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二五信息化规划

2023-06-27

第一篇:xx市十二五信息化规划

市十二五规划

XX市 “十三五”民政工作规划

“十三五”(2016~2020年)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民政事业发展由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当前民政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复杂形势,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XX市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对推进全市民政事业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客观总结民政事业“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围绕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全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

“十二五”期间,全市民政部门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惠民生”基本思路,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倾力打造阳光民政、数字民政,品牌民政,不断提高人民满意度,全市民政事业呈现跨越发展新局面。

(一)社会救助新机制。全面建立社会救助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申请救助困难家庭经济核对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救助实效、精准度大大提高;完善城乡低保标准、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行物价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和适度普惠型节日慰问制度,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

1

尽保。共保障低保对象39539名,五保供养对象6820名。城镇低保标准从每月320元提高到每月558元,农村低保标准从每月155元提高到每月300元。集中、分散五保对象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500元、3600元;建立一站式医疗救助平台,救助对象信息录入新农合和居民医保结算平台,实现“即病即治即助”,累计救助39895人次,救助资金8846.4万元;完善防灾减灾管理体系,形成上下配套、无缝对接、覆盖全面的四级救灾应急预案和灾害救助网络,3个社区获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社区获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二)社区建设新面貌。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巩固发展基层民主自治,成功举办全国村级治理研讨会,圆满完成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一次性换届选举成功率100%。突出“四权”特色,落实“村党组织决策权、村代会决定权、村委会执行权、群众监督权”,从制度、机制上解决基层社区“做什么、做不做、谁来做、做得怎么样”四方面问题省委罗书记对XX“四权”建设作出“XX做法值得推广”的重要批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行“政社互动”试点,明晰村级自治组织与基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权力边界;按照“一委一居一站(中心)一办”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建成490个社区服务中心,和谐社区占比95%,被民政部评为苏北唯一一家“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

(三)双拥创建新拓展。大力发展科技拥军、社区拥军、法律拥军、社会组织拥军,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七连冠”;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全面落实,为6700名

2

60岁以上农村籍退伍士兵办理老年生活补助。将5187名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大病救助范围,切实解决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题,重点优抚对象参保参合率达到100%;积极开展“慰烈”工程,民政部、财政部等7部委在我市召开全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保护工作现场会,重点推广我市经验做法,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相继宣传报道,省内外1500余人来X学习考察;实现城乡一体化安置,共接收各类退役士兵2603人,其中指令安置239人,货币安置 2319人,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5003.3万元。参训率达95 %,“双证”获取率、就业率均达到 100 %,全省前列。

(四)社会福利新提升。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成各类养老机构292个。其中公办养老机构25所,包括24所镇级敬老院,1所光荣院,床位数7963张;民办养老机构1所,床位数150张;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 264 个,包括104个城镇站点和160个农村站点。提高孤儿养育标准,机构和散居养育标准分别达1460元/月和870元/月。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免除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三无”人员等9类人群实行基本丧葬服务费用 2370 人次,减免火化费用216万元;为全市百岁老人、90-99岁老人、80-89岁老人每月分别发放尊老金300元、100元、30元;累计销售福利彩票4.5亿,筹集公益金6000万元;募集慈善款3589.31万元,投入慈善救助资金2641.83万元。

(五)社会事务管理新秩序。前移婚姻登记服务窗口,设置21个镇级婚姻登记处,45名婚姻登记员培训、持证上

3

岗,开展镇级婚姻登记服务,实行免费登记服务;救助流浪人员1028人次;完成《政区大典》编纂,出版新的政区图和城区图;实施镇改街道办事处工作工作,撤销运河镇、炮车镇、戴圩镇,设立运河街道办事处,炮车街道半数、戴圩街道办事处、东湖街道办事处;出台《XX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新增社会组织600个,社会组织登记数达1450个。

(七)民政项目新气象。“十二五”期间,投资1.2亿元,建设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打造标杆示范养老机构,为入住群体提供全方位、综合型、智能化服务;投入2400万元,按照“三有三能六达标”要求,对全市24所敬老院进行进行改造,实现硬件和软件同步提档升级;建设惠家养老信息中心建设,打造信息化养老服务平台,免费对接服务资源,提供便民养老服务,实现“一机在手,养老无忧”;实施王杰纪念馆改造提升工程,扩征土地20亩,新建展厅,重建园林景观,新增停车场、游客中心;实施碾庄馆改造提升工程。西扩土地30亩,改造烈士墓30座,新建展厅2000㎡。

二、“十三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民政事业发展由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民政事业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宝贵机遇,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机遇大于挑战。

(一)发展机遇。

一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基

4

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为民政事业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随着我市经济迅速发展,全市综合实力将持续增强,公共财政将全力保障民生,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是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社会管理格局将更加完善,为发挥民政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是政府职能将加快转变,大量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社会服务职能将逐步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为民政事业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主要挑战

一是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凸显的挑战。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提速,各种深层次社会问题和矛盾交织凸现,发挥民政部门职能作用,切实保障基本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应对人口结构发展变化的挑战。“十三五”期间,人口老龄化进程将明显加快,且高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推动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日益迫切。

三是应对社会组织结构变化的挑战。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凸显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和管理的载体功能,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对新形势下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是应对社会需求多样化的挑战。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

5

需求、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拓展业务内涵和外延,升级民政工作理念、制度、方式,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需要深入探索和实践。

三、“十三五”规划发展定位和主要指标

“十三五”期间,XX民政事业以现代民政理念为引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加快民政事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立具有时代特征、XX特色的现代民政服务保障体系。

“十三五”期间,全市民政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全力推进广覆盖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城乡低保救助标准,并逐步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完善低保救助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全力推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全市年均增加养老床位数1200张以上,全市养老床位总数达到1.6万张以上,千名老人床位数达到于60张,实现居家养老城乡全覆盖。

——全力推进新型的社会建设管理体系建设。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逐步形成与城乡社区居民志愿服务、社会化便民利民服务相衔接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至少建设1家社会组织“孵化器”,社会组织登记数和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高于全省平均标准。

——全力推进融合式的双拥优抚安置创建体系建设。缩小城乡抚恤标准差距,逐步实现全市各类优待抚恤标准城乡并轨,优抚对象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退役士兵自谋

6

职业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参训率、就业率、满意率超过省指标,确保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八连冠”。

——全力推进规范化的专项事务管理体系建设。实现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进一步优化行政区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实现镇、村道路地名标志全覆盖,加快村改居进程,提升城市化水平。

——全力推进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民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孤残儿童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大力发展慈善、福彩公益事业,巩固和保持苏北领先地位。实现全市福彩销量和公益金总量翻番,销量总额突破10亿,公益金总量达到1亿元,为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提供资金支持。

四、“十三五”规划主要发展任务

“十三五”期间,XX民政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全面推进“六有”民生工程和“六大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民政事业发展综合实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一)社会救助

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完善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乡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就业、住房、法律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低保边缘救助、灾民救助、重残救助、临时救助、社会帮扶、慈善互助为补充,适度普惠、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救助与其他民生保障政策之间的衔接配套,提升社会救助整体水平,保持

7

苏北领先地位。

1.实施低保自然增长机制。低保标准保持与全市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年均增幅不低于10%。加快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并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较大改善。

2.规范社会救助管理。完善申请救助困难家庭经济收入核对机制,增强收入核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信息化管理网络,完善低保动态管理机制,实现社会救助“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应补尽补”。

3.创新医疗救助模式。建立“收入型”与“支出型”互补的社会救助制度,重点探索新型医疗救助,扩大受益覆盖面,解决“因病致贫”家庭现实生活困难。

4.稳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全面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完善自然增长和长效管理机制,提高供养整体水平,确保全市集中供养率保持在70%以上。

5.完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完善灾害救助综合协调和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实现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提高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化“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提高救灾应急社会动员能力。

(二)养老服务

积极应对老龄化,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范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打造“智能化、保姆式”养老服务平台,确保“十三五”末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60张以上,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

8

辅助”的养老服务体系。

1.加快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编制专项规划,将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解和落实到各镇(区、街道)。创新农村敬老院运营方式,变单一“五保”供养为集供养、寄养、康复、护理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养老机构。

2.加大民办养老机构扶持力度。积极出台优惠政策, 鼓励和推进养老投资的“社会化”,适度提高民办养老机构补助标准,规范对民办养老机构建设补贴资助方式,加强资助款项的监督管理,提升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

3.全面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加快“五类”项目建设,实现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全覆盖。完善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全部达到省评估标准A级以上,其中AA级40%以上,AAA级20%以上。完善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养老服务信息化。

4.关爱老年人精神生活。建成一批有规模、多功能的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培育一批关爱老年精神生活服务品牌。精心组织老年节系列活动。加强为老服务专业队伍建设实现“市镇村”养老协会全覆盖。

(三)社会建设

推进市镇村三级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实现居家养老、医疗救助等社区服务信息能化;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开展“政社互动”试点;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和服务平台,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需要。

9

1.协调推进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工作格局,协调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探索形成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具有XX特色的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体系、基本路径、基本格局。

2.创新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按照“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模式,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为依托、其他各类社会组织为补充、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和机制。

3.拓展延伸基层民主自治。依法组织城市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切实保障基层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开展“政社互动”试点,厘清行政权力与自治权利界限,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4.加快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以共建共享共融为目的,以社区服务中心为载体,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互联互动,实现政府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互助志愿服务和市场商业服务相衔接,集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人民调解于一体的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进程。

5.不断强化社会组织功能。积极培育和发展公益类、新兴产业类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重视发挥枢纽型联合性的社会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逐步形成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律自治的运作机制。加快推进市属行业协

10

会改革创新和社会组织网上登记、年检工作,促进社会组织自律水平和整体素质提升。全面推进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十三五”末,全市等级社会组织达50%以上。

