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伤员急救护理论文

2022-04-2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车祸伤员急救护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用来给临床护理工作做一借鉴和护理同仁共勉。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了50名重度创伤性休克病人,回顾性记录病人的一般资料和抢救护理措施,系统总结抢救基本过程。结果: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1年来收治的5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急救手段、基本护理和心理护理。

车祸伤员急救护理论文 篇1:

院前腹部创伤急救护理探析

【摘 要】目的:探讨院前腹部创伤急救护理措施,总结些许医学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急救中心近几年内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50例,从提高出车效率、评估现场病人等方面进行院前相关急救护理。然后调查患者对院前急救护理的满意度,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收集并总结这50例患者的满意度,我们发现满意度达到了90%,效果显著。结论:院前腹部创伤急救护理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为患者争取了治疗时间,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院前;腹部创伤;护理

腹部创伤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创伤,在平时和战时发生的几率比较大。人们一旦发生腹部创伤,如果只是单纯的腹壁受损,对生命没有危险,如果内脏器受损导致大出血,甚至休克,就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腹部创伤患者需要得到及时准确治疗,才能避免危及生命。腹部创伤一般分为开放伤和闭合伤,开放伤是由火器或者利器引起,闭合伤则是因为类似挤压等暴力导致的腹壁伤。所以,腹部创伤是一种伤害性比较大的创伤。对于医院而言加强院前腹部创伤急救护理可以为患者争取救治时间,提高治愈率。因此,本文通过选取我急救中心近几年内收治的50例腹部创伤患者,对其采取院前急救护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的50例腹部创伤患者,均是我急救中心近几年内收治的腹部创伤的患者,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为20—40岁,平均年龄为 30岁左右。受伤原因:发生车祸致伤23例, 16例为利器所伤,还有11例为高处坠落导致。患者从受伤到入院治疗之间的间隔为1—2h不等。

1.2 院前急救护理

1.2.1 争取送院时间,提高出车效率。对于腹部创伤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这就要求院方在接到呼叫电话时必须作出快速反应。记录下接电话的时间、详细出事地点、电话、患者表现和症状等,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电话指导的方式,让现场人员在救护车到达之前采取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然后立刻派车出诊,争取在5min之内出车[2]。

1.2.2 现场患者的评估[3]。急救护士需要保持头脑清醒,对患者作出预见性和危险性的评估,分清主次。如果遇到大批伤员的情况,护士需要先把无抢救价值的伤员放在一边,并在其额头贴上黑标签,在危重但有抢救价值的伤员贴上红标签,再进行相关的急救。对于病情比较轻的患者,护士需要安抚他们,让他们在一旁等候。院前腹部创伤急救的效果往往由能否迅速、准确判断病情有关,评估重点一般为呼吸道、止血、休克的治疗和脊椎的有效固定。具体如下。

(1)意识评估。通过呼叫确定患者是否有反应,对于没有意识的患者,我们需要立即判定他们有无心跳和呼吸,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2)呼吸道评估。检查患者呼吸道是不是保持畅通,有没有异物阻塞,呼吸道内有没有分泌物等。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急救护士需要立即开放气道,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清除干净。

(3)头颅评估。观察患者的头围是不是正常,有没有出现局部畸形或者凹陷,表面有没有出现擦伤、血肿等。

(4)腹部评估。急救人员需要观察患者前腹壁和两腰部,左右腹沟到剑突下整个区间。观察外伤患者的腹部有没有淤痕、伤口,并且指导他们保持安静躺位,双腿屈曲,不要擅自移动身体。

骨骼部位的评估。骨盆骨折是出血比较多的一个部位,也经常造成患者出现休克症状。在搬运患者时,我们尤其要注意先固定骨盆,搬运时小心。出现骨折患者,我们需要先进行简单骨折固定,伤口处用无菌纱布和棉圈进行包扎。

1.2.3 积极抢救休克: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要注意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护士需要保障患者的气道通畅,并做好抗休克工作,保证静脉通路的通畅,一般建立两道通路的输液。如有外出血应立即控制,对于开放性伤口,我们需要进行无菌包扎,脱出的内脏切勿立即纳入腹腔,可以用无菌纱布予以覆盖,扣上清洁弯盘,等到进入医院再进行处理[4]。

2 结果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各种各样的疾病纷至沓来,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后代的延续。近些年人们医学观念的改变,急救临床护理得到了全面开展,发展形式也趋于多样化,护理工作变得较为繁重。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有助于提高医疗的服务水平,可以保护患者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护理,在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方面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除外,还可以满足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各项需求,有利于增加治疗的成功率,护士的各项业务素质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5]。

