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账务处理注意事项

2023-03-12

第一篇:年末账务处理注意事项

年末账务处理注意事项

临近会计末,需提前关注账务及税务事项,在此,列出主要的问题提示如下:

1、现金、银行存款余额不能出现负数,现金余额是否大于12万元。年末需取得所有银行账户的对账单。

2、存货余额不能出现负数,注意明细是否有串户情况。存货余额是否较大,全年存货周转率低于1,有的长期有余额而无发生额。

3、往来款项提醒客户对账,长时间挂账未处理的往来需引起关注,如,预收账款是否应转收入。

4、检查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残值率、折旧年限和折旧额是否正确和符合规定;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余额表与固定资产模块数据是否一致。

5、检查各科目余额是否存在异常。

6、检查毛利率是否明显不合理,成本结转是否正确。

7、外币账户是否正确计算了汇兑损益,汇兑损益对全年利润是否影响较大。

8、是否有股东欠款,需及时清理。

9、分析全年纳税情况,是否有少计情况,如,有的收入未申报,合同及增资涉及的印花税未申报。

10、关注全年利润总额,预估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金额,提前提醒客户。预估企业所得税时,需考虑纳税调整事项,如:

(1)暂估入账的存货(包括已转入营业成本的存货),提醒必须取得合法票据,否则要纳税调增。

(2)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是否有余额。

(3)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招待费、广告费等是否超标。 (4)计提在本年但未发放的工资。 (5)以前有无需结转到本年考虑的事项。

第二篇:企业会计年末账务处理工作内容及流程

企业年终会计账务处理(仅供工作参考)

1、提取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本年利润总额*25%-已预交企业所得税)

2、结转损益类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贷:其他业务成本 贷:销售费用 贷:管理费用 贷:财务费用 贷: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所得税费用 等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等 贷:本年利润

3、将上述损益类科目全部结转后的本年利润余额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进行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支付股利等: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贷:股本

5、将利润分配其他明细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结转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年末余额就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期末余额。

岁末年初是企业财务人员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不但要清查资产、核实债务,而且要对账、结账一直到最后编制财务分析报告。在这一系列工作中,有一些需要企业财务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比如涉税事项的调整等。

一、检查当年的税费缴纳情况

年终时,企业应对当年的各项税费做一个总的分析,再计算一下当年的税负情况,然后与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税负作一个比较,根据税务机关规定的税负率进行适当调整。这是因为税务机关的稽查选案,往往从税负率异常的企业中甄选,所以企业要在年终总体计算一下自己的税务情况。如果异常,请及时作相应的税收调整。如计算企业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为:企业某时期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各月“应纳税额”累计数÷当期“应税销售额”累计数,月“应纳税额”即为每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应纳税额合计数。月“应税销售额”=每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销售额。

某时期增值税“税负率”还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某时期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各月[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上期留抵税额]累计数+当期简易征收办法应纳税额累计数-当期应纳税额减征额累计数}÷当期“应税销售额”累计数;或={当期[销项税额累计数-(进项税额累计数-进项税额转出累计数)-期初留抵税额+期末留抵税额]+当期简易征收办法应纳税额累计数-当期应纳税额减征额累计数}÷当期“应税销售额”累计数。

注:上面[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上期留抵税额≥0(无负数,负数实为期末留抵税额),即与申报表中“按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计算口径一致。

二、避免已发生的成本费用跨年列支 企业在年底结账前应对待摊费用项目进行清理,防止公司已发生的成本费用遗漏和跨费用入账的情况。企业尽量避免大额成本费用跨入账。依照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入当期申报扣除,纳税人某一纳税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也就是说成本费用只能在所属扣除,不能提前或结转到以后扣除。

三、结账前应注意所得税扣除项目处理

(一)税务罚款的处理《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税前扣除:(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2)企业所得税税款;(3)税收滞纳金;(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5)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6)赞助支出;(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倘若企业将税务罚款进行了税前扣除,在结账前应进行调账,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预提、待摊会计处理企业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一般是按权责发生制来扣除的。对于待摊费用直接按规定摊销入成本费用,可以所得税税前扣除。但预提费用,则要注意符合确定性原则,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预提费用是可以扣除的。对待摊费用的处理,《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1)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2)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3)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4)其它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除此以外,税法规定不允许在以后摊销其它费用。

(三)固定资产盘亏与固定资产盘盈的处理根据税法有关规定,固定资产盘亏属于财产损失,经税务机关确认后可以在税前扣除,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计入“以前损益调整”科目中。

(四)赞助捐赠支出的处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进一步细化了视同销售的具体界定,在确认视同销售收入的同时,结转视同销售成本。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章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五)职工福利费的处理。

根据《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规定,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将交通、住房、通讯补贴纳入工资总额只属于财务核算的变动,不影响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即交通、住房、通讯补贴仍参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作为“职工福利费”,在工资薪金总额14%的比例以内税前扣除。

(六)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的处理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七)职工教育经费的处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由于其税法上扣除时间上作了相应递延,形成了暂时性差异,会计处理时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进行相应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四、个人借款利息和关联方企业借款利息支出的处理 个人借款利息和关联方企业借款利息支出的处理应重点关注:

(一)个人借款的处理如果账面反映出股东在公司有个人借款和往来余额,应及时要求其作相应的冲账处理,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税务风险。《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个人借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全额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适用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企业在向个人支付借款利息时应要求借款人到税务机关缴纳营业税及附加、代扣代缴“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等税收后,取得税务机关开具的正式税务发票。企业根据借款合同、利息费用支付凭证、个人收取利息开具的正式税务发票等资料进行账务处理,凭“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按不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企业所得税利息扣除额,否则将承担涉税风险。

(二)关联方企业借款的处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第121号,以下简称财税[2008]第121号)规定,除金融业外的其他企业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为2:1,在2:1之内的关联方借款实际支付的利息(金融企业为5:1),只要没有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息的可以据实列支,但如果超过2:1比例之外如无其它证据证明相关交易是符合独立交易性原则的,其超过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各期扣除。

同时这里要提醒注意的是,所谓债权性投资是指企业直接或者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需要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或者需以其它具有支付利息性质的方式予以补偿的融资。其中企业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债权性投资包括:①关联方通过无关联第三方提供的债权性投资;②无关联第三方提供的、由关联方担保且负有连带责任的债权性投资;③其它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具有负债实质的债权性投资。财税[2008]第121号规定,企业自关联方取得的不符合规定的利息收入应按照有关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也就是说,只要是关联方公司之间产生了上述债权性投资,如果按独立交易性原则计算正常借款利息收入的,对债权方在申报缴纳所得税时税务机关有权对利息收入作相应的纳税调增处理。

五、注意正确核算收入

企业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收入核算:

(一)视同销售核算企业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性机构、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时,应视同对外销售处理。其产品的销售价格,应参照同期同类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没有参照价格的,应按成本加合理利润的方法组成计税价格。

(二)包装物收入核算企业收取的包装物押金,凡逾期未返还买方的,应确认为收入,依法计征企业所得税。逾期是指按照合同规定已逾期未返还的押金。纳税人为销售货物出租出借包装物而收取的押金,无论包装物周转使用期限长短,超过一年(含一年)以上仍不退还的均并入销售额征税。企业向有长期固定购销关系的客户收取的可循环使用包装物的押金,其收取的合理的押金在循环期间不作为收入。

(三)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核算企业在建工程发生的试运行收入,应并入总收入征税,不能直接冲减在建工程成本。外资企业根据税法的规定,对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筹办期内取得的非生产性经营收入,减除与上述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余额,应当作为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并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第七条规定(仅适用经济特区的生产性企业)的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但可以不作为计算减免税优惠期的获利。

(四)超过一年以上的建筑、安装、装配工程的劳务收入核算建筑、安装、装配工程的提供劳务,持续时间超过一年的,可按以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实现。

六、注意会计与税法界定的收入概念的差异

纳税人某一纳税发生亏损,准予用以后的应纳税所得弥补,一年弥补不足的,可以逐年连续弥补,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5年内不论是盈利或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年限计算。

税法所指亏损的概念,不是企业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亏损额,而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亏损额经税务机关按税法规定核实调整后的金额。如果一个企业既有应税项目,又有免税项目,其应税项目发生亏损时,按照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弥补的亏损,应是冲抵免税项目后的余额。此外,因纳税调整项目(弥补亏损、联营企业分回利润、境外收益、技术转让收益、治理三废收益、股息收入、国库券利息收入、国家补贴收入及其他项目)引起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负数,不作亏损,不能用企业下一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

企业必须特别注意会计与税法界定的收入概念的差异。税法中包含的收入内容比会计规定更宽泛,所以,企业年终结账时应注意:对于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的销售行为,会计准则规定应当按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定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与应收金额的差额,计入“未实现融资收益”,并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冲减“财务费用”。而税法上规定,销售方应该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时间来确定销项税额。当然,如果一次性开具了发票,则应全额确定销项税额,会计准则将应收金额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未确认融资收益”,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冲减财务费。此种处理税法并不认可,所以以后各期摊销的未确认融资收益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企业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也应特别关注:会计上应当作为负债处理,不应当确认为收入,而税法上则将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作为价外收入与销售商品一起作为销售收入计缴税金。此外,由于税法和会计所依据的角度不同,价外费用在会计中没有逐一介绍其应该计入什么科目,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按其性质分别计入相关科目即可。但税法上讲,不论其计入什么科目,都要计算销项税额。

七、会计报表的财务分析

一个企业的业务活动,都会通过财务报告反映出来。所以,在年终结账时,财务人员应对会计报表进行税务分析以发现企业隐藏的财务风险:

(1)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表现为:存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资本公积等会计科目经不起推敲;账务处理混乱、账实不符。比如说,企业在采购时为了控制成本,从规模较小的供应商处采购,它不能出具合规的发票,采购回来的货物没法入账,仓库里面有实物,就会造成实大于账的现象。

(2)在利润表上的表现则为成本费用与收入不配比,利润结构不合理。

(3)各项指标,忽高忽低,或如过山车,或漏洞百出。建议企业应该对根据账目拟出来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作一个详细的分析报告,如毛利润比率、净利润及费用增减比率、应收款项账期和存货期等是否合理,不合理的会计比率和不合理的利润及费用增减率只会招引税务部门的注意。

先将费用和收入分别转入本年利润,即然没有收入那只要转费就可以了。 例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等

然后将本年利润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余额在借方表未亏损

年末给股东分红账务如何处理

分配时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实际发放时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如果股东是个人,还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第三篇:账务处理注意事项

注 意 事 项

1 日常报账,先挂“其他应付款-其他”,支票头留作补单后做凭证用,正常井队挂账,个人往来挂井队队长或指导员,做银行存款,核销时,核销的个人往来必须与挂账的个人往来一致。

2 做“物资采购-原材料”,辅助分录的物料使用按照“物料使用说明”的要求做。

3 做“物资采购-原材料”入库为“原材料”时,两个科目的物料明细必须一致。

4 除结转的凭证外,其他凭证都应附有附件。

5 每月26日根据工程部当月每口井进尺做钻井摊销,摊销标准为220元/米。

6 交予大队易师傅或张楠补单的银行存款明细表应详细注明差旅费及其他费用,金额必须与银行明细金额相符。

7 每月增值税发票-进项税必须自己整理,制成表格,其税票金额需与系统内新疆工区进项税余额一致,入固定资产或当月不能抵扣的应尤其注意。

8 收到增税发票必须检查票面,开票信息是否正确,发票盖章是否为发票专用章,密码区有无污染,若发现票面有错误或污染情况,需及时退回。

9 每月增税发票交予结算中心,应附上列账通知单,会计科目为内部存款,盖财务章,一式两联,记账联为凭证附件,转账联交予结算中心,增值税明细的电子版,加盖财务章的纸质材料一并交予结算中心。 10 所有常用文件都保存在电脑的常用文档及桌面,请勿随意删除,以防丢失。

11 每月需确认当月每个井队的施工井号,准确进行成本核算。

12 新疆银行账户为零时,及时打印银行明细单,每笔金额必须与集中核算系统的银行存款明细相符,银行每季度结息一次,利息收入及时入账,勿遗忘。

13 每月银行明细表及时扫描发给权学刚或刘莹,电话号码0511-84406015,每月银行余额调节表做好后及时发给刘莹或张楠,电话号码055-84406176。

14 每月新疆工区应付账款增减,必须登记明细,以便真实反应新疆工区欠款情况。

15 每月工资表做银行打卡表时,格式应注意,卡号需与上个月银行打卡明细表的卡号比对,井队人员卡号有变动时及时变更,确保银行打卡表的卡号准确无误。

16 原始附件必须整理好再交由大队,所有附件必须无钉子,票据粘贴牢固。

17 支票金额大于5万,要打印“银行大额提取证明”,并加盖财务章。

18 当天取款金额大于伍万,需提前一天跟银行报计划,银行每周三无计划,报银行计划需自己把握,银行电话:0996-4690387. 19 申请标准单位,资质扫描,填写“标准单位申请表”,文件发送至大队计财科权学刚。

第四篇:第十章 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第一节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使用的货币资金。

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主要包括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和其他债券等。

本节仅简要介绍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一、现金和银行存款

(一)库存现金

业务练习

1.某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 2 000元。 借:库存现金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业务练习