6.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为主要内容的长效机制,推进全市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进程,形成以社工机构为载体,以专业社工为引领、以社工从业人员为骨干、志愿者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四)双拥优抚安置

以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城争“八连冠”为目标,通过开展政策拥军、实事拥军、科技拥军、文化拥军、社区拥军等一系列扎实有效活动,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巩固和发展新型的军政军民关系,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

1.全面落实优待抚恤政策。进一步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高重点优抚对象保障水平,实现各类优待抚恤标准城乡一体化,建立优抚对象优先纳入社会保障机制,优先享受各类社会福利,确保优抚对象生活不低于当地社会平均水平。加大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李超时烈士纪念馆、王杰烈士纪念馆等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的投入,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和作用。

2.健全完善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接收安置体系。建立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长效机制,完善承训学校年检制度、专职辅导员制度和巡视制度,保持退役士兵参训率、就业率、满意率全省领先。进一步完善退役士兵城

11

乡一体化安置政策,大力推进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巩固和提高全市退役士兵安置率和实际就业率。

(五)专项事务管理。

着眼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和推动文明城市建设要求,加快民政专项事务管理创新,健全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事务管理体系,提升社会事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水平。

1.规范婚姻、收养、殡葬服务。加强婚姻登记规范化管理,健全婚姻登记服务体系。加大收养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依法办理各类收养登记。加强婚姻、收养登记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惠民殡葬政策,加大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现村级集中安葬点全覆盖,打造绿色殡葬、阳光殡葬、文明殡葬。

2.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建立健全由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门组成的街头流浪人员联动救助机制;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构建市、镇、村三级乞讨救助体系和科学考评机制;加强救助机构规范化管理,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心理援助工作,建立健全街头救助与就业援助联动机制。

3.深化行政区划管理。按照合理配置利用资源、加快产业聚集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总要求,深化行政区划管理,积极实施村改居工作,推进城市化进程。

4. 扎实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建立健全行政区域界线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全面落实联席

12

会议、自检联检、界桩管护、跨界开发建设申报、矛盾纠纷调处等制度,确保边界地区和谐稳定,确保县际以上界线全部达到省级以上平安边界建设示范线标准。

5.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立健全地名规划体系,重点优化道路、桥梁等市政设施地名命名,提升地名命名更名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规范地名标志设置,实现镇、村道路地名标志全覆盖。研发覆盖城乡的地名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便利居民出行。

(六)社会福利

着眼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特殊群体向社会公众转变,健全完善以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为基础,以优化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以发展公益事业为根本,覆盖全市孤残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社会福利保障水平。

1.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进一步改善孤儿成长环境,完善孤残儿童最低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按照经济生活发展水平和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步提高孤儿养育标准,提高生活质量,探索和推行弃婴儿成年后的安置办法和保障机制。

2.大力发展慈善、福彩公益事业。深化“公民慈善”理念,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慈善活动,精心打造具有XX特色的文化慈善、品牌慈善、阳光慈善、专业慈善,保持慈善募捐苏北领先水平。坚持“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的福彩宗旨,规范销售,安全运行,确保“十三五”期间,全市福彩销售总量突破10亿;广泛开展福彩公益活动,提升民政

13

公益品牌效应。

第二篇:水利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水利工程管理专项规划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

重点工程监控系统、调度系统建设:建设和完善大中型重点水利工程视频监控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建设市、县防指-各重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之间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建立全市水利工程数据库,开发重点水利工程控制和调度系统基于Web网络的软件平台。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工程管理技术含量:建设基于盐城水利地理信息系统的水利工程信息查询化系统和集防汛调度、工程管理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

完善“十一五”规划水利地理信息系统:在已建城市防洪三维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扩展开发盐城市水利二维地理信息系统,扩建防汛信息采集系统。

概算总经费:约600万元。

第三篇: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本规划依据《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并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确定的指导方针编制。在全面分析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管理和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领域)及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以及加强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对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旨在实现安全生产领域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和共享,为政府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科学有效的保障手段,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本规划是《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配套的专项规划,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重要依据。

一、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时期工作成效。

“十一五”期间,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切实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进一步完善基于互联网的外网平台和涉密网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工程)一期、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等一批重大政

1 务信息化工程,初步形成了基于政务外网的专网平台及其数据库(简称“三网”,如图1所示),为安全监管监察、应急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技术保障。

图1 安全生产信息化服务体系

同时,引导和推动了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企业实施了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管理、应急避险和隐患排查治理等一批安全生产信息化工程,不同程度地提升了企业防范事故和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及部分地方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能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应用和服务等工作开始步入了规范发展的轨道,信息化为政府实施安全监管监察以及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主要成效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实施了“金安”工程一期项目,初步形成了支撑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开展安全生产基础业务的资源专网及其应用系统。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多种网络资源建成了覆盖全国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全部省级安全监管机构和大部分市(地)、县级安全监管机构的互联互通的广域网络,实现了各级

2 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间数据、语音和视频信息的传输和处理。初步建成了面向安全监管监察及行政执法、调度与统计和矿山应急救援等业务信息系统,建立了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事故和执法统计等基础业务数据库,建成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非涉密业务办公、网络舆情分析和电子公文传输等系统,为日常行政办公、安全监管监察和事故应急管理等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支撑,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信息化对安全监管监察和行政执法的保障能力。

2.依托互联网推进安全生产政务公开和网上为民服务,进一步提高了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的服务水平。全国省级以上安全监管监察机构、80%的市(地)级和50%的县级机构基于互联网络建成了政府网站门户系统,及时发布安全生产政务、政策法规、事故调查处理、为民服务等信息,开展了安全生产信息查询、政府信息公开、安全生产建言献策等公共服务,一些地方安全监管机构开通了“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特服系统,进一步加强了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的信息服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建设了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分析系统,为政府部门及时掌握安全生产舆情民意,正确引导安全生产舆论和科学决策提供了信息支撑。

3.加强了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涉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得到进一步提升。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按照涉密信息安全保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涉密计算机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分级管理和保护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扩容和升级了机关内部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了机关涉密网办公系统的功能,通过了国

3 家保密局组织的安全保密检查和测评,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机关提供了安全的业务信息处理环境。

4.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作为“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信息化的重点工程得到立项并实施。各地区积极开展了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北京、河北、辽宁、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各市(地)及部分县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工作也取得了进展,大连、青岛、南京、沈阳、南昌、南宁、威海、秦皇岛以及北京市房山区等城市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数据库逐步扩充完善。全国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技术保障。

5.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国有重点煤矿全部安装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和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以及其他应急避险系统正在全面建设;大型危险化学品企业建设了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危化品车辆运输监控系统等;化工园区建设了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信息系统;非煤矿山企业建设了尾矿库安全监测系统;烟花爆竹企业建设了礼花弹流向管理系统。高危行业(领域)企业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等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管理和事故风险防控能力。

6.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运维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各级安全

4 监管监察机构通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完善了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和安全保障系统,初步建立了运维保障制度。通过“金安”工程一期项目的实施,建成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控中心、数据中心、培训中心和远程数据备份中心,以及供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使用的综合运维管理平台,提高了信息系统的整体运维保障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信息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全国安全生产专网还没有完全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信息网络、信息安全、运行环境等信息基础设施和设备尚不能全面保障日益增加的应用需求。

2.安全生产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难以发挥整体效用。安全生产信息化状况在各地区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各类型企业之间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基层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和企业基础信息难以有效采集。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尚未进行全面规划,更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企业与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之间尚未建立信息互联互通的传输通道,无法实现安全生产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信息化在加强政府安全监管监察、应急管理和企业事故预防等方面的整体保障作用不明显。

3.信息化尚未深度融入安全生产的核心业务。信息化驱动安全生产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力度不够,信息化和工业化

5 融合促进安全生产的工作进展缓慢。信息技术尚未全方位融入安全生产的核心业务,安全生产的业务流与信息流尚未达到深度融合与有机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成效。

4.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仍未建立。安全生产信息技术标准严重滞后,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项目由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自行组织实施,缺少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缺少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分类不同、库表结构和编码规范不一,严重影响了信息系统的应用推广和功效发挥。

5.安全生产信息技术支撑体系落后。尚未完全建立从规划设计、系统研发、工程实施到运维管理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没有形成面向安全生产领域的信息产业。基层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高危行业企业信息化人才紧缺矛盾突出,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不足,安全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和操作技能滞后,影响了信息化的应用推进。

(三)“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的重要时期,是确保实现国务院确定的“到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目标的关键时期。

1.安全生产工作日趋复杂,提高安全监管监察水平需要信息化手段保障。“十二五”时期,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基础依然薄弱,高危行业(领域)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6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安全生产保障难度加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加大,安全生产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政府履行安全监管监察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2.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为安全生产信息化提供了机遇。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重点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已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的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已列入我国“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3.信息化建设对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信息化将不断渗透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融入到安全生产管理的各环节。通过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进行有效监测和预警,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企业与行业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是监督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

4.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方法对信息化手段的需求更加迫切。安全监管监察对象点多面广、过程连续、动态变化,仅仅依靠传统的人工方式难以实现对安全监管监察对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安全

7 监管监察方式方法,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紧扣《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 号)和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关于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和部署,推进安全生产信息技术创新,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开发和信息资源利用,推进安全生产政务信息公开,促进企业与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为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政府安全监管监察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从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出发,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对信息化的新需求,综合协调、科学推进各地区、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平衡发展。

以用促建,以建保用。以信息化建设保障应用的不断深化,以业务需求促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实现信息化建设与安全生产业务的深度融合。

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不同业务类型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部门和企业之

8 间的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效益。

夯实基础,安全可靠。依托现有多种网络资源,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和使用管理水平。

