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月考质量分析会

2023-03-03

第一篇:六年级月考质量分析会

六年级语文月考质量分析六

(二)班田丽

六年级试卷共四项:在具体语境中根据拼音写词语,成语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外阅读理解。试卷内容虽简单,但题型新颖,涉及面广。单一二两项就进行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语境选恰当的词语、成语积累、重点词语理解、选词造句五种题型训练。填空题部分又融入了对课文的总结与理解的考查。根据这次学生答题的情况和考试成绩,我应认真的分析,便于今后进一步改进我的语文教学工作。

一、 基本情况。

1,、全班共有学生55人,及格人数33人,八十分以上的学生9人,七十分以上的学生11人,六十分以上的学生13人。五十分以上的学生四人,二十分以上的学生1人。

2、基础知识,较好,平时积累得很好。

3、阅读能力,较差。

4、习作情况,大都学生把题目都加上了书名号,平时没有认真强调书名号的用处。

二、 月考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 学生对阅读的审题不仔细,运用语文能力较差,平时做练习册依赖思想

严重,总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练习,部分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

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作文分析。

主要是学生阅读习惯较差,平时积累太少,不能做到厚积薄发,部分学生怕写作文,提笔不知道选择材料,有的选择了材料又不知道怎样落笔,对记叙文的六要素还很模糊,所以作文只能几句空洞的话。

三、 改进措施:

1、对于基础知识的指导不仅要常抓不懈,还要落实到每个字的读、写、用的训练上。

2、要以课内阅读为阵地,教会学生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对关键词、句、段进行理解,感悟文章中心。尤其是对同学们的发言怎样做整合要教方法,不能想到一点就写一点,其他同学的意见充耳不闻,也不能靠老师给标准答案,以备强记。

3、加强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要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

2012年3月29日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十一月份月考质量分析

侯庄小学 方秀琴

本次考试我班参加考试15人,总分1057.5,均分70.5,合格率86.6,优秀率7.2.为了查漏补缺现将考试行如下分析:

一、试卷基本概括:

这次考试六年级语文分为三大板块:基础知识、阅读和习作。课内阅读考查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从中可以看出,老师点到的内容学生记得牢固,而老师没有强调的学生一无所知,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自学的习惯还未养成,他们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其次还可以从回答问题中知道,学生对于思维能力的题缺乏,平时的语文课堂学生在听天书,根本不会做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是空话,没有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平日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时候,只顾教材上的词语,辐射面要不广,学生没有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拓宽视野,学生只应付考试了。

2、课内阅读材料主题内容深广,学生的阅读分析存在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因注重引导学生静心读文,细心答题,仔细检查。而且指导学生读懂所给的文本,体悟文本想要告诉读者什么,自然而然,短文内容、中心很快能领悟。

3、古诗及课文内容积累不到位,导致这次某些题目失分很严重,由于不强制要求默写,学生的错别字特别严重。

4、知识点的教法指导不到位。

5、作文审题不清、中心把握不准、缺乏细节描写,差生错别字多,标点不能正确使用。 三.原因分析:

1、阅读分析能力偏低,雾里看花、不求甚解。长期以来,一方面由于我们的语文课堂仍处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析代替了学生的阅读感悟或面片地追求朗读而忽视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与理解。从而导致了不少学生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与概括能力,缺乏分析与理解的能力。对文章内容如雾里看花,从而答题不着边际;而另一方面,不少教师平时将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习题的训练上,此长彼消,学生平时的阅读时间就很少甚至是没有了。而没有平时大量的阅读,学生的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能力又怎能得以提高呢?

2、古诗积累还是停留在死记硬背上,而且出现一个怪现象,学生能熟练的背诵必背古诗及识记内容,但字不会写。因此,我们的教学中,一方面要改变学生的观念,要学会读、背、默、吟。另一方面要在背诵必背古诗及识记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并指导学生一些记忆的方法。

