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进海运濒临破产看航运企业风险管理

2023-02-25

1 韩进海运濒临破产背景

韩进海运是韩国最大, 世界排名第七的船运企业, 回顾近两年韩进海运经营状况, 一直背负着巨额负债。在2016年8月31日, 公司濒临破产, 即将进入法定管理程序。韩国政府为保证港口货物的正常装卸, 制定了紧急对策方案, 向韩进海运提供约1 000亿韩元的长期低息融资费用。

2 韩进海运濒临破产分析

2.1 快速扩张

20世纪以来, 韩国进行经济改革, “韩流文化”席卷全球, 各国对韩国消费需求增多, 进出口增势强劲, 韩进海运选择迅速扩张。虽然快速扩张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 但由于韩进海运企业结构复杂, 变更控制权频率偏多, 并且更看重眼前获得的利润, 忽视因扩张而增加的管理成本, 再加遇到2008年金融危机, 为日后埋下祸根。

2.2 金融危机

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是韩进海运衰败的重要因素。一方面, 金融危机导致航运行业运价骤降, 使得营业收入减少;另一方面, 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全球贸易萎缩, 消费者消费能力下降, 航运业运送订单量骤减, 大量船只处于闲置状态。至此韩进海运2009年第一季度就形成巨额亏损。与金融危机前的股价相比, 每股减少近11倍之多。

2.3 运费减少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 韩国航运行业整体发展迅速, 韩国许多公司加入抢占市场份额的队伍, 而金融危机爆发后, 出现运力过剩, 即使许多公司不得已又开始并购整合以增加竞争力, 但是市场过饱和以及技术进步使得海运运费不升反降。

2.4 高额租船费

航运企业发展优良的表现之一是船只拥有量, 在韩进海运蓬勃发展时期, 其码头持有很多租赁费较高的船只以完成运输任务。并且韩进海运的领导者选择签订长达10年期的租赁合约, 使得后期经济萎缩却还要承担闲置船只的高额租赁费。

2.5 信用等级下降

在韩进海运逐渐没落之时, 领导、股东以及债权人也实施了一系列自救行为, 包括谈判租船价格、出售资产等。只是长时间积累的亏空太多, 使得信用等级也从A直线下降至D, 所以即使韩进海运在最后向其韩国产业银行债权人提出5 000亿韩元的注资时, 韩国产业银行一致否决。

2.6 航运业单一化

航运业不像其他行业有发展多元化的潜力, 如餐饮行业可研发新产品, 而航运企业的盈利水平是以运价论高低。一般企业出现大规模亏空时, 会选择资产重组, 停止亏本项目, 但是由于单一化, 韩进海运资产重组切除亏本的业务只有运输业务, 则企业也即没有存在的意义。

3 航运企业降低风险的建议

3.1 合理规划企业战略目标

航运企业应明白自身环境的复杂性, 所以应该多加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全球经济结构变化及发展动向、运输货物在买卖方的供给需求关系。

3.2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对于航运业外部风险, 航运业首先需要提高风险意识, 其次需要注意国内外变化, 增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应变能力;对于航运业内部风险, 首先应自我评估承受风险程度, 其次选择风险偏好态度, 权衡收益与风险的选择, 最后制定风险管理战略, 合理运用风险承担、转移、分散等风险管理工具, 进行跟踪监测, 事后评估总结。

3.3 加强资金链管理

航运行业通常是通过银行贷款注入资金, 资产负债率较高, 背负资金压力大。因此应该优化资产结构, 加强管理资金流动, 重视应收账款回收。同时还应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融资, 例如选择股权、债权融资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将筹资风险分散, 但同时还需要多注重风险控制, 切勿因一处资金短缺而影响整体资金链供应。

3.4 多元经营

如同“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 航运企业在发展主业, 还应伴随转型升级, 在干货运输的同时, 还可以运输其他商品, 比如运输油、沙等。另一方面, 还可以经营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新兴行业, 创造的利润收入也是对主营业务的补充。

摘要:航运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低利润的行业。其接收的大部分是国际业务, 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政策法规都具有不确定性。为了航运企业能稳健发展, 风险管理俨然成为重中之重。此次韩国最大的航运企业韩进海运濒临破产事件引发全世界的关注, 本文以此为切入点, 通过剖析韩进海运濒临破产的原因, 提出有利于航运企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韩进海运,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办公室工作对现代石油企业管理的推动作用下一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及识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