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想象范文

2022-06-06

第一篇:诗歌中的想象范文

诗歌鉴赏中的联想想象

想象和联想是审美活动中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诗歌鉴赏必须注重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诗人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也就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从而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那么怎样想象与联想呢?本文试图从诗歌创作虚实结合的角度作一些探讨。

按照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的理论,虚实结合是艺术创作和审美观照的一条基本原则,作家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中也都十分重视虚实结合的表现方式,因此,我们鉴赏诗歌时也必须抓住实与虚的结合关系去展开想象与联想。常见的做法,我以为可有以下几种。

1、有些诗歌为了笔墨经济和表达需要,常常只写出事物的一些断面,而把中间过程或某些情节省略和跳过。这时就应该抓住诗歌中实写出的一些片断,把省略和跳过的(虚写的)中间内容想象出来,把形象还原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如杜甫的《孤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间,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这首诗首联先写孤雁不饮不啄,飞着叫着思念雁群的情景,可是颔联却突然展示出高远云天中它那孤单纤小的身影:云海茫茫,路途遥远,它却不避艰难在那里追寻。同时描写了它心意的执著坚定:它望断远处云天也不见自已同伴的身影,但它却好像已经看见了一般;它声声哀鸣,虽不见同伴的应答,却又像已经听到了同伴的召唤。在首联和颔联之间,作者就运用了虚缺的写法,将孤雁先在近处追寻,追寻不到时并未放弃努力,而是千回百转,越追越远,越寻越高,直到高飞云天这样一个苦苦求索的过程省掉了。我们鉴赏这首诗时,首先就应当根椐上下文已写出的部分,运用由部分到整体的相关联想填补虚掉的内容,想象出它追赶雁群的完整过程,从而深刻体验孤雁的执著精神,把握它的完整形象。

2、有些诗歌还常常只是集中突出地展示事物本身的姿态,而不去交代与主体事物相关的任何背景材料,鉴赏时要善于透过事物本身想象出它的广阔背景来。如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诗中只是集中笔墨突出地描写石头城的现状:群山环绕、潮水默默拍击、冷月当照(这是实写),对它的历史却只字不提(这是虚写)。鉴赏时就应该通过实写的眼前景象,运用相关或相反的联想,把它过去的无限繁华热闹想象出来:如春风吹送,彻夜笙歌,人声鼎沸,欢乐无时等等。在联想中体验作者的那种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3、有些诗歌还经常通过比喻、象征、比拟、夸张等方式,借助某些虚拟的形象去描摩实体形象,鉴赏时应该抓住这些虚拟的形象去类比想象实体事物,从而把握实体形象的特征。如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全诗用比喻,主体事物根本没出现。鉴赏时应抓住诗中新妇怕见公婆的情状,想象出作者自已在应试之前担心文章不合时宜,因而惴惴不安的心情。

4、有些诗歌还经常借助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来表现眼前事物,如借助于假想、借助于希望、借助于推测、借助于回忆等等。鉴赏时应抓住这些虚笔联想到它们折射出来的现实。如李煜的词《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通篇写梦,表面上写的是对住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处境的凄凉。作者对他当前的处境不置一词,而是通过梦中生活的繁华进行反照。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旧日的繁华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鉴赏时就应该抓住梦中情景,从反面想象作者的现实处境。

又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前两句是直接写自己思念家乡,但后两句却逆写了兄弟们思念他。这里用虚笔假想了家乡兄弟们遍插茱萸却发现少了诗人自己的情景,鉴赏时应透过这些假想的情景,正面体会诗人眷恋家乡、思念亲友的愁思深长。

5、还有一些诗歌虽然也描述了一些现实中的事物,但其真意却在于用它们作衬托去表现别的事物,鉴赏时应该运用相关相对等联想方式,想象出主体事物的具体特点。如白居易的《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诗人不从雪本身着笔,却用“衾枕冷”“窗户明”“折竹声”这些事物从侧面烘托出雪下得大,使天气变冷,使窗户变亮,使竹子折断发声。想象时应该抓准这个角度。

