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散文范文

2023-09-19

儿童散文范文第1篇

《跳》

有只知更鸟去了,

跳呀 ,跳呀,

跳呀 ,跳呀,跳。

无论如何我要告诉它:

走路别这麽跳呀跳。它说它不能停止跳,

如果它停止跳,

它就啥地方也去不了。

可爱的知更鸟,

那就啥地方也去不了……

这就是为啥它走路

总是跳呀,跳呀,跳呀,

跳呀,跳呀,跳呀,跳。

《小山上的风》

没有一个人知道,

没有一个人能告诉我:

风从什麽地方来,

风到什麽地方去。

它从某个地方飞来,

以它最快最快的速度,

我总是没法儿留住它,

我拼命跑也赶不上它的脚步!

如果我放掉手中

那系在风筝上的绳索,

那麽风筝就会随着风

飘上一天一夜也难说。

我将去寻找风筝,

看它停落在哪个山坡;

我知道那就是风

曾经在那儿留下脚步。

因此我就能告诉大家:

风到什麽地方去过。

但风是从什麽地方来的,

还是没有谁能说个清楚。

《我喜欢你,狐狸》

你是一只小狐狸

聪明有心计,

从乌鸦嘴里骗肉吃

多么可爱的主意!

活该,谁叫乌鸦爱唱歌,

呱呱呱自我吹嘘!

再说肉是他偷的,

你吃他吃都可以。

也许你吃了这块肉

会变得漂亮无比!

尾巴像红红的火

风一样掠过绿草地。

我喜欢你,狐狸,

你的狡猾是机智,

你的欺骗是有趣。

不管大人怎么说,

儿童散文范文第2篇

细雨微濛的六月,在阴霾的天空下吹来阵阵的小风,湿了那薄薄的罗衣,也潮湿了那颗脆弱的心。在细雨如丝的雨中,漫步与街头的人来人往我该何去何从…

总以为喧嚣过后会归于与落寞,总以为孤独的尽头不会再是寂寞,总以为繁华的街头不再是闪烁的霓虹…待一切都拨开雨幕,城市的风景依然如旧,街头的独处依然是哪单薄的背影。

纷纷飞扬的柳絮,漫天挥洒,飘飞的不止是哪微小的身影,还有我那个朦胧的梦,还有那颗倦怠的心,在这喧嚣的尘世里染上的孤独和落寞,谁与我诉说,谁与我痴缠,又谁与我共话人世沧桑,百转人生谁与我共效于飞!

待流光拨动年轮,在细雨如丝的六月醉了柳绿桃红,醉了那烟雨蒙蒙的一池江水,也醉了我那颗浮躁的心和那一身疲惫的身影。朦胧中六月走进了一半,在我还不曾细细品读时,在我还来不及回味时,在我一直忙碌中流光的手就不曾松开过,就不曾停止的翻遍我所有的细腻,只是我不曾发现,不曾回眸,就那么轻易的带走我那些许的柔情。

静静的午后,携一米阳光,煮一盏清茶,在茶香缭绕中,细酌一口馨香,品味光阴的悸动,不为匆匆而过的流年,只为那闲暇中那种意境,在午后的阳光中细细品旎,细细流淌。

走进六月,多半是那潮湿的空气,散发着雨后的清凉,散发着青草地馨香,也散发着泥土特有点甘醇。走进六月,不在青涩的季节,有着百花争艳的场面,有着争奇斗妍的群芳,有着杨柳郁郁葱葱的葱茏,有着渲染多姿的色彩。走进六月,蜿蜒的小路上不在单调,色彩的瑰丽柔和着清风的抚摸,在这里延伸到路的尽头…

六月的星空,是那么的璀璨,在如墨的宇宙中,闪闪的辰星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夜色中。一闪一闪溜掉光阴,也溜掉夜色下的彷徨和不安,静静的看流星陨落,默默的祈福着岁月安好。

