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个税反推收入公式

2023-01-24

第一篇:根据个税反推收入公式

新个税于工资计算公式

(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新规,Excel适用,工资核算适用)

=ROUND(MAX((A1-5000)*0.01*{3,10,20,25,30,35,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2)

公式解释:

释①:0.01*{3,10,20,25,30,35,45}为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 释②:{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为速算扣除数,分别为0、

210、1

410、2660、4

410、7160、15160 释③:参数MAX意为:个人工资减去起征点5000的免征额分别乘以7个税率,再减去对应的速算扣除数,将最后得到的娶个数据取最大值。

释④:参数ROUND意为:将公式内的数值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释⑤:A1,指向税前应发-税前抵扣项目之后的应税金额。

第二篇:2017个税改革最新消息:年收入12万以下不交个税 靠谱吗?

2017个税改革最新消息:年收入12万以下不交个税 靠谱吗?

昨天,有两位官员谈到个税,双双引发热议。

一位是财政部部长肖捷,在记者会上提到几点考虑,“适当增加与家庭生计相关的专项开支扣除项目。比如有关‘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减轻纳税人的负担。”至于大家关心的提高免征额,肖捷说,将进行综合测算,确定是否提高免征额,该提高就提高。看来存在提高免征额的可能性。

另一位是刚刚履新的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在审议财政预算报告时建议,将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从45%降低至25%。

一提个税,老百姓自然都特别上心。不过想想中国目前的13亿多人中,有9亿多劳动力,缴纳个税人数却不到3000万,心中又难免有些酸溜溜的。

作为光荣缴税的成员,相信都会有同样的关切和疑问:个税改革究竟会改成什么样子?未来的个税体系能不能更加公平合理? 免征额、专项扣除

岛叔问,能不能用人话说说个税改革会改成什么样?我缴的税会变少吗?还是巧妙避税的壕们也得像咱一样老老实实缴税了?又或是买房子、养孩子能便宜? 关于改革,最终方向是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敲黑板:

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是指对同一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分类课征所得税;纳税终了,再将本全部所得相加,按照累进税率计税,平时已缴纳的分类所得税,可以在纳税年终应缴纳的综合所得税中扣除。

新型体制下,对于普通收入群体而言,纳税额会减少吗? 按照目前的设计,考虑对应调整免征额的同时增加专项扣除,普通人要缴的个税应该是会减少的。

先看免征额。

我国有工资薪金、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劳务报酬、稿酬、财产租赁等11项所得应纳个税,免征额单指工资薪金这一项中的个税起征点。2006年1月我国将个税免征额从1980年以来的800元调整为1600元,2008年上调到2000元,2011年上调为3500元。刚想说新世纪后几乎隔两三年一调,就发现距离2011年的调整,如今已过去6年。6年间,北京的二手房均价已经从2万多涨到了5万。个税起征点真该到了提高的关口了。

但能调多高?有一组数据很有意思,1980年全国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63.5元,当时的个税起征点是800元,是月平均工资的12倍多。根据最新统计,2015年全国职工平均月薪为5169元,2016年北京市职工平均月薪7086元,已经完全覆盖3500元的起征点。

所以,今年“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就建议,个税起征点应该调整至最低10000—12000元,想法相当大胆! 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导致生活成本上升,原本隔几年就该相机调整,但至于调整到什么程度,还得拭目以待。

不过,单靠调整免征额显然不够,专项扣除也被视作支持个人买房生娃等事业的重大利好。

敲黑板:

专项扣除是在计算个人应缴纳个税数额时,将相应专项开支数额在税基中扣除,从而减少纳税额度。

比如肖捷提到,“二孩”家庭的教育费用将充抵一定税费。此外,根据国外通行惯例,未来,住房贷款利息、社保资金、教育培训等支出也可能被列为专项扣除项目。

家庭中符合扣除的项目多,也就相当于提高了起征点。同样收入的两个人,一个买了房、要赡养多位老人、抚养孩子等,家庭负担更重,未来缴纳个税会相对少些。(你是不是忽然明白为什么爸妈催着你买房结婚了?) 所以,回答岛叔的疑问,因为能充抵部分个税,买房子、养孩子等的确相当于比别人便宜了些。

