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经济发展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黎平经济发展范文

学习“温州精神”力促黎平经济发展

作者吴胜贤

温州的经济发展,以“温州模式”而闻名全国。

温州的成功,在于他们依靠家庭工业和手工业相对发达的传统优势,抓住改革开放和国家政策机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家庭工业和联户工业为主体、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经济发展模式温州模式。笔者前不久到温州考察学习,感受颇深。温州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民众思想意识之前卫,发展思路之开阔,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再认识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

温州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够实现率先发展,一是敢于实践不争论。他们本着“不唯成分看实践,不抠比例看发展,不限速度看效益”的发展方略,坚持实事求是,只做不说,多做少说,不争论,不动摇。二是敢于吃苦不怕难。温州既没有资源,也没有销售市场,属于“两头在外”,但为发展自己,他们信奉苦熬不如苦干、苦干不如巧干、后进不如先进、先进不如冠军。三是敢于尝试不怕错。对于改革实践中的新生事物,不论股份制企业、乡镇企业还是私营企业,他们都允许试、允许改、允许干、允许失败、允许犯错误。

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上,温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发展上,创造性地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通过“先放开后引导,先搞活后规范,先发展后提高”的思想,不断促进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的发育和完善,进而使温州小型、分散的流通服务业和家庭作坊式的加工业扩展到工业、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信息咨询等产业的大多数领域,并表现出强劲的投资能力。温州很多投资数千万元的公益项目,都是由民营企业投资兴建和兴办的。

“温州经验在市场”。温州的产品之所以有着强劲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规模市场体系。本地市场向集中化大规模发展。在全市500多个专业市场中,超亿元的市场有57个,并在全国各地建立规模化的连锁制、代理制、配送制等无形市场。二是规模生产基地。

温州产品在国内外大市场的导向下,形成一镇一品、一县几品的专业化生产基地。新桥镇为鞋类生产基地,日产鞋50万双,出口世界40余个国家和地区;金乡是商标、徽章、塑卡、红膜生产基地,产品覆盖全国29个省市区。三是规模企业群体。温州的工业企业大都属家庭式的工厂,单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不多、产值不高。如目前温州有鞋类生产企业4327家,服装生产企业2900多家,打火机生产企业2700多家,商标类生产企业近3000家等。这些企业按照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要求,有的生产原材料,有的从事某一种或某几种工序加工,有的直接为大企业配套生产,形成以市场交换为纽带的企业群体。

“温州模式”的精髓是“温州精神”

“温州模式”的精髓,其实就是温州人的精神。我们向温州人学习,关键是要学习温州人的精神。

胡锦涛同志对温州人有过这样的评价:“世界的人都知道温州人会做生意,沿海靠山赋予他们这种开放的精神、冒险的精神,最主要的是温州人能吃苦。”有名的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老总周大虎当年举家创业,一家人挤在一间无窗无门仅7平方米的小屋,“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这是温州人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国家银行不给贷款,他们就创办信用社、基金会,发展民间金融,实行浮动利率,自己给自己找资金;城里的国有商场不卖温州产品,他们就把国有商场的柜台租下来自己卖。这是温州人不等不靠,依靠自己求发展的自主精神。据统计,每年温州有200万人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经商做生意,其中40%在海外,“有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这是温州人不安分、不守旧的开拓精神。王钧瑶等从外地回家没有航班,竟然创造性地想出了包飞机,自己开辟了航线;范鸣强携妻儿到北京旅游,灵感一来,竟在北京天安门城楼旁开了一家“马列书店”。这是温州人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

温州之所以成为我国思想最为解放、观念创新最为活跃、经济最为发展的地区之一,正是因为依靠这些“精神”做“支撑点”,走出一条“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路子。他们眼界善于从世界的角度去构思自己的发展定位;办法活善于借用各方面的力量发展自己;主意正从不因无谓的争论而丧失大好的发展机遇。

