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全套发言稿

2023-03-05

发言稿是一种实用性非常强的应用文类型,进行发言稿写作需要遵循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这正是很多人写不好发言稿的原因所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六一儿童节全套发言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六一儿童节全套发言稿

1最新儿童社会性发展 全套教案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性、儿童社会性的概念及意义。 2. 能够掌握儿童社会性研究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

1.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2.儿童社会性研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儿童社会性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

第一节 概念界定、研究起源与意义

一、概念的界定

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就已经开始,而我国则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

(一)社会性概念

东西方学者对社会性概念界定的差异:

西方:伯根(1976)认为儿童的社会性是由其稳定的内部结构和通过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那些特性。——不注重下准确的定义,而侧重研究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

幼儿社会性发展心理结构包括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社会认知、自我意识、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六大系统。

我国:

1.广义与狭义说(陈会昌)

2.先天与后天合成说(傅安球,1953)

3.杨丽珠、吴文菊从发展心理学和幼儿教育角度看,认为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其社会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性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幼儿心理特性。

定义:社会性是指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认识,如果通俗的理解就是如何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行为总和。(教材)

(二)社会性与社会化二者的关系

谈到社会性必然涉及到社会化的问题。社会化是指人的社会行为模塑过程,是从生物实体成长为社会实体的过程,儿童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认识。可见社会化是社会性形成的过程,而社会性是指社会化这一过程的内容与结果。所以,社会性与社会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的。

(三)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始于20世纪初,起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因为人们对儿童本身的兴趣使然;

一个是对发展的关注,对发展的性质、过程及结果感兴趣。

二、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首先,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开展充实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对儿童的认识更为全面。

其次,从人文视角来看,研究儿童的社会性使我们承认对儿童的认识更为人性化,将儿童视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个体,而不仅仅是智慧发展和知识的容纳器。

第三,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童年期的经验可能对人的一生都存在影响,是成年期某些心理疾病和障碍的“始作俑者”。

最后,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为深入认识儿童心理学理论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论据。

第二节 儿童社会性研究问题的选择与研究层次

一、研究问题的来源

(一)理论:理论存在的一个就是提出新问题并用研究加以验证。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心理学传统的研究方法不适合于年龄小的儿童。

(三)社会的需要: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结果之一是新问题的诞生。

(四)知识本身:由于理论、方法和社会需要等种种原因使我们有了研究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结果,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研究问题。

二、研究的层次

任何研究都是不断深入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描述、解释、预测和干预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层次。

描述是心理学发展初期的主要研究层次,目的在于了解心理现象的基本事实和表现,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描述心理现象之后是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回答“为什么”的问题。知道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就可以预测特定条件下的人的行为表现具有什么特征。如果我们对心理现象产生原因有了清楚地认识,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干预或控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点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进行考察研究的设计。

二、纵向追踪研究

纵向追踪研究是指对同一个体或同一群体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考查的研究设计。

三、聚合式交叉设计

将两者结合起来的设计,即包含了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一种研究设计。

第四节 收集资料的技术

一、自然观察

(一)自然观察的概念与意义

概念:就是通过对儿童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行为表现进行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最大的优点是情景真实,所以儿童的行为表现也就更真实。这种研究方法所得的结果生态消毒高;同时观察法还可以读儿童发展进行描述,弥补了实验室研究只有数据没有 “人”的不足,能看到研究中活生生的人。

(二)如何通过观察获得高质量的资料

观察信度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观察研究的信度一般包括三种类型:1.不同观察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不同观察者对同一观察时间的复合程度;2.稳

定系数——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对同一事件观察的符合程度;3.信度系数——不同观察者在不同时间内观察的复合程度。

(三)观察法的种类 1.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2.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

(四)观察资料的编码

获得了观察资料之后的工作是对观察结果的处理——编码,这一环节是科学结论得出的一个重要保障。

二、个案

个案研究是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个体进行系统研究的方法,可以使用追踪观察和回溯调查的手段。

日记法和传记法是研究儿童个案最常用的方法。

三、调查访谈法

调查访谈法是通过谈话的途径来了解研究问题获得资料的方法。

四、测量法

测量法就是通过心理测验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测验材料一般采用标准化量表,也可使用自编测量工具。

五、实验法

严格的实验法是实验室进行的,通常严格控制各种变量,操纵自变量,考察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法。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中,适当控制条件,考察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方法的多元取向

一、实证研究的性质与不足,表现出如下特征:

经验证明性;系统性;控制性;定量性;公开性;方法的局限;取样的局限;时间的局限;伦理的局限;研究者效应。

二、研究方法的多元取向

(一)什么是质的研究?

又译为定性研究。值得研究是以作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二)质的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的区别、联系

定量研究就是对事物的量的分析和研究,事物的量就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程度以及构成事物的共同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而质的研究从属于自然主义的范式,即研究在自然情景中进行,研究所使用的定义也只适用于特定的条件和情境。

第二章

指导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理论

教学目标:1.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儿童社会化的几种经典理论。 2.掌握儿童社会化的新理论。

教学重点: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论。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心理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

第一节 儿童社会化的经典理论

一、心理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1856~1939)在从事精神病的治疗和研究工作中,提出了人格及其发展理论。其理论核心是,认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里比多)是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指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是原始的本能的,是人格结构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它又是最强有力的部分,是无意识的。在心理发展中,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

“自我”是意识的一部分,是满足“本我”需要的途径,他不会凭冲动随心所欲,而是控制本我的冲动,遵循现实的原则,考虑现实的要求。它是从本我 4

中发展起来的,是联系本我和外界现实世界的中介。

“超我”是由于自我不足以控制本我而出现的。它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良心,一个是自我理想。儿童接受来自成人的要求,并将成人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就是良心;自我理想是指抽象的、积极的、个体为之奋斗的目标。

人格的三部分在正常情况下是相对平衡的,如果这种平衡的,如果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就会产生病态。“自我”和“超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原始冲动;“超我”根据一定的标准,力图延迟满足“本我”的需要,并且不完全满足“本我”的需要。可见,“本我”和“超我”存在对立的一面。

在心理发展阶段上,弗洛伊德根据里比多集中投放身体部位的不同,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口唇期(0~1岁)里比多的发展是从嘴开始的,吸吮本能使儿童得到快感。 肛门期(1~3岁)儿童的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一排泄为快乐。

前生殖器(3~6岁)儿童开始出现恋母情结或恋父情节,依恋于与异性父母。

潜伏期(6~11岁)儿童性的发展处于停滞或退化的状态,是一个相当平静的时期。

青春期(11~13岁)儿童产生摆脱父母束缚的愿望,性冲动强烈,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艾里克森(1902~1994)在承袭精神分析理论主要观点的同时,重视社会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根据不同时期与社会环境冲突的不同,提出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出生~2岁),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心里冲突表现为信任对不信任。

第二阶段是儿童早期(2岁~4岁),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

第三阶段是学前期或游戏期(4岁~7岁),发展的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内疚感。

第四阶段是学龄期(7岁~12岁),该阶段的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第五阶段是青年期(12岁~18岁),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矛盾冲突是统一性对角色混乱。

第六阶段是成年期(18岁~25岁),任务是活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矛盾时亲密感对孤独。

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约至50岁),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 第八阶段是老年期(直至死亡),主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

(三)心理分析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弗洛伊德的理论开创了无意识研究理论,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对于理解人的心理又有了一个新视角;在心理发展的动力上,他强调人的性本能作用。他的不足是对性驱力作用的夸大;在发展中只强调内部需要,而没有看到社会因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结论多以思辨为主,缺少足够的论据。

埃里克森理论克服了弗洛伊德只强调发展的内部因素而不考虑外部因素的不足,埃里克森强调社会因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他的发展观由过去的只讨论儿童的发展,拓展为生命全程的发展;他的发展阶段论,强调了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任务和矛盾,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体现了辩证的哲学思想。

二、社会学习理论

华生(1878~1895)创立的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而不是意识,强调环境在人发展中的重要性,否认有机体内部过程在心里产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此同时认知心理学逐渐强大,影响着心理学的发展,行为主义开始注重内部心理过程,班杜拉的思想观点开始向认知方面转变,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

(一)观察学习的概念

观察学习在班杜拉的理论中具有核心地位,观察学习又称为替代学习,是指对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据有如下特点:

首先,观察学习并不具有必然的外显反映。

其次,强化在学习中不是关键的因素,因为观察者没有表现外在的操作,也就不能获得强化,但学习依然可以发生。

第三,强调认知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起重要作用。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基本类型有三种: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的观察学习、创造性观察学习。

(二)观察学习的过程 1.注意过程——对榜样的知觉 2.保持过程——示范信息的存在 3.再造过程——由记忆向行为的转换 4.动机过程——从观察到行动

(三)自我效能理论

班杜拉于70年代末提出自我效能这一概念,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这种预期是认知与行为的中介,决定着行为。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依赖于以下五种信息源。一是行为的成败经验;二是替代性经验;三是言语劝说;四是情绪唤起;五是情景条件。

(四)社会学习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用信息加工理论解释行为的过程,克服了极端环境论的倾向。结论具有可推广性,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结论可靠性强。该理论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作为一种理论,其内在的结构和逻辑性尚需完善,欠缺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的理论建构。

三、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1.关于智慧的起源和发展

关于发展的阶段,他认为儿童智慧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是儿童智慧的萌芽阶段,儿童靠感知和运动来适应世界。

前运算阶段(2岁~7岁)儿童能够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表象进行思维,但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智慧活动依靠概念进行,所谓预算是指在心里进行操作,将外部动作内化为头脑内部的动作。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是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运算活动不受具体事

物内容的局限。

关于影响儿童发展的具体因素,皮亚杰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过程。

2.道德认知(判断)发展

除研究儿童思维发展外,皮亚杰还研究了儿童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祥见第七章)。

(二)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1929~1998)在继承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又对皮亚杰理论做了进一步的修改、提炼和扩充,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三水平六阶段的学说(祥见第七章)。

(三)认知发展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揭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基本历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关于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为理解儿童道德行为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认知发展理论对道德的研究,是以理智之上为原则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人文取向的伦理道德观,这是认知发展理论研究忽视的地方。

第二节 儿童社会化的新理论

一、习性学:现代进化论

习性学又称动物行为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研究分支,是研究动物进化和动物行为机能的学科。开创该领域研究先河者为洛伦滋和廷伯根。

该理论强调环境的作用,认为对特定物种行为的理解最好是在它生存进化的环境中进行,每个物种有区别于其它物种的行为模式,就像每个物种有区别于其它物种的身体特征一样。

这种对动物的观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心理学研究有很多启示。 第一,这种研究能区分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生物印刻的行为模式是先天固有的,但他的机能却是于后天对环境中客体的识别有关。

