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书

2022-12-24

第一篇: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书

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最终版]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

第一条 为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根据《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试行)》(广发人字〔 2005 〕 552 号),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 本大纲是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供考生备考时参考。

第三条 考试科目:

(一)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业务。

(二)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口试)。

第二章 综合知识

第四条 综合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了解所列知识点。

第五条 综合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六条 综合知识内容包括:

一、政治理论知识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物质概念 世界的物质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社会意识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的有机构成 相对人口过剩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四个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政党

(四)近期国内外重大事件

二、法律基础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

(一)法律基础知识

社会主义法制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标志和条件

宪法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的文化制度 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新闻广播电视事业的法律地位 广播影视法律体系构成

(二)相关法律法规

刑法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 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 侵犯著作权罪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虚假广告罪 诬告陷害罪 侮辱罪 诽谤罪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传播淫秽物品罪

民法 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人身权 名誉权 荣誉权 姓名权 肖像权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合同

知识产权法 著作权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 著作权权利种类和保护期 著作权权利限制 表演者权利和义务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利和义务 广播电台、电视台权利和义务

保守国家秘密法 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范围 法律责任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原则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适用范围 广播电视行业管理部门 《条例》所称广播电台、电视台 禁止制作、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新闻应当遵守的原则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查节目的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

三、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常识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框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建立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全球化

社会结构 社会化 社会互动 社会角色 社会规范 社会控制 社会群体 组织 社区 社会分层 现代化 社会工作 社会保障 社会动机人际关系 从众行为 大众心理

《诗经》 楚辞 《史记》 乐府诗 唐诗 宋词 唐宋八大家 元曲 明清小说 新文学运动 当代文学名家名作《荷马史诗》 古希腊悲剧 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 批判现实主义 巴尔扎克 歌德 托尔斯泰 现代派文学

第三章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第七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考察考生对广播电视工作认知程度,要求考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方针原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广播电视常识。

第八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

第九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内容包括: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内涵要求

(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四)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含义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

(五)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实质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 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六)政治家办报办台

“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 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 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七)新闻真实性原则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定义的内涵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的本质要求与具体要求实事求是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 当前新闻真实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

(八)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含义新闻价值的要素 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与综合性 新闻价值取向

(九)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贴近”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 按照“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十)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十一)文艺方针政策

“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 “三贴近”

(十二)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十三)胡锦涛总书记 2008 年 6 月 20 日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关于新闻舆论的性质、地位、作用的重要论述 关于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总要求和主要任务的重要论述 关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及“五个必须”的重要论述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一)新闻工作者责任

新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三)广播电视工作者职业道德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2009 年修订颁布)《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

三、广播电视常识

(一)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简况

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中央广播事业局 广播电视部 广播电影电视部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中国广播网 国际在线中国网络电视台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二)广播电视节目概述

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广播的传播符号 电视的传播符号 电视影像的要素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 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电视新闻中画面、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三)广播电视技术常识

中波与短波广播 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 模拟广播与数字广播 地面电视 有线电视 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 高清晰度电视 图文电视 交互式电视 移动多媒体广播 网络视听业务 卫星通信与卫星广播 广播电视覆盖方式 广播电视传输方式

第四章 广播电视业务

第十条 广播电视业务重点考察考生的广播电视采编能力,要求考生掌握采、写、编、评的基本技能。

第十一条 广播电视业务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

第十二条 广播电视业务内容包括:

一、广播电视采访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

新闻线索 确立选题的标准 选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广播电视采访准备

广播电视采访的准备 采访提纲的撰写 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

(四)广播电视采访方法

现场观察 采访对象的选择 开放型问题 闭合型问题 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 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

二、广播电视写作

(一)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符合广播电视媒体特点 用事实说话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

结构线索单一 层次清楚 核心信息处理突出

(三)广播电视消息

广播电视消息 新闻要素 背景 导语 广播电视消息常用结构

(四)广播电视新闻专题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表达手段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常用结构

(五)广播电视现场报道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 现场直播

(六)广播电视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连续报道 连续报道的基本要求 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的基本要求

三、广播电视编辑

(一)新闻编辑的主要职责和具体工作

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 选题确定 编辑工作流程 新闻报道的策划 选择稿件 修改稿件 制作标题 栏目编排 录制播出 直播导播 通联

(二)节目编辑合成

音像编辑合成 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 广播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 电视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

(三)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栏目编排思想 新闻编排技巧

四、广播电视评论

(一)新闻评论的特点与功能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的功能 新闻评论的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二)新闻评论的说理

