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2023-01-15

第一篇:儿科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科护理质量考评标准

护理管理

1. 科室成立质控小组,有检查、反馈、动态评价记录。

2. 建立并完善专科工作制度、探视制度、交接玉制度并贯彻落实;有意外事件处预案,紧急情况护士调配原刚。 3. 有专人负责教学,有培训计划,考核有记录。

4. 制定新生儿救治运转流程、工作流程(配奶流程、洗手流程、沐浴流程、工作人员出入病室流程等)、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环境管理

1. 室内布局合理,环境整洁安静,符合功能流程(人流、物流),功能区域划分明确。

2. 保持室温22-24℃、相对湿度55-65%,各类物品放置有序。 3. 工作人员入室应换鞋、更衣、戴口罩、帽子并洗手。 物品管理

1. 仪器设备性能完好,定点放置;抢救药械标识明显,按时交接有记录,完好率100%。

2. 新仪器入室制定操作流程,对护士进行培训、有记录。 3. 建立仪器设备档案,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护有记录。 专科护理

1. 熟悉新生儿生理特点;腕带与头牌信息准确,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 床单位整洁无血、尿、便迹;掌握新生儿“七知道”;加强巡视,及时记录,严格床头交接班。

3. 掌握新生儿常见病护理 常规及护理技术,如娆动脉、股静脉采血技术,新生儿喂等。

4. 掌握暖箱、蓝光箱、输液泵、注射泵、心电监护、呼吸机、CPAP等仪器使用。

5. 新生儿在转科或出院时主动做好出院指导。 安全管理

1.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做到三查八对。 2. 特殊管道、特殊用药有标识,有意外 脱管记录及改时措施。 3. 无红臀、脓疮、输液外渗、摔伤、烫伤等并发症发生;护理严重差错、事故发生率为0。 医院感染管理

1. 新生儿被且、衣物、尿布和浴布等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奶瓶、奶嘴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2. 传染病和疑似患儿应安置在隔离病房,隔离措施到位,标志明确,用物单独处理,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有记录。

3. 氧气湿化瓶、呼吸机湿化瓶、吸痰瓶、雾化器应每日更换清洗消毒:暖箱和蓝光器应每日清法或消毒并更换湿化液,一人用后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长期使用呼吸机管道按相关规定消毒。 4. 回风口栅条每天擦拭,送风口及回风口滤网每周擦拭。拖把、抹布分区使用,标识明显,用后固定放置。

5. 每日做好各台面、物表擦拭,终末按常规消毒处置,每周大扫除一次,湿式打扫。

6. 每季度进行环境卫生监测,紫外线灯管周擦拭,每季度进行强度监测,结果达标。

7.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做好职业暴露防护及处理。 8. 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理,认真做好交接签字。

一级护理考评标准

基础护理

1. 晚间护理符合要求,床单元、病员服清洁、干燥。

2. 依据病情、生活自理能力:协助进食、水,观察进餐情况;需要时协助床上使用便器。

3. 依据患者病情给予翻身、皮肤护理、协助床上移动,卧位舒适,保持良好功能体位。

4. 按时给药,持开水至病人床前并看服到口。 5. 保证患者“三短”、“四无”、“七洁”。 6. 床头柜、床下物品放置有序。 病情观察与记录

1. 护士掌握患者的“十知道”。 2. 根据病情或医嘱准确观察各项指标。

3. 观察并记录T、P、R、BP及病情和心理变化,有连续性。 4. 及时填写输液巡视卡,每小时巡视病情一次,减少呼叫器呼叫。 用药治疗

1. 及时准确,安排合理(时间、顺序、滴速、方法等)患者能按时服用药物,特殊用药标识,按要求巡视。

2. 患者按时接受各种治疗(如吸氧、鼻饲、雾化、换药等),实际操作与记录相符。 安全管理

1. 使用腕带加强核对。

2. 根据病情、年龄加床栏及建立翻身卡。 3. 操作中体现患者知情同意权与隐私保护权。

4. 高危患者有评估(压疮、坠床、跌倒、管道滑脱意外等)、各种警示标识使用规范,安全评估与相应措施相符。

5. 各种管道通畅、引流袋有标识,异常引流及时报告医生并记录。 6. 床头交接班,内容包括床号、姓名、诊断、心理、特殊检查及落实情况、目前治疗护理存在问题及下一班需注意问题。 专科护理