“温州精神”与黎平经济发展

结合温州看黎平,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经济的发展实质是人思想观念的超前;经济落后的实质同样也是人思想观念落后的结果。

面对温州,我们反思黎平,便可以看到,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现象还随处可见,五花八门的形式主义还大有市场,夸夸其谈的“口头改革”也屡见不鲜。“超常规”发展必须配以“超常规思维”,“创奇迹”的速度必须得有“创奇迹”的观念。墨守成规、自我封闭、患得患失,不可能实现“超常规”发展;整体素质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也不可能实现“超常规”发展。

国家西部大开发和省委、省政府优先发展黎平旅游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确立,为黎平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围绕难得的“双重机遇”,黎平县委、县政府确定了“把黎平建设成大西南南下出海大通道哈交通枢纽和把黎平打造成为"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提出了建设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黎平经济的发展,可以从生态工业着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和电力能源产业,把黎平建设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生物技术基地等,标志黎平干部群众以把“温州精神”拿来为我所用。

有思想的解放,才有体制的创新;有观念的创新,才有思维的创新。黎平目前正处于把自己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略付诸实践,建立旅游经济和绿色产业体系为主体的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大胆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而从这一层意义上讲,“温州精神”可以成为一面镜子。面对这面镜子,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我们自己拥有的发展优势和需要弥补的不足;面对这面镜子,我们可以清醒地意识到,要把黎平建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生物技术基地和把黎平打造成为"国际旅游城市"是我们迫切需要做的那些工作。

第二篇:黎平四中高一(12)班家长会

时间:2012年11月13日星期二晚8:30—9:30

地点:高一(12)班教室

主持:杨 婷张海勇

一、会前准备

1、筹备小组:班干同学

2、人员安排:主持人、发言人(班长、学生代表2人、家长代表、学科老师或校领导、班主任、辅导员)

3、物品采购:信封、便利贴、茶叶、水杯、食品、汽球、花草、彩纸-------

4、教室布置:全班同学(13日中午),

5、邀请老师:12日预约各科老师(领导)

6、会议主题:家校携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黎平四中高一(12)班家长会

二、会议流程

1、清理好会场,播放轻音乐,按时恭迎家长与老师

2、家长入场后,积极问候,敬上茶水

3、全班齐唱《》

4、主持人致开场词,宣布会议开始

5、班长发言,介绍班级情况

6、学习委员发言,谈个人或班级学习情况

7、学生代表石庆山发言,谈个人入学来的感受

8、侗歌演唱《》

9、家长代表发言

10、老师或领导发言

11、小合唱是《感恩的心》

12、家长、老师、学生自由交流

13、班主任总结

14、会议结束,歌声欢送家长

注:会议结束后,每人写本次家长会的感受,以周记形式上交检查。

第三篇:黎平县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

实施方案

为确保我县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管理办法》和《贵州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发展、提高的方针,拓宽领域,丰富内容,注重实效,改革创新,不断开创我县双拥工作新局面,广泛开展群众双拥活动,不断扩大双拥成果,以强大的军政军民团结,助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军队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

二、工作目标

按照“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宣传教育广泛深入、拥军工作扎实有效、拥政爱民成果显著、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双拥活动坚持经常、军民共建富有成效、军政军民关系融洽”八条标准要求,全县动员,强化意识,不断创新,广泛参与,加快我县双拥创建步伐,确保2010年达到省级双拥模范县标准。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扩大双拥和国防教育工作的成果。以我县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为契机,加大开展全县国防教育力度,进一步增强全县军民特别是各级领导的国防观念。一是建立双拥和国防教育的长效机制,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二是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将国防教育融入整个日常工作中,覆盖到各级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连队;三是重点突出,避免工作华而不实。以