精选示范,分类推广。在“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管理等工作,选择重点地区先行开展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安全监管监察核心业务的试点工作,逐步形成企业、行业管理部门和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和交换的标准规范体系、典型业务系统及数据库,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三)规划目标。

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监察、应急救援机构(基地)和有关单位的基础信息网络和安全保障系统,满足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业务应用的需要;初步建成共用共享的安全生产基础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有效支撑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为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和决策管理提供服务;通过重点工程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安全监管监察核心业务的信息系统、数据库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能力;通过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以及冶金等工贸行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形成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与企业信息共享的标准、互联互通机制以及典型业务系统;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进一步强化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情况的监督管理,为

9 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提供信息化保障。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救援机构(基地)和有关单位互联互通的基础信息网络和安全保障系统,初步实现与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的信息共享,具备新一代数据、语音、图像和视频等信息传输功能。

——按照国家有关涉密信息安全规定,建成符合涉密信息系统标准的机密级内网及其业务系统。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直管行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以及中介机构管理等业务实现网上审批。市(地)级以上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建成政府网站,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和行政许可业务网上办理。

——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统计和安全生产调度统计等基础业务实现网上办理,基础信息入库率达到100%。

——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直管行业基础信息入库率达到90%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基础信息入库率达到80%以上。

——基本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定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业务系统的基础信息采集标准规范以及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与相关部门间、与重点安全监管监察企业间信息共享和传输交换的标准规范。

——建成覆盖国家、省(区、市)、市(地)、重点企业和主要救援队伍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

10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各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安全保障和运维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信息系统运行需要,市(地)和县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明显加强。

三、主要任务

(一)安全监管监察业务系统建设。

1.煤矿安全监察系统:继续完善“金安”工程一期的煤矿安全监察执法业务系统,煤矿安全许可证等行政许可实现网上审批和全国统一配号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煤矿企业基础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井下人员、设备、环境等信息的网络化动态巡查。建立覆盖煤矿职业卫生申报、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事故调查处理等功能的管理系统。

2.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系统:继续完善“金安”工程一期建设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系统,建立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系统,实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网上审批和全国统一配号发放。建设非煤矿山企业基础信息动态采集、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达标和隐患排查治理等系统,实现对非煤矿山企业的动态化安全管理。

3.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系统:继续完善“金安”工程一期的危险化学品监管系统。利用移动网络和3S等技术,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监管系统,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隐患排查治理等系统,实现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运输车辆的动态监管,掌

11 握危险化学品企业危险装置和关键部位安全状态,为安全监管执法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扩充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备案)网上申报和审批、执法检查信息管理以及与其他系统的信息共享,并实现与公安、工商、商务等部门的数据交换。

4.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系统:完善“金安”工程一期的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烟花爆竹流向网上查询、跟踪、管理等全过程监管功能以及生产经营重点场所(部位)视频监控与报警功能,为各级安全监管机构执法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5.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实现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基础信息、大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的日常管理和动态监管。

6.职业健康监管系统:建立完善职业危害申报、检测、评价、中介机构管理、专家数据库等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职业危害相关内容的规范化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职业危害场所相关信息的采集系统,实现对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动态监管。

7.调度与统计系统:继续完善“金安”工程一期建设的生产安全事故快报、事故统计和行政执法统计系统,扩充建设事故快报跟踪管理、应急管理统计等功能,拓展在工矿商贸等重点行业的职业健康统计功能,进一步扩充和完善全国生产安

12 全事故分析及形势预测预警系统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二)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全国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的应急管理与救援核心业务系统,实现国家、省(区、市)、市(地)以及国家和区域矿山救援队、重点企业应急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安全生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资源管理、预案管理、协调指挥和应急评估等功能的实效;建设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研制应急演练、预测预警和智能方案等高级应用功能,实现重大危险源信息的接入和综合展现,形成全国性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的保障能力。

(三)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加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及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物联网信息系统建设,推动企业(集团)级应急平台建设,推进生产作业环境的监测监控、安全管理和应急信息系统的应用。推动企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生产作业环境实现超前感知,提高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预控能力。2011年,非煤矿山安装完成监测监控系统。到2012年,煤矿安装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到2013年6月底,非煤矿山安装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到2015年,三等及以上尾矿库和部分位于敏感区的尾矿库安装完成全过程在线监控系统。积极稳妥地建设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推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安装运输车辆跟踪定位系统。到2015年,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

13 域)及冶金等工贸行业各形成50家安全生产物联网信息系统标准化示范企业。

(四)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制定安全生产物联网等信息化的数据、业务、技术和管理标准,指导全国各级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管理机构以及安委会成员单位接口建设和信息共享交换。编制企业安全生产信息接入规范、资源目录规范、业务功能规范、系统建设标准和标准使用指南等。

(五)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

1.信息资源规划:根据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职能,梳理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全面规划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确定数据存储粒度、更新和交换共享机制。建立健全国家和省级数据中心,提高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研究确定企业安全生产信息采集范围和方式,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构建全面的安全生产信息资源。

2.数据库系统建设:扩充完善“金安”工程一期建设的数据库,形成安全监管与执法、煤矿安全监察与执法、安全生产应急三大类数据库,为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系统运行提供数据支撑环境。新建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工贸行业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人才教育培训等业务数据库和综合办公数据库。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根据应用系统建设需求,进一步完善本地数据库建设。

3.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建设:分析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

14 理等业务流程,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目标,建立安全生产整体业务模型和信息服务总线,在全国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广域网内实现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与安委会成员单位及有关行业(领域)企业共享基础数据,满足全国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多级数据集成需要,为应用集成和流程整合提供基础。

(六)政务办公及公共服务系统建设。

1.非涉密政务办公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政务办公、政府信息公开、公文管理、人事管理、档案信息管理等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提高政务办公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建设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系统,完善基于互联网的全国安全生产信息联网查询、安全生产舆情分析等系统,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公开以及媒体和公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社会监督的广度和深度。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建设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党建网站、党员信息库,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建设党风廉政、监察、信访等政务系统,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2.涉密政务办公系统建设:按照国家关于涉密信息安全管理的规定,拓展和完善内网办公系统、邮件系统、公文智能收发系统和基于GIS的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系统,扩充完善内网数据库,加强涉密信息安全管理。

3.政府网站群建设:继续完善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为主站,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各业务司局、地方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为子站的政府网站群建设,重点加强政府信息公

15 开、公共信息服务、网上办事和公众参与互动等系统建设。到2015年,所有市(地)级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依托专网数据资源实现对安全生产政策法规、许可、科技成果、安全评价资质等12类信息网上查询服务。继续深化公众参与网络互动平台建设,推动安全生产社会监督信息化,各级安全监管机构加快开通“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特服系统。加强基于互联网的党建工作平台建设。对政府网站进行扩容和系统升级,保障网站安全运行。推进安全生产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

(七)基础信息网络建设。

1.安全生产资源专网建设: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传输通道,完善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应急救援机构(基地)和直属单位的安全生产专网,实现与安委会成员单位、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的网络联通。重点加强市(地)和县级安全监管机构的基础网络建设,满足安全监管执法、调度统计等业务系统运行的实际需要。以无线网络、3G等移动网络和卫星通信网络为补充,实现与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的网络联接。

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涉密内网改造:按照“涉密最小化”的原则,进一步缩小涉密内网的覆盖范围,加强涉密内网的安全改造,强化用户终端的安全保障。更新密码系统并升级加密传输系统。调整涉密内网的政务信息系统,扩充完善内网数据库。

3.视频会议及IP电话系统建设:扩充完善视频会议系统

16 和IP电话系统,覆盖到全国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将现有标清视频会议系统升级为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提高视频会议系统和IP电话的使用效率。

(八)安全保障与运行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非涉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和定级指南,完善安全生产专网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进一步强化信息化人才和运维保障队伍建设,完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控中心、数据中心、培训中心和远程数据备份中心的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保障安全生产专网的正常运行。扩充完善专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实现对专网核心节点和骨干节点的基础设施、运行环境、网络设备及广域网传输通道的实时监控管理。制定完善系统运维规章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系统运维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

(九)信息技术保障能力建设。

建设安全生产信息技术和安全保障实验室,开展信息技术产品应用于安全生产领域的专业化检测和验证,加强对业务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测试。加强安全生产领域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创建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大力开展信息化知识和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能。研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络、视频系统,开展远程教育培训。

(十)安全生产信息化成果推广应用

积极开展信息化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在煤矿等行业(领

17 域)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装备,重点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推广。打造安全生产领域信息产业,加强专用信息产品研发。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成果转化平台,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信息技术研发、应用示范和成果推广的服务平台。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10个安全生产信息化示范城市。

四、重点工程

(一)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工程)二期。 依托国家政务信息资源、“金安”工程一期以及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所形成的信息化成果,建设满足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应急指挥机构以及有关单位业务信息处理的政务信息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应用系统、数据库、基础信息网络、安全保障系统、运行服务体系和标准规范等六个方面。通过试点应用,形成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职业安全健康、统计分析等领域共用共享的业务系统和数据库,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制定适用于安全监管监察业务的建设、管理和技术标准规范。

通过“金安”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建成覆盖全国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应急救援机构(基地)以及有关单位的信息网络平台、安全和运维保障系统,实现各级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理机构系统内、相关部门间、基层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与企业间相关安全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全面提高安全监管监察及行政执法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二)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工程。

在已有信息系统标准的基础上,编制安全生产基础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运行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编制重点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装备标准规范以及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标准,指导地方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与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资源规划、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建设。编制与安委会成员单位的数据接口规范。通过标准建设,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以及有关信息采集和分类编码标准,统一各业务系统底层数据格式,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标准化,实现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安全生产数据的及时报送和更新。

