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如何真情实感

2023-01-03

第一篇:初中作文如何真情实感

如何指导初中生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要写的生动感人,必须要有真情实感。有感情则情真,情真则文真,文真则感人至深。

但在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来发现学生作文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无话可说。不少的同学一动笔作文就感到为难,真是:“老师一命题,学生抓头发。肚里空荡荡,怎会做文章?”于是像挤牙膏似的生拼硬凑。写出的文章空洞乏味,面目可憎。拒读者于门外。教师批阅这样的作文感到索然无味,甚至头疼。

第二,有话不敢说。本来,文章应是作者心声的自然流露,言为心声,文以传情。但由于教师常常以成人的眼光来要求孩子的作文,缺乏换位思考,在指导作文时对于主题、选材、结构等方面往往规定条条框框,加以限制,从而导致学生面对文题无话可说,心中有不少真话又因为不合文题要求而不便说,不敢说。第三,缺乏新意。学生一写助人为乐,总是“推车”、“让座”;一叙事,总是学雷锋做好事;一写景,总是春花、秋月,美不胜收。材料老而又老,结构似曾相识,主题尽人皆知,干巴巴像个“瘪三”,没有一点新意。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从作文刊物上,把别人的文章稍作改动,抄下来权当自己的作文。以上列举的几个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缺乏“真情”,没有“实感”。我有几位在学校期间作文成绩平平的学生,初中毕业走向打工岗位之后,他们给我的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亲笔信,不论是叙述、说明,抑或是抒情、议论都很生动,很感人。其中最主要的是他们写出了真情实感。 怎样引导初中生写出真情实感呢?我认为:

一、让学生多读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首先是充分利用教材。老师应该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范文让学生大声朗读,在朗读中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内容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取材,尤其是同一主题的文章多找几篇进行比较阅读,看看表现同一主题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取材。比如,同样是写母亲,朱德写《回忆我的母亲》,选取的是母亲除了煮饭,还要种田,喂猪,养蚕,把“原本连地主看也不看的饭食,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还自己纺棉织布给孩子们做新衣服,“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而林莉的《小巷深处》的选取则是母亲为了女儿,瞎着眼,在“毒辣的阳光”下卖冰棍,把皮肤晒成了“古铜似的颜色”,当女儿嫌她丢人时她选择请别人给女儿送钱送好吃的而自己躲在暗处。让学生明白,写母亲不一定非得是在你生病的时候背自己上医院,不同的母亲她们所做的事是不一样的。其次,老师还可以选一些课外的美文,特别是同龄人的作文,不光是深情并茂地念给他们听,还要举一反三,教他们学习别人表现某个主题用的是什么材料,这些类似的材料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如果有,会不会跟别人用的一模一样?别人用的是这个材料,我们则可以用另外的材料。我有个学生叫余青玲,她喜欢上作文课,我每次给她批的作文她都会认真去看并喜欢捉摸。有一次,我在《作文通讯》上看到一篇作文叫《瘦的烦恼》,我觉得写得非常好,就念给他们听。这个孩子很有感触,她对我说:“我以为只有我们这些胖子才有烦恼,结果瘦也有烦恼。”我就抓住这个机会,问他:“同样是烦恼,你跟他的烦恼一样吗?”她说:“肯定不

一样啥!”我趁机鼓动她:“那你为什么不写一篇《胖的烦恼》呢?”我看见她非常兴奋,经过几番修改,果然写了一篇《我胖,因此我苦恼》的作文,非常成功,绝对让许多胖孩子有同感,以后她的作文就顺了,绝对的有真情实感。

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成为一个有心人

真情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是作文的前提,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根本和源泉。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激发学生表达情感。”美国教育家克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学生的生活范围相对狭窄,几乎永远是几点一线,缺乏色彩。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的深厚的情思来。”我们的写作课应向生活“开放”,求教于生活,让美好生活本身去触动学生写作的灵性。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学生不会从生活中积累材料。往往让一些事物、事情从身边悄然而过,而不会去牢牢抓住。只有让他们学会了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取材,文章素材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前两年,我校大门口有位一条腿的爷爷把接送孙子上下学当成他的事业来做;患癫痫的小丽同学发病,老师又扛又抱,又是买水又为她打扇……,生活中有写不完的东西,我们的学生却视而不见,非要瞎编,编的结果是千篇一律。我们做老师的就要把这种观察生活的方法教给学生,要在课堂上公开讲师生都看得见,学生却没感觉的事例,让学生学会做一个有心人。其实,观察生活不需刻意,关键得有心,让他们在写作文需要材料时主动在记忆中去搜索。