儿童散文范文第3篇

儿童本位的意识涉及到许多领域, 比如法学、教育学、文学等等。而本文所要谈及的是文学领域儿童绘本中的儿童本位意识, 确切地说, 是儿童绘本创作者基于儿童读者本位意识而进行的创作, 坚持以儿童为立足点, 顺应儿童的天性, 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要求和顺序进行教育, 以激发儿童的天赋能力, 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一、设计理念紧跟时代潮流

法国儿童绘本历史悠久, 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儿童绘本于1919年问世。而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 法国的儿童绘本发展势头迅猛,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接下来笔者主要就二战以后的时代特征, 分析法国儿童绘本设计理念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 为了保护青少年和儿童免受暴力恐怖以及战后心理创伤的影响, 法国教育者、创作者以及家长呼吁全社会禁止出版种族歧视和暴力相关的儿童读物。儿童出版物便成为一种独立而又特殊的类别, 并同其他类别的出版物区分开来。因此, 法国儿童绘本创作者以舒缓和谐、幸福甜美的笔调进行创作。比如, Hachette出版社的Albums Roses等书的色调清新淡雅, 描绘了一幅幅开心幸福的童年场景。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 全世界各国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战后复苏工作之后, 人们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人的发展方面。一开始, 受到美国绘本《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中文书名为《野兽出没的地方》) 的影响, 法国绘本作家改变以往的创作风格, 开始专注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想象世界, 即使是负面的想法和想象。因此, 法国l’école des loisirs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很多美国及其他国家这种类型的绘本作品, 比如Maurice Sendak的《Max et les maximonstres》。后来, 绘本不仅在主题内容方面有所改变, 版面布局、制作材料等方面也得到了创新发展。比如摄影作品、塑料材料、几何图形等。法国儿童绘本大师Olivier Douzou《Jojo la mache》一书, 利用高度几何化的图形来展现画面, 让法国儿童绘本又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21世纪以来, 儿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格独立, 不再附属于成人, 成为一个独立而具有特殊性的群体。自从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之后, 儿童绘本设计理念呈现开放自由的状态, 各类主题的儿童绘本纷纷问世, 使得法国儿童绘本如万花筒般精彩纷呈。正如法国人在《Les droits de l’enfant》 (《孩子的权利》) 儿童绘本中直接告诉孩子们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 尊重孩子作为个体独立存在。最近几年, 保护环境的话题受到全世界人们的热烈关注。根据从小培养孩子们环保的意识的原则, 法国儿童绘本作家创作出一系列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儿童绘本, 警醒孩子们珍惜资源, 珍爱自然。比如:《Chaude la Planète》 (《都是放屁惹的货》) 、《Quand nous aurons mangéla planète》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等等。

二、主题内容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

法国儿童绘本主题内容丰富多样, 个性鲜明。考虑到儿童的感官发育和心理认知发展, 儿童绘本创作者会根据读者的年龄段进行创作设计。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发展有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前两个阶段是本文讨论对象的主要读者群体。首先, 在感知运动阶段, 0-2岁的婴幼儿依靠运动感知环境, 也就是说孩子正处于“母子共生”时期, 非常依赖母亲;会将一切视为玩具, 通过五感去接触。同时处于模仿阶段, 常常会模仿书里角色或声音或举止。对周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对应这一阶段儿童的理解力, 要求绘本的内容是与现实生活中孩子接触和熟悉的事物为主题, 故事性弱, 以单一的线索、重复的语气、连贯的视觉节奏、幽默概括的形象为主。法国绘本大师埃尔维·杜莱 (HervéTullet) 在2010年出版的un livre (中文译名《点点点》) 便是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量身设计的。首先, 绘本阅读活动需要父母家长的参与, 进行亲子互动共读, 满足了婴幼儿需要陪伴的要求。其次, 绘本以简单的黄、白、蓝三色圆球为核心线索, 在一系列简单的文本的指令下, 父母家长的指引帮助下, 三色圆球利用绘本翻页的作用, 进行各种有序的排列变换, 吸引孩子阅读兴趣的同时让孩子在玩乐中健康成长。

