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论文范文

2023-05-12

儿科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科患儿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探讨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用调查的方法得出68位患儿家长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对患儿家长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 针对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不仅能促进患儿身体疾病的恢复、融洽护患关系,还提升了护理服务内涵,推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发展。

【关键词】 儿科;患儿家长;心理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1]。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成为现代整体护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儿科工作实践中,由于护理群体是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相对较差的儿童,护士与患儿之间很难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儿童患病,对患儿和家长都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源[2]。因此,医护人员不仅要做好患儿的护理,还做好其家属的心理护理。我们通过对68例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减少了很多患者与家属之间不必要的误解与纠纷,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儿科病房就诊住院患儿的家长68名,其中男性30人,女性38人,年龄23-58岁,患儿家长均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能独立阅读及回答问卷。

1.2 方法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3]和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症状严重程度从l(没有症状)至5(极严重)分5级,自编问卷内容有患儿家长的基本情况、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评分前由组织者讲解答卷要求和细节,被调查着以无记名形式填写,在患者住院三天内进行调查,当场回收。问卷发出68份,收回68份,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10.0统计分析软件对敷数据进行处理,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与国内常模[4]进行比较。

2 结 果

2.1 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状况与国内常模比较,患儿家属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9个因子分数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人际关系分数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与常模相比无差异。

2.2 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的原因有78.8%的家长缺乏相应的疾病知识,71.5%的家长担心患儿病情变化,66.7%的家长担心疾病的预后,61.3%的家长担心经济问题,27.8%的家长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

3 讨 论

3.1 患儿家长主要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表现

3.1.1 焦虑和紧张 是由于缺乏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环境的陌生感引起紧张与焦虑;表现为反复询问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或不断了解医护人员的情况,希望转到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的床位.对病情变化的反复陈述,要求医护人员不断观察,担心遗漏病情变化,延误治疗。

3.1.2 恐惧与缺乏安全感 是由于家长对疾病预后和心疼孩子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的检查产生的恐惧感,表现为对其他相同疾病患儿的预后敏感,尤其是急、重、危患儿的家长,表现得很悲观,避免说一些关于生死的问题甚至字眼:由于心疼孩子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的检查产生恐惧,在接受检查和治疗时家长表现出不敢看或者躲开的行为。

3.1.3 怀疑和不信任 对医疗设施和治疗环境的局限和对疾病的不了解引起对治疗方案的怀疑,对医务人员由于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引起的不信任,表现为挑剔住院环境和设施,总是拿各家医院作比较,找现医院的缺点和不足,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信任,拒绝配合医护进行治疗,擅自使用自己所谓的办法或从网络上、书籍找来的方法与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并以网络或书上的方案为准。对一些看上去比较年轻的护士不信任,不配合治疗。

3.1.4 患儿家长其他心理表现;容忍 对患儿不正确行为的容忍和支持是许多家长共同的表现;他们认为孩子生病是自己照顾不周造成的,对孩子有欠疚感,于是对孩子病中的不合理要求尽量满足,甚至许多错误的行为如打骂医护人员也不加管教。

依赖:家长对患儿日常生活上的照顾依赖于护理人员,对自己表现得缺乏信心,生怕自己的动作会伤及孩子;同病相怜;相同疾病的患儿家长,尤其是重症患儿家长之间非常容易沟通,有同病相怜感,新入院的患儿家长有时对老患者的经验的信任程度更甚于医生。

3.2 心理护理

3.2.1 对家长紧张、焦虑的心理的护理 对环境陌生引起的焦虑,患儿入院后责任护士要第一时间做好入院宣救,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住院期间所要遵循的各种制度、科室主任及护士长,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帮助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并全程、系统的做好健康宣教,为家长介绍病情,对疾病原因、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及护理知识进行讲解,如饮食护理,详细说明哪些食品可以吃哪些不能等,使家长对疾病有所了解。对患儿的病情变化,护士应耐心解释可能造成的原因,并向家长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是针对患儿病情需要制定的,使家长对治疗方案放心;经济问题引起的焦虑,首先要表示理解:强调治疗的重要性以及中断治疗的可能造成的影响,鼓励家长克服困难,同时与医生进行很好的沟通,在用药及检查方面;从价格较低并有适应症的药品开始,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还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使家长有信心坚持治疗。

