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论文范文

2023-03-11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以儿童美术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儿童美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方式的陈旧化、教学目的的片面化、评价标准的成人化、教育观念的非本土化,这些因素制约了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健康发展。由此提出了在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形成各方合力,以具体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的转变作为突破口,有效促进儿童美术素质和人文精神提高等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 创造力引导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儿童美术素养、提高儿童审美意识、激发儿童创造能力的学科,对儿童形成良好的艺术感知能力、表达评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和谐的开展人际交流活动,形成健康的情感、意志、品质乃至人格具有特殊的意义。区别于专业的美术教育活动,儿童美术教育应当通过引导儿童进行观察、参与、感受、想象等一系列探索和实验活动,使他们首先产生愉悦感,并由此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和冲动,在顺应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之上,循序渐进地完成儿童对外界认知作出表达的全过程。但在实际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儿童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健康发展,造成儿童学画思维的死板化、程式化、单一化,影响到儿童天性的释放。因此,必须对儿童美术教育的思路和方法加以改革创新。如何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引领,有效地促进儿童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的陈旧化

目前的儿童美术教育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的设置较为单一,部分教师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沿袭传统,缺乏创新,仅局限于纸面作画,主要采用教师讲解并示范—儿童临摹—教师点评的教学方式,重模仿,轻创作。通过教师讲解和临摹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儿童感受、认识世界,但是单纯地让学生比照范画,甚至为了让学生短时间取得好的画面效果,运用一些程序式技巧“教会”他们画画。教师的仔细讲解、具体演示、忙碌穿行、强调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儿童描绘、创作的机会,使他们朝着学校设定的方向发展,导致美术活动的自主性、人文性、艺术性大打折扣,对于儿童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害而无益,不利于学生多样化发展。

(二)教学目的的片面化

儿童美术教育普遍被认为是单纯的美术技能的传授,过分强调和重视绘画技能的培训。检验美术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孩子能不能完成一幅画,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美术活动知识、技巧和能力,培养儿童基本的自我表现能力,使其产生最初的审美情趣,是儿童美术教育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却非最终目标,儿童美术教育应通过借助美术活动这一形式载体,促进儿童认知能力、情感控制、个性发育等诸方面的健康发展。美术知识、技巧和能力只是达成这一最终目标的手段之一,美术教育应该通过引导儿童用自我创作的形式来展现内心感受,产生快乐,陶冶情操。所以只有把美术作为儿童表现自己观察客观世界角度的工具,才能够通过美术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评价标准的成人化

美术作品的评价可以开拓孩子的视觉方式,形成对事物的多元化理解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或家长不是立足于孩子身心发展的阶段去思考,往往以成人的视觉和经验对儿童美术作品给予评价,脱离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去认定儿童作品的好与坏。而这种判断往往被誉为权威、专业的判断,以与客观事物“像不像”作为标准,打击儿童的创作的兴趣,遏制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作品陷入“被观看”“被审美”的尴尬境地,严重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平衡。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曾说过:“不要把自己的意象加在儿童的身上,除了儿童自己的表现方法外,其它均为他所不了解的,我们绝不应该以不适于儿童思想和认识的任何方向去影响和刺激他的想象力,儿童有其自己的经验和表现的天地。”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应依据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征,通过多元化的价值评判手段完成,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平等的姿态去倾听他们作品中本能的情绪和感觉的诉说。

(四)教育观念的非本土化

受国外儿童中心论自我表现和创造性的美术教育观念影响,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界也存在过分强调自我表现这一倾向,持有这种观念的人认为:“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家,具有创意独一无二的潜力,每位幼儿的发展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展露其天才。每个人的目标在于充分表达自己,从创作中实现完整的自我”。这一主张在儿童其他表达手段尚未发育健全的低幼阶段有一定的适用性。在这一年龄阶段,绘画是其和外部世界沟通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但如果过分强调自我表现,进而忽视甚至无视美术知识、技巧合能力的教授,与儿童后继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发展目标相违背,则是不可取的。

