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果产业发展的改进策略

2022-10-21

一、广西水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水果产业结构不完善

水果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水果种植计划与生产盲目、水果加工产品少, 受东盟水果的冲击大、知名度低等方面的问题。

1. 水果种植生产盲目

对果农而言, 今年或是这几年应该种植什么水果品种才能赚钱?这是他们主要考虑的, 也是最重要的。如果果农对市场预测不到位, 而相关部门又没能及时的、有效的给果农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 就会导致大多数果农出现跟盲目跟风式和随意性种植水果, 导致后期就算种出来了好产品却也会卖不出去或是价格低廉。在数据中显示, 种植面积和产量是上去了, 但是出口贸易量却起伏不定。每年的西瓜烂在地里, 近两年青枣采摘园不断增多但后面大批水果无人去摘, 如早年灵山荔枝收益高, 导致大批果农种植荔枝, 等待后面种植的荔枝可以收成了却又是价格低廉, 又导致荔枝产业因价格冲击而低迷。

2. 水果加工业落后

好的产品种出来了却没能得到很好地加工, 如近些年水果加工厂越来越少, 拿灵山荔枝来说,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几年时间里, 灵山荔枝采收价格比价稳定, 因为整个灵山县那时就有了三千多个荔枝干烤炉, 专业加工为荔枝干远销海外;但是现在的的荔枝干炉只剩下不到两千个。还有芒果, 香蕉, 菠萝等加工后的干货大多从东盟国家, 特别是从越南进口过来, 广西本土的加工企业少之又少。

3. 东盟水果的冲击

从广西水果产量和广西水果出口数据看出, 2010年后广西水果进出口量逆差越来越大, 而从广西水果产量与出口量对比看, 更多反映出广西水果主要是国内贸易, 甚至是滞销。2015年广西水果出口额仅占2015年广西水果产量的1.998%;而2015年广西水果进口量为出口量的三倍, 为此对果农的冲击很大。

(二) 水果知名度低, 无名牌水果产品

目前广西水果的优质水果知名度非常低, 且仅有灵山荔枝, 百色田东芒果, 沙田柚、广西柑橙、融安金桔、大新桂圆等少数品牌知名度的水果, 这与一个水果大省的称号是极为不符的。而且品牌唯一性不强, 有些品牌经常被冒牌, 如灵山荔枝来说, 不管是产自哪里的荔枝都说是灵山荔枝, 就连从越南进口过来的荔枝都说是灵山荔枝, 这就容易形成市场冒牌产品多, 难以塑造出著名的水果大品牌产品。

(三) 问题存在的原因

广西水果产业发展问题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水果种植结构不合理

果农看不到市场的真相, 不会估测市场需求, 盲目跟风种植, 不仅自己种植没得到收入, 反而增加了这一水果的市场行情危机。

2. 水果产业受东盟水果进口的影响

果农收入被影响, 种植水果积极性备受打击, 东盟水果进口价格低廉、优质。此外,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这几年交通运输虽然发展迅猛, 但是在交通方面还是相对落后, 如高速公路目前还没能实现县县通的状态, 如钦州到灵山, 灵山到横县等目前尚未同高速路线, 更不要说铁轨车道了, 为此水果运输就会受到了影响, 水果加工企业很难在这样的市场中生存。

3. 东盟水果冲击广西水果市场

2010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中国—东盟自贸区以来, 7000多种商品实行“零关税”优惠政策, 东盟水果也大量进入广西。而且进口水果平均质量较高, 进口水果在广西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以越南为例, 越南与广西水果品种重叠性高, 而且水果供应期比广西要早且更长, 对广西水果的冲击最大。另外, 越南水果作为进口水果的身份更容易受到消费者关注, 而本身人家水果的质量也比较好, 受消费者青睐, 在广西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

4. 品牌意识不强

广西经济发展起步较晚, 特别是在水果产业这块更是缺乏大型水果企业种植、加工、出口。大多是小规模种植生产, 小规模加工, 小规模的边境贸易出口, 所以没有对水果种植统一管理生产、统一包装, 也没做好产品质量等级划分和品牌打造, , 这就导致了广西水果的包装规格、质量不一, 品牌商标混乱, 所以难以形成高标准的、高质量的水果品牌。

(四) 绿色壁垒的影响

因为广西水果的生产没有形成统一的, 有规模、高标准的生产模式, 更多还是农户散户种植, 在农药化肥的使用方面没有得到有效地监管。部分果农对农化肥的使用超标导致水果出口检测时不合格, 走不出国门。

二、改进策略

(一) 改进产业结构

广西水果种植历史文化悠久, 水果品种种类繁多, 然而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 阳光、水分充足, 温度适宜, 桂北地区年均气温相对低于贵南地区, 所以广西水果从种植适宜程度看有桂南、桂北之分, 然而桂北的高寒地区可以发挥地区优势, 发掘早熟的温带水果这一优势, 这也就是我们相对于东盟各国的优势之一。充分发挥地区自然优势资源, 依托水果产品的自身优势, 结合市场对果品的青睐程度, 合理规划水果种植的品种结构, 加强管理, 统一规划种植, 统一生产加工, 做好水果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期工作, 为广西水果产业改进做好前期准备。