为了尽量让学生的生活丰富起来,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书法比赛、看电影、试演课本剧等,每次活动下来,学生都会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写下来。现在的老师责任很大,尤其是安全压力,我们只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要写《春天》的作文了,老师只能拿几根刚发芽的树枝到教室,让孩子们看,对他们说:“同学们,看见没有,春天已经来了。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枝条,写一篇歌颂春天的作文吧。”学生会写得怎样,结果可想而知。春暖花开,老师应带学生去踏青,让他们自由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这是让学生观察生活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我还鼓励学生多看一些动画片、大风车、新闻等电视节目,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社会多了解一些。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造八股文”。

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呢?这需要教师的逐步引导和培养,学生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一段长长的路,我让学生把自己在路上所见所闻和周围的变化,写成随笔,学生有的写路边又新设臵了垃圾筒;有的写路边的村民新修了许多小洋楼,学校操场上还设臵了篮球场;有的写农村人也买电冰箱、空调了;有的写春天来了,路边的小树吐出了嫩芽,挺直了腰杆……刚开始是有意识

的要求,渐渐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真正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只要是来源于生活的作文,肯定会有真情实感。

三、让学生学会筛选材料

生活中的事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我们不能都把它拿到作文里来,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筛选使用。我采取的办法是让学生写作文之前先说。第一步,确定主题。第二步,让学生说符合这个主题的可以用哪些材料,几个学生可以说出几个材料。第三步,让学生大家来选哪些材料可以采用。比如,有一次的作文,要表现母亲节约的主题,让学生说出哪些材料可以表现这主题,有的说我母亲穿我不穿的校服,有的说母亲把洗菜的水存起来冲厕所,有的说我母亲衣服不烂不会买新的,……材料多得用不完,学生自然会想自己的母亲是如何节约的,事例不尽相同。但有个学生说:“我母亲一天只吃两顿饭。”同学们哄堂大笑,说:“这不是节约,是自残。”学生已经学会了筛选材料了。

四、让学生学会把“新八股文”改得有真情实感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作文有好有坏,老师可选一篇比较有代表性的作文让大家来提意见,大家说怎样修改,让不会作文的同学受点启发或刺激。我有时在评讲作文时,专门找一篇特别“八股”的作文,或干脆加工成“新八股”作文,然后读给学生听。“……,我的妈妈十分爱我,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背着我就往医院跑,豆大的汗珠……”,我刚念到这里,就有学生开始说了:“好假哦。”学生的思路按我预设的程序在走,我暗自高兴,马上放下作文本,问:“假吗?”几乎全体同学都拉长声音回答:“嗯——”我看时机已经成熟,马上又问:“怎么假了?”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又是上医院。”有的说:“如果是冬天也有豆大的汗珠吗?”有的说:“后面肯定还会写我看妈妈的头发里已有了白发。”“……”其实,这是我故意加工的“新八股文”。学生开始反感这样的作文了,这是好事。于是,我问大家:“有谁生病让妈妈照顾过的?”举手的人一大片,我让他们说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照顾自己的。有的说:“我小时候输液又哭又闹,妈妈抱着我,爸爸举着输液瓶在医院的坝子里逛了两个小时。”有的说:“我输液时,护士老扎不准血管,我哭多久我妈妈就会哭多久。”有个学生说得很感人:“我生病在乡卫生院住院,身上睡痛了,想斜靠一下,枕头又矮,床又摇不起来,棉被又只有一床,结果妈妈弓着背让我靠着,我觉得很舒服很快就瞅着了,一睡就是小半天,等我醒了,妈妈的背都直不起来了。”同学们听完都默不作声,显然是被感动了。我最后总结:“同学们,是不是写妈妈照顾生病的我一定要写成先前那篇作文那样?”回答是否定的。然后,叫同学们来给这篇作文提修改方案,学生提了很多建议都是可取的,我相信学生对于如何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有了真切的体会。