第二,学习时间非常重要,生物印刻现象只能在特定二段占的时间内获得,这个事件被称为敏感期。

第三,对低等动物研究结果为发展心理学研究注入了活力, 开始了对儿童“固定行为模式”,即何种环境刺激引发该模式的出现进行研究,对婴儿微笑和

吸吮反映的研究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二、行为遗传学:个体差异的生物学基础

行为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类型如何与环境交互作用从而影响行为特征的学科,是基于遗传学和行为科学的边缘学科。

基本观点:1.所有的心理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都受一床基因的影响;2.非共享环境影响比共享环境影响更重要;3.遗传基因影响环境的测量。

三、生态系统观:现代环境论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儿童发展的生态学模型,他指出人类发展的生态学就是人与其直接生活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的科学。

(一)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生态学范式。该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

(二)在环境中考察发展

(三)从神态学的角度看“人”的特征

四、现代认知观: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

该学派用“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解释人类心理的本质。他认为发展是指心理的发展,是个体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他提出了三个重要问题:一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二是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三是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第三章 社会性发展的遗传和适应的物质基础

教学目标:人类社会性发展的遗传基础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人类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人类发展的遗传物质基础

一、遗传的物质基础

伟大的遗传学家孟德尔及其弟子,通过经典的遗传实验说明,人类通过生殖 9

将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如下定律:

孟德尔第一遗传定律——等因基因分离规律 孟德尔第一遗传定律——费等因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孟德尔第一遗传定律——基因连锁与交换规律

(一)基因与性状的表达

基因是DNA分子上能决定生物性状的功能性遗传单位,基因通过转录与翻译两个基本过程来合成蛋白质,不同蛋白质表达不同的性状,它通过表达对表型产生专一性的遗传效应。

(二)基因突变

人体的一切基因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都是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决定的,如果基因发生突变,那么由它编码的蛋白质的合成就会出现异常,造成蛋白质分子结构异常或合成数量上的异常,从而表现为形状上的异常。

二、遗传的方式

(一)单基因遗传

单基因遗传是指某种性状的遗传主要是受一对等位基因(即同源的、在同一基因座上表达同一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所决定,质量性状多半属于但基因遗传。

(二)多基因遗传

人类遗传性状的表达都是受多个基因共同控制的,每个基因对表型的作用效应都不太大,但众多微效基因的共同作用却可以形成明显的累加效应。由于多基因遗传的性状形成都是多个遗传因子和多个环境因子双重作用的,所以也被称为多因子遗传。

第二节 人类发展的适应于进化的物质基础

一、生命的起源

有一种理论,最早的基因其实是由核糖核酸(RNA)组成的。

现在流行的另一种理论是“新陈代谢先行”,就是释放能量和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化学反应在分子自我复制前出现了。

但另一种说法是生命根本不是起源于地球,而是来自太空的小行星和彗星。

二、适应于进化的物质基础

中性突变的产物是生物适应于进化的物质基础。物种经由进化而发展,进化有其特定的驱动机制,而自然择优尤为重要,他倾向于保留那些最有利于物种生存延续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变异,增强适应性,提高物种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三、适应行为的进化

(一)研究基因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1.环境变化法,将基因相同的动物分别至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因为基因的变异保持为0,故任何性状的变化都必定存在于环境上的根源。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进行同卵孪生子与异卵孪生子的比较研究。

2.基因变异法 3.收养子女的研究

(二)不同父母亲行为的适应性

从进化的观点看,不同的父母行为模式是生物适应的结果。父母的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养育子女的行为模式。

(三)文化的进化

就文化的生物学意义而言,生物进化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与基本动力机制,文化作为进化的结果又反作用于进化。

四、社会适应行为的生物机制

简言之,人的社会性行为是生理机制、尤其是脑与腺体的活动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三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遗传和适应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适应性行为及其调整

(一)社会启动者: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激起或启动动物某种社会性反应(包括人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反映和动物类社会反映)的特定物种刺激。

劳伦兹假定,人类婴儿聪明伶俐的长相包括娇小、圆脸的脸颊与较大的额头,就是一种社会启动者。婴儿的苦也是社会启动者性质的行为,是激起父母的养护反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重要手段。

(二)怯生与依恋:研究表明,依恋与怯生这两种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因而能够得到生物意义上的最好解释,如怯生的产生在很大

程度上是第一年末儿童大脑神经纤维髓鞘化的结果。从进化意义上,怯生和依恋都是人类适应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即都是适应性的。

(三)表情: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非言语交流方式,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表情作为一种适应行为,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它通过提供对有意义情绪体验的感官反馈,即对情绪经验的自我意识和生理感受,执行生物学功能。另一方面,它通过向他人传达特定的非言语信息和意义,影响他人的社会行为而执行社会功能。

(四)亲社会行为:人类作为类人猿进化的结果,其道德与亲社会行为是动物利他行为的社会延续。

(五)攻击行为:习性学家劳伦兹在广泛观察的基础上指出,攻击是人必须存在的本能,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其他早期的社会性行为

由于人类具有通过学习改变和修正其行为的能力,而且随着人的生长发育和胜利、心理不断成熟,其行为的改变和修正,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适应的本质表现。

第四章 家庭、父母与儿童的社会化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家庭及父母对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家庭内外环境对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影响。 教学难点:父母与儿童的双向影响。

第一节 亲子互动的双向影响

一、父母对儿童的影响

(一)父母的教养观念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1.父母教养观念的内涵:一般认为父母教养观念是指父母在抚养子女方面所持有的有关儿童发展、儿童教育的看法和认识,它包括父母的儿童发展观、家庭养育观、儿童教育观等。

(1)儿童发展观是指父母对儿童发展的本质、儿童发展的特点以及儿童发展与内外环境关系等问题的看法。

(2)父母养育观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与教育等问题的看法。

(3)父母期望观,即父母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它是指父母对儿童发展目标的看法。

2.父母教养观的来源

余国良在综述国外有关自我建构观和文化建构观的理论和研究之后,认为家长教育观的来源,是自我建构观和文化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

(二)父母的教养行为、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1.父母的教养行为是父母教养观念的体现,是在亲子互动中表现出来的。以塑造儿童的行为为目的;以表达情感为目的;以了解儿童为目的。

2.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的一种组合方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

二、儿童对父母的影响

(一)儿童的出生顺序

儿童出生的顺序不同,父母与儿童的互动方式也存在差异。

(二)儿童的性别

在每一家庭中,父母依据自己对性别角色标准的理解对孩子施以种种影响,在为孩子取名、穿衣打扮、玩具购买乃至孩子的行为方式及态度倾向的引导诸方面均体现着父母对性别角色标准的基本看法。

(三)儿童的行为特征

儿童的行为特征也影响父母的行为方式。如虐待儿童,父母虐待儿童往往是那些经常不高兴、不乖巧或长相不招人喜爱的孩子。

(四)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

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各方面的能力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父母对他们的情感表达方式、行为方式及惩罚的类型。

第二节 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一、家庭外部环境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背景

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在文化传递过程中进行的,社会文化影响着儿童社会性发展。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父母的生活方式、心理特点、价值观及可接受行为的标 13

准是不同的,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期望也存在差异。

(二)压力和社会支持

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对父母教育儿童的效果往往具有消极影响。父母感到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婚姻关系和人际关系、经济原因、父母的个性特征以及与儿童教育有关的因素。

二、家庭内部环境对儿童社会性的影响

(一)家庭结构和规模

1.家庭结构:就是指家庭各成员不同的层次和序列组合。研究认为,家庭结构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家庭环境越复杂,儿童受到的影响自然也就越多。刘昂待人家庭儿童的个性好于三代人家庭的儿童。而单亲家庭的子女均不同程度地比完整家庭差。

2.家庭规模:较小的家庭规模对亲子关系会有积极作用,儿童出现问题行为的纪律也会随家庭规模的大小而变化。

然而家庭规模和结构对儿童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什么结构和规模的家庭都可能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也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是一个人多年来的教育、声望、工作能力以及收入等众多因素的具体体现。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父母更多地与孩子进行交流,更多地鼓励孩子并赋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去探索世界。

(三)家庭生活环境

据Wachs(1976)报告,家庭环境的规律性与早期认知发展呈正相关。所以父母应为儿童创建一个充满吸引力、引导儿童去探索、发现、了解世界、进入人际关系的家庭环境。

三、父母个人的因素

包括:母亲就业;父母被抚养的经历;父母的性别;父母的个性特征;父母的婚姻质量等。

[本章作业]

1.父母教养观念的内涵是什么?父母的教养观念怎样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 14

展?

2.儿童对父母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家庭内、外部环境对儿童社会性的影响有哪些?

第五章 儿童依恋的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儿童依恋的发生与发展。

教学重点:儿童依恋的发展、依恋类型、影响依恋形成的因素、依恋理论研究以及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教学难点:依恋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依恋对儿童后期行为的影响。

第一节 儿童早期情绪发展的研究

一、儿童早期情绪的发生与发展研究

(一)新生儿的情绪反应

新生儿以出世,立即就可以表现出哭、安静、四肢划动等情绪,这些被称为原始的情绪反应。

(二)婴儿早期情绪反应的种类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对500多名初生婴儿观察后指出,新生儿已有三种主要的情绪反应:怕、怒和爱。

1936年,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提出了关于情绪分化的比较完整和的理论和(0—2)岁儿童情绪分化模式。她认为,初生婴儿只有皱眉和哭的反应,这种反应是未分化的一般性激动,是强烈刺激引起的内脏和肌肉反应。3个月以后,婴儿的情绪分化为快乐和痛苦。6个月以后,又分化为愤怒、厌恶和恐惧。12个月以后,快乐的情绪又分化为高兴和喜爱。18个月以后,分化出喜悦和妒忌。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于(1947—1948)年观察了500多个出生(1—10)天的婴儿所反应的54种动作的情况(1963)。根据观察结果,他提出了既不同于华生的原始情绪高度分化,也不同于布里奇斯关于出生时情绪完全未分化的观点。他认为,新生婴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愉快和不愉快。二者都是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的表现。林传鼎提出从出生后的第一个月的后半月到第三个月末这一段时间内相继出现了6种情绪,即欲求、喜悦、厌恶、 15

忿急、烦闷、惊骇。这些情绪不是高度分化的,只是在愉快和不愉快的轮廓上附加了一些东西,主要是面部表情,而惊骇则是强烈的特殊体态反应。(4—6)个月已出现由社会性需要引起的喜悦、忿急,逐渐摆脱与生理需要的联系,如对友伴、玩具的情感。从3岁到入学前,陆续产生了亲爱、同情、尊敬、羡慕等20多种情感。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可以区分的情绪,即积极的、愉快的情绪和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但是这两种情绪的分化还只是相对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表现往往与他们内脏器官活动状况的好与坏有关。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些反应仍然是一种无条件反射。