(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监管工程。

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程,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化监管工程,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的网上申报、业务办理、达标情况考核及评审管理等功能,重点实现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及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生产设备设施运行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等标准化达标内容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为动态跟踪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进展情况提供信息化支持。

(四)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内外网改造工程。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总体要求,按照“涉密最小化”的原则,

19 调整内外网环境及其应用系统布局,构建机密级内网应用平台,将原有非涉密政务办公系统整合迁移到专网平台,完善机密级内网基础平台和涉密应用系统,健全内网安全保密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扩充专网信息平台,新建非涉密信息办公业务系统,实现信息公开、办公、通知、短信与安全监管监察业务系统的整合。扩容升级外网电子邮件系统。完成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机关办公相关应用的国产正版软件基础环境的升级改造。健全外网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

(五)安全生产领域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工程。 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选择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和职业危害严重的企业,建设安全生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有效感知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的安全状态信息,实现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要素和职业危害因素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处置,提升企业事故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通过与相关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建立信息关联,监督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主体责任,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方法,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建立国家安全生产物联网应用工程中心,推进安全生产领域物联网产业发展和技术推广应用,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物联网专业技术支撑和服务,实现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企业和相关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五、保障措施和条件

(一)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信息化工作

充分发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和议事决策作用,协调有序开展安全生产信息化规划设计、项目实施、标准规范及规章制度建设等工作,解决信息化建设、应用和运维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协调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做到信息化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检查、有步骤地开展。

(二)健全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依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安全生产信息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做好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前期论证和顶层设计,重视需求分析,加强对建设过程的质量监督和控制,提高进度控制水平,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三)加强信息化培训,强化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 通过专题讲座、业务培训、技术交流等形式,加强对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以及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和应用技能培训,推进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逐步建立信息系统应用评价制度,加强对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有关单位安全生产信息化应用效果的考核监督,将应用推

21 进工作落实到部门和个人,逐步纳入单位和个人的政绩业绩考核体系。

(四)保障资金投入,严格项目资金管控。

加大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及系统运维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支持,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系统运维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或纳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对项目建设进行资源、资金、效益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制定合理的经济控制和评价指标,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和使用制度。严格落实资金使用计划、工程付款和资金使用情况审核等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

(五)完善运维机制,提高系统安全保障能力。 充分发挥各级信息化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在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系统运维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构建覆盖全国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体系,各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要明确信息系统运维机构,市(地)和县级安全监管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明确岗位职责,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涉密信息系统管理的有关要求,建设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保证网络信息安全。

22

第四篇: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5年,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信息资源有效整合,核心信息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深化普及,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信息化环境显著提升,信息化成果充分惠及民生,加速向充满活力的信息社会迈进。

着力打造智慧深圳,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政府、市民、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交互方式,提高实时信息感应能力及处理与响应速度,增强业务弹性和连续性,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型现代化城市。

具体目标:

——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实现随时、随地、随需的宽带接入。全市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90%,光纤到户达到200万户,基本实现100Mbps家庭宽带接入能力,移动通信带宽达到20Mbps以上,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99%。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等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取得新突破,信息技术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建成中国软件名城。

第五篇: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深府办„2011‟号

关于印发深圳市信息化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月日

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 录

前 言 .................................................... 1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 2

(一)发展基础 ..................................................................................... 2

(二)面临形势 ..................................................................................... 5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 7

(一)指导思想 ..................................................................................... 7

(二)基本原则 ..................................................................................... 7

(三)发展目标 ..................................................................................... 9

三、主要任务 ............................................ 11

(一) 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 11

(二) 增强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 12

(三)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 14

(四) 深化政务信息化建设 ............................................................... 15

(五) 拓展民生领域信息化应用 ....................................................... 16

(六) 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 ....................................................... 17

四、重点工程 ............................................ 18

(一) 信息网络跃升工程 ................................................................... 18

(二) 物联网促进工程 ....................................................................... 20

(三) 云计算创新发展工程 ............................................................... 22

(四) 三网融合推进工程 ................................................................... 24

(五) 电子商务提升工程 ................................................................... 27

(六) 政务信息化深化工程 ............................................................... 29

(七) 社会民生应用工程 ................................................................... 32

(八) 城市智能管理工程 ................................................................... 35

(九) 区域信息化合作工程 ............................................................... 38

(十) 信息安全保障工程 ................................................................... 39

五、保障措施 ............................................ 42

(一)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 42

(二) 健全信息化法规 ....................................................................... 42

(三) 提高政府投入效率 ................................................................... 43

(四) 完善知识产权与标准体系 ....................................................... 43

(五) 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 ............................................................... 44

(六) 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 44

(七) 消除数字鸿沟 ........................................................................... 45

(八) 强化规划实施监督 ................................................................... 45 附录:名词解释 .......................................... 47

图表目录

图 1 三网融合示意图 .......................................................................... 48 图 2 无线城市示意图 .......................................................................... 49 图 3 物联网示意图 .............................................................................. 50 图 4 云计算示意图 .............................................................................. 51 图 5 数字家庭示意图 .......................................................................... 52 图 6 电子病历应用示意图 .................................................................. 53 图 7 智能交通示意图 .......................................................................... 54

前 言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充分把握信息科技发展机遇,大力夯实信息产业的龙头地位,不断拓展信息化应用领域,为率先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二五”是深圳未来三十年发展的新起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跨越的关键时期。科学规划,前瞻布局,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作为解决现实紧迫问题和发展难题的重要战略措施,是深圳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和《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十二五”期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文件和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深圳坚持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在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网络向新一代网络演进,端到端的IP化承载和宽带化接入日益普及,网络全光化持续向用户端延伸。光缆敷设超过200万纤芯公里,通信网络实现全网数字化,3G移动网络实现全覆盖,互联网普及率和家庭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72.3%和66.5%,光纤到大楼的比例超过60%,光纤到户数超过11万。深圳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城全网”有线电视双向改造和数字化整体转换,数字电视用户达300万户;成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我市通信管道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展开;电子认证建设深入推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已建成计算能力超千万亿次的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实现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突破。

2.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光网络、无线通信等领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8项。2010年,中兴通讯和

华为公司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在全球企业中分别列居第二和第四位。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建有电子信息相关重点实验室37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工程实验室15家(其中国家级5家)、工程中心39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5家,信息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3、电子信息产业支柱地位更加突出。计算机、通信、软件、电子元器件、数字视听等领域已形成集群优势,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10年规模以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2152.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52.6%,增加值比“十五”期末增长127.5%,年均增长超过17.8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了11个百分点。2010年深圳软件产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软件版权登记量快速增长,2010年登记量7974件,同比增长43.86%,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

4.信息化带动新业态蓬勃发展。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细分行业不断涌现,龙头企业异军突起,腾讯跻身为世界著名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迅雷成为全国重要的互联网多媒体内容分发商,A8音乐打造了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原创数字音乐平台,金蝶跃升为国内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及电子商务应用供应商。电子商务示范市建设不断深入,电子认证、信用体系、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初步建立,大中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比例达85%以上,全

市电子商务企业约3700家,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为信息化产业升级提供了契机。

5.政务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国家电子政务试点城市工作进展顺利。电子政务内网已覆盖全市各级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外网覆盖到街道和社区,以网上服务为主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政府网站建设全国领先,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12345”公共服务呼叫中心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搭建起政府和市民沟通的桥梁。行政电子监察综合平台建设有序推进,100%的政府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纳入电子监察范围,监督范围不断扩大。党政机关内部信息化蓬勃发展,部门信息化应用基本普及。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基本形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初见成效,促进了跨部门电子政务应用和业务流程优化整合。

6.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初步建成,为城市综合管理提供统一的空间基础信息。率先启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促进了城市管理的网络化和可视化。初步建成城市应急指挥平台,推动了气象、水务、三防、海事、交通等行业信息共享与应急联动。社区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建成居住证信息系统,实现对居住人口的有效管理和服务。“深圳通”卡综合应用日益广泛,多

功能金融IC卡在国内率先发行使用,手机支付业务发展迅速。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启动,在8家医院开展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互联试点工作,有效提高了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水平。首创“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提升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社会保险信息系统联网网点达2200多个,服务支持能力不断增强。

当前,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全市区域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信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提高;信息资源整合利用率不高,跨部门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升;政府公共信息服务投入有限,信息化在社会公共领域应用深度不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信息化统筹力度不够,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有待优化,信息化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

(二)面临形势

信息技术革命不断加速。信息技术创新孕育着新一轮突破,宽带网络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创造更好生活的基石,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产业、新应用不断涌现,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加速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融合,区别于工业社会的新型人类文明形态正在形成。这为深圳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向信息社会转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围绕信息化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再次进入大发展、大变革的关键阶段,发达国家依托自主创新,把信息化作为复兴经济、加快内生发展、继续保持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抢占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信息产业跃升的先机,谋求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权。把握趋势,迎接挑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信息化向技术综合集成和产业交叉融合的高端方向发展,是深圳践行国家使命,谱写经济特区新辉煌的必然选择。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日益加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成为衡量城市和地区发展的新坐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路径。深圳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增强发展紧迫感,推动信息化领先发展,以信息化增强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臵、变革生产方式,带头打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深圳质量”成为引领深圳未来发展的新标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深圳质量是特区新时期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核心路径。30年来,深圳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多种发展矛盾交织的复杂局面,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不

同步,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日益增强,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寻求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愈加强烈。同时,珠三角区域合作日益紧密,深港合作进入新阶段。充分发挥信息产业的先导和支柱作用,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把信息化作为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的重要支撑,是深圳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空间,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创造“深圳质量”的内在要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将迎来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全面深入发展的新时代。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牢牢把握信息化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主题,更加突出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更加突出信息化与城市化相协调,更加突出信息化与国际化相促进,更加突出信息化与社会民生服务相适应,坚持创新驱动、应用拉动,实现信息化水平整体跃升,带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动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的跨越,支撑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领,市场主导。强化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