三、儿童美术教育方法思考

(一)以儿童为本,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我国儿童美术教育存在儿童中心论与学科中心论两种观点之争。前者强调教育中儿童的中心地位,主张通过儿童的自然表现和创作,促进儿童审美与创造能力的提升。后者则强调美术文化的传播和继承,主张以严格的教学活动,实现美术的审美价值。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单纯的儿童中心论与学科中心论已不能为解决教育难题提供理论支持。儿童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我们首先要给予儿童美术素养的育培以充分关注。美术素养是指完成美术课程及相关知识、技能学习后所形成的美术方面的感知、思维、表达、设计、审美、评鉴、想象的意识和能力,美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儿童视觉经验的积累,提升其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创造能力和社會交际能力。此外,我们还应当积极理解和关注人文精神的内涵,引领儿童在广阔的文化视域中形成对美术的特征的基本认识,关注身边的美术现象,欣赏不同时代背景、不同地域环境中的美术作品,领略美术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培养儿童用开放、宽容、尊重的心态去接纳、欣赏文化的多元性,并在兼容并包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审美品位。

(二)引导并不主导,注重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儿童美术教育需要教师和儿童的一同参与,随着儿童美术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经验倾向的课程观已经逐渐取代学科倾向的教育观。现代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更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对知识和技巧的要求已经退居其次,儿童的审美经验已经成为构建儿童美术课程的核心内容,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与技巧的教授为主要内容的灌输教学方式已经转变为以儿童兴趣培养为起点,以儿童主体性活动经验为核心的引导式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参与度的把握很重要,不能干预主导又不能放任自流。教师的职责在于点拨和启发,这就要求教師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注重孩子动手和动脑能力的培养。美术作品的构图、色彩、大小应体现儿童自身对生活世界的认知和审美观,教师有一套成熟的美术技法和审美取向,但其作为成人的认知与审美,与儿童世界的认知与审美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儿童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教师绝不能因其稚嫩而轻易加以否定,并随意加以修改甚至另起炉灶。儿童的画作是极富创作性的,对他们作品的评价不应简单的用好不好或像不像来判断,更不能因此而对其批评,打击他们的创作兴趣热情。而是应以平等的身份、尊重的态度和他们共同创作,肯定他们富有个性的构思和表现,欣赏作品中的美感,支持并鼓励他们进一步创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做到适可而止,不限制儿童内心直觉感受的表现,引导儿童画面效果不断提升。

(三)灵活与多元,激发儿童创作热情

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受美术学科发展的影响,随着美术学科范围的拓展,与之相对应的儿童美术教育也产生了变化。相较于传统的美术教学,如今的美术内涵早已得到很大的拓展,不同的媒介材料扩充到儿童教育内容中,当延展的内容进入到课程体系中,就需要美术教育者去选择和组织,以顺利完成其课程化的过程。儿童美术是儿童本能的情绪与感觉的倾诉,映射的是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不完全是按眼睛看到的事物颜色、形状、结构去表现,而是根据内心世界对把握和理解进行表现。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避免两个误区,一是过早的教授专业化技法。很多老师为了凸显自身的专业性,过早地去教授孩子专业技法,这不符合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很容易使之丧失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鉴于此,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尽量抛开成人化、专业化的美术用语,让学生能够领会老师的意图,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二是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化、概念化、模式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避免简化、模式化图像,多给学生展示实物照片或者动作视频,让学生在了解其特点后再去表现。同时降低临摹物品和画作的使用频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加儿童接触自然的机会,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场所、教学素材、作品表现形式,激发儿童热爱美术、热爱创作的热情。