3.2.2 对家长恐惧心理的护理 对因疾病预后的担心引起的恐惧,护士应以合适的方式向家长进行说明,使家长对孩子在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对预后好的疾病,采用鼓励性语言,使家长建充分的信心,预后差的疾病应用婉转的语言告知家长,给予心理疏导,使家长正确面对疾病。如为患儿进行检查或治疗进行引起的恐惧,应当主动将检查步骤和方法、检查要达到的目的在检查前向家长说明,以诚恳的态度告诉家长,“我们将最大程度的减少患儿所受的痛苦”。在做治疗时应提高操作成功率,头皮静脉穿刺,如一次成功,可帮助家长减少恐惧感。

3.2.3 对家长怀疑和不信任心理的护理 对由于与书籍上治疗方案有差异引起的治疗怀疑,可以向病人家长解释个体存在差异,而书籍上治疗是针对大多数的人的一般治疗,治疗药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措施,通过此类与患儿具体情况相同的治疗方案的分析,从而消除家长的怀疑。对由于医务人员言行、着装等外在条件的不信任的,应主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注意有技巧的交流,强调充满爱心的服务。选择适当的时间与家长交谈,避免在患儿哭闹、进食及睡觉时间进行,交流时语言通俗易懂,语调适中,语气温和、诚恳,通过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家长的信任。对治疗方案的差异引起的怀疑,可以向家长解释个体存在差异,治疗因人而异。医护人员也应通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护理技术,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来博得家长的信任。对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引起的对医疗水平的不信任和怀疑,可以通过提高医疗诊断水平和护理技术来弥补硬件上的不足,以良好的护理服务来增强家长的信心。

4 结 论

通过对68位患儿家长调查分析,找出了患儿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解除了家长的紧张和焦虑,操作中尽到告知义务,消除了疑虑,并将健康宣教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对家长进行正确引导,取得了配合,并加强沟通,鼓励合理宣泻,增强了家长对医疗护理工作的信任感,并能够主动配合护理及治疗,从而影响患儿的心理,使患儿易于接受护士的护理,愿与护士进行交流,既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也对患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增进了护患间的关系,同时促进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大大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为实现满意服务和感动服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 翠萍,邵玉红.优质规范化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8,27(12):828.

[2] 蒋旭华,张丽.患儿家属焦虑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586.

[3]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2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

[4] 金华,吴文源,张明原.中国正常人SCL 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12(5):260.

儿科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过程,先进的护理理论和技术能否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护理管理。综合儿科包括儿科所有疾病,病种繁多,同时我院儿科还包括新生儿重症病房,病人多,工作繁重。加上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认知能力差,陪护多,临时操作琐碎等特点,护理管理存在的特殊性和困难性,现总结如下:

1 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管理学的首项内容是人的管理,护理学也不例外,护理学所指的人有护士、患者、家属、医生和护士长本人。

1.1 关心和尊重护士

现代儿科患者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都视为掌上明珠倍加爱护,一个小孩就有两个甚至四五个家属围着,对头皮静脉穿刺的要求高。同时这些父母年青气盛脾气大。护士如果不能“一针见血”。常常遭到家长的责怪和投诉甚至谩骂道“一针打不上”就否定一切。而且儿科患儿病情变化快,小孩自我表达能力行业认知能力差,观察护理较成人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儿科护士在工作中要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多护士都不安心儿科工作,所以护士长在工作中既要对护士严格要求,督促其按要求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1.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护士对病人的管理过程,而管理过程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护患关系,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有病家长格外着急,对护理的要求很高,为此我科安排2个责任心强,静脉穿刺技术过硬,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组长,专门上白班,负责新入院患儿的接诊、治疗与护理,要求他们做到接诊热情,健康宣传全面,治疗护理及时,给家属留下良好的印象。并负责危重患儿的一切护理工作和所管辖组内病人的健康宣教,让家属了解病情与治疗。