老师还可以找一篇次好的,精心修改后作范文念给大家听,让他们了解这样的作文怎样写。

总之,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和挖掘,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对所写事物激情满怀,才能调动其它一切写作因素有效运转,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感情的波澜冲击我,有说话的欲望,有倾吐的需要”。

第二篇:如何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写作能力是学生一辈子要用的一种能力,是他们表达思想、服务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能力;作文教学是形成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想像力的主要途径。看完学生写的作文,觉得很多同学写记事的文章,语言干涩,缺乏感染力。究其原因,是缺乏真情实感。情感始终是写作的动力。写作过程中的情感活动,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于是,我准备了一堂“如何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课。

这节课主要采用片段训练, 培养学生写作文时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使学生明白作文时应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出真情实感。通过病例分析、范例赏析和片段写作练习,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让学生在运用方法的过程中,认识到作真文,做真人的意义。情有所感,才会有撰作,而且情感活动还会贯穿作文过程的始终。惟其如此,作者才会有“如量倾吐的快感”,读者才会有“情感心通的妙趣”。

首先是情境导入。我播放了韩红的《天亮了》。歌曲放到后半部分时,我又用包含着深情的语言讲了这首歌背后的故事: 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当时只有两岁半的潘子灏变成了孤儿。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经过多方联系,她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韩红动情地说: "我就觉得我是他爸爸和妈妈。因为我从小没爸爸,我5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然后母亲又不在身边,所以父母的这种爱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但是有哪个孩子不愿意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呢?”同时听着歌曲和故事的学生都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我动情地引出课题:我想之所以这首歌会这么感人,这样经久不衰,是因为这首歌表达了韩虹的真情实感。同样,对于我们写作来说,只有说真话、吐心声,才能使文章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冰心说,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

其次就是方法的指导。

一.首先通过对病例文的分析,得出写的片断之所以很假是因为不是作者的真实体验。然后通过幻灯片打出本班杨诗宇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每当父亲压力过大,忧愁布满整个脸时,我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我不懂如何安慰父亲,我能做的,就是坐在钢琴旁弹奏着一首又一首欢乐悠扬的钢琴曲。父亲常说:“哎,人老了,跑步也跑不动了,篮球也打不好了。”父亲每次一说,我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于是,我常常找借口,拉父亲出去锻炼。我想,或许这样会使父亲变得更年轻。学生一看就猜出是杨诗宇同学所写,因为他是我们班唯一一个既会打篮球又会弹钢琴的男生。于是,学生得出结论:真情实感来源于真实体验。作为中学生,生活经验也许并不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织,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二. 我先在幻灯片上打出高意同学写的日记片断:我轻轻地帮妈妈脱了袜子,再一次用手试了试水温,然后慢慢地把妈妈的脚放在温水中。我摸着她的脚,抚摸着粗糙的皮肤和大脚趾上红肿的水泡,我鼻子一酸,眼睛就红了„„我请高意同学读的时候,她有点哽咽,有些女生还低下了头。于是,同学们又得出真情实感来源于细节描写,细节是文章的生命。细节的真实与否,反应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只有平时深入细致地去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细枝末节,才能在作文时以小写大,见微而知著,给自己的文章添色生辉。紧接着,我安排了一个片断练习。材料就是上个星期学校艺术节,我们用了大量时间练习的歌曲因为没合上节奏只得了三等奖。续写训练:长高艺术节上,主持人秦煊宇宣布:“1001班得分9.42分”。这时候„„

三. 我用幻灯片打出李楚舒同学的日记片断:这石燕湖的水,乍看犹似一潭诱人的陈酒,细看宛如一面在翡翠帷幕中的宝镜。湖中有一座山,近山如簪,远山如烟。游在湖中,心也慢慢地沉淀下去。真是美哉,妙哉!学生对于李楚舒同学的这段描写佩服得五体投地,从而得出真情实感来源于环境渲染。情与景的融合就有了意境。意境不是俯拾即是,唾手可得的。要创造意境离不开深厚的生活根基。因此,这境界,不过是升华了的一种生活情致而已。作为艺术现象,境界似乎是一个“虚构”,但作为生活的升华现象,则它又必然是一个“新颖的真实”!欣赏完片断谈完感受之后,又是续写训练:我们排好队走在了金星路上,只见黄淼同学拿着我们艺术节上获得的三等奖的奖状跑了过来,这时候„„

