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形象的社会现实

2023-03-01

第一篇:孔乙己形象的社会现实

孔乙己形象的社会现实意义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论述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形象的社会现实意义。文章重点从三个方面论述:一是孔乙己的形象特征。他又穷又酸,迂腐不堪,盲目自尊,死要面子;品行端正,被迫为盗,穷困潦倒;骄傲自负,深受毒害,死不觉悟。二是孔乙己形象的社会现实意义。封建制度和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残酷毒害;现实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①,使孔乙己最终落得一个悲剧下场。三是从孔乙己的形象看作者的思想内涵。鲁迅是一位爱憎分明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交织着复杂的浓郁的悲剧和喜剧的情调;他笔下的笑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他小说中的多数知识分子形象带有二重性。

孔乙己形象的社会现实意义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受科举制度毒害的一心一意追求功名利禄的封建文人,孔乙己一心只求以科举成名的方式踏上仕途,飞黄腾达,但最终落得悲凉之极的下场,实质上,他正是被封建制度腐蚀掉的灵魂,为之“吃掉”的无辜的牺牲者。

一 孔乙己的形象特征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知识群体中不幸的典型人物之一。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鲜明形象特征:

(一) 孔乙己又穷又酸、迂腐不堪,盲目自尊,死要面子。 这个特征,最能表现这个出身下层社会的老童生的形象特征。他读过书,但没有爬上去,不能依靠所学的知识来过活,那就必须用劳动来谋生。可是封建教育不但与劳动相脱离,弄得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且还教育人们轻视劳动,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孔乙己头脑中就充满这样的理念。不劳动,不能生活,自然就越过越穷。孔乙己自然崇奉“君子固穷”的德行,但活着是第一要义,哪怕落到将要讨饭的地步,也得活下去。但讨饭抛头露脸,太不光彩,孔乙己自然不愿意干,所以就只好偷。这种人在社会上己沦落到非常可怜的地步,可是他还是不愿意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还觉得读书人无论如何应比普通人高一等,处处要显示自己的身份,卖弄“学问”。他诚然是善良的,却又迂腐而卑琐。他的关于“茴”字四种写法的学理,自然可以说明自己是知识里手,却也是装腔作势聊以自慰。这就成为又穷又酸、迂腐不堪。孔乙己在鲁镇咸亨酒店的人际关系中,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这一句话就形象地说明了人物的身份。这长衫的衣着和“满口之乎者也”,使他和短衣帮的做工的人,界分开来,标志着他是圣人门徒;而现实的境况,却是“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又使他和读书进学的人远远地区别开来。于是“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这种不和谐的状态在孔乙己这个特殊人物身上统一起来。既是穿长衫的,理应踱进屋里,慢慢地坐喝。可孔乙己却不能够,他只能跟短衣帮一样,在柜台外站着喝,既然穷到这个地步,理应把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脱下来,走进短衣帮的群里,可孔乙己又不承认自己的没落,还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处处要摆读书人的架子。这种又穷又酸的性格,正是人物的内在矛盾、本质特征的表现。孔乙己己穷到毫无办法、便经常偷,也经常挨打。他甚至连书也偷了。当人们揭发他,讥笑他时,他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着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之类。孔乙己连偷东西也要分等级,读书人偷东西,就与凡夫俗子不同,就不能算偷,这有多么迂腐可笑!还说什么“君子固穷”,明明是偷东西,被揭发,丢了脸,他还死不承认,还要冒充君子,大言不惭,说什么自己固守穷困,决不因穷困而改变操守,这个细节描写,生动而深刻地刻画出孔乙己穷酸、迂腐、死要面子的性格特征。

(二)孔乙己品行端正,被迫为盗,穷困潦倒。小说概括地写了孔乙己一生的经历,写他沦落的过程,真实地揭示了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必然性。“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好,就是从不拖欠”,这些描写显示出

作者对身处下层社会的人物的同情。孔乙己不是因为品质恶劣而去偷东西,而是为生活所迫,“偶然”去干这种事,万不得己而为之的。作者对于孔乙己的沦落,是既有批判,又有同情的。

(三)孔乙己骄傲自负,深受毒害,死不觉悟。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养成了盲目自负的毛病。小说中写道,人家故意跟他开玩笑,诘问他:“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便“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读书人那种骄傲自负、鹤立鸡群的神态又流露出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在这个己经走上穷途未路的读书人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但是,孔乙己越显出看不起人家的样子,人家就越要讥笑他,说:“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于是“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孔乙己虽然沦落到了这样的地步,但他对于封建文化教育的毒害,还是没有任何认识,仍然不能忘情于科举,把自己的考不上秀才,当成生平最遗憾、最丢人的事。人家讥笑他偷东西,他还能涨红了脸,想法辩解。可当人家讥笑他“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连争辩也没有力气,脸上立刻失了神色,话也说不清了。但是把考不上秀才,看得比偷东西被揭发还要难受。他对封建教育的毒害是连一点认识,一点觉悟也没有的。这正是他的可悲之处。

孔乙己是个穷苦知识分子,他的性格除了穷酸之外,还有孤独、善良、恳切、赤诚的一面。作品通过他热心教小伙计认字,以及分茴香豆给小孩子吃,一人一颗的描写,有力地表现了孔乙己让的孤独。他在周围人们的讥笑声中,百无聊赖,只好到孩子们中去找朋友,求安慰;他的认真、恳切的态度,又显示出他的一片赤诚。他教小伙计,“回字有四样写法……”,孩子们要茴香豆时,他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种不看对象,卖弄学问,随口引用古书成文的描写,又进一步表现了孔乙己处处要显示自己的极其穷酸、迂腐的性格。

孔乙己是旧制度下的牺牲品,是一个多余的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这是含意极深的一笔。孔乙己站着喝,表示穷困潦倒,地位卑下,而他不肯脱掉那件长衫,因为他不肯忘记读书清高的身份。他既爬不上去又不肯承认现实,与劳动人民认同,他既被人隔离起来又自我放逐,因此成为一个“多余的人”。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此言表面上看极为普通平淡,细想却包含着非常沉重的思想感情。孔乙己活着没有别的用处,别的意义,只是作为别人取笑和欢乐的材料;没有他,生活还是照样过,谁也不会记起他,因为孔乙己完全是当时社会上的一块废料。统治阶级厌恶他,把他踩在脚下;劳动人民也不需要他,因为孔乙己与他们之间,己经隔了一条人为的鸿沟。

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是无法避免的,社会吞噬了他。他偷了丁举人的东西,被打断了腿。他最后一次在酒店门中出现,是坐着用手走来又离去的。这场面惨不忍睹。在封建社会,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只要中了举人,就有资格作官,就会有人来巴结他,给他送钱财礼物。可连秀才也没考上的人,如果再加上出身贫寒,那就连一条狗都不如。孔乙己就是这样,作者特别写道孔乙己是被丁举人打折了腿,而不是被其他地主阔人打断的,用意十分深刻。打断了腿,就是致孔乙己于死命;刽子手不是别人,而是丁举人,是封建文化教育、科举制度的代表人物。在这个制度下,爬不上去,就活该倒霉;爬上去的,就作威作福,可以随便置人于死

地。这的确是一种残酷的制度。

孔乙己被打成这样,有谁同情他呢?掌柜的第一句话是:“你还欠十九个钱呢!”这种人的残酷,是跟钱字紧紧联系着的。接着两句话是:“你又偷了东西了”、“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周围的人发出的,也还是一片讥笑声。这完全是一个吃人的世界。封建社会不仅毒害了孔乙己,把他造成一个十足的废物,而且还戕害他的身体,吃他的肉,喝他的肉,周围的人们还要摧残他,凌辱他,把他的痛苦当作取乐的材料。