第二篇:诗歌中的物象、表象、意象和想象

诗歌中的物象、表象、意象和想象

什么是物象、表象、意象和想象

何为物象?一个事物,它自然呈现的样子,即它尚未被艺术家注意之前而客观存在的样子,就是物象(或称实象、景象、事象)。由于其所处位置在客体世界,即在主体之外,所以它具有客观性。它包括自然物象,如山川景物,风花雪月等,也包括社会物象,如人物、场面和动作细节等。如著名的韩瀚诗《重量》:

她把带血的头颅

放在生命的天平上,

让所有的苟活者,

都失去了

——重量。

其中的“头颅”、“天平”以及“把……放在……上,让……”,都是物象。

何为表象?一个物象,当我们注意到它并在我们的头脑中——主观世界——留下了它的印象(即内心的投影)后,它就成了记忆表象,一般简称表象。由于它的所处位置在人的大脑,具有半客观性与半主观性,人们一般也称之为“印象”。但它不同于“印象主义”之“印象”。

何为意象?一个表象,当我们把它运用在创作中且赋于它一定的意义即康德所谓灌注了生气——主体对表象的情感渗透与思想介入到达相当程度——之后,它就成了意象。意象显然包含了主体对表象更多的理解与更深的领悟。意象之意,包括主观的印象、感觉、直觉、意念、理念以及情绪与诗想等。意象之源,不再是客观的物象世界而是主观的表象世界。朱光潜所谓“意象是所知觉的事物在心中所印的影子。比如看见一匹马,心中就有一个马的模样,这就是马的意象。”这样的说法显然是不妥的,他显然把表象当成了意象。同样,艾青所谓“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也应该更准确地说成“意象是具象化了的感觉”。

何为想象?诗歌意象的产生——或者说诗歌表象被赋予意义——的过程,就是诗歌的想象过程。诗歌想象是诗歌表象与诗歌意象之间一个不可缺少的艺术思维环节。

作家毕飞宇曾经对小说的创新打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汽车改革经过了一百多年,但有些东西却没有本质的变化,譬如轮子,至今还是圆的。

那么,诗歌的哪一部分像汽车的轮子一样“至今还是圆的”?

在中国诗歌观念漫长但是不断更新的历史上,先是诗歌的言志说被放逐,后是诗歌的缘情说遭质疑,继之诗歌的音乐性也被弱化,言志、抒情、音乐,这些诗歌的传统元素几乎都遭受到了冲击。那么,在诗歌的构成元素中,什么东西是从来不曾被动摇过的?什么是从来不曾也永远不会被质疑不会被放逐的?

那就是诗歌的想象!

关于想象与诗歌之间这种铁硬的关系,人们多有言词不一的表述,如斯德曼(Stedman)说: “诗是一种富有韵律而且充满想象的语言, 它表现着人类灵魂的创造、趣味、思想、情感与洞察。”如雪莱《诗辨》:“在通常的意义下,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甚至单独一个字也是不可磨灭的思想火花。诗人的语言总是牵涉着声音的某种一致与和谐的重现,否则,诗就不称其为诗了。”

雪莱一语道破了诗歌的本质:“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体现出浪漫主义诗歌特有的重视想象的沉思品格。“想象的表现”可以有两种理解。理解一,“想象的表现”,即对想象的表现,想象本身就是表现的目的;理解二,“想象地表现”,即通过想象来表现,想象是表现的手段。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想象既是诗歌表现的手段,也是诗歌表现的目的。总之,“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是对于诗歌艺术诸多解释中最为精当也最为简明的一种。

基于这样的理解,则我们对于一个现代诗人的能力,甚至可以进行这样的认定:他固然需要有深广的“志”去言说,也固然需要有丰富的情感去抒发,但同时还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去完成从表象到意象的构造。换言之,想象力应该是一个现代诗人“最后的力量”!

