)结合阅读提纲阅读课本内容

(2)尝试自己归纳知识点 (3)交流讨论,查缺补漏

师生互动:投影知识点并点评、总结

(1)物理意义:描述质点转过的圆心角的快慢. (2)定义: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连接运动质点和圆心的半径转过Δθ的角度跟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就是质点运动的角速度;

(3)定义式:ω= t

3、角速度的单位

教师活动:线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角速度的单位又是什么呢?

[投影]阅读提纲

(1)怎样度量圆心角的大小?弧度这个单位是如何得到的?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国际单位制中,角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3)有人说,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不变的运动,也是角速度不变的运动,这两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结合阅读提纲阅读课本内容,完成对角速度单位的学习。 师生互动:投影知识点并点评、总结

(1)圆心角θ的大小可以用弧长和半径的比值来描述,这个比值是没有单位的,为了描述问题的方便,我们“给”这个比值一个单位,这就是弧度。弧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单位,计算时,不能将弧度带道算式中。 (2)国际单位制中,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每秒(rad/s)

(3)第一句话是错误的,因为线速度是矢量,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后一句话是正确的,因为角速度是标量,没有方向,因此角速度是不变的。

教师活动:教材中还提到了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它们是什么?单位如何?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掌握转速和周期的概念。

4、线速度跟角速度的关系

教师活动:线速度和角速度都能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它们之间有何关系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推导出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推导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式.

第四篇:小班运动教案

教 案

鹿港园 幼小一班

教学目标:

1、通过体能训练投沙包增强手部力量。

2、学习拍球达到15个。

3、通过游戏教育幼儿爱护牙齿。

教学重点:

1、体能:幼儿能够用正确的姿势投沙包2米。

2、技能:幼儿能够用正确的姿势拍球15个。 教学难点:

1、培养幼儿正确排球姿势,拍球时脚不动。 教学准备:明明、小卫士奖章、蛀虫,字宝宝,皮球,沙包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热身运动

( 头--肩--扩胸--腰--膝盖--手脚腕--单脚站)

二、基本部分(25分钟)

1、体能训练(12分钟)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名小客人,他现在非常的难受、痛苦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幼:不知道

师:那我们快请他出来看一看吧。请小朋友们倒数五个数。

幼:

5、

4、

3、

2、1 师:我们快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明:呜呜,我昨天晚上吃了好多好吃的可是我忘记刷牙了哎呦!好疼啊!快来帮帮我吧!

师:小一班勇敢的小卫士要不要帮助他! 幼:要。 师:刚才老师用放大镜看到了好多蛀虫要爬到明明的嘴里呢,我要给站的好的小朋友每人一个隐形放大镜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从一数到十。(教师出示蛀虫)看到了没有今天小朋友的任务就是,打跑蛀牙!小朋友们要先学习打蛀虫的本领。

师:请所有小朋友站到线后面,身体侧过来,右脚向后迈一小步胳膊弯曲手拿沙

包到耳边身子转回来用力向上扔扔的时候注意要往高扔往你的正前方扔这样才能打到蛀牙哦!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吧!预备,开始!你们真棒,我们再来一遍这次要扔得更远哦!预备,开始!再用力扔一次,预备,开始!小朋友们都扔得很远我们的第一个本领都学会了么? 幼:学会了。

2、技能训练(13分钟)

师:接下来我们的第二个本领是什么呢,请大家猜一猜,它圆圆的用手拍它还会弹起来,是什么啊? 幼:球!

师:对,我们的第二个本领是拍球(教师讲解并示范)

师:小朋友们记住老师是怎么拍的了吗?那我请一名小朋友到前来做个示范(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在旁指导。)

师:老师觉得很棒,那请小朋友用正确的姿势一起拍5个,看谁拍的最好,(纠正姿势,老师在旁指导。)

师:下面老师可要加大难度了,现在请小朋友们拍球10个,要求姿势正确拍球时脚不动,能做到吗? 幼:能

师:小朋友们你们真棒,我们的本领马上就要学会啦!请小朋友们拍球15个,要求姿势正确,拍球时脚不动,不掉球,能做到吗! 幼:能!

师:预备,开始!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分成两组进行拍球,第一组小朋友拍球的时候对面的小朋友可以坐在球上拍手休息,拍的棒的小朋友老师会给他一个小卫士奖章,得到奖章就可以帮助明明打蛀虫喽!