1 《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军事设施保护法》、《人防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增强全县干部群众国防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安置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和提高。一是要妥善安排好军队转业干部。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要求,做好我县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工作;二是要妥善安置好城镇退役士兵。县属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不分所有制性质和组织形式,都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自觉履行安置退役士兵的义务,不得拒绝政府下达的安置任务。要积极推进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经济补偿的安置改革,使自谋职业率达到90%以上。对自谋职业退役士兵的安置补助经费,县财政要纳入财政预算;对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要落实各种扶持优惠政策。三是要安排好随军家属就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地方法规,把随军家属安置列入县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形成制度,定期研究安置事宜,集中解决随军家属就业问题,确保我县的随军家属就业。

(三)加大对部队现代化建设支持力度。一是支持部队搞好驻训。组织和调动全社会力量开展拥军支前活动,做好驻军的各项演习训练的后勤保障工作,确保驻军部队各项军事任务的圆满完成。二是积极探索新时期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的新路子,使双拥工作更富于时代特征和内涵。四是大力支持驻军部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驻军部队的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减免有关建设项目收费,重视协调驻军部队搞好国防工程设施维护和保养。五是以双拥共建结对为依托,积极为驻军部队办好事、

2 办实事。各级各单位不分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都要广泛开展政策拥军、智力拥军、法律拥军,每年为部队办1至2件有影响的实事。

(四)全面落实优抚政策。一是要加大经费投入,落实各项优抚政策。我县要在全面落实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达标基础上,加大经费投入,一是解决好优抚对象“治病难”问题。要在落实好六级以上残疾军人、孤老烈属、孤老复退军人公费医疗政策的同时,把优抚对象的医疗纳入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使优抚对象的医疗得到保障。三是为切实解决我县重点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要将住危房的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全县农房改造计划,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住房困难,使全县重点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四是开展经常性的“爱心献功臣”活动。各相关部门要主动与重点优抚对象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全县重点优抚对象解决住房难、医疗难、生活难(“三难”)问题,要组织广大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青年学生志愿者深入优抚对象家中送温暖、办实事,使优抚对象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

(五)积极主动支持和投入驻地三个文明建设。驻黎军(警)单位要在完成训练、战备、执勤等各项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当地三个文明建设。一是积极支援当地重点工程和公益事业建设。驻地部队要积极在部队规定的义务劳动日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物力,每年为驻地办1至2件有影响的好事。二是在扶贫帮困上有所作为。在具体活动中要有一定的规模,要有突出的典型。三是在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勇于打头阵、当先锋,以实际行动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四是积极参加驻地精神文

3 明建设。以自身的政治优势,在驻地争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活动中发挥作用,当好表率,树立“文明之师”的形象。

(六)丰富双拥宣传内容和形式。一是抓好媒体宣传。黎平电视台、双拥简报、双拥宣传栏以及各乡镇简报、宣传栏,都要加强对双拥工作的报道,做到电视有影像、报刊有文字。二是抓好树立典型,使军民共建“学有典型,做有榜样”。三是抓好“窗口”服务。全县宾馆、医院、车站、旅游景区、景点等公共场所,要在醒目的地方悬挂“军人、优抚对象免费”或“军人、优抚对象优惠优先”的公示牌,并认真落实军人、优抚对象优惠优先或免费的规定;县城及各乡镇要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置永久性双拥宣传标语牌,增加争创氛围。

(七)切实做好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县属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不分所有制性质和组织形式,都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自觉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给予军人军属充分的尊重和社会认可。县属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党政一把手要切实加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成立军地对接工作小组,通畅军地联系渠道。

四、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组织动员阶段(2010年2月—2010年3月)。充实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努力营造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的浓厚氛围。在3月底前,以县委、县政府、人武部名义向州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报省级双拥模范城(县)请示。

(二)工作落实阶段(2010年4月—2010年5月)。各责任

4 单位制订、修改、完善双拥具体政策和措施,按照《黎平县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实施方案》的要求和部署,分工负责,抓好创建工作的落实。

(三)迎接州级初步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6月)。州检查验收小组将对我县的双拥创城工作进行初步检查验收。

(四)巩固提高阶段。(2010年7月-2010年9月)根据州检查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标准,对各项创建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及时组织整改和完善。

