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学习远离浮躁

2022-07-20

第一篇:静心学习远离浮躁

拒绝浮躁,静心学习———国旗下演讲

拒绝浮躁,静心学习

“浮躁”,在《辞海》里的解释为轻率,急躁。引申而言,浮躁在心理上表现为一种冲动性、盲目性;在情绪上表现为一种急躁心态,急功近利;在行动上表现为缺乏理智,盲目冒险。试看天下有多少人因为少了耐心,多了急躁;少了冷静,多了盲目;少了脚踏实地,多了急于求成而以失败告终。在学习中浮躁的具体表现为:行动盲目,缺乏思考和计划,做事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急于求成,不能脚踏实地。

而我们现在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些情况:上课铃一响,还有部分同学精神不振,神游天外;下课铃一响,神清气爽,行动敏捷,楼道中教室里三五成群或嬉戏或打闹或聊天,不亦乐乎,作业拖延,背诵拖拉,无目标或无动力无压力,每天得过且过,明明检查通不过,却老子天下第一你能奈我何,或砍头不过碗大的疤,十八年后又一条好汉的气魄,这气魄若用在学习上,何科不成。

同学们,鲜花无语却芬芳,大地无语却厚实,天空无语高远,大海无语壮阔。静水流深,沉静是一种力量:狮子不必咆哮,却深藏威严;卧鹰不必高飞,却志存高远;静水流深,却充满内在活力。我们需要持久的耐心和沉静的力量。培根说:“名声是条河,轻浮和空虚的东西漂流在上,而沉重和坚实的东西下沉到河底。”浮躁者的双手永远也拖不起事业的辉煌,浮躁者的双脚永远踏不上成功的顶峰。理智使人清醒,浮躁使人狂妄;成功远离浮躁,失败亲近浮躁。做为一个奋发向上的狮山少年,我们必须拒绝浮躁。

拒绝浮躁,静心学习,我们要做到三点:

一靠正气定力。正气来自心正,心正则有定力。有了这种定力,面对诸如网络、游戏、等各种诱惑,就不会魂不守舍,甚至玩物丧志。任凭风浪起,任凭诱惑多,始终做到志存高远,宠辱不惊,远离浮躁。

二靠涵养静气。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也是东方智慧之一。诸葛亮《诫子书》上说:“夫君子之行,静心修身,俭以养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激励后人的千古名句,每每读之,总是发人深省。在紧张的学习中,面对繁杂的学习任务,各种有形无形的压力,我们要静下心来,保持清醒的头脑。

三靠知识支撑。知识是战胜愚昧的最有力武器,更是涵养静气的摇篮。越是博学的人,越是视野开阔,越是做事心中有底,主心骨不变。越是读书多、知识面宽广的人,越是气质高雅。“腹有诗书气自华”者鄙视庸俗,抵制诱惑。“读书出佛”,这是拒绝浮躁,清净、安静人生之要诀。

走好每一步,成就每一天。时间总比想象中过得要快,刚进学校时的激动和羞涩还历历在目,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开启了高中三年的奋斗历程。如果一次次枯燥的习题演算换来的是通往知识殿堂的钥匙,如果一回回疲惫乏味换来的是自身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如果今天的坚信和汗水换来的是中学里这段生命的辉煌,那么我们还有什么怨言呢? 我们须得明白,人的成长其实就是一个抵制诱惑、抵制干扰的过程,虽然你我不愿意面对,可确实不容回避,诱惑不在强弱,干扰不在大小。对于学习的消极影响都不可小视,因而抵制诱惑和干扰的能力就成了我们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必修课。尽管辛苦,尽管困惑,我们还是要把握好每一个今天,虽然不是每一天都能有非常明显的进步,但今天你搬来的一块砖,虽然朴素微不足道,却垫起了你明天的一段高度。所以亲爱的同学们,为了我们的梦想,为了我们是骄傲的狮山少年,让我们一起努力:拒绝浮躁,静心学习!