资金推动、统筹协调、优化环境的调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信息化资源配臵中的基础作用,健全优质高效、规范有序的长效机制,营造社会多方参与、充满活力、繁荣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开放创新,重点突破。以全球眼光,紧盯信息化发展趋势,大力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加强珠三角信息化联动,广聚创新资源,重点突破具有全局性、重大带动性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拓展新应用,催生新业态,提升信息化国际水平。

整合资源,共享协同。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突破区划、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性障碍,充分整合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化协同,增强政府科学决策能力,有效满足公众信息需求,提升全社会信息资源利用水平。

拓展空间,转型升级。开发互联网虚拟空间,拓展新业态产业空间,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增强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延伸产业链,抢占价值链高端,优化产业结构,率先推动低碳绿色发展。

深化应用,惠及民生。以行业应用和社会服务为关键环节,面向公众生产、生活、学习的多元化需求,构建全面覆盖、高效灵活的信息网络体系,加强信息化应用与网络、技

术、产业的良性互动,提供便捷、低成本的网络信息与应用服务,消除数字鸿沟,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协调发展,安全可控。科学把握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的内在规律,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围绕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度应用,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确保重点领域信息安全,建立和完善维护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实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5年,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信息资源有效整合,核心信息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深化普及,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信息化环境显著提升,信息化成果充分惠及民生,加速向充满活力的信息社会迈进。

着力打造智慧深圳,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政府、市民、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交互的方式,提高实时信息感应能力及处理与响应速度,增强业务弹性和连续性,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型现代化城市。

具体目标:

——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实现随时、随地、随需的宽带接入。全市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90%,光纤到户达到200万户,年均增长率超过80%,基本实现

100Mbps家庭宽带接入能力,移动通信带宽达到20Mbps以上,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99%。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等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取得新突破,信息技术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建成中国软件名城。

——率先建成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三网融合示范城市,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超过80%,网上购物额占社会消费零售额比例超过10%,互联网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三网融合实现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形成融合的信息通信网络,方便、快捷地提供新型综合业务。建设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

——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 100%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100%的政府法律法规的制定、重大市政投入等实现在线公众意见征询,并实现100%在线答复,有效提高政府公信力,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大大提高。

——信息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交通、食品药品管理、文体旅游以及民政等领域信息化应用成效显著,基本普及数字化、个性化、移动化服务方式,有效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市民基本信息消费纳入社会保障指标体系,信息化生活品质有效提高。

三、主要任务

围绕打造智慧深圳、加速向信息社会迈进的总体目标,大力夯实信息化发展基础,全面拓展信息化应用,全面提升深圳信息化水平。

(一) 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充分认识信息基础设施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中的战略地位,构建泛在、融合、智能、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宽带网络,打造区域性国际信息枢纽。

大幅提升宽带网络能力。加快建设部署有线无线相结合、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可管可控的信息网络,实现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IP化、宽带化、移动化和全光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快速发展光纤到户,打造3G(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全覆盖和WLAN(无线局域网)深度覆盖的城市无线通信网络,加快推进TD-LTE网络商用建设。结合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加速推进IPv6商用。积极争取开通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提升互联网国际接入能力,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宽带城域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通信网络支撑。

加快建设功能型信息基础设施。依托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整合优化存储资源和运算资源,加强超级计算中心与通信运营商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资源共享和功能互补。整合建设面向应用的城市公共云计算设施,创新云计算商业

模式和服务模式,拓展政务、商务和民生等领域云计算应用,提高信息资源与网络资源使用效率,加速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化进程,有效降低全社会信息化成本。

全面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完善PKI(公钥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网络应用提供全面的身份标识和认证、保密、数据完整性以及不可否认性等信息安全保障。健全PMI(访问控制与授权管理基础设施),提供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系统权限管理与授权服务,规范权限和证书的产生、管理、存储、分发和撤销,保障用户合法、安全的使用信息系统。强化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灾难备份建设,满足新时期信息化发展对数据安全与不间断服务的需要。

(二) 增强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发挥深圳信息产业的比较优势,围绕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夯实信息化应用的产业基础,促进“高新软优”产业体系建设。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完善跨区域资源配臵、联合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各类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深圳。优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创新载体建设力度,支持企业参与承担国家、

省、市各类重大科技项目,促进省部院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鼓励组建技术联盟、产业联盟、标准联盟等多种合作方式,推进协同创新。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优先发展面向应用的高性能SOC芯片和高密度、高频、大功率、高可靠性、低成本的集成电路新型封装技术,集成电路设计能力达到32nm~22nm。重点发展大型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服务软件、新一代互联网软件等领域关键技术。支持云存储、云环境自适应管理等云计算关键技术,以及众核计算、GPU计算等超级计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大宽带移动通信、异构网融合等下一代网络技术和新型传感器、自组织网络等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数字内容获取与生成技术、分析与处理技术、服务与利用技术、展示与交互技术、管理与安全技术等领域的突破。

推动信息产业高端化。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面向市场的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服务,开展物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服务,着力发展软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核心基础产业。推进软件服务化发展,引导数字内容产业创新发展,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市场、新业态。大力推进信息产业专业园区建设,促进信息产业集群式发展。

(三)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深度应用,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发展转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工业发展整体质量。

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提高信息技术对工业技术、工业产品研制的支撑能力,大力推广应用并行工程、虚拟设计制造等先进研发设计技术,CNC (数控)、柔性制造等先进过程控制技术(APC),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促进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和网络化制造,重点推动激光设备、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向高端跃升。

推进信息技术与优势传统产业融合。鼓励传统行业加快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增强自主研发和创意设计能力,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创新产品种类,加速产品高端化,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黄金珠宝、服装、包装印刷、钟表等优势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推进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融合。深入推进企业信息化的综合集成,加强研发设计、生产过程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无缝衔接,构建统一的企业管控平台,逐步实现实时管理,以及企业内外部用户的应用定制和集成互操作,支撑企业科学决策,提高企业现代管理水平和市场应变能力,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深化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渗透融合,以信息流组织与支配商品(货物和服务)流、资金流、技术流,形成开放互动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鼓励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手段优化供应链和价值链,应用信息技术推进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化,打造先进的商业环境,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带动新型经济业态蓬勃发展。

(四) 深化政务信息化建设

深化政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促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公民社会建设,打造服务型政府和阳光政府。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市民和企业为服务对象,不断优化多元化政府公共服务渠道,逐步完善面向市民和企业的在线公共服务,推动政务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拓宽政务信息公开渠道,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打造阳光政府。

提升宏观决策能力。推进各部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继续整合完善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资源库,深化信息资源共享与挖掘分析,增强信息系统智能分析与辅助决策功能,促进对宏观经济和社会运行情况的全面监测、管理和预测预警,提高政府宏观决策的科学性。

提高行政效能。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深化业务系统建设,加快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监管能力。加强对公共资产、资源、资金应用及政府权力运作的电子监察,提高行政监察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能力。完善政府绩效电子评估与管理,优化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加强政府绩效管理的数据采集、量化分析、结果研判、对比反馈,强化政府绩效管理与考核。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廉洁、高效运行。

拓宽参政议政渠道。充分发挥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介的沟通平台作用,拓宽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双向互动渠道,在线处理群众诉求,积极推进网络问政,完善政府与市民高效便捷的多元化双向互动机制。

(五) 拓展民生领域信息化应用

顺应公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拓展信息化在民生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市民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满足民众健康、安全、便利、舒心的生活需求。

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医疗卫生管理服务模式,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向以电子病历和数字化健康档案共享为核心的区域信息一体化转变,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服务协同,促进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臵,提升医疗卫生管理服务水平。

改善社保民政服务。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在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就业服务、人才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等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救助、低保、慈善、社工、婚姻、社会组织等服务能力和水平。

发展数字化教育。完善覆盖全社会的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学校信息化建设,丰富数字化、智能化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深化社区信息化。全面推行网格化社区管理,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流程“一窗口式”管理服务。推动智慧社区环境建设,不断完善社区的信息化服务标准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促进信息技术在楼宇、家庭中的应用发展。

(六) 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

推动城市管理全面优化发展,通过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促进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优化城市管理模式。深化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应用,推动城市管理全过程信息的实时传递与处理,加强跨部门的协同管理与联动。拓展市民与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发挥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作用。

推动公共基础设施智能化。加大城市传感网络建设与整合力度,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探索城市水、电、燃气、道路等公共设施物联网与云计算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与基础资源的实时监测、高效利用。

加强城市管理领域精细化。建设高效低碳的智能交通体系,加快交通管理向主动诱导式转变,营造“智慧交通、低碳出行”的绿色交通环境。健全跨部门的主动、预应式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信息管理体系。推动生态环境信息采集传输网络化、智能化,建立更加高效、规范的生态环境管理保护新模式。深化数字城管应用,提高路牌、路灯、公交站牌等城市部件和城市事件的采集、分类、监督的网格化管理水平。

四、重点工程

构建泛在信息基础设施,统筹政务信息化建设,深化信息技术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领域的应用,推进区域信息化合作,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不断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打造智慧深圳。

(一) 信息网络跃升工程

以推进特区一体化为契机,将宽带网络作为优先发展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通信网络。

光纤到户。提升骨干网传输和交换能力,提高骨干网互

联互通水平,改善网络服务质量。以大芯数光纤为主要传输媒体,以PON(无源光网络)为主要传输手段,以城市更新单元为重点,加快已建区域的“光进铜退”网络改造,新建区域直接部署光纤宽带网络。探索新建住宅小区、商住楼、办公楼光缆网络的统一布放机制。加速光纤到户、光纤到桌面,向用户提供100Mbps的高可靠性带宽接入。鼓励政府和行业信息化的光纤宽带网络应用,促进宽带网络在电子政务、医疗卫生、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领域的普及。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适合光纤宽带网络的特色业务,加快宽带应用的创新,以光纤到户为基础,逐渐发展各类综合多媒体接入平台,实现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上网、数字电视的融合,推动三网融合业务快速发展。