对于医院来说,加强院前急救护理可以大力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势必赢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社会效益。同时,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提高医院的信誉度,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由于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国家三农政策的支持,医改的实施,这都为医院提供了资金、技术和法律上的支持,使得院前急救护理的实施更为方便。急救人员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帮助急救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整个急救护理过程的内含,最大程度的满足了患者的各项需求。

综上所述,院前腹部创伤急救护理可以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而且為医护人员和患者创造了更为安全、规范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德淑,张惠.31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术后护理[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1):110—111.

[2] 孙建军,叶巽,潘国兵,等. 急诊CT对腹部创伤的诊断价值[J]. 慢性病学志,2010,12(10):1177—1178.

[3] 章跃武,朱希松,吴渭贤,等. C T 增强扫描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J ].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1(3):268-270.

[4] 邢丽珍,温国云. 影响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的原因及对策[ J ].护理研究,2010,12(18):73-74.

[5] 刘佳,李文. 院前急救出诊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3(6):187-188.

作者:施晓红

车祸伤员急救护理论文 篇2:

50例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

【摘 要】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用来给临床护理工作做一借鉴和护理同仁共勉。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了50名重度创伤性休克病人,回顾性记录病人的一般资料和抢救护理措施,系统总结抢救基本过程。结果: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1年来收治的5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急救手段、基本护理和心理护理。通过早起病情判断、严密观测患者体征、提供抗休克治疗和开展心理护理等手段,50例患者经抢救存活48例,都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96%。结论:及时正确的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对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防止并发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病人;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是严重创伤的常见并发症,创伤性休克是指同一患者同时或相继遭受外力,如车祸、高处坠落、挤压撞击、爆炸、打架、刀刺等,引发多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损伤引起。创伤性休克的特点是伤情重、变化快、重要器官生理功能紊乱,病死率高,有突变、多变、易变的特点。抢救创伤性休克,必须优化急诊救护程序,做到抢救迅速、及时、准确、得力,以提高抢救成功率。2011年6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了50名重度创伤性休克病人,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6.3岁,全部为复合伤,其中颅脑外伤合并多发性骨折20例,胸部复合伤合并多发性骨折25例,腹部复合伤合并多发性骨折5例;交通意外伤4例。高空坠落伤8例,锐器伤7例,其它伤21例。肝破例7例,肝破裂并发肋骨骨折8例,脾破裂72例,脾破裂并颅脑损伤11例,受傷时间2-36小时不等。

2 护理方法

2.1 控制出血

在创伤中,因大出血引起的休克占首位。应立即找出失血原因及部位并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制止和减少大出血,如局部压迫、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等。同时立即给病人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或行中心静脉插管,一条用于补液,另一条用于输注药物。以保证胶体、晶体、各类药物及全血的输入,保证中心静脉压的测量。建立静脉通路,迅速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创伤后休克的重要措施之一。快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直型套管针,不上肝素帽)输液、输血,扩充血容量,维持循环稳定,确保维持液体快速输送,如外周静脉循环差可同时做深静脉穿刺置管。液体的复苏遵循先晶体后胶体的原则。中度休克患者在30min内快速输入平衡液1000~2000mL,中分子右旋糖酐500mL;重度休克在30min内输入平衡液2000mL以上,血定安1000mL。保证静脉道畅通,根据血压情况调节滴数。有明显大血管活动性出血时用橡皮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抬高损伤部位的肢体。气压止血带止血,上肢压力33. 25~39. 90kPa、下肢压力53.20~66.50kPa。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上肢不得超过1. 5h、下肢不得超过2h,注意轮流松带,以防肢体坏死。密切观察记录出血量,做好交班。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变化,当血压回升大于90/60mmHg,心率减慢到100次/分以下时,适当减慢输血、输液速度,避免发生肺水肿及心衰。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颅脑外伤、内脏出血、肋骨骨折或血气胸病人大多有血块、痰液或胃内容物误吸,导致呼吸道阻塞,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氧,以减轻组织缺氧状况,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避免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立即解开(或剪开)患者的胸罩、衣裤,按急救程序ABCD法检查,即A(airway气道)有无堵塞,B(breathe呼吸)深度和频率,C(circulate循环)脉搏、血压、末梢循环, D(Drugs药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给氧,必要时面罩高流量吸氧。患者多伴有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必须吸引或用手清除口腔及鼻咽部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沙子及泥土、假牙等,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以防止误吸。对舌后坠者用拉舌钳拉出并固定。对于呼吸衰竭者做好人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准备,并备好呼吸机,调节参数,协助医生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时给氧,开始氧流量一般5-6L/min,持续吸氧一般氧浓度不宜超过40%,流量2-4L/分,以后再根据病人的呼吸情况和血气分析结果调节氧浓度和给氧时间。