论点 论据 论证 据事说理 对比说理

(三)广播电视评论类型

本台评论 本台短评 编后话 新闻述评 谈话类评论 舆论监督节目

第五章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

第十三条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重点考察考生的播音主持能力,要求考生能以良好的形象和规范的语言完成节目的播音主持工作。

第十四条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笔试

1 、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 、考试方式为闭卷。

3 、试卷满分为 100 分。

4 、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写作题。

(二)口试

1 、准备时间为 15 分钟,考试时间为 5 分钟。

2 、考试方式为闭卷,现场抽题,现场录像。

3 、口试满分为 100 分。

4 、试题类型包括新闻播报、话题主持。

第十五条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内容包括:

一、播音主持工作及职业规范

(一)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

播音主持工作特点 播音员主持人职业定位 播音主持的正确创作道路

(二)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规范要求

牢固树立责任意识 勤奋敬业德艺双馨 自觉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 树立良好的行业内外形象 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三)规范播音员主持人岗位工作的意义

有助于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有利于提高播出质量 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媒体形象

二、普通话语音知识和播音发声常识

(一)普通话语音知识

普通话概念 普通话语音特点 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等知识

(二)播音发声常识

播音发声的基本要求及方法 呼吸原理及方法 口腔控制原理和要领 吐字归音的方法

三、播音主持语言表达

(一)创作准备与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

备稿的定义、内容、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 感受、态度、感情 具体感受与整体感受

(二)调动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景再现的定义、展开过程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内在语的定义、作用、分类以及把握 对象感的定义、特征、把握以及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三)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停连的定义、作用、位置的确定以及表达 重音的定义、作用、位置的确定以及表达 语气的定义、感情色彩和分量、声音形式 节奏的定义、类型以及方法

(四)即兴口语表达

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的原则与分类 串联词的定义、功能、把握以及创作追求 话题的进入、衔接转换、结束等操作技巧 临场应变的定义、要求、依据、现场控制以及应变策略

四、播音主持业务

(一)文稿播读

1 、新闻类节目及其分类 新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 新闻消息的播读 新闻评论的播读 新闻专稿的播读

2 、文艺类节目及其分类 文艺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 文艺类文稿播读的具体要求

3 、社教类节目及其分类 社教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 社教类文稿播读的具体要求

4 、财经类节目及其分类 财经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 财经类文稿播读的具体要求

(二)话题主持

1 、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 新闻评论类专题主持的基本要求

2 、财经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 财经类专题主持的基本要求

3 、服务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 服务类专题主持的基本要求

4 、综艺娱乐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 综艺娱乐类专题主持的基本要求

五、播音员主持人形象

(一)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概述

1 、形象的定义

2 、职业形象(声音形象、屏幕形象) 个人形象

(二)塑造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意义和作用

1 、有助于塑造媒体形象

2 、有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

(三)处理好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多重关系

1 、职业形象与个人形象的关系

2 、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的关系

3 、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四)塑造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具体要求

1 、塑造职业形象的基本要求

职业着装的基本概念及搭配技巧 发型造型的基本常识和要求 化妆造型的基本原则及技巧 饰物佩戴的基本常识

2 、表现职业形象的基本要求

体现媒体责任和个人品德 符合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尊重大众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 体态与节目的统

一、语言与体态的和谐

3 、注重生活中的形象

良好的语言习惯、规范的体态语言 注意言谈举止的社会影响

六、口试内容和标准

(一)口试内容

1 、新闻播报。应试者面对镜头播报一条自己抽取的新闻稿。

2 、话题主持。应试者从不同栏目类型的话题中选择一题,面对镜头主持。

(二)口试标准

A 级

语音面貌:播报和主持节目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音质音色:声音清晰、圆润,音色大方、明朗、干净;发声状态松弛、自如;吐字清晰、准确、流畅。

形象气质:形象端正、大方,仪态仪表符合广播电视职业规范。

语言表达:

播报:理解准确,感受具体,感情真挚,基调恰切;语言目的明确,停连重音准确,语句流畅,语气生动,分寸得当;语言表达时状态积极,与受众有真切交流,仪态自然大方。

主持:导向正确,态度鲜明;思路清晰,逻辑感强;语言规范,符合广播电视语体特征;内容充实,言之有物;表达顺畅,生动、形象,对象感、交流感强,能体现栏目特色,反应敏捷,富有个性。