接下来, 2-7岁的儿童凭借表象等心理符号进行思维, 进入前运算阶段。作为儿童五感发育和认知发展的“黄金期”, 儿童进入第一个反抗期, 形成自我意识和自立意识, 为下一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做准备。因此, 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思维逻辑的培养、对个体自我的认识和对世界的认识被提上日程。因此对应这一阶段儿童的理解力, 要求绘本的内容以现实生活和科学事物为主, 对孩子进行科普类教育。比如, 性别意识、平等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等。绘本叙事顺序也可趋于复杂多样, 图像与文本的关系多变, 注意留白, 从而培养儿童语言、逻辑、想象力等各方面的能力。由享誉全球的法国百年科普名社拉鲁斯出版的儿童绘本《Mom tout premier Larousse》 (《我的第一套拉鲁斯百变互动小百科》) , 总共包含了三册:《Pourquoi?》 (《这是为什么?》) 、《Comment?》 (《这是怎么回事?》) 、《D’oùvient·a?》《它们从哪里来?》, 因其深入浅出的百科知识, 立体直观的互动形式, 深受国内外孩子的喜爱。法国作家大仲马说:好的书架上应有三种书:一是福音书, 二是拉封丹的寓言诗, 三是拉鲁斯百科。此绘本以儿童的方式提出、思考并解答问题, 让孩子倍感亲切;其内容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经常问到的百科常识, 比如“为什么树叶会变色”、“我们是怎么长大的”、“巧克力是怎么被生产出来的”等等;版面设计方面结合绒毛、粘性、胶片等多种材质和工艺, 以及转轮、推拉翻转等81个互动机关;从而激发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 培养思考方式, 促进触觉发展, 训练手脑协调等等。

三、乐教乐学的叙述方式贯穿绘本始终

儿童是绘本的主要受众群体, 阅读绘本是儿童认识世界和发现世界的重要渠道。绘本作为儿童的启蒙书, 不必纠结于说教、讲大道理, 应以孩子的审美趣味为标准, 在幽默搞笑的同时又能对孩子的思想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正如法国教育家Fran·ois Ruy Vidal所言, 儿童绘本中可以没有任何直接的说教内容, 但应包含能深深影响孩子, 并促使他们思考的内容。法国绘本《un beau livre》 (《一本好书》) 就是这样一部作品。绘本利用双重叙事的手法讲述了两个故事, 一个是兔子兄弟一起读的虚构的故事, 一个是发生在兔子兄弟身边的真实故事。虚构的故事中狐狸和兔子和睦相处, 真实的故事中狐狸攻击兔子兄弟, 最后被兔子哥哥用书本砸晕。故事没有任何说教, 但透露着哲学智慧, 让孩子明白了书本是对生活的美化,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书本和善于利用书本的道理。还有法国绘本《Je mangerais bien un enfant》《我想吃一个小孩》, 从其怪诞的书名便引起了读者的兴趣。绘本讲述了鳄鱼宝宝突然有一天想吃小孩, 为了这个目的他拒绝吃鳄鱼爸爸妈妈精心准备的香蕉、香肠、蛋糕等等食物。直到有一天, 他在河边看到了一位小女孩, 正当他想凑过去吃了她时, 小女孩一把抓住鳄鱼宝宝的尾巴戏逗了一把, 气得鳄鱼宝宝赶紧回家好好吃香蕉, 争取长大后能吃到小孩。整个故事都透露着幽默滑稽的气息, 没有刻意的讲道理, 而是通过鳄鱼宝宝的行为让孩子明白好好吃饭的道理。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法国儿童绘本中的儿童本位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绘本创作者的设计理念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绘本的主题内容按照儿童认知发展规律进行创作设计;绘本摈弃说教的原则, 以乐教乐学的叙述方式贯穿始终。因此, 从法国儿童绘本在世界儿童绘本所处的大国地位, 我们可以明白坚持儿童本位意识进行绘本创作的重要性。中国儿童绘本若也能从儿童的立场出发, 摈弃功利化和教条化的弊端, 参照大时代的发展特征进行创作, 既可以保证本国儿童绘本的质量, 又能承担起儿童教育的责任。