可是,孔乙己又是怎样回答、对待这一切呢?他说:“不要取笑”,“跌断,跌,跌……”他只有恳求,没有愤怒,自然更谈不上反抗,他所关心和念念不忘的仍然是自己的身份。封建教育己毒化了他的每一个细胞,他至死也没有任何觉悟的表现。孔乙己是即将崩溃的封建社会的一个典型人物,他的穷酸、迂腐的性格,完全是封建教育制度造成的。作品正是通过他的性格、命运,来揭露封建教育 极端腐朽性,控诉这个制度毒害人,戕害人的罪恶。

二、孔乙己形象的社会现实意义

(一)封建制度和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残酷毒害。孔乙己的悲剧是一个善良的读书人被他自己所虔诚信奉的封建思想和衷心拥护的科举制度愚弄以至毁灭的悲剧。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统治阶级为了笼络广大知识分子,总是意图向他们灌输“读书至上”,因此,封建社会里许多读书人都以“学而优则仕”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视科举为进身的阶梯,他们把自己的命运 一年又一年地押到科举考试的赌博上,在封建统治阶级划定的死胡同里不顾一切地奔走。然而在这些人中间,有些是爬上去了,光宗耀祖,成为人上人,但对于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几经奋斗,牺牲了大量的人生的美好时光,换来得却只是满头白发,两袖清风,低下的地位,生活的贫寒。孔乙己就属于后一种知识分子。小说描写的是这类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和心理状态。鲁迅以这种描写,宣布按封建科举模式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在时代的变动中必然没落的命运,勾摄了科举时代没落的知识分子腐朽、空虚迂执的灵魂,孔乙己是科举试场中人物梦幻破灭的传神写照。作为封建社会里的一个读书人,他对于统治者所宣扬的那套“惟有读书高”的理论深信不疑,甚至还表现出一种宗教式的虔诚的态度。这就不能不使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整个灵魂浸透了这类思想理论的影响,并时时从自己的言行中表露出来。孔乙己有善良清高的品性,但不懂事务,不善谋生,还不愿放下旧家子弟的臭架子,他善良的迂腐,儒雅的可怜。正是这样,他才相信“读书高”,因此讲话总是处处从古人书本中引经据典。显示自己是一个读书人,因而他的言语越发散发出迂腐的气味。同时,正是这种“读书高”的思想,使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脱下身上破烂不堪的长衫,因为他认为这是他与劳动者的区别,但这长衫却无情地衬托出他的卑贱和潦倒。他以长衫为自豪,经常表现出作为读书人的矜持和骄傲,时常在别人面前卖弄自己的资本,这也是他认为无论生活多么贫困,境况怎样狼狈,读书人是高人一等的,因而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不肯抛弃他对“惟有读书高”的理论的衷心信奉。

同时,像孔乙己这样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知识分子,毫无疑问他必然是选择“学而优则仕”的生活道路的。他对小伙计也是这样的思想,而别人对他的试举落第进行挖苦、讽刺,却强烈地刺痛着他“学而优则仕”

的内心,使他难堪。

在封建社会里,真正能爬上统治阶级地位的知识分子毕竟是少数,孔乙己和更多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一样,什么高官厚禄,朱服紫袍,对于他们都只不过是墙上画饼,镜里的鲜花,梦里的幻想而己,他始终未能如愿,未能挤进真正长衫顾客的行列。而封建制度却仍然带给这个它的衷心拥护者和虔诚信奉者的是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累累伤痕。也正是这种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摧残和毁灭了孔乙己的肉体和生命,由于这个,读书人对“惟有读书高”的理论保持着一种宗教式的迷信,而又不可能认识到在封建社会里知识分子是附属于各个不同的阶级的,所以他盲目地认为,只要是读书人,便都是高人一等的,有学问有道德的。他从这一认识出发,当生计发生问题时,他就不是像阿Q那样 去偷几个萝卜,而是专找读书人家去偷书,在他看来,不管偷者或是被偷者,都只是读书人之间的雅事,是不同于一般的偷窃的。可实际上这只是孔乙己自己心造的幻影。就拿知识分子的丁举人来说,他并不是这样看的,对待偷他东西的人,不管是不是读书人,他毫无例外都是面目狰狞凶恶。这样情节本身就构成鲜明的对照。这样看来,封建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不是造就丁举人那样残忍狠毒的爬上去的吃人者,就是培养孔乙 己那样迂腐无能,百无一用的废物。可见,孔乙己的残废和死,也完全是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欺骗和迫害造成的。

(二)现实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孔乙 己读了一辈子书未能中举,落到十分可怜的境地,可酒 客们偏好戳他的忌讳:“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取笑 的言语很显然是对孔乙 己这个弱小者的精神上的一种冷酷 蹂躏,它与社会对孔乙己的物质剥夺一道促进了这个不幸者的悲剧。孔乙己是一个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是一个多余的人,然而 在鲁镇的人际间所投诉的悲凉和讥笑,却愈加强化 了这种冷漠,麻木,可怖的氛围……

鲁迅在作品里十分沉痛地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赏玩孔乙己的不幸的人并不是个别的,少数的,而是非常广泛而普遍的。“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咸亨酒店的顾客中似乎还是等级森严的,既有阔绰的长衫顾客,也有穷苦的短衣帮劳动者。他们平时是并不在一起喝酒的,但对待孔乙己的态度上,他们却又是基本一致的。他们把孔乙己当作寻开心的笑料,,孔乙己来到咸亨酒店,他们就进入一种放肆的高声嚎叫,来逗这个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的知识分子,像戏耍某一种令人开心的玩物一样。这时,所有人都会沉浸在一种狂热的酒醉似的哄笑中,所有的人都得到了暂时的满足和快感。同样,在咸亨酒店里,掌柜与伙计之间关系本来并不融洽,掌柜平时对小伙计总是摆出一幅凶脸孔,教人活泼不得。然而,孔乙己到店,这种僵冷的局面也就改变了,不但掌柜会不断提 问题逗弄孔乙己,而且 小伙计也可以 在此时附和一下,笑一笑。还有邻舍的孩子们虽然不是洒客,有时却也会来凑热闹,围住孔乙己。当然,孔乙己也就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引人开心的笑料。整个鲁镇的人,对孔乙己的不幸却不曾寄予同情,而是哄笑,寻开心。鲁迅在此悲愤地指出这种冷漠和凉薄就像严冬里的空气,是如此之广泛,普遍地充溢于整个社会的角落。

人们的讥笑,对于孔乙 己的迂腐自然是一种否定,同时也凝结着社会的冷漠和世态的麻木,如果联想到《药》中杀人场上“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着”的看,想到 阿Q在刑场上所看到的“又钝又锋利”的“可怕的眼睛”,《孔乙己》中所出现的讪笑的人群,便构成冷漠的人际社会。对于 愚

弱的国民性的展示,对于 传统文化的心理和历史积淀中所造成的精神创伤的揭示,始终是鲁迅创作追索的中心。

鲁迅在《孔乙己》里还着重表现了社会对苦人的凉薄的残酷性质。他集中描写了三次咸亨酒店众人对孔乙己的哄笑:第一次是由于孔乙己偷了何家的书被吊着打,因而脸上又添了新的伤疤,人们揭发了这件事后孔乙己还以“窃书不能算偷”来辩解,从而引起人们的哄笑;第二次是酒客们提出刺痛孔乙己的那个“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的问题,引起孔乙己的颓唐不安,并说了一些全是之乎者也的令人不懂的话,于是众人又哄笑。起来;第三次,那己经是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了腿,他再来咸亨酒店时,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坐在一个蒲包上,脸上黑而且瘦,己经不成样子,对于人们的取笑,他时时露出恳求的眼色。但就是在这样的时候,众人仍然还是一次一次地戏弄他,哄笑他。从这三次哄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是拿孔乙己的不幸作为取笑的材料的。孔乙己肉体上被打伤,人们以此来戏弄、逗乐;孔乙己屡试不第的绝望的心灵创痛,也成为人们取笑的材料;即使在孔乙己的精神肉体受到极大摧残,己经成为废人生命即将熄灭的时候,人们仍然不放松他,依旧将命运悲惨的他作为寻开心的对象。孔乙己的任何痛苦,都可以使看客们得到愉快和满足。以身世不幸者作为自己戏弄的对象,把别人的痛苦变成自己取乐的材料,这种人间的凉薄具有多么残酷的性质啊!