1. 改进果树种植结构

改进果树种植结构首先应当充分调研广西各地区自然气候优势, 结合各种水果种植生长需求的条件划分种植区域, 利用气候的有利条件增加果树的生命力。多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果种植, 如灵山荔枝, 大新龙眼, 百色芒果, 橘子, 香蕉, 沙田柚等水果, 同时注意引进适合在广西种植的外国优质的水果品种, 甚至利用自身气候特点改良引进的水果品种, 增加优质水果品种。对于同种水果有不同成熟期的品种应当将早熟, 中熟, 晚熟的比例调整为3:5:2的比例, 不要让水果太过于集中成熟。

2. 重点发展广西自身主导优势品种

根据地方气候布局不同水果品种种植, 将气候条件优势最大化利用, 政府应当宏观调控鼓励和引导当地果农种植具有气候优势的水果品种, 实现精专小规模生产, 每一家果农都有自己水果品种专长的种植技术, 实现专业化生产, 再实现区域市场专业化, 统一化, 标准化, 特色化, 提高水果产业的经济效益, 降低市场冲突而出现恶性竞争的几率, 最终实现高效各地方有自己主导的水果品种。如荔枝应主要划分在以灵山为核心的桂南、桂东南地区;龙眼应分布在崇左大新、博白、平南等桂东、桂西南等地区, 以此类推, 通过加强研究气候与水果品种种植的关系, 再科学合理指导, 就能逐渐发展出属于广西的优势水果品种了。

(二) 广西水果产业区域品牌化

树立广西自身的品牌水果, 政府加大对水果企业树立区域品牌的鼓励, 联合企业指导果农生产优质水果, 实现以比较具有特色的县级区域或是市级区域作为水果区域品牌界定。例如, 灵山荔枝闻名海内外, 那就应该树立一个以灵山为一个区域的品牌水果, 同一品种有其他区域生产的同样质量产品, 我们也要以当地区域名称命名, 这样以在出口贸易是就可以出现广西荔枝有多个品牌品种可供选择, 丰富水果品牌。此外广西政府应鼓励果农或是企业多多发掘与水果相关的传统文化, 历史, 风俗, 增加广西水果区域品牌的特色, 塑造广西水果特色形象, 用于提升广西水果品牌知名度及品牌文化, 从而通过区域品牌提升广西水果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 广西区域水果产业电商化

如今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 连国家都在努力加大互联网的发展, 作为市场中小小一部分的水果产业, 就应当顺势而为, 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市场需求变动, 制定好相应对策, 如何利用大数据平台发展水果产业。而今邮政在做的电商进农村应该充分利用起来, 而不是放在村里摆着看, 应该通过农村的有关人员进行培养, 指导果农学会借助电商平台快捷、方便、高效的优势, 将水果卖出去。但是在果农自销的时候如果有些产品已经打造出了品牌, 那么在销售时也要注重产品包装, 规格, 及零售的规范说明, 又或是一个区域单独形成一个统一的区域电商平台, 这样更有利于广西水果产业品牌化、电商化发展。但是在电商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水果保鲜冷链建设, 不能冷链保鲜的果品则需有完善快捷的物流配送链, 这样才能确保水果的品质。

(四) 加强对农药化肥使用的监管

对于果农的水果种植应当加强培育他们的绿色有机种植意识, 提高他们的种植水平, 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率, 让水果产品质量更加绿色健康, 同时提高产品的品质竞争力。

结语

广西的水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水果产业结构、水果知名度, 无名牌水果产品、绿色壁垒的影响等方面, 所以要提升广西水果产业的发展就应解决存在的问题, 改进产业结构、广西水果产业区域品牌化、广西区域水果产业电商化、加强对农药化肥使用的监管。根据广西的自然特色发展具有优势的水果品种, 最终打造出广西自己的品牌。

摘要:广西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因为广西本身具有的优越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充沛的劳动力等条件, 使得广西的农业产业发展具有有利的先天条件, 特别是水果产业。广西是个水果生产大省, 但是却在水果出口贸易方面却显得尤其薄弱, 因而找出突破广西水果贸易阻碍和提高广西自身水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广西,水果产业,中国—东盟,改进

参考文献

[1] 郑天鹅.广西特色农业产业化研究[D].长沙:中南民族大学, 2013:4-20.

[2] 万俊敏.中国广西—东盟水果竞争力比较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 2008:6-7.

[3] 覃政军.东盟经济圈背景下广西水果贸易发展的思考———以越南水果进出口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 2013 (24) :4-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历史教学反思下一篇:精准对接粤西乡村振兴需求的校村共育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