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研究范文

2023-09-19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第1篇

1 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构成了学习过程中的基本心理结构, 在阅读的心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有五种因素构成:阅读注意力、阅读记忆、阅读思维、阅读想象和阅读联想。在阅读过程中, 这五种因素共同起作用但又各自分工不同。

阅读注意力在整个心理过程中始终起着组织和维持的作用, 是在阅读认知过程中具有调控作用的心理因素。阅读记忆是人脑对由于有用文字信息的存储。它是负责对信息进行接受、编码、存和提取的心理因素。阅读思维是阅读者在感知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心智理解读物内容的一种心理过程。它贯穿于阅读的基本过程, 是阅读认知过程中最复杂的心理因素, 直接影响和制约阅读效果。在阅读认知过程中, 由于语言描述的显象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 必须借助阅读想象来完成。阅读联想是指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理解课文内容, 或由此及彼的推想到其它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

2 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 (含学习活动) 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和 (赵婷, 2006) 。非智力因素是对阅读认知过程起影响作用的意识过程, 是实现阅读认知过程的必要心理条件。阅读非智力因素主要由阅读兴趣、阅读动机、阅读意志、和阅读情感组成。

阅读兴趣是对文献和从事的阅读活动具有主动性的心理倾向。它不仅对阅读过程起定向与动力作用, 而且是产生阅读动机的重要主观原因。阅读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阅读的心理因素。它对阅读有发动和维持的作用, 决定人在阅读活动中的注意力和坚持力。阅读动机是阅读活动中最活跃、最直接、起支配作用的心理因素。阅读意志则是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阅读目的的自觉坚持, 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行动, 从而实现阅读目的的心理过程。阅读意志是对阅读的调空过程, 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阅读情感指阅读过程中, 读者对作品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高级情感体验。

3 心理因素研究对阅读的指导作用

心理语言学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高语言知识水平

首先, 词汇的理解可直接影响到语篇的理解程度。语篇理解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心理过程而实现。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 在阅读时如果文章生词过多, 势必影响自下而上的字词解码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量提供有依据的猜测, 即便有好的猜测能力, 理解自然也不能顺利地进行。其次, 在阅读过程中正确运用语法规则知识和篇章结构知识也是实现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 因为语法规则知识和篇章结构知识会影响到信息的解码过程。因此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关注重要字词, 紧跟作者转换话题的步伐, 了解某段文字所描述的整体情况。另外, 还要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造句规则, 提高分析理解句子尤其是对长句的分析能力。

3.2 丰富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包括与该语言关联的民族所有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宗教政治等知识。背景知识属于内容结构图式, 缺少这方面的知识, 即便没有文字上的障碍, 在很多情况下, 还是读不懂其中的含义, 因此阅读教学中,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激活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背景知识。一方面, 教师在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 可以结合词汇教学, 向学生传授该词汇所蕴涵的文化信息, 不断充实学生大脑中的知识图式切实加强背景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 学生课下要多读有关英美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文章, 以增强背景知识的积累, 这将有助于构建正确的语境, 达到对阅读材料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3.3 改变阅读模式

心理语言学理论认为, 阅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积极的读者与作者之间双向交流的交际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 读者需要经历积极的思维活动, 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只有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 才能培养学生假设、分析归纳、推理验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并且一定要让学生明白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先理解篇章意义, 后学习语言点, 让学生自己阅读, 亲身体验阅读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拓宽思路, 从不同的方位层次去开动脑筋, 给予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判断、推理对比、评价总结的机会。从而改变以往那种逐句分析语法结构的阅读训练方式。

3.4 运用阅读策略

依据心理语言学理论, 阅读理解的过程是一个积极获取信息的心理过程。学会阅读,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懂得如何利用阅读策略来帮助理解。外语阅读策略从认知学习的角度可以分为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两类。心理语言学家认为阅读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而且还能弥补他们语言知识的不足, 如预测、联想策略可以帮助阅读者发展逻辑思维并锻炼智力猜想, 它是发展阅读理解的根本途径。预测有助于检验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加快阅读速度;自我监控策略可以帮助阅读者调节自己的阅读过程;自我评价策略的使用能够使学生更了解自己的阅读过程。因此, 阅读课除了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外, 应有意识加强学生的策略训练。策略不是技巧, 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技巧的主动运用, 阅读策略训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水平的目的。

3结语

阅读理解是阅读者的主体行为, 是阅读者与写作者的对话。作为一个综合的、积极的心理过程, 英语阅读涉及很多因素。然而, 传统的观念知识将阅读理解的重点放在阅读材料本身上, 忽视了读者及其他因素对阅读理解的影响。本文运用心理语言学理论对阅读教学进行探讨, 希望有助于改进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阅读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指出它们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教师可以从提高语言知识水平、丰富背景知识、改变阅读模式和运用阅读策略等方面入手, 去改变传统的阅读训练偏向。从而,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阅读者。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理论,心理过程,阅读过程

参考文献

[1] Goodman·K·S.Reading:a psycholinguis tic guessing game[Z].1976.

[2] 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1994.

[3] 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

[4] 吕生统, 蒋菊.阅读心理学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J].西北师大学报, 1997.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第2篇

一、引言

随着青少年犯罪在各类刑事犯罪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造成的危害以及损失的不断增加,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十分复杂突出的问题,因而前人根据青少年犯罪做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在近几年的研究当中,前人的研究总方向主要是从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犯罪现状和特点以及治理措施这方面来写,也有针对某一个方面来写,例如青少年犯罪的人格特征,心理结构,暴力犯罪以及团伙犯罪等的研究。其中在前人的研究当中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主要包括生理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在本文当中,在提到青少年犯罪的界定以及犯罪现状特点的同时,将主要归纳前人的研究,总结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心理以及造成其犯罪心理的原因,并对前人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撰写本文时存在的问题。

二、青少年犯罪的界定

在前人的研究当中,很少有提到青少年犯罪的概念以及相关界定,如果是研究需要才稍微提及一下,但并不是十分地规范化。在马慧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团伙现象的研究中,由于研究的对象是未成年人,因此对研究对象的年龄特别提出,并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范围与青少年人的年龄范围的比较提出宽泛地讲,青少年犯罪与未成年人犯罪的意义是基本相似的。可见,如此的界定还是很不严谨的。

青少年犯罪在我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而是犯罪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概念。简而言之,青少年犯罪是以主体的年龄特征为尺度归纳出来的一个犯罪类型,它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所实施的犯罪,亦即主体由未成年向成年过渡的特定年龄段(一般指进入青春期及青春期结束),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实施的各种犯罪的统称。因为青少年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界定问题和青少年犯罪中“犯罪”的范围界定问题尚无定论,因此,使得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在概念上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青少年犯罪概念是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不仅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某些违法行为。主体不仅包括14岁以上25岁以下的青少年,也包括某些儿童。