1.3加强医护合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医护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分歧和摩擦。如:医生对护士的要求是正确执行医嘱,仔细观察和及时反映病情,儿护士却要全方位地护理患儿,进行健康宣教、解答有关疑问、解决护理问题、做好护理记录等。工作繁忙。有些医生很不了解,认为护士不务正业瞎忙碌,使护士的工作得不到尊重,而有的医生工作缺少计划性,造成查房不及时、医嘱不及时、临时医嘱过多,造成护理工作忙乱,护士对医生有意见等等,对于这些矛盾,护士长首先从护理上查找原因,若主要责任在护士应批评帮助护士,并向医生解释道歉,责任在医生应不卑不亢给予策略解决,护士切忌同医生发生正面冲突[1]。

1.4护士长要树立自身的威信

1.4.1护士长要有良好的品德

历史上许多事例表明,道德颓废的人不会有人信任,品行高洁、大公无私、正派公道的护士长才能得到护士的信赖,可见树威之道修德为先。护士长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对护理管理的成效、人心的向背都产生重大影响,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威望,是无声的命令、无形的力量,是护理人员效法的楷模[2]。

1.4.2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古人云“己不正何以正人”,护士长在工作中要身先士卒,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要求護士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要求护士长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但身先士卒的同时又不能“一周包揽”“苦干”式的领导者已被现代管理所淘汰,一个出色的护士长是要合理使用激励机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每个护士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常见的激励方法有奖励激励、目标激励及行为激励。

1.4.3 护士长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开拓创新的意识

儿科病种繁多,专科性不强,有些疾病在专科护理书上都找不到护理依据,需要在临床摸索,这就要求护士长在认真钻研业务、不断进取、掌握儿科疾病相关知识等方面走在护士的前面。在技术操作方面护士长也要有过硬的本领,护士们懂的,护士长要精,护士们不懂的护士长应熟,护士头皮静脉穿刺不成功时,护士长能“一针见血”......,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护士们的尊重。

2 灵活使用管理策略,加强病房管理

2.1 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

在病房制定并推行“首问负责制”“首问负责制”包括两个内容,一方面护士要主动开口问:您找谁,有事吗?需要帮助吗?第二方面是患儿家长有什么疑问,如果问到哪位护士,那位护士马上负责解决,不推给其他护士,即使护士解决不了的医疗问题也必须由护士传达给医生,避免家属传达不清或家长认为护士是在有意推委等情况发生。

2.2 根据儿科特点创造人性化环境

为了减轻患儿对医院的恐惧心理,在病房创造家庭式的温馨环境。我们在病房透视窗上张贴儿童喜欢的利用静电吸附的塑料卡通唐老鸭、米老鼠等图案;在每个病房里挂有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育儿小册子,病房内有各种温馨提示卡。鼓励家长为患儿买玩具,护患双方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2.3 严格控制交叉感染

儿科是控制交叉感染的重点科室。针对这种情况,我科变过去被动应付检查为现在主动迎接检查,采取日提醒、周强调、月检查等方法,让每位护士熟练掌握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推广一次性物品,厂家为我科特制的各种型号的小儿胃管、小儿肛管、小儿吸氧管、小儿吸痰管及一次使用的物品如氧气表、负压表、雾化器、呼吸机管道、吸引器装置等均做严格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病房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收住肠炎病人的病房每天消佳净消毒液拖地一次。

