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空巢老人案例欣赏

2023-01-20

第一篇:关爱空巢老人案例欣赏

关爱空巢老人,帮助空巢老人远离空巢综合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逢农历九月九日,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念起王维这首诗词,而我国早在1989年就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主要是希望重阳节这种传统习俗能与现代文明巧妙结合,倡导大家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

然而,生活在节奏不断加快的繁华都市里的我们,总是疲于为生计、工作、家庭而奔波着,我们就像一颗零件,被整个机器带动着,打磨着。慢慢地,我们脑海里家的空间似乎变得越来越小,也渐渐遗忘了父母当初的嘱咐:记得多打电话回家。如果我们停下润饰自己的脚步,仔细想一想,我们能真正陪在爸妈身边的时间到底还有多少?忆百孝心网曾发布一篇“空巢老人”的文章提及合肥记者做的一份问卷调查结果:外地上班族平均每年仅陪父母80小时,若按中国老人平均寿命71岁,假设父母现在50岁,那么我们陪父母的时间还不足100天!

这从侧面也反映了目前中国“空巢老人”(忆百孝心网持续进行着相关报道)的现状是比较严峻的。据统计中国60岁以上老人有1.67亿人次,近半就处于空巢状态。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中国进入空巢的年龄越来越年轻,空巢期也越来越长。 “空巢老人”已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比如 “空巢老人”的生活得不到及时的照料,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老年人在家中死亡多日才被发现的悲剧。所以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下,“空巢老人”需要家庭、政府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对“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需要给予更多的帮助。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而随着子女外出求学、异地成家立业,数量可观的中年人也开始步入‘空巢’期,‘空巢综合症’成为‘空巢’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一大杀手”,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科主任王学义教授表示,“空巢综合症”主要是父母因孩子离开后进行空巢生活而产生的一种不良感受或情感压力。王学义教授还表示,“空巢综合症”的主要表现为:焦虑、失落、抑郁、恐惧、失眠、头痛、食欲不良等,易出现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

那么怎样减少子女离家后对家庭的心理冲击,避免出现空巢的情感危机呢?

作为中国领先的中老年信息的媒体网站,我们忆百孝心网编辑团队查阅了大量的网络、报刊、书籍等资料,整理分析了帮助空巢老人远离空巢综合症的方法主要有三点:

一、保障空巢老人基础的生活质量

所谓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亦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空巢老人要远离空巢综合症,首先得保障、解决、改善老人的经济状况,即最起码也要解决空巢老人的温饱问题,这也是维护其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

改善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主要有:子女的赡养、领取养老金、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等。但空巢老人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说到底最终主要还是需要通过子女的赡养。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所以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是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改善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

空巢老人出现空巢综合症其实是“适应障碍”的表现,主要是因为退休后,原本规律的生活常态突然发生了变化,加之子女离家不在身边,无法将这种不适应感得到及时的释放与倾述,进而感到孤独、空虚、伤感、精神萎靡等,而“封闭性、单元式、各家各户与邻居间互不相干”的住宅建筑更是加剧了这种不安烦躁情绪的恶化。空巢老人要摆脱这种不良情绪的困扰,必须先从改善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着手。

要改善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主要通过三个途径:

首先,子女及时经常性的关怀与沟通是根本途径;子女应与父母多沟通,多关心父母,重视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处于被关注的角色,而不是被忽视。

再者,培养空巢老人寻找退休后生活的兴趣爱好是主要途径;这样有利于空巢老人转移注意力,有助于他们缓解焦虑等不良情绪。

最后,政府加快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及社会开展积极健康的社区活动是重要途径;这样有利于老人能够保障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并通过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寻找、实现自我价值。

三、政府与社会的支持

政府方面,主要是加快完善养老保障制度,积极发展老年医疗保健事业,加快建设完善老年服务中心和老年护理中心等养老设施,并深入贯彻《老年法》和《条例》,提供有效权益支持,切实维护空巢老年人合法权益等。

社会方面,多组织开展老年人群活动,引导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强,充实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多鼓励邻里的空巢老人互助,互动,加强他们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此外,社区工作者应定期看望、慰问空巢老人,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我们一起给予空巢老人更多的关爱与支持。

作者:忆百孝心网 李晴

第二篇:关爱空巢老人

——社区护理志愿者迎接“国际志愿者日”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为迎接这一天的到来,弘扬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我院领导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

北京的冬季天气寒冷,可黑老人的家里温暖如春,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老奶奶,明天是国际志愿者日,我们院领导看您来了,还给您带来了牛奶。”志愿者与老人亲切的交谈。副院长拉着老人的手,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志愿服务是否满意,还有什么需求,在为老人测量血压时,发现老人血压偏高,院长又为老人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嘱咐志愿者注意经常监测老人的血压变化,指导老人合理用药。老人听后非常感动,感谢院领导的关心,感谢护理志愿者长期以来的照护。