狭义上的青少年犯罪是指己满14周岁至不满25周岁的人实施了危害社会、触犯刑律、依法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这个概念有两个突出的含义:其一,犯罪行为的主体为青少年;其二,青少年中实施了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并应受到刑事处罚的人。

三、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

3.1犯罪呈上升趋势,且女性犯罪比例增加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青少年犯罪在全部犯罪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且呈上升趋势。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大约有15万未成年人因有违法犯罪行为而遭到公安机关查处,其中3万余人被判为少年犯。未成年人的犯罪比例如此之高,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另外,据山东省关于女性青少年犯罪的资料统计,2003年收押的女性青少年有125人,占本年度收押总数的18.9%;2004收押的女性青少年有119人,占本年度收押总数的20.7%。2005年收押的女性青少年有183人,占本年度收押总数的27.7%。呈逐年递增趋势。其增长速度是少见的。

3.2 犯罪低龄化,作案成人化

首先犯罪低龄化体现在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犯罪率卒年增长的同时,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的犯罪现象突出。从14岁开始,犯罪人数逐渐增加,15—18岁这个年龄段达到犯罪的高峰,而20—25岁犯罪人数却呈逐渐下降。这一特点明显的体现在了犯罪率持续上扬的“90后”人群中。

其次,团伙犯罪案件增多。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案件除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外,还在犯罪形态上呈现出明显的团伙化、集团化趋势。这些犯罪团伙以一定的方式和社会联系为纽带,少则3-5人,多则20余人。相关统计资料表明,3人以上的团伙犯罪在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占据60%以上的比例,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团伙现象已然成为当今我国未成年犯罪的突出特点和发展趋势。

再次,暴力抢劫犯罪比例居首,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和调查获取的比例显示未成年人主要以财产犯罪为主,排在前五位的犯罪类型依次是:抢劫、强奸、盗窃、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杀人。在调查中还发现未成年罪犯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似乎有着清醒的认识,甚至自认为经验丰富,在犯罪过程中,目的性、预谋性更加明确。

第四,犯罪实施趋于智能化。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犯罪分子能够使用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各种电子设备、化学材料等先进手段作案,使得青少年犯罪犯案率增大,造成的危害严重。随着犯罪分子作案技能的提高,设计型犯罪作案大大增多,青少年犯罪分子运用先进的知识和技术,逃避司法机关的打击,达到违法犯罪的目的。

3.2 犯罪主体复杂化

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外来人口的青少年犯罪增多。仅以北京为例,随着“农民工”等来京务工人员为主的流动人口的增加,外来青少年犯罪案件在北京犯罪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在不断上升。有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青少年犯罪案件的组成人员中,打工子弟的数量占据了青少年犯罪人数的七成。二是在校生犯罪率上升。与以往的社会闲杂人员犯罪多发的情况不同,如今在校学生的犯罪有抬头的迹象。在校杀人、强奸、故意伤害的等恶性事件屡有发生,显示出了更加恶劣的社会危害性。此外,随着全国各地的农民工不断涌入京城,农民工的下一代在校犯罪率也呈现出了不断增长的趋势。

四、青少年犯罪心理及其表现

本文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及其表现归纳为三个方面:认知特点、动机、情绪控制、人格特点。

4.1认知特点

在认知方面,由于青少年犯罪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对事物的判断也不够准确,往往瑕瑜不分,良莠不辨,极易受到暗示和影响,对现实社会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现象及其影响难以做出客观的比较和正确的选择。此外,青少年阶段的孩子求知欲十分强烈,对任何问题,不论是理论层面的,还是实践层面的,都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强大的求知欲对他们知识的增长非常有利,但是由于原有的知识、经验十分有限,造成他们的选择、判断和识别能力不高,有时会急于求成地学习、吸收或模仿,而对问题的解决却存在着各方面的缺陷,使他们遇到问题往往采取非理智手段。同时,逆反心理也是青少年身上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是他们渴望独立、摆脱他人束缚的集中体现。由于认知能力偏低、法制观念淡薄,求知欲强烈,问题解决能力低下,因而青少年很容易在逆反心理的支配下,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来。

4.2 动机

在动机方面,青少年往往容易受到各种欲望和不良心理的影响,产生犯罪动机。其一,为满足一己私欲、贪图物质享受而引起违法犯罪。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分娇惯、溺爱,使子女养成任性、自大、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同时,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来讲,若强烈追求个人吃喝玩乐往往会产生低收入与高消费的矛盾,在心理上出现挫折感,为达到这种不正常心理的平衡,便走上偷、抢、骗的犯罪道路。其二,基于嫉妒、报复心理而作案。青少年追求我行我素的生活,他们渴望拥有足够的个人空间,如果有人闯入了他们的生活环境,打破了他们的生活秩序,干涉了他们的自由生活,他们就会产生敌对情绪,采取行动进行反击,甚至运用犯罪手段进行反抗报复。

4.3 情绪控制

青少年脱离儿童期的幼稚型情感,逐步从低级、单纯、原始的情感活动向高级、复杂、社会性的情感发展,情感逐渐变得丰富、活跃、强烈,很容易动感情。同时,其情感活动常表现出不成熟、不稳定、易失衡、易冲动的特点,不善于处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常无法坚持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控制,缺乏情绪调节与管理的知识和技能。青少年的情绪不稳定性,往往容易使他们过于冲动行事,容易做出违法犯罪之事。

4.4 人格特点

犯罪者的人格缺陷,是个体因社会化程度不足,导致偏离社会规范的个性,是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社会心理基础。据研究,犯罪青少年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较常人偏高。犯罪青少年容易产生孤独感,敏感,淡漠,好挑衅,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等。青少年的这些人格特点往往容易导致他们走向极端,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五、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成因

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主要受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

5.1主观因素

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特点容易使其产生犯罪行为。青少年生理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不同步,产生的各种矛盾容易使青少年走向犯罪道路。首先,青少年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使其容易产生叛逆,摆脱家庭与学校的束缚,向同类寻求依靠。其次,青少年的闭锁性和封闭性矛盾使其既渴望交往又觉得无处倾诉,从而产生孤独感,一旦得到不良分子的“理解”,便会跟随着做出一些不受理智控制的行为。

5.2 客观因素

5.2.1 社会因素

青少年心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在网络传媒方面,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极大,网络游戏所带来的网络暴力容易使他们模糊道德认知,淡化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网瘾的产生也极易使他们采取非法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上网欲。其次,在“一切向钱看”的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多种腐朽的价值取向开始慢慢在社会中生根、发芽,甚至分别拥有了为数众多的拥护者与信奉者,而对于价值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群体来说,他们更是极易受到这些不良观念的侵蚀,而一旦他们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些低级的物质需求上而又得不到满足时,就很有可能产生违法犯罪的念头。最后,社会竞争压力的无法有效的疏导,容易导致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的产生。过重的竞争压力使青少年不能很好地缓解各方面的压力,从而使自己的心理发生变化,甚至产生犯罪心理。