(五)迎接省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2月)。起草汇报材料,制定迎接省考评组验收考评方案,制作双拥展板和电视专题片,向考评组全面汇报我县双拥工作成果,接受考评组考核验收。

五、组织领导

双拥创建工作在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由县常务副县长刘青同志负总责,县人大副主任何龙清同志具体抓,县人武部政委庄云华、县政协副主席蒙启芝协助工作。成立县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县实施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政局,主任由县委办主任陈德胜兼任,副主任由政府办主任谭俊端、民政局局长石庆茂兼任,办公室下设四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督查组:

组 长: 代启新(县委办副主任) 副组长: 杨昌吉(督查室主任)

成 员:县委办、县委督查室、民政局各抽1人

5 职 责:负责创建工作的协调、检查和督导工作,制定各项创建工作方案和督办制度,及时掌握和通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各单位按时、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政策法规落实督导组: 组 长:吴远亮(财政局局长) 副组长: 欧成先(县编办主任)

成 员: 财政、人事、编办、民政各抽1人

职 责:负责各项双拥优抚安置政策的落实,做好农村义务兵优待金的兑付、义务兵和转业士官安置、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报销、创建经费落实等工作。

3、宣传教育组:

组 长: 姚吉宏(宣传部副部长) 副组长: 蒋宪标(文广局党组副书记)

吴定煌(市政局党组副书记) 邓巴斯(教育局副局长)、 杨枝清(卫生局副局长)

成 员: 陆书明(宣传部)、张芳滨(电视台)、×××(市政局)、×××(交通局)、朱法科、吴鑫金(人武部)

职 责:负责创建工作宣传教育活动。由县委宣传部制作一套双拥工作宣传展板,县电视台制作一部专题片;文广局组织一台以双拥为主要内容的文艺节目;市政局在主要街道醒目处设置以双拥内容为主的宣传牌。

4、材料档案组:

组 长: 王芳培(县政府办副主任) 副组长: 张中俞(黎平一中高级教师)

6 吴运辉(县纪委派驻民政局纪检员) 吴鑫金(人武部政工科科长)

成 员:×××(县委办)、×××(政府办)、×××(人大办)、×××(政协办)、杨秀祥、朱法科(人武部)、韦俊宇(民政局)、×××(电视台)、×××(宣传部)、×××(消防大队)、×××(武警中队)

职 责:负责2007年至2010年创建工作的各种综合材料的拟制,对创建工作的各项材料进行搜集整理,编印成册,按时上报相关材料。

六、各部门工作分工

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是双拥工作重要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双拥工作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分工负责,各尽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这是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关键。县委办、县政府办负责创建工作的协调、检查、督促;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负责抓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县委宣传部负责抓好双拥、国防教育和争创活动的宣传发动及先进典型宣传等工作,督导黎平电视台制作好反映我县双拥成果的专题录像片并宣传播放;县人事局、县劳动保障局负责抓好军队离退休干部和随军家属安置工作,确保随军家属有较高的就业安置率;县民政局负责抓好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和各项优抚政策的落实及烈士纪念建筑物的保护和管理;县双拥办负责双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事务,负责与成员单位和驻军的联系,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工作,推广典型,表彰先进,指导军民共建双拥模范县活动,组织协调大型双拥宣传教育活动,指导有关部门和乡镇开展双拥工作,参与协调军地军民纠纷,收集整理有关双拥工作