【相关链接】

儿童绘本, 英文称Picture Book, 日文用汉字为"絵本", 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指一类以绘画为主, 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

绘本源起的西方, 它的概念至今也并未有统一的定论。绘本是源自日文的习惯, 绘本在英文中是PictureBook (图画书) 。在我国台湾地区, 图画书与绘本常常被混用, 绘本用于较为严格意义的图画故事书, 而图画书的界定有时相当宽泛, 甚至包括非虚构的知识类图画书、玩具书、歌谣等。

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 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 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 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甚至只有图, 而完全没有文字。不过也有许多绘本是在图、文之间取得一种平衡的关系, 相互衬托, 营造出整个绘本的感觉出来。绘本实际上包括儿童绘本和成人绘本两种类型, 但二者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明确。

一般认为, 现代意义上的绘本 (图画书) 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 凯迪克、格林纳威、波特都是早期的杰出代表。在亚洲, 日本的绘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 至70年代崛起, 目前已成为绘本的泱泱大国。我国台湾地区绘本大致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 至80年代后渐入佳境。

绘本十七世纪诞生于欧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绘本图画书的主流传向了美国, 绘本图书迎来了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 绘本开始在韩国、日本兴起。七十年, 台湾也开始了绘本阅读, 随后引起绘本阅读的热潮。绘本不仅是讲故事, 学知识, 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 培养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纪, 绘本图书更是出现了类似《多纳爱学习》之类的电子绘本图书, 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

0-6岁儿童阅读指南

以上绘本年龄分类, 为一般模糊分类。为宝宝选书时, 请根据宝宝的实际阅读水平、阅读习惯和阅读爱好进行选择。

带上宝宝一起选书, 尊重宝宝的选择, 会让宝宝更快乐、更满意, 更能促进宝宝阅读水平的提高, 自我意识的增强。

每天晚上固定半小时的亲子共读时间, 与电脑、电视隔离, 长此以往亲子关系会越来越好, 而宝宝也会越来越聪明。

摘要:儿童本位, 即以儿童为中心, 是指其他人或事物必须服务于其儿童利益的理念和观点。儿童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储备力量, 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未来建设者。同时, 儿童绘本作为儿童的启蒙书, 因其特殊的图像与文字双重叙事的形式迎合了儿童的口味, 成为认识和发现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 评定一本优秀的儿童绘本应看其是否把儿童这一读者摆在中心位置, 是否是真正意义上为儿童所创作。本文将根据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理论和叙事学理论, 从设计理念、主题内容和叙述方式三方面探讨法国儿童绘本是如何体现儿童本位意识。

关键词:儿童本位,法国儿童绘本,儿童认知发展,乐教乐学

参考文献

[1]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武汉: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4.

[2] 王珺.法国少年儿童类图书出版概况[J].出版参考, 2004 (16) .

