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的主题解读论文

2023-02-19

《阿Q正传》写于1921年, 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 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鲁迅写《阿Q正传》“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 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作品中的阿Q是一个在辛亥革命中的贫苦农民, 这说明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主张同他关心革命, 关心农民对革命的态度以及革命给农民带来的利益等种种问题间的一致性。

在《阿Q正传》整篇文章中, 留给大多数读者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常常用过去的和未来的来掩饰他现在的不幸, 比如他常这样夸耀自己:“我以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 “我儿子会阔多啦”可是当他说这句话时, 连老婆还没有着落。他能用自轻自贱来获取心理的满足。在被别人打败后, 他就自轻自贱地承认自己是虫豸, 并以这种自轻自贱的第一来安慰自己, 并说, 我这是第一, 状元不就是第一吗, 那我就是状元来“狠狠地”赞美自己一翻。他用祖传的法宝“忘却”来掩饰自己生活中的不幸。在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后, 便立即使出了自己的祖传法宝, 将屈辱抛到九霄云外, 回到土谷祠美美地睡了个大觉。他更可以以自身的丑恶当作是炫耀的资本, 当别人说他头上的癫疮疤时, 他确自傲地认为别人“还不配”。总而言之, “精神胜利法”所带给阿Q的, 在阿Q自身看来, 是值得炫耀的资本, 是别人都没有而惟独自己有的值得大家都来学习的地方。但在其他有良知的中国人看来, 则是一种巨大的耻辱, 而鲁迅想要通过阿Q的“精神胜利法”揭示的, 其实就是整个中国国民性的弱点, 中国人之所以会成为东亚病夫, 就是由于这个软肋在作怪。

文章中通过阿Q的形象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 并由此反映了如不真正打碎农民的精神枷锁, 中国的民主革命很难有光明的前景。但阿Q形象的意义又远远不只是一个农民的代表, 他具有更为深广的思想蕴涵。阿Q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 贫无立锥之地, 只能靠打短工为生, 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连一个姓名也没有, 受尽了剥削和欺凌。但是, 他却不正视现实, 不去反抗斗争, 反倒无忧无虑, 悠然自得, 妄自尊大, 自欺欺人, 以求得“精神上的胜利”。正是这种精神胜利法使得阿Q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性格和思维方式, 也使阿Q显得十分麻木、可笑。他自欺欺人, 自我安慰, 只求得在精神上战胜对方;他最能自尊自大, 毫无根据地炫耀自己的前世和将来, 又最能在现实中毫不知耻地自轻自贱;他死要面子, 讳疾忌医, 从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 甚至以自己的弱点为荣;他还欺善怕恶, 欺弱怕强。但尽管如此, 阿Q作为一个劳动农民, 还是表现出自发的革命要求。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 他不觉“神往”革命, 希望从此能够翻身。不过他的“革命观”, 是与落后农民的私欲和许多糊涂观念联系着的 (要女人, 要房子, 要钱等) , 他并没有真正地觉醒。虽然, 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己不是阿Q所独有, 它是整个国民劣根性的高度概括, 是民族病态的集中体现。“阿Q相”已成为民族劣根性的代名词。精神胜利法深刻的阶级根源来自于中国封建统治者及其思想意识, 其历史根源则与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上屡次遭外族侵略的屈辱紧密相关, 而农民小生产者的保守落后等弱点, 又使阿Q这样的农民更易感染上精神胜利法。鲁迅多次表明, 塑造阿Q的形象, 实为画出国民的灵魂, 以拯救民族的命运, 对阿Q性格的揭露意在对整个旧社会、旧的封建思想意识形态的彻底批判。

阿Q的另一个引起我注意的地方, 就是在他对革命的态度问题上。起初, 阿Q以为“革命便是造反, 造反便是与他为难”, 所以他对革命的态度一向是“深恶痛绝”的。但当他昕说“革命”使城里的举人老爷都害怕, 未庄里的男男女女又是如此的慌张之后, 阿Q又产生了要投降革命的愿望。因此, 在鲁迅的小说中, 阿Q成为了未庄第一个起来欢迎革命并要“投身”革命的人。但是, 在阿Q的革命思维中, 革命无非就是穿着崇祯皇帝的素来推翻清政府, 简单地说就是反清复明罢了。

他之所以神往革命, 并不是希望推翻地主豪绅, 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希望, 去拿别人的一些东西罢了, 从而成为“要有什么就有什么”的人, 革命以后, 他可以随意地去拿原本属于赵太爷、钱太爷们的东西, 可以抬高自己的阶级地位, 成为当年的赵太爷、钱太爷们, 从而奴役现在和他一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D、王胡们。在古代的中国, 如果是一个下层老百姓, 对君权是绝对服从的, 除非实在是活不F去了, 才会起来反抗, 而这反抗, 也不会是实质上的改变, 仅仅是改朝换代罢了。这样阿Q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特性也就不难理解了。

纵观阿Q, 其实就是一个鲁迅概念中的一个封建落后、思想愚昧的乡村农民的典型形象, 是鲁迅把自己所要表达的中国农民的种种弊陋都集中到阿Q一个人身上, 让阿Q成为中国当时封建农民的典型代表。而鲁迅对于乡村生活的了解是相当有限的, 更谈不上是熟悉。而他对于阿Q这种“乡村小户人家”, 所采取的“与其说是建立在详观细察基础上的具体描绘与刻画, 还不如说是借助于有限的了解而充分发挥艺术创作所见许的推理与想象”。总的说来, 鲁迅在乡下的时间不超过一年, 当然称不上是乡下人, 他所塑造的阿Q形象其实也就是个城里人眼中的农民的典型。

阿Q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无疑是相当深刻的。但在当时, 他所起的作用有像我们现在这样大吗?“在鲁迅时代的稍后时期, 当时还是山西省长治第四师范学校学生的赵树理就尝试将鲁迅的小说读给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听的实验, 结果却遭到惨痛失败——这就与鲁迅本人所期待的结果能通过他的作品开出反省的道路的目标之间发生了巨大的落差。”而在我看来, 鲁迅的文章在当时主要是给城市新式学生和知识分子看的, 试想当时, 在农村, 识字的人有多少, 能读得懂文章并能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的人又有多少。因此鲁迅的文章在农村石沉大海的结局在意料之中。但是这并不能妨碍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对社会的惊醒价值, 起码对于我们这一辈人来说, 阿Q的教训早以牢记, 我们不会再度迷茫, 历史不会重演, 这其实也是阿Q带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影响。

摘要:鲁迅的小说是揭露封建传统文化的“吃人”思想,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揭示中国人的国民性和劣根性最成功的作品之一。阿Q的被奴化、阿Q的精神支柱 (精神胜利法) 、阿Q的造反, 都深刻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沉闷与无奈。作为精神界的思想领袖, 鲁迅指出:奴才的反抗最终还是瓦砾场上修补老例。要走出这个怪圈, 只有推翻这吃人的筵席, 毁坏这厨房, 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社会, 这是我们现代人的使命。

关键词:“吃人”,阿Q的被吃,精神胜利法,奴才的反抗个体生命的民主平等,国家的文明

参考文献

[1] 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2] 钱理群.拒绝遗忘[M].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9, 5.

[3] 钱理群.名作重读[M].上海出版社, 1996, 7.

[4] 刘青汉.独一无二的鲁迅[M].书屋, 2002 (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试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受贿罪的立法缺陷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