7 资料;县公安局要协助部队保护好军事设施,依法惩治破坏军事设施、侵害军人及家属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搞好随军家属的户口迁移工作,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保障部队军事运输畅通,协助征兵办做好新兵的政审工作;县旅游局、县交通局负责抓好各旅游景区景点、车站等场所拥军优属公示牌的悬挂及拥军优属优惠优先具体规定的落实;县财政局负责加大经费投入,为双拥工作和国防设施建设提供保障;县粮食局负责军粮供应,严格按上级规定保障部队的后勤供给;县教育局要搞好学校国防教育、军训组织,组织学生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为驻军和优抚对象做好事、送温暖,积极解决军队干部子女的入学入托问题;县卫生局负责优抚对象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组织医疗机构,做好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工作,协助征兵部门做好新征兵员体检工作;县工会、共青团、妇联要发挥好职工、妇女、团员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对烈军属、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做好事、办实事,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县工商联负责发动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使我县民营企业的军民共建上档次、上水平、出经验;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制定2010年双拥工作计划,成立双拥工作领导机构,认真落实优抚政策,按时兑付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和各项抚恤补助金,认真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因地制宜地开展双拥活动。其他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自身单位工作切实履行双拥工作职责,认真抓好本系统、本行业双拥工作的实施。

七、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认识。各乡镇和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双拥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创建双拥模范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

8 期督查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广泛参与创建。各乡镇和各部门单位都要建立双拥领导小组和群众性拥军优属服务组织。要层层发动部署,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驻黎部队要建立健全拥政爱民领导小组,并运用各种有效形式,采取有效载体,激发广大官兵的创建热情。

(三)认真履行职责。县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对照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的各项目标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和义务,真正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和考核,对成绩突出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落实、履行职责不认真、完不成创建任务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四篇:黎平县统计局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

为加强我局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干部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调动和发挥全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依法行政效能。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勤政为民、开拓创新、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新时期干部队伍。

二、组织领导

统计局成立党务政务财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由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局长担任,成员由各有关人员担任。

三、公开内容

(一)党务公开

1、党支部研究重大事项决定、决策、责任目标和阶段性工作重点。

2、党建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

3、党支委成员分工的情况和工作职责。

4、对干部的考核考评考察情况,后备干部推荐情况。

5、领导班子党内民主生活会及整改情况。

6、对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民主评议。

7、重要情况通报和重要事项报告及各种制度、规定执行情况。

8、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

9、党员发展、积极分子培养考察、预备党员转正等情况。

10、其它公开的事项。

(二)政务公开

1、统计机关职责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2、工作目标、工作计划、重要工作部署情况。

3、统计专业考核评比办法。

4、局内重要规章制度。

5、其它需要公开的事项。

(三)财务公开

1、单位预、决算执行情况。

2、单位内部财务收支情况。

3、财务及财产管理制度及管理情况。

四、公开的形式及范围

1、公开形式

(1)公开专栏:适时向全局干部职工公布公开内容。

(2)会议:通过党支部会议、局业务会议、干部大会等形式通报重要情况,公开重大决策。

2、公开范围

局全体党员干部或全体职工、退休人员。

五、党政涉密事项,应当严格执行保密规定。

本制度的实施由局党务政务财务公开领导小组监督执行。 本制度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黎平县人民政府行政处理决定书

申请人:尚重镇上洋村民委员会。

住所地:尚重镇上洋村上洋寨。

法定代表人:杨启智,男,上洋村民委员会主任。 被申请人:尚重镇归德村民委员会。

住所地:尚重镇归德村归德寨。

法定代表人:吴宗光,男,归德村民委员会主任。 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争议“领兰”、“归养”一带山林土地权属,因1989年秋季,被申请人将该片山发包给当时的尚重区盖保乡林场造林,申请人称该片山权属归其所有,从而引发争议。1989年11月,经原尚重区公所组织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两乡(即育洞乡和盖保乡)负责人,盖保乡林场负责人和区林业站、区法庭、区派出所等单位进行调解,并作出“调解协议”,申请人不服,于2004年11月3日向县人民政府提出申请,要求对争议的山林土地进行处理。县人民政府通过勘验现场,调查取证,于2006年8月2日依法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将争议山的土地权属明确给申请人所有,被申请人不服,遂依法向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州人民政府于2006年11月以遗漏案件和当事人有新的证据为由撤销黎府处(2006)08号《行政处理决定书》,责成本府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申请人主张争议山的山林土地权属归其所有的依据是:1983年11月1日本府颁发的黎林权字第捌号、第玖号、第