2.某企业将现金1 500元送存银行。 借:银行存款

1 500

贷:库存现金

1 500 业务练习

3.销售多余材料,收到现金824元。 借:库存现金

824

贷:其他业务收入

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4 业务练习

4.购买办公用品,支付现金600元。

借:管理费用

600

贷:库存现金

600

(二)银行存款

业务练习

1.企业向甲公司销售产品售价1 000元,增值税30元,货款及增值税均已收到,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 03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0

2.企业向A公司购入甲材料一批,价款2 000元,增值税60元,货款、税金均用银行存款支付,该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2 060

贷:银行存款

2 060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

为了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企业应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

【例题】某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2012年4月 18日,从二级市场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 1 000 000股,每股8元,另支付相关的交易费用20 000元。该公司将该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 000 000

投资收益

20 000

贷:银行存款

8 020 000

2.2012年12月 31日,该股票价格上升,每股9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 0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 000 000

3.2013年2月3日,将所持有的该股票以每股12元的价格全部出售,所得价款12 000 000元,另支付相关的交易费用40 000元。已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 1960 000(12 000 000-4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1 000 000

投资收益

2 960 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 000 000

贷:投资收益

1 000 000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不反映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中的有( )。 A.支付的手续费 B.债券的买入价 C.支付的印花税

D.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答疑编号6376100101: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AC计入投资收益,D计入应收利息。

【例题·单选题】 2011年6月8日,甲公司出售了所持有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乙公司债券,售价为2 650万元。该债券的有关明细科目的金额如下:成本为2 5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借方)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出售该债券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A.20

B.130

C.150

D.12 [答疑编号6376100102: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出售时记入投资收益科目的金额为售价减去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所以投资收益=2 650-2 500=150万元。

第二节 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产物资是一个单位用来进行或维持经营管理活动的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主要包括存货和固定资产。

存货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

1.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

2.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

3.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等。

一、原材料

为了核算企业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实际成本

原材料的入账价值包括:

买价、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和其他费用。

增值税是对我国境内销售货物、进口货物,或是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采购业务:

1.企业向A公司购入甲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 000元,增值税1 700元。货款、税金均用银行存款支付,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该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一甲材料

10 0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

11 700

销售业务:

2.企业向甲公司销售产品售价20 000元,增值税3 400元,货款及增值税均已收到,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23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400

该企业增值税应纳税额

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3 400-1 700=1 700

(一)购买原材料的账务处理

1.结算凭证等单据已到,存货尚未验收入库

【例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5月11日从华美公司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200 000元,增值税额为34 000元,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但材料尚未运到,货款尚未支付。

企业收到发票等结算凭证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在途物资

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000

贷:应付账款

234 000

上述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再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200 000

贷:在途物资

200 000

支付上述未付的账款,再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

234 000

贷:银行存款

234 000

2.货款已经支付,同时存货已验收入库

【例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5月5日从众诚公司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50 000元,增值税额为8 500元,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且材料已验收入库。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

贷:银行存款

58 500

(二)发出原材料的账务处理

1.企业按照发出材料的用途分别进行明细核算。

对于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等领用原材料,应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贷记“原材料”账户;

对于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应借记“在建工程”账户,贷记“原材料”账户等账户。

发出原材料的账务处理如下: (按照谁使用谁承担)

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例题】某企业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3月份基本生产车间领用甲材料600 0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甲材料30 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甲材料5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甲材料3 000元,计638 000元。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600 000

—辅助生产成本 30 000

制造费用

5 000

管理费用

3 000

贷:原材料

638 000

二、库存商品

为了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企业应设置“库存商品”账户。

1.借方登记已经完工验收入库的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

2.贷方登记已经出售的各种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

3.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库存产成品的成本。

(一)产成品入库的账务处理

【例题】某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产成品成本。2010年4月30日,该企业生产的A产成品已验收入库,实际成本为300 000元。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A产品

300 000

贷:生产成本—A产品

300 000

(二)销售商品结转销售成本的账务处理

【例题】某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产成品成本。2010年5月,该企业销售A产成品350件,实际成本分别为350 000元。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 000

贷:库存商品

350 000

【例题·单选题】 ( )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期末的在产品成本。

A.生产成本

B.原材料

C.库存商品

D.材料采购

[答疑编号6376100201: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期末的在产品成本。

【例题·单选题】企业购入材料5 000元(不考虑增值税),以银行存款支付4 000元,余额未付,材料已入库。这一经济业务不涉及的科目是( )。

A.原材料

B.应收账款

C.应付账款

D.银行存款

[答疑编号6376100202: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经济业务应做如下分录: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所以答案选B。

【例题·单选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购一批原材料,实际支付的价款为3 000元,支付增值税51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同时发生运杂费50元,合理损耗2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30元,则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

A.3 080

B.3 100

C.3 610

D.3 000 [答疑编号6376100203: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原材料的入账价值=3000+20+50=3080

三、固定资产

为了核算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企业应设置“固定资产”账户。

1.借方登记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2.贷方登记减少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3.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结存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外购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的服务费等。

※一般纳税人,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支付的进项税额不纳入固定资产成本核算,可

以在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例题】某企业购入一台不需经过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该设备买价8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3 600元,支付的运杂费及包装费为2 000元,以上款项均通过银行存款支付。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8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 600

贷:银行存款

95 600

(二)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应在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安装调试成本等,作为购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1.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其成本;

2.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由“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例题】某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设备买价为50 000元,增值税额为8 500元,支付的运杂费为1 300元。设备由供货商安排,支付安装费4 300元。款项均为银行存款支付。假设该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①支付设备价款、税金、运输费时:

固定资产的采购成本金额合计=50 000+1 300=51 300元

借:在建工程

51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

贷:银行存款

59 800

②支付安装费时:

借:在建工程

4 300

贷:银行存款

4 300

③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51 300+4 300=55 600元

借:固定资产

55 600

贷:在建工程

55 600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

1.为了核算固定资产的累计损耗价值,企业应设置“累计折旧”账户。

(1)贷方登记本期固定资产磨损而提取的折旧额;

(2)借方登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转销数;

(3)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现有的固定资产的累计损耗价值。

2.在计提折旧时,应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和用途分别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中。

(1)对于生产车间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

(2)行政管理部门及非生产经营部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3)销售部门所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应记入“销售费用”账户。

【例题】某企业在2010年3月份应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为36 000元,其中,生产车间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为20 000元,管理部门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为10 000元,销售部门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为6 000元。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20 000

管理费用

10 000

销售费用

6 000

贷:累计折旧

36 000

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2)工作量法

(3)年数总和法

(4)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4.折旧的时间范围

(1)固定资产一般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四)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

为了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对外投资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和变价收入,企业应设置“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1.借方登记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发生的清理费用,