B 级

语音面貌:播报和主持节目时,语音基本标准,语调比较自然,语意表达总体准确流畅。

音质音色:声音较清晰、圆润,音色较大方、明朗、干净;发声状态较自如;吐字基本清晰、准确、流畅。

形象气质:形象、仪态、仪表符合广播电视职业规范。

语言表达:

播报:理解基本正确,有一定感受,感情、基调基本恰切;语言目的基本明确,语句顺畅,语气、分寸把握较好;语言表达时状态积极,有一定的对象感,自然大方。

主持:导向正确,态度鲜明;思路清晰,表述逻辑基本清楚,内容比较充实具体;语言基本规范,符合广播电视语体特征,偶有词汇、语法等失误;表达基本顺畅,有一定的对象感、交流感,基本能体现不同栏目的特色及个性。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大纲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资格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篇:2018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

考试大纲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根据《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试行)》(广发人字〔 2005 〕 552 号),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 本大纲是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供考生备考时参考。

第三条 考试科目:

(一)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业务。

(二)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口试)。

第二章 综合知识

第四条 综合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了解所列知识点。

第五条 综合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六条 综合知识内容包括:

一、政治理论知识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商品 货币 资本 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人民民主政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论十大关系》

(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主要内容、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新时代内涵与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时代课题(“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八个明确) 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十四条坚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两步走”战略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统揽“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相互关系 坚定实施“七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科学内涵、主要任务) 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及其总目标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全面依法治国及其总目标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针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 坚定“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网络强国战略思想 传播手段建设与创新 互联网内容建设 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总体国家安全观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共建共商共享理念 正确义利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制度的最大优势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增强“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党的自我革命与伟大社会革命

(五)近期国内外重大事件

二、法律基础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

(一)宪法

我国的国家指导思想 我国的国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依法治国 我国的文化制度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宪法宣誓制度 监察制度 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的规定

(二)相关法律法规

民法总则 未成年人法定年龄标准 保护人身自由、人格尊严 保护自然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 保护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 保护个人信息 保护英雄烈士

刑法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 侵犯著作权罪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虚假广告罪 诬告陷害罪 侮辱罪 诽谤罪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 传播淫秽物品罪 侮辱国旗、国徽、国歌罪 泄露国家秘密罪

刑事诉讼法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报道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公共文化服务的负责部门 公共文化设施 政府公开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和媒体监督

国歌法 国歌的名称 国歌的法律地位 维护国歌尊严 禁止奏唱国歌的场合 国歌的宣传教育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国歌的法定时点

英雄烈士保护法 英雄烈士的法律地位 烈士纪念日 鼓励和支持英雄烈士事迹创作生产和宣传推广 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泛宣传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法定义务 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保护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法定职责

未成年人保护法 未成年人隐私保护 制作传播内容要求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 著作权权利种类 著作权权利限制 表演者权利和义务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利和义务 广播电台、电视台权利和义务 职务作品 国家安全法 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教育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

网络安全法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网络产品和服务强制认证 个人信息保护 网络用户实名制 网络信息发布行为规范

保守国家秘密法 国家秘密范围 法律责任

监察法 监察委员会 监察范围 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广告法 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布广告内容准则和行为规范 未成年人广告的特别规定 广播电台电视台违反广告法的法律责任 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和法律责任

证券法 证券交易内幕信息 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 证券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原则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禁止制作、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新闻应当遵守的原则 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查节目的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三、经济学、社会学、文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供给与需求 自由经营与政府干预 资源配置 成本与收益 国内生产总值(GDP)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恩格尔系数 基尼系数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充分就业与失业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顺差和逆差 外汇与汇率 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 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 欧盟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社会化 社会角色 社会规范 社区 社会分层 现代化 社会保障

《诗经》 《楚辞》 《史记》 唐诗 宋词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新文化运动 鲁迅 沈从文 茅盾 《荷马史诗》 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 巴尔扎克 卡夫卡

第三章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第七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考察考生对广播电视工作认知程度,要求考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方针原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广播电视常识。

第八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

第九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内容包括: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内涵要求

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四)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含义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把握新闻宣传的时度效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

(五)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实质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正确行使舆论监督职能 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 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相统一

(六)政治家办报办台

“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 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 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喉舌论 新闻舆论工作的“五个事关”

(七)新闻真实性原则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定义的内涵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真实的本质要求与具体要求 实事求是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 当前新闻真实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新闻手段 客观报道 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

(八)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含义 新闻价值的要素 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与综合性 新闻价值取向

