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育论文

2022-05-05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高中美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各个学校均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并且注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高中美术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激发其各方面思维能力的发散,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这对于其未来发展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 篇1: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教育的有效整合分析

摘 要: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使得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在教育领域,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教育有效整合,拓展了美术课程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发挥出了美术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美术课程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科目,能够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在课程教学中将美术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基于此,文章针对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教育的有效整合进行分析。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中美术教育;有效整合

一、 引言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迅猛发展,融入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在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有利于促进美术教学模式的改革,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为高中美术课程教学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基于这样的背景,文章首先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对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整合策略进行了探索。

二、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整合的必要性

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教育领域实现了深度融合,“互联网+美术教育”得到了广泛重视,信息化时代下教育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美术教育在不断向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依赖现代信息技术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中依托网络上的丰厚资源,使学生能够更加近距离地接触到各类美术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与吸收,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向学生更加直观地展示美术课程的知识原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教师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美术学习情境中,能够拥有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使学生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更好地培养审美素养。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构建丰富的资源素材库,教师依据美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相应的美术作品,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其次,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美术课程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学习,这样的方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美术资源供学生学习,进一步促进了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的个性化,满足了学生对美术课程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三、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教育有效融合的价值

第一,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教育的融合拓展了美术课程的教学资源。当前的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受限于美术课程的教学时间,以及高考的压力,大多数学生只能在美术课程上进行学习,学习内容也局限于美术鉴赏和美术的基础知识,大多数学校也没有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画室和美术组织,教师也未能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写生等一系列活动,这导致美术课程教学难以发挥真正作用。具体到课堂教学来说一堂课只有40分钟,教师只有高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才能将更多的美术知识传递给学生。因此,结合美术教育的现实环境,以及影响美术课程教学的各种因素,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融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各种美术作品,体会美术作品表达出来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提高了课程教学效率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美术课程的学习。

第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教学的有效融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美术学习体验。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在色彩、图画结构、形状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学生通过视觉获取影像,因此学生在美术课程中的视觉体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在传统的美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进行感知,缺少视觉和感官等多重刺激,导致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不强。基于这样的现状,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的融合,利用互联网获取更多的资源,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直观展示,在此基础上创设生动形象的课程教学情境,增强了美术作品的感染力,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情感,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美术学习体验。

第三,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教育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高中阶段的学生不仅要接受知识文化的学习,还要塑造良好的品质,并且提高自身的修养。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学生才能享受生活,感受生活,在将来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美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修养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術与美术教育的融合,能够使学生在直观感受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增强学习体验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同时学生还能够自助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美术知识,满足了自己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使自己在美术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高尚情操。

四、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教育的有效整合路径选择

(一)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鉴赏整合

美术鉴赏是高中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同时美术鉴赏主观性较强,不同的学生由于自身的认知水平、个人修养等多方面的不同,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针对同一副美术作品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因此,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主观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美术作品的情感。基于这样的教学特点,教师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教学整合的过程中,首先要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同时避免“标准答案”。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通过信息技术展示美术作品的艺术创作方式、创作技法等,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自身的理解,才能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在学生针对美术作品欣赏之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总结美术鉴赏的收获,通过学生自己的归纳和分析,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在实际的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教师基于课程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更多同类型的作品,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加深印象,能够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二)注重整合方式的多元化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有限,大多数学生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高考备考科目上。在美术课程学习中,一些教師的教学模式过于僵化,导致学生对美术课程失去兴趣,大多数学生只将美术课程作为放松学习压力的课程,也有一些学生甚至在美术课程上写其他科目的作业,这些现象都反映了学生对美术课程兴趣的缺失。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有效融合,能够从根本上转变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全新的切入点进行课程教学,帮助学生重拾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注重整合方式的多元化,才能在课堂中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课程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具体来说,教师首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美术学习情境,通过集声音、视频、图片于一体的教学情境,能够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些游戏活动,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己进行色彩的调配,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基于信息技术的微课进行教学,将美术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以微课的方式呈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还可以利用微课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美术基础知识,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课后进行自主拓展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拓展了美术课程的教学价值。

(三)加强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高中阶段的美术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美术课程教育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发现美,提高学生的生活情绪,在促进美术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在学习剪纸艺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剪纸的过程进行三维模拟,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剪纸艺术的图像构造,以这种直观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理解。同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还能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术,并且从中感受到美的存在。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库,让学生将生活中发现的美术作品,以及自己拍摄的各种照片上传到美术教学资源库中,在课余时间自己浏览,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美术,也能够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以这样的方式加强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能够更好地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种方式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康爱好,使学生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高中美术教育中融入信息技术,拓展了美术课程的资源,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教学融合具有极高的价值。在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相应的融合方式,并且注重多元化的融合方式提高美术课程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体验,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借助信息技术加强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丽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生活情趣,也能在生活中受美的熏陶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陈溶溶.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教育的有效整合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7):248.