3 正确对待护理纠纷

3.1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

①采血输液没有做到“一针见血”;②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固定不良,造成液体外渗或针头脱出;③工作不到位,遗漏液体;④拔针后针眼压迫不好而出血;⑤患儿皮肤娇嫩个,液体外渗,致局部出现红肿、水泡;⑥护士忙着抢救重病人或处置新病人而没有立即为某患儿处置;⑦病人多,治疗、护理不能及时;⑧各种处置、操作未告知家属目的、注意事项。⑨解释不耐烦、态度生硬;⑩给小孩镇静后送门诊未能及时安排检查。

3.2 纠纷的防范措施

①加强“三基”训练,提高自身技术水平;②护士实行弹性排班,护理人员根据年龄大小、技术水平高低、责任心强弱搭配、优势互补,解决了8h外护理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③强化法律意识、进行责任心教育,认真做好每一项护理操作,如实记录护理文档,在保护患儿的同时保护自己;④严格查对制度,每位患儿每日输注的液体(包括临床液体)都要认真查对,药名、剂量、配制人、每瓶液体输注时间及操作护士都要有记录,责任到人;⑤严格执行告知制度,每一项操作和处置都要告知目的和注意事项;

3.3护士长的应对策略

护士长对护理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对有情绪不满或过激行为早制止,及时阻断其恶性发展。对纠纷要做到三宜三不宜,即宜见不宜避,一劝不宜激,一散不宜聚[3]。其次要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你患儿家长,心平气和。满腔热情地接待,耐心倾听申诉和反映,让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如确实是我们工作不到要向家属赔礼道歉。对采取非法手段大打出手、聚众闹事、无理纠缠通过院方付诸法律的方法解决。

参考文献:

[1] 徐美芳.论护士长的非权利影响力[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68.

[2] 贾崇玲.儿科病房纠纷原因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3,35(2):184.

[3] 李华,付明慧,周淑君.护士长处理纠纷中应急能力的培养[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3(8):20.

儿科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儿科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接受治疗的8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在护理前负面情绪变化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负面情绪均有好转,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监护人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进行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儿科;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儿科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科室之一,其所接收的患者群体年纪相对较小,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疗工作的难度性,为保证治疗工作的顺利展开,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1]。本研究主要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選取在我院儿科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接受治疗的8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4例)。研究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1~10岁,平均年龄(5.36±2.45)岁;对照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1~11岁,平均年龄(5.78±2.52)岁。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儿童患者,有固定监护人;②所有患者均不患有传染性疾病;③本研究经伦理会批准且所有患者监护人均知情同意。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接收入院后,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遵医嘱进行饮食以及用药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等。给予研究组优质护理,包括相关科室护理人员不断进行学习进修,提高自身综合护理工作水平;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护理工作更加完善的展开;实施责任制护理,使护理工作人员更加清晰明确其工作内容,增强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收治入院时进行有效沟通,建立与患儿的友好护患关系,便于了解患者病情以及更好的展开护理工作;加强病房管理,使患者保持处于安静整洁的治疗氛围;根据患者所患疾病对其以及其监护人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监护人更加明确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并在日后工作生活中加强预防;患者因年纪相对较小,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焦虑恐惧心理,对其进行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提供其护理依从性;遵医嘱进行用药并进行用药护理,监督其按时用药;设置监护人意见信箱,告知每一位监护人对护理工作提出意见,促使护理工作更加完善等。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负面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评估,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中度焦虑≥70分。

1.3.2比较两组监护人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评分。满意评分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对相关工作越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比较两组负面情绪

比较两组在护理前负面情绪变化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负面情绪均有好转,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2.2比较两组监护人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评分

研究组监护人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

3 讨论

儿童患者因年纪较小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焦躁不安以及不配合治疗等一系列不可预测性行为,增加了临床工作难度。因患者年纪相对较小,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导致病情变化较快,其监护人对临床治疗护理工作期望较高,对相应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根据医嘱进行展开一系列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弊端性[2]。优质护理是近年来临床工作中新型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展开一系列护理干预方式,强化基础护理理念,全面落实责任制,应用效果较好[3]。有学者研究报道,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使用优质护理可以增加护理满意度[4]。本次经研究后发现,比较两组在护理前负面情绪变化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负面情绪均有好转,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监护人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表明,在儿科护理工作中,进行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国磊.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及重要性[J].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011):148.