无线城市。加快3G、WLAN、DTMB(地面数字电视)等无线宽带网的全市无缝覆盖与人口密集地区的深度覆盖,率先开展TD-LTE的4G规模试验网建设,2012年底前基本实现福田、罗湖、南山、盐田等4区网络全覆盖,宝安、龙岗等2区重点区域网络覆盖。在学校、公共图书馆、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部署无线热点,为市民提供免费无线宽带接入服务。构建无线网络应用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快速发展无线宽带业务在政务、商务、民生生活、教育学习、娱乐等领域的深入应用服务,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在交通安全、应急指挥、城市管理等方面,以无线城市业务系统作为有力的、

方便快捷的信息载体,最大限度提高效率、方便群众。

通信管网。创新通信管道建设维护管理模式,推进网络基础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共享,促进网络资源高效利用。结合城市道路网、高速公路网、轨道交通网等设施的建设,全面统筹全市通信管道、杆路、光缆和机房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住宅小区、商住楼、办公楼、地铁等新建、改扩建项目的审批中,为光纤宽带及移动通信网建设预留管道、设备间、基站位臵、电力配套等资源,保证通信运营商平等进入,维护用户的选择权。探索利用地下空间,推进通信机房集约化建设,鼓励共享共用。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光明新区、坪山新区、大鹏半岛滨海旅游度假区等新型功能区通信管网布局。

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抓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落马洲河套地区、莲塘新口岸建设的有利时机,深化深港信息合作,争取国际通信专用通道资源,推动深港城域网高速互联,满足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企业国际通信需求,提升深圳国际信息通信服务能力。

(二) 物联网促进工程

以融合推动发展,渗透创造价值,促进物联网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深度应用。

技术和标准。结合深圳RFID产业、传感器产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互联网产业的先发优势,建立物联网技术研

发中心,重点加强超高频射频识别、新型传感器、低功耗传感节点、中高速传感器网络系统设备及节点专用操作系统等技术研发。加快研究网络架构、网络与信息安全、节点间通信与组网、协同检测与数据处理等技术,解决物联网节点间的双向通信、路由和协同。重点突破数据库软件、决策处理、协同处理、系统级软件、中间件等物联网系统软件技术。按系统设计、急用先行、国际同步的原则,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物联网标准化协作机制,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成立物联网产业联盟,参与物联网技术参考模型、物联网统一标识和解析等标准化顶层设计,开展物联网技术体制研究和核心基础标准研制,积极参与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泛在网技术委员会的标准化工作,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加强与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合作。

支撑平台。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搭建深圳物联网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开展检测验证、技术攻关、研究咨询和培训交流等服务。建立适应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机构,开展物联网产品测试验证和合格评定等相关试验和验证工作,构建测试评价体系,为物联网相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供开放测试环境。重点支持1-2家检测机构成为国家级的检测单位。部署特定区域、特定范围的物联网网关,推动传感与控制信息的集中采集、存储和处理、并与通信网络标准化对接融合。充分发挥已有网络能

21

力和计算资源,推动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应用整合,构建开放智能管理平台,支撑大规模的物联网应用。

应用示范。推动物联网规模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促进物联网在各领域的深化应用,推进物联网传感设备、通信设备产业与信息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应用市场和产业链形成。围绕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物流、交通、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水资源监测及调度、检验检疫等重点行业,以及家庭、社区等消费领域,建设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电网、智慧水务、智慧环保、智慧民生等一批实用性强、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明显的应用示范工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物联网商业应用模式。支持高新区深圳湾园区、深圳软件园、南山蛇口工业园、坂雪岗园区等园区建设物联网技术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区。

(三) 云计算创新发展工程

建设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大力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积极推进多层次、广覆盖、跨领域云计算应用服务,提供即插即用的低成本计算服务。

技术和标准。建立云计算技术创新与标准研发平台,重点发展云存储技术、云环境自适应管理技术、云资源管理与调度技术、云计算海量数据处理与挖掘技术、云服务技术、云安全技术等关键技术。发挥深圳云计算中心资源优势,吸

22

引国内外主要云计算技术科研院所、企业和评测机构,成立产学研合作的“云计算实验室”。鼓励深圳云计算中心、华为、腾讯、金蝶等单位积极参与国际云计算标准制定,力争在服务能力与质量、开放接口、体系架构、评估认证等环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强化云计算信息安全,采用可靠的云安全技术和标准,保障云计算环境中的数据安全和客户信息安全,提升用户对云计算服务的信任度。

服务平台。对现有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进行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升级改造,形成处理能力强、存储容量大、安全可靠、布局合理、适应不同应用服务的云计算环境,逐步建设以应用为导向的私有云、公共云、社区云、混合云,构建“深圳云”。依托华为、深圳云计算中心等,进一步推动深圳云计算产业联盟相关工作。引进国家健康档案中心、国家高端医学影像中心等落户深圳。打造较为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抢占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支持一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构建客户、运营商、开发商端到端的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个性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推动信息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支持华为、腾讯、金蝶、阿里巴巴等企业开展商业云计算服务,针对各行各业不同需求,搭建多种云计算基础平台,通过资源的动态配臵提供用户所需要的各类云计算服务。加快聚集一批云计算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企业,形成由龙头公司带动的云计算产业集群。

23

应用示范。围绕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转变用户独立建设信息系统的传统方式,通过云计算平台向用户动态配臵提供所需的计算与存储能力,实现计算资源充分共享,降低各行业领域信息化成本,提高信息系统的运营效率。不断拓展应用服务领域,在教育、卫生、社保、公安、电子政务、水务、环境、金融服务、交通物流、文化创意、企业信息化等领域实施云计算示范应用项目。创新基于云计算的新型商业模式,重点面向中小企业,加速培育云计算用户,支持生物医药、新能源、集成电路设计等重点行业企业应用云计算服务。

专属云。以云存储与数据智能处理为支撑,建立“我的专属云”,为深圳市民提供TB级容量的个人云空间。以人口数据库为基础,逐步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个人信息资源,集中存储涵盖市民个人医疗、教育、社保、税务、信用、人事、民政、住房等的全方位信息,实现市民终生动态信息的全过程覆盖,根据市民个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不同领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数据服务。

(四) 三网融合推进工程

发挥深圳信息基础设施较好、电子信息产业领先、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迅猛、信息消费需求强劲的优势,推动基于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的产业转型和融合。

业务融合。重点推进基于广电网的电信增值业务、互联

24

网接入业务和电信运营商的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业务,取得广电、电信业务的双向进入许可。建成符合三网融合双向进入要求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和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以及PB级的融合视频存储分发平台,研究探索网间结算的具体办法,实现运营企业业务本地网间互联互通。推进国标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移动互联网、手机电视网建设。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建设和双向升级改造,完成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和资产重组,组织实施天威、天宝、天隆、天明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及蛇口电视台网络资产重组,形成全市统一有线广播电视网。2012年前实现IPTV平台与电视传输网络的对接,全面启动双向进入业务实质性商用。

数字家庭。发展具有三网融合、高清互动、智能控制功能的新型高端数字家庭系列产品。依托三网融合,建设面向多终端、多运营商的控制集中化、功能多样化的数字家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普及家庭高清互动娱乐、视频通信、节能管理、安全监控、远程教育、家庭医疗保健等智能化信息应用。实施“深圳数字家庭”计划,开展智能家居、家庭商务、家庭金融等数字家庭业务,实现电子政务应用进入家庭,开展政府信息公告、办事流程、在线服务、民意调查等服务。推广家庭远程医疗监控、网络就诊、医疗保健咨询服务。重点开展家庭远程互动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和科学普及等服

25

务。建立煤气、水、电远程抄表与安全监控系统。推广安防预警系统、智能灯光控制系统以及家电互联遥控系统等智能家居系统,打造安全、健康、节能的数字家庭,激发家庭综合信息服务需求,促进数字家庭产品制造业和新型数字家庭信息服务业的互动发展。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社区,开展三网融合数字家庭试点示范,建设光纤入户与驻地网实现三网融合的高清互动数字家庭网络,实现小区和楼宇内资源共享,确保运营企业平等接入,探索以户为单位统一计费,实施分级收费标准。

技术创新。重点突破数字电视、数字机顶盒、智能终端、芯片设计、嵌入式软件、数字家庭网关、新媒体内容集成与分发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鼓励创维、三诺等龙头企业参与国家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家庭等相关标准制订,推广国家AVS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建立三网融合工程实验中心,重点支持华为无线通信接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兴移动网络和移动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UT斯达康深圳研究中心和北大深研院-阿派斯云媒体研究中心,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三网融合技术创新和产业孵化公共平台,推动三网融合技术的应用示范。

数字内容与新媒体。加快发展影视动漫、创意设计、游戏、新媒体等数字内容产业,培育创意产业群、传播产业群、文化服务产业群,建设全国创意设计基地,促进上下游产业

26

互动,构建创意创作、生产制作和拓展运营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广基于宽带的视频应用,发展基于宽带的信息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开办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建立数字内容集成运营分发平台、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和业务运营管理平台,实现面向电视、计算机、手机等多平台的数字内容制作、集成、分发与管理,开展面向多网络、多终端、多渠道、多业务的内容运营,有效促进新媒体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深圳广电集团、腾讯、华强文化等龙头企业发展,打造一批在全国处于龙头地位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内容产业集团,形成规模大、水平高、服务全、运营模式清晰、产业链完整的三网融合内容产业集群。

