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与病因分析

2023-01-02

分泌性中耳炎 (SOM) 在儿童中有很高的患病率。主要是以传导性聋和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非化脓性中耳炎, 冬春季多发。婴幼儿期发生中耳炎可能影响到患儿的听力, 同时直接影响在言语发育过程中获得必要的言语信息, 导致后遗症, 影响生活质量。收集我院从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85例3~12岁的门诊及住院SOM患儿的临床观察及采用多种方法治疗, 效果满意, 并对其病因作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2005年至2009年门诊及住院患者85例, 其中双耳发病8例, 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 年龄3~12岁, 以冬春季多发, 多数患儿近1周~1个月内有感冒流鼻涕病史。病程3d~1.5年。在治疗前均告知患儿或家属本研究的目的及过程, 并取得家属同意。症状以耳闷、耳鸣、听力下降为主, 平均气导损伤15~25d B, 骨气导差15~25d B。纯音测听:本组65例呈轻度传导性耳聋, 20例呈混合型耳聋。门诊54例, 住院31例。

1.2 就诊原因

耳痛、耳鸣、耳堵塞感、听力下降、睡眠时打鼾、反复鼻塞流涕或家长发现患儿听话反应迟钝、常用手抓患耳。经内镜及鼓气耳镜检查均见鼓室积液表现:鼓膜呈橘红色, 可见液平线或气泡, 鼓膜外凸, 活动度受限。所有病例均用小儿纤维喉镜检查腺样体, 发现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50%以上者31例。另有其中4例6耳以急性中耳炎发病:睡眠被耳痛痛醒, 鼓膜鲜红色、彭隆明显并有感冒症状, 经抗生素治疗5~7d耳痛缓解, 复查时发现充血转为淡橘红色, 鼓室积液显现。

1.3 病因分析

85例病例治疗前病因初步分析, 明确有急性中耳炎病史者10例 (11.8%) ;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31例 (36.5%) , 鼻道内有脓性分泌物者行鼻窦CT检查明确鼻窦炎42例 (49.4%) 。

1.4 治疗方法

外耳道鼓膜用75%酒精表面消毒2次, 年龄较大可以配合的儿童用自制毛头细棉签蘸丁卡因麻醉剂至鼓膜表麻并由专人固定头位 (不能配合的患者采用全麻) , 在内镜下用1m L注射器刺穿鼓膜内下方至中耳腔, 固定针头回抽有紧张感, 抽出渗液并将地塞米松注射液0.01~0.03m L注入鼓室内, 积液黏稠者可加少许糜蛋白酶。整个穿刺操作过程均在内镜显示屏的放大视野下精确完成。每日口服西替利嗪滴剂、抗生素药物等辅助治疗, 穿刺后第2天开始每日1~2次咽鼓管吹张5~10d, 0.5%呋麻滴鼻液滴鼻5d。对于因下鼻甲肥大引起的9耳及副鼻窦炎引起的42耳患者, 分别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和上颌窦穿刺术;对因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50%以上引起的32耳的患儿全麻下行常规腺样体刮除术并鼓膜穿刺注药, 其余用药、咽鼓管吹张相同;但对腺样体肥大堵塞压迫咽鼓管咽口, 且有鼻腔鼻窦炎, 睡眠打鼾憋气长期存在的高危患耳, SOM反复发作的行鼓膜切开置管术8耳, 同时切除肥大的腺样体。

2 结果

85例93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取得了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治愈82耳, 有效8耳, 无效3耳, 疗效满意。所有患儿均经过一次鼓膜穿刺, 耳内积液于穿刺后1~5d即完全消失, 在穿刺后多数患儿自述听力提高, 鼓膜内陷减轻或消失, 活动度增强, 于15~30d内复诊无复发, 纯音测听检测骨气导差在10d B以内, 无黏连属治愈。有效:耳堵、耳鸣症状减轻, 听力有提高, 纯音测听检测气导较治疗前提高10~15d B, 但未达到正常;其中3例患儿近2年内3~4次反复发作, 在本市多家医院诊治, 未查明诱因, 无腺样体肥大;治愈后鼓膜内陷明显, 活动度较差, 属无效。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急性中耳炎过后、腺样体肥大、鼻炎、鼻窦炎发作是其主要病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变态反应等情况下, 浆液分泌过多, 妨碍中耳和咽鼓管粘液纤毛传输功能时, 可以形成分泌性中耳炎。研究显示腺样体肥大的程度与SOM之间密切相关, 腺样体异常免疫释放的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组织胺、白细胞三烯等可增加血管的通透性, 引起咽鼓管和中耳粘膜水肿。鼻炎、鼻窦炎产生的分泌物流至鼻咽部, 可引起咽鼓管四周的粘膜及淋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 堵塞咽鼓管咽口。本组病例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31例, 鼻窦炎42例。因儿童时期腺样体处于生理性肥大, 多经过保守治疗, 54例已完全治愈。但对高危患耳, SOM反复发作的8耳行鼓膜切开置管手术治疗, 同时切除肥大的腺样体, 效果满意。

摘要: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SOM) 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分析其发病原因。急性中耳炎过后迁延, 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鼻炎、鼻窦炎是儿童SOM的主要病因。针对病因治疗, 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治疗儿童SOM效果满意。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鼓膜置管术,病因

参考文献

[1] 沈蓓, 李乃麟.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5, 13 (4) :296~298.

[2] 刘阳云, 孙正良, 等.腺样体肥大程度与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4, 18 (1) :19~20.

[3] 李永奇, 李源.腺样体切除术与儿童中耳炎[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1, 25 (3) :138~142.

[4] 郑芸, 孟照莉, 王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断与处理指南 (摘要[) 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5, 19 (4) :190~19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提高电能计量准确性的方法研究论文下一篇:提高给水工程施工质量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