雨果说:“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雨果先生以他一个伟大作家的直觉,看到了想象“深入对象”的神奇作用。“深入对象”的前提,显然是“触及对象”。“触及对象”的前提,又显然是“面对对象”。面对对象,而后出动自己的想象力,而后触及对象,而后才能深入对象。想象力深入对象之后,可以使它所触及并深入的一切事物经分解与组合之后而“变形”!

什么是分解?分解,就是人的大脑对表象的某一个部分或细节进行的“内注意”,这种内注意可以形成一个更小单位的表象,这个小表象就成为从整体表象分解出来的一部分。什么是组合?一个又一个被分解出来的小表象被重新组织成一个新的表象,这就是表象的组合。这种分解与组合不只运用在诗歌的创作中,鲁迅在谈及人物塑造时说:“人物的模特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作家谈创作》,花城出版社1981,P394。)

这种经由分解与组合而改变了固有形象的事物,是一种新的事物,是人类形象世界的一个增量,因为它是前所未有的,所以也就是属于创造的。这种“变形”,也可以形象地称之为“照亮”:“你的形而上学照不亮我的黑暗或者别人的黑暗”,福楼拜如此说,但是他没有说出的话,却是:想象却能够照亮这一切。想象是一束神奇的光,当它出动,当它触及对象,当它深入对象,它除了让对象变形,也可以让对象“去蔽”——在想象之光的照耀下,人们看到了这个司空见惯的事物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样子,它们是那样的新鲜,是那样的美丽!它们让人类的生存世界顿时广阔并且丰富了起来——它突破了我们固有的时空,开拓了我们的存在空间。因此,歌德也说:想象力,是上帝给予人类高贵的秉赋。

人们一般认为:想象是人对自己大脑中已有的生活表象(也叫记忆表象,即客观事物的物象在我们头脑里留下的印象)进行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表象(或形象)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彭聃龄说:“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进、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诗人流沙河在《隔海说诗》里说:“所谓想象不过是一个人在生活中获得的种种印象之再组合而已。”

作家莫言说:“想象力是你在所掌握的已有的事物、已有的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编造出的一种崭新的东西。”(莫言《小说的气味》,春风出版社2003,P164。)

他们对于想象的看法大同小异,但都涉及到了关于想象的几个重要概念:物象、表象、意象、形象。也就是说,想象就是想象者对自己生命中意象资源的重新整合与有序化组织。并非作者具备了丰富的表象就一定能分解组合出好的意象,如果他的想象能力是贫弱的,则他就不会在物象、表象和意象这种从外到内再从内到外的输入/输出过程中中往还,就不会拥有这样的力量:蔑视逻辑,超越事实,变不可能为可能。

几乎每首优秀的诗篇,都是诗人——或者说是人类——伟大想象力的完美展示。如张绍民《远望群峰》一诗中的“水开了,沸腾出一群山峰”,从开了的水高低不等这一物象,通过“沸腾”的相似之处,想象出了“一群山峰”的起伏。再如《二行诗》之“从孩子变成大人/就等于从南瓜花变成南瓜”,这是一个通过比喻而实现了的想象:从南瓜花和南瓜的关系,想象出了孩子和大人的关系。再如张绍民的《火焰》一诗,想象更是奇特:“木头正在怀念它的身体/柔软的火焰/像木头的妻子”。但是,诗歌想象力的展开,却必须以丰富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即必须首先面对生活中无限的物象世界,然后形成自己大脑中表象世界,然后才有可能在自己的笔下形成丰富的意象世界。老舍说:“知道的人多,事情多,知识多,我们就能够想象。想象不是空想,不是幻想,而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材料,重新组织起来。”

物象、表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

艺术家艺术表现的任务,是要把客观物象最终转化为艺术意象,在此过程中,必不可少地还有一个环节:对客观物象的表象化——对于客观物象的主观记取。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中有一段话,讨论光明与失明以及记忆与画家的关系:“就算是最无能的画家……当他看着一匹马来画马时,画出来的仍是记忆中的景象。因为,谁也不可能同时看着真的马又看着纸上的马。画家会先看马匹,接着迅速把停留在脑中的印象画到纸上。在这当中,即使只是一眨眼的工夫,画家表现在纸上的并不是眼前的马,而是记忆中刚才看到的那匹马。”