四. 通过对学生习作精美语句的分析得出方法四。我接二连三的在幻灯片上打出李楚舒肖欣欣龙孟婷汤钰四个同学的习作片断: (1)难道我不想上台吗?不,其实心底里有一股强烈的愿望趋使我去竞选。但是我害怕,害怕失败。所以我跨不出这第一步。就这样,从以前到现在我错失了一个又一个锻炼自我和培养能力的机会。一条无形的枷锁在捆着我,使我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心魔。

(2)我一定要改变,我要改变所有人对我的看法。我不笨,我不比别人慢。我不能在成长过程中枯萎,我要开出最鲜艳的花朵,让所有人惊骇于它的美丽。妈妈,我要开花给你看。 (3)我不会输,我会努力的证明给你们看,我不可能一事无成。即使成功还离我很远,我也不会坚持不懈地走下去,直至成功。我一定要把绊脚石变成自己的垫脚石,努力拼搏,让自己的人生五彩斑斓。

(4)心里老觉得对不起妈妈,每次我考砸了她都安慰着我,但我却觉得这比批评更让我难受,觉得自己好没用。她白养了我,又不孝顺,又不听话,还乱花钱,成绩也不好。我枉费了她对我的一片苦心……

通过赏析一致得出真情实感来源于心理刻画。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真情实感。 塑造人物形象,可供运用的方法是很多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心理描写的目的也是如此。跟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相比,心理描写能够直接叙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化,从而显得更为完整和真实。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比海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广阔的,那就是人的心灵。”

仍然接着续写训练:从长高回来,看着胡老师要一高个男生端端正正贴好艺术节三等奖的最后奖状,这时候„„

最后的写作训练就是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通过这次的作文训练,学生写作文不再凭空捏造和“闭门造车”。因为他们深深懂得写真情实感的文章不但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同时还会使自己逐渐增强表达欲望,提高作文兴趣。也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打动读者,使读者受到感染,从而与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第三篇:如何写出作文的真情实感

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语文作文历年来在教学中是一块“硬骨头”,而作文又占语文期末试卷总分的40%,所以,学生学会写作文,并且能够写好,这是当下之急。学生不喜欢学,老师不知道怎么教,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要教会学生写好作文,非一日之功。学与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既要靠教师的指导,又要靠学生的感悟,对生活的观察,对素材的提炼,对语言的驾驭的能力等,综合发挥效力。学生不会观察生活,选取的题材更是千篇一律。这就是现在老师们戏称的“新八股文”。而《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作的要求共有八点,提得很全面,很具体。其中第二点这样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好作文就是要有主观色彩,有感情真挚存在。我想就如何让中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首先是多读书。充分利用课内外读物,多积累,多运用。作为老师应该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范文让学生阅读,并且同一主题的文章多找几篇进行比较阅读,看看表现同一主题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取材。作为学生,要自觉扩大阅读范围,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的作文都要去欣赏。其次,要会读书。这重在朗读培养感情。学生们会朗读了才能深刻体会作者寄予什么样的感情在里面,从而能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感情趋向。以往,学生们总是拿一件事反复的来写,比如写人物的,就会写他的母亲在他生病的时候如何悉心照料,以至于他感动的流泪等等,等到写难忘的一件事的作文时还是拿同一件事来说。同样是写母亲的我们来看一下,朱德写《回忆我的母亲》,选取的是母亲除了煮饭,还要种田,喂猪,养蚕,把“原本连地主看也不看的饭食,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而林莉的《小巷深处》的选取则是母亲为了女儿,瞎着眼,在“毒辣的阳光”下卖冰棍,把皮肤晒成了“古铜似的颜色”,当女儿嫌她丢人时她选择请别人给女儿送钱送好吃的而自己躲在暗处。带有感情的多朗读书,学生们就会明白原来同样的主题可以选取不同的材料来说明,所起到的感情色彩是相同的,都能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感情来的。让学生明白一件事不要反复的说,要多注入感情,多角度选材。