儿童散文范文第4篇

(一)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我国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经济和社会制度, 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潜在的隐患和问题, 因此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儿童福利院逐渐显现出了重要的社会地位, 是社会孤残儿童主要的收容所, 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社会职责, 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因素之一。只有对这些孤残儿童的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 才能够提高儿童福利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层次, 才能规范我国的社会弱势群体管理秩序。

(二) 有效落实社会保障工作的必然要求。

儿童福利院是我国开展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以及社会安置等工作的主要对象之一。在我国当今的社会形势下, 收容在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已成为社会较大的一个群体, 通过对这些孤残儿童档案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为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了更全面、更具有说服力的信息依据。同时也能够对孤残儿童的生存现状有一个更好的把握, 为相关制度和措施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依据。档案所反馈的信息也能够让相关的部门对有关的制度和政策做出及时的调整。因此, 做好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的帮扶以及档案规范化管理, 是有效落实社会保障工作的必然要求。

(三) 对未成年人基本权益的有利保障。

未成年人是构建祖国美好未来的有生力量, 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储备军, 同时也是社会不断向前进步和发展的后盾。孤残儿童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 拥有法律赋予的一切合法权益, 是任何人、任何机构不能够以任何方式侵犯和剥夺的。通过孤残儿童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有利于对其日常生活和经历进行详细的跟踪和记录, 是维护其合法权利的重要记录和依据, 是对每一个生命负责的表现。因此, 要对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档案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为维护未成年孤残儿童的合法基本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二、孤残儿童档案的概念和分类

(一) 孤残儿童和孤残儿童档案的概念。

孤残儿童是社会上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 是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之一。具体指得是天生或者后天残疾、失去父母亲人或者自理能力缺失的儿童, 这些儿童在智力、身体行为、与人沟通交际或者感官触觉方面与身心健康的儿童有着明显的差异, 是社会上绝对弱势的群体, 是完全没有自理和自保能力的儿童。由此, 孤残儿童档案的概念可想而知, 就是指收容这些孤残儿童的儿童福利院或者其他福利机构, 在日常工作中对这些儿童入院、在院内以及离院以后的经历, 或者具有保存价值的一些原始凭证和依据等, 如出生证明、医院证明、领养证明等文件或者照片。

(二) 孤残儿童档案的分类。

档案的分类在孤残儿童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也是对这些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对孤残儿童档案的分类有着明确的要求, 例如:科学合理、清晰明了、准确无误、长期实用等。儿童福利院一般都是将孤残儿童的档案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分类:1.国外收养的孤残儿童, 指得是由非中国籍的外国人从儿童福利院所收养的孤残儿童。2.国内收养的孤残儿童, 指得是由我国国内的中国人从儿童福利院所领养的孤残儿童。3.比较特殊的一类档案是将孤残儿童被父母或者亲属认领的、年满16周岁以后有能力参加社会工作的以及因身体或者心理不能回归社会参加工作转到其他福利机构的儿童归为一类档案。4.还有一类是因生病或者其他原因而死亡的孤残儿童档案。

三、孤残儿童档案的归档范围

为了便于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对孤残儿童的珍贵档案凭证和原始材料进行有效的保存, 根据国家相关的规定, 专门制定出了孤残儿童档案管理的归档范围, 具体如下所述:

(一) 入院前的信息证明。

此类范围指得是孤残儿童在进入儿童福利院之前的各种信息证明以及登记的孤残儿童个人信息, 如由医院开具的出生证明、身体有疾病或者残疾的证明, 儿童的照片和父母遗留的物品, 公安机关开出的弃婴的证明, 捡拾人的捡拾证明, 儿童福利院接收孤残儿童的登记表等有关的材料。

(二) 入院后的信息记录。

这个范围指得是孤残儿童入住儿童福利院之后相关的成长记录, 如入院登记的各类材料, 身体体检的医院证明, 身体残疾或者有心理障碍的儿童康复治疗记录, 在福利院接受教育的情况, 由父母认领或者其他家庭领养的记录等。

(三) 离院后的跟踪记录与反馈。

这个范围指得是孤残儿童离开医院后的信息登记, 包括由国外或者国内人领养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情况, 年满16周岁以后有能力独立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 以及死亡儿童的档案等, 还包括孤残儿童回访孤儿院或者儿童与父母相互之间寻亲的记录等都在此范围内。同时, 这也是对档案管理有效性的一种检测和效果反馈, 有利于政策和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四、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档案规范化管理措施