(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沈志兴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P95。)而这也正是艺术家无不强调“记忆”二字的原因之所在。贝多芬没有因为耳聋而听不到声音,“失明”的画家没有因为失明而看不到事物景象。“我的记忆弥补了我的失明”(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沈志兴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P94。)艺术家头脑中表象世界的丰富多彩弥补了艺术家对于世界的暂时疏离,或者说甚至决定着他们的艺术表现之丰富与深远。

但是表象之于物象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具有半主观性,即表象记忆事实上已对现实事物的物象进行了选择性的处理——记忆于是就不再是简单的复制。比如记忆把一部分物象作为知觉的对象而表象化,而把另一部分物象仅仅作为了知觉的背景而有待表象化。也就是说,表象操作的几个基本动作——分解与组合、简化与细化——是具有双关性的,即它们既是表象对物象的动作,也是意象对表象的动作——意象的形成就是主体对表象记忆的再次选择性处理。所以,从物象到表象再到意象,事物本身的言说性渐渐减弱而人的言说性渐渐增强,也就是说:现实的信息越来越少了,人们的言说离事物的真实越来越远了。所以,所谓作家们让自己的作品竭尽全力地逼近现实,只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

表象是物象从外向内位移之后的形成,但是,表象的位置,虽然已经在大脑中了,却并非意象,而仅仅是“前意象”,因为表象要成为意象,尚需为之赋予意义,即康德所谓的灌注生气。正因为它是尚未被加载意义的,所以,“表象”之“表”,如同“白丁”之“白”,指的是意义的空无。例如在“等你等了好半天,等得花开花又落”这句话中,当“花开花又落”独立存在的时候,它是没有意义的;同样,“等你等了好半天”这句话虽然有意义但其意义却并非文学意义,因为它还没有被形象化。现在,让它们在“等你等了好半天,等得花开花又落”这一语言结构中猝然遇合而成为相映生辉的一个组成,这时,对于“等你”句而言,它被形象化了;对于“花开”句而言,它就是被赋予意义了,也就是从表象一跃而成了意象。李煜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是同样。

这样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最终去理解诗歌意象中意与象之间的关系。

第三篇:巧借想象,鉴赏诗歌

巧借想象,鉴赏诗歌 摘要:

阅读鉴赏诗歌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联想,才能领略到诗歌的无穷魅力。本文所阐述的就是如何借助想象来进入诗歌的意境。 关键词:

感受古典诗歌的图画美 体会古典诗词的情感美 领会古典诗歌的含蓄美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五千年的文明史熔铸了璨如星河的优秀诗篇。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瑰宝的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徜徉其中,不仅能让人获得美的享受,还能增加文化积淀,提高文学素养,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并尽情徜徉于这一美丽殿堂,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诗歌的无穷魅力呢?

苏联作家别林斯基说过:“在文学中,尤其在古典诗词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

晋人陆机的《文赋》就描写了文学创作过程中想象的情形:“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眬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连篇,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证。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如果诗人不进入这样的一种忘我而心与物游的想象的至高状态,那么很难想象他能做出什么好诗来。

因此,可以说诗歌的创作,就是在诗人的主观情志的关照下依靠想象和联想来完成的。在古代特定的语言条件下和古典诗歌的章法下,诗人依靠想象和联想,以高度凝练的文字这个口袋装进真切而丰富的诗歌的精神食粮,这就像把鲜活的茶树的叶子,用精工制成精品的茶叶一样。现代人阅读他们的作品,袋里的食粮要到出来,干瘦的茶叶要泡开,必须予以复原。这决定了,阅读诗歌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合理的想象联想的能力,借此,复原诗人创作时的情景状态,深切的体会诗的意境主旨。

司空图引过一句名言:“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它说明欣赏者只有通过语言中的中介,进行想象、揣摩、体会, 1 才能转化为视觉形象。这个间接性特点,要求欣赏者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们在欣赏诗词时,必须发挥想象力才能深入的理解和体味浓缩在简短的文字背后的深厚的情感。诗词的含蓄性,也决定了在鉴赏诗词的过程中必须展开联想和想象,惟其如此,才能领悟诗词的美。

