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浙江云和沙铺山歌《盘花》的艺术特色

2022-12-18

沙铺山歌最初是从云和民间“做功德”习俗中演变而来的, 这种传统的祭祀仪式是由功德先生颂唱沙铺山歌, 众人合唱一些缅怀和思念的山歌, 并通过法师念古经、鸣龙骨、击灵刀等形式载歌载舞完成, 带有祭祀色彩。随着时代变迁, 这种演唱形式逐渐从仪式中脱胎出来, 成为内容更宽泛独立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而《盘花》是沙铺山歌最经典的曲目, 也是沙铺山歌必唱曲目之一。笔者将从《盘花》的文学内涵、旋律特点、唱腔风格三个方面对这首典型山歌进行分析。

一、文学内涵

这首《盘花》与其他各地的盘花形式相同, 有的地方叫盘歌, 例如湖南的牧牛山歌就称之为盘歌。它是一种通过歌唱的形式互相盘问并作出解答的歌。可以锻炼双方的答辩和应变能力, 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扩大知识面。《盘花》以青年男女站在山间地头对歌, 抒发内心情感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在一问一答中, 凭着智慧增进男女间的相互了解。内容丰富又通俗易懂, 透露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教化世人如何为人、做人要懂得孝道、兄弟不能反目、夫妻要和睦、自然万物的繁衍生息等等。《盘花》蕴藏着很多的人文地域概念。

盘花正月盘花盘山茶, 山上哪样不开花?哪样开花不结子?哪样结子不开花?

正月回来是山茶, 山上狼衣不开花;赵表开花不结子, 杨梅结子不开花。

二月盘花盘社梅, 哪样无骨又无皮?哪样四脚会生卵?哪样出甲会生儿?

二月回来是社梅, 水中无骨又无皮;潭鱼四脚会生蛋, 杨柳出甲会生儿。

三月盘花盘牡丹, 处州十县几条坑?哪条坑头造水碓?哪时碓米哪时行?

三月回来是牡丹, 处州十县无处坑;迎水坑头造水碓, 日间碓米夜间行。

四月盘花盘石榴, 哪样无骨水面游?哪样无骨作坊卖?哪样无骨在山头?

四月回来是石榴, 蜇鱼无骨水面游;豆腐无骨作坊卖, 道路无骨在山头。

五月盘花盘菖蒲, 哪样宝贝不愁无?哪样赤花无处买?哪样霜雪世间无?

五月回来是菖蒲, 海中宝贝不愁无;天上赤花无处买, 六月霜雪世间无。

六月盘花盘黄连, 哪样苦起苦连连?哪样不和硬似铁?哪样和合软丝棉?

六月回来是黄连, 前娘后子苦连连;兄弟不和硬似铁, 夫妻和合软丝棉。

七月盘花盘凤仙, 哪样蛮将会发癫?哪样有福登王位?哪样有翼不能飞?

七月回来是凤仙, 张飞蛮将会发癫;刘备有福登王位, 纱帽有翼不能飞。

可以看出《盘花》讲究句式对称, 一般是四句为一段, 每句七字, 采用起、承、转、合的四句结构。内部结构逻辑关系严密。

所描述的内容丰富, 从天上到人间、动物到植物;从大陆到海洋, 从历史人物到当今事件等等, 都是歌唱的对象。《盘花》以男女对唱为主要形式。在歌唱时, 用嵌谜的方式一问一答, 简单明了的语言把十二个月的生活、农事和盘唱出。把对自然界万物的描述延伸到各个方面, 语言幽默风趣。从花开花落到各种生物, 有天上飞的, 水里游的, 地上跑的。从农事、灌溉、生活细节到民间谚语、和睦孝顺、人间正道等等。由物及人, 由事及理, 意义深远。看似简单的文字表述, 其实深藏人间道理, 寓意深远, 文学内涵丰富, 这就是山歌的魅力之所在。

二、旋律特点

采用四声音阶, 旋律流畅, 以二度、三度音程级进为主, 五度以上的大跳音程极少, 曲调的音域在四度或五度以内, 调式上大多采用徵调式的四声音阶 (徵、羽、宫、商) 。旋律进行在曲调方面运用了“鱼咬尾”的艺术手法。加强了旋律进行上的连贯流畅的效果。促成了句与句之间藕断丝连的艺术特色。

《盘花》的节奏相对比较自由、灵活、以散腔居多。主要节奏型有附点、十六分音符、切分音符、八分音符、休止符等。每一句都是疏密、连断、虚实的变化结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第一句的尾音, 做为临时延长音, 它对于改变乐句的内部结构, 确定作品的基本情趣及强调山歌的抒情性, 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最具山歌特色的就是这个具有呼喊性的尾音延长乐句, 延长时间由歌唱者根据演唱时的情境、空间、场所自由抒发。呼喊过后, 就是一种婉转的叙述, 紧致的节奏型与松散的长音交相呼应, 疏密有致。

三、唱腔风格

《盘花》在演唱时, 曲调高亢嘹亮, 第一句的尾音常常采用上扬的自由延长音来抒发感情, 乐段结构较为简单, 但乐句内容的结构变化手法较多, 演唱时较为自由, 细微的变化颇多, 可根据当时的情境或者演唱者的心境来进行调整, 加减一些装饰音及变化音, 使曲调显得更为多变丰富。因为地势的影响, 村里人讲话的习惯就是“传的远”、“喊的开”, 所以, 它的曲调与一种向远方喊话的口气和语调直接相通, 擅长表现热烈、爽快、坦率、真诚的情绪和性格。

《盘花》是男女对唱的形式, 多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 利用真声高喊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它一般在演唱的第一句末用呼喊、感叹性的悠长衬腔, 加上一个自由延长的时值, 停留在旋律的至高点上, 这一句的完美演绎为后面的演唱做了很好的铺垫, 一方面有利于演唱者为演唱歌曲的主体部分做好充分的生理和心理准备:打开喉咙、孕育唱词、培养感情;另一方面吸引人们的注意, 具有呼唤性。还能起到让对歌者作好充分应答准备的作用。具有高超演唱水平的山歌手们常在开腔时用这种优美的声音先声夺人。

在演唱《盘花》时, 应多注重至情至性, 用云和话演绎出当地特有的风格, 凸显沙铺的民风民俗, 这种接地气的演唱方式才是最适合沙铺山歌的演唱方法。演唱者无需拥有高超的声乐技巧, 嗓音条件好的可以到开阔的地方来对歌, 凸显嘹亮、豪放的个性。嗓音比较细腻的, 也可以在房前屋后用沙铺山歌来谈天说地。总之, 在沙铺村, 沙铺山歌就是村民茶余饭后的一种娱乐方式。

摘要: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沙铺山歌, 这种最初从云和民间“做功德”习俗中脱胎出来的艺术形式, 被人们喜闻乐见。而《盘花》做为其经典曲目, 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笔者从《盘花》的文学内涵、旋律特点以及唱腔风格对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关键词:沙铺山歌,盘花,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 谢华丽.云中天籁歌相和——浙江云和沙铺山歌研究[M].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2017年3月.

[2] .潘介文.浅谈沙铺山歌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发展[J].神州 (下旬刊) , 2013 (8) :46.

[3] .黄柏权.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对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 :51.

上一篇:任务型教学如何运用于新课标教学中——教师为导演,学生是演员下一篇: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制作与传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