(一) 建立健全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档案管理制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化水平的提高, 我国的各项经济和社会制度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完善, 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合理或者不到位的地方亟待解决。因此, 国家相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部门要联合儿童福利院, 根据我国当前孤残儿童的基本现状和福利院档案管理的水平, 有目的、有针对性、有策略地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 相关的部门和医疗单位也要对儿童福利院档案管理工作进行配合, 给予最大范围内的帮助。

(二) 创新孤残儿童档案管理的模式和方法。

儿童福利院或者其他福利机构传统的孤残儿童档案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节奏, 显漏出了很多不足之处。就此, 儿童福利机构要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潮流, 更新档案管理的理念, 对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例如在当今互联网遍布各行各业的大形势下, 可以将互联网和现代化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纳入孤残儿童档案管理的模式中, 建立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孤残儿童信息管理系统, 这样就便于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对孤残儿童档案的信息和材料进行完善, 同时也便于父母亲属或者领养家庭信息的筛选和查询。

(三) 着力于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是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档案管理的重要执行者和实施者, 是档案管理能否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 国家有关部门和儿童福利院要对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其提供更多培训和外出学习和提高档案管理能力的机会,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的定位和重视, 着力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和专业能力水平, 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地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方法。

(四) 加大对档案管理部门和基础设施的投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孤残儿童档案不仅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还需要国家社会保障部门和儿童福利院加大对档案管理机构和部门的支持力度, 对其增加更多人力、物力、财政资源的投入, 完善儿童福利院档案管理基础设施的配备, 如监控设备、计算机、档案室、全国范围内档案网络管理系统等, 只有这样才能为孤残儿童档案规范化管理提供助力, 才能让档案管理机构和人员真正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五.结语

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孤残儿童比率逐年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共有约60万人 (包括事实上无父母抚养的) 。入住在儿童福利院的这些孤残儿童身世都比较波折、可怜, 可谓是无依无靠、举目无亲, 需要儿童福利院、需要国家、需要我们全社会给于帮助和温暖。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 都是值得我们重视和保护的。如何对这些孤残儿童的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不仅仅是一份档案管理工作, 还是一项建立在生命基础上的崇高事业。

摘要:本文就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展开讨论, 首先阐述了其现实意义, 然后说明了孤残儿童及其档案的概念、分类和归档范围, 最后提出了孤残儿童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未成年人,孤残儿童,档案管理,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 何丽艳.机构儿童档案管理优化方案[J].社会福利, 2013 (04) :32-3.

儿童散文范文第5篇

一、情感教育

我们国家有着五千年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包罗万象, 涵盖一切历史文化、道德文明, 有知识与人性。更要强调的是, 中华传统文化文学, 最为重视的就是人情与人性的美好。因此一个从小接受传统文学作品熏陶的孩子, 相对来说见识会更广, 心理更坚强, 情感更纯真美好。孩子的世界是单纯和明净的, 犹如一张白纸, 画上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因此, 儿童在阅读儿童读物的时候, 不仅领略到儿童读物的艺术魅力, 同时真、善、美的思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 悄悄地融入孩子的心田, 融化在孩子的情感之中, 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不仅能陪伴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也为他们日后建立完善的世界观、人生观乃至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认知教育

儿童可以通过对儿童读物的阅读去认识社会, 丰富知识面, 去了解历史, 感悟生活, 启迪心智, 开启对知识的渴望, 发挥其启示的作用, 不过这些, 都要以儿童读物反映生活现实为前提, 这样才能保持生活本身的生动和丰富的特性, 并且能够使儿童顺应生活去接受现实, 一个人从无知到智慧, 这一过程是要经过时间和学习的, 在童年时期的学习和认知是深刻而有深刻影响力的, 就如一个人给你的初步印象是好是坏会决定你以后对他的看法, 第一印象很深刻, 很难改变, 儿童时期对一件事, 或者一个领域的认知, 当第一印象深刻地注入脑海后就很难再改变, 而这种认知会伴着你一直存在, 即使将来由于某种原因得知这个认知是错误的, 那么也很难改变, 宁愿继续错下去。所以要如实地反映现实, 易于儿童读者去接受, 这样不仅使儿童拓宽认识领域, 提高认识能力, 而且也能使儿童记忆深刻。