二、分析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学生拿过一篇文章来,分析它的中心思想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对于他的作文立意是非常有帮助的。作为学生不仅要学会从多种视角来选材,还要学会拿捏写作对象所持有的感情:是爱还是恨,是赞成还是反对等等。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就表达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高度热爱和赞扬之情;《硕鼠》则显示出了作者对统治者不劳而获且又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强烈不满。任何人都是有感情的,没有感情写不出好文章来。许多大作家都是受到了刺激或者有了某种感受某种想法才开始动笔的。学会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主流意识,培养自己细腻的感情,才能将作文写出真情实感来。

三、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生活

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的深厚的情思来。”因此,作文创作最好的方法是出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写作一定要从细心观察生活,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来记录自己的心迹。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作文真实,只有真实才能让我们的作文有感情。

如果一个学生不会从生活中积累材料,那么他的世界无疑是黑白的。如果一个学生能用心记录下生活的琐碎的事,那么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会观察生活,学会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对待周围的一切,只有这样,才会让读者读其他的作文来感到亲切,感到真实,从而为之动容。那么怎样去观察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呢?同学们要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书法比赛、看电影、试演课本剧等,每次活动下来,学生尽量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写下来。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小随笔,日积月累你终会发现它对你的帮助非常之大。等你再去写作文时,有了这些经历和过程,有些情感自然而然的就流露出来了,完全不需要再一次进行感官刺激。

四、要真实发生,不要瞎编乱造

学生的作文最能体现出他的语文素养来,而语文素养最重要的就是能不能饱含感情的表达出想要表达的东西来。很多时候,学生们不会写作文,即便是写作文也是在应付事。瞎编乱造,任意为之,自认为作文只要有的写不会词穷就可以。这是相当错误的认识。作文一定要真实,一定要是你感情的自然流露。瞎编乱造的作文是绝对赶不上记录真实发生的事情的作文的。我们不提倡瞎编乱造,因为这样虚构而没有亲身经历的事情总会有些逻辑混乱、语言不通的地方。但有时候在面对应试作文时学生不得不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硬性的作文题目。所以学生时常写一些编造的作文,这也不是不可以的。我们说了,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如果真的是没得写非到了要编的地步,那么尽量要选取与你生活贴近的事例去写。学生可以写你身边熟习的人的一些经历,这样你会比较详细的了解整个事件的影响;还可以选取你亲眼看到的发生在不熟悉的人身上的事件,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你会比较熟习事件的前因后果等;此外,你还可以从书本中获取的信息加工改造成你所需要的作文事例和材料,这样至少逻辑上是通顺的。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作文提倡创新,讲究新颖,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但这需要极强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并且这也需要看是什么样的文体了。如果写想象作文,那越离奇越好。如果是写叙事等常规性的作文,那么凭空想象出来的事件总是容易导致逻辑混乱、感情流失。

五、鼓励主观感受、提倡个性发展

学生的作文就是要体现每个学生的综合思维、综合能力的。花与花之间有品种的不同,色彩的不同,大小的不同。学生也是如此因人各异的。作文是展现学生内心想法的,是独一无二别人模仿不来的。我们提倡学生在作文时写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这些主观感受往往就是他独特思维、独到想法的体现,有了这些在客观生活当中的主观感受,有了这些在共性当中的个性发展,那么他的作文无疑是写出了自己的风格,走出了自己的道路的。有自己的主见,并且符合主流思想、积极向上的就容易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了。学生再稍加一些作文的技巧与写法来衬托出感情,那这篇作文无疑得不了低分了。

有了真情实感不一定是好作文,但好作文一定离不开真感情的。总之,学生要想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就要多读书,会读书,能分析文章的主流感情,多培养感情,并且要真实发生,要个性发展。学与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真正的知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会的。老师的引导固然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学生们主动的去感受生活,感悟方法。

第四篇:如何写出真情实感: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训练,让学生掌握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病例分析、范例赏析和片段写作练习,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写真情实感的重要性。 ②认识写真文、做真人的意义。 教学重点:片段训练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的掌握

教学设想:出示范例——分析——得出方法——实战演习——掌握技巧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一)病例文分析,得出方法一

1.多媒体出示病例文《发生在校园里的事》: 2.设置问题

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事?大家认为这件事真实吗?它假在哪里?为什么作者不能把作文写得真实些?