税率

财政部的记者会上,肖捷在回答完个税改革相关问题后特地说,“从国际经验来看,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增加税前扣除的一些专项项目,需要相对成熟的社会配套条件。比如作为税收征管部门来说,需要掌握与纳税人收入相关的涉税信息,以保证新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能够顺利实施。另外,按照税收法定的原则,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研究制定之后,还需要相应地修改税法,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纳税人的收入有多少,财产在哪儿,税务部门掌握这些才能依法收税。涉税信息管理不但是税收征管改革、税制改革的前提和配套制度,更是整个税收征管的核心和基础。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的税务机关、税务部门长期各管各的,直到2015年7月,国税总局才发出特急文件,要求各地向国税总局集中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明细数据,所以短时间内就别期望这方面有大进展了。

同时,由于我国个税实行代扣代缴为主,纳税人自行申报的意识不高,要摸清纳税人的各项收入,无论从难度还是强度来说都相当大。确定改革方案,修改税法,再提请审议,所需时间更需以年计。想想三大运营商全面取消长途漫游费还需要调整半年多,何况个税法的修订? 言下之意,你看客观限制这么多,个税改革一时半会是没法到位的。

巧不巧,黄奇帆恰恰也就谈到了当前个税改革的诸多困难,“由于社会信息共享度不高、个人所得税数据库建设缓慢等原因,操作上尚需时日”,还提出了立竿见影之策,建议工薪所得最高税率由45%下调至25%! 然而,肖捷在记者会上,压根就没提税率这茬好吗?可见调整税率目前尚未在部委考虑范围内。纵览各路专家建议,也多是在免征额、专项扣除上做文章。黄奇帆建议将最高税率腰斩,可谓平地里起惊雷。

黄奇帆执掌一线工作多年,应该深知对高等收入群体征税有多难。单是工资,就可以“工作在大陆、工资在海外”或者“钱在企业、不拿工资”,何况相比大量的不动产、股票、保险等资产,工资不过九牛之一毛。

此时提出这样的建议,虽然大胆了些,但从实用和可操作性的角度而言,的确是阻力小、易操作,难怪今天有很多人为此叫好。从不少人的逻辑来看,反正高收入群体会想方设法避税,最高税率无论高低,对其影响都极其有限,不如降低最高税率,带动税率级距减少,为普通收入群体减税,尤其是保护专业人才等中等收入群体。

不过,看起来是立竿见影了,但能否被采纳,还不好说。毕竟这几年国家财政收入连年下滑,民生等刚性支出又持续加大,短时间内大幅降低税率,意味着税收将进一步减少。

说到底,个税重在抽肥补瘦,劫富济贫,不能因为眼前“调高调不到、扩中扩不了”,就只扩中而放弃调高了。如果肥的躲起来不让薅,只有瘦的老老实实地等着被薅,不但起不到调节收入的作用,还有碍社会公平正义,更是激化社会仇富情绪的导火线,以后让咱普通人还怎么愿意甘心纳税呢?补瘦的同时,必须加快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加大税收执法力度,不让高收入群体游离于个税体系之外,两端发力,才能相得益彰有合力(文章来源于网络 上海中公整理)

来源:网络

第三篇:高收入者年人均缴纳个税5万多元

人事考试教育网

高收入者年人均缴纳个税5万多元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就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和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等纳税服务措施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一直致力于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认真贯彻落实有关税收政策,着力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同时,大力推进税务机关直接为纳税人开具完税证明等工作,不断优化个人所得税纳税服务。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就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2009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情况?

答:据统计,截至2010年3月31日申报期结束,全国共有2689150人到税务机关办理2009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与去年同期相比,申报人数增加287573人,增长12%。

申报已缴税额1384亿元,比上年增加108亿元,增长9%。申报应补税额16.42亿元,申报应退税额0.53亿元。申报缴税额占2009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的35.5%。纳税人人均申报年所得额34.78万元,人均申报应纳税额5.24万元。

记者:您认为年所得12万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推行四年以来有哪些成效?