二、微笑——最早的依恋萌芽形式

(一)微笑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周—5周)

这个阶段的婴儿的微笑主要是用嘴作怪相,它与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不稳定有关。

第二阶段:社会性微笑(5周—6个月左右)

这个阶段的婴儿虽然还不能区分那些对他有意义的个体,但是人的声音和人的脸特别容易引起他们的微笑,即社会性刺激更能引起婴儿的微笑。

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6个月—7个月)

随着婴儿处理刺激内容能力的增加,能够认出熟悉的脸和陌生面孔,婴儿开始能对不同的个体做出不同的反应。婴儿对熟悉的人会无拘无束地微笑,而对陌生人则带有一种警惕的注意。

(二)关于出声笑的研究

一般来说,四个月左右大的婴儿不仅会熟练地微笑,还开始了出声的笑。与微笑一样,出声的笑也是一种极为适应的反应模式,它有助于维持婴儿与照料者间的密切联系。斯罗夫和武斯克对头一年出声的笑作了研究。研究表明,随年龄增长,出声笑的数量也在增加:从(4—6)个月时的10%,增加到(7—9)个月的37%,直到(10—12)个月时增加为43%(1972)。

(三)有关笑的几种理论解释 1.发生学理论

发生学的代表鲍尔贝认为,会笑的婴儿比不会笑的婴儿更容易吸引成人,引起成人的反应。因此,在种系发展进化中,那些能对社会性刺激做出微笑反应的婴儿就幸存下来了,而那些缺乏自发行微笑的婴儿就被淘汰。这样的进化过程使那些在刺激作用下产生自发性微笑的种系发展起来。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虽然微笑出现的时间有生物学的规定,但仅用遗传或成熟并不能说明个体在笑的频率以及笑的发展速率上的差异。一些心理学家用社会学习理论来解释这一发展上的差异,认为微笑可以通过强化加以改变。

3.知觉再认理论

知觉再认理论认为,儿童自身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机体,他们在接受外界刺激时总是试图用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心理映像即内部图式来影响新刺激的输入。当新刺激与内部图式能够对应匹配时,婴儿就理解了新刺激的意义,并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高兴,所以就会做出微笑的表示。

第二节 依恋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依恋及其作用

依恋是指儿童与抚养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情感联结。这个人主要是母亲,或与婴儿有密切联系的人以及家庭的其他成员。

依恋可以激发父母或抚养者更精心地照料婴儿,使依恋的双方在心理方面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如果这个感情联结被破坏,则会造成依恋的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因此,依恋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最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情感,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依恋情感建立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着儿童情绪情感、社会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二、儿童依恋的发展

(一)鲍尔贝的依恋发展阶段论

第一阶段(0个月—3个月):对人无差别反应阶段 第二阶段(3个月—6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的阶段 第三阶段(6个月—3岁):特殊情感联结形成阶段

(二)谢弗和爱默逊的依恋发展阶段论

第一阶段:非社会性阶段(0周—6周)

他们指出在这一阶段,婴儿只能发出哭、笑等无定向的信号,这些信号不一定专门指向人或具体的个人。

第二阶段:无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7个月)

在该阶段,婴儿会对任何人发出信号并从中得到安慰与关注。 第三阶段:具体依恋阶段(7个月—11个月)

七个月以后,婴儿的依恋具体指向特定的个体,依恋行为的组织也更具有选择性。

(三)依恋的类型 1.婴儿期的依恋类型 (1)安全型依恋

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的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边,只是偶尔需要靠近或接触母亲,更多的是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与母亲有距离地交谈。

(2)回避型依恋

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表现的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紧张或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他们也往往不予理会,表示忽略而不是高兴,自己玩自己的。

(3)反抗型依恋

反抗型依恋的婴儿每到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难、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他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要亲近他、抱他时,他又反抗与母亲接触。

在这三种依恋类型中,每一种依恋都有一定的外在行为表现特征,安全型依恋的婴儿情绪健康、稳定、自信、友善、乐于探索,反映了亲子关系的和谐性,情感的互容性。回避型婴儿似乎缺乏对爱的反应,倾向排斥、独立,情绪活动的水平低,反映了亲子间情感联系的缺乏。而拒绝型婴儿情绪不稳定,排斥与接纳并存,依附性强,缺乏自信,反映了亲子关系的矛盾性及情感需要的冲突,儿童难以实现自我统一。

2.儿童期的依恋类型

(1)和谐型依恋

父母能敏锐地觉察孩子寻求亲近与关注的期望并给予积极的反应,创造一种有利于儿童成长的“无条件的爱”的氛围,从而实现亲子间行为的整合与和谐。

(2)不完全和谐型依恋

父母根据孩子的期望与要求表现出“有条件的爱”,如不是完全必要,父母并不愿意轻易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与期望,儿童也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获得帮助与必要的关注。

(3)不和谐型依恋

父母对孩子的求助与关注要求表现出厌烦甚至愤怒,使儿童的期望无法得到实现,从而破坏了原有的亲子和谐与行为整合的依恋关系,造成一种不能合作甚至对立的状态。亲子双方都未找到一种合适的互动方式以实现新的水平上的行为整合。

(四)影响依恋的因素

儿童依恋的发展如同其心理发展一样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生活环境、与儿童自身的气质特点等成为影响儿童依恋形成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研究依恋发展的理论

一、习性学理论

以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为代表的习性学理论认为依恋是一套本能反应的结果。这些本能反应对于种系的保护和生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正是婴儿的微笑、抓附、哭、跟随等行为表现,引出了母亲对孩子的兴趣和爱护,同时也通过这种交往增强了母子间的联系与接触。鲍尔贝认为母亲在生物学上做好了对婴儿反应的准备,就像婴儿被预先的安排好如何对照顾者为他们提供声音、食物、形象时作出的反应一样。依恋无须学习,它可以被环境中所存在的合适的刺激所激起。

二、心理分析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强调了婴儿在与能够满足其生物需要对象保持接触时,投入性能量“里必多”的重要性。按照心理分析理论,出生后头两年,嘴是满足本能需要的渠道。由于母亲为婴儿提供食物,于是,母亲便成为与满足需要相联结的对 19

象,也自然地成了依恋的对象。

三、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理论与心理分析理论一样十分重视喂食在依恋形成中的作用。按照社会学习理论者的观点,由于照顾者总是与满足婴儿的食物需要相联结,减少了饥饿这个基本的内驱力,从而使照顾者获得了二级强化的性质,成了满足婴儿需要的客体,于是,婴儿就产生了对母亲的依恋。在社会学习理论者看来,依恋是一组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

四、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并不强调满足需要的动机在依恋中的作用,而是强调婴儿的依恋必须具有某些认知能力。首先,婴儿必须学会区分环境中不同的人。其次,婴儿必须具有认知永久客体的能力。

第四节 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一、动物依恋行为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哈洛和他的同事在对罗猴的研究中发现,隔离时间长的幼猴不论它是由金属母猴抚养,还是有布母猴抚养,都会造成心理上的失调。这些猴子与那些由母猴抚养并与其它小猴在一起玩耍的猴子相比,显示了许多异常的行为模式。婴猴行为失常的严重性与隔离时间的长短、隔离所选择的时间有关。根据这个研究,哈洛确信“婴—母联结”在灵长目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母亲的教养是所有灵长目动物正常发展的中心。

二、儿童早期依恋行为对其以后行为的影响

早期依恋对儿童以后心理发展的影响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培养婴儿对自己、对父母、对同伴的信任感以及积极的探索能力,为儿童个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儿童的行为特点和个性心理特点是儿童与家庭、学校与社会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中儿童早期与父母、照顾者的个性的确是影响个性的重要因素。但是,早期的这类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很难说就是确定不变的,还须考虑儿童进入幼儿园、学校以后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其它因素可能给发展带来的影响。

3.个性是儿童经验的历史与现实活动统一的产物,它既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连续体,又具有相对的可塑性。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因而必须十分重视早期依恋的形成,同时,也要正视现实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塑造。

[本章作业] 1.什么是依恋?婴儿早期情绪反应与依恋形成有何关系?

2.分析安斯沃斯的三种依恋类型,谈谈影响依恋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第六章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与坚持性的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重点:提高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策略。 教学难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策略的具体运用。

第一节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及其发展

一、自我控制能力的产生

第一阶段(0个月~3个月左右)保护儿童免受强烈刺激伤害,这期间抚养着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第二阶段(3个月~9个月左右)儿童要学会如何适应外在的刺激。 第三阶段(12个月起)儿童开始出现精确的控制能力,能根据外在的要求而行动,有了服从的行为表现。

第四阶段(从24个月开始)能按照成人的要求行动,有了内化的要求,可以不需要成人在场,但是这种内化了的要求还是非常脆弱的。

第五阶段(从3岁起)儿童画的要求会变得更为坚定,如果成人用适当的方式对待儿童,孩子会逐渐学会什么是社会所要求的、什么是社会不容许的。

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自我控制的发展首先表现为活动目的性的加强,还表现为活动过程中坚持性的提高。抗拒诱惑与延迟满足也是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体现。

据研究,儿童的自我控制在(4~5)岁是发展的转折期,在这期间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

21

第二节 父母控制技术与儿童的服从

一、服从与不服从

(一)服从与不服从的意义

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服从他人的要求是必须要学会的。在服从过程中掌握行为规范、学习行为规范等,最终成为适应社会的个体。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儿童的不服从行为具有积极意义:1.在亲子关系中体现了儿童的独立性;2.在用社会可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中,发展了一定的说服他人的技能与策略。

(二)服从与不服从的发展

儿童的服从与不服从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首先是社会互动数量的增加,表现出的服从于不服从的行为都在增多。

二、抚养者的控制策略

在具体的互动中,父母对儿童控制的策略表现出如下特征:

(一)策略的压力性

(二)策略的性质

(三)权利共享

(四)儿童兴趣

(五)非言语控制技术

(六)内容因年龄而异

第三节 学习社会规则

一、行为准则的出现

在出生的第二年,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他人及物体都应该符合一定的准则。

二、在日常生活中出现

家庭是儿童学习行为规则的第一场所,日常生活是儿童学习规则的途径。

三、同胞的作用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认识到行为规则具有具体性和个体差异性。

四、规则与道德

22

划分社会行为规则的基本维度是父母常用的“习惯”与“道德”。

[本章作业] 1.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在控制儿童过程中抚养者的控制策略的有哪些?