一、带着想象,感受古典诗歌的图画美。

诗言志,诗是用来抒情的。而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诗人往往将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寄托于描绘的自然画面和生活图景之中,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样,“情”有了依托,“境”有了灵魂。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

诗歌描绘自然风景或生活图景、塑造生动艺术形象的语言称为“景语”。塑造艺术形象本非语言所长,它更适宜表达抽象的概念和严密的推理。绘画、雕刻等造型艺术可以塑造完整、清晰的视觉形象,语言就不行,因为它缺乏直观性,无法细致描摹多维立体的空间形象、无比丰富的细节和无穷无尽的变化,而只能万取一收,以少总多,过点连线地勾勒“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写意的图景。这是语言的短处,却又正是它的妙处。《红楼梦》中的香菱就曾赞美王维这两句诗描绘景物形象“逼真”。对于欣赏者来说,景语不过是引发想象的触媒,因其简陋,因其间接,才驱使欣赏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像香菱那样创造性地想象出一个“逼真”的景象来。诗中景语具有“显像”功能,但它塑造的形象是一种“想象形象”,包含了欣赏者再创造的成果。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诗歌写了富有早春特色的一些景物,再现了画面内容。如果我们读诗只是再现画面内容,那还不够,还应该从画面展开想象,才显得画有诗情,诗有画意。我们可以想象:春江蜿蜒远去,近处清水一泓;江畔有几丝翠竹,竹外有数枝桃花;花下有芦苇草,芦根已露鲜嫩的笋芽;江上有鸭群戏水,鸭蹼划出道道波痕,嘎嘎地追逐声引得江里的河豚也想浮上水面;夕阳斜照,余霞映水,涟漪泛金波。好一幅早春晚景图,好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徜徉于想象,能让人跨越时空,如临其境,感受到诗歌的图画美。

2 如何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呢?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景语经常采用叠加的方式,将典型意象有机地组合成极具表现力的自然风景画或社会风情画。首先要找出所描写的主要景物;然后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最后加上自已的修饰语,将这些景物描述出来运用想象和联想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

[例析一]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元曲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当然,他乡并非故乡,这乐景只能让游子徒增伤感而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

陆机《文赋》当人进入联想与想象的时候,便“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这时,众多的形象纷至沓来,空虚的,具体了了;无形的,有形了了;寡情的,含情了。人们通过想象活动,把自己的情感熔铸到感知的对象中去,从而加深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也加强着审美感受。想象的好处在于能让我们穿越时空,“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

二、 带着想象,体会古典诗词的情感美

儒家有“诗言志”之说,诗人们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们绝世的才华,更在于他们借诗所传达出的那种高尚节操和人文精神,这才是诗歌真正的精髓所在,这就 3 是古典诗词的情感美。

诗歌的第一要素是情感,无情即无诗。诗歌总是把诗人的精神世界袒露出来给人看。即使是对客观生活的描写,也必定经过了诗人主观情感的淘洗、酿造、升华,充满着情感的力量。因此,读诗必须要去把握诗人的抒情基调和情感旨趣,体会古典诗词的情感美。

如何想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之美呢?

(一)置身诗境

1. 要“沉浸其中”,暂时忘掉周围的一切,对外界的各种因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想像的世界中。

2. 要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在想像中让自己进入到诗人用文字勾勒的场景中,去感受、体会,从而与诗人取得共鸣。

有些诗歌写的不是生活中的实物、景色,而是一些神奇的传说和光怪陆离的景象,或者本就是存在于诗人想像中的物象和景象,这种境界是读者从未体验过的。我们仍然需要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力求与诗人取得共鸣。因为传说也好,诗人的想像也罢,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而来的,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我们只有充分发挥想像和联想,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尽量构想诗人描绘的奇幻世界,从而获得对人生、自然的新认识。 这就是“置身诗境”。

