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防御科学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2022-09-01

气象灾害防御科学发展参考文献

[1]姜浩.基于智慧气象的宁夏石嘴山市气象局暴雨灾害预警服务研究[D].导师:牛春华.兰州大学,2020.

[2]李延林,王敏,吴登成,徐开宇,彭英超,陈晶,严继云,任强.青海省黄南州气象局.黄南州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8-2022年)[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青海省气象局.鉴定日期:2019-11-15

[3]范方福.恭城县月柿生长气象条件分析及气象灾害防御[J].农业灾害研究,2019,(01):27-29+94.

[4]李颖,方伟华,胡波,石先武,许娈,张青,黎玥君.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宁波市气象台.基于多元相似性的台风快速损失评估方法研究[Z].项目立项编号:CCSF201719.鉴定单位:国家气候中心.鉴定日期:2018-06-14

[5]贾媛媛.县级气象台站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导师:李林.河北大学,2018.

[6]伍小红,陈伟明.新兴县气象为农服务现状及改进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8,(06):180-182.

[7]赵淑君,胥凤花.翁牛特旗灾害性预警信息发布现状及对策分析[J].农家参谋,2018,(03):101.

[8]张明周.林州市气象局科普教育基地现状及发展对策[A].中国气象学会.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2 第七届全国气象科普论坛暨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2017:198-201.

[9]李船,周珍丹,梁智馨.新兴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260-262.

[10]汪梦妍.北洋政府时期气象科普研究[D].导师:初清华;施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

[11]杜枚,邹立尧.气象远程学习效果调查与评估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7,(01):168-170.

[12]陈海量,王翌.基于地理信息数据的北京市气象局防雷装置检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介绍[A].中国气象学会.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9 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第十四届防雷减灾论坛[C].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2016:75-79.

[13]张漪俊,李明.关于气象灾害社会防御和政府提升灾害治理能力的思考[J].城市地理,2016,(10):94-95.

[14]邢亚争.县级气象机构人才管理研究[D].导师:何希泉.中央民族大学,2016.

[15]王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J].吉林农业,2015,(14):117.

[16]杨思全.加强业务体系建设 切实提升减灾救灾决策支持能力[J].中国减灾,2015,(13):28-31.

[17]张洪梅,褚春燕,宋丽苹,孟庆玲,董艳丽,朱翆红,姬菊枝,高艳芹,金竑,解莹莹,陈志亮.哈尔滨市气象局.哈尔滨市气象科普馆[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鉴定日期:2014-06-04

[18]林艳兰.阳江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导师:黄理稳;顾幸伟.华南理工大学,2014.

[19]熊千其.防雷减灾社会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7):238.

[20]沈淑芬,李敬岩,史影辉,张宏远,蒋浩,罗福利,洪长春,陈秀杰.彰武县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4,(01):98+101.

气象灾害防御科学发展期刊论文参考文献

[21]高霞,陈艳,李素芹,刘悦,高万全,王志超,徐春燕,徐志青.保定市气象局.保定市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河北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鉴定日期:2013-10-25

[22]骆坚,梁键锋,邓碧娜.梧州市气象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3,(03):54-56+64.

[23]商兆堂.江苏省建立气象为农服务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13,(05):1-3.

[24]王金海,杜远安,贾伟.豫南山区油桐生产的气候生态资源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05):260.

[25]秦光荣.抓住重点,从容应对灾害[J].南方国土资源,2013,(02):26-27.

[26]周可兴.把防灾减灾融入“五大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J].中国减灾,2013,(01):15.

[27]童哲堂,别庸,翟红楠.提升大城市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调查研究及对策[A].中国气象学会城市气象学委员会、北京气象学会.城市气象论坛(2012年)·城市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中国气象学会城市气象学委员会、北京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2012:80-84.