第七章 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及几种道德品质发展的理论研究,明了道德发展与社会行为的发展密切相关,反映了儿童社会化的发展水平,了解儿童的社会行为包括亲社会行为、侵犯行为、退缩行为、合作与竞争的发展。

教学重点:掌握道德发展的理论研究,及社会行为的分类、理论解释、影响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培养问题。

教学难点:皮亚杰的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社会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侵犯行为的控制,合作与竞争的培养。

第一节 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

一、道德与道德品质

(一)道德与道德品质

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是一种社会现象。 道德品质,又称品德,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特性。他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核心体现,也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反映,是一种个体现象。

道德品质有四个基本要素组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这四个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统一体。

(二)品德与社会性

道德发展与社会行为特别是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领域它对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3

二、儿童道德品质发展的理论研究

(一)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

儿童的道德认知主要是指儿童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器质性意义的认识。它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形成三个方面。皮亚杰研究是第一位有计划、有系统地研究道德判断问题的心理学家。

1.皮亚杰的研究内容

皮亚杰认为道德是以由种种规则体系构成的,到底的实质或成熟的道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另一个是儿童对人类关系中平等、互惠的关系,这是公道德基础。因此,他和他的同事从一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1)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使用; (2)对撒谎和说真话的认识; (3)对权威的认识。

皮亚杰用他独创的“临床法”开展这些研究。即在观察和实验中,研究者向儿童提出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然后分析儿童所做的回答,特别是错误的回答,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①关于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意识和执行的发展研究

通过观察,他们发现儿童对规则的认识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规则还不是有遵守义务的规则。第二阶段,以片面尊重为基础的强制性规则。儿童认为规则是外加的,绝对不能变的东西。第三阶段,规则成为彼此同意的合理规则。儿童不再把规则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要游戏维持双方对等的原则,规则及时发生变更也无所谓。

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执行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第二阶段,以自我为中心向大年龄儿童模仿游戏的阶段。第三阶段,初期协作阶段,儿童想努力胜过对方,互相监督,要求对方在对等条件下进行游戏。第四阶段,规则确定化阶段。

②关于儿童过失、说谎行为的发展研究 ⅰ.儿童对过失行为的判断研究 一个关于过失的对偶故事:

24

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开餐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张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十五只茶杯,结果撞倒了盘子,打碎了十五只杯子。 另一个男孩叫亨利,一天他妈妈外出,他想拿碗橱里的果酱吃,一只杯子掉在地上碎了。故事讲完后,要求儿童判断这两个小朋友的行为哪种更坏,即“哪个男孩犯了较重的过失?”

皮亚杰发现,不同年龄儿童判断标准不同,年龄小的儿童往往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很少考虑到行为的动机和目的。 6岁以下的儿童大多认为第一个男孩的过失较重,因为他打破了较多的杯子;而年龄大的儿童一般根据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来判断,他们大多认为第一个男孩的过失较轻,因为他的过失是在无意间发生的。可见过失行为判断的一般发展趋势是,客观责任在年幼儿童身上出现,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主观责任出现稍迟,并随年龄增长而递增。

ⅱ.儿童对说谎行为的判断研究

故事A:甲儿童在会见的路上碰到一条狗,非常害怕。他跑回家里告诉妈妈说,他碰到一只像牛一样大的狗。

故事B:乙儿童放学回家,告诉妈妈说老师给了他一个好分数。事实上既没有给他高分数,也没有给他低分数。可是他这么一说,妈妈很高兴,表扬了他。 故事讲完后,要求儿童判断这两个小朋友的行为哪种更坏,即“哪个男孩犯了较重的过失?”

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是根据他们说说的话跟客观真实性相差的程度大小来评定荒淫的严重性,而不是根据是否有意欺骗。这就是说,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道德判断已从效果轮转向动机论。

③关于儿童公正观念的发展研究

关于儿童公正观念的发展研究皮亚杰从教师和家长偏爱顺从他们的学生或孩子的日常事例中,选取典型事例并设计了许多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研究发现年幼儿童对公正概念尚不理解,他们已成人的价值判断作为自己判断是非的标准,即成人认为对的儿童就认为对,成人认为不对的儿童就认为不对。判断好与坏的标准就是看服从还是不服从。还不会分辩服从和公正、不服从何不公正的区别。

ⅰ.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

25

皮亚杰根据儿童对上述三方面的研究,认为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4-5岁以前)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支配。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此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道德观念,他们的大部分行为都只是想象的游戏,没有正式的规则。虽然有时他们可能在游戏中提出某些对活动有限制的原则,如把所有的绿色木块都放在同一个桶里。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4、5-

8、9 岁)

多数是学前儿童,他们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出现了服从别人规则的观念,并且当服从规则的行为确实出现时,儿童会无条件地服从这个规则。

社会规范被看作是外在命令性的,一般来说要求是由具有权威性的人提出的,通常是父母,而且他们不能改变规则。因为儿童对世界了解很少,需要依赖于抚养者,所以盲目地相信父母,把他们的一切规则和是非观念都看作是绝对的,因而处于此阶段的儿童不能想象处于其他社会文化的儿童能够按照不同于他们的游戏规则去活动。儿童在进行游戏并发生争执时,都认为自己的父母是规则方面的最高权威。

儿童不仅把规则看作是绝对的,而且把违反道德行为的惩罚同样看成是绝对的。假如说谎、欺骗或偷窃等不良行为被人发觉了,就应受到权威人物的惩罚;即使没有被人发觉,也会受到命运给予意外、灾祸或疾病等形式的报应。因而假如儿童在游戏中的欺骗行为没有被人发觉,那紧接着发生的任何不愉快的事情都会被解释为一种看不到的力量对他们错误行为的惩罚,如从自行车上摔下,朋友怠慢他们等,处于此阶段的儿童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 考虑行为意向,称为道德现实主义。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9、10岁以后)

此阶段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 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看行为结果之,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称为道德相对 主义。儿童的道德观念变得比较灵活、容易改变。大多数儿童会认识到父母和其他权威人物也难免会犯错误。

26

儿童由于自我中心主义的减弱,他们开始能从不同的观点观察行为,也能区分出个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差别。儿童判断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时,更多的是根据一个人的意向,而较少考虑客观的行动及其结果。

按皮亚杰的观察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达到自律水平,是与其认知能力发展同步的。此时儿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他们的自我中心主义更弱,儿童能够理解各种道德观念,因此也使得儿童能够认识到不同社会有着各自不同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所以,一个人的行为应该根据他所属的社会道德观念来评定,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社会观点来评定。

(二)柯尔伯格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1.柯尔伯格的研究方法

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作为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是指在一个故事中提出两个相互冲突而难以抉择的价值问题,让儿童听完故事后,回答一系列的问题,以此判断其道德发展的水平。最典型的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种药能救她,那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制剂。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又高于成本十倍。他花了200元制镭制剂,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 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 共才借得1000,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了这种药,就是用来赚钱的。”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药剂师药店的门,为妻子偷药,及时挽救了妻子的生命。

2. 柯尔伯格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分为三水平六阶段: 第一水平前习俗水平(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

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或服从权威、成人意见。该水平分为两个阶段:

①服从与惩罚定向。判断行为的好坏是根据有形的结果,支配自己行为的是奖励和惩罚。

②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对于规定和原则只有符合其利益时才遵守,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27

第二水平习俗水平(小学高年级)

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判断是非能注意到家庭与社会期望。该水平也分为两个阶段:

①好孩子定向。按照善良人的形象来行事,注重别人的评价,希望在自己和别人心中都是一个“好孩子”。

②维护社会秩序与权威定向。强调尊重法律、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

第三水平后习俗水平(青年后期)。个人考虑可能超越社会法律及其对秩序的需要的权利和原则。该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

ⅰ.社会制度和良心的定向。认为法律应使人们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他们的需要,可以通过民主程序来改变。

ⅱ.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个人有某种抽象的、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它包括全人类的正义、人性的尊严、人的价值。虽然考虑到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但也领悟到不是所有有秩序的社会都能实行更完美的原则。

柯尔伯格指出,这六个阶段依照次序进展,不能超越,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最高水平。他认为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除成熟因素外,还依赖于智力的发展和社会经验的获得。

(三)艾森伯格的社会道德理论

艾森伯格是美国当前影响较大的儿童心理学家,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主要从事儿童亲社会领域的研究。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基础之上,艾森伯格和他的合作者进行了关于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的系列实验研究,创立了亲社会道德判断理论。

1.理论提出的背景

艾森伯格认为道德作为一个总的领域,包括许多不尽相同的具体方面,儿童对这些具体方面的判断会有所不同。柯尔伯格运用其两难故事只是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推理的一个方面——禁令取向的推理。艾森伯格设计了完全不同于柯尔伯格的另一道德两难情景——亲社会道德两难情景来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

亲社会道德两难情景时至,一个人必须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之余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之间做出选择,助人者的利益和受助者的利益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28

2.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

艾森伯格利用亲社会两难故事进行了许多横向与纵向研究,归纳出关于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享乐主义的自我关注的推理。助人或者不助人的理由包括个人的直接得益、将来的互惠,或者是由于自己需要或喜欢某人才关心他。

第二阶段,需要取向的推理。他人的需要与自己的需要发生冲突时,儿童对他人身体的、物质的和心理的需要表示关注。儿童仅仅是对他人的需要表示简单的关注,并没有表现出自我投射性的角色采择、同情的言语表达等。

第三阶段,赞许和人际取向、定型取向的推理。儿童在证明其助人或不助人的行为时所提出的理由是好人或坏人、善行或恶行的定型形象,他人的赞扬和许可等。

第四阶段分为两个小阶段。

①自我投射性的移情推理。儿童判断中出现了自我投射性的同情反应或角色采择,他们关注他人的人权,注意到与一个人的行为后果相连的内疚或情感。

②过渡阶段。儿童选择助人或不助人的理由涉及到内化了的价值观、规范、责任和义务,对社会状况的关心,或者提到保护他人权利和尊严的必要性等。但是儿童并没有清晰而强烈地表述出这些思想。

第五阶段,深度内化推理。

儿童决定是否助人的主要依据是他们内化了的价值观、规范或责任,尽个人和社会契约性的义务、改善社会状况的愿望等。此外,儿童还提到与实践自己价值观相联系。

(四)吉利根的关怀理论

吉利根研究了大量经典著作特别是哲学和伦理学方面的文学后发现: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取向的伦理道德观,即公正和关怀的伦理道德观,并非只有一种“公正”的取向。