[2]赵芪.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饮食保健,2019,006(009):218-219.

[3]周玥.分析门诊分诊中运用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际效果[J]. 健康大视野2020年9期,191页,2020.

[4]刘蕾,李艳梅,台晓丽.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v.7;No.438(17):144+146.

(作者单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儿科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科病房二区开展温暖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温暖护理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16年1~12月实施温暖护理前的100例为对照组,比较干预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实施前的护理质量评分(78.69±17.25)分,实施温暖护理服务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达(92.72±19.23)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62,P<0.05)。 结论 儿科病房二区开展温暖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

[关键词] 儿科病房二区;温暖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工作;温暖护理是指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以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1]。儿科是临床比较特殊的科室,儿科陪护多、临时处置多、护理操作琐碎,且患儿多为独生子女,且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低,儿科疾病复杂多变,增加了护理难度和护理工作量,易出现护理纠纷[2]。为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我院2017年1~12月于儿科病房二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温暖护理服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共有床位38张,护士14名,床护比2.71∶1;护士年龄20~41岁;护士年龄≥30 岁5名,<30岁9名:从事儿科护士专业≥5年5名,<5年9名;职称:主管护师5名,护师5名,护士4名;其中专科4名,本科10名。我院儿科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温暖护理服务,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温暖护理服务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12岁,平均(6.41±1.73)岁。另选择2016年1~12月实施温暖护理服务前的10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1~12岁,平均(7.12±1.34)岁,两组入选患儿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于我院儿科病房二区2016年1~12月采取常规护理(实施前),2017年1~12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温暖护理服务:(1)为患儿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 根据患病儿童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在病房区域打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如病房墙壁采用粉红颜色并配有卡通图画,同时布置一些小玩具,且配置液晶电视,为患儿播放儿童喜欢的影片等。于病房中设置传呼系统,便于孩子及时寻找护理人员[3]。(2)制定有针对性的温暖:护理服务计划针对儿科患儿年龄小不会表达、对于各种治疗和护理操作不配合、病情复杂变化快、家长心情焦虑、期望值高等特点,每位护士应充分了解温暖护理服务内容,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讨论并提出整改措施,且定期进行工作经验交流。(3)提供特色宣教:根据家长文化层次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如口头教育、文字教育、形象教育、示范教育等,在实施过程中要重视信息沟通的双向性,并以不同方式不断强化,完成健康教育的全过程[4]。改变以往被动宣教模式,成立患儿家长微信群,安排专人管理,每周发布科普知识;开展儿童哮喘日活动、为哮喘患儿免费进行肺功能检测。患儿输液时可以为其提供玩具及图书,满足不同患儿的需求。(4)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通过多种形式如自学、脱产、进修、讲座等方法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针对护士的不同文化层次及学习能力的强弱,指导进行相关的培训,尤其是操作技术方面的培训,如静脉穿刺、儿童头皮针穿刺等,同时制定明确的奖罚措施,对其中不合格人员的再次培训,确保其全部掌握相关技术。(5)主动关心患儿:多抚触、拥抱、夸奖,和家属多沟通,让家属多配合,创建和谐医患关系。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质量评价  自制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病房巡视、护理文件、健康教育及服务质量5个方面,评分由患儿家属共同参与评定,采取百分制,单项20 分[5]。

1.3.2 满意度评价  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由护士长和主任组成评定小組,调查患儿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主要包括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病房环境等方面,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变化情况

实施前的护理质量评分(78.69±17.25)分,实施温暖护理服务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达(92.72±19.23)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62,P<0.05)。