第二篇:初中语文课改要远离“浮躁”

六郎中学

任梦

近年来,课程改革之风吹遍校园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广大教师为课改付出了有效的努力使得语文课堂由原来枯燥的应对高考的教学走向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此文中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论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并分析这四个问题与广大教师共勉。

问题一:如何做好教学设计

如今,我们倡导树立课程的主体意识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但是依然有不少教师是为了教而设计教强调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多以教师的“解读”牵动甚至替代学生的“解读”。

策略:

1、从主体性出发解读教材备好课。“语文课程是教师对教学文本的自我思考的过程即‘我思’的过程。吴亮奎《问题与反思走向课改深处的高中语文教学》教师教学主体性的最好的表现就是“我思”。教材是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通过精心备课思考并研究编者的意图思考并研究教材的变化,思考并对教材精心的“加工”(建构教材结构体系,把教材呈现的死知识变为可操作的活知识)。

2、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课程主体意识,把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定位,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考虑并设计如何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参与学习,演好学习的主角。

3、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教师要及时“充电”,加强知识储备,开发课程新资源,在教学设计中引入时代“活水”。

问题二:如何进行课堂评学

课堂教学评价一般分为评“教”和评“学”两部分,评“教”为评价教师,评“学”则为评价学生。在语文课堂评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过分地赏识,无端地拔高,引来学生一片“哦——”声。教师不是从问题本身出发,而是从学生心理感受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表扬性评 价。有的语文教师评价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时,常采用儿童话的语言:“你真棒”!弄得学生都不好意思回答问题。长此下去,学生对问题不能作深入而全面的思考,必然会对学生的思维 品质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策略:课程改革强调了以“评学”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提出了“以学论教、教为了促学”的口号。

在“评学”问题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教师不能“独霸话语权”。在课堂评学时,教师是主要的评价主体,但不是唯一的主体。除教师外,还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避免单一的评价带来的误差,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不同主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2、评价结果的呈现应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应采用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鼓励性的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体会到只要你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的评价。另外,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纠正学生有失偏颇的地方。评价的呈现方式一般包括评分或等级、评语等。

问题三:如何体现合作与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的四个基本理念中:其中一个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往往生搬硬套,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不管什么教学内容都让学生去“合作、探究”,简单、刻板地采用教学方式,而不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策略:

1、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前提,努力构建多元化、最优化的教学策略。根据所要学习的内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等进行学习方式的选择。在教学中,教师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个人意义和价值”。

2、没有任何一种语文教学模式能完全实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所以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语文课, 只要我们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智慧,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而非生硬地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搬进每一堂课。

问题四: 如何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

教师的教学个性折射出的是教学风格,教师教学的大气、灵气也只有在教学风格中方可得以彰显。但是在我们的中小学中,有的保守的行政干预影响了教学的改革。有的学校领导从外地学习了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就要求本校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有的学校采用教师“接对子”的形式来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但有部分教师一味采取“拿来主义”,使用指导教师的教案、采用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模仿是必要的,但教师自身不能消极停在这一水平上,而应在模仿、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思考,消化、吸收适合自己特点的有益的“内核”,努力发现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以利于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

策略:

1、语文教师不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努力使自己拥有多元的知识结构,锤炼语文教学基本功。

2、明确自身优势,确定自身发展方向,不断完善自我,逐渐形成教学风格。教学风格的养成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发现优点——形成优势——树立特长——养成风格。在教学过程中,点滴的、临时的、随意的,展示出来的可能只是一些优点,它们可能并不稳定。有位学者说:“当我们发现这些优点,将它们明确地呈现出来,并且试图为其寻找理由和依据以后,教师的行为就会受到正强化,他们就会开始自我反思,并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去创设类似的教学情境,展示相似的教学机智。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这位老师身上就可能形成了一种教学的优势。教学优势与教育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经验的结合会为这位教师慢慢建立起其一领域的教学特长。而这种特长的延伸、渗透和泛化就会逐渐养成他(或她)独特的教学风格。”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的建构过程。由此,教学风格只能是在教师原有知识基础、个人素养和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反思而获得的一种“自然的生长”。

第三篇:静心学习的成语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静心学习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

1、砥志研思:专心致志,深思钻研。

2、忘寝废食:寝:睡觉。废:废止,停止。形容专心致志地干谋一件事情,连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