(九)新闻事业的性质

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 新闻事业是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的体现

(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贴近”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 按照“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十一)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十二)文艺方针政策

“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十三)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创新对外宣传方式 提高议题设置能力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十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视察解放军报社的讲话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十五)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媒体的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 智慧广电战略 移动优先战略 “中央厨房” 微信 微博 客户端 社交媒体 网络直播 UGC(用户生产内容) PGC(专业生产内容) 网络主播 网综 网剧 网络电影 短视频 跨屏互动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一)新闻工作者责任

新闻职业与新闻工作者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二)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新闻工作的法律规范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违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行为

(三)广播电视工作者职业道德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009 年修订颁布)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

《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从业人员廉洁行为若干规定》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自律公约》

《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章程(试行)》

三、广播电视常识

(一)新中国广播电视发展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 央广网 国际在线 中国网络电视台

(二)广播电视节目概述

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广播的传播符号 电视的传播符号 电视影像的要素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 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电视新闻中画面、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公益广告 新型传播平台的概念和种类

第四章 广播电视业务

第十条 广播电视业务重点考察考生的广播电视采编能力,要求考生掌握采、写、编、评的基本技能。

第十一条 广播电视业务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

第十二条 广播电视业务内容包括:

一、广播电视采访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

新闻线索 确立选题的标准

(三)广播电视采访准备

广播电视采访的准备 采访提纲的撰写 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 采访对象的选择

(四)广播电视采访方法

现场观察 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 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 体验式采访

二、广播电视写作

(一)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符合广播电视媒体特点 用事实说话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

结构线索清晰 层次清楚 核心信息处理突出

(三)广播电视消息

广播电视消息 新闻要素 背景 导语 广播电视消息常用结构

(四)广播电视新闻专题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表达手段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常用结构

(五)广播电视现场报道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 现场直播

(六)广播电视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连续报道 连续报道的基本要求 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的基本要求

(七)深度报道

(八)全媒体报道

三、广播电视编辑

(一)新闻编辑的主要职责和具体工作

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 选题确定 编辑工作流程 新闻报道的策划 选择稿件 修改稿件 制作标题 栏目编排 录制播出 直播导播 通联 报道策划

(二)节目编辑合成

音像编辑合成 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 广播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 电视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 情景再现

四、广播电视评论

(一)新闻评论的特点与功能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的功能 新闻评论的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二)新闻评论的说理

论点 论据 论证 据事说理 对比说理

(三)广播电视评论类型

本台评论 本台短评 编后话 新闻述评 谈话类评论 舆论监督节目

五、广播电视报道类型及规范

案件报道 批评性报道 灾难报道 突发事件报道 死亡报道 暴力报道 未成年人报道规范 隐性采访 图片报道 报道中的禁用词

第五章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

第十三条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重点考察考生对播音主持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对播音主持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以及播音主持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考生能以正确的传播理念、良好的声音形象和屏幕形象、标准的普通话和规范而丰富生动的语言表达,完成广播电视的播音主持工作。

第十四条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笔试

1、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考试方式为闭卷。

3、试卷满分为 100 分。

4、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写作题。

(二)口试

1、准备时间为 10 分钟,考试时间为 5 分钟。

2、考试方式为闭卷,现场抽题、现场准备、现场考试并录像。

3、口试满分为 100 分。

4、试题类型包括新闻播报、话题主持。

第十五条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内容包括:

一、播音主持工作及播音员主持人职业

(一)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质、宗旨、意义

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质 播音主持工作的宗旨 播音主持工作的意义

(二)播音主持工作的责任

牢固树立党的宣传员和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意识 自觉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 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社会公众人物形象 勤奋敬业德艺双馨

(三)播音主持工作的地位、规律、特点、创作道路

播音主持工作的地位 播音主持工作的规律 播音主持工作的特点 播音主持正确的创作道路

(四)播音主持职业规范要求和职业道德准则

播音主持职业规范要求

严格区分职业行为和个人行为 遵守和尊重播音主持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 遵守和尊重播音主持创作规律认真严肃对待每一次播出 严格遵守安全播出的各项规章制度 尊重被采访对象(特别是未成年人、残疾人、社会弱势群体等)

播音主持职业道德准则 责任 品格 形象 语言 廉洁

(五)播音主持岗位规范的意义、播音主持工作优良传统和作风 播音主持岗位规范的意义

有助于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有利于提高播出质量 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媒体形象 以高水平、高质量的播出,树立自己的职业形象 以谦虚的态度和精湛的艺术,尊重和保护自己的职业尊严