5.2.2 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思想行为。当前我国中小学在德和智的教育方面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片面理解为以智育为中心,管教不管导,教书不教人,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过度重视中、高考的升学率,放松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把思想政治课当做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经常把道德教育课占为他用。对德育工作所表现出来的轻视,导致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整体下降,为青少年滋生犯罪心理埋下了隐患。另外,具有一定的法律素质是青少年健康成才的必要保障。而在全国的初等教育体系中,法制教育课尚未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因此,青少年罪犯的法律意识薄弱,与学校对法制教育的忽视显著相关。

5.2.3 家庭因素

首先,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环境。家庭中离婚、分居或外出而产生的破碎家庭或单亲家庭的现象在现今社会屡见不鲜,进而对青少年犯罪产生重大的影响。生活不完整的家庭环境中的青少年,由于得不到父爱或母爱,得不到关心,缺少家庭温暖,会使其形成不良人格:孤僻、冷漠、粗暴、自卑、报复心强。

另外,在我国的一些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要求较高,却不能以身作则;重视子女的物质生活,却未能顾及子女的心理需要;以打骂方式要求子女服从,却未能很好的与子女沟通;凡事要求子女循规蹈矩,却未能给予信任与支持;只懂施行权威式命令,却不给予自主的空间等。这种既溺爱放任又粗暴打骂的家庭环境,成为滋生青少年犯罪的温床。

六、存在的问题

尽管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人们一直都在关注,对其的研究也十分地多,然而在以往的研究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在现有的研究中,描述性的研究多,具体调查研究的少,思辨的多,实证的少。研究所得多是人所共见的常识性问题的归纳和总结、套式化的原因分析,不能揭示出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深层原因。

第二,我国现有的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甚至是青少年犯罪的概念缺乏统一性、系统性。对于一些造成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主客观因素存在较大的人为的主观猜测性,其信效度有待检验,因而其实际参考研究意义有待衡量。

第三,对青少年犯罪以及犯罪心理研究的模式大部分相同,尽管有的是针对不同的被试或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最后得出的犯罪心理及成因基本一致,很少有因为研究群体的不同而体现了该群体在具有共性的基础上存在的不同的特点。如果每个研究都是一成不变或变化不大,那么这样的研究其实际研究意义并不大。总的来说,尽管是要参考前人的而研究,但照搬前人研究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

第四,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虽然对前人的研究做了一定程度的总结归纳,但仍免不了有些内容是未经过验证便直接采用。另外,由于看的文章较少,研究年限的范围较窄,因而对于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还是不能更好地发现。

参考文献

【1】马慧.透析未成年人犯罪中团伙现象的成因.前沿,2010(9).

【2】江琴,郑星有.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龙岩学院学报,2010,2.

【3】陈润龙.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影响因素探讨.法制与社会,2010,5.

【4】张岩,林琳.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法制与社会,2009,10.

【5】牛兰英.青少年犯罪的临界心理及心理干预.法制建设,2009,12.

【6】熊宗鹏.试论青少年犯罪心理及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法制与社会,2009,11.

【7】张扬.犯罪青少年心理结构分析.科技信息,2008(30).

【8】郭婧.谈女性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外因素及预防.法制与社会,2008,11.

【9】李如响,唐永,侯袆. 由青少年严重刑事犯罪的现场透视其犯罪心理.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

【10】孟庆铂,刘萍. 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及矫正的研究. 法学研究,2009(10).

【11】杨荷泉,季文静. 青少年犯罪心理与不当家庭教育.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12】罗莉娅. 浅析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法学研究,2009(24).

【13】王国芳,李丽芳.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综述. 枣庄学院学报,2009,2.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第3篇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杭师大钱江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探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方式。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独立学院学生 创新心理素质 培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要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中涌现出来的新葩,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依据教育创新而立足的独立学院,只有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自己的办学动力和目标,才能得以发展和完善,才能在实现国家宏伟目标的事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近几年来,高校的各个学科在积极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路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塑造出心理健康、勇于创新的新一代大学生,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一、创新心理素质的内涵

创新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并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创新心理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三个方面。

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原动力,在创新活动中表现为对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一种意向、愿望和设想,是创新能力的前提。主要包括好奇心理,探究兴趣,创新的动机和需要,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进行创新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创新能力,是指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想象,从而激发出新的灵感,发现新的规律,提出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创造出新成果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创造性的认知和实践活动中,包括敏捷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活动的除智能以外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独立性、批判性、责任感、事业心、自信心、顽强的意志、毅力,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以及坚韧顽强的性格。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人格特征在创新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健康人格的建构本身也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心理健康与创新心理素质呈正相关关系,创新心理素质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心理健康水平之上,即心理健康是个体创新心理素质发展、发挥的基础。心理健康有助于激发人的创新精神,更好地发挥人的创新能力,以及更好地促进创新人格的形成。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健全个体,完善人格,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

创新素质发展的关键是人格的塑造,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使其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和处理创新过程中的竞争和合作、成功和挫折、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心灵的深处缓解心理危机,消除烦躁、冲突与脆弱,从而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内在的支持和保证。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理论教育、形象教育、实践教育、技能教育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帮助个体深刻认识、切身体验创新的意义,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破除创新的神秘感,树立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创新潜能,激活创新需要,培养创新欲望,形成创新动机。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具备健康心理素质和创造力个性的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

三、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状况

本文在借鉴前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为例,对钱江学院328名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09份,其中男生172名,女生137名,以大二、大三年级为主。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独立学院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仍不容乐观。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习惯于安于现状”有90%的学生选择很不同意或不太同意,但选择完全同意“凡事喜欢问为什么”、“敢于尝试未知或新鲜事物”、“对感兴趣事情有献身精神”的只占总人数的3%一14%。可见独立学院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不安于现状,有一定的好奇心和献身精神,但在“我对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上略显不足,说明缺少寻根究底、对真知执着追求的精神。

2.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上表主要从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四个方面来考察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观察能力上,“我观察事物时很仔细”,8%的学生选择完全同意,不太同意或很不同意的占15%,50%的人选择一般同意。

在想象能力上,“我的脑海里常常有一些新奇的想法”有13%的人选了完全同意,很不同意或不太同意的占16%。

思维能力主要通过四个指标来反映,即“我善于从复杂的事物中抽象出本质(规律)来”、“讨论问题时,我总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解决问题时,我通常会列举出好几种方案”、“和别人谈论问题时,我总能由一及十地展开思路”,总体而言,以上指标选择完全同意的人在1%到7%之间,不太同意和很不同意的在20%到41%之间,说明独立学院学生创新思维不足,发散思维、抽象思维、联想思维等思维能力薄弱。