2.贷方登记清理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和应由有关单位或责任人赔偿的损失等。

【例题】某企业有一台设备,因使用期满经批准报废。该设备的原始价值为 300 000元,累计已提折旧290 000元。在清理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3 000元,残料变卖收入8 500元已存入银行。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 000

累计折旧

290 000

贷:固定资产

300 000

(2)支付清理费用3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3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3)收到残料变价收入8 500 借:银行存款

8 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8 500 (4)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的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4 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 500

固定资产处置的三个环节:

(1)转入清理;

(2)清理过程;

(3)清理完毕,结转清理损益。

【例题·单选题】大华公司于2010年8月6日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1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 000元,支付的运输费为2 000元,设备安装时领用工程用材料价值为10 000元,购入该批工程用材料的增值税为1 700元,设备安装时支付有关人员的工资为5 000元。该固定资产的成本为( )元。

A.117 000 B.134 000

C.135 700 D.107 000 [答疑编号6376100301: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该固定资产的成本为10000+2000+10000+5000=117000(元),增值税不计入成本,可以抵扣。

【例题·单选题】下列能在“固定资产”账户核算的有( )。 A.购入正在安装的设备 B.经营性租入的设备

C.融资租入的正在安装的设备 D.购入的不需安装的设备

[答疑编号6376100302: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C在在建工程中核算;B不是公司的资产。

【例题·单选题】对于本月新购入的固定资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月开始计提折旧

B.下月开始计提折旧

C.下年开始计提折旧

D.不计提折旧

[答疑编号6376100303: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月新购入的固定资产下月开始计提折旧。

【例题·单选题】某一般纳税人企业于2011年1月15日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用设备,设备的买价为10 000元,增值税为1 700元,采购过程中发生运费、保险费500元,采购人员差旅费900元。设备预计可以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1年应该计提的折旧为( )元。

A.1 050 B.962.5 C.1 045 D.1 100 [答疑编号6376100304: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00+500-0)/10/12=962.5

第三节 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指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

债务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各种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

本节仅简要介绍应收及预付款项、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增值税、应交营业税和长、短期借款等债权债务的账务处理。

一、应收及预付款项

(一)应收账款发生和收回的账务处理

为了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企业应设置“应收账款”账户。

1.借方登记企业因赊销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向对方收取的价款及代垫运杂费等;

2.贷方登记从购货方收回的款项等;

3.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尚未收回的款项。

【例题·综合题】某企业销售产品一批,销售价款为100 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代垫的运杂费为3 000元。

[答疑编号6376100401:针对该题提问]

1.销售成立,货款尚未收到时:

借:应收账款

12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

银行存款

3 000 2.应收账款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

120 000

贷:应收账款

120 000

(二)应收款项减值(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期末按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提取坏账准备。

本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

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大于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时,应按其差额提取坏账准备;

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小于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时,应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例题·综合题】某企业2007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500000元,假设从该年起企业开始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应收账款的3‰。

[答疑编号6376100402:针对该题提问]

应提的坏账准备=500 000*3 ‰ =1 5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500

贷:坏账准备

1 500

【承上例】2008年末企业发生坏账损失1 000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 000元;

[答疑编号6376100403:针对该题提问]

借:坏账准备

1 000

贷:应收账款—甲公司

1 000 应提的坏账准备=800 000*3 ‰ =2 4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900

贷:坏账准备 1 900

【承上例】 2009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00000元。该企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

[答疑编号6376100404:针对该题提问]

应提的坏账准备=600 000*3 ‰ =1 800元。

借:坏账准备

6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600

【例题·单选题】甲企业坏账准备提取比例为5%,2010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0万元,2011年由于赊销商品使得应收账款增加20万元,2011年发生坏账损失1万元,则2011年应提取的坏账准备为( )万元。(假设该企业不存在需要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项)

A.6 B.5.95 C.2.95 D.1.95 [答疑编号6376100405: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00+20-1)×5%-(5-1)=1.95万

(三)预付账款账务处理

为了核算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企业应设置“预付账款”账户。

1.借方登记企业向供货商预付的货款;

2.贷方登记企业收到所购物品应结转的预付货款;

3.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向供货单位预付而尚未收到货物的预付货款。

【例题·综合题】甲企业预付给某一供货方的材料款共计30 000元,收到材料和专用发票时,全部货款为36 000元,税金为 5 950元。甲企业通过银行存款补付11 950元。

[答疑编号6376100406:针对该题提问]

1.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2.收到材料和发票,材料未入库时:

借:在途物资

36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950

贷:预付账款

41 950 3.补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11 950

贷:银行存款

11 950

【注】对于预付款业务不多的企业,可不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而将预付的货款计入“应付账款”账户。预付货款时,借记“应付账款”账户,等收到材料或商品时再从贷方予以冲销。

这种处理方法可能在期末使“应付账款”的某些明细账出现借方余额,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仍然要将“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的金额分别列示。对于企业的预付账款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

二、应付账款账务处理

为了核算应付账款的形成及其偿还情况,企业应设置“应付账款”账户。

1.借方登记企业支付的应付款项;

2.贷方登记企业因购入材料物资入库、接受劳务供应付未付的款项;

3.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

【例题·综合题】某企业2010年5月15日购入原材料一批已验收入库,原材料价款为60 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尚未支付货款。2010年5月25日,企业通过银行存款偿付前欠货款。

[答疑编号6376100501:针对该题提问]

1.原材料验收入库,收到发票账单(5月15日) 借:原材料

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 200

贷:应付账款

70 200 2.支付货款时(5月25日) 借:应付账款

70 200

贷:银行存款

70 200

三、应付职工薪酬账务处理

为了核算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企业应设置“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1.借方登记实际发放的职工薪酬数额;

2.贷方登记已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应付职工薪酬;

3.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4.职工薪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非货币性福利;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5.企业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按照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费用:

(1)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分别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或劳务成本;

(2)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记入管理费用;

(3)销售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记入销售费用;

(4)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在建工程、研发支出;

(5)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计入管理费用。

(按照谁收益谁承担)

借:生产成本 (生产产品工人职工工资等)

制造费用 (车间管理人员职工工资等)

管理费用 (行政管理人员职工工资等)

销售费用 (销售部门人员职工工资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例题·综合题】2010年3月31日,某公司分配当月应发工资1660 000元,其中:生产部门一线人员工资 1000 000元;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200 000元;公司管理部门人员工资360 000元;公司专设产品销售机构人员工资 100 000元。2010年4月6日通过银行代发了本月工资。

[答疑编号6376100502:针对该题提问]

1分配工资时:

借:生产成本

1000 000

制造费用

200 000

管理费用

360 000

销售费用

10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660 000 2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1660 000

贷:银行存款

1660 000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职工薪酬内容的是( )。 A.住房公积金