答: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步入常态化,高收入者自行纳税申报管理取得积极成效。

从纳税人来看,高收入者依法申报纳税意识逐步增强。2009,自行纳税申报人数比2006增加了1060444人,申报人数年平均增长13.3%。越来越多的高收入者已经习惯在每年一季度履行自行纳税申报的法定义务。

从扣缴义务人、媒体和其他社会各界来看,每年都积极支持税务机关的宣传和服务工作,引导、提醒纳税人办理自行纳税申报。

从税务机关来看,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管理,使大部分高收入者进入税务机关的税源监控范围。自行纳税申报流程、制度更加规范和完善;纳税服务和宣传措施更加优化和多样化。

二是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数据表明个人所得税发挥了调节高收入的作用。

纵观近四年的自行纳税申报数据,可以发现: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每年缴纳税款占个人所得税当年收入的1/3左右,而且这个比例在逐年上升;每年缴纳税款增量占当年个人所得税收入增收额的40%以上;人均应纳税额在5万元以上。

人事考试教育网

由此可见,高收入者每年人均纳税5万多,是个人所得税的重要收入来源,说明个人所得税在调节高收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记者:除了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管理,税务机关在高收入者征管方面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除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管理外,税务机关还特别注重高收入者的日常税源管理及监控。

近几年来,税务机关通过推广应用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系统,方便了扣缴义务人履行全员全额明细扣缴申报的义务,同时也推进了税务机关的全员全额管理。目前,全国很多地区已经全部实现全员全额明细申报,通过明细申报,税务机关掌握的高收入者逐步增加,高收入者日常税源管理和监控得到加强。这也是自行申报人数逐年增长、申报扣缴税额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

在重点项目管理方面,近年来税务机关不断强化股息红利所得、二手房转让所得、股权转让所得等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对高收入者的资本性所得、财产性所得等非劳动所得征管措施日益加强,带动相关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长。如去年税务总局出台了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管措施,带动2009财产转让所得项目收入增长70%;该项目自行纳税申报人次比2008增加1万人次,申报扣缴税额增加3.32亿元。

记者:自今年1月1日起开始对限售股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目前征税情况怎么样?

答:据统计,1至3月,全国共有33个省市771家证券机构营业部扣缴税款8.85亿元,涉及9450位纳税人,转让股数3.62亿股,人均所得额45.73万元,人均扣缴税额9.37万元;全国共有22个省市的689位纳税人提出清算申请,税务机关已审核办理退税9263万元。

限售股转让所得纳税人分布地区比较集中,主要在东部和中部经济发达省份,各省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限售股转让所得征税直接带动了今年前四个月个人所得税财产转让所得项目大幅增收,增长了70%。

该项政策出台和实施,纳税人人均扣缴税额9.37万元,其中最高扣税额为4129.3万元,体现了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

记者:目前,社会各界对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非常关注,您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答:可以。按照现行税收征管法规定,个人所得税法定完税凭证主要有两类:一是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税款时,依纳税人要求开具的代扣、代收税款凭证;二是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主等自行纳税申报纳税人申报缴税时,由地税局开具通用完税证或通用缴款书。

为切实维护纳税人权益,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优化纳税服务,自2005年开始,税务总局决定对扣缴义务人实行全员全额明细申报的,试行由各地税局直接为纳税人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人事考试教育网

据统计,到2009年底为止,全国已累计开具完税证明1.4亿份,其中,2009年开具5108万份,比2008年增长52%。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山东、江苏、四川等省市开具数量较多。对纳税人申请开具完税证明,各地税局基本都能开具。

此外,据全国15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地方税务机关已经开具完税证明近5000万份,接近去年全国的开具总量。下一步还有一些地区将陆续为纳税人开具完税证明。

记者:个别纳税人反映未能获取自己的完税证明,是什么原因呢?

答:个别纳税人反映未能获取自己的完税证明,可能有两种原因:

一是给纳税人直接开具完税证明必须以扣缴单位实现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为前提,地税局只有通过扣缴单位掌握了纳税人的基础信息、收入和纳税信息,才能开具完税证明。目前部分地区扣缴单位未进行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地税局还无法为这些单位的纳税人开具完税证明,纳税人可以向扣缴单位索取代扣代收税款凭证。

二是个别纳税人单位地址或实际住址发生变更未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或扣缴义务人报告,纳税人可能未收到完税证明。

记者:下一步税务机关在开具完税证明方面有什么打算?