在实践能力上,“有很强的动手能力”,57%的学生选择完全同意或比较同意,说明独立学院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上有一定优势。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认为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3.创新人格发展不理想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善于独立做事情”,67%的学生选择“比较同意”或“完全同意”,说明独立学院多数学生自认为独立做事能力较强;“我心中常会产生突破现状的愿望”,63%的学生选择完全同意或比较同意;“我对所感兴趣的工作能持之以恒”,71%的学生选择“比较同意”或“完全同意”;而“我在做事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挫折从不气馁”,只有45%的学生选择“比较同意”或“完全同意”。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多数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性、事业心、意志力,但在受挫心态方面总体仍显不足。

综上所述,当前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尤其在创新能力上明显不足,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发展状况也不理想。因此说明当前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并不理想,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个亟待加强的培养渠道。

四、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方式

根据以上对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状况的调查,我们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1.培养创新型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不单单是心理健康教师的任务,全体教师都应担当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同样,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教师的创新能力决定创新教育的效果,要想培养创新人才,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素质。

首先,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大胆突破传统模式与书本教条的约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元素,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其次,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知识传授和学生创新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真正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最后,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对教师进行创造性教育的培训工作。

2.将创新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课堂教育仍然是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主渠道,因为创新能力的形成还是经由一个将外部知识内化的过程,课堂教育可以保证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普遍性与实效性。学校应加强学科建设,开设创造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课程,或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加入有关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章节,并将这些课程纳入学分制,作为必修课在全校范围进行。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创新不再神秘,使“人人都有创新心理素质,人人都可以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3.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构建有益于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的教学环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开放性、快乐性、安全自由为原则,构建适宜培养创新素质的教学心理环境。首先,要改变单向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倾注人文关怀,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气氛令人身心愉悦、心情舒畅,进而充分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直觉思维、联想思维等思维活动;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与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为学习的主动者;最后,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打破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对学生的评价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从而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4.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我们应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心理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自我体验和实践活动中开发创新心理潜能,帮助学生克服创新心理障碍,克服自卑心理、从众心理,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开展创新知识讲座,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创新创造的心得体会,唤醒、启发大学生丰富的创造潜能,使之以全新的观念审视自我,增强创新意识;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等拓展训练,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借鉴,提高自我认识,启发创新思维;开展发展性心理辅导、心理测评等,使学生学会科学地评估自己,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建议;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学科竞赛等各类创新竞赛活动,使其在实践中唤醒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兴趣,提高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张兰欣,王柳映.独立学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7,(5).

[3]俞国良.论创新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

[4]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5]朱迪.浅析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09,(7).

[6]傅特艳.论培养创新素质的教学心理环境[J].企业家天地,2007,(1).

[7]戴春林.创新心理素质浅论[J].教育发展研究,2000.

[8]俞国良.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2,(1).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第4篇

1 研究历史概况及现状分析

我国对教师心理素质的研究, 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目前对教师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心理素质状况的调查分析;二是教师心理素质内涵和结构的理论分析;三是教师心理素质的结构的实证研究。有代表性的研究详述如下。

许燕 (1999) 在关于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中, 从准教师的角度提出, 心理素质方面由社会适应素质等六个因素构成。这是较早的对教师心理素质结构进行界定的研究, 对后来丰富和完善教师心理素质结构体系的研究有重要作用。唐迅等 (2000) 将教师心理素质定义为教师在从事教育实践中生成和积淀的社会文化素养、教育专业才能和人格心理品质。这是较早的对教师心理素质进行论述的著作之一。郭黎岩 (2001) 提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师个性品质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综合表现, 它除具有心理素质的一般特征外, 还具有教师职业方面特殊的特点。并从此特点出发探索符合我国中小学教师实际的教师心理素质, 并从理论上对教师心理素质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这对后来的教师心理素质研究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参考和启发价值的理论上的论述。张承芬等 (2001采用了一种与能力相区分的狭义的心理素质概念。从这一意义上出发研究分析教师的心理素质, 运用隐含的研究方法, 揭示教师心理素质及其基本结构。该研究从教师心理素质的具体内容出发, 做了实证的研究, 但数据统计方法只用了百分比、频次等描述统计, 使研究结果的受到局限。这是一篇较早的教师心理素质实证性的研究。汪波 (2001) 在教师素质结构主要因素的研究中, 使用问卷法, 通过因素分析提出了五因素三层次的教师素质结构。该项研究只对被试的学历进行考察, 其他性别、年龄、职称等无关变量未作控制, 忽略了由个体差异及无关变量带来的误差变异。张旭 (2003) 使用自编问卷对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状况调查并研究相关的影响条件。因素分析获得四个因子。本研究由于其样本的局限性, 且自编问卷的信度效度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但此研究扩展了教师心理素质的研究范围。史克学 (2005) 首次对优秀教师心理素质认知的比较研究。数据统计采用主成份提取法、方差分析及Q检验, 得出优秀教师心理素质结构。本研究在被试的选择上, 受条件所限, 仅选择了高二学生作为中学生的总体, 较之于教师素质及教师心理素质的研究, 有关优秀教师心理素质的研究很少, 夹杂在教师素质及教师心理素质的研究中, 专题研究优秀教师心理素质的尚无。张大均等人 (2006) 在理论上对教师心理素质的内涵及结构给予了界定。并对其做了严密的论述, 但教师心理素质维度的划分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刘万里 (2007) 提出, 教师的心理素质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 是个多维度、多层面的结构系统。只做了笼统的简要说明, 没有对教师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做更加深入的理论探讨。

由于我国教师心理素质研究起步较晚, 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目前的研究表现为理论研究较多, 而实证研究较少。对教师心理素质的内涵界定较多, 对结构的研究较少且较零散。尤其是近几年来, 教师心理素质做为教师素质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不同的角度, 已经有许多理论上的研究。比如: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谈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或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谈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等;但关于教师心理素质的专门研究还是非常少。

在研究方法上, 采用实证研究或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很少见, 目前我国心理素质测量工具还不尽如人意。一般情况是借用国外相近量表进行组合或自编问卷。但在心理素质维度和因素的结构分析上缺乏科学根据, 且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有待于检验。

2 反思与展望

我国教师心理素质研究近十几年来,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研究对象范围的扩大, 从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的研究, 渐渐开始重视高校教师、幼儿园教师、职业学校教师心理素质的研究。二是研究方法开始呈现多样化, 由最初的查阅文献, 理论综述, 渐渐采用心理学中常用的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尤其是数据的处理上, 由最初只使用一些描述统计的方法, 到应用推断统计中的回归分析, 因素分析, 主成分分析等方法, 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三是研究内容的丰富, 由教师的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的界定, 到教师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 条件的研究, 到教师心理素质提高的策略研究等。重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有机体只有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能为其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素质教育中, 教师心理素质的高低, 是制约其成败的重要因素。人们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 逐渐开始了对与此密切相关的教师心理素质的研究的高度重视。教师心理素质问题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问题, 同时还是一个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问题, 是任何一个单独学科所不能分析透彻的, 需要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我国教师心理素质的研究任务重但却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但相信经过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教师心理研究以及教师教育将会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

摘要: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直接影响, 对教学效果也有影响, 而且教师心理素质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发展及自身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教师心理素质研究中有关教师心理素质的研究概况, 对现状作了分析, 阐述了目前研究的不足, 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教师,心理素质,专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燕.面向21世纪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J].教育研究, 1999 (10) .