3 讨论

儿科患儿年龄的特殊性,认知能力较差,多需陪护,其护理操作较繁琐、零碎,且临时出现的处置问题较多,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困难与特殊性。因此,儿科工作具有工作量大、患者多的特点,且儿科患者大多为独生子女,常以自我为中心,加强了护理难度,易发生各种医疗纠纷[7]。

护理服务作为儿科病房二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作用不仅在于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症状,更在于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3]。温暖护理是指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需要,以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8]。

温暖护理服务针对儿科患者的上述特点改变临床护理方式、态度,对患儿的言行等给予肯定和认同,显著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9-10]。

儿科患者因其具有特殊性,需要护理人员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温馨的就诊环境,如在病房内粘贴可爱的图画,窗帘和被套可以印上卡通图案,除此之外,科室设置相应的儿童活动中心,购置安全的儿童玩具,电视播放儿童喜爱的动画片等电视节目,帮助降低患儿的恐惧心理,提高患儿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为患儿提供更加便利的传呼设置,保证护理人员随叫随到,以免耽误病情。让患儿在住院期间有家一样的温暖,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同时,儿科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以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術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取得患儿家属的信任,才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1-13]。

以往护士忙于日常医嘱性的治疗、护理工作,巡视病房的时间及与患儿接触的时间较少,通过采取温暖护理服务后,护理人员有时间和精力观察患儿病情、落实基础护理服务、实施健康教育、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及交流,全面了解患儿的病情、治疗、饮食、心理等情况,护理质量明显提高[14-16]。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前的护理质量评分(78.69±17.25)分,实施温暖护理服务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达(92.72±19.23)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862,P<0.05)。与李文芳等[17]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

综上所述,通过在儿科病房二区实施温暖护理服务,可优化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何成坤.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8C):111-112.

[2] 杨火明.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分析效果[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4):957-958.

[3] 刘娴. 探讨新生儿护理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4):98-99.

[4] 夏凡淇.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0):57-58.

[5] 伍心莲,乔玉香,杨佳红,等.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安全文化中的重要价值[J]. 西部医学,2014,26(7):952-954.

[6] 陈子江,陈浪. 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提高的影响探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9):1485-1486.

[7] 郭诗丽,蔡敏,胡爱玲. 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 2013,20(10):1318-1319.

[8] 程玉坤,陈玉霞,邓顺华. 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推动临床专科护理建设[J]. 现代医院,2013,13(5):99-101.

[9] 马颖,史立荣.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二区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 全科护理,2012,10(9):839.

[10] 唐蔷华,孙秀勤,李星慧,等.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4):185.

[11] 何晓君,金玉梅.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 21(1): 99-100.

[12] 杨火明.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分析效果[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4): 957-958.

[13] 何成坤.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8C):111-112.

[14] 麦润婵. 儿科病房二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13,3(24):153-154.

[15] 花响岭. 优质护理应用在无陪护新生儿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19):194-196.

[16] 李颖红,梁锦娣.儿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分析[J]. 黑龙江医学,2013,37(7):628-629.

[17] 李文芳.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村卫生,2015,11:55-56.

儿科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患儿应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效果。方法:数表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健康教育模式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6.97%,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疾病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小儿肺炎患儿,借助健康教育模式护理,能够使患儿迅速脱离高热状态,并改善其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有利于提升患儿依从性,进而优化家属满意度以及疾病认知程度,在改善患者护理效果方面优势显著。

【关键词】健康教育模式;小儿肺炎;临床指标;护理效果

Effect evalu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model nursing in nursing of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JING Dong JING Fang-xue Department of General pediatrics,Anhui Provincial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are Hospital,Hefei 230088,China

【Key?Words】health education model; Pneumonia in children; Clinical indicators; Nursing effect