B.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C.职工因工出差的差旅费

D.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答疑编号6376100503: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考核职工薪酬包括的内容。

【例题·单选题】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20 000元,以备发工资。正确的会计分录是( )。

A.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库存现金

20 000 B.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 000 C.借:库存现金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D.借:库存现金

2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 000 [答疑编号6376100504: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

【例题·综合题】某企业6月份工资分配如下:生产甲产品的工人工资36 500元,生产乙产品的工人工资23 5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8 0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42 000元。

[答疑编号6376100505:针对该题提问]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36 500

——乙产品

23 500

制造费用

18 000

管理费用

42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20 000

四、应交税费账务处理

为了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企业应设置“应交税费”账户。

1.借方登记实际交纳的税费;

2.贷方登记登记应交纳的各种税费;

3.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尚未交纳的税费;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金。

(一)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例题·综合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 80 000元,增值税额为13 600元。材料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答疑编号6376100601:针对该题提问]

借:原材料

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00

贷:银行存款

93 600

【例题·综合题】某企业当期销售产品收入为2 000 000元(不含税价),符合收入确认条件,货款已经收到,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答疑编号6376100602:针对该题提问]

借:银行存款

2 34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 000

(二)应交营业税的账务处理

“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

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不包括增值税。

1.借方登记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确定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税费;

2.贷方登记期末转至“本年利润”账户的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数额;

3.结转后期末无余额。

(1)计提(计算)税金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 — 应交营业税

— 应交资源税

— 应交消费税

—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 应交教育费附加

(2)上交税金时:

借:应交税费 — 应交营业税

— 应交资源税

— 应交消费税

—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 应交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例题·综合题】某制造企业的车队对外提供运输劳务,当月收入50 000元,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3%。

[答疑编号6376100603:针对该题提问]

1.计算营业税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 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 500 2.交纳营业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 500

贷:银行存款

1 500

五、借款的账务处理

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外单位借入的资金。按照偿还期限的长短,借款可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

1.短期借款是指企业用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或为抵偿某项债务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外单位借入的、还款期限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内的各种借款。

两个条件:

(1)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外单位借入的。

(2)还款期限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内。

2.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限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两个条件:

(1)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外单位借入的。

(2)还款期限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以上。

(一)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为了核算短期借款的业务,企业应设置“短期借款”账户。

1.借方登记已归还的短期借款金额;

2.贷方登记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金额;

3.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归还的短期借款金额。

短期借款的利息处理

1.企业的短期借款利息如果分期(季、半年)支付或到期一次支付、且数额较大,可采用月末预提的方式进行核算。

2.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计算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

3.短期借款的利息如果是按月支付、或者虽然分期(季、半年)支付或到期一次支付、但数额较小,可不采用预提的方法,而在实际支付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贷记“银行存款”。

【例题·综合题】某企业于2009年4月1日因生产经营临时需要,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 000 000元,期限3个月,年利率6%,利息按月预提,按季支付利息。

[答疑编号6376100604:针对该题提问]

1.借入时的账务处理 取得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1 000 000

贷:短期借款

1 000 000 2.利息的账务处理(权责发生制) ① 4月30日计提借款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5 000

贷:应付利息

5 000 ② 5月31日计提借款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5 000

贷:应付利息

5 000 ③ 6月底支付该季度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5 000

应付利息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5 000

3.归还本金时的账务处理

借:短期借款

1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二)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为了核算长期借款的业务,企业应设置“长期借款”账户。

1.借方登记已归还的长期借款金额;

2.贷方登记借入的各种长期借款金额;

3.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归还的长期借款金额。

长期借款的利息处理

借款费用的处理

筹建期间——管理费用;

生产经营期间——财务费用;

用于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

——应当资本化的利息支出数计入在建工程的成本;用于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以及不予资本化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

【例题·综合题】某企业2008年1月1日借入期限为二年的流动资金借款5 000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借款利率为6%,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答疑编号6376100605:针对该题提问]

1.取得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5 000 000

贷:长期借款

5 000 000 2.2008年12月31日,计算2008年应计利息时: 借款利息 = 5 000 000 × 6% = 300 000(元) 借:财务费用

300 000

贷:应付利息

300 000 3.2009年12月31日,计算2009年应计利息时: 借款利息 = 5 000 000 × 6% = 300 000(元) 借:财务费用

300 000

贷:应付利息

300 000 4.2010年1月1日到期还本付息时: 借:长期借款 5 000 000

应付利息

600 000

贷:银行存款 5 600 000 【例题·多选题】计提长期借款利息的账务处理中,借方可能涉及的账户有( )。 A.管理费用 B.财务费用 C.在建工程 D.长期借款

[答疑编号6376100606: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BC

第四节 资本的增减

1.资本是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经济利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2.资本实质上是投资者对企业的净资产所享有的财产权,即从数量上来讲,应当等于单位的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一、实收资本的账务处理

为了核算实际收到的投入资本,企业应设置“实收资本”账户。

1.贷方登记企业所有者投入的各种资产的价值;

2.借方登记按法定程序减少注册资本的数额;

3.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实有的资本数额。

二、资本公积的账务处理

“资本公积”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1.贷方登记企业取得的资本公积金数额;

2.借方登记资本公积金的减少数;

3.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资本公积金的实际结存数额。

(一)接受现金资产投资的账务处理

【例题】某有限责任公司由甲、乙两位投资者各出资200万元设立,经过三年的经营后,丙投资者愿意投资该公司,为获得三分之一与原投资者相同的投资比例,丙愿意出250万元。

[答疑编号6376100701:针对该题提问]

借:银行存款

2 500 000

贷:实收资本

2 000 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500 000

(二)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的账务处理

企业接受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现金资产投资时,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作为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

【例题】某企业接受投资人投入的一项固定资产,经投资各方协商确认的价值为350 000元,该固定资产已运达并办理了财产移交手续。

[答疑编号6376100702:针对该题提问]

借:固定资产

350 000

贷:实收资本

350 000

三、实收资本的减少

企业因资本过剩而减资,一般要发还股款。一般企业按发还投资的数额,借记“实收资本”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例题】某企业甲投资者经批准从企业撤资,该企业将500 000元的投资款退给甲投资者。

[答疑编号6376100703:针对该题提问]

借:实收资本

500 000

贷:银行存款

500 000 【例题·单选题】下列业务中会导致实收资本增加的有( )。 A.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B.分配现金股利 C.计提盈余公积

D.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减少注册资本 [答疑编号6376100704: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BC是与利润有关,选项D会减少实收资本。

第五节 收入、成本和费用

一、收入

收入的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的分类:

按照性质和来源可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三类;

按照经营业务的主次程度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类。

(一)取得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1.为了核算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企业应设置“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1)贷方登记已实现的商品销售收入;