[2] 唐迅.现代教师心理素质[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心理史学学科发展,心理史学研究方法已经逐渐体现出了现代多学科研究方法相互渗透与融合的综合性特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学科适用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在政治学思想研究中显现出了一些问题,但瑕不掩瑜,只要我们正确的使用心理史学研究方法,一定可以让其在研究中大放异彩。

[关键词]心理史学研究方法;述评;存在问题;修正方法

心理史学,简而言之就是利用现代西方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对各种历史现象做出心理学解释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心理史学研究方法,即心理史学所特有的研究方法,是指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模式研究成果和心理学特殊的研究视角来研究历史,期冀通过这样的研究用心理学的手段研究其他学科的内容。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研究历史的主体“人”为中心,应用多种心理学原理对主体进行研究,从而体现出个体心理对该个体所处特定的社会、历史事件中具体行为活动的影响,最终影响社会发展。

一、心理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是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各种经济和社会弊端暴露出来,引发了多次影响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各阶层之间出现了较快的人员流动。特别是随着二战的爆发,民主力量的崛起,普通民众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史学研究的重点逐渐从对精英人物的关注转移到对普通民众的考察。史学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对未引起前人注意的史料的考察和研究,应用新的理论和方法甚至是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方法,共同促进历史研究的深入发展。而作为史学研究方法之一的心理史学,也就是从这个时候产生和发展起來。

二、心理史学在西方的发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流行是心理史学方法兴起的直接原因”[1]。

精神分析学说,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分析与研究学家弗洛伊德在对众多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治疗过程中归纳出的一套以心理方面为主的医学理论。在研究方法论方面,它“可以透过有意识意图的欺人外表找到行为的真正原因”,[2]并且“在揭示非理性的思想和行为中显示了较大的作用”。[3]这对于以将历史研究作为基础材料之一的社会科学来说,引力巨大,而心理史学也就以精神分析学说为基础产生了。

心理史学在奥地利并没有长远发展,但是到了美国却形成了一股独具特色的社会性研究方法论,正如弗洛伊德在《自传》中讲到:“我在欧洲的时候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在受人轻视,可是到了美国,那里的名流却要始终与我平等相待,…使我深深地受到鼓舞,信心倍增”[4]。1909年,弗洛伊德到美国讲学,宣传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在美国的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紧接着他《达·芬奇的记忆》一文,被当作是“心理史学赖以发展的基石和典范”。[5]1958年,美国精神分析专家埃里克森出版了《青年路德:对精神分析与历史学的研究》更被公认为是心理史学的代表作,在理论体系的完善和论证上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被当作是心理史学真正形成的标志。

三、心理史学研究方法存在问题

心理史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缺乏科学客观的材料。心理史学的方法论基本上是建立在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上的,该学说用于医学临床治疗优势明显,但用于政治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上却显得不够科学,特别是对于较早人物和事件的研究,由于资料的缺乏,客观性也就更加欠缺。可见,心理史学的研究方法单在历史性资料的应用上就存在一些问题。

第二,容易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主观主义倾向。心理史学研究方法重视对由各种条件影响下被研究主体主体的内心世界的勾勒,虽然有一定资料的支撑,但难免会带有很强的主观主义色彩。甚至研究者可能会自己先设定一个结果,然后在收集能体现这个结果的资料进行收集和呈现。而对于周围的其他资料,甚至是与结果相左的资料却唯恐避之不及。

第三,容易犯心理因素决定论的错误。心理史学的研究方法一直都认为人的本身性格对人一生的决定性影响,从而忽视了成年后身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条件对人的心理的再塑造。而且,许多时候可能会过分夸大了被研究主体心理对于其思想等的影响,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心理史学研究方法表现出的明显的心理绝对论问题,在应用中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修正方法

介于以上一些问题,在实际研究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研究中要注重研究方法上综合性。目前而言,心理史学作为多学科研究方法相互渗透与融合的综合性学科,是跨学科的研究。而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在跨学科研究上也有很明显的优势。因此我们在实际研究中,应该在发挥心理史学研究方法优势的同时适当的使用其他可行的研究方法,使研究尽可能的避免使用心理史学研究方法最容易犯的问题。

第二,在资料的使用上要尽可能的丰富。心理史学研究的特点决定了研究资料使用上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在重视所谓的第一手资料的同时,也要适当的多参考同时代相关的其他的证明资料,比如同时代人对被研究主体的评价和描述等任何可以为之证明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既可以发挥心理史学研究方法的优势,又可以提升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第三,在研究上要体现出变化。在政治学思想家的研究中,心理史学研究方法主要是将被研究主体心理状态作为其思想方面的决定性影响因素,着意体现二者的相关性。因此,在实际研究中要尽可能多的体现出心理变化对于其思想变化的影响。被研究主体心理变化对其思想影响越明显,越能证明其心理和思想的关联性,这样的论证也就更具有说服力。

五、结论

随着心理史学学科的应用与发展,心理史学研究方法己不仅仅是过去那种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历史学研究方法之间的简单相加,它逐渐体现出了现代多学科研究方法相互渗透与融合的综合性,体现出了很强的包容性和学科适用性。虽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瑕不掩瑜,只要我们正确的使用心理史学研究方法,一定可以让其在科学研究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王亮.心理史学研究综述[J].历史学教学,2013(06).P65.

[2][美]杰拉尔德·艾岑伯格.心理史学与思想史[J].历史与理论,1975(第10卷).

[3]山青.心理历史学的发展导引[J].江汉论坛,1988(01).

[4]何仲生、余凤高编著.弗洛伊德:文明的代价[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PP171-172

[5]周兵.心理与心态—论西方心理历史学两大主要流派[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6).