[例析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一个破字,不仅有攻破的意思,更让我们想象到被叛军烧杀掳掠之后长安城一片残垣断壁、残破不堪,惨不忍睹的景象。一个“深”字,写出草木茂盛的景象。进一步会联想到,之所以杂草丛生,是因为人烟稀少才会如此。人都到哪去了呢?有的被叛军捉走了,有的逃难去了,有的被杀戮了„„战争使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继续置身诗境,我们会进一步想象:如果没被攻破,国都会是什么样子呢? 那该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摩肩接踵,集市上商品琳琅满目,人声喧哗,一片繁华。

穿越时空,站在公元755年长安街头的我们不禁会发出物是人非的感叹:山河还在,但和平安宁不在了,亭台楼阁不在了,曾经的繁华不在了,也就是除了 4 山河,什么都没有了。面对沦陷中的满目疮痍的长安城,,作者的内心的凄然忧愤我们完全能感同身受了。

置身诗境: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的作者所描绘的画面和情感,并沉浸其中,与诗人产生共鸣,得到审美享受。

(二)缘景明情

“缘景明情”,简而言之,就是根据我们在想像中勾勒出来的诗人描绘的意境,触景生情,去感受、体会处于这样的意境中自己萌发的情感,从而推想诗人的情感。

[例析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先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想远方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这怎不叫人怆然泪下! 然后一个“搔”字更激发了我们的想象:面对破败的长安城,面对沦陷的山河,身陷困境的诗人除了流泪感伤之外,似乎无能为力了,于是他只好挠头,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白发也越挠越短,连发簪也要插不上了。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此时此刻,我们穿越了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到一位爱国诗人、苦难诗人的心路历程。真实地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了,和诗人的心一起跳动,为国而愁、为亲而恨、为民而伤。

(三)情在言外

由于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富有跳跃性的,仅理解诗句的字面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运用联想想象,理解诗句深层的含义,也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例析四]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的开头两句, “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 5 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

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诗人不需要同情,但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可惜无人能理解他,诗人正是因为“喜论恢复”、热心抗敌才屡屡受打击,最后才罢官闲居的。

诗人一生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悲愤的心情充斥在诗人的心中,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他的悲愤也愈是强烈。这种悲愤忠烈的感情一直在他心灵中激荡,使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在梦中也常常梦到.。诗人明说“不自哀”,可字外却弥漫着层层哀伤之情,诗人的矛盾情感,离开联想想象是万难理解到位的。

“凡作人贵直,而作诗贵曲”(《小仓山房文集》),古代诗人深得含蓄婉曲之妙,我们在阅读时应当反复咀嚼,带着想象品出这“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人间词话》)。

三、 带着想象,领会古典诗歌的含蓄美。

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日意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里所说的三境中,“物境”即客观的景象之境,“情景”即主观的 6 感情之境,“意境”则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高度融合,是优秀诗歌作品必须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

我们领略了诗歌的景美、情美之后,该咀嚼诗歌最高层次的意境之美了。 王之夫在《姜斋诗话》中所说的“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些古诗词时,就要特别注意这种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美。

清人章学诚就说:“有天地自然之象,有人心营构之象„„意之所至,无不可也。然而心虚用灵,人累于天地之间,不能不受阴阳之消息;心之营构,则情之变易为之也。情之变易,感于人世之接构,而乘于阴阳倚伏为之也。思则人心营构之象,亦出天地自然之象也。”。可以说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都是在意境的召唤下的想象,而非仅仅为了文辞的华美和寄意的深刻而想象。这种想象不仅仅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手法,而毋宁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展现的方式。

“意境”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境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境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境来表达,境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意境”一词,源自佛经。佛家认为,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所观之理也谓之境,能观之心谓之智。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从“情思”与“物境”互相交融的角度说过,“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则认为构思规律的奥妙在于“神与物游”,即作家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物境的契合交融;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意境,这个意境以物的形式表达出来,却又不是黏着于物的,而是在这个物的境界里生发出一种无一言明的情绪状态,而这种状态只能由想象才能在物质世界中飞腾起来,展开一个观念的世界。想象是诗人从现实的生活跃入感性天地的最要的催化剂。