1. 护士掌握专科病情的评估方法。 2. 专科护理措施到位。 3. 护士能应急处理专科情况。

4. 建立专科护理常规或护理指引并遵照执行。

二级护理考评标准

基础护理

1. 床单元、病员服清洁、干燥。 2. 患者卧位舒适,了解卧位目的。 3. 保证患者“三短”、“四无”、“七洁”。

4. 各种管道固定正确,无扭曲,管壁清洁、通畅,注明置管日期。 病情观察与记录

1. 责任护士掌握患者“十知道”。

2. 每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 病情变化随时通知医师处理并记录。

4.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用药治疗

1. 根据医嘱用药及时准确,安排合理(时间、顺序、滴速、方法等),特殊用药有标识并按要求巡视。 2. 患者能按时服用药物。 3. 患者按时接受各种治疗(如吸氧、雾化、鼻饲、换药等),实际操作与记录相符。 安全措施

1. 根据病情、年龄加床栏及建立翻身卡。 2. 操作中体现患者知情同意权与隐私保护权。

3. 各种引流管道、引流袋有标识,异常引流及时报告医生并记录。 专科护理

1. 护士掌握专科病情的评估方法。 2. 护士能应急处理专科情况。 3. 专科护理措施到位。

4. 建立专科护理常规或护理指引并遵照执行。

三级护理考评标准

基础护理

1. 床单元、病员服清洁、干燥。 2. 保证患者三短、六洁、无护理并发症。

3. 导管固定正确,无扭曲,管壁清洁、通畅,注明置管日期。 4. 患者卧位舒适,了解卧位目的。 病情观察与记录

1. 责任护士掌握患者“十知道”。

2. 每3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 病情变化随时通知医师处理并记录。

4.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用药治疗

1. 用药及时准确,安排合理(时间、顺序、滴速、方法等),特殊用药有标识并按要求巡视。 2. 患者能按时服用药物。

3. 患者按时接受各种治疗,实际操作与记录相符。 安全措施

1. 根据病情、年龄有安全防范措施。 2. 操作中体现患者知情同意权与隐私保护权。 3. 高危患者有评估、上报与预防措施。

4. 各种引流管道、引流袋有标示,异常引流及时报告医生并记录。 5. 按要求认真落实床头交接班。 专科护理

1. 护士掌握专科病情的评估方法 2. 护士能应急处理专科情况 3. 专科护理措施到位

4. 建立专科护理常规或护理指引并遵照执行

新生儿科院感质量考评标准

院内感染制度与流程

1. 科内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或消毒隔离制度 。 2. 有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工作流程 科室布局

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人流、物流),功能区域划分明确;床位布局符合规定要求 手卫生

1. 洗手设施完善。 2. 手卫生执行符合要求。 院感控制

1. 工作人员入室符合规定。

2. 工作人员管理,有传染疾病者不与新生儿接触。 3. 日常用物及诊疗时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4. 防止洁污交叉。

5. 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协助调查。 卫生学监测与病例报告

1. 熟悉环境卫生学质量控制标准;开展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2. 及时填报院感病例报告。

第二篇:急救护理管理质量考核标准

急救护理管理质量考核标准(2015.03修订)

科室:

得分:

项目

质量标准

分值

实扣分

60%

1.健全各类抢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专人负责,保证仪器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12

1、查病区有无建立抢救仪器物品检查管理制度

2、大型抢救仪器设备有无操作流程(看资料)

⑴无建立规范统一的检查记录本

1

⑵无专人负责

1

⑶无抢救仪器操作流程图

1

⑷仪器损害无及时维修

1

⑸备用的医疗仪器不能正常使用

1

⑹记录本无固定基数

5

⑺每周检查记录一次,缺一次

1

2.抢救仪器物品定点放置

10

1、查医疗仪器有无定位放置,仪器外借、维修有否交接班记录

2、提问护士是否掌握仪器物品放置位置

⑴仪器无定点放置

1

⑵使用后仪器无及时归位

1

(3)急救物品不经允许外借一次

3

(4)无维修仪器记录

1

(5)护士不知晓仪器放置位置

4

3.抢救仪器保持完整、符合院感要求

10

1、查医疗仪器有无定期清洁、消毒

2、提问护士消毒处置方法

⑴仪器表面不清洁

2

(2)用后仪器无及时处置

2

(3)仪器导线乱七八糟未整理

2

(4)护士不知晓消毒处置方法

4

4.抢救车用物齐全定位放置,标识规范统一,保持整洁

20

1、查有无心外按压板、电插板、简易呼吸气囊

2、查急救用物种类是否齐全、是否完好、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3、查抢救车一次性无菌物品备用是否齐全、是否过期

⑴用物不齐全每件(主要用物5分)

3

(2)用物不能处于备用状态(每件主要用物5分)