(2)借方登记期未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

(3)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2.为了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企业应设置“主营业务成本” 账户。

(1)借方登记已经实现销售的商品的成本;

(2)贷方登记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

(3)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例题】某企业2010年5月20日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7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1 900元,该批商品成本为68 000元。购货方于2010年6月10日付款。

[答疑编号6376100705:针对该题提问]

1.销售实现时(5月20日) 借:应收账款

81 9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7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9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68 000

贷:库存商品

68 000

2.收到货款时(6月10日)

借:银行存款

81 900

贷:应收账款

81 900

(二)取得其他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1.为了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收入,企业应设置“其他业务收入”账户。

(1)贷方登记取得的其他业务收入;

(2)借方登记期未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

(3)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2.为了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如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企业应设置“其他业务成本”账户。

(1)借方登记其他业务发生的成本、费用及税金等支出;

(2)贷方登记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

(3)期未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例题】某企业将一批生产用的原材料让售给A公司,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材料价款为1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 700元,共计11 700元。该批材料的成本是8 000元。材料已经发出,同时收到A公司通过银行汇来的款项。

[答疑编号6376100706:针对该题提问]

借:银行存款

11 7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7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8 000

贷:原材料

8 000 【例题·单选题】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应确认为收入的是( )。 A.销售商品收入

B.销售原材料收入

C.出租固定资产的租金收入 D.出售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

[答疑编号6376100707: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出售无形资产不是企业的日常活动,属于企业的利得。

二、成本

成本的概念:

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商品经营或者服务提供过程中产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如原材料购买费用、职工工资、商品进价等。

制造企业的成本主要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账户进行核算。

1.为了核算企业为进行产品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企业应设置“生产成本”账户。

(1)借方登记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以及期末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制造费用;

(2)贷方登记结转完工入库产品的生产成本;

(3)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尚未完工的各种在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

2.为了核算企业各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企业应设置“制造费用”账户。

(1)借方登记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

(2)贷方登记月度终了经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制造费用;

(3)该账户期末没有余额。

(一)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

【例题·综合题】某企业生产A产品,2010年5月领用原材料90 000元,生产工人工资30 000元,月末分配给A产品的制造费用为 5 000元。

[答疑编号6376100801:针对该题提问]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25 000

贷:原材料

90 000

应付职工薪酬

30 000

制造费用

5 000

(二)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账务处理

【例题·综合题】某企业6月份共发生制造费用50 000元,本月A产品耗用的机器工时为5 000小时,B产品耗用的机器工时为20 000小时。

[答疑编号6376100802:针对该题提问]

单位时间应分配的制作费用:

=50 000/(5 000+20 000)=2元/小时

A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 2元/小时X 5 000

= 10 000(元)

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 2元/小时X 20 000

= 40 000(元)

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0 000

一B产品

40 000

贷:制造费用

50 000

【例题·多选题】企业月末结转本月制造费用100 000元,根据甲、乙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甲、乙产品的生产工时分别为30 000小时和20 000小时,应编制会计分录( )。

A.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60 000

贷:制造费用

60 000

B.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40 000

贷:制造费用

40 000

C.借:生产成本——乙产品 40 000

贷:制造费用

40 000

D.借:生产成本——乙产品 60 000

贷:制造费用

60 000 [答疑编号6376100803: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C

三、费用

费用的概念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的分类:

费用按照功能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1.为了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企业应当设置“销售费用”账户。

(1)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

(2)贷方登记企业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销售费用;

(3)期末应无余额。

2.为了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企业应当设置“管理费用”账户。

(1)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

(2)贷方登记企业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管理费用;

(3)期末无余额。

3.为了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等发生的费用,企业应当设置“财务费用”账户。

(1)借方登记本期实际发生的财务费用;

(2)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财务费用;

(3)期末应无余额。

【例题·综合题】某企业销售部9月份共发生费用200 000元,其中:销售人员薪酬100 000元,销售部专用办公设备折旧费30 000元,业务费70 000元(业务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答疑编号6376100804:针对该题提问]

借:销售费用

20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 000

累计折旧

30 000

银行存款

70 000 【例题·综合题】以银行存款支付行政管理部门办公费 1 796元。 [答疑编号6376100805:针对该题提问]

借:管理费用

1 796

贷:银行存款

1 796

【例题·综合题】某企业通过银行存款支付本月应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 20 000元。 [答疑编号6376100806:针对该题提问]

借:财务费用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2011年3月份发生的费用有:计提车间用固定资产折旧10万元,发生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万元,支付广告费用30万元,计提短期借款利息20万元,支付办公用品费用10万元。则该企业当期的期间费用总额为( )万元。

A.50 B.60

C.100 D.110 [答疑编号6376100807: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期间费用不包括制造费用。因此,该企业当期的期间费用总额为:30+20+10=60万元。

四、营业外收支

(一)取得营业外收入的账务处理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为了核算营业外收入情况,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收入” 账户。

1.贷方登记发生的营业外收入额;

2.借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

3.该账户期末无余额。

【例题·综合题】某企业收到罚款收入800元,存入银行。

[答疑编号6376100808:针对该题提问]

借:银行存款

800

贷:营业外收入

800

(二)发生营业外支出的账务处理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为了核算营业外支出情况,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支出” 账户。

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贷方登记期未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营业外支出数;

期末结转后该账户应无余额。

【例题·综合题】某企业捐赠给希望工程120 000元,已通过银行付讫。

[答疑编号6376100809:针对该题提问]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 120 000

贷:银行存款

120 000

第六节 财务成果的计算

一、利润

(一)利润的计算

1.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销售费用一管理费用一财务费用一资产减值损失十投资净收益(或减投资净损失)十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减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其中:

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2.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十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 = 利润总额一所得税费用

为了计算出企业的利润,我们来讲损益类科目的期末结转

损益类科目的期末结转:

1.判断损益类原来的借贷方向

2.结转时损益类用与原来相反的借贷方向

3.对方科目是“本年利润”

【例题·综合题】某企业2009有关的会计账户当年的发生额如下:

主营业务收入

7 900 000(贷方)

其他业务收入

100 000(贷方)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28 000(贷方)

投资收益

140 000(贷方)

营业外收入

50 000(贷方)

[答疑编号6376100810:针对该题提问]

(1)结转收入类账户:

借:主营业务收入

7 900 000

其他业务收入

1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28 000

投资收益

140 000

营业外收入

50 000

贷:本年利润

8 318 000

主营业务成本 4 200 000(借方) 其他业务成本 400 000(借方) 营业税金及附加 80 000(借方) 销售费用 160 000(借方) 管理费用 750 000(借方) 财务费用 80 000(借方)

资产减值损失 240 000(借方) 营业外支出 30 000(借方) 所得税费用 594 500(借方)