近代国学大师在其学术著作《人间词话》中总结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 7 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有我之境”是作者的一种有欲求情的意境,是作者寄在所描写的景物上有欲望的思想感情,是一种移情的意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说明了作品是以作者为主动去观察客观事物,而被写的客观对象是被动的,这样写出的作品就会带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带有作者的欲望。如元曲大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以“秋”染“思”,又以“思”映“秋”,紧紧扣住“思”字,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作者受心情所迫看不见秋天的丰收,只见到了秋天的凄凉,愈思愈凉。这景物创造的这种意境正是作者主观的、带有欲望的思想感情,也正是作者在创作时从内心发出的真感情,属“有我之境”。作者抒发的是真感情,写的也是真景物,景物随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变化。作者心情欢快,所描写的景物都在欢跃;作者忧郁悲伤,所描写的景物都黯然失色。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里的“泪眼”指的是作者,“花”是被写的事物。作者带着悲观绝望的心情问花儿,只希望花儿给作者一个明确的答复。但自然界中花怎么能说话呢?这里通过描写作者泪眼所带附的痛苦、悲伤的思想感情及“问花”花不语这景物创造的这种意境正是作者主观的、带有欲望的思想感情,也正是作者在创作时从内心发出的真感情

意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无我之境”。这种境界是作者的一种无欲无求的境界,是作者及读者的一种超然于物外的艺术审美境界。作品能超然物外也就是达到了“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能在作品作创造这种境界的大多是远离官场权贵的隐居者。他们带着无欲无求的心境,淡泊的、怡然自得的心情融到大自然的景物中去,达到物我不分,物我两忘,物我浑然一体的境界。晋朝诗人陶渊明在《饮酒》的第五首中写说:“彩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这里所表达的心情及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正是一种无欲无求的“无我之境”的人生境界。诗人把那悠闲自得的心情,淡泊人生的隐居生活融入了没有利害关系的大自然中去。诗人描写了这样的一幅画面:采菊东边篱笆底下,无意之中抬头看见了南山。这种超然的心境自然而然地被表达了出来。这句诗能千古传颂,正是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箫洒自得,闲居自如、无欲无求的 8 艺术境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浑为一体,哪里是我,哪里是物,让读者分不开,只感觉那是诗人在干农活时那怡得的心情和淡淡的田野景象构成一幅美好的图画。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是作品境界的两种表现形式。意境的创造,是作者感情的体现,情的体现在于作品的表达。作者不同的感情,创造的意境也不同。“有我之境”创造的是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把自己的内心情感贯注到客观景物中,在景物描写上,凝集了自己的悲欢哀乐之情,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使原来无情的事物有情化,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无我之境”创造的是一种淡泊人生、平淡随意、怡然自得、静谧优美、和谐平衡的境界。作者的感情及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这意境中作者的心灵和情趣是隐蔽的,深藏在与之相对的情与物之中。这种境界具有陶冶读者心灵、净化读者心境的无形魅力。

可谓诗画交融,诵之为诗,着壁成画,赏心而悦目,能充分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是啊,带着想象,能让我们感受古典诗歌扑面而来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正像王国维说得:“一切景语皆情语。”一片自然的景色,便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只有把每一个意象由集中到分散,由分散到集中细细品味,才能让学生越发感到诗人的心境,更能从整体上肯定、强化诗的意境。而这些都离不开必要的想象与合理的联想。所以说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想象与联想,不能漫无边际、毫无目的。必须合乎情理、情景,不能离开艺术形象的基本点,做到既“超出象外”又“得其环中”。随意发挥,只会适得其反

