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舞蹈编导教学中的舞剧创作及实践

2022-10-23

在舞蹈编导学习的过程中, 注重参与舞剧创作与实践, 能够加深我们对舞蹈作品的认识, 对提高我们的舞剧创作水平, 有着一定的帮助。这需要我们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戏剧语言训练中, 拓宽自身的眼界, 从摄影作品与平面设计等方面入手, 注重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 从生活素材中获取舞蹈创作的灵感, 并且付诸实践, 以强化舞蹈编导能力。

一、舞蹈编导学习的意义

舞蹈编导学习的过程中, 舞剧创作与实践是主要内容, 这需要我们能够高度重视舞蹈编导学习, 因为舞剧创作作品的成功与否, 其与舞蹈编导, 有着直接的关系, 要求我们作为专业的舞蹈编导, 能够具备较高的舞蹈综合素质, 包括组织能力、结构能力、编舞能力、排练能力, 能够利用舞蹈创作知识, 结合舞剧创作实际, 来进行舞蹈编导创作。

二、舞蹈编导学习中舞剧创作与实践的意义

现阶段, 人们的审美意识与思想意识等, 有着极大的变化, 而舞剧要发展, 则需要不断地创新, 作为专业的舞蹈编导人员, 在学习的过程中, 要树立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的思维意识, 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 加强自身舞蹈排练能够的提升, 积极的学习新的知识。舞蹈编导的任务是创作与创新舞台艺术, 作为组织者, 能够有效的组织舞蹈表演人员, 运用舞蹈手法, 来展现生活实际[1]。在创作的过程中, 要能够善于抓住形象特征与人物的灵魂思想, 善于挖掘其他人想象不到的东西, 为舞剧融入意想不到的东西。在选择题材时, 要从可舞性角度思考, 以确保能够用舞蹈语言, 来展现舞剧的灵魂所在, 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 来感染观众。除此之外, 还需要善用新的手法, 这对于编导来说是存在难度的, 需要舞蹈编导专业人才具有丰厚的舞剧创作经验, 拥有丰富的舞蹈知识储备, 能够以小见大, 从小的灵感中创作出舞剧作品, 由此在学习的过程中, 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能力[2]。

三、舞蹈编导学习中舞剧创作与实践的策略

1、丰富自身的想象力

在舞蹈编导知识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要注重激发自身的想象力, 因为舞剧创作本身需要编导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利用想象力, 进行灵感激发与创作, 接着开展舞剧训练, 以实现创作成果转换。作为编导, 我们要能够将自己的想法, 以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 为舞剧增添色彩, 升华舞剧内涵。基于此, 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要积极的拓展自己的思维, 培养自身的想象力, 可以通过不断地接触新鲜事物, 来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能力, 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活动, 深入到舞剧发源地, 去了解不同民族的舞蹈文化, 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为舞剧创作, 提供素材基础。同时多观看创编作品, 比如张艺谋的歌舞作品, 其在《印象·刘三姐》中, 将漓江优美的自然风光, 同本土歌舞风情, 相互融合起来, 在创作的过程中, 不仅凸显出作品的奇特, 而且主体鲜明,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创作经验。

2、锻炼自身的组织能力

作为专业的舞蹈编导, 我们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舞蹈创作能力, 还需要具备组织能力,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锻炼自己。在完成舞剧创作后, 要进行实践, 将作品呈现出来。可以组织有相同志趣的同学共同来参与舞剧创作与实践, 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 以社团表演的名义, 将舞剧作品实践出来, 只有将作品呈现给观众, 才能够切实的了解作品的不足, 在日后的创作过程中注意此类问题。舞剧实践与创作相比, 难度更大, 因为需要组织不同性格的人, 对于编导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有着较高的要求, 对此我们要积极的参与各类活动, 增强和不同人之间的交流, 不断地反思如何与不同性格人群打交道, 以更好的组织舞剧编排。

3、加强舞蹈练习

舞剧创作需要编导人才具有一定的舞蹈功底, 能够以舞蹈专业性, 结合舞台剧表演环境, 来合理的创作舞剧, 因此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 能够加强舞蹈基础动作练习, 以提高自身的舞蹈基础, 树立形象思维, 进而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在学习舞蹈动作时, 比如大跳与侧空翻等, 我们要善于利用形象思维, 为各种动作取名称, 可以将平转定义为陀螺, 这样在进行舞剧创作时, 当需要呈现陀螺形象时, 我们自然可以联想到平转动作, 以此能够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在进行舞蹈动作练习的过程中, 我们要针对舞蹈动作, 深度挖掘动作内涵, 利用形象思维学习法或者其它方式, 对动作进行定义, 积累创作素材。除此之外, 在练习的过程中, 要需要善于联想, 想象自己是在表演一出舞台剧, 为每个舞蹈动作想象不同的场景, 以更好的进行舞剧创作, 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 扎实舞蹈基础。在拟定的环境中, 利用肢体动作, 来切身的感受, 对于我们组织戏剧语言, 有着极大的帮助, 而且能够提升我们的舞蹈表现力, 对深化舞剧主题内涵, 有着积极的帮助。

4、提升自身的结构能力

无论是舞剧创作与实践, 还是舞蹈表演, 均需要编导人员具有结构能力, 能够将舞蹈动作串联起来, 合理的组织舞剧的各种元素, 以提高舞剧作品的艺术性。基于此, 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 加强舞剧创作练习, 善于将各种作品整合, 作为整体对待, 来总结反思作品的不足, 取作品的精华部分, 多次进行舞剧编排, 以达到最佳创作。不断地优化创作, 是自身舞蹈能力不断提升的表现, 也是最为重要的练习方式, 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自身结构能力的培养, 以更好的进行舞剧创作与编排[3]。

四、结束语

舞蹈编导学习的过程中, 舞剧创作与实践是主要内容, 为了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舞剧创作与实践的能力, 我们要明确作为专业舞蹈编导需要具备的素质, 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 加以训练, 以提高编导能力。

摘要:舞蹈编导教学中, 舞剧创作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升华与应用,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舞蹈编导知识的运用能力, 有着积极的作用, 而作为舞蹈编导学习的主体, 需要我们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舞剧创作实践的作用, 以提升自我思维能力, 提高舞蹈编导学习效率。

关键词:舞蹈编导,学习历程,舞剧创作,理论实践

参考文献

[1] 宁波.试论舞蹈编导教学中的舞剧创作实践[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1 (01) :79-81.

[2] 李玲琰.舞蹈编导教学论——教师在舞蹈编导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J].教学研究, 2013 (02) :56-59+92.

[3] 陈妙兰.论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 (11) :129-13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煤炭行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研究下一篇:切顶预裂卸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热门文章

舞蹈编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