(五) 电子商务提升工程

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促发展的着力点,深入普及电子商务应用,鼓励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打造开放互动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产业的一体化融合发展。

应用推广。鼓励制造业行业龙头企业和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大力发展B2B、B2C电子商务模式。普及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重点支持消费类电子、服装、钟表、包装印刷、黄金珠宝、旅游等行业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在线采购、销售、外贸出口等生产经营活动。鼓励公众应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创业。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

27

务拓展国际市场。

服务平台。支持腾讯拍拍网、商机网等较为成熟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国际知名的电子商务网站和服务平台。支持深圳珠宝网、华强北电子交易市场、中农网等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行业领先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为广大中小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便捷可靠的电子商务服务。重点突破移动电子商务在金融业务、在线支付、电子订票、便捷购物等商务领域的应用,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创新。建设电子商务企业孵化器和产业园,加大电子商务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争取2015年前扶持10家以上电子商务企业成功上市。积极引进国内外电子商务服务龙头企业落户深圳。

产业链电子商务。推动电子商务向产业链电子商务演进,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和优化配臵水平,实现供应链高度协同协作。推动产业集群和行业深入关联发展,打通商讯、批发、零售、支付、物流、通关、保险、外汇、退税、融资、认证、信用等全程商务环节,以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各节点的电子商务应用。推进制造领域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财务结算管理方面的信息化资源整合及实时管控,拓展业务管理延伸,构建和完善多种生态类型的全产业链电子商务。

支撑体系。推动电子安全认证和在线支付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依托银行卡、支付宝、财付通、移动支付、

28

手机钱包等多种形式的在线支付工具,提供便捷、安全的网络金融服务。建设电子商务可信交易基础支撑平台,提供市场主体身份在线查验、市场信息规范管理等诚信服务,构建可信交易环境。推动电子商务服务商、传统商业品牌商与物流企业、港口、航运等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建设跨区域跨行业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一体化供应链,构建与电子商务配套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支持、配合涉及电子商务的仲裁、公证、商务法庭等方面法律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统计制度,将电子商务统计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完善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促进前海电子商务发展的财税政策。

(六) 政务信息化深化工程

以市民为中心,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顶层设计为切入点,以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突破口,充分整合利用现有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深化电子政务应用与服务。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建立与电子政府相配套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打破部门限制,系统梳理、全面优化政府跨部门业务流程,整理、规范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完善涵盖网络互联、资源交换、业务协同、对外公共服务、平台接口、安全架构的全市统一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深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不断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

29

系,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到2015年,基本建成技术标准统一,业务流程规范,绩效评估科学的跨部门、无缝隙的电子政务体系架构。

政府在线服务。以市民和企业为服务对象,建设集成、开放、互动的政府门户网站,强化便捷的场景式办事指引,实现从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智能化服务、自助化服务转变。建设可定制、个性化、一站式网上行政服务大厅,用户通过个人账户,定制相关的社会保障、税务、医疗、教育等服务内容,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反馈的全流程在线行政审批方式和行政服务,实时接收不同政府部门的动态信息及提示,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

网络问政。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微博等网络政民互动渠道,积极开展网上评议、网上听证、网上提案、网上信访投诉、网上民意征集等多种互动交流业务,提高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度。推行网络发言人制度,建立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机制。整合政府各部门网上信访和投诉处理渠道及信息,实现信访及投诉受理的全流程在线处理及监控,提高群众诉求的处理效率和质量。

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完善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深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与业务协同。进一步规范信息的采集、编目、维护和更新,制订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实施办法及应用规范,建立跨部门资源共

30

享交换的使用管理、责任认定和激励约束机制。以应用为驱动,以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为支撑,全面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以流程为中心,深化跨部门协同审批。

城市数字资源平台。继续整合完善人口库、法人库、地理空间库三大基础数据库,加快建设社会诚信、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卫生、生态环境、交通、旅游等公共信息资源库。规范信息的采集、维护和更新,实现“一数一源”,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为全市各部门业务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来源。面向政府管理、宏观决策以及社会行业应用,深化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资源库的共享与开发利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信息资源库的增值开发,促进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深化交通物流、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科技服务等行业信息化,为实现智慧深圳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

电子政务云服务。积极探索云计算技术,充分利用深圳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心、灾备中心以及社会运营商相关平台等高可靠的计算、存储、网络和其它基础资源及管理服务资源,建设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以各部门新增业务系统为重点,推动政府部门业务系统与数据中心向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迁移,实现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以城市数字资源平台为基础,探索政务信息资源云服务模式。推进信息系

31

统开发与服务运维平台建设,以需求为导向,逐步转向为各职能部门提供基础设施、平台、软件等服务的电子政务云模式,提高电子政务运行效率,避免重复建设,降低总体建设、运行和管理成本。

(七) 社会民生应用工程

大力推进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民生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人民生活向便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医疗卫生。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以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到2015年,居民数字化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95%。通过健康档案数据的挖掘分析,全面评估居民健康水平和卫生需求。构建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统一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服务机制,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流程,实现全市医疗卫生协同,逐步实现医学影像、症状、用药等诊疗信息的跨院共享利用,减少患者重复检查、检验、用药,提高医疗效率和医疗品质。建设全市范围的重大疫情监控网络,提高对重大及突发卫生事件自动预警及应急指挥能力。选择条件成熟的社区,开展远程医疗保健系统试点工作,鼓励健康监测机构通过物联网远程医疗为社区居民提供自助健康管理和监护服务,连接医院、社康中心以及健康管理机构,并逐步延伸到家庭,进行远程医疗监护、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

全民教育。搭建全市虚拟教学平台,实施优质教育资源

32

全民共享计划,开发引进基于网络应用的、探究型的学习工具,拓展广阔的网络教育教学空间,提供按需定制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和网上课程服务。选择条件成熟的学校,开展电子书包的试点工作,促进自主化、交互性、协作式学习环境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教育信息数据标准,逐步构建涵盖学生、教师、校情、安全等信息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强化动态的预测、预警、干预、指导功能。完善教育信息服务门户,为市民提供全方位、便捷的教育政务信息获取、网上办事、家校互动、学习机会管理等各种社会教育服务。鼓励港澳及海外高等教育机构与深圳学校合作建立教育网络,开展远程教育。

社保民政。不断拓展社会保障卡的应用范围,加大就业、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及技能人才服务的业务系统数据资源整合力度,构建内容全面、及时、准确、一致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基金管理信息资源体系。加快社会综合救助信息化建设,提升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医疗、教育、住房以及临时性的救助水平。提高民生服务信息化水平,实现婚姻、养老慈善、社工服务、社会组织等事项的便捷服务。

文体旅游。加强文体旅游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形成内容齐全、渠道畅通、操作便捷、运作高效、双向互动的公共文体旅游信息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优质公共文体旅游信

33

息服务和指引。推动博物馆展品、艺术作品、图书馆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促进文化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加大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在居民小区、厂区等人口密集区域的布点。

社区信息化。实施社会建设的织网工程,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编制服务网、民心网、工作网,加快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推动社区综合信息统一获取和管理,推广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信息动态采集,实现全市房屋、人口及居住信息的分级分类跨部门共享,构建集社区服务呼叫中心、社区服务网、社区管理信息系统“三位一体”的社区服务与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对各部门的社区服务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将行政审批和为民办事服务延伸到社区工作站服务窗口,为社区居民提供人口计生、卫生保健、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社会救助、法援调解、慈善捐助、房屋租赁等公共服务。依托社区图书馆、社区文体中心等社区服务机构,结合城市更新,建设面向社区居民的社区信息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智慧社区,促进信息技术在社区节能环保、安防中控、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智能卡综合应用。深化智能卡综合应用,实现公用事业系统、社会保障系统和金融支付系统等各行业融合互通,为市民提供便捷多样的服务。拓展移动支付应用,推进电子钱

34

包在零售、餐饮、宾馆酒店、交通、缴费等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深圳通”与银行卡应用的融合。推动与周边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卡应用的互连互通工作,2012年底前,实现“深圳通”与“八达通”、“岭南通”的互联互通,推广手机深圳通应用。促进RFID(射频识别)电子计费系统由高快速路向城市公共停车场扩展。探索以居民二代身份证为主要介质,逐步拓展对居住证、社保卡、图书证和金融卡等应用的集成,实现公共管理服务一卡通。

(八) 城市智能管理工程

深化信息技术应用,重点促进城市交通、安全应急、生态环境管理、食品药品监管的精细化、动态化和智慧化,建立与城市快速发展相适应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

智能交通。逐步构建覆盖全市的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管理和道路综合管理等一体化智能交通体系。运用物联网技术,完善主要道路网络的交通信息采集网络,实时采集车流、车速、道路饱和率等交通信息,积极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为交通管理、指挥调度与公共服务提供完备的信息支撑。集成交通信号控制节点信息,优化全市路网交通信号智能控制,实现交通流的动态优化控制。通过数字广播、移动通信等多元化信息发布渠道,向车载电子导航仪、交通电子指示牌、电子公交站牌以及个人移动终端等设备,实时发布道路拥堵信息、停车场与停车位信息、公共交通线路与

35

一体化换乘信息等交通信息,实现全方位、无缝隙的交通信息诱导,引导各种交通流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合理分布,改善交通出行环境,建成高效、便捷、安全、低碳的城市交通体系。

公共安全与应急。构建多元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公共安全与应急信息监控体系。整合公安、消防、应急办、交通、气象、卫生、海事、人居环境、水务与城管的公共安全与应急资源,构建覆盖全市的跨部门安全应急体系,实现全市安全应急联动,全面提升公共安全应急的组织、指挥、协调能力。完善水文、气象、环境、地质灾害的监测站网,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灾害预防和应急水平。强化视频信息的综合应用,实现视频监控和分析研判的智能化、自动化。拓展社区警务系统的覆盖范围,提升移动警务系统功能,重点加强工业园区、旧城和旧村的科技强警工作。建立多元化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发布渠道,向社会发布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信息。