作者简介

薛彦超,男,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第6篇

摘 要 直播购物形成一种实时互动的虚拟空间,将直播参与者置于一种虚拟在场的情境中,在营销造势、主播推荐、群体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极易造成消费者的从众行为。文章收集大学生参与直播购物的心理活动数据,从个人特质、产品推荐和群体因素三个维度分析导致大学生产生从众行为的省时便捷、求实求廉和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个人特质通过攀比虚荣心理正向影响从众消费,产品推荐通过省时便捷心理正向影响从众消费,群体因素通过三种消费心理显著正向影响从众消费。

关键词 网络直播;从众消费;消费心理;影响路径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海量信息环境下在线评论的效用优化机制研究”(17YJC630168);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数据环境下在线评论过载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2016SJB630017)。

随着网络购物的盛行,在线推销模式随之蓬勃发展,其中以网络直播带货及短视频广告为主流推销方式,直播商店成为淘宝开展业务的标准配置。艾媒咨询分析报告显示,淘宝直播在2020年的营业额已经达到4 000亿元,年增长率为100%,淘宝直播平台上架近1亿件商品,提供直播内容超过10万场,直播货品呈多元化态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大部分实体行业遭受严重打击,而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同比大幅增长121.5%,达到9 610亿元,持续渗透到各个行业[1]。随着5G、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将给平台方带来更多的利润。网络直播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销售渠道。相比传统的电子商务,直播空间为消费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性、临场感和参与度,消费者在虚拟的购物情境下能够感知到实用价值、享乐价值和社会价值。毋容置疑,大学生也被直播购物所吸引。但当代大学生存在非理性消费行为激增、消费主义倾向明显等问题,决策活动经常受到他人的影响,在消费选择中趋同于自己的同龄群体[2]。直播空间抢购氛围、无法对商品进行实物检查、质量不确定等因素使大学生从众消费倾向明显。

从众消费是社会影响的一种表现形式,指以他人的行为或期望指导自己的消费决策。社会影响可以分为信息性影响和规范性影响。信息性影响指倾向于接受从他人那里获得的信息作为简化决策过程的指导;规范性影响指个体为了获得群体归属感或认同感而顺从他人的倾向,避免被他人排斥,消费者选择受到信息性和规范性影响。一方面,个体在决策过程中受到认知限制、时间压力、信息缺乏或信息过载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做出理性判断,信任来自他人的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决策效率。另一方面,消费者渴望获得群体归属感,以寻求集体庇护。大学生参与从众消费可以看成一种心理过程,与文本和图片相比,消费者对视频的参与度更高,因为视觉线索不仅能引导消费者关注产品功能,更能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当面临引人入胜的消费体验时,他们更愿意参与其中。大多数关于从众消费的研究集中在人格特征和群体因素上[3],因此,结合从众消费的社会影响表现形式,可以将影响从众消费的因素分为:个性特质、产品推荐和群体因素,前两种属于信息性影响,群体因素兼有规范性影响。从众行为不仅是与个体相关的简单行为,而且具有群体特征,并且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时期,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容易受他人影响。

网络直播作为流行的销售渠道,其销售规模将持续增长,2021年直播电商规模有望达到12 012亿元。本研究分析网络直播环境下影响大学生从众消费的因素及心理机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哪些因素会导致大学生产生从众消费?2)从众行为中表现出什么样的消费心理?3)这些消费心理如何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理清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 理论基础

互联网创造的虚拟购物空间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信息技术使网络消费更具有协作性、动态性和高度互联性,消费者被描述为社会人,个体决策易受外部关系的影响。一般而言,消费者高度依赖于他们所联系的社会环境中的观念、观点或意见,并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与群体意念保持一致,从而获得心理满足。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是个体行为意向的前因,尤其对于注重集体主义行为的国内消费者,社会影响对购买决策的影响更加显著。消费者参照群体决策,试图跟随他人的决策行为,在决策过程中,表现出受到群体决策的约束行为。群体成员倾向于建立群体规范,个人则倾向于遵守各自的群体规范,根据群体想要自己形成的社会身份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传统零售环境中,商品可以被看到和触摸,消费者可以向销售人员咨询相关商品的信息,而在网络直播情境中,在购买前没有提供体验产品或面对面咨询的机会。面对众多的选择,消费者可能会出现模仿他人的行为。模仿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不仅是出于被接纳的愿望,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一方面,消费者由于缺乏对产品的自信,在决策过程中倾向于采取降低风险的办法;另一方面,人们可能认为其他消费者拥有的产品信息比他们自己拥有的多,意图在低认知努力和低时间成本的条件下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模仿行为一旦大量发生,就会形成信息级联,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个体易受前人行为或信息的影响,改变自己的认知,出现追随前人的现象。网络直播情境下,消费者通过弹幕、点赞、互动、礼物等与主播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经验或意见,产生虚拟的身临其境的感觉。直播情境构建的虚拟消费空间,使消费者具有共在临场感和社会临场感,形成暂時的虚拟人际关系,个体决策受到虚拟空间中他人的社会影响[4]。
2 研究设计

与传统网络销售相比,直播及短视频销售平台具有多方面优势。传统网络销售仅通过文字和图片向消费者展示商品,对商品质量的了解只能通过评论区或与客服交流。直播及短视频销售突破了传统销售的局限性,以试用试穿试吃等形式,通过视频向消费者全方位展示所售商品,与消费者之间形成实时沟通和及时反馈,互动交流更加便捷。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从主播和其他消费者那里获取了信息,进而对产品产生了新的认知,并且即时信息交流也能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

2.1 概念模型

本研究结合社会影响和消费者异质性,从个性特质、产品推荐、群体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从众行为。导致大学生从众消费的心理因素包括省时便捷心理、求实求廉心理以及攀比虚荣心理,三个影响因素为外因潜变量,消费心理为中介变量,从众消费为内生潜变量,构建了网络直播情境下大学生从众消费的心理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

2.2 研究假设

个性特质包括人口统计学和心理特征,如个性、动机、信念等,这些特质决定了消费者的异质性,对个人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大学生因认知有限,常常出现跟风从众行为,以获得自尊和他人的认同,避免被群体孤立或排斥;因经济原因,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更愿意选择价格合理、可信度较高的店铺商品,参考值得信任的群体意见,个人高度服从群体,群体评价决定个人价值。从众消费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有效规避现实压力,进而获得愉悦感[5]。大学生尤为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意自尊心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认同。网络环境下,信任、认知、情感和意动对消费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6],对群体信息的信任程度越高,其行为就越容易与群体决策保持一致。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消费者因个性特质产生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

H2:消费者因个性特质产生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

H3:消费者因个性特质产生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

网络环境下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主要通过商家描述以及网络口碑两种形式。由于网络购物只能通过图片、文字或视频的方式了解商品细节,所见即所得,因此,消费者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承担较高的风险。知名品牌、评价越好的产品,可以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越容易引发从众行为[7]。主播荐品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粉丝消费,网络口碑和商品热度显著影响消费者的从众行为[8],价格折扣、时间压力及销售氛围是影响消费者非理性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消费者的从众倾向对价格十分敏感。大学生群体受经济能力限制,购买力较为低下,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更加注重实用性、经济性和时效性,并通过从众消费来保证购得商品的质量。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4:消费者出于产品推荐产生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