(四)多方联动,形成师资培养合力

儿童美术教育早已不单纯是艺术活动本身,其更加注重艺术与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交融,也不再只单纯追求儿童绘画技能的提高,愈发重视儿童在创作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现个人表达,这对儿童美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这些问题仅仅依靠教师个人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无法得到妥善解决的,需要各方共同参与,立足该学科教研活动,注重实践体验,抓住“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利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多元互动平台,采取个性化、精准化、内涵式的师资培训措施。首先,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利用高校美术教育、学前教育、儿童心理学教育等专业师资力量,与儿童美术教师形成科研合力,实现各学科间的联动,形成理论、实践间的互动;其次,要立足实际、重视学科教研活动,避免不接地气的盲目科研,针对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实际困难,立项研究,在项目中实现儿童美术教师的体验式、参与式培训;再次,根据科研活动和科研项目的成果,设立专门的儿童美术教育研究机构,形成专业性、常态化的互联网研究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教师多元互动,有效推动儿童美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儿童美术教育并非教授技艺、培育艺术精英的教育,而是全面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艺术教育特色活动中的有效方法,使儿童的艺术潜能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挖掘,达至儿童全面和谐发展这一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白金花.浅析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2]慕德春.多元智能视域下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3]戴祥勇.论儿童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03).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当前社会上的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越来越多。这些机构凭借自身优势培养了大量美术人才,获得了社会和家长的肯定。但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在发展中还是存在一定缺陷。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校外儿童培训机构 美术教育 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正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很多家长都热衷于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去学习美术。那么在这个特殊的领域中,如何发挥校外培训机构的优势,弥补学校美术教育的不足,提高广大儿童的绘画能力,已成为当前美术教育界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我国学校儿童美术教育与校外美术教育共存之现状

美术课程是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都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绘画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学校美术教育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首先学校美术教育对于尖端美术人才的培养欠缺相关的机制;其次学校儿童美术教育固定的教学内容往往限制了教师的教学,而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教育却能弥补以上缺陷。因此,民办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已如雨后春笋大面积存在。形成这种局面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国家对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教育非常重视,在2002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七章《扶持与奖励》第四十八条有明文规定:政府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运用贷款手段,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含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由此可见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正是因为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加之和学校美术教育比较起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才逐渐壮大起来的。

二、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有一定优势,并受到国家、社会以及家长的肯定,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1.校外美术培训教育的方式和现行美术新课标之间存在矛盾。目前我国小学美术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以启发为主。而当前的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的教育方式和新课标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校外儿童培训机构由于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的支持,仍然还是实施着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且教学内容共性化的知识过多,缺乏对学生美术个性的培养;校外儿童培训机构由于追求在短时间内“出成果”,对学生的辅导方法缺乏新颖性,压抑了学生的绘画天性。当前这些美术机构都是采用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去辅导,而这些“师父”们对学生的绘画都做出了统一、严格的要求,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不能随便改变,这种方式钳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为了提高自身的品牌意识,往往过分强调对学生绘画技能的培训,而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却不够重视。以上三条都是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和现行美术课标相冲突之处,有待改善。

2.校外美术培训机构现有教育资源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不少家长的关注,但其现有教育资源却非常有限,既不能满足学生需要,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具体有如下表现:一方面培训机构的美术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虽然绘画水平较高,但教学创新能力难以满足学生需要。此外,更为关键的是培训机构缺乏稳定的师资,流动性比较大,对学生的教学有较大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因为美术培训机构大都是民办的,部分民办培训学校为了追求高利润,不注重学校建设的投入,在设备上能简化的就尽量简化。很多培训机构尚未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没有电化教学,有的甚至连电视机、照相机、录音机都没有。教学设施可谓简陋至极,严重偏离了社会发展对美术教育的要求。

三、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应和学校美术教育有机整合

从国家当前的政策来看,校外儿童美术教育对培养特殊型的艺术人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学校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绘画能力、以及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要想全面提高广大儿童在美术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实施真正意义上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还要把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体系。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没有固定教材,教学灵活机动,但缺乏系统性,而学校美术教育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灵活性不够。因此作为校外的美术培训机构就可借鉴学校美术教育的经验,根据学生兴趣选择系统化的教材,并制定教学大纲,让教师根据大纲和学生的情况制订教学计划,使教师的教学既具有灵活性,又具有系统性。而学校美术教育则可借鉴校外美术教育教学灵活之模式,允许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传授教学大纲之外的美术知识,注重发展学生的美术个性和创造性思维。