三、审美教育

儿童读物中的形象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审美鉴赏能力。儿童作家将生活中较粗糙、分散、处于自然形态的美的事物, 形象地概括提炼为更强烈、更丰满和更理想的艺术美, 用作品高度凝练地展现了生活美、自然美与艺术美。儿童文学作品既是生活的真实反映, 也是生活的审美反映。以美的光辉光照人类, 以美的形态感化人心。凡是文学作品, 都应该是美好的, 没有美, 便没有文学, 同样, 生活中的丑在作家笔下亦能变成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儿童读物的审美教育也许不是最为重要的, 可它却是决不能遗忘的一个环节。这是一种儿童发展过程中升华的推动, 属于一种精神力的培养。精神力的不断完善, 可以使人和由人所构成的这个社会更加地美化, 更加地和谐, 更加地充满朝气。众所周知, 目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内, 应和着我们国家的发展规律和协调目标, 培养下一代的环境保护的意识是一项等同于国策的长远目标。通过儿童读物使得现今的孩子能有感于自然、谙于自然, 发现自然界之中存在的种种美的概念。我们要做的就是大力推进儿童读物本身的艺术特性, 将今天的儿童培养成后一时期能够适应于社会的主人公。

四、语言能力培养

儿童读物比起其他读物而言, 更容易引起儿童浓厚的认知兴趣, 这是一个优势。儿童对未知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因此这成了儿童认知的巨大动力。儿童读物形象生动, 情节有趣就能轻松地把把小读者带进那个他们想要探知的新奇世界。极大地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

最后, 儿童读物还要具有与时俱进的作用, 不能老停滞当下, 要能看到未来的发展道路, 现在的社会很重视学前教育, 所以儿童读物的发展也要有所进步, 这就给文学创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动力, 时代不同, 发展的眼光也要不同, 而其中渗透的教育意义也要随之改变, 例如, 以前的儿童读物要教会孩子尊老爱幼, 爱惜粮食;而现在的儿童读物要教育孩子什么是犯罪, 什么是不法行为;有些甚至还涉及性早教的问题等等。

综上所述, 儿童读物是儿童精神成长的乐园, 对儿童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好的儿童读物似阳光, 照耀着每一条儿童的路;好的儿童读物似雨露, 滋润着每个儿童的心灵。要明确它的教育意义和目的, 引导孩子的正确思维方向和开阔孩子的想象思维。要做到真正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摘要:儿童是独立的生命个体, 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童年阶段不仅对于整个人生具有“基础性”“扩展性”价值, 而且其本身也自有浑然天成的独立意义。正因为如此, 儿童观的形成成为儿童文学审美独立的前提。而在此基础上, 儿童读物成为儿童生命成长的精神通道与喜闻乐见的想象游戏, 为孩子们提供了娱乐和学习资源, 它对于儿童“化影无形、润物无声”的浸染和抚慰、昭示与引领, 并最终成为陪伴孩子一生的精神结构与心灵气质。

关键词:儿童读物,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学斌.在儿童与文学之间——试论儿童文学对童年成长的意义[J].宁夏社会科学, 2014 (4) :164-167.

儿童散文范文第6篇

陌生人,给零食;莫伸手,不贪吃。 陌生人,来搭讪;转身走,不说话。陌生人,给饮料;不要喝,怕下药。陌生人。跑你走;抓住栏杆不松手。家长们,得警惕;防拐意识要升级。

王杜小学宣2015.06

上一篇:大学生素拓总结范文下一篇: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