H5:消费者出于产品推荐产生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

H6:消费者出于产品推荐产生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

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的过程中,愿意从群体决策中获得商品信息,其消费行为受规范性影响,为了获得群体成员的认同或避免受到群体非议,而做出从众行为。规范性影响是从众行为产生的核心条件之一,当群体给予正面反馈意见时,大学生的购买意愿相应提高;当群体给予负面反馈意见时,其购买意愿下降,并出现跟随群体意愿的从众行为[9]。群体的规模越大,消费者在群体中承受的从众压力就越大,并且当消费者处于熟悉的群体之中,更容易感受到群体压力,外部群体压力比内在心理压力对大学生从众消费的影响更大。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7:受群体因素影响,消费者产生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

H8:受群体因素影响,消费者产生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

H9:受群体因素影响,消费者产生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

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包括:自主性、追求便捷、猎奇性、注重隐私、追求物美价廉、理智求实以及追求个性化。淘宝双十一、京东618、微信红包等网络造节,星巴克、米粉节等文化认同,这种网络活动或流行文化吸引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其表现出密集参与性、消费投入性以及消费体验性[6]。同时,伴随消费者主义思潮,大学生在有关人际交往的消费行为中存在虚荣攀比和“跟风”消费心理,这些心理往往与追求品牌、时尚与潮流有关[10-11]。网络直播兼有销售渠道和社交功能,其销售方法可以分为销售导向型和关系导向型,大学生因省时便捷、低试错成本、内容实用性强、优惠促销等原因积极参与其中。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0: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促使消费者产生从众行为。

H11: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促使消费者产生从众行为。

H12: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促使消费者产生从众行为。

2.3 问卷设计

问卷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共设计了四个问项,包括性别、年级、月网购频率以及月收入水平;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为个性特质、产品推荐和群体因素三个影响因素以及省时便捷、求实求廉和攀比虚荣消费心理的测量问项,第五部分为从众消费的测量问项。除了个人基本信息,其余问项均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设计问卷,选项根据分值由小到大排序,依次为:“非常不赞同”对应分值1、“非常赞同”对应分值5。问项大部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网络直播情境下做出了相应修改,其中个性特质、产品推荐和群体因素参考高秀峰[12]、欧阳一贵[13]和吴佳欣[9]的研究成果,共15道题目;省时便捷、求实求廉、攀比虚荣三种消费心理参考聂顺婷等[14]、石绍华等[15]、侯艺[11]和巴婷婷[16]的研究结果,共12道题目;从众消费采用何佳[17]的研究结论,共4道题目。
3 结果及分析

3.1 样本变量描述

问卷采用线上问卷星和线下校园发放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66份,剔除部分無效问卷后,剩余有效问卷242份,有效回收率为80.7%。其中,男生占比46.3%,女生占比53.7%,男女比例较为均衡;大四学生占比最高,为31.8%,其次是大三年级,占比为25.2%,被调查者年级分布相对均衡;月收入在1 000~2 000之间的比例为61.1%。月网购频率在0~5次和5~10次之间的比例分别为38.8%和37.6%,10~15次以及15次以上的人占比分别为14.9%和8.7%。被调查者的月收入多集中在1 000~2 000之间,月收入在1 000以下及3 000以上的人数较少,符合大学生月生活费标准。

对样本变量进行描述统计,每个变量的最小值都为1,最大值都为5,产品推荐(CP)的均值最高,达到了3.76,初步说明大学生在从众消费中受产品推荐影响较大,产品推荐题项CP4均值最高,为3.99,所对应的题目为“我在乎产品的质量”,初步说明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比较注重产品质量。个性特质(GR)、群体因素(QT)、攀比虚荣(PB)、省时便捷(SS)、求实求廉(QS)、攀比虚荣(PB)、从众消费(CZ)问项的均值依次为:3.47、3.28、3.47、3.41、3.01和3.06,各问项的标准差均小于1,取值分布波動不大。

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信度和效度检验是衡量问卷结果好坏的工具。通常采用Cronbach α系数测量信度大小,所有构念的α值都大于0.8,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测量结果可靠性较高。在检验完问卷的可靠性之后,还需要检验问卷问项与研究内容是否一致。KMO值高达0.936,远大于0.7,自由度为465,近似卡方值等于6 392.699,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Sig值小于0.001,表明问卷适合做因子分析。

对潜在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所有问项的标准化载荷系数都大于0.5,且NFI=0.95>0.9,CFI=0.97>0.9,RMSEM=0.078<0.08,χ2/df=2.98<3,拟合度指标都达到要求。组合信度(C.R.)和平均变异抽取量(AVE)的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各构念的组合信度均大于0.7,AVE的值也大于0.5,问卷的收敛效度满足要求。

3.3 假设检验及结果分析

以个性特质(GR)、产品推荐(CP)和群体因素(QT)为外因潜变量,从众消费(CZ)为内生潜变量,省时便捷(SS)、求实求廉(QS)和攀比虚荣(PB)消费心理为中介变量,建立假设模型,检验消费心理对从众行为的影响。个性特质(GR)与省时便捷(SS)、求实求廉(QS)之间路径系数对应的t值分别为-0.28、0.08,产品因素(CP)与求实求廉(QS)之间的路径系数对应的t值为0.60,其余路径t值都大于1.96。删去个性特质(GR)到省时便捷(SS)和求实求廉(QS),产品推荐(CP)到求实求廉(QS)这三条路径后,剩余路径系数对应的t绝对值都大于1.96,修正后模型的路径都具有显著性。模型的适配度指标中,卡方自由度比=2.99,GFI=0.88,AGFI=0.86,CFI=0.96,RMSEA=0.081,各项指标均达到临界值标准,表明模型和数据适配度良好,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如图2所示。

通过对模型中各路径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进行分析,可验证各假设是否成立。从结构方程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消费者的个性特质通过攀比虚荣心理对从众行为的影响程度为0.44×0.58=0.255,即消费者因个体差异产生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形成购买意愿,假设3成立,这一结论与高秀峰[12]的研究结果一致。大学生易受到来自个人的心理压力以及信息认知不健全的影响,进而出现非理性的、攀比消费的从众行为[6]。而假设1和假设2不成立,相比于攀比虚荣心理,省时便捷心理和求实求廉心理则属于理性消费心理,正如阮洁所提到的大学生心智不够完全,社会阅历欠丰富,在消费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非理性消费[6]。