播音主持工作优良传统和作风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尽职尽责的承担职业责任 全方位主动积极学习积累广博的文化知识 一丝不苟的勤学苦练专业基本功 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表里如一的慎独品格 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二、播音主持职业首要的必备基础知识

(一)新闻素质

新闻的基本概念:真实性 准确性 价值 意义等

现场报道的基本能力要求:细致的现场观察能力 敏锐的新闻洞察能力 综合分析、理清思路的逻辑能力 准确的语言表述能力等

(二)语言文字素养

1、对语言文字基本概念、知识的掌握

2、按照职业要求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

基本的准确运用词语概念表述的能力 符合语法规范、用基本通顺的语句叙述内容的能力 思路清晰、条理层次分明的逻辑能力 语言生动形象的修辞能力

(三)形体语言、基本礼仪、交流沟通能力

形体语言的基本形态 形体语言的基本功能 形体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律

职业行为中的必备礼仪 作为公众人物的必备礼仪 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礼仪

掌握和遵守交流沟通的基本规则 职业行为中的交流和沟通

三、播音主持理论基础知识

(一)播音发声知识

播音发声的基本要求及方法 呼吸原理及方法 呼吸在有声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口腔控制原理和要领 口腔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吐字归音的方法 吐字归音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普通话语音知识

普通话概念 普通话语音特点 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词的轻重格式等知识 普通话异读词读音 人名地名的读音 播音员主持人必备语音工具书

(三)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知识

1、创作准备与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

备稿的定义、内容、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 感受、态度、感情 具体感受与整体感受

2、调动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景再现的定义、展开过程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内在语的定义、作用、分类以及把握 对象感的定义、特征、把握以及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3、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停连的定义、作用、位置的确定以及表达 重音的定义、作用、位置的确定以及表达 语气的定义、感情色彩和分量、声音形式 节奏的定义、类型以及方法

4、即兴口语表达

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的范畴和现状 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运用的原则 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的原则 厚积薄发对即兴口语运用和表达的积极意义 串联词的定义、功能、把握以及创作追求 临场应变——即兴口语表达的致臻境界 即兴口语表达易出现的问题 临场应变的定义、要求、依据、现场控制以及应变策略

四、播音主持业务

(一)文稿播读

1、新闻类节目及其分类 新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 新闻消息的播读 新闻评论的播读 新闻专稿的播读

2、文艺类节目及其分类 文艺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 文艺类文稿播读的具体要求

3、社教类节目及其分类 社教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 社教类文稿播读的具体要求

4、财经类节目及其分类 财经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 财经类文稿播读的具体要求

(二)话题主持

1、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 新闻评论类专题主持的基本要求

2、财经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 财经类专题主持的基本要求

3、服务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 服务类专题主持的基本要求

4、综艺娱乐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 综艺娱乐类专题主持的基本要求

五、播音员主持人形象

(一)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概述

1、形象的定义

2、职业形象(声音形象、屏幕形象、社会公众形象) 个人形象

(二)塑造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意义和作用

1、有助于塑造媒体形象

2、有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

(三)处理好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多重关系

1、职业形象与个人形象的关系

2、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的关系

3、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四)塑造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具体要求

1、塑造职业形象的基本要求

声音形象塑造的基本常识和技巧 职业着装的基本概念及搭配技巧 发型造型的基本常识和要求 化妆造型的基本原则及技巧 饰物佩戴的基本常识

2、表现职业形象的基本要求

体现媒体责任和个人品德 符合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尊重大众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 体态与节目的统

一、语言与体态的和谐

3、注重生活中的形象

良好的语言习惯、规范的体态语言 注意言谈举止的社会影响 尊重和保护好自己的职业形象和个人形象

六、口试内容和评判标准

(一)口试内容

1、新闻播报。应试者面对镜头播报一条自己抽取的新闻稿。

2、话题主持。应试者从不同栏目类型的话题中选择一题,面对镜头主持。

(二)口试标准

A 级

1、声音状态:

播报和主持节目时,发声状态积极、饱满、大气;声音运用松弛、自如、通畅;声音干净、明朗,圆润、大方

2、语音面貌:

播报和主持节目时,语音标准,声、韵、调准确无误;语音连贯、流畅;吐字清晰、准确;语调自然。

3、形象气质:

形象端正、大方,服饰、妆容、仪态、仪表符合广播电视职业规范。

4、语言表达:

新闻播报:理解准确,感受具体,感情真挚,基调恰切;语言目的明确,停连重音准确,语句流畅,语气生动,分寸得当;语言表达时状态积极,与受众有真切交流,仪态自然大方;能准确鲜明的体现所播节目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话题主持:导向正确,态度鲜明;内容充实,言之有物;能实现节目的播出目的。

思路清晰,逻辑感强;语言表述准确规范,符合广播电视语体特征和语境;语言表达顺畅,对象感、交流感强;语言运用生动、形象;现场反应积极、敏捷,表现富有个性,能体现栏目特色。

B 级

1、声音状态:

播报和主持节目时,发声状态较积极、饱满、大气;声音运用较松弛、自如、通畅;声音较干净、明朗,圆润、大方;

2、语音面貌:

播报和主持节目时,语音基本标准,声、韵、调基本准确,偶有失误;语音基本连贯、流畅;吐字基本清晰、准确;语调总体自然。

3、形象气质:

形象、妆饰、仪态、仪表符合广播电视职业规范。

4、语言表达:

新闻播报:理解正确,有一定感受;感情、基调基本恰切;语言目的基本明确,停连重音无明显失误;语气、分寸把握基本到位;语言表达时状态积极,语句顺畅,有一定的对象感,自然大方。

话题主持:导向正确,态度鲜明;内容比较充实具体;能基本实现播出的具体目的。

思路清晰,逻辑基本清楚;语言表述基本规范,符合广播电视语体特征和语境;语言表达基本顺畅,有一定的对象感、交流感;语言运用偶有词汇、语法等失误;现场反应积极,基本能体现栏目特色及个性。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大纲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资格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篇: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根据《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试行)》(广发人字〔 2005 〕 552 号),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 本大纲是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供考生备考时参考。

第三条 考试科目:

(一)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业务。

(二)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口试)。

第二章 综合知识

第四条 综合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了解所列知识点。

第五条 综合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六条 综合知识内容包括:

一、政治理论知识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物质概念 世界的物质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社会意识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的有机构成 相对人口过剩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四个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政党

(四)近期国内外重大事件

二、法律基础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

(一)法律基础知识

社会主义法制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标志和条件

宪法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的文化制度 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新闻广播电视事业的法律地位 广播影视法律体系构成

(二)相关法律法规

刑法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 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 侵犯著作权罪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虚假广告罪 诬告陷害罪 侮辱罪 诽谤罪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传播淫秽物品罪

民法 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人身权 名誉权 荣誉权 姓名权 肖像权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合同

知识产权法 著作权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 著作权权利种类和保护期 著作权权利限制 表演者权利和义务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利和义务 广播电台、电视台权利和义务

保守国家秘密法 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范围 法律责任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原则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适用范围 广播电视行业管理部门 《条例》所称广播电台、电视台 禁止制作、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新闻应当遵守的原则 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查节目的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

三、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常识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框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建立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全球化 社会结构 社会化 社会互动 社会角色 社会规范 社会控制 社会群体 组织 社区 社会分层 现代化 社会工作 社会保障 社会动机 人际关系 从众行为 大众心理

《诗经》 楚辞 《史记》 乐府诗 唐诗 宋词 唐宋八大家 元曲 明清小说 新文学运动 当代文学名家名作 《荷马史诗》 古希腊悲剧 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 批判现实主义 巴尔扎克 歌德 托尔斯泰 现代派文学

第三章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第七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考察考生对广播电视工作认知程度,要求考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方针原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广播电视常识。

第八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 第九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内容包括: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内涵要求

(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四)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含义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

(五)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实质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 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六)政治家办报办台

“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 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 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七)新闻真实性原则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定义的内涵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真实的本质要求与具体要求实事求是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 当前新闻真实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

(八)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含义 新闻价值的要素 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与综合性 新闻价值取向

(九)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贴近”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 按照“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十)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十一)文艺方针政策

“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 “三贴近”

(十二)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十三)胡锦涛总书记 2008 年 6 月 20 日 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关于新闻舆论的性质、地位、作用的重要论述 关于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总要求和主要任务的重要论述 关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及“五个必须”的重要论述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一)新闻工作者责任 新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三)广播电视工作者职业道德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2009 年修订颁布)《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

三、广播电视常识

(一)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简况

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中央广播事业局 广播电视部 广播电影电视部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中国广播网 国际在线 中国网络电视台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二)广播电视节目概述

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广播的传播符号 电视的传播符号 电视影像的要素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 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电视新闻中画面、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三)广播电视技术常识