他指出,男女两性在判断上观点是有差异的。男性注重是非,讲法制,多从“理”的观点看问题;女性重善恶,讲人道,多从“情”的观点看问题。这种差异是文化教养的后果,使属于不同方向的品质类别差异,也说明道德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着性别差异。之后吉利根就“关怀道德”做了广泛考察,证明其还 29

具有普遍性。

第二节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就是帮助或使另外一个人或一群人受益而行为者有不期待获得外部奖酬的行为,这类行为经常需要行为者一方付出一些代价、作出自我牺牲或冒一些风险。(从动机角度出发)

亲社会行为是这任何他人、群众或者社会有益的行为,包括助人、分享、合作、安慰、同情或捐赠等,甚至赞扬他人,使人愉快。(从行为角度)亲社会行为是指按照内画了的道德标准而表现出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认为)

二、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一)社会生物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为群体利益而冒生命危险时亲社会行为的最高行为。亲社会行为时一种由遗传决定的,为保护物种的生存而牺牲个体的内部机制。

(二)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把未经社会化的幼小儿童看作是由本能、享乐原则驱使的利己生物。他认为个体获得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人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所有的亲社会行为,包括付出极大代价的都是社会学习和强化的结果。

(四)认知发展理论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道德判断发展一样都是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的。

三、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助人行为

从婴儿时期起,父母就鼓励孩子做出助人行为,在幼儿期,这种亲社会行为逐渐增加。多数研究者认为(6—12)岁时助人行为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与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生活范围、内容的变化是他们的道德判断从自我中心转向互

30

惠是一致的。

2.分享行为

分享行为对于个体顺利是有社会有重要的意义。保证了人们之间的和睦相处、共同劳动和享受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各种资源,在许多文化中分享行为都被复议很高的道德价值。

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儿童的分享行为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游戏分享和物品分享随年龄呈显著下降趋势。

3.安慰与保护行为

儿童很早就表现出安慰与保护亲社会行为,这种行为随儿童社会化和认知发展而发展的变化,使一个逐渐确立的过程。

(二)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连续性与一致性的研究

连续性问题是指个体的利他行为跨时间的一致。多数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亲社会行为与以后的亲社会行为之间呈中等程度的相关。

亲社会行为一致性问题是指个体的各种亲社会行为时否具有跨空间、情景和类型的统一性或一致性。研究表明,各种亲社会行为之间不是没有任何联系,只是存在弱到中等程度的相关,缺少较强的一致性。

四、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因素

(一)社会认知 1.社会观点采择

观点采择是指能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或视角)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儿童三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对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社会规范的认知

包括社会责任规范、相互性规范、应得性规范。儿童在童年中期就形成对这种规范的认知,并意识到这种规范的重要性。

(二)移情

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清晰反应是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其他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

(三)社会学习

31

社会学习有助于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五、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亲社会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并非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亲社会行为必然增多,攻击性行为必然减少。因此,要减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促进其亲社会行为,需要对儿童进行教育和培养。

(一)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一种使人置身于他人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和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通过角色扮演,幼儿能亲身体验他人的角色,从中认识到他人有不同于自己的现实状态和内心体验,进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情感情绪,提高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二)移情训练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夫曼对学前儿童移情及其与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他指出,移情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具有良好移情能力的儿童能更好、更经常地作出亲社会行为,对周围成人和同伴亲切、友好;移情能力较缺乏的儿童,亲社会行为很少,而消极的、不友好的行为则较多。

移情训练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的训练方法。移情训练的具体方法有:听故事、引导理解、续编故事等等。

(三)榜样示范法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学习和形成,主要是通过观察性的学习和模仿达到的。榜样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儿童置身于社会之中,无论是周围的人们,还是电影、电视、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儿童学习模仿的对象。儿童多次观看别人的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研究表明,成人行为的榜样对儿童的刺激作用远大于言语指导的刺激。儿童看到成人的助人行为,可以模仿着去做。

(四)利用归因原理

儿童对行为原因的归结直接影响着他的行动。儿童对自己的利他行为或反社

32

会行为总要想一下“我为什么这样做?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要想把在某种特定场合表现出的习得的助人行为保持下去,需要把助人的观念内化,这是一种自我归因。由于有了自我归因,利他行为才有持久性,儿童有了内化的助人观念,在其他条件下也能很好地开展利他行为。

第三节 儿童侵犯行为的发展

一、侵犯行为及其实质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一般表现为对他人进行的语言攻击、身体侵犯以及对别人权利或物品的侵犯。

二、侵犯的分类

哈吐普将侵犯分为敌意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道奇和考依根据对儿童在实验室和自然情景中同伴间自由活动的观察,提出根据是否属于侵犯以及侵犯行为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分为愤怒的反应型侵犯和非愤怒的主动型侵犯。

三、侵犯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本能,即性本能和自我保持本能。性本能是人行为的基本动力,使人的行为遵守快乐的原则;二自我保持本能则使有适应环境,趋利避害的变通性。侵犯性是性本能的一部分。

(二)习性学理论

劳伦茨认为侵犯是一种生物本能。侵犯也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人类在每个时代都有大规模战争发生,使人侵犯本能定期发泄的结果。他建议,人类要想避免战争,就要多开展冒险性的体育活动,耗散侵犯本能。

(三)挫折—侵犯假说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侵犯行为不是来源于侵犯本能,而是由挫折所致。贝科威茨在60年代指出,挫折并不直接导致侵犯,它只是为侵犯行为的实际发生创造了一种唤醒状态或准备状态。

(四)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决定因素。儿童侵犯行为主要通过以下三个

33

途径获得:

1.对侵犯行为的强化

2.侵犯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 3.去学习与再学习过程可以减少侵犯

(五)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道奇强调了认知在侵犯行为中的作用,认为一个人对挫折、生气或明显的挑衅反应并不过多依赖于实际呈现的社会线索。而是取决于它怎样加工和解释这一信息。

四、儿童侵犯行为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由对物的争夺发展为由有社会意义的事件引发侵犯

(二)儿童侵犯行为的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男孩不仅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而且还有更多的言语侵犯。

五、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儿童早期最主要的生长环境,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与方式,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所形成的家庭情绪氛围等都可能造成儿童侵犯行为的因素。

(二)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以及自我控制能力

道德发展水平高,个人就越容易从他人利益的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以别人痛苦为后果的侵犯行为也就越难于发生,行为也就越趋于正好与侵犯相反的亲社会方向。

(三)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影、电视剧中的暴力、凶杀情节也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个侵犯学习的榜样。

六、侵犯行为的控制

(一)消除对侵犯行为行为的奖赏和关注

(二)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

(三)移情训练

(四)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

34

七、惩罚与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惩罚

惩罚是通过对儿童呈现有害刺激以达到抑制不良行为的一种管教方式。从惩罚的动机来讲是成人为了控制或纠正儿童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而采取的方式。

(二)惩罚的类型 1.危害性惩罚

危害性惩罚不仅不能增强儿童抑制不良行为的能力,相反会降低儿童的自尊心,它对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危害性。

2.有效性惩罚

有助于增强儿童抑制行为能力的因素有: (1)惩罚的时间

当儿童表现出错误后,立刻惩罚儿童比几小时以后再惩罚对抑制儿童错误行为的再发生更为有效。

(2)惩罚的一致性

既包括给予儿童惩罚标准的一致,也包括对儿童的惩罚要有始有终。 (3)惩罚实施者与儿童的关系

当惩罚实施者与儿童关系较为密切时,对儿童的惩罚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少儿童错误行为的发生。

(4)讲道理

惩罚一讲道理相结合是最为有效的惩罚方式。

第四节 社会退缩行为

一、概念的界定与研究起源

社会退缩是指孤独的行为,泛指跨时间、情景,在陌生与熟悉社会环境下表现出的独自游戏、消磨时光的行为,有时简称退缩。

二、退缩行为的研究方法

(一)行为观察

(二)问卷与访谈

三、退缩行为的种类

35

到目前为止只有主动退缩与被动退缩两种类型得到普遍认可,对其它类型的退缩行为在认识上分歧很大。

四、退缩行为的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生理基础、社会认知、动机。 2.外部因素:依恋关系、教养方式、同伴关系。

五、社会退缩的后果

早期退缩行为对儿童后期问题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影响的,特别是对孤独、焦虑、抑郁的预测;不同种类的退缩行为与后期问题行为的关系也不相同。

六、社会退缩的性别差异

对两性退缩差异的研究结论还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女孩的退缩行为容易被父母接受,而男孩的退缩行为则得不到鼓励。

七、社会退缩行为的干预

(一)成人参与的干预方式:社会学习理论为指导

(二)同伴参与的干预方式

在生活中,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多提供与小朋友交往、玩耍的机会。对已经出现退缩行为的孩子,父母要和幼儿园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克服孤独感,适应外界的各种环境。每当孩子在社交中表现得有进步时,都要及时进行鼓励和赞扬,以此增进孩子的自信心。

(三)社会技能训练:用游戏的方法培养宝宝的表现力

第五节 合作与竞争

一、合作与竞争的定义

(一)单一纬度观

(二)多纬度观

(三)互动观

二、合作与竞争的起源与发展

(一)合作与竞争的早期表现

(二)合作与竞争的影响因素

36

(三)合作与竞争的发展变化

(四)合作、竞争与文化

(五)合作与竞争的性别差异

三、合作与竞争的结果

(一)学业、运动与体育活动

(二)动机

(三)同伴关系

四、合作性竞争的培养

(一)培养幼儿的合作性竞争意识,积极提倡并学会进行公平正当的竞争 。

(二)通过多种活动让幼儿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发挥交往的主动性。

(三)角色分工,学会合作、学会负责。

(四)引导幼儿学会理解、尊重、宽容别人。

(五)组织多种活动,提供幼儿练习的机会。

(六)对活动进行积极的指导和评价,从而让幼儿体验合作性竞争的愉快。

[本章作业]

1.为什么研究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一定要与二通道德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2.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有何特点?