孔乙己在科举道路上奔走了一生,几十年的寒窗,无数次的应试,葬送了他的全部青春,终究连个秀才也没有考上。虽然如此,但他还是陶醉于满腹学问的牛角尖里。最终又丧失了劳动本领,沉沦道德,这些都十分清楚地说明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是怎样残酷地从精神上道德上对一个知识分子进行毒害,愚弄的。

三、从孔乙己的形象看作者的思想内涵

(一)鲁迅是一位爱憎分明的现实主义作家。早期,鲁迅己能够以朴素的阶级观念将上流社会与下层社会区分开来。作为本阶级的叛逆者,他对自己所出生的封建地主阶级抱有一种鲜明的憎恨态度,并且明确地表示自己在情感上倾向于下层社会劳苦群众,他的许多作品都表示出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劳动人民的要求。但是鲁迅作为一个思想家和社会革命家,他并不仅仅满足于对劳动群众的同情和怜悯,他是更深刻地从理智上思考,探索着劳苦群众从根本上挣脱锁链的途径。他将自己敏锐的艺术触角,伸向一个自己深思熟虑后所选择的领域,对劳动群众的落后的精神状态的表现。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对于同类人的悲苦的境遇 缺乏深厚的同情,好从别人的痛苦里讨取娱乐的材料,这是鲁迅感受最为痛切的,也是批判最为有力的一种精神病态。对于 苦人的 凉薄,这是在相当长的时间 内一直使鲁迅感到痛心 和愤慨的问题,感叹 人们的苦痛之不易相通,不满社会对苦人的冷漠态度,这是鲁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生活的思考并且表现在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鲁迅小说交织着复杂的浓郁的悲剧和喜剧的情调②。 孔乙己的一生是悲剧。这个悲剧与其说是知识分子好喝懒做的结果,不知说是社会,历史的鸩酒浸淫的恶果。然而鲁迅却在悲剧中覆盖了喜剧的色彩,悲剧与喜剧的统一,更增强了针砭的反讽意味,深化了悲剧的冷漠色彩寓庄于谐。婉而多讽,这种相反相成的

审美情致。在孔乙己身上是胶着契合的。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而无丝毫的实用之才,己经破落到连十几文酒钱也付不起,却仍不肯脱下那件作为士族标志的长衫。小说对他的迂腐疏懒和强撑着士族架子的酸味是给以严厉的讽刺的,但他又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弃儿,是豪绅统治下的悲苦无告的小人物,他有善良的灵魂和羞耻心,但却失去了起码的人的尊严。作者对此又寄予深切的同情。鲁迅的每笔都是这种同情的泪和讽刺的火的交织,这里的喜剧笔调己不是纯粹的喜剧笔调,而是悲剧化的喜剧笔调,这里的悲剧也不是纯粹的悲剧,而是一个喜剧性人物的社会悲剧。

讽刺和嘲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也密切相关,凡是可以 讽刺的对象,一定也是嘲笑的对象,因为讽刺的对象必然是在某些方面有自相矛盾和可笑的地方。一个高明的熟悉生活的艺术家,就善于抓住讽刺对象的表里不一,荒唐可笑之处予以必要的夸张,创造出具有讽刺艺术和嘲笑意义的形象。孔乙己性格的最大弱点就是他没有勇气正视自己的处境,承认自己的错处,并努力克服和改进,有点象阿Q那样的精神胜利法。因此,他的表面的东西与他实际上的东西总是自相矛盾的。鲁讯就善于抓住这种矛盾,通过群众对他的追问予以辛辣的讽刺和嘲笑。在鲁讯看来,一个人如果不敢面对现实,正视现实,特别是不敢承认自身的弱点,他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所以鲁讯对孔乙己弱点的嘲讽是对他的腐朽思想习气的否定。讽刺与嘲笑之所以能激起人们的爱憎,并使人们产生美感,是因为它符合生活的真实,对假丑恶的揭露与批判,使人们感到愉悦。在鲁迅对孔乙己的矛盾和可笑之处进行讽刺和嘲笑的时候,我们的确感到十分真实可信,感到可笑而又可悲。

(三)鲁迅笔下的笑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孔乙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可以说孔乙己是从笑声中出场,最后又在笑声中走向死亡。 可见鲁迅把这种艺术化的手段,不惜笔墨地运用到孔乙己这样一个下层知识分子身上,真是用心良苦。在孔乙己身上可悲可笑是融为一体的,泪和笑是同时存在的。鲁迅用“笑”来衬托“悲”因而笑使泪更加浓烈,孔乙己身上的喜剧因素强化了悲剧的深度,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悲剧效果。同样,笑也鞭挞了麻醉人们的封建文化,封建思想和吃人并使人毫无觉悟的封建制度。封建政治的压迫,封建经济的剥削、封建文化的毒害,在被压迫者中间形成了一种隔膜,冷酷的心理状态,使他们丧失了最起码的同情心。当然,这种笑也从深层上理解也可以是为惊醒读者、拯救国民灵魂。鲁迅不但以“哀其不幸”的感情体现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而且还以“怒其不争”的决绝,刻画了国人浅薄的笑声,抽打国人麻木的灵魂。鲁迅在短衣帮的笑声中,在对孔乙己的深入挖掘中提示了他笔下这位知识分子的非人地位,其实这也是封建社会中国人的地位。鲁迅把国人灵魂的麻木和堕落真实地融进一次次的哄笑和取笑中,其目的是为了“揭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总之,鲁迅把笑赋予孔乙己的身上,具有强大的艺术震撼力,是引人深思的。

(四)鲁迅小说中的多数知识分子形象带有二重性③,与此相一致,鲁迅对他们的态度也是带有二重性的。既同情其不幸遭遇又批判其思想弱点,既肯定其反对黑暗社会,渴求民主自由和社会改革的进步表现,对批评其软弱动摇,狭隘自私的落后意识。鲁迅这种复杂的二重心情内涵,曲折地融洽在他所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里。由于知识分子形象的多种不同形态,这种二重感情又呈现出相当复杂的情形。许多人不承认鲁迅对孔乙己抱有一定程度的同情,即认为鲁迅是以极度轻蔑,决绝的冷漠态度,对其进行无情的批判和致命的鞭挞。

孔乙己二重性的悲剧:被压迫与被侮辱的悲剧,这正是当时中国“病志社会”及其“不幸的人们”的象征。就因为鲁迅把旧中国缩成一个鲁镇,又把焦点放在咸亨酒店,旧社会的各种症结就都由此体现出来。