3、忘餐失寝:忘记了吃饭,顾不得睡觉。形容专心努力。

4、日旰忘食: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5、皓首穷经: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6、心有鸿鹄:鸿鹄:天鹅。多形容学习、工作不专心。

7、潜神默思:指专心致志,认真思索。

8、一心为公:一心:专心,全心全意。专心一意为公益着想。

9、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10、臧谷两亡: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一起放羊,一个去读书,一个去赌博,结果都丢了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11、潜精研思:指专心钻研。

12、心无旁骛:旁;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13、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14、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5、潜心笃志:指专心致志。

16、心无二用: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17、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18、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19、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20、下帷攻读:下帷:放在室内悬挂的帷幕,表示与外界隔绝。比喻专心读书。

21、一个心眼:指专心一意。比喻很固执已见,不知变通。也比喻同某人思想很一致。

22、废食忘寝:废:停止;寝:睡觉。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致志。

23、不知寝食: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24、笃学不倦: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25、研精毕智:犹研精竭虑。专心研究,尽力思考。

26、鸿鹄将至:鸿鹄:天鹅。天鹅马上就要飞来了。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27、敬业乐群:敬业:违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28、潜神嘿规:指专心谋划。

29、洗耳拱听: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同“洗耳恭听”。

30、臧谷之羊: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的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31、执一无失:执一:专一;失:过失。非常专心,没有出现过失。

32、聚精凝神:聚:集合,会集。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

33、口称三昧:佛教用语。指专心念诵佛经而达到拔除杂念、心神平静的境界。

34、日旰不食: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同“日旰忘食”。

35、心不二用: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36、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37、寝馈书中:馈:吃饭。读书很专心,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38、得其三昧: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39、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40、痀偻承蜩:痀偻:曲背;承:粘;蜩:蝉。驼背老人粘蝉。比喻做事专心才能成功。

41、用心用意:犹言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42、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43、笃志好学: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44、潜精积思:指专心钻研。同“潜精研思”。

45、心神专注:专注:专心致志。把全部精神集中起来。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46、凝神定气: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47、坐不窥堂: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

第四篇:静心学习享受收获(xiexiebang推荐)

静心学习享受收获

——四川教育学院初中语文骨干培训班第五组的培训收获 尊敬的讲课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此次我们有幸作为省级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到四川教育学院参加培训,感到很高兴。学习五天了,我们收获颇多,也有些许困惑,更有提高打算。在此与你们分享。

一、我们的收获:

我们收获了骨干教师的荣誉、到成都参培的喜悦、见到老师和同学的欢愉。特别是收获了自己角色的转变,让自己能静心学习。于是,在学习中我们收获了很多很多。 收获一:韩军老师的新语文教学观《继承传统,返本归根》让我们受益匪浅,从他的讲座、从他的吟唱、从他的课堂让我们明白了语文课堂应该“举三反一”、“以多胜少”,这样会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语文教学境界;明白了语文课应该举三为主,举一为辅;全局举三,每课举一;明白了语文教师要深细透全备课,蜻蜓深水讲课;备课一座冰山,讲课冰山一角;备课是做乘法,讲课是做除法;明白了语文课重点是听、读(背)、说、写,但都要回归诵读之本、咬文嚼字之本、写作之本、人文自由之本,摒弃繁华的课件之美;学到了韩军老师的课前背书三分钟。看,韩军老师教学《背影》时,从背开始,再抓住背的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展开,让学生读出感情,在动情中看见文中的“我”四次流泪,泪光中凸显父亲的背影,感叹我们的父亲,赞叹父性美。于是在学生的读、说中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朗读能力、说话能力。拓展了学生对男性美、父性美的审美能力,将来在作文时易于把握主题。在看韩军老师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以“信”为链条穿插于课堂,由信激起全家的向往,引出于勒;接着让学生写第三封信,锻炼了学生的写和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感情;最后,由菲利普写日记结束。把一堂三千余字的语文课在取舍中以想象、谈话、写作而愉快结束,让学生学有所得。