[28]贺文彬,罗俊颉,左爱文,李燕,岳治国,马振华,刘跃峰,李金辉,杨凡,潘留杰,梁谷,宋嘉尧,田显,乔友刚.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工防雹作业中风暴识别追踪技术研究与应用[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陕西省科技厅.鉴定日期:2012-04-18

[29]陈宇,李清平.对农村气象科普宣传的几点思考[A].中国气象学会.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6第四届气象科普论坛[C].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2011:145-148.

[30]吴利强,黄麟.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介绍[A].中国气象学会.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公共气象服务政策体制机制和学科建设[C].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2011:758-761.

[31]刘文菁,许遐祯.江苏现代气候业务发展分析[A].江苏省气象学会.“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江苏省气象学会:江苏省气象学会,2011:38.

[32]赵海英,黄磊,陆春花,陈红萍,王亚英,刘胜,柳琼,胡诚鑫,杨建华,张永香.山西省介休市气象局.《县级公共气象服务传播系统平台建设》[Z].项目立项编号:sxkybfw20092024.鉴定单位:山西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鉴定日期:2011-07-15

[33]周道刚,甘文强,丁旻,曹志建,张其林,唐宝均,李性太,路明月,邵莉丽,沈克鑫,刘波,吴安坤,吴仕军,任达盛,张建军,马敏荣,谢波,杨晶.贵州省防雷减灾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贵州省雷电监测预警预报服务系统[Z].项目立项编号:黔气合字[ZD2008-1].鉴定单位:贵州省科技厅.鉴定日期:2011-06-10

[34]梅连学.依法履行职责,积极促进雷电灾害防御事业的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雷电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报告会报告提纲)[A].中国气象学会雷电委员会、深圳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雷电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中国气象学会雷电委员会、深圳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2011:4-5.

[35]王金海,王世华,刘彩虹,贾伟.豫南山区气候资源与桑蚕生产[J].现代农业科技,2011,(03):307-308.

[36]黄东林.浅谈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气象服务工作[A].中国气象学会.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2010:737-740.

[37]黄翠珍,李荣迪,潘田凤.浅谈县级气象服务体系建设[A].中国气象学会.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2010:199-204.

[38]刘锡兰,魏华.发挥气象信息员在我国气象科普工作中的作用[A].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中国气象学会,2009:198-202.

[39]何春雨.依法促进鄂尔多斯市防雷事业发展之浅析[J].内蒙古气象,2009,(03):41-42.

[40]贾效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州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N].民族日报,2009-04-30(002).

气象灾害防御科学发展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1]孙先健.孙先健在2009年吉林省气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吉林气象,2009,(01):4-5+30.

[42].践行科学发展观 努力做好气象服务——深圳市气象局工作综述[J].南方论刊,2009,(02):134-135.

[43]赵春森,宋仕峰.县域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2008:278-283.

[44]遵义市气象局局长 刘建国.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创气象事业新局面[N].遵义日报,2008-05-23(008).

[45]记者 罗喜祥实习生 何一航.市委学习中心组(扩大)举行集中学习[N].郴州日报,2008-04-08(001).

[46]熊盛文.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为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做出新的贡献——在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大会上的讲话(摘录)[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8,(01):1-5.

[47]常国刚.加强气象灾害防御 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为建设和谐平安江西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保障——在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大会、全省气象局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摘录)[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8,(01):6-16.

[48].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施意见[J].天津政报,2007,(24):38-42.

[49]崔讲学.构建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A].中国科协、湖北省人民政府.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湖北省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分论坛论文集[C].中国科协、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2007:21-24.

[50]包正擎,管国双.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和落实到地方气象立法的全过程[A].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和山西中部六省气象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气象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和山西中部六省气象局: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2007:234-238.

[51]刘万军.抢抓机遇 深化改革 以创新精神促进黑龙江省气象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2006年全省气象局长会议工作报告[J].黑龙江气象,2006,(01):1-5.

[52]许小峰.以气象预警能力建设为核心构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论文集[C].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2005:41-46.

[53].产前领域[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01):21-2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测绘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下一篇:汽轮机节能降耗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