产品推荐通过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对从众行为的影响程度为0.28×0.16=0.045,假设4成立,当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面临时间压力、任务难度等因素刺激时,会产生省时便捷的购物心理,更愿意跟随大众消费来减少购买决策风险。产品推荐与求实求廉心理之间无显著关系,也不会通过求实求廉心理影响从众行为,假设5不成立。求实求廉心理是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购物的一种普遍心理,大学生在网络购物中产生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通常是源于自身的经济压力,而非产品因素所导致。因此,产品推荐与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相关性较弱,通过求实求廉心理对从众行为的影响也不显著。产品推荐负向影响攀比虚荣心理,结论与研究假设相反,因此,假设6不成立。大学生通过产品品牌及口碑来彰显自己的身份或形象,从而出现炫耀性的从众消费,而并非基于产品的质量或者价值[18],高价格和低品牌知名度易使消费者产生从众行为[8]。

群体因素通过省时便捷心理对从众行为的影响程度为0.64×0.16=0.102,消费者受到信息性影响而产生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假设7成立。在直播购物中,大学生会将他人的决策结果作为自己决策参考的信息来源,信任他人的正确决策,在节省购物时间的同时,还能经历便捷的消费体验。因此,信息性影响容易使消费者产生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进而导致从众行为。群体因素通过求实求廉心理对从众行为的影响程度为0.83×0.3=0.249,即消费者出于信息性影响产生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形成购买意愿,假设8成立。在直播或短视频平台购物的过程中,不仅享有优惠的价格,大学生还能从互动评价和产品描述中全面了解产品。群体因素通过求攀比虚荣心理对从众行为的影响程度为0.7×0.58=0.406,即消费者出于规范性影响产生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形成购买意愿,假设9成立。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与群体交往的过程中会因为想要获得群体认同感而产生从众消费行为,迫于群体压力,也会通过攀比虚荣的方式来获取个人在群体中的价值,群体信任、群体一致性和群体参与对大学生的从众行为具有显著影响[9],其结论支持假设8和假设9。

从路径影响系数可以看出,省时便捷和求实求廉两种消费心理对从众行为都有显著影响,假设10和假设11成立。消费者追求价格低廉、质量较高且使用便捷的商品易导致其产生从众消费行为。追求省时便捷和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属于理性消费心理,消费者更愿意向群体中的其他人推荐他们购得的物美价廉商品。消费者攀比虚荣心理到从众行为的路径系数为0.58,且影响显著,假设12成立。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日益明显,在消费过程中产生强烈的从众行为。大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控制能力有限,常常会陷入迷茫与困惑中,容易产生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导致从众消费。从路径系数对比来看,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对从众行为影响程度最高,路径系数达到0.58,其次为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影响路径系数为0.30,而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影响程度最小,路径系数仅为0.16。


4 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本研究聚焦网络直播情境下的从众消费现象,使用问卷调查收集有过从众消费的大学生消费心理数据,从个性特质、产品推荐和群体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从众消费时的三种消費心理,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1)因个性特质,大学生产生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个性特质这一变量中问项的赞同感都比较高,反映了大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倾向于得到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和认可,这种心理容易演变为非理性的攀比虚荣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中国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既追求个性又与群体趋同,易产生攀比购买行为。2)大学生由于产品推荐产生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大学生为了减少不确定性和感知风险,倾向于购买销量高、口碑好的产品,模仿大多数人的行为。销售量、主播推荐、直播间互动等被认为是产品质量的表征,大学生可以降低感知风险,付出较少的认知努力和时间成本来完成决策。3)大学生受群体因素的影响会产生省时便捷、求实求廉和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大学生在购物时,倾向于向群体了解购买信息,接受群体提出的购买意见,对群体保持着高度的信任感。在与群体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对产品的认知,节约选择产品的时间,使购物过程更加便捷,且保证所购产品的性价比。消费者所在群体中的群体规范和自身受到的顺从压力会影响其购买决策,使其产生从众行为。在与群体的交往过程中,也会由于想要获得群体的认同,出现追随群体决策的现象,产生攀比虚荣心理。

4.2 对策建议

直播间上架的商品多种多样,商家的营销手段也层出不穷。由于个人成长经历较为简单,消费心理并不成熟,大学生在购物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盲目的、消极的从众消费,常常会出现超过自身消费能力的购买行为或是购买到适用性、匹配度并不高的商品,同时,也会容易进入商家的饥饿营销、批量购买等消费陷阱。因此,合理的决策建议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与自尊,消费过程中极易产生攀比虚荣的非理性心理。因此,大学生在消费决策之前应该仔细斟酌,考虑商品是否满足自身的需求,是否在自己经济能力所能承担的范围之内,不要盲目攀比。2)因对商品信息缺乏了解,为了降低感知风险,主播推荐以及点赞互动容易使大学生产生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因此,大学生在购买商品之前可以向家人或朋友多询问以缓解对于商品信息的认知失调或是信息不对称现象,建立对商品的信任,从而理性消费。3)大学生要善于辨别群体信息,选择适合自己、满足需求的商品,而不是一味的迎合群体,或是为了得到群体的认同而产生非理性的消费心理。

参考文献

[1]艾媒网.2020年gmv超4 000亿!淘宝直播平台发展现状及带货数据分析[EB/OL].[2021-02-04].https://www. iimedia.cn/c1020/76888.html.

[2]张世琴.大学生消费决策的独特性与从众性[D].杭州:浙江大学,2013.

[3]王财玉,雷雳.网络购物情境下的羊群效应:内涵、影响因素与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7,25(2):298-311.

[4]谢莹,崔芳,高鹏.网络直播情境下共在临场感与社会临场感对从众消费的影响[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1(2):68-79.

[5]廖云.网络购物从众行为分析:以“双11”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4):156-159.

[6]阮洁,张鹏.大学生非理性从众消费:基于社会心理的视角[J].知识经济,2019(18):60-61.

[7]许佳淇.论网络口碑对青年受众群体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6(19):44-45.

[8]张大亮,周辉.产品因素对高校学生网购从众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4,36(1):1-4.

[9]吴佳欣.群体因素对网络团购消费者从众行为的影响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3.

[10]张澜,马自超.当代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的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6):78-81.

[11]侯艺.当代青年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9(11):107-112,99.

[12]高秀峰.网络团购从众行为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1.

[13]欧阳一贵.我国青年女性奢侈品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14]聂顺婷,郑允佳.大学生消费价值观与消费决策风格:从众心理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6):925-929.

[15]石绍华,郑钢,高晶,等.北京中学生的消费价值观与消费行为[J].心理学报,2002(6):616-625.

[16]巴婷婷.网络购物氛围视角下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

[17]何佳.网络购物中大学生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探析:以淘宝“双十一”活动为例[J].新媒体与社会,2013(4):169-181.

[18]徐莹.大学生面子知觉与自尊对其炫耀性消费的影响[D].重庆:西南大学,2015.

上一篇:地下室施工方案范文下一篇:欧姆定律内接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