收获二:杨东老师的讲座《语文核心价值与语文教学关键点》正如杨东老师讲的“在我们平静的心头扔下两块砖头”。让我们明白了语文教学不是“回归”的问题,是如何“翻身”的问题。他教育我们“不要把专家太当回事,以免邯郸学步;不要把名师太当回事,以免东施效颦;也不要把局长、校长太当回事,以免劳而无功。”他点出了当今语文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语文技能训练多,内在表述少。他要求我们学会设计与组织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他要求我们要改变的教学行为是:以讲为主,以问为主 1

的教学行为;他要求我们具备现代教师的核心能力:设计与组织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的能力;他要求我们设计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的基本策略——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去经历、体验、感悟;他让我们明白了语文的核心价值:把学生培养成“思想更深邃,情感更丰富的人”;他强调了语文教学以读为本,强调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强调了课外阅读、海量阅读;他交给我们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多种理解,多种阅读方式交替使用,长文短教,教材简教,补充阅读教材,自主理解与感悟,开展主题讨论,读、议、写相结合;他交给我们无活动不作文的真谛:每次作文前有生动的活动,先说后写,写作周期加长,模拟“写作——编辑——出版”过程,重视写作成就感,学生互改互评;特别值得一说的是:杨东老师是语文教师的解放者,他要求教案要写得简洁,表格式,易操作,易于让老师花更多时间去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作业。杨东老师还给我们点评式的批评了语文名师,交给了我们学习名师的方法。

收获三:李小融老师的讲座《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评价教师的标准》让我们明白了会启发式教学的老师是优秀的老师,因为启发式教学会使学生所得到的超过教师所提供的;启发式教学的本质是优秀教师最核心的表现;启发式教学的师生关系是共同发展的关系,教师只有通过学生证明自己,不能自己证明自己,学生通过教师发展自己。李老师要求我们要在点燃和照亮学生的同时,也点燃和照亮自己,教师自己不懂的可以通过启发让学生懂。李老师更要求我们做理想教师,真正实现从“传统教书匠”到“现代型教师”转变,具有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具有探索精神,具有提升学生的能力。

收获四:刘大春老师的讲座《课堂管理中的有效交往技巧》让我们明白了和学生的交往技巧有两种。一种是课堂管理中的语言交往技巧:此技巧要求我们要具备善于表达的技巧、用心倾听的技巧。另一种是课堂管理中非言语的交往技巧:此技巧要求我们目光炯炯(三流教师用惩罚、流教师用言语、一流教师用眼神)

姿态自然、领域合理、服饰相宜,还要遵循tpo原则(T:时间、季节等;p:地点;o:对象)。

收获五:卿平海老师的讲座《新课程练笔的问题解决策略》和练笔课堂让我们明白了练笔的种类有:游戏性练笔、想象性练笔、思考性札记、成长日记、生活写意、生活感悟。特别是在卿老师的作文练笔课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作文练笔的方法:说、写、读、改、评。卿老师的作文练笔方法巧妙,从谈“听”的话题开始,引导学生认真聆

听,从而在设问和要求中开始写;在谈“读”的话题中开始修改作文,形象地演示了叶圣陶老先生的作文修改法——三读,并且将“三读法”扩展为“五读法”。总之卿老师的作文练笔教学显得课堂自然、师生融洽、效果良好。

收获六:李德树老师的讲座《培训方案研讨》,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应该努力改变能改变的,乐于接受不能改变的,并且要具有初学者的心态,要做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行动派,不能去享受生活中那些让我们如此享受的慢性毒药,我们应随时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同时我们要做一名关注学生的教师,要站在历史的长河中、世界的视野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从三毛自杀的事件中、从上海小悦悦事件中吸取教育失败的教训,不要再让外国媒体评价上海小悦悦事件是一个捡破烂的中国老太太捡起了中国破碎的道德!