答:下一步,税务机关将从四方面完善为纳税人开具完税证明制度。

一是地税局直接征收税款的(如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自行纳税申报纳税的)和纳税人申请开具完税证明的,税务机关将继续做到为纳税人开具通用完税证或缴款书、完税证明。

二是凡是扣缴义务人已经实行明细申报,且具备条件的地区,地税局将坚持直接为纳税人开具完税证明。

三是地税局将继续创造条件,推广应用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督促所有扣缴单位实现明细申报,以便尽早实现为所有纳税人直接开具完税证明。

四是将创新服务方式,逐步拓展通过税务网站、短信、电话查询或网上及办税服务厅打印纳税情况等多种方式,方便纳税人及时获取自己的纳税信息,维护纳税人的知情权。

此外,要说明的是,按照相关规定,单位发放工资扣缴个人所得税后,应在个人工资单上注明已扣缴税款的金额,告知纳税人缴纳税款情况。

记者:税务机关在自行纳税申报方面提供哪些纳税服务?

答:纳税服务是自行纳税申报工作的重点。税务机关主要从三方面做好自行纳税申报服务工作。

人事考试教育网

在提醒申报方面,每年一季度,上海、深圳、广东、山东、天津等地税局主动为纳税人寄送完税证明,并附带自行纳税申报法律规定;有的税务机关还为纳税人寄送新春贺卡,提醒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申报;同时,通过电视、电台、报纸、手机短信等提醒纳税人按时申报。

在政策辅导方面,通过现场咨询、12366纳税服务热线、税务机关领导和业务能手到电视台、电台作专题讲座(节目)、税务干部上门集中辅导、申报大厅专人讲解等方式进行自行纳税申报政策讲解和申报辅导。

在受理申报方面,税务机关开辟了大厅申报、网上申报、邮寄申报、上门集中受理申报等多种申报方式方便纳税人申报,同时还通过下班后延时申报、设置单独房间受理申报等方式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为纳税人保密。

第四篇:中国个税和美国个税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报告,2009年美国总税收为24016.87亿美元,其中个人所得税为20365.57亿美元(含社保),占联邦总税收的84.8%。

根据奥巴马的个税改革方案,从2011年开始,税级由六级并为五级,各级边际税率增加约5%,分别达到15%、28%、31%、36%和39.6%。为了不让低收入家庭因提高税率收入下降,奥巴马增加了一些课税扣除项,如“那些正在为支付学费而挣扎的家庭将得到一项每年2500美元的课税扣除,这项课税扣除涵盖整个大学4年。” 美国个税的征收实行纳税人申报制,纳税人根据自己的社会保险号(social security number)自由申报,现在网上报税越来越普遍。

那些领取固定薪水的纳税人在领工资时由雇主预扣代缴,那是执行税法的“领薪就纳税”(pay-as-you-earn)制度,也就是说,不管工资多少,都要纳税,但那不是正式的纳税,正式纳税是每个财税的个人申报。

雇主要在每年的2月1日前交给雇员一份W-2表,上面列明各种收入和扣税额(包括个税预扣和社保、医保)。如果纳税人在一年内受雇于几个雇主,就会收到几份W-2表。美国上到总统,下到钟点工,90%的纳税人会收到W-2表。

每年4月15日前,纳税人要把正式的报税表提交国税局,根据纳税人的身份和收入来源的性质,纳税人选择不同的个税申报表,但最常用的是1040表,表中有纳税人信息,纳税人身份(单身家庭,已婚家庭合并纳税,已婚姻家庭分开纳税)被赡养的人口数,全年境内外总收入,调整后的收入(课税扣除),需纳税总额,预扣税总额。在使用1040表报税时,要附上W-2表和其他表单。如是自由职业者,则要附C表,该表和企业类似,上面列有一系列可减免税项,如个人经营成本、广告费、汽车里程费、佣金、临时雇工工资、资产折旧、保险费、法律和专业服务费、家庭办公室租金、出差费、餐饮费、水电煤气费等。如果应纳税总额大于预扣税总额,则应补交税款的差额;如果应纳税总额小于预扣税总额,差额由国税局退还给纳税人,即“多退少补”。

普通收入(ordinary income)和资本收入(capital income)均视为个人收入。普通收入包括工资、营业利润、股票收益、基金利息、小费、佣金等。投资房地产一年内的收入按普通收入计税。对投资房地产超过一年的收入记入资本收入,税率另计。