2.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学设备较为简陋。这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美术教育,进而影响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那么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校外培训机构主要是由于资金缺乏,加之又是私人性质,以经济效益为主,所以教学设备不能随时更新。而学校美术教育是国家投资,资金雄厚,在教学设施上相对校外培训机构有较大优势。因此,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公办学校和民办儿童美术机构联合办学,这样就能充分利用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校外美术培训机构服务,从而弥补其设施简陋、师资不够稳定的缺陷,同时从另一方面也充实了学校美术教育的内容,可谓一举两得。另外,民办美术机构为稳定师资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3.如能把校外美术机构培养尖子生的特长和学校美术教育注重提高学生整体美术素质的优势融为一体,无论是对校外少儿美术教育还是学校美术教育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在培养学生绘画能力的同时,可借鉴学校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孩子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经验,让孩子们既能提高绘画水平,又能提升在美术方面的艺术修养,成为全面的美术人才。学校美术教育则可借鉴校外美术机构培养美术尖子生的模式,加强对尖端美术人才的培养,实现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双向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有为艺术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形势下,如果国家能够根据校外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再针对学校美术教育的优势,实施有效措施从以上角度入手,则可有效促使校外美术培训机构和学校美术教育优势的融合,最终让二者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红专.校外少儿美术教育的喜与忧[J].中国美术教育,1994,(5).

[2]应霁民.推动校外美术教育健康发展[N].美术报,2000.

[3]黄平.论学校美术教育的价值系统[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4).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目前我国儿童美术教育是基于人文主义背景,强调建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理论指导和“不教而教”教学实践方法相结合的美术教育体系,试图达到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本文从传统教育与美术教育的本质出发,探讨“以人为本”和“不教而教”的本质统一性问题、何为儿童之“本”的问题和如何“教”的问题。

关键词:以人为本;不教而教;童心说;情感

我国现当代儿童美术教育目标旨在培养和发展儿童创造与想象思维,从儿童身心的特点和艺术本质出发,对儿童美育实施的一系列教育理念与方式方法的探讨与研究。近几十年,学前教育艺术体系从教育理念到实施细则等方方面面建立了一整套完整而全面的教育体系,其中不乏成果显著具有鲜明教学观念的专著问世。杨景芝在《美术教育与儿童创造思维发展》一文中分别对视觉化的心灵、敏锐的感知力和意象思考的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与论证如何培养儿童创造思维,并试图建立可行性与有效性的教育方法。[1]在她所著的《美术教育与人的教育.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一书中分别从六个方面对儿童美术教育进行梳理:一是走进基础教育天地;二是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三是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四是构建开放型实践教育体系;五是教育观与教学方法;六是教的艺术。其美术教育观充分表达了以“以人为本”为前提,探索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想象思维的美术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方法。[2]无疑,正确而科学地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贯彻全面有效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这成为目前学者们不断企图深入探索的新型领域。谢丽芳“不教而教”的隐性教育方式的观点在《当代儿童美术研讨会“纪要”》一文中提出,其观点的前提是儿童的绘画活动是人类早期的生态现象,而儿童阶段是儿童形象直觉的敏感期。[3]这一观点在研讨会上得到多位当代美术教育家的解读,并一致认为:“不教是指不要教技巧,教是指启发、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果说杨景芝的“以人为本”美术教育观是一个大范围的纲领性宗旨,那么谢丽芳的“不教而教”可以说已经将儿童教育建立在人类学的背景下,将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阶段,是解决如何使儿童通过参与美术活动从而达到体验和感知生命的存在历程及其价值目的的这个问题的具体方法。

这里,我将提出两个问题来重新思考有关“以人为本”和“不教而教”的具体实施:一是“以人为本”与“不教而教”的本质统一性;二是“本”何为“本”?“不教而教”中“教”应该如何教?