生态环境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体系建设,加强环境、海洋、水务、气象等部门信息共享与协同,为生态环境研究、管理与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手段。优化整合水文、水资源、水质、大坝安全检测等在线检测和采集,实现源、供、排、污、灾等水资源与水安全管理环节的实时监控、历史回溯、预测预报和综合调度

36

管理。支持深圳市海岸与大气研究重点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红树林研究中心建设。加强碳排放测算及管理,全面掌握碳排放量、碳排放结构及空间分布等碳源状况,创建科学化、数字化、动态化的碳排放环境管理的指标体系,促进城市碳排放可控、可测、可调。通过互联网实时发布生态环境信息,强化公众舆论监督,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积极探索建立食品药品监控体系,利用物联网技术,对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批发、销售、使用进行全程监管,加强对食品药品的行政许可、行政监管、技术监管、行政执法等业务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实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向主动监管、事前监管和精细化监管转变。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便捷有效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沟通渠道,完善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信息采集与发布体系,方便公众随时查询药店网点以及药店经营品种、诚信记录等信息,指导社区居民安全合理使用药品,提高全市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结合特区一体化和三轴两带多中心城市新规划,全面实现基础地理、规划成果、土地现状等多源空间信息数字化,加强对地籍、房地产、测绘行业等国土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监控,继续完善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加快推广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应用,推进空间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建立,提升空间信息服务力。推进工程项目建

37

设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实现关键工序施工可溯及现场质量安全可控。深化网格化城市管理机制,扩大数字城管业务覆盖范围,实现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公园管理、林业资源、城市照明、市容秩序的数字化管理,提高全市街道管理综合移动执法水平。

(九) 区域信息化合作工程

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加强与东莞、惠州、香港的信息化合作,积极融入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深圳迈向国际化的步伐。

深莞惠信息化合作。强化城市枢纽型、功能型信息平台的统一规划和相互衔接,推进深莞惠城际网络的高速互联。加快无线城市群的建设,促进无线城市应用平台的对接和资源共享。推动三市通信资费统一。按照全省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和应用规范,2012年底前建成深莞惠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大力开展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工作,构建区域企业信用信息合作体系,实现三地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及共享。搭建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市交通、文体旅游等领域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一体化。

深港信息化合作。推进深港两地电子签名证书互认。支持基于RFID技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全物流可溯源的监管体系。完善区域传染病疫情、食品、

38

农产品卫生等公共突发事件通报及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深港口岸信息化合作,探索海关、检验检疫、边检等口岸查验方式创新和口岸监管结果互认共享机制,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和“大通关”建设,为人员、货物、车辆创造更加便捷的通关服务环境。建立深港物流信息分类与编码、采集、交换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标准体系,推进物流信息在前海的汇集与交换,构筑南方物流信息交换中枢。争取国家支持,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先行先试,允许国内电信运营商与香港电信运营商合作,经营CEPA框架下的增值电信业务,探索开拓新业务,推进深港两地在互联网数据业务、存储转发业务、呼叫中心业务等增值电信服务领域的合作,建设安全、快捷、方便、支持多币种的商务交易应用服务平台。

(十) 信息安全保障工程

主动应对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信息安全挑战,不断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网络信任体系。建立健全电子认证兼容和综合监管平台,规范电子认证服务,加快数字证书的发放和推广应用,健全涵盖认证和注册、证书管理、密钥管理、不可否认服务的PKI体系。推动国家、省、市各级CA的互认证,加强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的国际合作,构建严格层次结构和分布式结构的PKI信任模型,实现数字证书的一证通用、一证多用。

39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电子认证工作,加强信息加密技术的开发,不断降低数字证书应用成本。健全包含AC(属性证书)、AA(属性权威机构)、属性证书库的PMI体系,实现权限和证书的产生、管理、存储、分发和撤销等功能,完善基于AC的授权和访问控制机制,实现资源访问控制权的统一管理,强化重要信息系统的授权与访问控制,为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应用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网络系统安全防范。建设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加强网络系统安全技术保障,完善OSI(开放系统互联)安全体系结构。通过SSL/TLS(安全套接字层/传输层安全)、VPN(虚拟专用网)、IPSec(互联网协议安全)等技术保障传输层和网络层信息安全。推广SET(安全电子交易)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保护互联网上信用卡交易安全。支持信息安全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提高应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网络失窃密的防范能力。

信息安全测评体系。充分发挥第三方信息安全机构在安全保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建设覆盖全市的信息安全测评体系,通过测试环境构造与仿真、有效性测试、负荷与性能测试、攻击测试、故障测试、一致性与兼容性测试,对信息安全产品、重要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验证、测试、评价和定级,规范系统安全特性,为信息安全厂商和用户提供测评服务。积极研究借鉴TCSEC(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

40

则)、ITSEC(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CC(信息安全评估通用准则)等信息安全评估准则,不断建立新的检测和评估手段,保证基准测试的一致性和评估的客观性,加强对高安全等级产品和系统的形式化分析能力,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党政机关内部网络和财政、金融、商务、电力、交通、能源等领域信息系统的安全。

应急和灾难备份。积极开展重要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确定RTO(恢复时间目标)和RPO(恢复点目标),通过自建灾难备份中心、共建灾难备份中心、服务外包等模式,统筹规划灾难备份建设。鼓励交叉备份、互为备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灾难备份建设和技术服务,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提升响应恢复能力,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毁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和关键业务可以持续服务,减少灾难造成的损失。

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更新信息安全规划,确立实施安全措施的机构、人员及其工作制度。对不同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和安全设备,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行等级保护。加强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积极跟踪、研究和掌握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先进理论、新型应用和发展动态,完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增强市民信息安全意识。

41

五、保障措施

(一)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建立符合行政体制改革方向、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信息化推进协调体制,加强市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探索设立党政机关CIO(首席信息官)制度,建立市区党政部门信息化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研究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信息化建设评估体系,将信息化工作纳入业绩考核指标,实现信息系统应用情况可量化、可评价、可考核。每年定期发布深圳信息化白皮书,为政府指导和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 健全信息化法规

进一步健全深圳信息化法规体系,修订《深圳经济特区信息化建设条例》。发挥特区立法的优势,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使用及维护的立法工作,在全国率先确立电信通路权。研究制定《深圳市通信基础设施管理办法》和《深圳市小区和楼宇红线内通信基础设施技术及建设标准》,规范全市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编制管道、杆路、光缆等传输线路的专项规划,并与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衔接,加快制定和完善光纤宽带网络相关的技术标准、工程规范和验收规范,加快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商用楼预先布放光缆等规范的出台和落实,推进网络基础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共建共享。探索确立市民信息消费基本保障制度。研究

42

制定《深圳市个人信息保护条例》,规范个人信息保护。

(三) 提高政府投入效率

加大政府在公共信息服务领域的投入,围绕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投资与运营模式,确保信息化工程的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以及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信息化项目管理,避免重复建设,强化政府投资管理,加强政府信息化投入的审计、监督和绩效评估,完善信息化工程预算、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提高政府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能力,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探索建立政府与运营商的多种投资与运营模式,将信息通信网络作为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形成基础设施资源的共享机制和集约化建设模式。

(四) 完善知识产权与标准体系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推动知识产权从注重数量向提升质量的转变,优先支持光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池建设。不断提升各类标准化研究和服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鼓励企业、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快电子商务、光通信、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数字家庭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以规模应用带动标准制定,取得标准制定的主动地位,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

43

制定,建设自主可控并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

(五) 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

加强对光纤宽带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完善网间互联互通监管措施,完善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配套措施,营造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快工业园区、产业基地、物流园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高带宽、广覆盖的光纤接入网改造。在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移动通信等专业化园区,超前建设国际先进信息网络及新一代通信试验网,为园区企业提供国际化的研发、测试、验证环境。构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市民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权利与义务对等的互联网治理机制。强化行业道德建设,鼓励社会监督,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维护互联网市场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秩序,保护用户合法权益,营造积极健康的互联网发展环境。推动互联网实名认证体系建设,实现网民虚拟身份与真实身份的对应,促进互联网监管的有序和可控。

(六) 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深圳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信息化课程体系,鼓励南方科技大学与世界著名学府共建高水平信息学科,提升大学城各院校信息学科的建设水平,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引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信息技术专家和高端信息人才,提高深圳市信息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信息技术普及教育与

44

培训,实施干部信息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政府部门业务与信息技术,分析信息化技术趋势、方法论、信息化项目管理等重大问题,提升干部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管理能力。

(七) 消除数字鸿沟

及时向市民发布智慧深圳建设发展的最新动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络等各种媒体,积极开展群众性、趣味性、多样性的普及活动,形成全体市民普遍认同和积极参与的智慧城市建设良好氛围。在街道、社区建立信息技术应用体验中心、上网服务站和培训点,普遍提升市民信息技能,使市民更好地分享信息化成果。面向社会困难群体,建立和完善居民信息消费优惠政策和补贴机制,以低价保障市民基本信息消费权。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重视开发和提供与弱势人群相关的在线内容服务,提高互联网在弱势人群中的普及程度。依托社区信息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电子政务、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养老救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切实做到信息惠民,消除“数字鸿沟”。

(八) 强化规划实施监督

加强信息化规划的约束力,形成信息化推进的长效机制。抓紧制定本规划的实施方案。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各区政府和新区管委会要按照本规划的要求,在政策实施、项目安排、资金扶持、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明确工作重点和工作

4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乡村少年宫活动总结下一篇:社区中秋节活动方案

热门文章

十二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