2.3 止痛

疼痛引起的休克仅次于出血,要及时确认引起疼痛的原因并对症处理。按医嘱应用有效镇痛剂吗啡5~10mg,杜冷丁50~100mg;通过谈话、听音乐、深呼吸等心理疏导的方法转移病人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病人对止痛药物的依赖;操作轻柔、准确、细致,尽力避免疼痛的刺激。

2.4 观察指标

2.4.1 意识水平及表情变化。快速准确评估伤情。力争在最早的时间内迅速评估伤情,包括瞳孔、神志、呼吸、血压、脉搏、四肢温度、伤口出血、四肢活动情况等,快速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初步判断,同时通知值班医生。创伤早期,机体代偿能力尚好,全身血液重新分配,脑供血得到相对保证,呈轻度缺氧状态,病人意识清楚,表现为紧张、兴奋、烦躁不安。随着脑血流灌注不足逐渐加重,病人由兴奋转为抑制,表情淡漠、精神萎靡、应答反应迟钝、意识不清甚至昏迷。对烦躁者,除积极抢救治疗外,应妥善保护,必要时可作适当约束,以免坠床或误拔治疗管道等;对于吵闹不合作者,应想到是病理现象,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温和、耐心地加以抚慰;病员表现意识模糊,应贯彻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在伤员面前汇报或谈论危重病情,增加恶性刺激,对昏迷者则按昏迷护理常规护理。

2.4.2 皮肤色泽、温度、湿度的变化。早期因循环血量减少,皮肤苍白发凉,特别是口唇、甲床由红转为苍白。随着血流缓慢,缺氧加重,皮肤、黏膜发绀及灰白,四肢湿冷。到后期皮肤出现淤斑及出血点,则提示有DIC发生的可能。

2.4.3 心率、血压的变化。大多数失血性休克病人,心率增快多出现在血压降低以前,心率在120次以上。创伤早期,血压仅表现为脉压差减小,随着休克的加重,血压逐渐降低,严重创伤病人甚至来诊时已经测量不到血压,应密切观察心电示波的心率变化,5~10min测量一次血压。

2.4.4 尿量的变化。尿量是肾脏灌流状况的反映,也是判断休克极为重要的指标,对创伤性休克病人应立即留置导尿管,便于观察记录尿量。抢救中一般均需留置导尿,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尿量,了解有无泌尿系统损伤及损伤程度。

2.4.5 中心静脉压及周围浅静脉充盈度的变化。中心静脉压显示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血压。下降表示静脉回心血量不足,上升表示补液量过快或心功能损害。浅静脉瘪陷表示循环血量不足,充盈提示病情好转。心脏泵功能监测,通过监测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及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时发现纠正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

2.4.6 呼吸、SPO2的变化。创伤性休克病人呼吸频率增快,频率增加,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及方式,同时注意SPO2的连续变化,如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SPO2<90%,经吸氧不能纠正,应警惕ARDS的发生。

2.4.7体温的变化。体温显示体温中枢的恒定作用。休克时血管收缩体温往往偏低,且肢端和肛门的温度差大于正常值。温差的大小可作为判断周围循环灌注状态的参考。

3 结果

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1年来收治的5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急救手段、基本护理和心理护理。通过早起病情判断、严密观测患者体征、提供抗休克治疗和开展心理护理等手段,50例患者经抢救存活48例,都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96%。

4讨论

现代社会中,交通事故及其它各类意外创伤不断增加,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各种严重创伤会导致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措施正确和时间及时与否,对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4]。

创伤性休克的患者,病情危重,发展迅速,处理原则是抢救患者的生命、預防并发症,要求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首先处理呼吸道梗阻、活动性出血等紧急情况,防止和避免损伤,护理人员要具有丰富的临床抢救经验和熟练的技术操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指证,定时测血压、脉搏和记录意识、表情、瞳孔、周围循环、CVP等情况;随时检查并保证患者输液、输血、导尿等各管道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和病情变化,对休克的患者置无菌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观察尿的颜色和测尿体积、质量,以评估休克的程度和肾功能,为诊断提供依据,在做好休克护理的同时,做好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安全的医疗环境,有利于机体的恢复,提高了治疗率,杜绝了并发症的发生。