一、“以人为本”与“不教而教”的本质统一性

“以人为本”即人是对象,本是根本,即把人作为实施教育活动的根本对象。教育是行为,人是行为的对象,这两者的关系是一般行为的两个基本因素。当教育活动被人进行有组织、有规划、有目的的实施的时候,教育与人这两个元素中人的因素发生裂变,变成实施者与接受者。教育行为就变成教育实施者、教育、教育接受者三个元素。由理论概念的教育与人的两者关系变成了由教育实施者、教育本身、教育接受者这样的三者关系。教育实施者和接受者这两个人群处于不稳定状态,即随时可以相互转换角色。教育实施者会变成接受者的角色位置,而接受者也会随时变到教育实施者的角色位置。

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才能由量的积累而发生质的变化即角色转换呢?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宽泛,其实目前实施的学校教育体制往往说明一个普遍规律,我总结为以下几点:活动经验多的教活动经验少的、年龄大的教年龄小的、接受过教育者教未接受教育者、学历高的教学历低的。如此几点,我们可以得出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1.教育是教人们在当下生存和生活的普遍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性为目的。2.教育更多的是继承前人的传统,是对前人经验的进一步总结。3.教育实施者所教授的内容具有客观实在性,其教授对象具有针对性,客观世界中不存在的或处于理想或真空状态的主观事物无法灌输。4.教育是普遍性认知,是对事物共性的知识接受。

在这种现状下,教育活动本身看起来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它始终履行其教与授的功能和职责。但问题的产生往往就在教育活动本身,教育目的的偏离在于教育本身产生的问题。根据目前教育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问:教育活动是为谁?为社会或民族?为教育本身?为过去的人还是当下的人?我认为“以人为本”这个教育观念的提出恰恰说明教育目的偏离的问题存在,也为当代社会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作导航。

我同时认为“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是指“当下的人”。教育既不是为逝去的那些辉煌时代杰出者祭奠,也不是仅仅对前辈人经验总结和继承,它应该是对当代人福音的制造者,是对当代人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训练场,是对当代人激发个人能量、体现个人存在价值的开拓者,它也更应该是对人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注和思考、对人性中良知的开发、对人的情感和情绪的认知和体验、以及对人生的理解和人内心的和谐的促进。由此,我们所倡导的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就应该是:基于共性之上的个性培养、基于前人经验之上的并符合当代发展特点的创造性培养、基于客观事物规律之上的独特性培养、基于现实事物之上的意识形态的想象培养、基于人性之上的情感与良知培养。

谢丽芳是将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存在阶段来提出“不教而教”的观点,它符合我们对“以人为本”的定义,“不教而教”作为一种从儿童身心特点出发,建立在“以儿童为本”的教育观基础上的教学方式,“不教”与“教”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行为,但在这里“不教”就等于“教”的方式,是指通过“不教”的这种方式达到“教”的效果,这种方式颠覆了人们对教育的普遍认知,改变了教育活动中教育实施者的主动作用和教育接受者的被动角色,将教育接受者放在第一位,让其处于主动地位,而教育实施者处于次要位置,让其只发挥辅助的作用。两者位置的改变导致了教育目的变化。所以说,“不教而教”是对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的进一步改良,可以说,它是一次儿童美术教育教学方法的进步和深化。因此,“以人为本”与“不教而教”具有本质统一性,“以儿童为本”作为观念指导,“不教而教”作为实践方法,这两者共同构成儿童美术教育体系缺一不可的两部分。

二、“本”的问题和“教”应如何教

“以人为本”中“本”的问题和“教”应如何教?何为“本”?在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是儿童这一群体,他们作为人生的一个独立阶段,有其独有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那么,儿童的“本”是什么?如何从儿童本身出发,去探索与儿童相符合的一系列教育体系呢?明朝李贽在其文“童心说”中讲:“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4]儿童之“本”,即本性,本心。“童心者,真心也。”儿童的本性就是真心,是与假心相对立的本然真性情,是建立在自然主义基础上的以真、善、美为终极审美目标的初心。“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初心不能失,失去便也失去人的本性。叶郎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一书中讲道:“‘童心’并不是指一种生来就有的先验的观念,而是人们对于社会人事的真实的感受和真实的反应。”是“从人的本心真心出发,敢于把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和真实见解写出来,带着‘童子’的眼睛和好奇之心去发现世界创造世界,这就是‘童心说’的实质。”[5]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人文主义观念盛行的大背景下,真性情、真本我、追求个性解放和摆脱思想束缚才是符合人性发展和需求的唯一途径。儿童美术教育更应该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顺应儿童独有的心理特征和精神世界,顺应儿童内心情感的需求和情绪的释放,让他们寻找到适合自己释放情感的方式和语言。基于儿童对情感的发泄需求,他们发现自己的天性,顺应自己的本性,学会凭借某种语言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才是解决教育现状中培养共性过度和个性创造缺失的方法,如果没有发泄情绪和情感为前提,创造就没有根基和渊源。