社区护理志愿者团队成立三年来,不断拓展服务内涵,从最早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延伸到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今年11月,志愿者团队又成立了以“乐享夕阳”为主题的空巢老人俱乐部,为居住在牛街地区的空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为老人搭建了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为空巢老人开展心理慰藉,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志愿服务是爱的传递,是人生价值观的升华,志愿者要用实际行动弘扬志愿精神,让爱不断的延续。

第三篇:关爱空巢老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走路战战巍巍,前行艰难;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老无所依,终无所养。他们就是空巢老人。他们有的孤独一人,有的疾病缠身,有的无友无亲,有的经济困难。他们的要求不高,只要有顿暖暖的饭菜,有个唠嗑的对象就好。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断增长的趋势日益明显,关爱空巢老人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出现在空巢老人中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关爱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对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最近在油田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帮助空巢老人的新闻报道是关于胜北社区志愿服务帮助空巢老人的,我感触很深“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关爱空巢老人是时代的呼唤,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加入关爱空巢老人的行列中,争当关爱空巢老人的引领者,用感动的真情,温馨的话语,宽广的胸怀,平凡的举动,无私的付出,真诚的服务,呵护每一位空巢老人,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让我们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尽到赡养之责,不但关心自己的老人,更能关爱邻里,互帮互助,用自己的大爱去关心每一位老人。

第四篇:关爱空巢老人

太和六小五年级六班 田一娜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缺少关爱,他们需要我们的关爱。以前,我不明白空巢老人的孤独,而就在那一瞬间,我深深地感悟到了。

放学后,我和妈妈正漫步在回家的路上,忽然看见路边的草坪里躺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爷爷红通通的脸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我正纳闷:老爷爷怎么躺在草坪上呢?这时,站在老爷爷身边的一位老婆婆向我们求助:“大家快来帮帮这位老大爷吧,他好像喝醉了……”听完,妈妈赶忙上前扶起老爷爷,可等妈妈刚一松手,老爷爷又直挺挺地倒了下去,看来这位老爷爷醉得不浅啊!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一位哥哥买来一瓶矿泉水,轻轻地递给老爷爷,关切地说:“爷爷,您喝点水吧!”

一位老婆婆愤愤不平,她提高了嗓门,吼道:“年纪这么大,在外面喝酒,家里人也不管管,做晚辈的也太不负责任了……”“就是啊,他的子女就不知道‘树欲止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道理吗?”一位漂亮阿姨说道。

看到人们议论纷纷,妈妈赶紧从包里拿出手机,焦急地问:“老大爷,你家里有人吗?你的儿女电话是多少?”老爷爷好像被戳到了痛处,脸色十分难看,本来就红彤彤的脸不由得更红了,像一个熟透的苹果。过了好一会儿,老爷爷干涩的嘴唇动了动,支支吾吾地吐出几个字:“我家……我家里没有人,我的俩……俩闺女都在外地工作……”说完,两行老泪从干瘪的脸颊滑落。我的心怦然一震——空巢老人!我想:可能是老爷爷想儿女了,他才会喝那么多酒吧!我悄悄地看了老爷爷一眼,他衣着单薄,满脸皱纹,眼角还残留着泪花。此刻的他显得多么无助,今天有大哥哥为他递上矿泉水,或许明天有小妹妹为他引路,可是后天呢……他的心里多么希望女儿就在身边呀!可这看似简单的想法却只能是空想,因为俩女儿远隔千里。

此情此景,我真想呼吁在外边打工的人们:快快回家,关爱空巢老人,别让爱来得太迟!

第五篇:关爱空巢老人

敬老爱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对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寒山湖村中的空巢老人比较多见,在村长书记的配合下,对村里存在的空巢老人作了了解,作为日后开展工作的材料。

4月15日,我到城里超市选购了大米、食用油。改天,我选择到几家空巢老人家进行探访。老人们对我的到来感到非常开心,连连表示感谢。陪着老人们聊天,听他们讲过去的历史,听他们诉说自己内心的空虚,听他们反映生活的困难,听他们感谢当今美好的生活……在聊到兴致高时,老人们手舞足蹈,讲个不停,甚是可爱。我和老人们谈了谈当前的一些民生政策,跟他们聊社会趣闻,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开心结。他们表示,儿女不在身旁确实多了许多的牵挂和寂寞,不过儿女们也有自己的难处,自己也不能给儿女添烦恼。只希望儿女们多给家里打电话,多回家看看、坐坐。我把老人们的心愿记下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会作进一步的沟通,一方面加强与老人子女的联系,让他们明白老人的心声,一方面定期到老人家中探访。

老人大多表示村里没有老年活动场所,这点情况已经向村里干部和镇政府反映了,以后应该能够建设起来。希望老人们可以多相聚在一起,聊聊家常,减少他们的牵挂和寂寞。走的时候,老人笑呵呵的,满口说道:“记得下次再来坐坐。”我不停的点头答应。

没有老一辈,就没有新一代;世代传承,血脉相联。关爱空巢老人,是一种责任,应该将这种服务精神一直发扬下去。“空巢老人”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应该把它当做一个常规活动,一直坚持下去。通过逐步的发展,扩大社会影响力,带动更加多的人参加进来。逐步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并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爱留守儿童措施方案下一篇:公安警示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