收获七:从吴明平老师的讲座《今天,我们语文老师最该做什么》中,我们学会了可以大胆地把语文教材变一变,可以大胆地把备课方式变一变,可以大胆地把语文课堂变一变,可以大胆地地把语文作业变一变。吴明平老师的讲座有让我们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自己可以真正的主导课堂、主导学生,因为我们可以“变”。

收获八:从肖成全老师的《微型科研与教师经验成长》中,我们明白了微型科研、行动教育是回归教师专业发展的本真精神,参与式自我行动教育,让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的背景下研究,是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明白了问题就是课题,对策就是研究,收获就是成功,变化就是成长。特别是对宜宾市人民路小学何富强《数学课前创造性阅读催生课堂精彩》论文的解读,对四川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的三求论“是如何把上级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变成自己的专业发展追求”的解读,对小学语文教师归纳的口语交际目标“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和阅读教学目标“读通、读懂、读好”的解读让我们受益匪浅。

二、我们的困惑:

1、从韩军老师的课堂折射出:语文课教学中基础知识该不该教,重点字词、句段的讲解分析是不是也该举一反三?

2、语文课的人文性(政治性、传统美德、金钱关系)是不是像韩军老师说的不重要了吗?不需要讲读了吗?是不是需要让学生去修改“希望政府解决一下!”这句话吗?(总理风趣地说:“不是希望,是要求!”“希望”是下级的规范用语,“要求”是总理的谦词。)还有就是韩军老师说一个农民感谢政府有错,歌颂抗洪救灾有错,真的错了吗?

3、作文训练课,让学生体验情感,用真情实感,自由表达。但教师是从“折磨”学生稚嫩的感情开始,虚拟亲人、朋友、兄弟、姐妹、老师一个个因“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离去”了,当学生无奈、痛苦地一笔笔划去不该划去的人时,开始了饱含热泪的说和写。但老师激发的是学生情感,还是情绪?从学生后面的笑、推诿着让别人展示的情景可以看出,本次作文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吗?

三、我们的打算:

1、向简阳市教科局和教研室申请,成立简阳市初中语文骨干教师送教下乡讲师组。组长:周远兴,副组长:应文华,成员:周元亮、付成江、陈永健、毛卉、李晔、詹荣华、侯家春、罗秀清、陈志强。

2、在市教研室的领导下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活动。组织骨干教师中的年轻教师在简阳市内各学区(特别是山区和边远学校)献课,组织骨干教师在简阳市内各学区巡回举办讲座、开展听评课活动。

3、在组长的领导下组织全体学员每学期开展学习工作经验、困惑交流一至二次。

4、利用每年一次的培训机会,在组长的领导下,在学习中研究交流,在交流中学习。

5、认真完成规定作业。

最后,让我们第五小组用卿平海老师在讲课中一句话概括吧!“聆听是一种交流美德,分享是我们海纳百川;共享是一种教育幸福,悟道是一种自我超越。”因为我们是来学习的,我们会在今后的培训中,学习和收获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教育教学技能和理念的精华,力争收获更多,快乐更多。

第五篇:你在学习中有哪些浮躁

你有其下哪几种浮躁呢:

上课一听就懂,其实没有真懂;

看书一看就会,其实没有真会;

题目拿来就做,没看清条件就做;

做完题就上交,没检查好就上交;

发现题目错了,以为粗心不改正。

有上面五种浮躁习惯,学习成绩一定不会理想。因为有上面的浮躁习惯,就会导致三种危害:学的时候学不会;考的时候考不出;错的时候改不了。

具体分析如下:

学不会具体有以下两种表现:

上课一听就懂,其实没有真懂太多的同学忽视了这个问题,他们从来不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老师一问“懂了么?”他们就会随波逐流、异口同声地喊“懂了”。所以,在对他们做咨询的时候,我总是戏称他们都是“撒谎长大的”。

自认为“懂了”,学习过程即告停止。

学习是从认识到自己不懂,或承认自己不懂开始的,直到学习者自己认为自己懂了为止。一旦自己认为自己懂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懂了,学习的过程就戛然而止了。

没懂自认为懂会导致学习半途而废。

很多同学不承认有这样的问题,他们自认为自己上课是听懂了的。至于后来不会做了,是因为时间久了,或者又忘掉了。

为了让同学和家长们认清出这个问题,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来我们这里咨询的同学基本都跟我做过这个小游戏,一个很简单的小游戏。但这个游戏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很难一次性做出来。我先做一遍,然后问学生:“会了么?”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同学毫不犹豫地说“会了”,但我让他重复的时候,他根本做不出来。有大约百分之十强的同学会说一些“差不多、好像会了”之类的模棱两可的话。我会给他们解释:“差不多”意思就是“差得多”!“好像会了”意思就是“肯定不会”!这样的判断往往屡试不爽!让他们试验的时候,也往往是做不出来。