鲁迅通过孔乙己这个下层知识分子被封建制度毁灭的悲剧,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残酷的吃人本质,孔乙己的全部遭遇和他的悲惨结局,都有力地说明,这个善良的读书人是被封建制度吞噬在作品中的,鲁迅对孔乙己的卑庸的人生道路是否定的,但对于他的不幸命运,却也寄予深切的同情。

[注

释]:

史志谨主编,《鲁迅小说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第29页。

史志谨主编,《鲁迅小说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第60页。

汪 瑶主编,《鲁迅作品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84年8月,第42页。

[参考文献]:

1、赵晓笛主编,《鲁迅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5月。

2、汪瑶主编,《鲁迅作品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8月。

3、史志谨主编,《鲁迅伦理思想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3月。

4、史志谨主编,《鲁迅小说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

5、叶世祥主编,《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

6、钱理群主编,《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7、刘家鸣主编,《鲁迅小说的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年 8月。

8、曾华鹏

范伯群主编,《鲁迅小说新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7月。

9、王晓明主编,《鲁迅自剖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8月。

10、王富仁 主编,《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6月。

第二篇:人物形象 孔乙己

第一课时

人物形象的把握《孔乙己》 教学目标:掌握分析人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孔乙己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难点:学习并掌握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ppt

学生:笔记本、《评价手册》、《中考指导》

教学过程:

1、 学生朗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文中字词。

2、 学生快速朗读全文,理清小说情节结构,概括孔乙己的六个生活片段。 思考并回答:在你的心目中,孔乙己是一个__ 的人。

提示:在横线上填入一个词或短语,体现孔乙己某方面的性格特点。然后找出相应的人物描写,扣住重点词句,做简要分析。

3、 揣摩关键语句,理解人物刻画方法。

⑴ 、小说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个性刻画? 方法介绍:从描写入手,抓住关键词体会人物形象 行动紧扣动词

外貌结合对比 语言凸显思想

神态反映内心

⑵、小说的环境描写包含哪几个方面?有什么作用?

分析社会环境: 对鲁镇酒店的描写,主要分析小说前三个小节的作用。

对次要人物的描写,关键评析众人的“笑”在文中的作用。

通过文章对鲁镇酒店和次要人物的描写,你觉得孔乙己生活在一个__ __的 社会中。

⑶、归纳孔乙己的性格:

热衷功名

自视清高

死要面子

迂腐可怜

好喝懒做

本性善良

分析人物的方法: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人物描写及写作背景、社会环境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4、 课堂练习:课后“研讨与练习”第

一、二题。

5、 布置作业:⑴、完成《评价手册》相关练习。 ⑵、《中考指导》p86页

(一)第

2、4题,p87页

(二)第2题。

第二课时 重点语句与表现手法赏析 《孔乙己》

教学目标:分析并体会重点语句和表现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重难点:

重点:赏析文中的重点语句与表现手法。

难点:结合重点句子和表现手法,深层理解小说的思想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ppt

学生:笔记本、《评价手册》、《中考指导》

教学过程:

1、 师生共同回顾分析小说人物的方法。

2、 学生读课文。 ⑴品味赏析语言

①评析形容孔乙己脸色的四个词:

青白、红、灰、黑 青白:在半饥饿状态中延续生命

红:被人揭短的尴尬难堪

灰:内心痛苦被击中的窘迫

黑:精神肉体受摧残后没有一丝活气 ②评析描写孔乙己动作的单音节词:

排、笼、绽、摸

排:对短衣帮的不屑一顾和得意之情

笼:穷于招架的痛苦 绽:青筋突起、清楚可

摸:与“排”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生路被 断的穷愁潦倒。 ③找出描写孔乙己语言、神态的词语进行赏析。

方法指导:

1、解释词语的含义。

2、在语境中的含义。

3、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主题思想、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⑵、①回顾表现手法:对比、象征、悬念、抑扬、侧面烘托、借景抒情、伏笔照应、托物言志、讽刺等。

②分析课文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侧面烘托、伏笔照应) ⑶、读课文,思考造成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是什么?

①、社会原因。

★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侵蚀下,民众的麻木不仁。

★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摧残。

②自身原因:热衷科举、好喝懒做、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⑷ 归纳小说的主题。

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断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状态。

方法指导: ①在情节发展中体会;

②分析环境描写尤其是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③ 人物性格对主题的表现;

④把握作者的态度和情感。

3、 课堂练习:

分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掌柜„取下粉版,忽然说„”“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 ...②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 ...③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

4、 布置作业:

⑴、完成《评价手册》相关练习。 ⑵、《中考指导》p88页

(三)第

2、4题,p92页

(五)第

4、5题。

第三篇:企业形象策划战略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企业形象策划战略的内涵与现实意义.txt心是自己的,干嘛总被别人伤......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敷衍旳青春 总昰想太多 怨,只怨现实太现实╰⌒﹏为什么在一起要两个人的同意丶而分手只需要一个人曹晖 修文举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100872 ; 东北林业大学 150040;)

摘要:企业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它不仅创造物质财富,同时创造精神价值。伴随着企业由一元定位向二元定位的转向,企业形象策划战略的意义逐渐凸现。其所涵盖的理念、行为、视觉三个项度的内容正是企业求真、向善、臻美的三个本质规定。当符码化消费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消费指向时,美学和经济学的结合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企业;企业形象策划;真善美;符码消费;

企业形象策划(Corporate Identity)(简称CI)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1908年,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为德国的AEG公司设计了简明的字母化的标志,并将其应用到公司的系列性产品以及便条纸、信封、建筑、店面之中,贝伦斯AEG的这些设计实践被公认为是企业形象策划的雏形。自CI产生以来,欧美和日本的知名企业导入的成功使其以破竹之势在业中建立声誉。企业形象策划战略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其合理和科学的内涵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企业形象策划也可以称为企业形象管理(Corporate Image Management ),即从形象的角度对公司和企业进行理念(Mind)、行为(Behavior)、和视觉(Visual)方面的规划和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企业的价值观、目标、公关策略、服务营销、产品标识、广告等,将企业的内部文化和外部表现结合起来,内外兼修,构成形象的合力,从而冲击市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

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单位,它的发生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进程有着深刻的影响。企业不仅推动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使人类的生活与企业结成了须臾不离的联系——工业革命以来,社会所需要的物质产品主要是企业提供的;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过去企业被界定为一个经济组织,经济学把它定义为“有一定的行为特征,即谋求产出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单元”。([1].p,2)而随着文明的进步,企业已从一元定位走向二元定位,即它不仅创造物质产品,同时创造精神价值。企业形象的塑造是经由理念——行为——视觉三个方面的贯彻而达成的。而这正是是企业求真——向善——臻美三个过程的完美统一。

第一:求真。即尊重事实和客观规律,进而大胆探求并坚持真理,它是现代科学发展和进步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正如科学哲学家劳丹所说:“科学的事业是理性的事业”,而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生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效益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企业也只有不断地探求真理,才能使其产品的品质得以保证。企业也只有本着科学的求真精神进行研究和生产,才能在时代进步的同时,保持其前进的张力和冷静的头脑。

第二:向善。从哲学上讲,价值观是关于对象有用性的认识。而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全部或多数成员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重视盈利固然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企业毕竟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和社会系统中的其他要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的经营活动,正是同政府、顾客、金融机构、媒体等社会各个部分的关系中得以实现的。因此,企业不能置这些联系于不顾,单纯地追求自身的利益。企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依赖与社会各界公众的认可与支持。因此,企业选择向善的