“不教而教”一方面是指不教知识和技能,而是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儿童进入艺术,并通过美术活动实践,学会掌握观看世界和处理世界的语言和方式。另一方面是指艺术的前提是不可教的,它不是手把手的技能和知识教授与灌输,而是由内而外地通过对内心情感的认知和感受,然后借用外在事物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如果说我们以往一贯主张的教育方式是由外而内的、接受的、被动的教育,那么艺术的教育方式就应该是由内而外的、发泄的、主动的教育。只有在这个前提下,艺术的教育才可以称之为是自由的、自然的、合乎本性的教育,那么,“以儿童为本”才是真正地实现了其价值和意义。也由此,我们可以明确地说:艺术是培养儿童个性的唯一途径。所以,将艺术教育与传统的知识教育混为一谈是不对的,因为它们具有完全相反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

基于这种观点,我们就可以对目前存在的四种典型的儿童美术课堂现象一一评价:

现象一:临摹现象。这种教学方法在美术课堂中非常普遍,几乎每一位美术教师都会用这种惯用方式去安排美术课。因为写生、临摹和欣赏是美术教学的三种主要方式,而临摹课一般常常被用在入门和初级的美术学习者群体中,这种方式在儿童阶段要避免使用。

现象二:风格借用现象。这种现象是指在对一幅作品进行全面认知和感受之后,会接受其风格语言方面的感染从而在自己创作作品时无形中运用。这种现象常常是在给儿童安排欣赏课之后,教师对作品的讲解过多地穿插成人的解读方式和观看方式而造成的。它不应该建立在成人的知识化和风格化的语言结构中,而是把对作品的解释权和话语权交给儿童,以此引起儿童的审美意识,让他们充分地体会与感受作品散发出来的气息与氛围,从而达到感受和体验的目的。而不是刻意地教授具体风格、具体技巧,儿童时期应多欣赏写意风格的美术作品,从而进行想象与意象思维的引导。

现象三:非专业教师现象。非专业是指没有接受过美术实践活动的教师人群,这里主要指只学习过美术教学法而没有参与过美术活动的教师,另一种就是只会临摹不会创作的教师。一般的美术创作课程在美术教学中是最后的环节,临摹和欣赏是为写生创作这一环所做的基础,儿童时期的美术教学过程恰好与之相反,儿童的绘画过程都以创作为主导,他们的画面带有很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这也说明为什么在课堂上儿童没有固定的创作目的,甚至没有具体的内容。因为在儿童看来,他们绘画的过程是最重要的,结果往往只是思维的结束,没有实在的意义。所以,非专业教师如果自己不能体验绘画过程的乐趣和自由,那么自然也不能理解儿童为什么在绘画过程中总是改变主意,从而在引导时会变得苛刻和狭隘。

现象四:美术专业教师现象。专业美术教师如果把握不好儿童美术课是以感知和体验,发现与创造为目的的话,那么安排美术课程的惯用思维以及过于强调造型技能的语言,无形中会对儿童增加思想压力,会压抑儿童自然、自由的天性,往往会犯一些错误,比如:临摹课的技能训练、欣赏课的成人化解说、使用“像”与“不像”等专业标准规范要求。

如果我们懂得“以人为本”的深层内涵和“不教而教”的具体方法,那么,教师对于教育的过程也会通过不断积累经验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也因此,人们对于教育也会赋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这样,“以人文本”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2.

[2]杨景芝.美术教育与儿童创造思维发展[J].美术观察,1999,(05).