3

(3)物品无定位放置每件

2

标识不规范、破损陈旧每处

1

(5)用后用物无及时整理、未清洁消毒

3

5.急救药品设基数,备用齐全

8

查急救药有无按规范、全科需求配置

抢救药品无基数

1

不齐全。缺一种

3

药品与基数不一致。每缺一只

1

药品放置与标识不符

1

抢救药品过期。每只

3

项目

扣分

实得

40%

1.掌握常规抢救物品、仪器的使用及相关知识

15

提问一名护士常用抢救物品使用,常用仪器设备报警、故障的识别与处理

抢救物品使用不熟悉

5

使用方法错误

5

不知晓报警、故障的基本知识

5

2.掌握专科急重症抢救处理原则及流程

16

提问一名护士专科急重症抢救处理原则及流程

不熟练掌握疾病抢救原则

3

⑵不知晓疾病抢救原则

5

⑶不熟练掌握抢救流程

3

⑷不知晓抢救流程

5

3.熟悉停电时抢救仪器使用应急预防

9

提问一名护士是否熟悉停电时抢救仪器使用(如呼吸机、吸痰器)等应急预案

不了解应急预案

5

答错误,每处

3

答漏/每处

1

备注:分值100分,得分≥95分为合格。(同时计算急救物品完好率)

检查人:

检查时间:

符表:

急救物品完好率(2016.03)

科别

检查项目

抢救车

氧气表

吸引装置

心电监护仪

呼吸机

注射泵

输液泵

除颤仪

洗胃机

气管插管

合计

完好率

检查数量

完好数量

第三篇:一级医院-儿科专业医疗安全一级医院医疗质量安全考核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

安徽省儿科专业质控中心一级医院医疗质量安全考核评价标准 附件2: 分得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考核评分标准 亮点与不足 值 分 1.医师、护士必须依法执业; 一 依法执业 10 查看资料 2.医护人员配备及资质满足工作需要; 医师、护士配备及资质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均扣2.5分 二 质量管理 60 应认真落实医疗、护理核心制度,执行国家、省《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制度、规查看资料疗指南》、《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办法、规范、 1 5 范 现场抽查 指南。 抽查临床执业医师和护士各1名,医护人员1人不知晓上述制度、规范扣1-2分。

1.成立质控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 2.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院感工作; 2 质控组织 5 查看资料

3.每月开展质控活动并有记录,定期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反馈,落实整改。 一项不符合扣2分。 查医务人员“三基”培训计划及落实记录。 3 三基培训 5 查看资料 无培训计划不得分,有计划无落实记录扣2分。 1.规范设置抢救室,至少应配备除颤仪、监护仪、负压吸引装置、吸氧装置、抢救车仪器、设等设备; 4 备、物品5 现场查看 2.抢救车内抢救药品、抢救物品齐全并在有效期内; 管理 3.有适用于儿科病人的抢救用物,如儿童用面罩、复苏气囊。 管理有缺陷此项不得分,无儿童用面罩、复苏气囊扣1分。 分得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考核评分标准 亮点与不足 值 分 抽查10份在院或归档病例,病历书写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医学 5 病历书写 5 查看资料 术语使用规范、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一处不符合扣0.5分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查看资料分级管理制度》要求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6 临床应用5

现场抽查 现场提问1名医师,了解相关制度、规范掌握情况,不熟悉扣1-2分; 与管理 抽查10份在院或归档病例实地查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一份不符合扣0.5分。 合理检查看资料随机抽查10份病历,评价检查是否合理、诊断依据是否充分、抗生素及其他药物使用 7 8 查、治疗 现场抽查 是否合理;一份病历不符合扣1分。 急救设备、药品处于备用状态,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熟练掌查看资料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术。抢救设备完好率100%。 8 急救管理 8 现场抽查 随机抽查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及技能;检查急救设备、设施能否正常使用;常备抢救包、药物和抢救物品是否齐备、处于应急状态; 一处不符合扣2分。 认真落实查对制度、首诊负责制度、值班及交接班制度、会诊制度、疑难、危重病例核心制度查看资料

9 8 讨论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

落实 现场抽查 现场提问及查看资料,医护人员未掌握核心制度或未有效落实,一项不符合扣1分 1.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医护人员熟知该内容; 医疗安全查看资2.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登记本,重大医疗安全事件无瞒报、漏报。 10 (不良)6 料;现场 一项不符合规范扣3分。 事件管理 抽查

分得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考核评分标准 亮点与不足 值 分 四 门诊质量 24 1 门诊流程 5 现场查看患儿门/急诊病历、留观病历10份,应符合省卫计委《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查看资料每次诊察均应填写日期,急诊病历应到具体的时间,发热患儿应记录体温,记录主诉、 1 门诊病历 5 现场抽查 病史,体检、实验室或其他检查记录、诊断处理,并签名; 有缺陷者,每1份缺陷病历扣1分。 查看资料继续现场查看上述患儿门/急诊病历、留观病历,抗菌素、辅助药物使用不合理或不合 2 合理治疗 10 现场抽查 理输液每例次均扣1分。 1.有儿科分级诊疗双向 转诊制度、流程、《儿科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双向转诊2.有上、下级医院签订转诊协议; 五 6 查看资料 安全 3.对转入、转出的患儿进行转诊登记。 一项不符合扣2分。 合计得分:

督查结果: 专家签名:年 日 2017月

第四篇: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及考核标准.doc

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及考核标准 一安全制度

1, 应急预案及相关制度齐全(包括专科护理的应急预案)定点放置。 2, 护士知晓应急预案的内容。 3, 护士知晓核心制度的内容 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 住院患者均佩戴腕带。

2、 住院患者均有床头卡、项目齐全完整。

3、 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正确核对患者身份。

4、 输血前经两人在治疗室及床旁核对并有记录。

5、 专科患者、手术患者有具体的识别措施、交接程序和记录。

三、用药安全

1、药品存放、使用、有效期符合要求。(毒、剧、麻药不得在病房存放,特殊科室除外)使用后的毒麻药空安瓶于次日交与药房。

2、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松剂与细胞毒化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并有醒目标志。

3、外包装相似,一品多规格或多剂型药物,有药品名称标识。

4、士知晓专科常用药物的剂量、用法、副作用。

5、月检查药品,有记录。

6、品过敏患者病历、床头卡、床位栏有标识。

7、护士知晓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报告制度。

8、护士知晓输液反应临床表现及处理程序。

9、输液瓶标签粘贴位置正确。

10、冰箱内存放药品符合储存要求。

四、各种管道

1、各种管道有护理评估、防范措施及紧急预案。

2、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管道滑脱有记录并及时上报。

3、管道有标识;置管有名称、日期、字迹清晰,床头挂防脱管标识。

五、医务人员沟通

1、有“危急值‘记录本。

2、接货重要检查结果,记录完整,流程规范。

六、坠床与跌倒事件的管理

1、有坠床与跌倒事件管理制度。

2、高危人群有标识、评估,预防措施及记录。

七、压疮管理

1、有压疮管理制度。

2、住院患者住院期间可避免压疮发生率为零。

3、院外带来的压疮或难免压疮有评估。措施记录。

4、有压疮风险的患者有评估。预防措施及记录。

5、对发生压疮案例有分析及改进措施。

八、不良事件管理

1、有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有安全防范措施。

2、护理人员知晓护理不良事件的内容及报告流程

3、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有不良事件整改措施和持续改进记录。

4、每月汇总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5每日进行医嘱查对一次,有记录。

九、信息安全

1、护士站计算机为医用系统的专用设备,严禁它用,严禁擅自在计算机上安装或删除软件。

2、操作密码由本人负责保密,避免他人盗用。

3、保持计算机的清洁、干燥。线路安全。

4、遵守计算机网络使用管理。

5、不得使用各类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以免系统感染病毒造成工作站瘫痪。

第五篇:儿科护理学考核方案

《儿科护理技术》课程考核方案

课程性质:必修课

面向专业:护理

总学时: 56学时,其中:理论 36 学时,实验 20学时。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一、考核目的

1.形成性考核:考察学生学习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的工作作风及实验操作技能。

2.终结性考核:考察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及专科护理技术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及对小儿提供卫生保健,对个体、家庭及社区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二、考核方式

(一)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主要从出勤、阶段考核、技能操作考核3个方面考核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终结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模拟护士执业考试模式,共100道选择题,满分100分,其中A1型题占20%,A2型题占60%,A3和A4型题占10%。

三、成绩构成

总成绩分值:100分,其中:

1、形成性考核:满分100分,合格成绩分值:6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40%,其中:出勤10分,阶段考核40分,技能操作考核50分。

2、终结性考核:卷面成绩100分,合格成绩分值:6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60%。

四、具体方案

(一)形成性考核

1.考核形式:出勤

(1)考核方法:理论课及实验课考勤,满分10分,缺勤1次,扣1分,超过10次,计零分。

(2)要求:学生按时上课,不得无故旷课,缺勤达到本门课程学时的1/3取消考试资格。

2、考核形式:阶段性考核

(1)考核方法:本课程共完成2次的阶段性考核,每次成绩20分,共40分。

(2)要求:要求学生完成在一定阶段相关章节的学习任务,由教师命题进行考核,要求闭卷,独立完成,由教师按照标准答案进行测评。

3.考核方式:技能操作考核

(1)考核项目:共2项,其中婴儿抚触50%,小儿盆浴50%。

(2)考核方法:按照儿产科护理技能考核标准对每名学生进行严格考核、打分。

(2)要求:熟练掌握操作程序,能够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独立完成物品准备及各项操作,动作优美,体现人文关怀。

(二)终结性考核

1.题型说明:结合护士执业考试题型,全部采用选择题,其中A1型题(每个1分,共20分)、A2型题(每个1分,共60分)、A3型题(每题1分,共10分)、A4型题(每个1分,共10分)。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考试日期:学期末由学校统一组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二年级学生暑假计划表下一篇:二年级二班家长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