近年来,创伤性休克时有发生,已经成为危险人类生命安全的一大隐患。导致创伤性休克原因包括:胸部外伤引起的血气胸,腹部外伤引起的肝破裂、脾破裂,骨盆骨折、粉碎性四肢骨折和其他严重创伤等。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开展急救,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有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熟练的急救技能和丰富的急救经验。临床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工作有争分夺秒的要求,对患者创伤部位进行快速、有效的各项急救措施,于此同时为急诊医生的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在急救护理过程中,不仅提供生理护理,也需要对情绪有波动的患者和患者家属提供心理护理。稳定患者的情绪,鼓励宽慰患者,消除患者的恐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对于患者家属,需要解答家属疑问,及时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进展,增进双方沟通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参考文献

[1] 肖建芬. 严重多发性创伤225例急救护理总结[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 (02): 133-134.

[2] 熊红喜, 高玉兰. 腹部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术前的急救护理[J]. 吉林医学, 2013, (02): 363.

[3] 汤华. 急性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5): 1940- 1941.

[4] 许斌景, 玉娜. 52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04, (04): 233.

作者:高丽萍

车祸伤员急救护理论文 篇3: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摘 要】目的:总结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对62例严重多发伤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2个月,恢复良好25例(40.32%),中残10例(16.13%),重残5例(8.06%),植物生存2例(3.23%),死亡20例(32.26%)。结论:快速及时抢救,密切观察病情,重点注意解决威胁生命的征象,是成功抢救的关键。

【关键词】多发伤;护理

1 临床资料

6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男50例,女12例,年龄12~74岁,平均(36.6±13.5)岁。原因主要为车祸、高处坠落、挤压、钝器、刀伤。在救护过程中死亡20例,死亡原因主要是休克、多脏器功能严重损伤、严重颅脑损伤。

2 救护

2.1 程序化的护理

程序化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我们采用了ABCDE医生护士抢救配合程序[1]。即在抢救中A头部位置由护士负责,主要负责预防呼吸道阻塞;B医生站在患者右手位,负责实施胸外按压;C护士站在左手位置,负责生命体征的监测;D护士站在患者右脚位置负责记录特护单;E医生站在患者左脚位置,负责指挥抢救,术前准备,补充物品药品。

2.2 呼吸道的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急救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措施。首先要检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其通畅,用吸引器清除阻塞物,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保证足够的氧气供给;若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低于85%,氧分压低于60mmHg,應使用机械通气,以减少低氧对全身脏器的损害[2]。

2.3 循环支持的护理 循环支持的护理主要应针对失血性休克,要采取先抢救后诊断的方法进行抗休克治疗,应迅速找出出血的原因并加以紧急处理,纠正低血容量。尽快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路,一般先快速输入晶体液,后输胶体液。

2.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多发伤患者病情变化快,应严密监测记录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和心电图,留置尿管观察尿量,进行采血、配血、行血气分析监测,以判断伤情估计出血量。血压不稳定前不要搬动患者,确定手术方案后配合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

2.5 预防感染的护理, 3d后患者的最主要死亡原因是感染[3],预防感染和成功修复组织的基础是及时的清创,6~8h内应尽快做好清创术,同时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尽可能在创伤后第一时间内静脉应用。

2.6 心理护理 多发伤多属意外伤害,是一种突发性灾害,容易使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加重原有病情。护理人员在抢救患者的同时,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做事情要从容镇静,一定要有熟练的技术、稳重的姿态,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信任感和安全感,尊重病人的隐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3 体会

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是一项紧急又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伤员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要做到“忙而不乱、胆大心细、争分夺秒、严格查对”,迅速准确评估伤情,根据紧急程度对症治疗。凡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的创伤必须最早予以处理。平时要定时培训、模拟训练,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高专业技能,建立紧急救护预案和流程,提高急救护理工作质量,使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

参考文献:

[1] 章建霞,卢美云.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的程序化急救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5,12(6):437-438.

[2] 邹艳清,扬松菊,聂晶. 急诊胸外伤患者的护理[J]. 黑龙江医学,2001,25(8):617.

[3] 黄碧红.实用重症监护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4(24):676.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

作者:吕建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市场定价机制探索论文下一篇:语文诗情画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