3、知识点的教法指导要到位,训练力度要加大,对学生平时的答题要严格批改,平时的严格是为了保证考试不出不该错的差错,力争出成效。

4、习作指导不实,内容空洞乏味,题材老套。这几年,习作教学一直是制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瓶颈。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习作的指导不到位。不少教师就是简单地将习作要求作一分析,然后就让学生自己去组织材料动笔写作,缺少指导的过程,或指导如蜻蜓点水,达不到实效。二是重批不重评。对学生的习作,我们的老师每篇都能认真细致地进行批改,但却忽略了评讲的重要过程,这也是学生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好的文章好在哪儿,不好的文章又差在哪儿,怎样才能把这部分甚至是这句话写好。要引导学生在评议中取长补短,学习写作的技巧与方法。想一想,我们的作文本发下去之后,又有多少学生能认真去看一看老师是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的呢?又有多少学生会到老师跟前问一问老师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自己的作文呢?三是学生的生活过于单调。基本上就生活在一个与社会、与生活隔绝的环境中,学生除了学习就只有课间的十分钟的有限的活动时间。而我们习作的源泉恰恰是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的。因此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学生只能是闭门造车,来个胡编乱造了。试想这样的作文又怎能写好呢? 四.改进措施:

1、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所以学生学语文并不难,关键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并在潜意识中,引导学生看各类杂书,从中体味书本是甜的,知识是甜的,读书是甜的。学习语文的滋味也是甘甜的。

2、语文课要充分做到读悟结合,积累语言,激发情感,体味文本。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给学生有效的方法引领,让学生多读、善读、爱读,读出情感,读出意味,读出独特的阅读思考。

3、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法指导,使学生在第一时间能领悟知识点掌握的要点。

4、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培养观察、思考,积累一定的第一手写作资料和语言资料,做好前期的写作功课。其次,在指导写作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并加强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等写作技巧的训练。再次,注重作文讲评,推敲用词写句,力求简洁、准确基础上的具体和生动。只有层层把关,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见实效。

第三篇:八年级月考质量分析会讲话

各位老师!十.一长假后我们组织了本学期首次月考,今天,我们集中八年级教师对月考进行质量分析。

首先进行月考分析。由我总体分析此次月考情况,并就做好期中考试质量检测对下一阶段八年级教学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我在整理质量分析表的基础上对此次月考进行了总体分析,并就下一阶段教学工作提出了四点意见:①立足课堂、研究教法、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②渗透思想、体现教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③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培养优生和辅导后进生;④注意细节、培养习惯,提高质量。

其次进行经验交流。组织月考既是学校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过程性监控,又是帮助教师对开学以来的教学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应该说我们八年级教师对待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敬业和奉献精神,质量意识和奉献意识已经深入人心,面对差距,知难而进,狠抓教学的氛围已经形成,但是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班级差距之间还是出现了分化,实事求是讲责任主要在于学生以及家长(学困生居多、家长督促不力),但我们也要从教师自身教学行为方面分析主观原因,下面我们邀请此次月考成绩突出的教师及班主任代表()介绍开学一个月来教学上的成功经验。

各位老师,希望大家借鉴以上几位老师教学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此次月考查摆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再次强调期中质量检测工作。根据市教研室的工作安排,期中考试将于11月15日、16日举行,下面就迎接期中考试强调两点措施:

1、认清形势、高度重视

结合月考成绩,分析班级学生,要求大家思想上高度重视,鼓足干劲,全面提升期中考试学科成绩。

2、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 要取得好的教学质量,我们只有持之以恒地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并且不断探索好的方法,就能取得成功,质量才能稳步提高。

①、抓好常规

班主任要强化学生一日常规,加强班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静下心来学习。对于学生在管理中应遵守的常规,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学习的基本要求等,是我们要经常抓的。不为困难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在管理、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困难埋怨没有什么作用,只有认真分析、找方法,积极工作才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我们发现有些班级难能可贵,开学至今八(1)、八(3)班班主任始终很紧,班风正,学风浓;八(2)班班主任林锋老师为改变班级现状采取了很多方法,与班主任密切配合,成效明显。

②、抓严细节

抓而不实等于不抓,抓而不细等于不抓,细节决定成败,要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要把教与学的目标和措施落实到具体的班级、学生和学科上,落实到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教与学的过程中,目标与措施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否则一切都是空的,毕竟工作中有很多事情想到、知道与做到,方法、措施与落实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为此,我们要抓严教学中每一个细节。

③、抓实过程 众所周知,李红老师为什么历年教学实绩都非常突出,说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因人而异(列举李老师之所以取得显著成绩的做法)我希望大家向李老师学习,努力去做。