[答疑编号6376100811:针对该题提问]

(2)结转支出类账户

借:本年利润

6 534 5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4 200 000

其他业务成本

400 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80 000

销售费用

160 000

管理费用

750 000

财务费用

80 000

资产减值损失

240 000

营业外支出

30 000

所得税费用

594 500 (3)本年利润账户的特点:

【例题·单选题】甲企业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为5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3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为2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为100万元,销售费用为15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为45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60万元,投资收益为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本期营业利润为( )万元。

A.300 B.320

C.365 D.380 [答疑编号6376100812: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企业本期营业利润=500-300+200-100-15-45+60+20=320万元。

【例题·多选题】下列项目中,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的是( )。 A.计提的坏账准备 B.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 C.债务重组损失 D.非常损失

[答疑编号6376100813: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计提的坏账准备应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影响企业利润总额的有( )。 A.资产减值损失

B.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C.所得税费用

D.营业外支出

[答疑编号6376100814: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所得税费用影响企业的净利润。

二、所得税费用

(一)应交纳所得税的计算

应交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确定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二)所得税的账务处理

【例题·综合题】某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600 000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答疑编号6376100901:针对该题提问]

应交所得税 = 600 000 ×25% = 150 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

150 000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所得税

150 000

三、利润分配

1.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即为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弥补以前亏损以后,其他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2.为了完整反映企业的利润分配情况,企业应设置“利润分配”账户。

(1)贷方登记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数。

(2)借方登记已分配的利润的数额以及全年发生净亏损转入数。

【例题·综合题】在上例中,某企业本年实现净利润为1 783 500元,企业按本年实现净利润额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8%提取任意盈余公积,企业本会计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500 000元。

[答疑编号6376100902:针对该题提问]

1.结转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1 783 500

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1 783 500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78 350

贷:盈余公积一法定盈余公积

178 350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一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142 680

贷:盈余公积一任意盈余公积

142 680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一应付股利或利润 500 000

贷:应付股利

500 000

【注】企业在终了实施利润分配并作相应的账务处理后,应将“利润分配”账户下的各有关明细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账户的借方。

这样结转后,除“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外,“利润分配”账户的其他明细账户在年末应当无余额。

5.结转利润分配中明细账户

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821 030

贷:利润分配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78 350

一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142 680

一应付股利或利润

500 000

【例题·单选题】关于“本年利润”科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科目的余额年终应该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B.该科目年终结转之后没有余额

C.该科目各个月末的科目余额可能在借方、可能在贷方,也可能为零 D.该科目期末借方余额表示自年初开始至当期期末为止累计实现的盈利 [答疑编号6376100903: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该科目期末借方余额表示自年初开始至当期期末为止累计

实现的亏损;该科目期末贷方余额表示自年初开始至当期期末为止累计实现的盈利。

【例题·多选题】某企业2011年期初“利润分配”无余额,当年实现净利润600 000元,按净利润10%的比例提取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300 000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宣告分配现金股利的账务处理为:

借:利润分配

300 000

贷:应付股利

300 000

B.实现本年净利润的账务处理为:

借:本年利润

600 000

贷:利润分配

600 000

C.2011年末利润分配余额为240 000元

D.提取盈余公积账务处理为:

借:利润分配

60 000

贷:盈余公积

60 000 [答疑编号6376100904: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BCD 【例题·多选题】为了核算企业利润分配的过程、去向和结果,企业应设置的科目有( )。

A.利润分配

B.管理费用

C.盈余公积

D.应付股利

[答疑编号6376100905: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CD

第五篇:第四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同学们,本章的内容,我将书本的顺序重组,将按照如下模块进行整理:

资金运动流程:筹资过程————财产物资采购及发货————生产过程———产品销售———财务成果核算,企业的对外投资 基本知识: 资产、成本、(广义的)费用增加记入借方; 资产、成本、(广义的)费用减少记入贷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广义的)收入增加记入贷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广义的)收入减少记入借方

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至于其他的细节如应付预付账款,应收预收账款的小结及其他细节,本人不再面面俱到,敬请自己总结;如有错误的,请及时告知,以便立即更正。谢谢大家!!

一. 筹资过程:

本部分主要涉及到的主要账户有: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

实收资本: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规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我国公司法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的30%。 资本公积: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筹资的途径:

1. 从银行处借贷: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两者以一年期为限。 1) 取得长期贷款时:

借:银存

贷:长期借款 计提利息时: A) 筹建期: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利息

B) 经营期,不能资本化(资本化是指贷款用于购买厂房,设备在使用状态之前一段时间的利息可以资本化)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C) 经营期,可资本化: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利息 D) 归还贷款时(长期贷款) 借:长期借款—本金

长期借款---利息(当期利息)

应付利息(往期的利息之和) 贷:银存

2) 短期借款: 取得时: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计提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支付利息及归还时: 借:短期借款—本金

短期贷款—利息(当期的利息费用), 应付利息(往期的利息之和) 贷:银存

3) 财务费用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及相关的手续费。

注:A)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手续费进“投资收益”账户。

B) 长期借款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属于筹建期间的,讲入“管理费用”,属于生产经营期的,计入“财务费用”;属于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其未达到可使用状态之前,利息可资本化的计入“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2. 股东投资:

1)资本包括:A)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针对一般的小公司及有限公司,股本针对股份公司和上市公司而言)。

B)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2)投资人投资: A) 投入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或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B) 接受非货币资产投资

借:固定资产(旧设备按重置成本计价)/ 无形资产/ 原材料 贷:实收资本(股本)

第二部分.财产物资采购及发料

一. 概述:

财产物资包括存货和固定资产。

存货又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和周转材料 。 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

二.原材料的采购

1. 涉及的账户有: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划成本等。详情见书本P160. 2. 材料采购: 1)一般情况下: 借:在途物资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某某公司/应付账款—某某公司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支付时: 借:应付票据—某某公司/应付账款—某某公司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入库时:

借:原材料---某材料 贷: 在途物资

2) 采用预付款项采购: 预付时:

借:预付账款----某公司 贷:银行存款 采购时:

借:原材料——某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某公司(=材料采购的真实成本,而不是先前的预付款项) 若预付款项不足于弥补采购成本时,不足部分作如下处理: 借:预付账款---某公司 贷:银行存款

3) 先收料,但发票未到,未确定其实际成本: 借:原材料---某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收到发票后,进行冲账: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某材料 3.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1)涉及到科目有: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等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若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两者的差额: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若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则作相反的分录: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2)具体详情如下:

.3)基本核算程序

注:

第一,采购时,按实际成本付款,计入“材料采购”账户借方;

第二,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的借方,“材料采购”账户贷方;

第三,期末结转,验收入库材料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差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

第四,平时发出材料时,一律用计划成本;