[3]邹跃进,杨景芝.“当代儿童美术研讨会”纪要[J].中国美术教育,1997,(04).

[4][明]李贽.陈蔚松,顾志华译注.李贽文选译[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5.

[5]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1.

作者简介:

李娜,女,美术学硕士,贵州铜仁学院讲师。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美术教育是提升人们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元素之一,其美的意蕴浸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少年儿童的意识行为。本文主要在智力发展、感性认知(能力素养等)方面论美术教育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美育 少年儿童 健康成长

如今少年儿童如何才能健康成长已成为人们关注和探讨的焦点,其意义和重要性日益突出,意蕴深远。然而在促进少儿健康成长的诸多教育体系中,人们往往忽略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劳动创造是人本质的确证和升华。美育源于生活,美育是传播社会知识,表现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提升美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睿智与创造力的重要途径,美是建立在实践的物质基础上的人类精神境界最高价值追求和自我意识的实现,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必然反映,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美育的实际教育教学中看,对于少年儿童而言,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达之以情的情感性,动之以能的技能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这种在感性中寓理性的概括思维特性,在审美中塑造人美好心灵的机制,是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这种特性既是方法又是手段,既是理念又是目的,既是潜心思考又是动手实践。美育依赖生活,易于理解凝练,又可再度创造,所以科学合理的美育教育就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中不可逾越,不可替代的重要资质教育。

一、美术教育在智力发展上对少儿健康成长的促进

智力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个体在认识过程中各种能力的综合产物。主要包括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并以思维力和创造力为核心。美育过程,实质就是发展和提高各种认知能力,形成完整智力结构的过程。美育把智力开发作为美术学习活动的核心, 对少儿智力的开发功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价值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美术教育在感受力和视觉观察力中对少儿智力的发展和提高

感受力,心理学上称为感知觉能力。人的智力开发与感受能力高低密切相关。假如缺乏足够的感性材料,抽象思维活动就不能进行,也就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更难以进行科学的发明与创造。而美育则有助于人的感知能力的提高,进而扩大和深化少儿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少年儿童认知与思维规律来讲,认识客观世界,获取文化知识 ,提高品味修养,不仅依赖各门理性学科,更需借助于感性的形象,将具体事物通过艺术表象生动积极地揭示出来,由具象引领走进真实的生活,再概括反映出现实社会生活的本质,实现理性思维达到升华自我。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积极思维的高级形式的视知觉过程。观察与观察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感觉和知觉,使自己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认识客观事物的带有个性特点的能力。少儿正是通过良好的观察力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而美育又正是培养、发展和提高少儿观察力的最佳重要途径。比如,在绘画过程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描绘,使少儿较全面、准确、迅速地了解其状态、结构、色彩质感等特征,掌握其比例、明暗梯阶、空间等关系,使感性和理性在三维向度上再现,描绘事物的纵深和各个侧面,造成视觉上的时空构建和逼真效果,这就使少年儿童的观察力和敏感性得到了深入的提高,为抽象和逻辑思维奠定坚实基础,并为创造力开辟了道路。通过美育发展少儿的观察力,这本身不仅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还使少儿在美术学习中得到审美的受益,这种感性认知思维同理性逻辑抽象是人类智力由“成长”到“成熟”的必经过程,它直接而又关键性地促进了少儿智力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二)发展和提高少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美育过程中,无论是让少儿领略自然美,还是欣赏艺术美,抑或理解社会美,都能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诱导和激发他们的丰富想象力,焕发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和灵感,进而全面开发和提高他们的智力。