要向李老师那样,抓实教学过程。教学中要认真做到“六个一要求”,尤其要用心备课、规范上课,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有效性。

a、功夫放在课前

教师上一堂课不难,上一节有质量的课并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更不容易,其功夫应下在课前,要钻研教材,加强二次备课。

b、力量放在课内

每堂课尽量做到优质高效,尤其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要精选精改,减负提质。

c、补困放在课后

要想提高学科的整体质量,就不能放弃每一位学困生,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及时帮扶学困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个问题。

最后总结。召开月考分析会有两个目的:一是交流学习,互通有无;二是查漏补缺,认真总结,分析得与失。下一阶段通过个案分析、典型引路,加大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强化过程性考核,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结语:希望全体教师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坚持质量立校,要做到规范教学行为,在规范基础上再优化教学行为,努力使八年级学科教学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四篇:九年级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一、测试的目的:

9年级第一轮复习结束,为检查复习情况,在4月26日进行了4月份月考,通过测试查漏补缺。以便进行第二轮复习。

二、试卷结构

⑴。试卷内容比例:中国近代史占45%左右,现代史占55%左右。

⑵。试卷题型比例:客观性试题占40%,主观性试题占 60 %.⑶。试卷难易程度比例:

试卷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比例6:3:1.下面我对9

三、数据统计分析

1.成绩分析:

参考人数:

11、 最高分:

55、 最低分:

10、优秀率:27% 、 良好率:9% 及格率:46% 、平均分:37.

22.试题难易程度分析

本试卷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所用时间适中,符合历史科考试标准,教材中的图、表知识和探研性问题,渗透到选择、材料分析和问答题中进行了考查。在注重考察历史知识点的同时,也注重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试卷分析

第一题选择题。本题的得分率为80%左右,出错较多的是第2小题,出错的原因是分析能力差。第5小题和第9小题。出错的原因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差。

非选题中的识图题的得分率约为75%,出错较多的是第14题。此题出错的原因是学生缺乏思维拓展能力差。

第三题是材料解析题,本题得分率较低,约为50%左右,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是学生表达能力差。对于题目的理解存在问题。从答题情况看,多数同学都不能正确**误的回答,或是回答比较片面。以后应该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五、改进措施

1、优秀学生的复习方法。

优秀学生的复习方法就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复习,形成自觉复习、主动复习、有效复习的习惯。在复习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以基础训练及自主复习资料为复习阵地,进行系统地复习,同时要求学生按照课程标准的重点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2、强化学生的考试意识。强化学生考试意识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让学生形成审题、作答、检查的考试模试,消除考试紧张心理,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

3、作好考前心理辅导。考试前,上一堂考试辅导课,讲清考试的一般要求、消除紧张的一般方法、应试的一般方法、复习的一般方法等。

4、加强对进步生的教学培养。建立对进步生的信心教育,让进步生明确考试的目的,激发其考试兴趣,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以活动促发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多开展教学活动,如历史讨论课、历史手抄报比赛、撰写历史调查报告、仿记者历史报道等,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月考质量分析

小学语文三年级十月份月考质量分析

本次月考对两个月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协作能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查。根据学生的答卷情况特做一下分析。

一、基本情况

全员51人,因病缺席两人,参考49人。总分,平均分,优生人,优生率,及格人,及格率,差生人,差生率。

二、优点

1、多数学生对基础性知识掌握比较好,如看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组词、补充词语、选择关联词语等题完成比较好,书写或选择正确。

2、大部分学生独立阅读分析能力有所提高,能认真分析题目要求,按要求作答,并且能抓住题眼,作答很准确。

3、学生能按要求从两个材料中任选其一,认真完成,语句通顺、内容完整、结果清晰、书写工整,字数够。

三、不足

1、个别学生对学过的生字、词掌握不好,错字、别字多,给汉字注音中“逮”和“刹”的注音错误比较多;写反义词中很多学生把“坚”写成“竖”; “补充语句”中错字也很多。主要是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掌握不扎实造成的。

2、“阅读与理解”一题中的第三题少数学生完成不好。没有认真分析问题、也没有认真读短文,理解问题不准确。第五题很多学生只

选一个句子,丢了一半分。第六题一些学生只答对一半,原因是对短文内容理解不透彻。

3、少数学生作文内容少,对写过的作文没有达到熟练掌握,一些学生错字比较多。

四、改进措施

1、强化基础知识(字、词、句)的掌握,达到熟练运用。

2、加强独立阅读、分析短文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掌握方法,能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4、训练学生灵活应变能力。

2011-11-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历年中考满分作文汇总下一篇:六年级品社综合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