诗歌是渴望情感、感受和想象,是一种“摆脱散文的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世界。”(黑格尔《美学》第三卷)诗是把情思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它的情境与意象具有立体感;笔者认为这里的情境与意象所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空间就是诗歌的意境,一首诗歌如果没有了这种情境与意象所产生出来境界,是很难给人以美感的。而想象沟通诗人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被美的境界所激发的感情与诗人所寄予的情感产生共鸣和交流。联想和想象就是诗歌的艺术翅膀,诗人是借助它浮想联翩,“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创造出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意境的。创作诗歌如此,我们阅读诗歌,也必须展开联想和想象,来品味作品的诗情。

要领会诗的形象,体味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怀,就要充分调动大脑的参 9 与,多思考,积极运用想象和移情。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诗人的笔下景通过想象和联想还原为眼前景;将自己浸入其中,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反复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

总之,就欣赏途径方法来说,能驰骋想象,展开联想,不断思索,才能一层一层增添感受,一步一步加深认识,诗歌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所包含的深刻内涵及独特的艺术特色,能给欣赏者更多的审美愉悦与享受。想象能让我们“飞越春夏秋冬,飞越千山万水”守住流淌了五千年的古典诗歌所给我们的美。

参考资料:

陈中立《再现画面——读诗心法之八》 快乐的高小四的博客《诗歌鉴赏之意境》 陈新《中国诗歌中的想象》

辛岩的博客《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

第四篇:五年级想象作文想象中的夜空400字

文秘助手()之五年级想象作文 :想象

中的夜空_400字

嫦娥帮玉皇大帝做月饼,每个月的农历15那天做好,这个月饼很圆,很漂亮,于是玉皇大帝总是静静的看着,他想让大家都来欣赏这月饼,于是他便把挂在天上。

所以每月农历15那天的月亮都非常圆,非常漂亮。想吃了就只吃1小小口,因为这月饼很漂亮,他舍不得大口把它全吃掉。可是有时候嫦娥有事,就推迟到农历的16那天,而这天呢?嫦娥更细心的去做月饼了,所以玉皇大帝就更喜欢了,一口都没吃掉,完完整整的挂在天上,这天天上的月亮便更圆了,可是玉皇大帝虽然很懒,但是却忍不住偷偷的吃一小口,这样每天都吃一小口,慢慢的,月亮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玉皇大帝好像有些漏斗嘴,吃东西总会掉渣滓,吃月饼掉下的渣滓变成了闪闪发光的星星,落在了月亮的边边,可是玉皇大帝依然还想吃月饼,于是把月饼吃到还剩一半的时候,突然觉得月饼不怎么好看了,就住了口,然后月饼就一直这样,(月亮就成了一半,变成了月牙,像香蕉似的)直到农历15的那天,嫦娥再重新给玉皇大帝做圆月饼。

五年级:刘凡楚

第五篇:想象中的校园

每天早晨,我走进大门,一栋大楼便展现在我的眼前。往下看,翠绿色的草坪,银色的雕塑,使我的眼睛立刻忙起来。

下课了,我蹦蹦跳跳地下了楼,看着纯净的校园,所有的疲惫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使校园变得生机勃勃。

我,最爱雨后的校园。

雨点把校园的灰尘洗净,两边粉红色的教学楼,中间老师们办公的绿色大楼,两侧白色的教学楼,排列是那样整齐。

在这些楼中间是两片绿茵茵的草坪。左右各一个,左边的草坪里有一个花池,一个水池。花池边上围着一盆盆的花,花的品种,颜色各个相同,让人眼前一亮。右边的草坪引人注目的是一条布满爬山虎的长廊,爬山虎的绿色把充满生机的校园装扮的更加自然,更加可爱。

两边草坪上最吸引人注意力的要数左边草坪的喷泉了,夏天水池里喷出的水花让人感到神清气爽,为炎热的夏天添加了一丝凉意。

草坪被一棵棵树围着,有松树,柏树,槐树,一棵棵小树迎着阳光茁壮成长。

草坪上,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装饰了可爱的校园。

在大楼后面,被树围着的操场上,时常见到学生们打篮球,踢足球,因此,操场上大都是男同学们。

我的校园,是个美丽,可爱的地方。

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实验小学四年级 夏志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诗歌鉴赏读诗范文下一篇:升国旗唱国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