中波与短波广播 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 模拟广播与数字广播 地面电视 有线电视 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 高清晰度电视 图文电视 交互式电视 移动多媒体广播 网络视听业务 卫星通信与卫星广播 广播电视覆盖方式 广播电视传输方式

第四章 广播电视业务

第十条 广播电视业务重点考察考生的广播电视采编能力,要求考生掌握采、写、编、评的基本技能。

第十一条 广播电视业务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

第十二条 广播电视业务内容包括:

一、广播电视采访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

新闻线索 确立选题的标准 选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广播电视采访准备

广播电视采访的准备 采访提纲的撰写 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

(四)广播电视采访方法

现场观察 采访对象的选择 开放型问题 闭合型问题 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 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

二、广播电视写作

(一)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符合广播电视媒体特点 用事实说话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 结构线索单一 层次清楚 核心信息处理突出

(三)广播电视消息

广播电视消息 新闻要素 背景 导语 广播电视消息常用结构

(四)广播电视新闻专题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表达手段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常用结构

(五)广播电视现场报道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 现场直播

(六)广播电视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连续报道 连续报道的基本要求 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的基本要求

三、广播电视编辑

(一)新闻编辑的主要职责和具体工作

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 选题确定 编辑工作流程 新闻报道的策划 选择稿件 修改稿件 制作标题 栏目编排 录制播出 直播导播 通联

(二)节目编辑合成

音像编辑合成 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 广播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 电视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

(三)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栏目编排思想 新闻编排技巧

四、广播电视评论

(一)新闻评论的特点与功能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的功能 新闻评论的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二)新闻评论的说理

论点 论据 论证 据事说理 对比说理

(三)广播电视评论类型

本台评论 本台短评 编后话 新闻述评 谈话类评论 舆论监督节目

第四篇: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

试公告

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定于2012年10月27日、28日举行,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名条件

(一)遵守宪法、法律、广播电视相关法规、规章;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四)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含应届毕业生)。

二、报名方式、时间与地点

报名方式:先网上报名,再现场确认。

(一)网上报名的时间是7月11日至9月7日。参加考试的人员在上述期间内登录以下网站进行网上报名: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

(二)现场确认时间是9月8日至9月20日(具体时间见各省通知)。已网上报名的人员须本人在上述期间内,到考试所在地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

各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报名工作的实际需要,在上述规定的期限内确定具体的现场确认时间和地点,并向社会公布。

三、报名材料

报名人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报名表。

报名人员在报名网站真实、准确地填写相关信息,并下载打印报名表,在现场确认时提交审验。

(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军人证)原件及复印件(A4纸)。

(三)本人学历证书(在校大学生凭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A4纸)。

(四)有免试科目的考生必须带上2011年资格考试成绩单。 现场确认时,当场摄取本人证件照片。

经审验符合报名条件的,由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发给准考证。

四、考试科目

(一)公共科目:1.综合知识;2.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二)专业科目:

1.编辑记者资格考试专业科目:广播电视业务。 2.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专业科目: (1)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 (2)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口试)。

五、报名参加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人员,可依据广电总局制定的《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备考。

六、少数民族考生可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也可用汉语言文字答卷,但当年所考各科目答卷(含口试),只能选择使用一种语言文字。

七、2013年1月中下旬发布考试成绩,公布考试合格标准。届时,考生可登陆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报名网站查询。

第五篇: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

06-11-20 19:44 发表于:《角落》 分类:未分类

考试科目:

(一)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科目

1、公共科目:综合知识;

2、专业科目:(1)新闻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新闻业务。

(二)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科目

1、公共科目:综合知识;

2、专业科目:(1)新闻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

第二章 综合知识

第四条 综合知识为编辑记者和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公共科目。

第五条综合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了解所列知识点。

第六条 综合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100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七条 综合知识内容包括:

一、政治理论知识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物质概念 世界的物质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社会意识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经验总结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三)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贡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 、伟大实践及其重要意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辩证统一的科学理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五)时事政治

1、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完善宏观调控 转变政府职能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理顺分配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2、国内外重大事件

二、法律常识与相关法律法规

(一)法律常识

社会主义法制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标志和条件

宪法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的文化制度 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新闻广播电视事业法律地位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二)相关法律法规

广播影视法律体系构成 广播电视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广播电视法规规章主要调整范围

刑法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 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侵犯著作权罪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虚假广告罪 诬告陷害罪 侮辱罪诽谤罪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传播淫秽物品罪