价值理念,是基于对自身导向正确认识而做出的,也是与社会文明进步取的一致的方式与手段。向善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的一种内在规定性。企业只有明白为谁服务,才能在目标定位上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三:臻美。即臻于美的境界,满足人们对情感的诉求。企业生产过程也是人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成功的生产经营活动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现实的肯定,这也是企业带给员工以审美愉悦的本质所在。企业的美基于对经济规律的自由驾驭,:“不断地实现人的自觉的能动性与经济客观必然性的统一,亦即日益深刻地认识到经济规律、从而能在经济生活的必然王国中获得自由。” ([2].p,238)当劳动者在生产中达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超越时,他将获得“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美好心理感受,这种感受也是一种审美意向。

企业求真、向善、臻美的生产过程带来了企业真、善、美三个维度的完美统一。而这三个方面正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所在。企业通过生产和营销活动,将这种美好形象传播给社会和公众,推动了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 企业形象策划战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社会和时代的观念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经历了巨大的转变,从早期的温饱型时代,过渡到富裕型时代,即而进入到表现型时代。表现型时代追求精神消费,即消费者注重产品形象、品牌形象是否满足他们的审美要求。这一时代也称感性消费时代,以此代替原来的理性消费时代。这种消费观念是伴随着对产品高附加值的要求而出现的。首先表现为,购买商品时诉诸于情感的共鸣:消费者不再过多地以经济性、必须性为依据做出理性分析,而是根据自己情感的要求去选购商品。凡是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商品,他们甚至可以抛开价格的因素。同时,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优先考虑产品的销售服务、企业形象等多方面因素。其次表现为求异心理,即个性化要求。消费者一改理性消费时代遵循共性的消费心理,开始崇尚个性,通过购买商品,表现出自我独特的内在价值。表现型时代或感性消费时代的到来,为企业形象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企业只有通过从内在精神到外在行为及视觉传达的策划,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为公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优质美观的产品,打造出企业完美的形象,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的营销战略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由传统推销战略,即以卖方为主的战略,进入营销战略,即按买方要求来调整产品的价格和质量,进而进入形象战略时代,包括产品的内在品质、外在包装、道德服务等等,也就是说,顾客选择商品是最重要的是考虑到形象,即产品的有形形象与无形形象。有形形象可以定义为看得到、摸得着的部分,如企业的标识、产品包装、名称、以及售后服务等;无形形象,即企业的价值理念、精神坐标、目标方向、口碑信誉等等。所有这些,所构成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对公众的一种约定和承诺。同时,日常生活美学化也是当代世界消费社会的基本形态的反映,人们不但消费物质产品,更多的是消费广告、消费图像、消费品牌,也消费符码。当今世界被称作“符码化的世界”,又称“世界4”。(卡尔.波普尔曾把现实世界分为三个部分:世界1,即客观物理世界;世界2,即主观意识世界;而世界3则是波普尔的理论创造,即客观知识世界。)世界4带来了符码化的生产,符码化的消费,符码化的权利,符码化的生存,这不可避免地诱导了新的需求动机,造成新的利益分配。([3],p.88)

因此,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企业形象策划战略正迎合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企业形象战略是企业实施人本化管理的前提条件

企业形象战略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审美战略,是用审美的眼光和美的规律定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使其在企业中人的形象、物的形象、产品形象、道德形象中得以渗透,从而达到对企业整体形象的塑造和把握,因此也可以将这种审美战略称为美学管理(Aesthetics Management)。传统管理理论力图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去策划尽量准确的行动,它仅将人作为劳动要素来对待,忽视了人本质的要求,致使这种管理方式与人的现实要求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矛盾与错位。随着管理方式的进步,人本的因素逐渐渗透至管理中来,可以说,企业管理理论的几个革命均根源于对人本质力量的进一步揭示与张扬。美学管理也正是基于对人性的尊重以及对时代 发展的透视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企业的人本化管理方式,一改物本管理时代见物不见人的机械化管理模式,它包括运用行为科学,重新塑造人际关系,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质量,改善劳动管理,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意识,建设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精神等等。([4].p,47)它以人文精神为指导,荷载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人本是走向人性化的途径,是人对“知、情、意”三个层面的认识和肯定。长期以来,人们对“知”和“意”的重视比之“情”要大得多。特别是工业文明时代,工具理性将人的存在理解为一种知性的存在,而忽视了情感和审美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而现代社会,随着人文文化的回归,“人类的审美方式不再只是一种认知方式,而中转成为一种生存方式、超越方式,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成为生活自下而上的最重要的东西” ([5].p,108)审美是人本化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它与“知”和“意”一起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要素。而企业形象战略也即美学管理战略正是给予企业这样一个实现人本化的机会和条件。在这里,企业通过美学的定位和管理,给予企业员工以充分发挥自我的空间,把人的生产还原为体现自我的重要活动。马克思指出,生产本身是物种的生产,它是生产生命的活动。一个物种的全部特征就在于物种的的生活活动方式,而人的物种特征就在于他的活动是自己的、有意识的。([6].p,10)黑格尔也曾指出,“自由的真正意义在于没有绝对的外物与我对立”。这正是人本化管理的重要特征所在。

通过以上对企业形象战略重要意义的分析和阐述,可以得出结论:企业形象塑造决不仅限于是企业的视觉的传达,更重要的是企业内在文化和精神的凝聚。企业形象战略一改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单位带给社会惟利是图的负面影响,传达出更多的精神文化的特征。企业形象策划不仅是经济范畴,而且是一种美学范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克罗齐将美学与经济学定义为现代“两门卓越的世俗科学”,它们的结合,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趋向。其共同使命是实现“感觉的心灵化”和“心灵的感觉化”。([7].p,32)企业形象战略正是将美学与经济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企业与社会的同步发展。能否在生产中正确地塑造企业形象,能否将美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是衡量未来企业发展的坐标与尺度。

第四篇:浅析电影《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人物形象和现实意义

内容摘要:

电影《青春之歌》是根据杨沫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崔嵬、陈怀皑执导拍摄。电影主要以“九·一八”事变和“一二·九”运动期间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为社会大背景,用镜头的形势对主人公林道静的命运、境遇和个人归宿等进行细致的描绘。真实展现了林道静如何从一个寻求个人自由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奋斗历程。论文主要通过对林道静从个人反抗的道路走向革命道路过程的分析,进而归纳这一革命知识青年所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青春之歌》,林道静,人物形象,现实意义

《青春之歌》作为十七年文学的代表作品,是杨沫女士的成名之作,小说于1958年发表以后,迅速成为当时的畅销小说,而林道静这一女性形象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959年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并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影片而广受欢迎。

一、影片中林道静的人物形象

影片同样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这一期间的学生运动为背景,与小说不同的是,影片剪裁掉了小说中主人公林道静与江华、卢嘉川之间的感情纠葛,“使其在爱情关系中剪不断,理还乱的人格弱点,在电影镜头中得到了隐藏和淡化,这样她与卢嘉川、江华二人的关系也变得纯粹而干净,从革命的角度看,他们是纯洁的同志关系,而林道静对革命毅然决然的追求成为了整部电影的支撑和框架,这样一来,电影就改变了小说原有的以恋爱为主体的故事叙事而演变成为一部具有浪漫传奇色彩的故事,恋爱本土性主体演变成了革命情节的①世界性主题。”在该影片中林道静的扮演者谢芳成功的塑造了主人公性格的蜕变历程,将林道静如何从一个幼稚单纯、热情进步的知识青年成长为一名成熟稳重的无产阶级战士的过程刻画的淋漓尽致。经历了苦闷、彷徨与幻想的洗礼,并最终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和诱惑,用她的执着谱写了从一名“小资产阶级”到一名优秀的“无产阶级战士”的转变,她因此也被称为“成长中的英雄人物”②。以影片的故事发展情节来看,林道静的成长过程可以概括为两次出走和两次觉醒。