拾肆号《黎平县山林权所有证》;1983年11月1日填写的黎林管字第壹号、第拾壹号《黎平县集体山林管理证》。

被申请人主张争议山的山林土地权属归其所有的依据是:黎平县人民委员会于1963年3月27日颁发的《山林所有证》;1966年7月15日双方签订的“黎平县尚重区盖保公社双联大队(包括现在的归德村和归养村)和育洞公社洋洞大队(包括现在的上洋村和下洋村)划分山林界线合同书”;尚重区公所于1983年10月30日作出的“关于归德大队与洋洞大队山林纠纷调处意见的通知”;1983年11月本府颁发的黎林权字第1号、第2号、第3号和集体山第2号《黎平县山林权所有证》。

本府通过调查取证,勘验现场,核实依据。现查明:“领兰”、“归养”一带山林土地,位于上洋村东南面约3公里,归德村西北面约1公里,其四抵范围为(以座山为向):东抵洋类至归德大路至岭格来(归德称岭格鸟),西抵岭亚烟(上洋称岭亚班),南抵岭架翻(归德称岭我佰),北抵归脚溪、岭定夺,归德溪经岭格来和岭亚烟中间流过,面积约1800多亩,山中大部分是人工营造的杉木林。

申请人提交的黎林权字第捌号《黎平县山林权所有证》填写的其中一块山是:“归养”,面积200亩,四抵为:上至岑勒大路,下至归养溪,左至归德小田大冲,右至岭架扎;第玖号《黎平县山林权所有证》填写的其中一块山是:“归养”,面积200亩,四抵为:上至岑勒大路,下至归养,左至归德小田,右至岭大翻;第拾肆号《黎平县山林权所有证》

填写的其中一块山是:“领兰”、“归脚”,面积200亩,四抵为:上至介保去归德大路,下至归养归,左至岭格来,右至岭定夺,三张证的正本和保存在县档案馆的存根联相吻合,所填写的四至范围包括了争议山。其提交的黎林管字第壹号和第拾壹号《黎平县集体山林管理证》,不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不能作为处理山林土地权属纠纷的依据。

被申请人提交的(63)力人林字第2140号《黎平县人民委员会山林所有证》填写的二片山,即“领兰”、“板皮”,面积2155亩,四抵为:东抵岭格鸟,西抵归脚溪登山界,南抵归德河,北抵八九原破脊梁;“亚烟”、“套建”、“郎茂”,面积1532亩,四抵为:东抵上郎茂冲,西抵干鲍归亚闷八旦田登界,南抵勤国脊梁,北抵归德河。二片山填写的四至范围包括了整个争议山。1966年7月15日,在尚重区公所的翰旋下,经育洞公社和盖保公社负责人及两个大队党支部书记通过踏山和协商同意的情况下,将归德村“亚烟”、“套建”、“郎茂”一片山林土地划拔一部分给上洋村,双方对山林界线签订了“黎平县尚重区育洞公社洋洞大队和盖保公社双联大队划分山林界线合同书”,合同书载明,由归脚溪口直破上岭,过亚烟中间田岭(双联大队第七生产队的田即现有牛棚岭)直破上八石田登勤国大坡盖顶,以座山为向的左边划为育洞公社洋洞大队所管,右边的划为盖保公社双联大队所管。1983年山林“三定”前,双方对“领兰”、“归养”一带山林土地发生争议,尚重区委、区公所及时予以调解,并作出“关于归德大队与洋洞大队山林纠纷调处意