[2]孟凡玲.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整合[J].艺术评鉴,2020(3):145-146.

[3]尹卫.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教育的有效整合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8(9):116.

[4]李艳芬.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3):219-220.

作者简介:

杨明,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

作者:杨明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 篇2:

高中美术教育与生活教育有效结合探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各个学校均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并且注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高中美术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激发其各方面思维能力的发散,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这对于其未来发展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高中美术教育活动,美术教师需要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利用学生对自身周边事物兴趣的探索,激发其积极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从而有效提高其审美能力及思维发散能力。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生活教育;生活实际;审美能力

在高中美术教育活动中,生活教育模式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及提升其审美能力,总之有助于其全面发展,满足了当下素质教育政策实施初衷。因此,美术教师需要注重在高中美术教育活动中适当地实施生活教育模式,以期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由此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与水平。

一、生活教育的概述

生活教育指的是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是一种可以指导学生从身边生活中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当前素质教育政策实施背景下得到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还有效提升了整体教学质量与水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生活教育模式值得实施。同样,在高中美术教育活动中,生活教育模式也值得实施,当美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美术手工艺制作、素描或速写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指导学生一些美术技巧以增加其美术绘画艺术水平及提升美术认知程度,从而有效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与水平。

二、高中美术教育内容及课程安排现状

(一)高中美术教育内容

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绘画教育与理论教育,其中理论教育内容需要教师向学生讲解有关美术的发展史、美术流派及美术国内外差异等,而绘画教育指的是向学生讲解美术手工艺制作、素描、国画、速写等内容。绘画教育是整个高中美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将二者结合向学生传授,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美术学科的整体认知水平,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二)美术课程的安排

由于高中教学阶段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尤其面临着高考,很多学生将精力投入在文化课的学习,学校也更注重文化课的教育活动。这导致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缺乏资金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与质量。另外,当前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很多学校对于课程方面的安排均不合理,文化课的课程安排数量多于美术学科课程的安排数量,导致学生参加美术教学活动的机会较少,不利于美术专业知识的完整传授。很多美术教师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考虑学生是否有效消化,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不仅没有高效掌握美术知识,还因“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无法及时消化,导致其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而渐渐失去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兴趣,从而整体降低了美术教学实效性。

三、高中美术教育与生活教育有效结合

通过将生活教育实施于高中美术教育活动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提升美术教学质量与效率,因此,在高中美术教育活动中,生活教育模式的实施十分有必要且具有深刻的意义。现笔者将高中美术教育与生活教育的有效结合实施途径进行叙述,以期带来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一)美术教学活动中生活素材的融入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最强、学习精力旺盛的重要时期,在该阶段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已经涉猎了多方面的知识,比如说天文地理、中外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甚至涉及外语与计算机等方面,总之有着较大的学习潜力,因此,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注重该时期的学习质量,从而收益于其未来发展。然而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是极其枯燥乏味的,学生常常对趣味性较高的课程感兴趣,所以,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入一些趣味性的素材,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集中精力与注意力掌握美术理论知识及绘画技能。

(二)美术教学活动引入生活实践中

众所周知,教育源于人们的生活,而生活教育是将其重返于生活中,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生活教育,将美术教育引入生活实践过程中。任何学科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未来的发展,即在人们未来生活过程中应用这些学到的知识。美术教师需要注重美术教学开展,将其引入学生实际生活实践中,使生活实践、实际操作能够与学习相结合,从而巩固其专业知识及技能。比如说,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传授学生手工艺剪纸技能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手工艺剪纸是一项传统手工艺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应用剪纸来装饰自己的家,甚至可以將其作为谋生的重要技能,可以说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三)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生活气息的融入

美术是一门艺术气息较强的学科,其囊括了艺术的各个方面,因此,对于学生艺术气质培养方面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为了能够增加美术教学气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则需要将生活气息适当地融入美术教学活动中,以进一步提升美术教学实效性。一般而言,美术教学活动中生活气息的融入可以通过应用教学资源实现,比如找一些抽象派绘画作品作为教学资源,将其融入教学课堂中,以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通常情况下,学生不理解这类绘画风格,也不了解绘画作者的意图,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绘画作品的创作背景及背后故事,以激发学生想要学习该风格绘画的兴趣,由此以提升整体教学效率。

(四)应用美术艺术创造美好生活

如果学生长期受到美术艺术的熏陶,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且有着较强的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由此可见,美术教育活动是指导学生创造美的重要价值体现。在高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告知学生美术教学是来自生活的一门学科,我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将其应用于生活中,善于观察生活细节,以期从中发现美好的事物,应用自身的美术技巧及有关理论知识将其展现出来,从而拥有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由此给社会带来美好的艺术氛围、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将生活教育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概述,并且将当前高中美术教育内容及课程安排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同时,还将高中美术教育与生活教育的有效结合进行了综合阐述,以期进一步提升高中美术整体教学质量与水平。另外,高中美术教育活动中,通过引入生活教育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绘画技能及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总之,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开展生活教育模式,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连才.对普通高中美术特长班课程设置的研究[J].新课程(教师),2010(06).