还有很少的同学,大约在百分之五左右吧,他们会承认自己不会,显然这些同学要仔细得多,经过两三次的演示以后,他们才敢于自己亲手试验。但第一次也往往会以失败告终。

也就是说,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没有学会的时候自认为学会了而拒绝继续深入学习的问题,存在浮躁的问题。

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我们拿登上十层的台阶作为学会的话,只要不达到第十层台阶,每一层台阶停下来都是失败!

所以,有一句俗话:成功的路上尽是失败者。他们距离成功有的远,有的近,有的甚至只差一步。但他们停下来了。学习停止了,在没有充分学会的时候,学习停止了,这时候,遗忘的因素会很快占到上峰。这样,当时认为学会的知识,其实根本就没有掌握,考试的时候考不出来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另外还有的同学上课时的一些不良习惯会直接影响他的听课效果。

有一个初二的女同学名字叫做李琦,她的数学和物理都在五十几分,不能达到及格分数。她的父母非常着急,来到我们中心咨询。

我们的老师在给她讲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看似很小,却又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她的头发在影响她听课。每次她写字的时候,一低头,头发就哗啦散落在她的眼前,她就习惯性地用手一拂,有时候还很优雅地把头向后一甩。据上课老师统计,45分钟一节课她拂头发的次数居然超过了50次!所以,我们给她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把头发扎起来!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补习,她的数学和物理成绩一下子提高到了八十几分!

看书一看就会,其实没有真会很多学生在看书的时候,往往如蜻蜓点水,轻描淡写翻几页就算是看过了,无法深入看书。

对于学生来说,深入看书有两方面:

课前看书

目的就是找问题:

接下来该学习什么了?

学习重在发现、探索、创新和应用,预习时先要想一想,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接下来该学习什么了?自己来个预测。

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

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预习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了解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为课上更好地学习做准备。预习时可能对重点知识认识得不清楚,抓得也可能不准,这都没关系。对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查一查,感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是原有知识基础问题,还是理解问题。如果是基础问题就要自觉补一下,看一看是否可以解决;如果是理解问题,可以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去解决。

课后看书

深入已经掌握的问题,再次寻找问题;

近期所学的整个内容体系是否明确?

本节课与已经学过的什么知识点有联系?

这个部分的知识学到这里,接下来应该学习什么?

我自己能不能把要学的内容创造出来?

考不出指的是学习者在自认为学会的情况下,遇到自认为会做的题目,要么做不出来,要么做出来不能得满分。

具体有以下两种表现:

一是自以为会了,其实没有真会。

二是真的会了,但浮躁严重,得不了分。

题目拿来就做,没看清条件就做。学生很多时候看到题目,没有仔细审题,而是急于动手,所以经常出现题目看不清,条件没有看全就开始做题。这种情况做对的可能就很小了。等到题目做错了,才恍然大悟:有个条件没看清楚!

做题目的时候,先写出明确的已知,求证或求解,然后再做题目是一种比较好的解题习惯。

失败的人都会想,我下一次一定成功,成功的人也会想,下一次一定更成功。

但下一次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其实下一次就是从现在开始。

人生就是现在,从前只是记忆,将来只是想象,唯有现在才是真实的,把现在抓住就抓住了人生。

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如果有那么一天,时空倒转,让我们从80岁活到一岁,那么,世界上一半人将成为哲学家,世界上一定会多出几百个百万富翁”。

大卫□葛雷森说:“我相信,现在未能把握的生命是没有把握的;现在未能享受的生命是无法享受的;而现在未能明智地度过的生命是难以过得明智的;因为过去的已去,而无人得知未来。”

要停在当下,不要急着往前走。

如果每一个现在在辛勤地工作、学习,生活状况将是一种持续的增长状态;如果每一个现在都在碌碌无为、低效率的工作状态、或者无进展、得不到进展的工作状态,实际上是白白消耗了生命。

每次老师在强调赶进度的时候,我总是反问一句:学生都没有学会,你想赶到哪儿去?