美国个税虽然以家庭为单位计征,但申报比较灵活,夫妻可以合并申报,也可单独申报,税额差别不大。美国财政部每年都免费发行报税手册,清楚地告诉纳税人如何选择个税申报表,如何计算各种课税扣除,如赡养费、儿童抚养费、学费、慈善捐款、自由职业者减免(4000-5000美元)等。有的课税扣除实行宽免额分段扣减法,先规定最高免税额,根据收入的多少,要从这个最高免税额里减去一定的比例,如果收入高到一定数值,这个免税额就被减到零或负数,这时就不再享受这一免税。另外还有劳动收入免税额(earned income credit),当收入低时,该项课税扣除与收入成正比,当收入超过一个数值时,该项课税扣除与收入成反比,直到零为止。例如,根据2009年的标准,有一个孩子的单亲家庭,劳动收入免税额在收入为1-50美元时为9美元;收入为8950-16450美元时达到峰值的3043美元,此后,收入越高,该项课税扣除越少,当收入超过35450美元时,该项课税扣除为零。

根据美国国税局的数据,2006年,美国年收入为40000美元的单身家庭课税扣除总额为8450美元,纳税收入为31550美元,纳税额为4445美元,实际税率是14.09%;同年,对收入为200000美元的单身家庭来说,各种课税扣除为51430美元,纳税收入为148570美元,纳税额为46725美元,实际税率为31.45%。 2010年,美国联邦个税实行六级累进税率,起征点为零,也就是说,课税扣除后有一美元的收入都要纳税。这六级税率为10%、15%、25%、28%、33%和35%。

1.以家庭户为单位计征,体现公正

最近,中国有高官和财税专家频频放风,说中国个税按家庭户征收条件不具备,至少还需要四五年的时间。这让人费解,如果再四五年的时间中国才能按家庭户计征个税,那就要到2014年或2015年,而美国在1913年就建立了以家庭户为单位纳税的个税制度,这样对比,中国个税制度至少要落后美国100年。98年前没有互联网,没有计算机,那时的美国能做到按家庭户征税,为什么现在办公室里都是电脑、都连网的中国做不到? 2.按年报税,更能正确计算收入

美国每个财税申报一次个税,更有利于准确计算全年收入,包括固定工资收入和临时性证券、房屋买卖、彩票和礼品等收入。纳税公平的前提是计算收入正确,如果按月纳税,一是造成许多临时性收入逃避个税,二是造成把诸如大学暑假打工、作者稿酬等一些临时性劳务报酬按一个月收入计税,这样有失公允,极不合理。

举中国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如大学生暑假打工一个月的收入也就是他/她一年的收入,如果打工一个月收入2880元,分摊到一年是每月240元,按现行的个税制度,就相当于月收入240元就要纳税!稿酬税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作者用两年时间写一本书得到稿酬19200元,分摊到每月的稿酬为800元,按现行的个税制度,就相当于每月收入800元就要纳税,而且用20%的比例税,税率与公务员6452元到22242元月工资的税率相同!从事建筑、装潢、家政等的个体劳动者也是如此,他们并非每月都能得到劳务报酬,可能几个月才收到一次劳务报酬。把非固定收入的一次劳务报酬按一个月所得计税,这种税制设计显然是极不科学的。

3.有收入就纳税,宽税基既增进公民意识,又便于“削峰填谷”

虽然对所有有收入的人征税,但由于实行多税级累进税率,这就让低收入者少纳税,让高收入者多纳税,以此弥合第一次分配差距。根据美国劳工部的统计,2008年美国共有135185230名就业人员,平均年收入为42270美元。可见,美国把接近平均税率的25%的边际税率定在平均收入水平上。

中国把25%的平均税率定在240000元上,是全国劳动者平均收入的22倍,与美国比较,我们的各个税级的起征点都大大高于美国,大约是美国的20倍。

中国把个税的起征点定在2000元上,这是交纳“四金”后的工资余额,工资总额应为2581元。中国有多少人交纳个税,没有权威的官方数据,据财政部税收研究室的数据,全国个税交纳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不到2%。我们也可以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估算中国交纳个税的人口。中国高收入劳动者集中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2008年末,中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1515万人,平均工资为2436元/月,也就是说,平均工资低于个税起征点145元。工资在平均工资上下分布最密集,我们以1436元到3436元作为密集区,那在2581元的工资人数应该是总人数的半数减去835万,也就是4923万。再有,平均工资是被一些年收入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人拉起来的,所以,中国交纳个税的人也就在3000万人左右。当然,这个数值是推测。中国纳税人口是总人口的2%,而美国这一数值是45%(2008年数值,由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美国损失了25%的就业岗位,平时美国的纳税人口是总人口的60%左右),我们的纳税人口比率仅是美国的4%左右。