师:朋友们特别棒,现在请所有的小朋友在一起拍一遍,我们比比赛看谁拍的最棒。

师:你们拍的都很好,有几位小朋友拍的特别标准,老师想请出来几名小朋友让大家看一看。(个别幼儿示范) 师:他们表演的棒不棒啊? 幼:棒

师:相信小朋友们也会想他们一样棒的。 游戏:勇敢的小卫士们我们的打蛀虫游戏要开始啦,请小朋友分成两组开始游戏从起点开始抱球小兔跳到点上,然后拍球15个后球放筐里然后快速跑到横线上拿起沙包打蛀虫打倒蛀虫后跑到明明这拿出一只蛀虫读出上面的字宝宝,跑回起点直到蛀虫没有了小朋友们就胜利啦!勇敢的小卫士们你们有信心吗? 幼:有

师:准备,开始

三:结束部分(2分钟) 师:小朋友们成功的帮助明明赶跑蛀虫你们真棒,有蛀虫真疼呀小朋友一定要记得吃完零食之后要刷牙,好不好! 幼:好!

第五篇:《运动》教案

镇海区蛟川书院

江杰

13819899670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运动的特点、本质。

▲让学生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有一定的思考,培养学生语言、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学习、感受、发现生活中的动态美,用艺术语言表述动态美,用运动的形态表达情感。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过程由认识运动特点到具象表现,再到抽象表现。为了使学生对怎样表现运动有一个整体认识,本课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完成,评价形式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整个过程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赏析传统的具象的作品,使学生认识运动的形态特点,初步了解美术作品表现运动的方法、角度、表现形式,并初步体会用动态表达情感;第二部分通过赏析现代派的抽象作品,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另外表现形式,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表现冲动与创造力,从而能完成对动态美的创造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耐克标志的经典 导入:道具木偶人

师:“同学们,我现在手上拿着一个木偶人,请同学们想想如何使这个单板的木偶人变的有活力呢?”

同学上台动手操作运动造型的木偶人。(动手能力实践)

师:“大家现在看看这个木偶人,是不是比刚才这个造型有活力多了?运动的造型给予了木偶人活力。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让生命充满活力,运动产生美”点题 (板书)

师:“今天我们 就一起来 探讨下如何用美术的方法来表现运动。 新授:

1、师:早在古希腊,就有一位艺术家做了件运动的雕塑,并且成为了永恒的经典,我们一起来看看。 (掷铁饼者)

师:这件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的雕塑,他的美感体现在哪里? 生:姿态美感、形体(力量)美

师:为什么这个姿态具有美感呢?(学生思考) 师:造型姿态美感(体现在S型的节奏美,(音乐的节奏美,公园弯曲小路的节奏美走体现了美的一种形式法则)

雕像的均衡美

小结:运动给于了造型的优美展现,而优美的姿态是运动连续过程中的瞬间展示。而这就是运动表现方式之:

动态的“瞬间凝固”(板书)

摄影表现方式、美术表现方式

(动态舒展、幅度大)

2、展示刘翔跨拦摄影

另一跨栏摄影作品作对比

师:请同学说说从画面上看哪张看起来速度感强点?

它是怎么来处理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是,我们看不清具体的形态,但仔细分析思考下,图像是由多个动态重叠在一起了,不同时间的瞬间形象同事凝结在一个画面上,从而在视觉上产生运动的连续性。

老师举个例子,我们在拍照时,经常会听到这句话:来来,别动哦,一二三。因为在按快门的同时,如果动的话会形成重影。对吧?! 运动的表现方式之:动态的“叠影重重”

绘画作品(巴拉的小狗)

师:摄影和绘画能做到,雕塑怎么来体现运动的连续性啊?

雕塑艺术舞蹈。(连续的三个造型)

雕塑(风驰电掣) 这个雕塑同样是表现动态过程,但它并没有选择重叠的动态,选择了线来表示。

3、 展示雕塑作品(风)

师:说说这个雕塑作品体现运动的什么特征?作品是怎么来表现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体现柔美,夸张的身体造型)

师:我们可以把动态比作一条扭曲柔美的线条。 运动的表现形式之:动态的“夸张变形 小结:具象运动的表现的三种形式。

师: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几个运动雕塑作品

(4,5幅

抽象雕塑作品) 学生观察思考

师:说说这几个运动雕塑的特点? 作品是怎么来体现运动感的?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暂不总结)

引出动感 点、线、面{黑板展示

直线与曲线

直线与虚线(动感与速度感的对比) 方体与三角体的动感、速度对比, 节奏对比}

小结:动感的产生根源: 扭曲动感、指向动感、重复动感、倾斜动感、节奏动感(板书)

师:现在我们再重新来看看这几件雕塑作品,作品的动感是怎么体现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了具像运动的几种表现形式动态的“瞬间凝固”、动态的“叠影重重”、动态的“夸张变形”。

以及抽象雕塑动感体现的根源(动感点、线、面)。其实我们的很多物象形态都充满着动感。接下来

我们就来实践下,做一个校园的运动小雕塑

实践:请大家打开各自的工具包,不同的小组不同的材料,请同学们根据材料的不同造型、质感,采用动感表现方法,制作一个运动雕塑(重点体现动感)

材料准备:

一次性杯子 2组

一次性筷子

锡纸

纸质碟子

牙签

铁丝、

作品展示, 学生自评

互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安全检查情况报告下一篇:案例安全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