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基层农技推广途径及创新策略

2022-09-13

1 农技推广的意义

农业技术推广既是提升农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 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体方向。当我前, 农村青壮年大部分选择外出打工, 剩余的劳动人口年纪较大, 因此农业发展迫切需要改革。而加强技术推广并实时集中种植管理, 能够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我国有一套专门的农技推广体系, 在农技推广方面, 县乡是最为主要的推广主体[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村也发展了很大的变化, 农民的观念也出现了很大的改变, 且科学技术在农村的大力推广, 已经使农民们品尝到了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近些年, 随着农技推广的发展, 农技推广的主体也呈现了多元化趋势, 但是推广的主体还主要集中在政府部们的农技推广机构、科学机构以及相关的农业教育单位。

2 基层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农技推广的有效落实需要农业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 这样才能将农技推广贯彻落实。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部分地区由于政府没有认识到农技推广的重要性, 缺乏完善的体系建设, 无法有效执行。有些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部门在组织结构及内部体系建设方面不全面, 生产部门和技术部门没有进行有效沟通, 导致技术无法推进和落实, 科研成果无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不仅造成浪费, 也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

2.2 农技推广人才较稀缺

在农技推广方面最为关键的就是技术人才, 但是在以往的农技推广中, 政府对农技推广人员并不是很重视, 农技推广人员的工资水平相对比较低, 发展空间也受到很大限制, 导致农技推广人员严重短缺, 以至于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同时, 很大程度上出现老龄化现象, 高学历、高职称的技术人员非常少, 导致农技推广工作严重受到限制, 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2]。

2.3 投资较少、基础设施差

在农技推广方面, 资金投入的多少也影响其发展的一个关键, 只有充足的资金投入, 才能采购合适的基础设施。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是因为资金短缺, 很多农村并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 没有一定的经费进行科研和开发,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此外, 因为资金有限, 信息设备的购买也出现耽搁和延误情况,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技推广的热情。

2.4 农民文化水平较低

在农村, 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都比较低, 所以人们的思想也比较落后, 只是单纯的想安于现状, 从而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也不是很有兴趣, 而这也是阻碍农技推广的又一重要因素。

3 基层农技推广途径与创新策略

3.1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要想有效的实现农技的推广工作, 就必须认清“三农”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而这就需要首先要提高政府部门对农技推广在思想上的认识, 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来推动农技推广的力度。其次, 要构建农技推广的中长期规划, 但是规划的建设一定要建立在充分的调研和有效的论证的基础之上, 以有效确保规划的科学有效合理, 同时要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做好跟进工作。最后, 因为农民是农技推广的主要受益者, 所以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民思想上的认识, 使农民能够积极配合农技推广工作, 更好地提高农技推广带来的效益[3]。

3.2 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

在农技推广方面, 政府必须要建立“县、乡、村、户”的农技四级联动推广体系, 并且要坚持“效能、统一、精减”的原则, 建立科学合理, 各级相同并且能够高效运转的推广体系。此外, 要加大农业推广队伍的建设, 有效的推动整个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发展。

3.3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构建农业经营体系的前提就是要建立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 并以此为基础对农村的土地经营权进行科学的规范, 建立科学的土地流转模式, 以及多样的规模经营方式。此外, 要积极促进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发展规模, 完善相应的服务体系, 为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利的完善的服务, 促进农业生产向着龙头企业转型。此外, 要积极鼓励社会工商资本发展养殖业、种植业以及农产品的加工行业, 提高农业社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3.4 强化信息服务能力

现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 各行各业都不能忽视信息的作用。在农产品的推广方面, 信息也是其最为重要的桥梁, 且在农技推广方面全程连接, 对于农业技术的选择和农业产品品种的选择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 在农技推广方面一定要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 并建立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使更多需要的人获取有效的信息, 为农技推广的质量和实效提供科学的保证。

3.5 增强农技人员素质和服务功能

在项目实施中, 通过专业培训, 提高了科技人员的专业素质, 开拓了视野, 增长了干。同时, 通过目标化、责任化、制度化管理, 对农技推广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分解, 层层落实, 提高农技服务管理水平和效果。广大农技人员与农民联系的机会增多, 信息反馈加快, 既提升了工作能力, 又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技术的热情, 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工作有目标、有事做、有奔头。在责任制考核上, 由市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层层签订责任 (协议) 书, 并由农民群众、乡镇政府和市项目办公室三方共同对技术指导员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农技人员兑现奖励、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鞭策他们不断求取实绩和进步。也使农技推广得以顺利实施, 并得到农民认可。

3.6 推进农技推广目标现代化

在农技进行推广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农技推广与农业技术跨越相适应, 不断提高农业技术的科技水平, 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此外, 依据国家对现代化农业的要求, 要积极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城镇化、知识化及农技推广的重要转变。首先, 要保证农技推广的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其次要转变单一的生产服务形式, 积极向着生产、加工与生态协调发展多元化的服务形式;最后, 扩宽农业发展市场, 对农业结构和农村结构进行科学的优化, 为不断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 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坚实的保障。

4 结语

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业的发展, 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农村的健康发展, 必须不断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提高农业的科技发展水平, 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

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农村经济也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 而基层农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所以加快基层农技的推广, 能够有效健全乡镇农业的公共服务机构, 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主要对新农村基层农技推广途径及创新策略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基层农技推广,途径

参考文献

[1] 魏剑波, 戴育滨, 林伟强.新农村视野下基层农技推广途径选择与创新模式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24) :15068-15070.

[2] 钟秋波.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13.

[3] 张社梅, 蒋远胜.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机制创新的策略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13 (9) :107-11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荣北地区复杂断块难动用油藏二次评价研究下一篇:涤纶衬布拒水整理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