另外,根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2009年全年完成税收收入63104亿元,其中个人所得税3944亿元,个人所得税仅占总税收比重的6.25%,比率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 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中国税基是很窄的。由于起征点高,收入高的人的税级就相对下滑,税率也随之降低,这样,对收入高的人起不到“削峰”的作用,也就达不到对收入低的人的“填谷”目的,国家没有足够的税收补贴低收入家庭,这是中国目前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之一。

4.自由申报,偷税重罚,减少税收成本

根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征管司有关领导披露,目前,中国有100万税务干部。美国只有10万税务官。中国的100万税务官管理3000万纳税人,平均每人管理30个纳税人;美国10万税务官管理13519万纳税人,平均每人管理1352个纳税人。对比人均管理的纳税人数,美国的征税效率是中国的45倍!中国的100万税务官一年征收3944亿元的个税,平均每人征收394400元;美国10万税务官一年征收20365.57亿美元的个税,平均每人征收20365570美元,约合人民币142558990元。对比每人征税额,美国的征税效率是中国的361倍!天津财经大学李炜光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国征税成本约占税收总额的5-6%,而美国征税费用占税收总额的比例为0.58%。可见,中国目前的个税制度效率是极其低下的,成本是极其高昂的。

5.纳税公示,有利于防腐反腐

根据法律,美国政府官员都要定期公布自己的收入和纳税证明,总统也不例外,以让公众监督,这对防止公务员腐败极具效果。由于收入和纳税同时公示,当公众发现公务员的收入、纳税与其消费不相符时,即可举报,有关部门立即调查,偷税、收入来源不明都是犯法。“公示”的警戒作用就像“紧箍咒”一样,时刻提醒公务员做任何事都有人民在监督着,要为自己的不规行为付出巨大成本、高昂代价。

还有,除了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和短期出境者外,任何人离开美国都要向税务部门申请出境完税证明,通过审查证明不欠税后方可离镜,这就堵塞了贪官外逃的路子。

与美国相比,中国个税制度缺乏监督机制,把公民的许多收入置于“放羊”状态,除了工资、稿酬由发放单位代扣无法逃税外,其他个人收入几乎都可逃税,这也是中国官员容易腐败的原因之一,腐败官员可随时携带巨额赃款外逃。

第五篇:个税完税证明

转发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使用及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转发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使用及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2006年6月16日穗地税发2006121号

各区(市)地方税务局:

现将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使用及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粤地税发〔2006〕85号)转发给你们,市局补充几点要求,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使用广东省个人所得税申报软件实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个人所得税(以下简称“个税软件申报”)的扣缴义务人和自行申报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申请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以下简称《个税证明》)的程序:

(一)纳税人自行申请开具

由纳税人填报《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一式两联,向主管地税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供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个人所得税纳税信息查询密码的资料。主管地税机关根据纳税人的身份证件号码和个人查询密码为其开具《个税证明》。地税机关征收前台在收到并审核有关资料后,由征收前台的主管科(或所、分局)长在《申请表》上加注审核意见,交前台人员开具《个税证明》,同时在《申请表》上注明其字轨、号码及签名。《申请表》一联随开具的《个税证明》交纳税人,一联附有关资料的复印件由主管地税机关留存。

(二)扣缴义务人代申请开具

由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填报《申请表》一式两联,向主管地税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供纳税人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复印件一份)和扣缴义务人的《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加盖公章或财务专用章)。扣缴义务人一次代多个纳税人申请开具《个税证明》,只需提供一份《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主管地税机关收到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提供的资料后,应对身份证的原件和复印件是否一致以及《申请表》上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签名是否齐全进行核对,再按照本通知第一点第

(一)项纳税人自行申请开具程序进行审核并留存资料(含身份证复印件),然后开具《个税证明》。《申请表》一联随开具的《个税证明》交扣缴义务人,一联附有关资料的复印件由主管地税机关留存。