3.得出结论:真情实感来源于真实体验

(二)分析优秀范文,得出方法二 1.多媒体出示优秀范文片段: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2.设置问题

优秀片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片段采用了什么手法? 3.得出结论:真情实感来源于细节描写 4.课堂片段训练 续写训练:

做语文作业时我的写得歪歪扭扭,这时候„„

(教师示范:„„爸爸走进来,看到我写的字,眉头紧奏,攥紧拳头,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

(三)分析课文精美语句,得出方法三 1.多媒体显示课文精美语句:

(1)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2)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张之路《羚羊木雕》 2.设置问题

这些精美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些语句都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3.得出结论:真情实感来源于环境渲染 4.课堂片段训练题(续写训练)

(四)通过对学生习作精美语句的分析得出方法四 1.多媒体显示学生精美语句

2.这些精美语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这些语句都采用了什么手法? 3.得出结论:真情实感来源于心理刻画 4.课堂片段训练题(续写训练)

三、教师寄语:

1.做一个真实的人,留心观察挖掘真实的生活瞬间、生活场面。 2.选择最打动自己心灵的内容来写,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 选择课文中优美的片断、名言佳句、好词语,要求学生抄录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

4.学习课文类似的写法和同学的优秀范文,逐步掌握写作技巧。

四、总结

同学们,其实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还有许多,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观察、多积累、多思考、多借鉴,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也希望你们把今天所学的写作知识运用到你们以后的写作中,用你们的真情实感打动我,老师期待着。

五、写作训练

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第五篇:黄晓锋《如何写真情实感》作文教案

《如何写出真情实感》作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生活是情感之源,我们要引导学生用真诚之心去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加深情感体验。有了真情实感,文章才能真正打动读者。但是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说,依然存在一个怎么说事、如何抒情的方法问题,所以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依然要指导学生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一些具体方法和途径。 [教学目标]

1、明确考场作文评分标准,了解记叙文感情真挚的要求。

2、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到体验与感悟是写作与生活的契合点,写作的最佳时机是自己的情感受到触动的时候。

3、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学会在作文中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

1、怎样的文章才是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2、如何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如何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备战中考到了关键时刻,作文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所占比重很大,是“重头戏”。如何演好这场戏呢?巴金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一篇文章,尤其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没有真实情感,是很难打动读者的。文章贵在以情感人。有了真挚的感情,才能打动阅卷老师。阅读近两年的中考满分作文我们就会发现,这些作文除了有成熟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和清晰的思路外,都有真挚的感情渗透在里边。那么,什么样的记叙文才算感情真挚呢?记叙文如何做到感情真挚?你们想不想在中考作文中写出一篇好作文?好!那么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写文章如何做到感情真挚的几点方法。

二、考场作文“感情真挚”考点解读

感情真挚是近年来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一个新的重要标准。这个标准是针对近年来中学作文中的“情感虚伪甚至矫情”而制定的。“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真”即真实,真诚;“挚”即诚恳,诚挚。凡是行文真诚、恳切、感人的即可视为“感情真挚”。这是基础等级中对思想内容的基本要求。在评分细则中,一等卷要求“感情真挚”,二等卷要求“感情真实”,“感情基本真实”和“感情虚假”的文章就只能打入三等卷和四等卷了。

三、什么是感情真挚? “感情真挚”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感情,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真情实感”是在“感情真实”的基础上的升华。

四、写出真情实感的秘诀 技法一:直接抒情

1、多媒体显示课文精美语句

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2、设置问题:这些精美语句表达的感情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手法?

3、得出结论:真情实感来源于直接抒情

4、妙笔生花:以“母爱”为话题,用上直接抒情的方法写几句话。

技法二:借写景来抒情

1、多媒体显示课文精美语句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张之路《羚羊木雕 》

2、设置问题:这些精美语句表达的感情是什么?用了什么描写?

3、得出结论:真情实感来源于借写景来抒情

4、妙笔生花:以“母爱”为话题,用上景物描写写几句话。 技法三:借描写来抒情

1、多媒体显示课文精美语句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朱自清《背影》

2、设置问题:这些精美的语句采用了那些描写方法》?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3、得出结论:真情实感来源于借描写来抒情

4、 妙笔生花:以“母爱”为话题,写一个小片段,注意细节描写。

五、方法归纳小结

1.学生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小结归纳

六、写作训练

请你以《回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要有真情实感。

2、写人记事要突出重点,切忌平铺直叙。

3、600字以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师培训总结下一篇:初中英语写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