第八章 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

第一节 亲子关系

一、亲子关系的定义及其特征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种人际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

(一)亲子关系是人际关系

(二)亲子关系是亲密的人际关系

(三)亲子关系不同于教养行为

37

(四)亲子关系是典型的垂直关系

(五)随儿童年龄的增长,水平关系的特征在增加

二、双向共建的亲子关系

亲子双方对亲子关系的贡献:

(一)儿童的特点

(二)儿童的性别

(三)儿童的认知

(四)父母的特点:父亲、母亲与儿童的关系

(五)父母的特点:父母人格特点与亲子关系

三、亲子关系的社会背景

邻居、社会、种族文化

第三节 同胞关系

一、同胞关系的性质

同胞关系是指以血缘为纽带而建立起的水平人际关系。 特征:

一是强烈的情感性,即同胞之间情感的投入和交流比较多,这种情感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

二是亲密性,大多数儿童与同胞交往的时间比喻父母交往的时间长,而且同胞之间相互了解。

三是个体差异性。

二、同胞关系与家庭中其他的人际关系

首先,依恋关系与同胞关系之间是有关联的,安全的依恋关系更容易与同胞建立积极的关系,而非安全的依恋关系则不容易与同胞建立积极的关系。

其次,是父母与其他儿童之间的关系关系到同胞之间的关系。

第三,婚姻关系、亲子关系与同胞关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第四,家庭新成员的到来对同胞关系有影响。

三、同胞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38

(一)同胞关系与儿童的适应

1.同胞是心理支持源 2.同胞对适应的消极影响

(二)同胞与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现研究表明,有可能是同胞关系提高了儿童社会认知的水平,也有可能是儿童的高认知水平有助于儿童同胞关系的交往与互动。

(三)同胞与同伴关系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同胞之间交往习得的东西可以迁移、概化到同伴关系中。同胞关系是否与同伴关系有联系,实证研究结果时不一致。

四、家庭对同胞的影响

生长在同一个家庭中的儿童,却有着不同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特点。家庭生活 被视为儿童发展的关键因素。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所从事的职业、心理健康程度、夫妻关系、邻里关系和家庭面临的压力与困难等,使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变量。

第九章 自我与他人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儿童通过认识自我、关注他人和关注人际关系来认识了解周围的世界,获得社会认知的发展。

教学重点: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区分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儿童心里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儿童的自我意识

自我是人格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但在西方心理学中对自我概念的表述很不一致。如果抛开不同心理学流派对自我内涵的不同解释,自我就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可以说是个体对于自己所有身心活动的觉知、既包括内部心理状态,也包括外部体貌和言行表现,同时还包括个体对与外界的人、事、物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

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39

在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对自我的研究要追溯到19世纪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主我和客我。詹姆斯在著述中指出:“无论我在想什么,在此同时,我总是或多或少地意识到我自己的存在。同时,我觉得完整的自我是双重的,是被认识的又是可以认识其他事物的,是客体又是主体,简单地说就是客观的我和主观的我”。

(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生

阿姆斯特丹研究表明,大约自出生后15个月开始,儿童产生了自我认识。儿童对自我形象的认识要经历游戏伙伴阶段,退缩阶段和自我认知的出现阶段。

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4个标准: 1.儿童能够区分自己的动作,并意识到动作的目的和动机。 2.儿童能够把自己与自己的动作区分开,知道自己是活动的主体。 3.儿童能够适应自己的名字。

4.儿童能够用第一人称“我”来代表自己。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幼儿自我意识的各个因素,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各个因素的发生时间比较接近,但基本上是不同步的。其中自我评价发生较早,开始发生的年龄期(3--4)岁之间,自我体验开始发生的年龄期为4周岁左右,自我控制开始发生的年龄期为(4—5)岁之间。

青少年时间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的时期。

(三)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对身体的自我感觉(1)岁 2.对自我同一性的认识(2)岁 3.对自我尊重的意识(3)岁 4.对自己扩展的意识(4)岁 5.自我意象的形成(4岁—6岁)

6.理性运用者的自我的形成(6岁—12岁) 7.追求自我的形成(12岁至青春期) 8.作为理解自我的形成(成年)

40

二、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概念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认识的体现。即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学前儿童对自己的描绘仅限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所喜爱的活动等,这是儿童的自我概念是十分具体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自我概念呈现出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去趋势。

三、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

自我评价时在自我认识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一)婴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

我国学者认为,儿童的自我评价开始发生于(3--4)岁。自我评价时自我意识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孩子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

1.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1)幼儿自我评价表现为从依存性到独立性的发展。

(2)幼儿的自我评价有对自己的个别为对自己外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多方面的评价。

(3)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明显地表现为对自己外表行为的评价,同时也表现出由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步转向内心品质的评价。

(4)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2.幼儿自我评价的恰当性

主观判断与客观实际相符的程度即时自我评价的恰当性。恰当的自我评价是个体行为的积极调节因素,关系着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三岁幼儿倾向于自评过高,随着年龄增长,自评恰当率提高,过高率下降。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客观标准、同伴参照等外部因素都对幼儿的能力自评和品德自评有一定的影响。

四、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

儿童进入小学之后,自我认知、自我概念不断发展,交往范围逐渐扩大,自我评价能力也因此发展起来。

学龄期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41

1.学龄期儿童逐步摆脱对他人评价的依赖,独立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不断发展,从顺从比尔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

2.从注重行为的后果过渡到住重行为的动机,转折年龄在9岁左右。 3.儿童对行为后果的道德判断是从行为的直接后果向行为的长久后果过渡;从行为的个人后果性行为的社会后果过渡;从注重行为的直接后果过渡到注重行为或后果的性质。

4.从比较笼统地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精确地评价;从对具体事件的评价、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涉及到某些个性品质的评价。

5.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6.从受外部条件的制约过渡到受内部道德认识的制约。 (1)儿童自我体验的发展

自我体验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发生于学前期的四岁左右,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

儿童自我体验的发展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生理体验到社会性体验的发展。

(2)社会交往在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

人的自我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的人与人的交往与相互影响和评价中逐渐形成的。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儿童通过他人的评价逐渐认识自己,自我意识不断发展。

第二节 关注他人

一、儿童心理理论

(一)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目前发展心理学家关于额头心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对他人信念以及信念与行为的关系的认知发展。所采用的主要研究策略是通过儿童对他人信念的理解来考察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其中最为经典的试验任务是韦尔曼和普纳涉及的“错误信念任务”。儿童在4岁以前还不能认识到他人会有错误信念。

(二)心理理论的发展与社会性行为的关系

42

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与社会行为发展之间可能具有的重要关系,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心理理论研究关于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假设是,只有具备一定的关于心理活动的知识,儿童才可能习得一定的社会技能,并学会做出正确的情绪反应,进而发展社会交往行为。

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一)建构理论

该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是一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如同科学理论形成的过程。

(二)模仿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是通内省来认识自己心理的,然后同激活过程吧这些有关心理状态的知识概化到他人身上。

(三)模块理论

这种理论关注的焦点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起源问题,认为儿童心理理论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在个体出生时,心里理论便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神经系统,因而,此理论认为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内部生物机能逐渐展开的过程。

(四)匹配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心里理论的发展前提是婴幼儿必须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等价的主体地位,通过不断观察和再认,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得以不断发展,从而逐渐获得系统的关于心理世界的知识。

三、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

观点采择的本质特征是个体脱离自我中心认识,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

(一)皮亚杰关于观点采择的基本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对自我---他人关系认知的发展趋势是从自我中心的发展到去自我中心或观点采择,既儿童从不完全不能采择他人的观点发展到逐渐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从他人的角度来看世界。

(二)塞尔曼关于儿童观点采择的理论

塞尔曼认为,儿童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是以对其观点的假设或采择为前提的。要认识一个人,就必须理解他的观点并了解他的思想、情感、动机和意图等

43

影响、决定其外部行为的内部因素。随着区分自己和他人观点采择能力的获得,儿童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能力也将随之增强。

塞尔曼把3岁到青春期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或水平: 1.水平零(约3岁—6岁)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 2.水平一(约6岁—8岁)社会信息观点采择。 3.水平二(约8岁---10岁)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4.水平三(约10岁---12岁)相互的观点采择。

5.水平四(约12岁---15岁以上)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

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背景

(二)家庭言语交流方式

(三)假装游戏:假装游戏有助于儿童理解心理和现实的区别。

(四)言语的影响:目前还不能确定两者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可能存在三种情况。第一,语言的获得是成功通过心理理论测试的必要条件;第二,语言的发展依靠心理理论;第三,心理理论和语言两者均依靠其他因素。

(五)文化差异

第三节 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发展

一、儿童行为的性别差异

男女儿童在认知、情绪、社会性等方面存在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女孩言语能力强于男孩;男孩在视觉上优于女孩;男孩在算术推理能力上优于女孩;男孩在身体和言语上都比女孩更富有攻击性;从幼儿时期开始,男女儿童的思维活动的特点就表现出差异,特别是分析能力的发展方面,女孩逊于男孩;男女儿童对玩具有着不同的偏好,这是性别行为方面发展的早期表现之一。

二、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特点

(一)性别恒常性的发展 1.性别认同 2.性别稳定性 3.性别一致性

44

(二)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是指被广泛接受的有关对男性和女性来说合适的个性特征的观点。在学前期,大多数儿童都把性别角色看成是不灵活的、专制的术语,他们认为跨性别的行为是对社会标准的侵犯。到儿童中期,他们已经开始把性别角色看成是社会规范或习俗,而且这些规范和习俗在某种情况下是灵活的,在不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可以违反。

三、关于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生物学的解释

传统理论认为,男女两性之间的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发展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毋庸置疑,在遗传上有性别差异的存在,男女之间存在解剖学上的差异,而且他们在社会行为方面所表现出的明显差异也与遗传因素有关。研究表明,染色体、性激素和脑这三方面构成了性别差异的生物基础。

(二)认知发展理论

三阶段模型性别角色发展的早期理论是以柯尔伯格提出的三阶段模型为基础的。儿童的性别认知在其性别角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阶段是性别认同,它是指儿童把他们自己划分为男性或女性的能力 第二阶段是性别稳定性的出现,它是指儿童意识到一个人的性别将是终身不变的,即所有的男孩在长大后会成为男人,所有的女孩在长大后会成为女人。

第三阶段是性别一致性,它是指儿童认可一个人的性别是永久的,不会随着服饰或行为等外表的变化而改变。这三个阶段表征了儿童对性别恒常性的理解。

性别恒常性是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人的性别是自我的固有成分,它包括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一致性。

(三)性别图式理论

性别角色发展的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以性别图式的信息加工概念为基础的,图式加工理论的基本单元是图式,其假设是儿童与成人都有关于性别的图式,这些图式直接影响行为和思维。

该理论认为性别图式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引导行为的功能。性别图式提供的信息可使儿童的行为与传统性别角色的要求相一致,儿童会根据性别图式对行为进行自我调节。

45

第二,组织信息的功能。通过提供信息组织的结构,使个体按照性别图式搜索特定信息或接受与图式一致的信息,与图式不一致的知觉信息会被忽略。

第三,推论功能。通过性别图式提供的信息基础,儿童无论在熟悉的还是在信息缺失的情境中,都能够借助于自己关于性别的知识对他人的行为和偏好进行推论。

(四)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性别角色主要是儿童习得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是通过经验所获得的。根据这个理论,许多性别角色行为都产生于同化、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

(五)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从个人因素、环境和行为三元交互作用来考察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源和机制。该理论着重强调儿童的标准匹配机能和自我激励技能在性别角色发展中的作用。儿童通过之间教育、模仿、扮演体验三种方式逐步获得关于性别属性和性别角色的知识。

四、影响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一)家庭的影响

父母亲是儿童行为的榜样,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产生影响。母亲负责长期照顾孩子的生理需要,父亲则与孩子游戏、教导孩子遵从现有的文化规范。父亲与母亲在孩子性别角色发展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二)幼儿园和学校的影响

幼儿园和学校是儿童性别角色知识扩展和加深的场所,在这里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性别角色期待。从最初的教育生活开始,教师们就以各种方法将性别角色的信息传递给儿童。

(三)同伴的影响

同伴会模仿男性化和女性化的行为,并对这些行为做出反应。表现恰当的性别行为的儿童受到同伴的赞许,表现相反性别行为的儿童则受到同伴的批评,或被孤立起来。

(四)社会传媒的影响

社会传媒有助于儿童认识社会角色,学习并掌握相应的社会行为规范。

46

[本章作业] 1.国内外关于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有哪些? 2.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有哪些?