见的通知”,结论是:“坚持维护你们的双方社、队干部于一九六六年七月十五日签订划分山林界线合同书,不再变动”。

1983年山林“三定”时期,被申请人根据上述依据填写了《黎平县山林权所有证》。其提交的(1983)黎林权字集体山第2号《黎平县山林权所有证》填写的其中一块是:“各美免”,面积40亩,四抵为:上至山坳,下至河边沿归多,左至岭长冲,右至小冲1队。提交的(1983)黎林权字第1号《黎平县山林权所有证》填写的其中一块山是:“格鸟”,面积117亩,四抵为:上至格鸟,下至归乜冲,左至格田,右至归井殊冲。提交的(1983)黎林权字第2号《黎平县山林权所有证》填写的其中四块山是:“岭兰坳脚”,面积10亩,四抵为:上至岭兰大坳,下至归多脚,左至小冲为界栽岩,右至与二队栽岩;“务亚烂”,面积7亩,四抵为:上至正加棉花地,下至归多溪,左至与五队栽岩,右至与二队栽岩;“岭爷”,面积3亩,四抵为:上至岭兰坡头,下至河边,左至二队栽岩,右至大队栽岩;“各美免”,面积3亩,四抵为:上至登界,下至大冲,左至大队栽岩,右至六队栽岩分界。提交的(1983)黎林权字第3号《黎平县山林权所有证》填写的其中七块山是:“各美免”,面积15亩,四抵为:上至棉花地,下至归脚冲,左至松树岭,右至冲;“亚烂”,面积15亩,四抵为:上至登界,下至归乜,左至凸扒,右至五队栽岩;“岭兰红美”,面积8亩,四抵为:上至坡头,下至归多小溪,左至六队栽岩,右至五队栽

岩;“岭兰”,面积20亩,四抵为:上至岭兰棉花地,下至归脚冲,左至三队栽岩,右至四队栽岩;“亚烂”,面积30亩,四抵为:上至岭兰坳,下至归乜冲,左至六队栽岩,右至四队栽岩;“德盘岭象”,面积6亩,四抵为:上至岭兰坳,下至归脚冲,左至小冲4队分,右至岭象大路;“领迫泊”,面积7亩,四抵为:上至岭兰坡头,下至河边,左至芳名荒田,右至岭爷与1队小冲分界。以上所提交的《黎平县山林权所有证》的正本和存根联均能相互对应,所填写的四至范围包括整个争议山。

以上事实,有申请人提交的黎林权字第捌号、第玖号、第拾肆号《黎平县山林权所有证》;被申请人提交的(63)力人林字第2140号《黎平县人民委员会山林所有证》,1966年7月15日双方签订的“黎平县尚重区盖保公社双联大队和育洞公社洋洞大队划分山林界线合同书”,1983年10月30日尚重区公所作出的“关于归德大队与洋洞大队山林纠纷调处意见的通知”,黎林权字第1号、第2号、第3号和集体山第2号《黎平县山林权所有证》,本府工作人员在踏山办案过程中制作的《踏山笔录》、《调查笔录》、《协调会议记录》和《调查报告》在卷佐证,足以认定。

本府认为:申请人主张争议山山林土地权属的理由不充分,提交的依据系没有证据来源,属于误填,故本府依法不予采用。被申请人主张争议山的山林土地权属理由充分,证据确凿,客观实在,依法予以采信。根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山林土地权属争议调解处理决定》(州府发„1996‟

62号文件)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四项、第六项和第二十九条规定,县人民政府对本宗山林土地权属争议作出如下处理决定:

1.双方争议的“领兰”、“归养”一带山林土地权属,归尚重镇归德村民委所有。其四抵为(以座山为向):东抵洋类至归德大路至岭格来(归德称岭格鸟),西抵岭亚烟(上洋称岭亚班),南抵岭架翻(归德称岭我佰),北抵归脚溪、岭定夺。

2.双方交叉的熟田、熟地、坟墓仍按原习惯进行经营管理,任何一方不得刁难和恶意破坏。

当事人如不服本决定,可在收到本处理决定之日起60日内向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申请复议,逾期则发生法律效力。

附件:争议山场地形图

二○○九年一月十五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邻里互助方案范文下一篇:绿色文明上网范文