[2]倪智林“.生活教育”与高中美术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25).

[3]杨国强.高中美术新课程之中国画课程的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01).

[4]黄武全.探析新课标下高中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J].美术教育研究,2012(24).

[5]张开升,戎永祥.把握美术学科“三性”构建有效课堂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6]王国荣“.生活教育”与高中美术教育的相关探讨[J].成功(教育),2013(07).

作者:高中美术教育与生活教育有效结合探究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 篇3: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在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对于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需要选择有效方式开展美术教育。在现代高中美术教育教学中,为能够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增强,需要对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及方法進行利用,而生活化教学方式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因而美术教师需要对这一教学方法合理应用,使实现更理想的美术教学,实现学生美术水平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应用

在新时期的高中美术教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及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而需要教师对新型教学方法进行利用。就目前高中美术教育教学中相关教学方法的应用而言,其中比较有效的一种就是生活化教学方法,在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因此,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教师需要对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加强重视,并且需要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应用,以实现更理想的教学,满足教学要求。

一、高中美术教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在目前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及意义,具体而言,生活化教学方法的价值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生活化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在当前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提升,这也是保证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而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使这一目标有效实现。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基础上,可使以往单纯枯燥的美术课本教学内容得以改变,将与生活有关的教学内容融入其中,使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及趣味性得以增强,在此基础上也就能够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提升,也就能够实现更理想的教学。

其次,生活化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当前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为能够使课程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使课程教学得到满意的效果,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使学生对美术知识更好理解及掌握。在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生活化教学方式进行利用,可使比较抽象复杂的美术知识得以更形象具体的展示,也就能够使学生对这些美术知识进行更好理解,将这些美术知识有效掌握,为教学活动的更好开展提供基础,使教学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再次,生活化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美术综合素质的提升。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在生活化教学方式合理应用的基础上可使学生通过对生活化教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对美术技巧更好掌握,也就能够提升其创作能力。同时,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利用也能够促使学生对生活中的美术知识加强关注,使学生观察能力及体验能力增强,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美术综合素质的提升[1-2]。

二、高中美术教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途径及方式

2.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为能够使生活化教学方式得以有效应用,使生活化教学得到满意的效果,首要任务就是需要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使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更好的基础与保障。具体而言,高中美术教师应当选择实际生活中与美术知识有关的教学内容,将这些教学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实现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美术知识。比如,教师依据展示人们生活的一些美术作品内容,结合人们的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情境,实现更理想的教学。

2.2选择科学合理的生活化教学内容

在高中美术课程教育教学中,对于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应当选择合理的生活化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中,美术教师应当对美术课本中的生活化内容进行充分把握,将这些生活化内容向学生充分展示出来,使学生对这些内容有效学习及掌握。同时,美术教师还应当对实际生活中的相关美术内容进行收集,并且要将这些内容与美术课本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实现美术教学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在此基础上也就能够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实现学生美术知识水平的有效提升,使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目的能够更好实现,得到更理想的美术教育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发展。

2.3增强学生的生活化体验

在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开展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加强学生的生活化体验,使学生对生活中的美术知识及美术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有效应用更好理解,这对于学生学习及应用美术知识十分有利。为实现这一目标,高中美术教师应当突破课堂限制,让学生走出课堂外,对其进行课外知识的教学,比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踏青写生,让学生利用美术技巧描绘出田园风光,实现美术知识及较强的实际应用,也能够实现学生创作能力及水平的提升。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积极了解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美术元素,并且将其转变为自身知识,以实现学生美术知识的进一步丰富,强化其美术综合素质及能力[2-3]。

三、结语

在当前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式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美术教师需要对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加强重视。在高中美术课程的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需要通过有效途径及方式实现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使其作用更好发挥,进而得到更满意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红斌.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9(12):162-163.

[2]宁尚兴.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08):96.

[3]秦振芝.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9(03):56.

作者简介:刘洲,男,生于1973年8月,汉族,籍贯:甘肃省甘谷县,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任高级中学美术教师,主要研究普通中学高中美术教育。

作者:刘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县域青年教师论文下一篇:声乐情景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