二、未实行全员全额扣缴电子申报个人所得税(以下简称“非个税软件申报”)的扣缴义务人开具《个税证明》的程序:

“非个税软件申报”的纳税人必须通过扣缴义务人到主管地税机关申请开具《个税证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除需按照“个税软件申报”扣缴义务人在代申请开具时所提供的资料外,还需要提供《扣缴个人所得税汇总报告表》、《扣缴个人所得税明细报告表》、缴款凭证等相关资料复印件(加盖公章或财务专用章)。其申请、审核、开具《个税证明》的程序与使用“个税软件申报”的扣缴义务人代申请开具的程序相同。《申请表》一联随开具的《个税证明》交扣缴义务人,一联附有关资料的复印件由主管地税机关留存。

三、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发现《个税证明》有误的处理办法:

(一)如果是纳税人的个人资料有误,主管地税机关可即时按纳税人个人有效身份证件的资料进行更改,并要求纳税人通知扣缴义务人更改申报资料。主管地税机关收回有误的《个税证明》,重开一份正确的《个税证明》,并加盖“补制”章戳。

(二)如果是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认为其缴交的个税金额有误的,主管地税机关以征收系统或《扣缴个人所得税明细报告表》中的实缴金额为准开具《个税证明》,其实际多交或少交的个人所得税由主管地税机关核实后,由扣缴义务人进行抵扣或补缴,在补缴或抵扣税款完

成后可重开《个税证明》。

四、《个税证明》从2006年6月1日起由市局计统处发放,各单位通过“新一代征管信息系统”进行申请领用。

五、《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申请表》由各单位自行印制。纳税人遗失《个税证明》所需加盖的“补制”章戳由各单位自行刻制。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使用及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2006年4月6日 粤地税发200685号

各市地方税务局(不发深圳):

为贯彻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行税务机关向扣缴义务人实行明细申报后的纳税人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的精神,省局严格按照总局规定的式样印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以下简称《个税证明》),现将《个税证明》的使用及管理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 关于《个税证明》式样

《个税证明》为一联式凭证,分为两种:省局统一开具的汇总《个税证明》(见附件2);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主管税务机关(以下简称“主管税务机关”)依申请门前开具的临时《个税证明》(见附件1)。

二、 关于《个税证明》的开具方式

(一)集中开具。省局依托“大集中”系统,对采取扣缴方式且扣缴义务人已实现明细申报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采用集中开具、邮寄送达汇总《个税证明》的方式。

(二)门前开具。对纳税人要求取得临时《个税证明》的,由主管税务机关依申请采用以计算机打印为主,手工开票为辅的方式门前开具。

三、《个税证明》的开具范围

汇总《个税证明》由省局于终了3个月内统一开具,包括纳税人该(税款所属期)采取明细申报方式扣缴的个人所得税完税情况;在统一开具之前,主管税务机关可依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申请;对纳税人在该或内某时段的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况门前开具临时《个税证明》;统一开具之后,原则上不再重新开具《个税证明》。

遗失《个税证明》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依申请门前补开临时《个税证明》。

四、门前开具临时《个税证明》的申请程序

在省局统一开具之外,纳税人需要取得临时《个税证明》的,由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填报《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申请表》(见附件

3)提出申请,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以下资料: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个人基本信息登记表》、《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表》、《扣缴个人所得税汇总及明细报告表》、缴款凭证等相关资料复印件;使用广东省个人所得税申报软件的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可以提供相应的电子文档介质替代上述几项相关资料复印件。

由于扣缴义务人录入错误或其他原因使纳税人收到的《个税证明》内容有误,由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提出申请,填报《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申请表》并提供相应的电子文档介质,由税务征收前合补录修改后重新开具,同时收回有误的《个税证明》。

五、关于《个税证明》的使用及管理

(一)《个税证明》是新增的一种不作为视同现金管理的税收票证,须按《税收票证管理办法》进行严格管理。

(二)《个税证明》仅起完税证明作用,不能用于收取税款等各种款项。

由于《个税证明》不是收款凭证,所以不作为纳税人办理退库的依据,纳税人办理个人所得税退税仍维持目前做法。纳税人遗失《个税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构建和谐社会活动总结下一篇: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