第五,期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材料成本差异+本期购入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期初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购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3. 材料采购成本的核算:

1) 外购材料的采购成本主要包括:材料的买价:供货单位的发票价格。采购运杂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等),入库前挑选整理费及购入材料应承担的其他有关税费。 2) 凡是专门为采购某种材料而发生的采购费用,直接记入该种材料的采购成本;对于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一种材料的采购费用,要按一定的标准,在有关的几种材料之间进行分配。一般可按:材料的买价,材料重量或体积的比例进行分配。 3) 具体的分配公式如下:

采购费用分配率=

共同负担的采购费用/ 各种材料分配重量(买价)之和 某种材料物资应分摊的采购费用= 某种材料重量(或买价)×分配率

三.发出原材料的账务处理: 1. 存货发出成本的计算: 1)个别计价法

即将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该法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工作量较大,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等。 2)先进先出法

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该法可以随时结界出存货成本,但较烦琐,在物价长期上涨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场,而发出的成本 则偏低,故利润会偏高。 3)用末加权一次平均法

以当月进货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详情见书本P168 4) 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 (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2.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某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注:关于管理费用科目,下面包括:招待费、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支出。因其包括的费用比较杂,在此不一一列出,请重点关注P163。

三.固定资产的购入及折旧 1.总述:

涉及到相关账户: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

固定资产: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在建工程:核算企业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所发生的支出,借方记企业在建工程的实的实际支出,贷方记完工工程转出的成本,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的成本。

固定资产清理: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转出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等。

营业外收入:损益类帐户,用于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营业外支出:核算企业各项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亏、非常损失等。 2.账务处理

1)购入固定资产

A)不可以直接使用,需要安装调试后才能使用 购入安装时: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银行存款 支付安装费时: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B)购入固定资产可直接使用::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银行存款 2)固定资产折旧: 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注:A) 固定资产应该按月计提折旧。

B)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个月起计提;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然要计提折旧。

C) 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要当月增加当月计提。 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A) 折旧的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工作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B) 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C)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 /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注:I) 确定折旧率和平时的折旧额,不考虑预计的净残值

II) 最后两年,考虑预计净殖值,平均计算(除以2),改为净残值,故: 年折旧率=(固定资产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 2。

4)固定资产处置: 借:固定清理—某设备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某设备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某设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发生损失时: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某设备 发生利得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某设备

贷:营业外收入

第三部分:生产过程

一. 概述:

该部分主要涉帐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生产成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包括:料、工、费; 生产成本的计算:一般将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按产品的名称或类别分别进行归集和分配,以便分别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对于一般不可以直拉归属于某种产品的制造费用时,要按一定标准分配后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中。

直接材料: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构成实体的原材料、主要材料、燃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等。

直接人工: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其他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直接或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主要包括:生产车间 及其他非生产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车间固定资产折旧 、车间的水电费、办公费、季节性的停工损失等。

二.账务处理:

1. 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1)直接材料:

借:生产成本—某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某材料 2)直接人工:

涉及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用于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按工资的14%提取)、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等货币性职工薪酬以及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等。 计提应付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A产品

---B 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福利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

4) 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间的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率=本月制造费用发生额 / 各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 该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 帐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A产品

-----B 产品

贷:制造费用

2.期末要将完工的产成品的生产成本转入库存商品 “生产成本”账户归集的某产品的生产费用就是该产品本期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在期末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即期末既有完工产成品又有在产品的情形,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将本期归集某产品的生产费用在该产品的完工产成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本期完工产成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账户处理:

借:库存商品---A产品

----B 产品

贷:生产成本----A 产品

----B 产品

第四部分:产品销售

一. 概述:

该部分主要涉及到损益类帐户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金及其附加等。 1. 现销或赊销产品业务:

借:银行存款 / 应收账款---某公司 / 应收票据---某公司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注:应收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若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则“应收票据”转到“应收账款”之中。 2. 应收账款减值(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1)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户证据表明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将该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减记到预计未来现金流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计入坏账准备。

2)资产减值有两种方法:备抵法和直接法。

我国会计法要求使用备抵法,即: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当期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待坏账发生时,冲销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款项。在该方法下,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估计当期坏账损失金额。 直接法:日常核算中应收账款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不予考虑,只有在实际坏账发生时才作为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3) 当期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的计算:

当企业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时:

当期应计提坏账准备=期末应收款项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率--(或+)“坏账准备”账户的期末贷方(借方)余额 5) 账务处理: 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坏账实际发生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某公司 收到已转销的坏账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或者:

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4. 预收款销售业务: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某公司 借:预收账款---某公司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注:该金额为销售的款项金额。

若之前预收账款不足以支付货款时,下面再补作其差额: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某公司 5. 销售费用: 用途:核算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它不包括销售商品本身的成本和劳务成本。 账务处理:

借:销售费用---运输费/ 装卸费/ 保险费等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6. 管理费用

用途见上面叙述过的。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咨询费 等

贷: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 7. 财务费用: 前面已讲述过。

8. 营业税金及其附加

1)该科目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和资源税等。

营业税:提供应税劳务 、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征收的一种。

消费税:对生产、委托加工及进口应税消费品(主要指烟、酒、化妆品、高档次及高能耗的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 2)账务处理: 计算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营业税等 交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营业税等

贷:银行存款

9. 其他业务收入及其他业务成本:

1) 其他业务收入:用于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等实现的收入。 2) 其他业务成本: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等。

3) 账务处理:同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处理差不多。

第五部分:财务成果核算

一. 概述: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包括利润的计算、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利润分配或弥补亏损等。

涉及的账户为损益类里的所有账户。 1. 利润的计算:

企业期末结转利润时,应交各损益类账户的累计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帐户,结平各损益类账户。结转后“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 2. 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资产减值损失

“本年利润”贷方发生额—“本年利润”借方发生额= 企业利润总额

3. 所得税:

1)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所得额*所得税税率(25%) 2) 账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结转企业的所得税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注:企业当期的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4.“利润分配”

1)利润分配:用来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一般只能弥补5年内的亏损。

该账户就应当设置的明细账户包括: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未分配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积补亏等。结转后,除“未分配利润”明细账之外,该账户的其他明细账均无余额。 3) 账务处理: 结转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

贷:盈余公司—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司—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利润分配明细账户的结转: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现金股利

第六部分:企业的对外投资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

1. 定义: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2. 账务处理: 1)取得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利息或股利(已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息)

投资收益(购入时支付相关手续费、税费等)

贷: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现金股利或利息:

A) 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时: 借: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B)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4) 资产负债表且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 盈利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亏损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 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盈利时) 注:亏损时,则将投资收益记入借方。

6) 期末结转时,要将它转入到“投资收益”中去: 盈利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亏损时: 借:投资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下一篇:能力提升培训活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