3.简述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与社会性行为的关系? 4.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十章 儿童社会性发展异常

教学目标:掌握儿童社会性发展异常的涵义、分类及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儿童社会性发展异常的涵义、分类,儿童社会性发展异常的矫治方法。

教学难点:儿童社会性发展异常的涵义的理解。

第一节 儿童社会性发展异常及影响因素

一、儿童社会性发展异常的涵义

儿童社会性发展异常是指偏离正常的所有行为表现。一是指偏离了群体的平均水平,二是指偏离某种理想的状态。

(一)偏离平均状态的异常

以群体中的大多数经常表现出的某种平均状态作为正常,那么对这种平均状态的偏离就是异常。另外,偏离平均数多大程度才算是异常,也是容易变化和难以确定的。

(二)偏离理想状态的异常

将某种理想的良好状态作为标准,偏离这种状态就属异常。

二、儿童社会性发展异常

(一)控制不足的行为异常

控制不足的行为主要指不能按照特定环境的要求行事、缺乏自我控制的行为表现,如攻击、不服从、违反纪律等,主要是根据儿童行为对他人找出不良影响来判断,这是儿童心理问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1.行为越轨是一种反复、持续地违反规则的行为模式。少年儿童的逃学,离家出走、吸烟、酗酒、团体斗殴、盗窃都成为引入关注的越轨行为。

47

2.活动过度儿童具有三突出的行为特征:活动过度、注意缺陷和冲动性。

(二)控制过度的异常

控制过度是指人们所期待的行为很少发展或从不发生,如儿童很少讲话或不愿与人接触,同年抑郁症是一种有代表性的控制过度的异常。这种异常主要表现为较多的焦虑、恐惧、不适或悲伤等内向的表现

(三)弥漫性发展异常

“弥漫性异常”是指那些心理极度混乱的儿童,部分研究者将这类心理病理称为“儿童精神病”。弥漫性发展异常的特征是在认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许多方面的整体性缺陷。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典型的弥漫性发展异常、其特征是很早就出现社会关系方面的问题、认知功能障碍、言语发展不良等怪异行为。

三、儿童社会性发展异常的影响因素

(一)主体方面的因素 1.遗传

2.围产期损害:围产期指从胎儿28周之出生后7天,此时最容易受到生物因素的刺激而产生行为问题。难产、剖腹产易导致儿童的行为问题。

3.疾病感染。生物性病侵入人体会导致许多传染病的发展,使儿童的健康水平下降,心理受到影响,出现行为问题。

4.身体状况 5.年龄。

(二)环境与教育方面的影响 1.学校环境

学校的生活作息制度、膳食营养、防病措施、物质与精神环境、学习负担、教育方法等都会影响儿童的行为。

2.家庭因素 (1)家长的期望。

(2)父母关系是否和睦、融洽之间关系到家庭的稳定、也影响到孩子的行为。

(3)教养态度之家庭中父母对其子女教育、抚养的态度特征。 (4)家庭成员的相互作用。

48

3.媒体传播

电视给孩子行为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是看电视作为单方向的信息交流,儿童只是被动接受,缺乏主动交流,长时间沉溺其中,会使儿童产生孤独、沉默、退缩等不良行为;二是电视传播的内容有些不是合孩子观看。网络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符号化也给儿童社会性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4.人际关系

第二节 儿童社会性发展异常的矫治

一、儿童社会性发展异常的一般矫治方法

(一)药物治疗

(二)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的疾病处理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找出问题行为,确立目标行为;记录问题行为;选择处理行为方法;对行为进行矫正,并记录处理结果;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估。具体方法:

1.正强化法,也称阳性强化,指在一种行为出现之后继之以强化奖励来增加这种行为发生,已建立符合要求的行为。

2.负强化法,是在一种不良行为出现后,给予厌恶刺激,达到不良行为在没有厌恶刺激情况下消失的方法。

3.消退法,将过去不断得到强化的问题行为,通过消退程序(即停止强化),使问题行为的发生频率降低,最终消除已经建立的问题行为。

4.系统脱敏法,在安静和充分放松的情况下,按照由轻到重的顺序将儿童过敏情景展示给儿童,让其逐步习惯这种刺激,消除敏感状态,同时给予物质强化去,如糖果、玩具等,逐步达到脱敏的目的。

5.代币制又称其奖酬法,一种用代币作为强化物来进行行为矫正的程序,即代币的系统化应用。适用于儿童多种行为障碍、情绪障碍、神经性厌食、功能性遗尿或遗粪。

6.示范法,儿童的许多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而是同观察、学习产生共鸣、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消弱不良行为。示范法包括现场示范法、参与模仿法、自我示范法、电影电视或录像示范法以及想象模仿法等多种类型。

49

第二篇:六一儿童节家长发言稿与六一儿童节小学校长发言稿

六一儿童节家长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孩子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三年级七班赵宇灵的妈妈,在这个快乐的日子里,有机会作为家长代表在此发言,我倍感荣幸。

今天,是属于孩子们的。首先,请允许我以一个普通母亲的身份,向全校的孩子表示节日的祝贺,祝你们节日快乐、健康幸福!祝全天下的孩子节日快乐,健康幸福!

参天大树,离不开园丁的精心培育,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每一个点滴的进步,都离不开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呵护和关爱。在今天——这个孩子们享受快乐的节日里,请允许我诚挚地向学校领导和老师,向所有关心呵护孩子成长的人说一声:谢谢!谢谢!

尽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丰厚的学养,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心愿。陪伴、守护孩子的成长,关注、分享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苦与乐,是身为家长的责任,更是身为家长的幸福.

作为家长,我们特别重视配合老师,配合学校搞好对孩子的培养与教育。学习方面,我们视自己为老师的助手,紧跟老师的脚步,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让孩子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陪伴孩子完成课后的延伸。我们与孩子一起阅读,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

做孩子最好的朋友,赢得孩子的信任。孩子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们都会抽出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在学校的见闻,与孩子一起讨论,引导孩子学会思考,正确面对。

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我们利用周末让孩子学习各种才艺,如古筝、书法、舞蹈、网球等,鼓励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

我们鼓励孩子关注社会、融入社会、回报社会。每天放学后,我们都会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当天的报纸,分享热点问题的感受。三年级七班有一个和谐的家长群体,我和七班的其他家长几次利用假日组织孩子到铜梁看望贫困儿童,组织孩子们去歇马敬老院看望老人,孩子们用自己的的零花钱为老人们买了必备的生活用品,还自己编排节目, 为她们带去歌声和笑声.三年来,我们与孩子们坚持开展着这样的公益活动,虽然我们所做的还微不足道,但是,培育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是我们身为家长的责任。

今天,学校给了我这份殊荣在此发言,我很忐忑,因为我做得还很不够。但是,我相信,学校领导的关心、老师的信任,是激励我们家长不断努力的动力!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全体家长祝学校领导和老师,祝今天给孩子们带来关爱的所有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谢谢! 第 1 页 共 3 页

六一儿童节小学校长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少先队员们:

大家好!在这鲜花盛开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庆祝大会,首先让我谨代表XX学校全体老师向同学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并向一直关心同学们成长,一贯支持我校教育事业的各级领导、社会各单位、各位来宾、学生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诚挚的感谢!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XX学校在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各项工作蓬勃发展,呈现出越来越令人满意的发展势头。

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努力实现各项工作跨越式发展,面对着经济全球化,人才标准国际化,人才需求多样化的新形势,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对学校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决心把学校办成管理规范,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知名学校。

一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德育工作不断创新,学校常规检查扎实有效,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使学生行为更文明,学习更进步,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课堂教学引入了合作教学理念和方法,合作创新教学初见成效,电化教育有了突破性进展,学校文体教育搞得扎扎实实。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建设高档次的学生微机室,使学生得以上网学习,建设教育宽带网工程,每个教室大屏幕彩电和视频展示台的广泛使用,以及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的建成,大大优化了学习条件,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年来,学校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期末统考成绩在XX镇名列前茅,其中一人在全市数学竞赛中获三等奖,多人次获全区

一、二三等奖;四人次在全区作文竞赛中获

一、

二、三奖;在全区小星星艺术节和特长生大赛中,多人获奖;教师指导学生在市、区级报刊发表文章十余篇;教师 第 2 页 共 3 页 教研论文多次发表、获奖,教师优质课多次获区级奖励。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同学们刻苦学习的结果,也是教育培养你们的老师辛勤工作的结果,更是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关心支持的结果,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二十一世纪的主人,祖国需要你们去建设,希望你们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从小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心存大志,从小做起,做二十一世纪祖国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

第三篇:六一儿童节教师代表发言稿例文与六一儿童节教师代表发言稿范例

六一儿童节教师代表发言稿例文

亲爱的少先队员、同学们:

“六一”国际儿童节又要来到了,这是少年儿童们自己的盛大节日!在这个阳光灿烂,姹紫嫣红的日子里,我代表泰山路小学的全体教师向你们表示节日的祝贺!向为你们的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一贯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支持少先队工作的各级组织、部门和领导致以诚挚的谢意!

同学们,在你们欢度自己的节日的时候,我建议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向关心你们、培育你们的各级领导、教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六一快到了,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地欢度着自己的节日。看那一张张笑脸,一阵阵歌声,都充满了幸福和快乐。但是你是否知道这“六一”节的来历?