(一)封建反叛,对于女性意识的觉醒

促使林道静走向反叛和出走的第一次导火线是封建家庭式的包办婚姻,为了挣脱继母对其人生的安排,摆脱成为军阀官僚的玩物的命运,她毅然走出了那个令她痛苦的家庭,并且发誓再也不会踏进那个“罪恶的大门”③,去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自由道路。这种近于决裂的抗争,不仅仅是对那个封建家庭的反叛,更是对当时那种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反抗和决裂,她渴望走出去,渴望可以寻求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但是林道静的这次出走是盲目的,她没有同伴,没有支持者,当她自以为可以投靠北戴河的表哥的时候,发现表哥早已离开,此时的她虽然被杨庄小学校长余敬唐收留,在小学里当教员暂时安定下来,但是余靖唐却是利用她的美貌,居心叵测,面对这样的生活,她无处申诉,也没有力量抗争。她开始思索自己离开那个家庭后的种种境遇,开始渐渐清醒,当她满怀着希望,“竭尽了全副勇气刚刚逃出了那个要扼杀她的黑暗腐朽的家庭牢笼时,想不到接着又 ① ② 郑晓璇,《青春之歌阐释史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8页。 会丁萍,《新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成长的英雄人物形象研究》,2012年。 ③ 杨沫,《青春之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5页。 走进了一个更黑暗、更腐朽、张开血口想要吞食她的社会。”①这个时候在林道静的身上,更多的是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她没有想着要与生活再次抗争和顽强的生活下去,而是一个人来到了海边。于是就出现了影片开始的画面。随着电影镜头的转换和推进,波涛汹涌的大海在怒吼的狂风和海啸声中,显得急迫而绝决。林道静身着白色衣裙、白色袜子和白色围巾来到了海边,她望着大海,目光坚毅,毫无顾惜的纵身跃进大海。新中国成立以后,大海作为一种意象在电影中往往象征着“时代漩涡”,“命运”和“万恶的旧社会”②,林道静跃进大海,象征着她被这些所吞噬,这也暗示着革命靠一个人是不能够成功的,个人只有通过组织和党的帮助也才能实现个人蜕变。但是这个时候的林道静还没有经历完全的考验,她本身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和落后情绪还大大的存在,于是情节上出现了一个人——于永泽,这个一直注意她举动的北大学子。

余永泽救了林道静以后,给了林道静所想要的关于爱情的一切幻想,他的爱情让林道静感觉生活出现了一道曙光。于是二人开始了美妙的恋爱生活,林的思想意识里的所有浪漫情怀和幻想在这里展现,我们看到了她的快乐,看到了她在教室里欢快的话语。这一转变是爱情带来的,也可以说是林找到了一个依托和依靠,其实她的骨子里还是向往一种安稳的生活的。但是在那个**的社会和年代,生活是不能够安稳和平静的,林道静所想要的平静随着日本侵占东三省,她那颗平静的心再次起了波澜,安静的小镇生活不再能够满足她躁动的心,于是她想起了身在北京的于永泽。充满幻想,人格单纯和幼稚的林道静在经历了死亡的洗礼后,对于社会多了更多的见解和认识,电影为了令林道静成长的更加成熟,强化了学生爱国运动的悲壮气氛,在小说“南下示威”情节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学生的“卧轨抗议”,这样的一个场面,刚好被北上的林道静所见。看着火车站旗帜飘扬,围观群众人山人海,那些卧轨学生与前来镇压的警察们怒目相向,并最终跳上火车南下示威。整个过程中,林道静震撼的看着他们,从她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一种渴望,渴望像他们一样充满激情的生活,这个时候的林道静对革命是一种敬仰和崇拜,她希望加入其中,但是又羞涩的没有喊出口。

到了北京以后,她见到好友王晓燕,激动的向她描述着自己内心的波动:“燕姐,你不知道他们是多么的勇敢呐,我真佩服他们,连警察也没拦住他们,跳上货车就南下示威去啦!”③初次认识革命的力量和伟大,林道静的内心有了新的觉悟,这是新女性的一种觉醒和认识——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寻求人格上独立。这也是她走出封建家庭后的第二次成长历程。

于是当她到了北京以后,并没有接受余永泽的帮助,而是说要“做一个独立自由的人,要找一个知音。”于是她四处求职找工作,然而在那个时代,女性想要找一份工作是极其困难的,这个时候他没有再拒绝余永泽想要结合的要求,跟他同居了。这里林道静可以说是打破了传统的三媒六证的婚姻传统,真正做到了只是女青年的率性和勇敢。而且在这个婚姻里,林道静掌握了婚姻的自主权,余永泽评价林道静说她是“一匹难驯服的小马”,也表明林道静的婚姻主动性。当两个人真正的柴米油盐的时候,她发现余永泽其实并非是自己心里的白马王子,于是当余永泽跟她说要个孩子,让她帮自己抄写资料,学习烹调、缝纫的时候,她开始抱怨余永泽,“从前咱们在北戴河海边的时候,你的思想多么丰富,你对人生、对艺术有许多见解我真喜欢。可是,现在,你成天介总是吃啊、喝啊、孩 ① ② 杨沫,《青春之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7页。 郑晓璇,《青春之歌阐释史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7页。 ③ 节选自影片。 子啊,„„你知道,我的意志不在这上头。”①

这个时候,佃户魏老三的出现使得余永泽和林道静之间的隔阂进一步加深。她发现曾经那个思想进步的大学生,如今成了为了名利巴结贵人,对待自己年迈的佃户毫无同情心的时候,她对于爱情的幻想出现了裂痕,但是这个时候的林道静,身上依然保留有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因此尽管她明白自己的爱人“原来是这样的自私”②的时候,她感觉到伤心,可是她没有想要叛逃,没有勇气和决心像逃离那个封建家庭一样决绝的离开。

(二)对爱情和家庭的反叛,从小我到集体的意识觉醒 恰逢这个时候,朋友邀请她参加东北流亡学生的聚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个聚会上,林道静再次见到了那个和余永泽不太一样的英俊学生——卢嘉川,卢的出现,令林道静开始重新思考自身的价值,开始真正的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在这次聚会上,她首次听到革命的宣传,受到深刻的革命启蒙教育。“这些北大爱国青年的出现,又重新点燃了她心中对于生活的热情。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向上的热情和爱国爱民的责任感,好像甘雨落在干枯的禾苗上,她空虚的、窒息的心田立刻把她们都吸收了。她心里开始激荡起一种从未有过的热情。”

对于那平静的,像死水一样的家庭生活,她想要抗争,想要脱离那样的平凡,但是孤身奋战的她并没有找到出路,于是她问卢嘉川:“我斗争过,反抗过,可是我还没有出路”,卢嘉川是其在迷茫时期的一个引路人,这时候卢嘉川告诉她,斗争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要投身于集体中,“只有投身到集体斗争中去,把个人命运同大众命运联系起来,才有出路”③,这时候的林道静豁然开朗了,孤军奋战的自己终于看到了希望,这个集体斗争的光辉的道路,让她对革命有了一种狂热性和英雄式的幻想,但是这种幻想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那种热情和澎湃。从这以后她废寝忘食的汲取革命思想,在革命书籍里寻找真理,“她时时被那里面澎湃着的、对于未来幸福世界的无限热情激荡着、震撼着,她感到从未有过的快乐和满足。”④这样的转变令余永泽不能接受,余永泽阻止林道静参加学生的爱国示威游行,并且撵走了卢嘉川,致使卢的计划失败,使卢嘉川被捕入狱,林道静心底对于余永泽的所有幻想到这里全部被毁灭,“离开他,不能让他毁了我的一生”的信念让林道静的女性意识逐渐淡化,为了革命,为了自己的事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她终于坚定了决心,走出了那个给了她无限幸福回忆,但同时又让她无比痛苦的爱情巢窠。这次出走,林道静不仅仅是出于对家庭,对那种小资产阶级个人生活的反叛,还是对于个人主体意识的一种背离,预示着林正逐渐剥离自己的女性意识中的个人感情,逐步迈向集体的革命形势和斗争。由追求个人幸福到为集体谋幸福,这时的林道静认为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她所追求的崭新的革命道路。