民法 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人身权 名誉权荣誉权 姓名权 肖像权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著作权法 著作权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 著作权权利种类和保护期著作权权利限制 表演者权利和义务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利和义务广播电台、电视台权利和义务

广告法 对特定媒体发布广告和特定广告内容的限制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原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适用范围广播电视行业管理部门 条例所称广播电台、电视台 禁止制作、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新闻应当遵守的原则 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查节目的要求

《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广播电视广告应遵循的原则 不得播放的广播电视广告 广播电视广告与其他广播电视节目的区别 广播电视广告节目播放时间和数量 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监管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 执业资格管理执业资格考试 执业资格注册 权利与义务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广播电视时政新闻及同类专题专栏的制作机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制度

《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 不得引进播出的境外电视节目电视频道播出境外电视节目总量 境外影视剧禁止播出时间

三、经济学知识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框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现代企业制度

资源配置 经济人假设 消费者均衡 机会成本 生产成本需求和供给 价格机制 市场体系 恩格尔定律

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宏观调控任务与目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充分就业 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手段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 效率与公平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合作 跨国公司 国家经济安全 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方式 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贸易冲突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金融市场 金融危机 金融风险

四、社会学知识 新闻基础知识

第八条新闻基础知识为编辑记者和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专业科目。

第九条新闻基础知识重点考察考生对新闻工作认知程度,要求考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和工作原则。

第十条 新闻基础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100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

第十一条 新闻基础知识内容包括:

一、新闻和新闻事业

(一)新闻起源与本源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事实第一性和新闻第二性

(二)新闻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真实的本质要求与具体要求新闻的基本形式——用事实说话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

(三)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含义 新闻价值的要素 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与综合性新闻价值取向

(四)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重要的职业能力之一新闻敏感的主要表现——及时发现新闻线索;准确判断新闻价值;预测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

(五)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导致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 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阶段

(六)新闻事业的性质

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 新闻事业是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的体现新闻事业的产业属性

(七)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

新闻事业社会功能的含义 报道新闻、引导舆论是新闻事业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传播知识、服务社会、提供娱乐、刊播广告的功能

(八)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的基本含义 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自由的主要观点

(九)当代新闻事业发展趋势

“地球村” 多媒体 互联网 跨国传媒集团具有国际影响的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 报团国际信息交流与民族文化保护 信息霸权与国家信息安全

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和工作原则

(一)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二)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 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含义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四)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五)政治家办报办台

“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 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六)新闻真实性原则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

(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贴近”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三贴近”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八)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九)文艺宣传方针政策

“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

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一)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新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新闻工作者职业特征 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

(二)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新闻职业道德一般规范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三)广播电视职业道德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

四、中国新闻史常识

邸报 小报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梁启超与《时务报》 邵飘萍 《京报》陈独秀与《新青年》 李大钊与《每周评论》 毛泽东与《湘江评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徐宝璜 戈公振与《中国报学史》 《向导》《政治周报》 《热血日报》 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 中央广播电台 范长江 邹韬奋 《生活周刊》 史沫特莱 斯诺《西行漫记》 延安《解放日报》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新华社重庆《新华日报》 《晋绥日报》与反“客里空”运动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齐越 夏青 中央广播事业局 广播电视部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人民日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第四章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

第十二条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为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的专业科目。

第十三条广播电视新闻业务重点考察考生的新闻采编能力,要求考生掌握采、写、编、评的基本技能,完成节目采访和编辑工作。

第十四条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100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

第十五条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内容包括:

一、广播电视新闻概述

(一)广播电视节目及构成要素 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的传播符号 电视的传播符号 电视影像的要素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 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的关系电视新闻中画面、声音与文字的关系

(二)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广播传播的优势劣势 电视传播的优势劣势

(三)广播电视新闻的体裁和节目形式

消息 事件消息 非事件消息 人物专题 事件专题 研究性专题 谈话节目现场报道 连续报道 系列报道 深度报道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

新闻线索 确立选题的标准 选题论证的方法和步骤

(三)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准备与策划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准备 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 采访提纲的撰写

(四)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方法

现场观察 采访对象的选择 话筒前采访及其要求 开放型问题 闭合型问题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 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

三、广播电视新闻写作

(一)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符合媒体特点 用事实说话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

结构线索单一 层次清楚 核心信息处理

(三)广播电视消息

广播电视消息 新闻六要素 背景 导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报政府部门请示函格式下一篇:背影阅读题及答案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