拿到题目的时候,首先要有一个平静的心态,不要急着做题,而是要先把题目看清础再做。

这个题目考什么知识点?

给出的直接条件是不是能够解出题目?

有什么隐含条件?

还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解出问题?

做完题就上交,没检查好就上交。很多同学总是急匆匆地把题目做完就交上去了,让他检查,他就根本检查不下去,有些很明显的问题,本来应该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但他盯着看半天都看不到问题。

清华附中有一个初三的女生名叫马小月,在中考前一模考试以后来到我中心咨询,她很自信地说,她这次的数学成绩虽然只有六十几分,但她实际上是八十几分的水平。原因是因为有一道十五分的题目,她在稿纸上本来做对了,只是在往试卷上誊写的时候抄错了!

当时她的父母也深深地点头,表示事实确实如此。

我问马小月:“你觉得很委屈是么?”

她点点头!

我说:“那为什么没有检查出来?”

她低下了头。

我又问她:“你以前出现过这种情况么?”

她点头说:“出现过。”

“那为什么没有彻底改掉?”

她又低下了头。

“考不好,活该!你不是八十几分的水平,你就是六十几分的水平!因为你现在出现这样的错误,中考的时候还会出现!”

这时候她的父母开始点头了。

我继续说:“因为你认为这种情况只是偶尔的,下回就不会出现了,所以,你就不会认真对待,不会下定决心,也不会每次做题时做到一次性把题目做到满分,不会每次做完考题后认真检查直到不出错误。如果不是每次这么做,到考试的时候就不能一定保证会做的题目得满分。所以,我们认为:学习不理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浮躁。”

不检查就上交是浮躁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学生做完题目后,耐心已经达到极点,最想的事情就是赶紧交上去万事大吉。

这种浮躁心态是学习的大敌,如果不彻底解决,学习永远不会好。

有个朋友的女儿,是20中初三的学生,名字叫顾小梅,有一次,我拿一个题目问她是不是会做,她说会做了,但让她做的时候,她做不出来。在老师给她讲了题目后,让她把这个题目彻底搞懂,练到熟练的程度。

她的父亲就问:“你们叫三倍快速学习法,怎么没有看出快来?”

我回答:

“一次性把一个题目彻底掌握,就是最快的方法。”

“我看你们给孩子上课,一个小时了才讲了一个题目,这怎么算是快?”父亲显然不服气。

“一个小时可以讲一个题目,也可以讲十个题目,但大题会做,小题不会,分数不够高。

改不了具体表现为:

发现题目错了,以为粗心不改正。人大附中有位初三年级的女生名叫孙一芮,她本来就是班里比较出色的学生,尤其是数理化成绩,有的已经接近满分。但由于人大附中竞争非常激烈,她的排名只能在200名以后。因为人大附中几乎是北京中考录取分最高的中学,她要想稳稳地升入人大附中的高中部,要考到200名以内,甚至最好是考到150名以内才比较有把握。但她和她的父母觉得靠她自己的努力没有把握达到这个目标。

她刚来到我们中心咨询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要不是犯了一些‘低级错误’,我的成绩还要高。”

我当时就回了她一句:“你这次有多少分是因为‘低级错误’丢的?”

她说:“数理化三门大约就有十几分!”

“上次考试有没有犯‘低级错误’?”我进一步追问。

“有!”她很诚实。

“再上一次呢?”我步步紧逼。

“有„„”她开始有些不好意思了,“好象一直有„„”

“从小就是犯‘低级错误’长大的对么?呵呵!”我开了句玩笑。

“对对对!呵呵„„”她倒也直率。

“只要你认为是‘低级错误’,你就永远改不了,就永远不能重视这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题目会做,但怎么都不能把会做的题目得满分!”

“对对对!你快跟我说一下怎么改掉这个毛病吧!”

“打掉浮躁!”

„„

有以上5种浮躁的习惯,学生的成绩一定不会理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监狱队伍建设意义下一篇:教育干部履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