林道静的第二次出走,已经不再像第一次那样的迷茫,她不再悲观,更没有选择轻生。因为她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着,在升腾着,她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和目标,那就是为革命事业而奋斗。于是她到处贴传单,宣传革命,完成卢嘉川交给她的每一个任务。林道静的第二次出走,有了更多的觉醒,她对男性的幻想不再那么多,有了更多的独立性,这也是她能够毅然离开余永泽的原因之一。此 ①② 杨沫,《青春之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13页。

杨沫,《青春之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15页。 ③ 杨沫,《青春之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25页。 ④ 杨沫,《青春之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31页。 时的林道静开始意识到自己所追求的个性主义和个人的幸福是多么的卑微,是多么的自私。她竭力的想要融入到党的一个大团体中,想要加入党,加入到那些热血青年中,让自己的青春焕发出意义和光芒。在卢嘉川的指导下,她对革命的认识逐渐加深,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也越来越感觉到幸福。从影片里我们可以看到她虽然很累,每天早出晚归,但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把为党服务当成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一切都在向党看齐。但是这一时期的林道静在对革命的认识上并没有真正的成熟,只是刚刚觉醒,思想认识上虽然得到了飞跃,但是革命人生的成长之路才刚刚开始。

其革命性的首次成熟应该是在第一次被捕入狱以后。因为革命警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林道静很快的告诉叛党戴俞自己贴传单宣传革命思想的事情,对于别人的提问没有丝毫的警惕。当她被捕入狱以后,她以为自己就要光荣的牺牲了,以为自己的生命终于是有价值了,这个时候,林道静的思想还处于成长的一种不成熟期,这就像他的年龄一样,是躁动不安的,是充满激情的,但是又缺乏了理性和思考,简单将革命认为是流血牺牲的层面上。这个时候的林道静并不具备一名合格的革命者,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革命者,必须经受住各种考验和诱惑。于是影片出现了胡梦安为了套出更多的革命者名单和组织,而诱惑林道静与他合作,并开出了各种条件,允诺给她安逸的生活。这个时候林道静表现出了坚决的抵抗,没有丝毫的犹豫。为了躲避反动者的迫害,在老党员林红和好友晓燕的帮助下,林道静被送到了乡下。

在乡下,林道静遇到了她革命道路上的第二个引路人——江华,如果说卢嘉川是那种满怀激情的热血青年学生的话,那么江华身上更多的是成熟和稳重,一切似乎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江华每天早出晚归,林经常看不到他的人影。林道静渴望加入到江华的行动中,他希望江华可以交给她任务,让她亲身经历党的事业,她急切的希望自己可以加入到这个组织中去。乡下的生活是林道静革命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里她看到农民阶级备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吃不饱,穿不暖,小孩儿有病了都没有钱看病,于是她痛恨,痛恨地主阶级的残暴和无良。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林道静走在田头,看到地主阶级毒打佃户,她喝止他住手,并说“我不允许你欺负农民阶级”。这时候的林道静已经不像刚开始站在激愤的学生中间想要呼喊出自己的渴望和愤怒却又不敢的那种情形,此时的林道静真正的将自己的感情和无产阶级联系了起来,站在了他们的角度,维护他们的利益。

影片为了突出农村工作对于党员考验的重要性,有一场江华组织广大农民抢收地主家麦子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林道静看到:“月黑风高的夜晚,随着一声令下,几百个像是突然从地底下钻出来的贫苦农民,很快的将大片大片成熟的麦子割倒,运走,等到地主得信感到时,剩下的就是一个一望无际和光秃秃的田野。这场活生生的农村阶级斗争,从思想、立场上给林道静以深刻教育,使她背叛了本阶级。”①

这个时候的林道静真正的融入到了集体之中,个人的利益已经被集体所取代,在乡下的革命活动和宣传,让她深刻的体会到了幸福的含义,让她真正明白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对卢嘉川的崇拜转而升华到了对党,对整个共产主义事业的崇拜。

林道静革命集体意识的真正成熟和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是她第二次入狱以后。当乡下的工作被告一段落的时候,她接受江华交给她的任务,冒险离开宋庄前往北平。到了北平以后,她得知很多党员被捕,由于自我的一个保护意 ① 何其芳,“《青春之歌》不可否定”[J],《中国青年》,1959年5月。 识不够,她暴露了自己的行踪,最终又落到了胡梦安的手里,再次被捕入狱。此次被捕入狱她经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被铁条炮烙、灌辣椒水、压杠子等酷刑,最后昏死过去。这种肉体上的痛苦只是一时的,炼狱生活考验的不只是肉体是否可以经受住拷打,更多的是精神上是不是可以经受住考验。在老党员林红的鼓励和帮助下,她积极乐观的生活,刻苦认真的学习,林红临终前对她说的话深深的震撼着她,“我在监狱里看到了很多很多的共产党员,几分钟以后他们就要被拉出去枪毙了,但是在这几分钟以内,他们还要愉快的生活,还要努力地工作——因为他们是不死的”①。这样的精神让林道静再次的觉醒,此时的她没有了原来的冲动,更多的是一份成熟,在磨难里经历的成熟。她积极的锻炼身体,学习党章,怀着希望愉快的度过狱中的困难日子,因为革命就是希望,有希望革命就会胜利。

影片通过几个阶段的生动描绘,“艺术地表现了林道静从幼稚无知,多愁善感到成熟老练,坚强沉着;从富于浪漫幻想到脚踏实地的为革命工作;从模糊的阶级意识到真正理解阶级压迫、阶级斗争;从缺乏斗争经验到注意斗争策略方法的成长过程。这是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是如此真实,令人信服并打动人心。”②

从影片里我们看到了林道静一步步的成长路线,从走投无路选择轻生的那个弱小女子,到走出家庭走向革命,林道静在锻炼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反复并曲折,但是她经受住了考验和磨难,最终摆脱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上沉重的因袭负担而成长为一名革命知识分子的典型。影片的最后林道静的理想终于实现了,在江华的主持下,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主义者。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林道静、江华、王晓燕以及北大的师生们手牵着手,昂首挺胸的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率领着无数群众,正在完成一次势不可挡的进军。戴锦华这样评价他们的行为,“这是英雄的凯旋式,也是英雄的命名式。这是英雄的凸现,也是个体的消融。”③到这里,林道静的革命成长道路终于跨越了个人而融入到了集体的斗争中。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我们用激情、乐观、积极、奋斗等形容词来形容那些热血青年,他们是青春的代名词和楷模,无数个像卢嘉川、林红、江华、晓燕等一样的青年们,用他们的激情和血泪谱写了一曲青春的赞歌。青春是神奇的,神奇的青春只有在火热的斗争中才能爆发出她的无穷力量;青春是美好的,美好的青春只有在壮丽的事业中才能显示她的灿烂光华。影片作为国庆献礼片,鼓舞了大批的青年们用自己的青春奉献祖国,用自己的青春铸就不朽赞歌,为党的光辉事业前仆后继。何其芳曾经称赞杨沫的这部作品“是一部优秀的成功的有教育意义的作品”④。