小兒肺炎属于婴幼儿群体高发疾病,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发病率在近年来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发病季节以冬春季节为主,发病后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发热等,对患儿生命安全威胁严重[1]。并且在未得到有效诊断的情况下,还会进一步引发其他并发症,增加患儿治疗、护理风险。因此,强调临床应充分考虑患儿年龄段特点,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在最大程度上改善以往临床存在的患儿护理配合度较低问题,提升患儿护理效果。而应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可有效地满足这一需求,其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可有效强化家属疾病认知,促进患儿依从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66例小儿肺炎患儿,应用数表法均分两组,观察组33例,男24例,女9例,年龄3岁~7岁,平均年龄(5.41±1.69)岁;对照组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3岁~7岁,平均年龄(5.32±1.96)岁。对比两组资料,差异较小(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加强患儿生活干预,并配合相应的饮食指导,强化患儿用药指导。

观察组:健康教育模式护理。(1)结合患儿个体情况以及护理需求,对患儿进行评估,在明确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内涵基础上,将其融入到护理工作中,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2)由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家属肺炎发病机制,并在每项检查、治疗以及护理工作开始前,告知家属各项工作开展意图以及重要性,缓解家属心理压力,提高其依从性。可借助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引导患儿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患儿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获取患儿依从性。(3)在患儿入院后,应借助有效手段,对患儿心理干预进行评估,护理人员应保持热情的态度接待患儿以及家属,通过播放动画片、音乐,并为患儿发放玩具,促进患儿精神放松。(4)加强与患儿以及家属之间的互动交流,护理人员应落实有效健康交流活动,主动询问患儿以及家属感受,并为患儿、家属答疑解惑。落实患儿并发症预防工作。为患儿提供治疗宣教,并给予雾化治疗,通过翻身拍背、手部叩击,帮助患儿顺利排痰。(5)因为肺炎患儿多伴随高热情况,将会严重影响患儿食欲,因此,护理人员应确保患儿营养充足,并在定期内评估患儿营养情况,加强患儿饮食宣教,确保患儿均衡饮食,以免出现营养不良情况。

1.3 观察指标

(1)由护士长委派专业护理人员对两组临床指标(住院、退热、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进行记录;(2)护理效果[2]:显效:患儿护理后退烧,体温恢复正常,无肺部啰音情况;有效:患儿护理后体温下降,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患儿肺部啰音有明显好转;无效:患儿护理后病情无任何变化。(3)应用医院自制护理依从性、满意度以及疾病认知水平调查表为患者提供评估服务,前者评估对象为患儿,后两者评估对象为患儿家属,评分越高,则说明患儿对护理依从性越好,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认知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2 护理效果

2.3 护理依从性以及满意度、疾病认知水平


3 结论

小儿肺炎属于临床高发儿科疾病,疾病进展时间较短,一旦没有接受有效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儿疾病转归,甚至还会进一步引发相关并发症出现,威胁患儿生命安全[3]。同时,受疾病影响,患儿具有较高的机体循环神经系统病变风险,进而加剧了患儿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并发症的出现,对患儿身心健康十分不利[4]。因此,強调临床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护理方案,保障患儿治疗效果。

在本文研究中,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护理效果、护理依从性以及满意度、疾病认知水平,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属于一种双向交流模式,与当前医疗环境高度相符,通过与患儿以及家属展开有效沟通,能够增强患儿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确保护理工作顺利开展[5]。同时,建立在有效健康宣教、治疗宣教以及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在提升患儿护理效果方面优势明显,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知,进而提升家属满意度[6]。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肺炎患儿而言,建立在合理应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的基础上,能够帮助患儿提高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改善速度,有利于强化患儿依从性,进一步提升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化其疾病认知,在改善护理效果方面作用显著。

参考文献

[1] 祁巧莉.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对小儿肺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7):80-81.

[2] 史小蕊.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效果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8):1015-1016.

[3] 苏梅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5):125-126,129.

[4] 雷霖琳.家庭协同护理结合微信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3):158-160.

[5] 孙明玉.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对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4(9):132-133.

[6] 赵华丽,刘华之,刘洪福.互动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6):251-253.

上一篇:初中物理论文下一篇:中国民俗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