创造的过程需要整合激活人所有的内在能力,这不仅需要人们具有创造性,还要具有社会价值性,将创造者艺术素质与科学素质相统一,将审美追求与科学追求相结合,才能使得美育成为人们独创精神的“契机”。比如达·芬奇,他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多才多艺的巨人,对绘画艺术、人体解剖、透 视学、光影色和科技制作等方面均有精湛的研究和成果,同时他还是一位大数学家、力学家、工程师。再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酷爱艺术,拉得好一手小提琴,“相对论”是伴随着美妙的琴声从心灵中飞出震撼了世界。我国世界级大数学家苏步青墨香飘逸文坛,其几何学精华同样充盈着中华书法的神韵……对于少儿来说,美育更是平衡他们智慧与情感所不可或缺的工具,是帮助他们构建具有适应客观世界和创造世界能力的平台。历史至今,无数次证明人类教育中还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学科体系具有如此全面深化、启迪发掘人们全面发展的功能。由此可见,美育既开启人的智慧创造力,又铸造人的创造灵魂。

二、美术教育在感性认知(能力素养)上对少儿健康成长的促进

感性是人的本能、欲望情感的一种需求和表现,是人格的重要构成。感性认知改变着人对事物情理的感受辨认分析角度。因此,感性教育、感性意识是促进少儿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手段。

(一)释放压力,唤醒欲望和本能

审美教育首先是针对人的“感性”进行的教育。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是以少儿为对象,直接感知为基础的。美育恰恰为人的感官提供了一片广阔的感知天地以开启心扉,它能将少儿自身积蓄的压力释放,唤醒那些在无意识之中沉睡多年、积聚多年的欲望与本能,挥洒情感思潮,凝炼积淀感知,创造展示自我意向。在这片天地里,美育以最美妙、最鲜活、最生动、最形象的动态直接进入儿童的心灵,为少儿敞开了一扇充满美好与快乐的大门,打开了一只充满神奇的“宝盒”。此时,少儿带着意愿憧憬,主动探寻着愉悦地走进美育提供给他们的广阔、自由的空间中,充分抒发表现自我。

(二)辨别善与恶,提升能力素养

善与恶是在人们心中以信念的方式建立的行为规范和评价准则。真善美与假恶丑就是这种信念的美育内涵的表达,即人的价值观念,值得强调重视。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在抽象思维、理性方面的概括判断,只能通过具象的感性认知实现。美作为意识的高级形态,对人有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而德育的善恶理性观念必须由美育教育(德育本身也是美)完成。所以美育作为德育内涵的升华,在少儿接受道德教育的同时,在儿童心中建立起美育的感受,即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来启蒙、构建,并以此更加形象、具体、生动地将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表象、属性深深地介入少儿脑中,增强他们是非判断能力。美育与德育的相辅相成,更具象和强化了少儿积极向上的意识,促进了少儿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在对少儿教育的诸多模式中,美术教育成了促进少儿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不可替代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美育对少儿的德育、智育、情育等发展全面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融洽、促进作用。这不仅仅是美育教师的职责,更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基础性育人者的职责,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责编 张宇)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第5篇

活动目标:

1、 学习运用粘贴碎纸屑的方法装饰手套。

2、 在观察手套花纹的基础上,敢于创造,尝试粘贴出不同的花纹。

活动重点:

装饰手套。 活动难点:

粘贴出不同的花纹。 活动准备:

碎纸屑、手套(白纸上画的)、已粘好的手套图、实物手套、手巾、固体胶棒。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天气越来越冷了,为了保护我们的双手,要戴上什么?(手套)

出示实物手套,提问:它漂亮吗?为什么呢?你为什么觉得它漂亮呢?(因为上面有漂亮的花纹)

请小朋友看看老师这几张手套图漂亮吗?

二、 引导幼儿观察手套。(已装饰好的手套)

1、 花手套:它漂亮吗?为什么?

张明琴

2、 一种颜色装饰的手套:是什么颜色的?(红颜色的手套)

3、 两种颜色装饰的手套:和前两个比比,看看上面的花纹又是什么样子的?

4、 有图案的手套:看看上面的图案有什么变化?

三、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老师刚刚这些手套是用碎纸屑贴上去让他们变漂亮的,我这里还有很多的手套,想请小朋友帮忙把他们变漂亮些,你们愿意吗?

指导语:你们可以把它贴成你认为是最漂亮的就行。 要求

:用完胶棒后,要把它拧回去,放到原处,把手擦干净。

四、 作品评析。

上一篇:艺术品鉴论文下一篇:影视鉴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