二、林道静形象的现实意义

看完这部影片以后,你会对青春有一个重新的思考。青春是什么?青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然而就是这个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却有着千姿百态的不同。青春之歌作为一部国庆献礼影片,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北京电影学院卢友汉称该影片“深刻体现了人物形象,是政治挂了帅的影片,称得起是一部红色的形象 ① ②节选自电影情节。

埃德蒙·利奇,《文化与交流》[M],郭凡、邹和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③ 戴锦华,“《青春之歌》:历史视域中的重读”,唐小兵编,《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48,153,164页。 ④ 何其芳,“《青春之歌》不可否定”[J],《中国青年》,1959年5月。 化的形象化的生活教科书。①”主人公林道静“由于自己不幸的身世,及在家庭里从小所受到的痛苦折磨,使她对家庭充满了仇恨,像当时许多受压迫的青年学生一样,她反抗旧礼教反抗封建包办婚姻,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独立自由,但是却毫无阶级觉悟。只是孤军奋斗,脱离实际的空想者;然而当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基于爱国热情,他开始跳出个人狭小的天地,把个人的命运和人民大众的命运结合起来,并且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开始接触革命。”②这个阶段的林道静基本上还处于小资产阶级对于革命的狂热,她参加革命仅仅是为了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也不枉自己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然而到了最后,她经过党的教育并参加实际斗争与农民群众相结合,真正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和含义,最终背叛自己的阶级,建立起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最终在实际斗争中锻炼成为一名坚强的共产党员。

林道静的感人形象和典型意义在于其所走的道路是无比曲折的,而其叛逆性格的成长又是充满了血肉的。“林道静的形象集中的反映了我国相当一部分知识青年,在三十年代四十年代里奋勇前进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所走过的共同道路;由民族觉悟到阶级觉悟,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可以说,“由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到无产阶级劳动群众的真正友人,以致战士”③。

《青春之歌》影片播出以后,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当时北京的各个影院都是爆满,而且很多电影院还24小时不间断的播放,人们排着队观看影片。可见盛况空前。邓颖超同志说“《青春之歌》电影我看过不只一次,小说也看到‘忘食’„„”④,由此可见,影片对当时人们思想的震撼和影响有多深。沈金梅女士称自己在电影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党是青年的引路人”,她特别强调了“卢嘉川——也就是党,给林道静指明了道路,将其从一个自发的爱国者,引到成为自觉的阶级战士”。⑤

青春是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声,我们要做的是不逃避,不闪躲,跟着青春的节奏,奏响每一章的音符,让青春的歌声响彻在生命的每一个章节。华夏悠悠五千年的文明,经历了多少的沧桑苦难,但是华夏民族没有就此倒下或者颓废消亡,而是顽强的站了起来,巍峨的站在了世界的前列。这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我们的先辈们用他们的青春为祖国谱写华章,我们有什么理由在祖国前进的道路上成为她的绊脚石,成为她辉煌道路上的荆棘。我们应该狠狠的抓住青春的绳索,为自己的青春做主,发挥自己的所长,为祖国的建设奉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春之歌》作为一部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问题的小说,”“以林道静的生活轨迹为主线,展现了她从争取个性解放到走向献身社会解放的革命事业,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艰难旅程”,小说意在阐明”林道静追求个性解放的归宿是投身于社会解放事业,在革命斗争中实现个人的生命价值”。其成就在于“富有层次地描写了林道静的成长道路,细致入微地展示了主人公林

⑥道静告别旧我的复杂心路历程。”正是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形象,为我们展现了那个年代青春的意义和价值,不仅要追求自我的个性实现,还要达到社会价值的实现。杨沫自己在谈到《青春之歌》的创作是说:“如果这部 ① ② 卢友汉,“为什么我们热爱这部电影:青春之歌座谈会”,1959年12月12日。 谢芳,“扮演林道静的体会”[J],《电影艺术》,1960年第八期。 ③ 瞿秋白,“鲁迅的精神”[J],《鲁迅杂感选集(序)》,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年。 ④ 孟红,“《青春之歌》是怎样被搬上银幕的”[J],《党史天地》,2006年第6期。 ⑤ 沈金梅,“为什么我们热爱这部电影:青春之歌座谈会”,1959年12月12日。 ⑥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小说真能让青年同志看到过去的人们怎样生活、斗争过来的,也许他们对今天的新社会、今天的幸福生活就会更珍爱,——而这就是我对这本书的最高愿望了。”①

小说的热销证明了它的成功,而影片的播出更加推动了“青春歌颂”的热潮。它像一团火,点燃了人们的热情,也点燃了人们的希望。影片紧凑的情节,时而激昂,时而舒缓的音乐,使人仿佛和主人公一起置身其中,让你无法停下脚步,令你思考和回味。林道静等青年们火一样的青春感染力让人无法躲避,你只能够紧张且有序的跟着那个时代的步伐顺风疾走!那是一个跑步前进的时代,那是一个冲破一切的时代,那是一个青春放声高歌的时代。影片里的那些青年们紧跟着青春的节拍,有力而昂扬的冲上前去,因此他们感觉到了幸福。影片的最后,虽然他们正在经受打击,但是从每个人脸上你看到了希望的微笑。

生活在安逸而祥和年代的我们这些青年们,是否已经找到了青春的节拍?是否跟上了青春的节奏?我们的青春是否也同样激昂而有力呢?林道静等人唱出了那个**年代的《青春之歌》,我们这个时代的“青春之歌”也要我们自己来谱写。

三、结语

遇到困难勇敢的面对,不低头,不服输,这是上个世纪革命先辈们告诉我们的,他们反抗命运,反抗传统,克服挫折的决心和信心值得我们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和精神将是民族文明的标记。在惨烈年代里,他们用血和泪造就那个时代的青春之歌,那么我们作为他们的后辈,不仅要学习他们的精神,更应该用实际行动来抒写自己的青春乐章,让自己无愧于自己的青春。

参考文献:

[1] 杨沫,《青春之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 [2] 郑晓璇,《青春之歌阐释史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 会丁萍,《新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成长的英雄人物形象研究》,2012年。

[4] 戴锦华,“《青春之歌》:历史视域中的重读”,唐小兵编,《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5] 何其芳,“《青春之歌》不可否定”[J],《中国青年》,1959年5月。 [6] 埃德蒙·利奇,《文化与交流》[M],郭凡、邹和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7] 谢芳,“扮演林道静的体会”[J],《电影艺术》,1960年第八期。 [8] 卢友汉,“为什么我们热爱这部电影:青春之歌座谈会”,1959年12月12日。

[9] 瞿秋白,“鲁迅的精神”[J],《鲁迅杂感选集(序)》,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年。

[10] 孟红,“《青春之歌》是怎样被搬上银幕的”[J],《党史天地》,2006年第6期。

[11] 沈金梅,“为什么我们热爱这部电影:青春之歌座谈会”,1959年12月12日。

① 杨沫,《青春之歌再版后记》,中国电影出版社,1961年。 [12]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3] 杨沫,《青春之歌再版后记》,中国电影出版社,1961年

第五篇:描写社会现实的句子

1、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2、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着与追求。

3、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4、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5、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6、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7、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8、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9、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0、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1、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12、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13、国家已沉睡,党在玩社会,社会在呻吟,人民在流泪。

14、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5、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16、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17、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18、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19、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0、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21、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22、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23、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24、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25、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26、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27、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28、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29、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30、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31、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总结下一篇:口语交际演讲稿的格式

热门文章

孔乙己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