为了悼念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一年来,你们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学习、工作、身体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开展的“养成道德好习惯,我做合格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你们正努力养成道德好习惯,争做养成示范生;你们积极参与大手拉小手友谊互助活动,在“助学捐书活动”中编织真情的花环;你们在美丽的校园中快乐的成长!我为大家取得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

新世纪的少先队员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党和人民殷切期盼着你们早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希望你们树立理想的航标,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养成道德好习惯;希望你们插上智慧的双翼,努力学习各种新知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创新者;希望你们拥有强健的体魄,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希望你们积极行动起来,踊跃参与道德实践活动,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家里做孝顺父母、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区做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努力使自已成长为一名懂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合格小公民。我们祝愿每个小朋友都能成为家庭中的好孩子,学校中的好学生,社会上的好少年,大自然的好朋友,弘扬少先队自动向上的精神,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做好一切准备!

最后,祝全校的少年儿童度过一个健康、快乐、有意义的“六一”节! 第 1 页 共 2 页 六一儿童节教师代表发言稿范例

亲爱的少先队员、同学们:

“六一”国际儿童节又要来到了,这是少年儿童们自己的盛大节日!在这个阳光灿烂,姹紫嫣红的日子里,我代表xx小学的全体教师向同学们表示节日的祝贺!

同学们,在你们欢度自己的节日的时候,我建议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向关心你们、培育你们的各级领导、教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老师希望同学们一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要热爱胸前的红领巾,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它是用先烈的鲜血染成的。因此,我们要珍惜它,热爱它,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党和政府把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因此,你们不但要认真学习,还必须积极锻炼身体。

最后再次祝同学们节日快乐!谢谢

第四篇:六一儿童节发言稿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风和日丽,五星红旗在校园的上空迎风飘扬、鲜花伴着希望四处飘香、微笑在幸福的脸上尽情绽放,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洋溢着幸福和快乐。在这阳光灿烂,姹紫嫣红的初夏,迎来了我们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

在这幸福的时刻,首先我代表学校领导对全校的少先队员、同学们表示节日的祝贺:祝你们节日快乐!天天快乐!祝愿所有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其次要对辛勤培育你们成长的老师道一声:老师们辛苦了!是老师们把知识的阳光洒满你们的心田,让鲜艳的花朵在祖国的花园里灿烂开放,一直以来,老师们勤勤恳恳工作,任劳任怨的付出,默默无闻的奉献,创造了优美的校园环境、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你们创造了一个安定、和谐的学习环境。

今天为了庆祝我们的儿童节,我们举行全校性的歌咏比赛,高年的学生还自编自导排练出了文艺节目。近两周来我们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排练,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但是功夫不会白费,我相信歌咏比赛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我也相信,在这个舞台上,一定能够展示出大多数同学的才艺,展示出我们古城 小学生风彩。象今天这样的活动今后还要继续开展。我们少年儿童只有在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中才能不断地陶冶情操、不断地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才能把我们每一位少年儿童都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同学们,今天是你们最快乐的节日,今天也是大人们最高兴的日子。因为:你们能够快乐地成长、全面地发展是大人们共同的心愿,你们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希望!你们能够快乐地成长,家庭就充满欢歌与笑语。你们能够全面地发展,学校就充满生机与活力。你们能够茁壮地成长,祖国就充满美好与希望。同学们,你们正处于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时代,你们既是幸运的一代,也是肩负重担的一代,今天你们是天真烂漫的红领巾,明天将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我真诚地希望全体同学能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从小树立良好的道德素养,既成人更成才,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班级,学会感恩,回报社会,努力使自己成为建设美好祖国的优秀接班人。为此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

一、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理想是人生的太阳,是催人奋进的动力。少年有志,未来有望。全体同学们,要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作为自己的崇高追求。要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尊敬师长、热

爱劳动的良好品行,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二、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尤其如此。“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当前,学习是你们第一位的任务。希望你们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发愤读书,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创新精神和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少年儿童要从小学习创新的思维,要把创新变成自己的良好习惯,要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去发现问题,超越现实,这样才能适应改革事业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不断的进步。

三、要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当代少年儿童不应该是温室里的花朵,而要做敢于搏击风雨的雄鹰。要坚持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以适应完成学习任务和将来担负繁重工作的要求。要养成乐观向上、知难而进、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塑造勇于探索、富于想象、善于创造、团结协作的心理品格,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最后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平安幸福!祝愿我们古城小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再次祝同学们节日快乐!

张继元

13.6.1.

第五篇:六一儿童节发言稿

浏览: 983  | 更新: 2013-04-05 20:

51六一儿童节要到了,为大家准备了: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幼儿代表的六一儿童

节发言稿希望大家用得上。

亲爱的少先队员、同学们:

“六一”国际儿童节又要来到了,这是少年儿童们自己的盛大节日!在这个阳光灿烂,姹紫嫣红的日子里,我代表泰山路小学的全

体教师向你们表示节日的祝贺!向为你们的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一贯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支持少先

队工作的各级组织、部门和领导致以诚挚的谢意!

同学们,在你们欢度自己的节日的时候,我建议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向关心你们、培育你们的各级领导、教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六一快到了,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地欢度着自己的节日。看那一张张笑脸,一阵阵歌声,都充满了幸福和快乐。但是你是否知道这“

六一”节的来历?

为了悼念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

主妇女联合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一年来,你们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学习、工作、身体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开

1展的“养成道德好习惯,我做合格小公

民”道德建设活动,你们正努力养成道德好习惯,争做养成示范生;你们积极参与大手拉小手友谊互助活动,在

“助学捐书活动”中编

织真情的花环;你们在美丽的校园中快乐的成长!我为大家取得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新世纪的少先队员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党和人民殷切期盼着你们早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希望你们树立理想的航标,继承

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养成道德好习惯;希望你们插上智慧的双翼,努力学习各种新知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创新者;希

望你们拥有强健的体魄,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希望你们积极行动起来,踊跃参与道德实践活动,从身边

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家里做孝顺父母、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善

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区做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努力使自已成长为一名懂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合格小公民。我

们祝愿每个小朋友都能成为家庭中的好孩子,学校中的好学生,社会上的好少年,大自然的好朋友,弘扬少先队自动向上的精神,为祖

国美好的明天做好一切准备!

最后,祝全校的少年儿童度过一个健康、快乐、有意义的“六一”节!

亲爱的老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朋友们:大家好!

六月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自己的节日 --“六一”国际儿童节。今天,我们欢聚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个属于我们的节日。首先我代表幼儿园所有的小朋友,向与我们共同欢度节日的园长、老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给予我们的关怀爱护表示衷心的感谢。真挚地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同时,真诚地祝福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我们是新世纪的孩子,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是无比幸福的。在家里我们得到爸爸妈妈无微不致的照顾,在幼儿园我们得到老师的精心呵护。幼儿园是我们热爱的家园,这里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天真烂漫的小伙伴、宽阔平整的塑胶场地、干净明亮的活动室、温馨和谐的气氛、丰富多彩的生活。幼儿园中的我们,总是无忧无虑,因为在这里,老师能解开我们所有的好奇,告诉我们很多奥秘,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带给我们生活的乐趣。在这里,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我们幸福的相聚在一起,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今天,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我要代表全园的小朋友表达我们最深情的谢意:感谢园长和老师对我们的关爱,感谢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抚育!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茁壮成长,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

最后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祝愿我们的幼儿园明天更美好!

少年儿童、同学们:

×

在这“夏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季节里,你们迎来了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你们是多么的幸福和自豪!今天,用隆重举行“校园之星演唱会”的形式欢度你们的节日,是多么的有意义和特别!希望你们在尽情地歌唱、跳舞,尽情地享受少女儿童美好时光幸福生活,尽情地欢度节日的同时,请不要忘记

×——你们佩带的鲜红鲜红的红领巾是怎么来的?她是革命红旗的一角,是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仁人志士,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的;

×——你们今天的象密一样甜的美好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不知你们想过没有,你们沉浸在节日的时刻,世界上还有多少少年儿童却正在忍受着贫困和饥饿的煎熬……

×饮水思源,你们一定要继承革命遗志,不忘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金子一样的美好年华,为将来成为振兴中华的栋梁之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发奋学习、练好本领。参天大树,离不开园丁的精心培育,你们的每一点进步、健康成长,都离不开老师们的呵护和社会的关爱。因此,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公司党政工团领导,向辛勤栽培你们的敬爱的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慰问和感谢!向你们——祖国的未来表示最热烈的节日祝贺!祝你们节日快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最后,预祝今天的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六一儿童节学生发言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今天我们相聚一堂,欢庆“六一”儿童节!

光阴似箭,弹指之间,一切都化为遥远的往昔。还记得,初入小学,老师便为我们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那一刻,我们便在心底默默告诫自己:我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要为飘扬的队旗添上光辉的一笔!我们需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起点。不要过分地追忆过去,不要太多地憧憬未来,踏踏实实、无怨无悔地过好现在。只有把握现在,忘却过去,才能创造出辉煌的未来。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吧!学习知识、学习合作、学习创造、学习生存,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素质。

大海在召唤你扬帆远航,高山在激励你奋力攀登。人生之路坎坷不平,怯弱者停步不前,勇敢者永不退缩。只要心中有一片希望的田野,勤奋耕耘将迎来一片翠绿。今天,新的校园,新的书籍,新的同伴,新的师长,新的要求,新的步伐。在这万象更新的生机盎然的春日, 3

让我们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踏上新的征程,拥抱硕果累累的风和日丽的夏天!文 % 章 % 超 % 市

半学期的学习既将转逝而去,留给我们的是的紧张而激烈的学习。学习并非达到目的的手段,它本身就是一个目的,是对知识的渴求。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财富。知识愈多,就愈有价值,知识愈广,就愈臻完善。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求知的道路是艰辛的,坎坷的,崎岖的。生活的长河困难重重,我们会正确掌舵,到达理想的彼岸。求知不也是如此?扬起生命的风帆,无怨无悔。

我们是新世纪的雏鹰,今天,我们磨练羽翼;明天,我们将搏击长空!人生的一瞬,就在这一瞬,我们所付出的,必将收获源源不断的学识。是金子,总有放光的时候;是玫瑰,总有盛开的是子。知识的海洋中,踏浪而歌,奋勇前进。沿着[本文转载自公文易爱心文秘网- http://找文章,到公文易爱心文秘网]夸父的脚步追逐太阳;循着精卫的身影修补蓝天。趁着火红的青春,抓住希望的机遇,撑起命运之舟,托起明天之阳,为少先队的未来而努力!让明天为我们骄傲!

同学们,21世纪属于我们,让我们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新的辉煌!

最后祝同学们节日快乐!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六一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下一篇:两学一做心得体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